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的文化意义_第1页
木的文化意义_第2页
木的文化意义_第3页
木的文化意义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木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我想它并不只归属于传统工艺,换句话说,它身后有着无数个门类的影子。 传统文学赋予了它题材,古代建筑成为了它的载体,宗教哲学给予了人文方面的内涵,民间工艺地域文化丰富了他的表现形式。正是这丰富多彩中国传统文化,给了它根基,让这样一个门类的文化在历史长河中不至消亡,展现着它新的形式和美丽。?为什么中国人要用木作为主材?从材质本身上讲,木有益有弊,益在于木材本身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色泽,纹路变化多样。从古至今就有“木贵于金”的说法,如久负盛名的乌木, 黄花梨,紫檀等,产量稀少,颜色浓郁,木质木纹更是各有千秋,一直都是中国人的心头好。但材料本身弊端其实也是非常明显的。木材

2、存在天然缺陷且变异性大,强度小。易受环境影响而发生干裂湿胀,易腐蚀,虫蛀,易燃。那为何古人偏偏钟情于木头?最早的木艺榫卯和木雕,据考古发现,可以追溯到新时期时代的河姆渡文化。我认为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古人特殊的文化取向及精神需求。 跟欧洲的的石 结构”相比,古人更喜欢的是含蓄和谐的“木结构”古人不求建筑坚固久远,更不会简单地将建筑外形的美观作为一个目标。他们更多地追求是空间的适宜与阴阳的和合。老子所谓“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显然,与西方人将关注的重点放在建筑实体的坚固与美观。相反,中国人更关注空间的背负与怀抱,及阴阳的和谐。房子,不是为了看,而是为了栖息其中。这是古人居处的最佳境界。从北京

3、明清故宫的建筑名称上就可以看出来,如前三殿太和、中和、保和,如后三宫乾清、交泰、坤宁,如颐和园, 其名称意义都象征着阴阳和合。中国风水术,也是围绕阴阳和合建立起来。阴阳和合,建筑的高度不需要太高。用木结构建造的单层或二层,规模适度 的厅堂殿阁,就是很好的建筑选择。同样是为了阴阳和合,在性能上最表现 阴阳适中的“土木”就是最好的建筑材料。如果说木质建筑寄予了人们崇尚自然,回归自然的心理需要,表达了阴 阳调和的文化取向,那么另一项由木质和人脑完成的艺术一木雕,就是人文 与自然相融合的经典。有句话是这样说木雕的。木雕有纹饰,纹饰有寓意,意必吉祥。木雕在 我国历史悠久,“中国六大木雕”所说的泉州木雕、

4、东阳木雕、临颍木雕、 乐清黄杨木雕、广东潮州金漆木雕、福建龙眼木雕,都是以不同物料为基础, 加之不同的地域风格,工艺手法逐步形成的。木雕的美,不仅在于木材的贵 重,更在于雕工和材料的契合。无论是风景风俗类的梅兰竹菊,百童嬉戏;寓意类的苏武牧羊,牡丹戏凤;还是神话传说类的八仙过海。从无数木雕工 艺品的纹饰中,我们能深深感受到传统文学和传统习俗的影子。这就是人文 美的体现。将文化,工艺和自然熔铸到一起,这大概就是古人所倡导的“天 人合一”状态了。木文化,不仅是木,更是文化。不是用木造房子造艺术品,是用文化造 木。木雕工艺,也不仅仅是局限于制作摆件,它更被运用到了屏风,镂空窗 花,传统家居等等。从古

5、代的雕梁画栋,到如今的现代演绎,都体现了工艺艺术对生活的改造意义,它不仅美观,更符合使用需求,这种不朴素的实用 性对现代艺术设计也是有重大意义的。社会的变迁让人们改造世界的力量变强大, 让城市扩张,机器代替手工。让房子更加的房子,艺术品更加的艺术化。其实,改变最大的是人们的思想。古老的崇尚自然修身养性多了份西方文化里的现实主义和理性分析。这让中华文化更加的多元化了,在这里,木文化也悄然发生转变。在工业化初期,在人们的普遍高效率需求及生产技术的进步下, 钢筋混凝土得到广泛使用。木材制造似乎在生活中逐渐减少,木质结构建筑 留下的只是少数民居和特色建筑。这在当时是无何厚非的,当时的人们享受 着混凝土

6、带来的高质快捷,钢材的硬度和产量优势符合当时社会需求。而木 文化需要适应这个过程,并做出自己的改进和创新。当今,社会继续向前。在人们不同的心理需求,也可以说是在科学技术 的改造下,木质材料逐步回到了人们的视野,甚至被灌入了更多的思想和内 涵。当绿色低碳提到社会发展这个高度时,木文化的优势再次展现出来。更 重要的一点是,木材所具有的传统气质开始被人们所重新发觉。被冰冷金属 和化学工艺包裹的人开始寻求自然的东西。 木头的温和自然的特质得到了越 来越多人的喜爱,它让城市建筑,家居装饰具有生命力和亲和力,使我们的 生活环境与自然环境更为协调,对协调当代人的心理压力也有积极作用。从 本民族来说,随着国家的强大,开放的新思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