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资料(2021-2022年收藏的)试论衢州市林业产业发展_第1页
精品资料(2021-2022年收藏的)试论衢州市林业产业发展_第2页
精品资料(2021-2022年收藏的)试论衢州市林业产业发展_第3页
精品资料(2021-2022年收藏的)试论衢州市林业产业发展_第4页
精品资料(2021-2022年收藏的)试论衢州市林业产业发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试论衢州市林业产业发展【摘要】衢州市地理位置上的优势,为发展林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近年来林业建设工作的取得了积极成效,同时,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我市林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市委 “一个中心 两大战役”总体部署,以“森林衢州”创建和兴林富民为目标,把握机遇,狠抓落实,大胆实践,森林资源始终保持着“长”大于“消”的良性循环,林业产业逆势而上,林业各项建设加快发展,较好地实现了林业经济和发展的预期目标,使林业事业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为促进衢州市林业产业继续往前良性发展,对衢州市林业产业发展现状进行统计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 效益林业面积 林产加工业 产业

2、集聚效应 转型升级 经济林 衢州市位于金衢盆地的西部,地处省内第一大河钱塘江源头地区,与赣、皖、闽三省交界。全市林地面积980.2万亩,占土地总面积73.1%;有林地面积889.4万亩,森林覆盖率71.5%。全市林木总蓄积量为1509.9万立方米,毛竹总立竹量为144亿株,是浙江省的三大重点林区之一。全市有木本植物1020余种,隶属95科326属,国家级保护珍稀植物26种,古树名木9721株,省重点以上野生动物77种,其中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36种。全市有古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钱江源、紫微山、仙霞山、三衢4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和浙西大竹海1个省级森林公园,以及131个县级自然保护小区。丰富的林业

3、资源,为我市林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1、 2000-2013年间衢州市林业建设工作成就及主要措施 (一)工作成就1.绿化造林任务成效显著。1999年提前实现了"五年消灭荒山,十年绿化衢州"目标,到2000年全市6个县(市、区)都通过了省级绿化达标验收,10年累计绿化造林135万亩。2.生态公益林建设全面启动。从2001年以来,全市启动了300万亩重点生态公益林建设。6个县(市、区)被列入国家森林生态公益林项目区和长江中下游防护林国债项目区。我市还实施治沙工程40余万亩。3.资源保护步入规范化轨道。坚持依法治林,林政管理步入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轨道。多年来无超额采伐和超

4、控量运输现象,破坏森林资源案件查处率达98以上,森林病虫监测率、防治率、种苗产地检疫率都在95以上,成灾率始终控制在2以下;森林火灾发生率和受害率处于全省较低水平,无松材线虫病疫情发生。注4.效益林业面积扩大。全市建有各类林业特色示范基地220个,面积达28万亩,其中省级6个,市级34个。笋竹基地109.1万亩,油茶基地50.7万亩,柑、柚基地54.5万亩,板粟基地16.3万亩,猕猴桃基地4.4万亩,花卉苗木基地7.3万亩,名茶基地7万亩,中药材基地1.6万亩,为林农增收发挥了较大作用。6个县(市、区)分别命名为名茶之乡、根雕之乡、笋竹之乡、竹炭之乡、花木之乡和猕猴桃之乡等,竹炭、茶叶、猕猴桃

5、、水煮笋、冬笋、山茶油等林产品多次获得国家金奖、名牌产品、绿色产品等荣誉称号。5.林产加工业迅猛发展。全市现有各类林产品加工企业3800余家,其中,其中年产值500万元以上的林业规模企业150家,年产值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13家,有省级农业龙头企业4家,市级龙头企业33家。2004年全市林业总产值达74.94亿元,林产品加工业总产值达46.71亿元,竹胶板、细木工板产量位居全省第一,外贸笋、竹炭等产品成为了当地出口的主导产品。全市建有专业林产品加工园区4个,专业交易市场14个,其中,江山市贺村木业市场已跻身全国同行业三强。6.生态旅游蓬勃崛起。全市开发的森林旅游休闲处有钱江源国家森林公园、紫

6、微山、仙霞山国家森林公园和三衢山、龙游大竹海省级森林公园以及古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6处,森林旅游网络已形成,年森林旅游人次已达近200万。7.科技研究推广成效显著。建立了市、县、乡(镇)三级林业示范基地300多片,每年推出十项适用技术成果进行重点推广,开展了无公害森林食品培育技术、工业原料林树种选择、竹炭产品开发等30余个项目的研究,17项获省政府科技进步奖。培训了"保绿工"30000名左右。(二)主要措施实施五大生态工程、建设五大特色基地、提升五大主导产业,建设五大森林生态旅游区,推动四项机制创新。1.五大生态建设工程:300万亩生态公益林建设工程、百万亩针叶林改造工程

