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下册 482 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 探究_第1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 482 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 探究_第2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 482 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 探究_第3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 482 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 探究_第4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 482 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 探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 了解消化的概念;(2) 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2、 过程与方法(1) 训练学生独立完成实验探究的能力,明确实验探究的几个步骤,学会做探究实验;(2) 通过学生参加与活动,训练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实验能力、创新能力。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 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2) 通过收集唾液等操作活动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教学难点如何有效的组织、引导整个探究过程,并抓住时机训练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观念。教具准备烧杯、透析袋、淀粉溶液、葡萄糖液、馒头、碘液、蒸馏水、量

2、筒、试管等。教学过程一、 课前自测消化系统由 和 两部分组成, 是一条很长的管道,包括 、 、 、 、 、 和肛门,能分泌消化液的是 、 、 、 、 最大的消化腺是 。二、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1、 我们所吃的猪肉、米饭是如何变为我们自己的肌肉的?2、 进入消化系统的食物为什么要经过消化呢?食物又是怎样被消化的?三、 合作交流,解读探究我们吃的米饭必须经过消化系统的消化和吸收才能被我们人体自己利用,那么米饭为什么要经过消化,又是怎样被消化的?【演示实验】(上册课本P10页)淀粉和普糖糖透过透析袋的差异实验装置:同课本实验现象:装淀粉的透析袋内液体滴加碘液后呈现蓝色,烧杯内液体则不呈蓝色;装葡萄糖

3、的烧杯内液体能检测到葡萄糖。实验结论:淀粉不能透过透析袋,而葡萄糖能透过透析袋。怎样运用类比的方法理解该实验本质?讲解透析袋模型与消化道真实情况的差异性。模型部位人体部位透析袋小肠内壁(细胞膜)透析袋周围的水血液(或细胞质)在透析袋内的淀粉(葡萄糖)消化道中的食物讨论:课本P11页1、 淀粉和葡萄糖这两种物质哪种能透过透析袋?答案:葡萄糖能透过而淀粉不能透过。2、 如果细胞膜具有和透析膜相似的功能,你推测食物中的淀粉能不能直接被细胞吸收呢?答案:不能。点拨:淀粉不能透过透析袋,因为淀粉分子较大;而葡萄糖分子较小,能穿过透析袋内水中。人体的细胞膜与透析膜的功能相似,因此食物中的淀粉、蛋白质、脂肪

4、等复杂大分子有机物必须分解为小分子物质后才能被消化管上皮细胞所吸收。引出消化的定义:消化:食物的营养成分在消化管内被变为可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那么,消化管内的食物是怎样被消化的?食物的消化过程需要哪些条件呢?【活动与探究】(课本P11页)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提出问题同学们,我们每天要从外界摄取大量的食物,如米饭、馒头、面条等,这些食物中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呢?淀粉淀粉能直接被人体吸收吗?不能,必须经过消化才能被人体吸收那么,大家想一想,这一消化过程是从消化管的什么部位开始的呢?口腔淀粉有甜味吗?创设实验情景,分发给学生一小块馒头,问他们细嚼馒头时有什么感觉?越嚼越觉得甜非常

5、好,馒头中的淀粉有甜味吗?没有淀粉没有甜味,而且咀嚼馒头时感觉到有甜味,这一现象说明了馒头的淀粉成分发生了什么变化?说明淀粉在口腔中发生了变化,被转变成了一种带有甜味的物质。是口腔中的什么物质让淀粉发生了转变,这种变化是否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以及唾液分泌等作用有关?有怎样才能证明?下面就让我们来做实验探究做出假设实验前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在做“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时,是用什么来检验绿叶是否含有淀粉的?是碘液,因为淀粉遇碘变蓝。请同学们分组讨论一下,对该实验提出假设。学生讨论后有人提出:“唾液对淀粉有消化作用”。制定实验方案提示:为了测定淀粉的消化与牙齿咀嚼、舌的搅拌以及唾液分泌的作用,应分

6、为几组对照实验?2组对照实验是哪2组呢?一组探究淀粉消化是否与唾液有关,另一组探究淀粉消化是否与牙齿咀嚼、舌的搅拌有关。模拟牙齿咀嚼和舌的搅拌作用实验中,馒头的处理方式应是怎样的?各组实验所用的馒头质量是否要相等呢?实验用的四块馒头质量应相等,且两块要磨碎。探究淀粉消化是否与唾液有关时,能否都滴加唾液呢?不能那么可以用什么来代替唾液呢?清水其他同学有没有不同的意见或者需要补充的?除馒头质量要相等外,唾液和清水的量也要相等,最后滴加的碘液的量也应相等,这才能起到对照的作用。非常好!继续引导,当我们有进发高烧时,就会感到食欲不振,不想吃饭,你们知道是什么原因吗?其实是我们的消化液中有一种酶的物质且

7、这种酶的活性受到温度的限制,它消化食物要有适宜的温度,这一温度接近我们人体的体温,当我们发高烧时,体温达到了37以上,这温度使酶的活性降低,不利于消化食物,那么我们进行实验时,给予适宜温度应该是多少呢?加热温度与正常人的体温保持一致,37左右,有利于淀粉的消化。对于同学们的表现,我非常满意,并加以总结得出具体的实验方案:1、取四支试管,编号分别为1、2、3、4,然后在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馒头,1号和2号试管加的是馒头块,3号和4号加的是馒头碎。2、取唾液备用。3、在1号和3号试管滴入清水,2号和4号试管滴入唾液,注意滴入的清水和唾液的量应相等。4、把四支试管同时放入盛有37的温水的大烧杯中,恒

