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DSP-TS101的高速数字电路设计与仿真_第1页
基于ADSP-TS101的高速数字电路设计与仿真_第2页
基于ADSP-TS101的高速数字电路设计与仿真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基于ADSP-TS101的高速数字电路设计与仿真基于ADSP-TS101高速信号处理系统采用了集成系统设计,硬件部分引入信号完整性分析的设计方法进行高速数字电路的设计,要解决系统中主处理器在较高工作频率300MHz下稳定工作的问题,以及在两个主芯片之间和主芯片与数据存储芯片之间数据高速互联的问题,提高系统的性能,满足设计要求。1系统硬件设计11数模混合部分的设计AD是数字和模拟混合部分,是设计重点考虑的部分之一。数字部分的频率高,模拟部分对于扰很敏感,处理不好基于ADSP-TS101高速信号处理系统采用了集成系统设计,硬件部分引入信号完整性分析的

2、设计方法进行高速数字电路的设计,要解决系统中主处理器在较高工作频率300MHz下稳定工作的问题,以及在两个主芯片之间和主芯片与数据存储芯片之间数据高速互联的问题,提高系统的性能,满足设计要求。1 系统硬件设计11 数模混合部分的设计    AD是数字和模拟混合部分,是设计重点考虑的部分之一。数字部分的频率高,模拟部分对于扰很敏感,处理不好,数字信号很容易干扰模拟信号,出现电磁干扰问题。降低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间的相互干扰,要掌握电磁兼容的两个原则:尽可能减小电流环路的面积;系统只采用一个参考面。    系统仅有一个AD转换器,采用混合信

3、号PCB的分区设计,即使用同一地,如图1所示。将PCB分区为模拟部分和数字部分,在AD器件的下面把模拟地和数字地部分连接在一起。保证两个地之间的连接桥宽度与IC等宽,所有信号线一般都不能跨越分割间隙,跨越分割间隙的信号线要位于紧邻大面积地的布线层上。电路板的所有层中数字信号只能在电路板的数字部分布线,模拟信号只能在电路板的模拟部分布线,模拟和数字电源分开。12 高密度(HD)电路的设计    TS101硬件电路的设计属于高密度电路,是整个印制板设计的难点之一。TS101采用BGA封装,焊球25×25阵列,焊球之间间距为1 mm,没有空白区。焊盘直径的下限

4、是O45 mm(18 mil),这里采用051mm(20 mil)。1每个焊盘都是表贴(无通孔)无阻焊。对最外圈的两排焊球,信号线直接从表面层直接引出,内圈焊球向外的引线采用打过孔的方式,从焊盘向对角引线,在4个相邻焊盘的对角线中间打一个外径O5 mm(20 mil),内孔径O25 mm(10 mil)的带阻焊通孔,然后将信号线从电路板的其他层引出去。这些引线的线宽和线距的下限都是015 mm(6 mil)。    TS101一般工作在250电容焊在与TS101芯片中央位置相对的电路板的另一面,其连接方法如图2所示。图中方块部分为去耦电容。13 系统时钟设计

5、60;   TS10l内核时钟最高可以是输入时钟的6倍。内核时钟最高只能工作在250300 MHz,系统时钟SCLK输入范围为40100MHz。为确保时钟的稳定性,增加专门的滤波电路,如图3所示。其中,R12 k,R2167 k,C11F(SMD),C21 000 pF(HFSMD),并应贴近DSP引脚放置。该电路同时为参考电压输出、系统时钟和局部参考时钟提供了参考电压,电压值为1.5 V±100 mV。    PCB设计时为保证时钟的稳定性采取了以下措施:    (1)用一个晶振作为多处理器系统的同频同

6、相时钟。    (2)同一电路板上各个DSP的时钟用同一个驱动器的各个门分别并行驱动。    (3)在印制板布局时将时钟部分放于印制板中央位置,使时钟驱动线到各DSP的距离大体相等。四是在印制板布线时,时钟线尽可能地靠近地线层。14 布局    PCB尺寸过大时,印制线条长,阻抗增加,抗噪声能力下降,成本也增加;过小,则散热不好,且邻近线条易受干扰。确定PCB尺寸后,再确定特殊元件的位置。最后,根据电路的功能单元,对电路的全部元器件进行布局。结合EMC设计一般布局规则,最终布局效果如图4所示。15 布线    根据PCB布线的原则完成布线设计后,需认真检查布线设计是否符合设计者所制定的规则(DRC检查),同时也需确认所制定的规则是否符合印制板生产工艺的需求:    (1)线与线,线与元件焊盘,线与贯通孔,元件焊盘与贯通孔,贯通孔与贯通孔之间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