7、,千里绿色通道建设工程,城乡绿化一体化工程,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 2.五大林业绿色特色基地:建设100万亩无公害森林食品基地,建设100万亩毛竹低产改造增效基地,建设100万亩速丰原料林基地,建设60万亩干鲜果基地,30万亩花卉苗木、茶叶、中药材等经济林基地。3.五大林业加工主导产业:竹制品加工业、木材加工业、干鲜果加工业、名茶加工业、森林食品加工业。4.五大森林生态旅游区:钱江源国家森林公园、紫微山国家森林公园、仙霞山国家级森林公园、三衢山省级森林公园、古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二、2013年衢州市林业产业概况2013年,衢州林业行业经济总量稳中求进,实现林业行业总产值260亿

8、元,比上年增长8.9%,其中第一产业35亿元,比上年增长7.9%;第二产业180亿元,比上年增长8.9%;第三产业45亿元,比上年增长15.2%。一、二、三产占总产值比重为13:70:17,第二产业有较大优势。三、2013年衢州市林业产业运行现状分析(一)第一产业稳中有升,经济林发展迅速2013年全市第一产业总产值35亿元。其中经济林产品的种植与采集、木材和竹材的采运、林木的培育和种植、分别为22.3亿元、6.2亿元、5.8亿元,共34.3亿元,占一产的98%。1、我市经济林主打产品大幅增加。2013年,我市枇杷、猕猴桃、油茶籽、森林食品共44970吨,分别为4755吨、4700吨、20160

9、吨、15355吨,分别比上年增长15.8%、25.2%、23.6%、21.3%。由于开化龙顶茶向精品化发展,毛茶产量与上年基本持平,为10955吨。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建成了4个示范区、7个精品园,有效推进油茶、毛竹、干鲜果为重点的高效林业基地建设,投入建设资金0.6亿元,常山的油茶、江山的猕猴桃、沟溪现代农业园区林产品产量大幅上涨。注2、绿化造林各项任务超额完成。2013年,全市共完成荒山造林2994公顷,其中人工造林2299公顷,更新造林1868公顷,四旁植树412万株。全市实施平原绿化55416亩,完成省计划33830亩的163.81%;营建生物防火林带27.5公里,完成省计划25公里

10、的110%;完成阔叶林发展工程面积4778亩,完成省计划4500亩的106.18%。龙游、江山、常山、开化等4个县(市)长江流域重点防护林体系工程均完成,项目实施面积1168公顷,其中:人工造林1128公顷,无林地和疏林地新封40公顷。3、苗木产量大幅度增加。2013年,全市育种和育苗产值2.7亿元,育苗面积有2838公顷、当年苗木产量6647万株,比上年增加877公顷、5596万株。苗木产量大幅度增加,主要是森林城市创建系列活动推进带动,村庄绿化、水岸绿化、通道绿化、平原绿化等十大创森工程的实施。4、木材和竹材的采伐量均有所递减。2013年,全市木材和竹材的采运产值5.7亿元,同比减少1.8

11、%;采伐木材23.05万立方米,同比减少1.85万立方米;竹材产量2482.11万株,减少111.21万株。主要是市民生态意识得到加强,各级林业部门对林木采伐管理加强,林农对树木生态功能开始重视。(二)第二产业逆势而上,木材加工产业集聚效应加强第二产业是林业的主导产业。2013年全市的二产180亿元,占总产值的72%。1、全市六大区域块状产业集群基本形成。目前全市已有年产值亿元以上企业13家,规模以上企业296家,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13家,省级林业龙头企业54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85家,江山的木门、人造板,柯城的家具,衢江的竹炭产品,龙游的笋竹加工,常山的油茶,开化的根雕

12、、林产化工等区域产业集群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在国内、省具有一定的影响,特别是江山的木门占长江以南市场50%以上、衢江竹炭产品遍布全国,分别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中国木门之都”、“中国竹炭之乡”。2、人造板、木制品制造、家具制造产值逆势而上。2013年,全市人造板产值、木制品、家具制造等产值达到108.9亿元,占二产比64.7亿元,为23.5亿元、67.9亿元、17.5亿元,分别比去年增长了6.3%、7.2%、22.4%。常山县迈尔泰板业有限公司产值达10006万元,较上年增加66.4%,成为常山县首个林工产值超亿元企业。龙游县新引进木门窗企业8家,高档红木家具企业2家,其它家具企业5家,各类木制品

