老银,普通人的收藏_第1页
老银,普通人的收藏_第2页
老银,普通人的收藏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老银 ,普通人的收藏几百元一件老银饰虽然在收藏品行列中默默无闻,却以极适合普通人的价格占尽优势 ,自戴、投资两相宜。老银饰 ,指以白银作为主要材料的古旧首饰。 汉末刘熙在 释名释首饰中讲到 ,“凡冠冕、簪钗、镜梳、 ?、脂粉 等都为首饰。 ”后清人翟灏所著通俗篇服饰中 ,把带钩、 佩坠也都归入了首饰的范围。加上后来更为普及的戒指、手 镯、手链等种类 ,所以可以这样简单理解 :凡古人从头到脚全 身各部位所佩戴的装饰品都属于“首饰”,其中的银制品 ,即为老银饰。收藏在发梢在中国人的收藏范畴中 ,银饰自古就不被重视 ,许多人将 之作为实用品或装饰品 ,只看作时髦、财富和点缀 ,而忽视了 银饰品内在的

2、文化价值和精耕细作的工艺。与此相反的是 , 欧洲非常重视银饰的收藏 ,中国银饰的最大收藏家居然是瑞 典国王卡尔十六 ,他收藏着很多中国银器 ,无论数量还是质量 都让中国藏家汗颜。事实上 ,银饰不仅历史悠久 ,它的文化内涵也同样深厚。 作家三毛就独爱老银饰 ,散文集 我的宝贝 中收录了几十年 来她珍爱的手工艺品 ,其中提得最多的就是来自世界各国的 老银饰。在她眼里 ,每一件银饰都是经过岁月沉淀 ,既有投资 收藏的价值 ,又有耐人寻味的美感 ,它通灵习性 ,是当之无愧的 宝贝。与瓷器、名画等收藏品被藏家锁进保险箱不露真容的境 况不同 ,老银饰不仅能供人把玩 ,亦能随时佩戴。现居美国的 老银饰藏家青

3、湘就是一位对银饰着迷的女子。虽然接触老银 饰只有两年 ,但她手中的藏品已上百件。 那些明清式样的发簪、 步摇 ,大多是国内流出的外销货 ,每次出门前她都选择一二随 手叉于头顶 ,既能佩戴 ,亦是收藏。这些被她誉为“嫁妆”的 老银饰被她收藏在了发梢上。在她的藏品中 ,在国内淘到的多为中国传统银饰 ,那些能 在日常生活中直接用在发梢上的银饰品,以明清式样为主 ;而最令她钟情的则是外销货。清湘所说的外销货是指专供海外 市场的老银饰藏品 ,这些银饰品大多是清末到文革前的老银 , 它们工艺复杂、精美 ,不仅线条优美 ,运用了雕锉、缠丝、鎏 金、烤蓝、钿翠等十几道工序 ,是传统工艺玲珑璀璨的例证 , 也是

4、曾经官宦之家太太小姐头上摇曳的风情。岁月沉淀传奇 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像青湘这类居于海外的藏家一样 ,买到外销的老银。在青岛老银藏家孙海滨看来,现龄 50 年以上的精品老银饰已不多见。除了“文革”时期的大量损毁 外,上个世纪 70 年代末期到 80年代一度风行的将银首饰拿到 金店换黄金首饰的潮流 ,也将那些工艺精美的银首饰送进了 炉子里。青岛科技大学副教授朱纪从事收藏杂项多年,对老银饰情有独钟 ,他告诉记者 ,在上世纪 80 年代初 ,银饰颇不入藏家 的“法眼” ,因为它只是杂项中一个极小的分支,是服饰的一种点缀。但从上个世纪 90 年代开始 ,随着一批先富起来的知 识女性对古旧银饰表现出超乎

