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ⅱ人教新课标:第14课物资生活与习俗的变迁练习_第1页
历史必修ⅱ人教新课标:第14课物资生活与习俗的变迁练习_第2页
历史必修ⅱ人教新课标:第14课物资生活与习俗的变迁练习_第3页
历史必修ⅱ人教新课标:第14课物资生活与习俗的变迁练习_第4页
历史必修ⅱ人教新课标:第14课物资生活与习俗的变迁练习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五单元 中国近代生活的变迁第14课 物资生活与习俗的变迁(时间:25分钟分值:30分)A组(基础题)11897年,上海举办了中国国内的首次大型舞会。对此,上海各家报纸评论说:“西人光明磊落,脱略为怀,虽男女聚会跳舞,乐而不淫,与中国之烧香赛会,男女混杂,大有天壤之别。”这反映出当时的中国 ()。A人们基本上接受了西方的生活方式B政府公开赞成西方生活方式的推广C西方舞会娱乐与传统习俗无法融合D开明人士已经能认同西方生活方式解析材料明显反映的是对西方舞会的认同态度。A项说法过于绝对;材料只是上海各家报纸评论,不能反映B项;中西方文化是可以相互交融的,C项说法错误。答案D2下列歌谣中,不能反映民国

2、初年社会风尚的是 ()。A结婚证书当堂读,请个前辈来证婚B文明洋伞小包裹,长统洋袜短脚裤C辫线斜拖三尺短,之乎者也说荒唐D改良的头,改良的花,改良的姑娘大脚丫解析民国的建立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A、B、D三项分别从婚俗、服饰、打扮等方面反映了民国初年人们思想的进步,但是C项仍然是中国封建时代的传统风气。答案C3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倡导服饰改革,但洋装并没有取代传统的中国样式,而是促成了中西合璧服装的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成因是 ()。A服饰代表的西方先进文化传播困难B小农经济的存在难以改变生活方式C服饰变化反映了人们审美情趣不同D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仍然有限解析四项中B项是导致中西合璧服装产生的

3、主要原因。其余三项中A项表述和史实不符,C项是次要原因,D项和题意没有直接关系。答案B4“粉丝”是现代年轻人中的时尚语言,它来源于英语的fans,追随者、崇拜者的意思,这说明当代中国语言变化的原因是 ()。A为适应新事物而创造的词语B受外来语言的影响C受港台和地方语言的影响D受生活水平的影响解析 “粉丝”是fans的音译,说明中国语言的变化受外来语言的影响。答案B5放足歌“玉龄女子哭吞声,哭向床前问慈母。母亲爱儿自孩提,如何缚儿如缚鸡。儿足骨折儿心碎,昼不能行夜不寐。邻家有女已放足,走向学堂去读书。”这种现象出现于 ()。A鸦片战争之后 B洋务运动之后C戊戌变法之后 D辛亥革命之后解析考查对近

4、代风俗的变化的理解。材料反映的就是放足,而联系课本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曾颁布废止缠足的法令,故选D。答案D620世纪30年代,海口老街上已有商店572家,海口人及各地商旅住宿上泰昌隆,吃饭喝茶上王昌行,看电影到五层楼,看病抓药去天元药店,买土产到梁安记,而爱美的女士们爱逛裕大公司等老字号。材料表现的中心问题是()。A社会生活的近代化 B休闲娱乐方式的改变C新经济模式的出现 D崇洋媚外现象的出现解析注意从宏观上把握整个材料。B项只说明材料的一部分,C、D两项不能直接从材料中体现出来。答案AB组(能力题)7右侧是一幅民国时期时尚女性的图画,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民国时期在风俗文化领域出现的新变化。下列对

5、此理解正确的是 ()。A人们的生活已经完全西化B大部分国人已采用西方生活方式C中西文化习俗共存共容D国人固守自己的传统社会习俗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到,两个身着旗袍的女子在打高尔夫,高尔夫运动是19世纪末从西方传入的运动,旗袍本身就是中西合璧的产物,图片信息表明,民国时期中西文化习俗并存。答案C8徐珂清稗类钞记述:“先由男子陈志愿于父母,得父母允准,即延介绍人约期订邀男女会晤,男女同意,婚约始定。”这反映晚清婚俗的变化是()。A媒妁之言控制婚约缔定 B婚姻尊重当事人的意愿C婚姻听凭父母安排 D婚姻仪式简约文明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晚清时期社会习俗变化的理解。根据题干反映的信息和所学知识:A项和C项错误;

6、D项指婚姻仪式,和题干婚约制定没有必然因果联系,故排除,所以此题应该选择B项。答案B9从旧式婚礼与新式文明婚礼两幅图片可以看出,我国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表现在 ()。服饰的变化 发式的变化礼仪的变化 缠足的变化A B C D 解析从图片看,西装出现,说明正确;图片人物已经剪辫,说明正确;出现西式婚礼,说明正确;从图片女人的脚看,正确。答案D10“送嫁妆”是我国很多地区的特色民俗,下表的统计不能说明 ()。时期所送的嫁妆20世纪80年代被褥、“红包被”、三门柜、手表、自行车、缝纫机、小型黑白电视21世纪初被褥、“红包被”、高档组合家具、名牌手表、笔记本电脑、汽车B嫁妆

7、品种越来越丰富,越来越现代化C改革开放后人们生活水平大为提高D嫁妆保留了传统特色,体现了时代特色解析“送嫁妆”仍说明保留我国传统的婚礼风俗,故A项不符题意。答案A11(10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电灯、自来水初出现时,上海市民曾十分恐惧,担心用电会“遭雷殛”。后来则非常欢迎电灯,称其“赛月亮”,“颇便行人”;开始,市民“谓(自来)水有毒质,饮之有毒,相戒不用”,后来则“通装水管,饮濯称便”。冯天瑜中华文化史材料二20世纪初,对于清朝统治者当年强迫汉人接受的发辫,大多数人都主张剪去,并且认为“不剪发不算革命”,“也不算时髦”。在服饰上,“一切前清官爵命服及袍褂、补服、翎顶、朝珠,一概束之高阁”,

8、人们穿衣“务趋自由平等的理性原则建立起来的一种完美时髦”。当时一般人认为,西方的社会生活是依据天赋人权等理性原则建立起来的理想社会模式,代表着社会进步的方向。相比之下,中国传统的社会生活则充满着陈旧愚俗,不符合时代潮流,非改革不可。以致在民国初形成了这样一种社会心理:认为谁接受西方的社会生活习俗,谁就是文明、开化,属于新派人物。王文泉主编中国近代史请回答:(1)根据两则材料,概括清末民初时社会观念的变化。(4分)(2)两则材料都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习俗的新气象,比较其形成的不同。(6分)解析本题考查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要注意结合时代背景和材料内容进行分析。第(1)问是关键,要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进行归纳概括,第 (2)问,建立在前一问的基础之上,分析原因要从政治、经济和思想方面的变化来分析。答案(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