13、加工产值达3.5亿元。柯城奥宁家具制造有限公司扩建60亩土地,扩大生产,江山市的易和家居制造有限公司在经济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加大了研发的投入,投入1000万元进行生产工艺改进和技术研发,产值同比增长15%。福临旺家、金凯门业、舒福家、吴氏门业等企业也有大资金投入。3、二次加工材及相关板材产产量有所回落,利润有所上升。我市二次加工材(主要是指接材)产量,江山市占了99.4%,虽然指接板、细木工板等杉木制品销量降低20%左右,但由于转型升级,杉木指接料价格均价同比增长10%,杉木指接板1-4月份比上年年底上涨近10元/张,最高达126元/张,下半年维持在117-118元/张左右,全年均价122元/

14、张,价格同比去年增长6%,价格高于往年,企业利润高于往年。(三)第三产业逐步扩大,森林旅游成为主要增长点2013年全市第三产业45亿元,比上年增长4.5亿元。其中森林旅游与休闲10.3亿元,比上年增长2亿元。林产品、果茶、木竹材及加工制品批发、零售业20.2亿元(江山市9.7亿元),比去年的19.9亿元稍有增长。江山市批零贸易产值主要出于贺村镇木材交易市场。近年来举办了浙江衢州森林旅游节、衢江玫瑰节等活动。期间开展了森林旅游摄影大赛,制作森林旅游画册和CD宣传光碟,设计制作了“衢州森林旅游特装馆”,与周边四省九地市签订了森林旅游发展联盟约定书。游客接待量537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0.3亿元,森

15、林旅游产值稳步增长。(四)林下经济促进三产融合发展,林业在山区促农致富效益显著林业是我市农民增收的主力军。2013年衢州农民林业纯收入3477元,比上年增加408元,增长13.2%,人均林业纯收入占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35%,林业增收对农民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38.9%,即203年农民增加的收入中,三分之一来自林业产业。全市农村居民人均林业总收入3571元,其中工资性收入953元,家庭经营性收入2268元,从事森林旅游经营收入和务工收入177元,资源流转收入116元,转移性收入29元,其他收入25元。林下经济发展态势良好。2013年,全市林下经济产值45.9亿元,占总产值的19.7%,其中木材采

16、运2.6亿元,经济林产品的种植与采集20.1亿元(其中油茶产业产值6.8亿元),林业旅游与休闲服务10.3亿元。通过举办浙江(衢州)森林旅游节拉动,全市森林旅游业产值大幅提高,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25%。四、衢州市林业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一)林业多元化功能欠缺。一直以来,我市重视生态建设和生态功能的培养,但由于历史原因,我市在利用森林资源开发多种功能上仍较薄弱,主要表现在开发利用森林的保健休闲、生态科普、科研实习的主体较少;利用森林发展中药材、食用菌培育的林下经济不普遍;利用大规模的森林培育珍贵树种,提供珍贵用材较少。(二)新型林业不够突出。主要表现在林业资源结构较为单一,高增值、高效益的大经材

17、匮乏,出材率较低;普通竹林量大,专用笋竹林较少;休闲林业、珍贵用材林基地只在点上出现,面上未普及;能源林业、碳汇林基地仍处于探索阶段。(三)产业结构不太合理。我市林业总产值260亿元,第三产业45亿元,占总产值的17.3%,第三产业的比重太小。我市林业产业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二产得到迅猛发展,但由于林产品交易市场的欠缺,三产发展严重滞后,交易市场规模较小,林工产品研发、营销带动二产集聚化、集约化发展效应还未突出显现。五、衢州市林业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一)转型升级,拓展国内外市场。一是要通过银企、科企合作推进会,解决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加快企业规模化建设。二是指导企业开源节流,降低生产经营管理成本

18、,提升产品质量,增强现有产品的竞争力。三是努力开拓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实现出口、内销两条腿走路。四是注重品牌意识,着力提高产品的市场知名度。 (二)促进融合,一二三产结合发展。 一是促进森林培育业的珍贵用材林等原材料基地发展,推广生态经营技术,加快林业特色产业和林下经济,维持林地地力的可持续性,实现森林资源的永续利用。二是推动林产加工业的集聚化、集约化经营,以提升笋竹、木材、木本油料加工业为重点,实施联合重组、培育龙头和块状经济为手段,增强林产工业的竞争力和对产业的带动力。三是大力发展林业服务业,加大对现代物流、产品研发、信息咨询、科技服务、人才培育等第三产业投入,为林业产业发展提供优质服务。以7个国字号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为依托,发展森林旅游,使衢州的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生态产业优势。(3) 加强宣传,努力弘扬森林生态文化。1.大力宣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主题。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媒体,打造精品栏目和专题频道,普及生态知识,传播生态文化,弘扬生态道德,倡导生态文明,促使“爱绿、植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