5、寻常的热爱和兴趣后,银饰收藏逐渐走红。“十四五年前 ,花 8 元、10元就可以买一个头钗、 簪子,花30 元、 50元就可以买一个很好的戒指。 ”如今 ,老银饰的价格已经翻了几十倍 ,清末时期做工考究 的一对手镯价格在 800 元左右 ,而民国时期的长命锁价格为 200600元,清代中期的普通银簪价格约在2001000元,清末的银腰牌市价在 3001500元不等,至于银纽扣、银耳坠的 价格,普通的品种一般不会超过百元。 而决定相似款式、 大小 的藏品不同价格的关键则是饰品的做工、成色与年代。在老银藏家的心目中 ,老银饰品其实分为了三部分 :一是 古董类银饰 ,它们出身名门 ,造型优美、工艺精良

6、 ,在当时也只 有富贵人家才能消费的饰品 ,对古董银饰藏家而言 ,这类老银 的断代是极其重要的 ,它要求对工艺、形制、磨损、款识的辨 别都技高一筹 ,是知识的积累 ,是自身喜好的体现 ;二是中国民 间传统银饰 ,它做工稍次 , 但是花色、纹路都是当时所制 ,造型 有可圈点之处 ,代表当时民间的工艺水准 ;三是现代人用银料 做旧的饰品 ,譬如手镯、吊坠等 ,这部分在市场上容量极大 ,其 中做工精良的饰品 ,也具有较高的收藏 ,经过几十年的岁月沉 淀,一样具有升值潜力和投资价值。寻找老银器到哪儿去寻觅这些老银 ?因为存量不多 ,在藏家孙海滨看 来,这些精品老银饰要么以家传的方式存在民间百姓家,要么

7、在藏家手中 ,不舍得轻易出手。以孙海滨熟悉的青岛为例 ,昌乐路文化市场里经营古钱 币的店铺偶尔还能淘些精品银饰 ,此外平度、 莱西等民间市场 也可逛逛。 在孙海滨看来 ,除了上述三种老银外一些少数民族 纯手工制作的精美的大型银饰也可以作为收藏,同样有较大的升值潜力。而教授朱纪的眼光则更为专业。 在他眼里 ,中国各地出产 的银饰都有不同的风格和特点。山东、河南产的银饰一般浑 厚、拙朴 ,小件而有大气象 ,但大多成色平平 ;山西的银饰形制大度 ,构思奇妙 ,有人文底蕴 ,良工精做 ,远观近察均无懈可击 ; 福建一代的银饰在风格上则比较繁复细腻;江浙出产的银饰纯度高、成色好 ,形制典雅 ,风格写实

8、;而苗族、藏族等一些少 数民族的服饰更是因民族风格强烈有着特定的审美情趣。以海南黎族银饰为例 ,海南的民族银饰被收藏界视为 “冷 门中的瑰宝” ,在收藏领域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在海南省博 物馆举办的 “皇家珍宝故宫藏清代御用金银器(海南 )展”上 ,国内知名鉴宝专家蔡国声对海南民族银饰赞不绝口,“海南民族银饰无论外形还是纹饰都很有特色,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许多人在贵州、云南等银饰丰富的少数民族地区寻找老 银饰。在丽江的许多银饰店里 ,除了手工银饰外 ,店家也会代 为寻找老银饰品。 2007 年 ,记者在丽江居住的旅馆经营者手 中买到的一只从当地乡村收到的老银手镯,价格为 300 元 ,如今

9、在熟悉老银的藏家看来 ,这种老银镯子已升值到 500 元左 右。虽然上升数额不大 ,但 3 年时间 70%左右的上升空间 ,在 投资领域 ,也不可小觑。一个叫“三多九如” 的专业老银收藏网站也因藏品众多、 交易频繁被老银藏家称道。这里聚集着几十家老银饰品商家 和数以万计的老银爱好者 ,在断代、 工艺、 形制和款识的交流 上更为开放和多元 ,也转让或出售着许多高水准的老银藏品。从收藏投资角度分析 ,虽然目前投资银饰没有形成大气候,但这种投资缺憾却常常意味着价格上扬的空间。无论是否出生名门的古董银饰 ,精品老银饰做工考究、图案精美 ,即便 是五六百上千元的价格 ,与同时期的其他藏品相比 ,也非常适 合普通人的收藏与投资。小贴士 :1. 银饰放置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