8、温加热10分钟。取出后分别滴入2滴碘液。实施实验方案指导学生取材料,各种仪器、取唾液。取唾液时,先用清水漱口,然后口含一块消毒的脱脂棉,2分钟后用镊子取出,将脱脂棉中唾液挤入小烧杯中备用。每组4个学生,1人取馒头,1人取唾液,1人取试管,1人配制37的温水,然后共同计时滴加碘液观察现象。整个实验过程中,我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同学们的操作过程中出现的失误。展示实验方案和记录实验现象要求同学们设计一张简明的表格,既能展示实验方案又能记录实验数据。其中设计得最好的表格有:试管物质 处理馒头块馒头碎屑水44稀释唾液44条件保温10分钟检测碘液滴碘液滴碘液滴碘液滴实验现象变蓝不变蓝(色深)变蓝不变蓝(色浅

9、)实验分析及结论实验现象分析:淀粉发生变化的是试管2、4,其中变化最明显的是4号试管。结论:淀粉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唾液消化的结果。归纳总结本节课通过演示实验、探究活动知道了营养物质淀粉、蛋白质、脂肪这些大分子物质不能直接被人体吸收,都要经过消化变成小分子物质才能被人体吸收。通过探究活动,知道了口腔中的唾液能消化淀粉,其实唾液之所以能够消化淀粉是因为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它能促使淀粉分解为麦芽糖而麦芽糖是有甜味的,所以我们吃馒头会感到甜。但麦芽糖还不能被人体吸收还要进一步消化才能被吸收。课堂练习1、下表是“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探究实验步骤,请根据此表回答问题:(1)若以1和2为一组则探究的问

10、题是 , 号试管为对照组。(2)若以1和3为一组则实验的变量是 , 号试管为实验组。(3)加入碘液后变蓝的是 号试管,淀粉被分解的是 号试管。试管实验处理步骤123加入的物质馒头+2ml唾液馒头+2ml清水馒头+2ml唾液搅拌充分搅拌充分搅拌不搅拌保温37水浴10分钟37水浴10分钟37水浴10分钟加入碘液2滴2滴2滴练习答案:(1)唾液对馒头的作用,2 (2)搅拌与否,1(3)2,1点拨:从表中发现1号试管和2号试管其他条件都相同,只有加入的物质2ml唾液和2ml清水不同,就是这组实验的变量,也就是探究的问题。1号试管是经实验处理滴唾液,所以为实验组,那么2号试管就为对照组。而1号试管和3号

11、试管中,只有有没有搅拌这条件不同,其它都相同,所以搅拌与否就为变量,而1号试管有人工处理搅拌,所以为实验组。清水不能消化淀粉,所以滴碘液后变蓝的是2号试管,而1号试管中滴加的是唾液,并有充分搅拌,使馒头能与唾液充分接触,所以淀粉分解了。课后作业1、唾液淀粉酶的作用是( )A催化淀粉分解为葡萄糖 B催化淀粉分解为麦芽糖C催化麦芽糖分解为葡萄糖 D催化葡萄糖合成淀粉2、下面是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所做的“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探究实验。实验过程如下:如下图所示:1号试管:加入馒头碎屑和2ml唾液,并充分搅拌;2号试管:加入馒头碎屑和2ml清水,并充分搅拌;3号试管:加入馒头块和2ml唾液,不搅拌。将三支

12、试管都放入37的温水中保温10分钟,取出冷却后分别加入2滴碘液,摇匀后观察试管中馒头的颜色变化。请仔细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1)1、2两号试管可形成对照实验,其变量是 ,其中实验组是 号试管;2、3两号试管 (填“可以”或“不可以”)形成对照实验。(2)结果发现,1号试管不变色,原因是馒头中的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分解成了 。而2号试管和3号试管中的馒头可能变成 。(3)设计3号这种处理的目的是证明 对馒头消化作用。 A咀嚼 B唾液 C温度 DPH(4)由此可知,淀粉在人的消化道的 部位就开始被消化。3、某校生物课外活动小组设计一个实验,探究温度对淀粉酶的消化作用会不会影响?(1)提出问题

13、:温度对淀粉酶的消化作用有影响吗?(2)作出假设:(3)设计并进行实验:如下表(4)实验现象:发现A试管中 ;C试管中 。(5)实验结论: (6)实验中设置试管A的目的是: 试管试管中物质处理温度试剂实验现象A淀粉糊,蒸馏水各2ml37碘液2滴B淀粉糊,唾液各2ml37碘液2滴C淀粉糊,唾液各2ml4碘液2滴D淀粉糊,唾液各2ml100碘液2滴课后作业答案:1、B 点拨:酶具有专一性,唾液淀粉酶只能催化淀粉分解为麦芽糖。2、(1)有无唾液,1,不可以(2)麦芽糖,蓝色(3)A(4)口腔点拨:本题考查口腔中唾液淀粉酶对糖类的消化作用。设置“馒头碎屑”和“馒头块”相当于牙齿的有咀嚼和无咀嚼的物理性

14、消化以及有唾液淀粉酶和无唾液淀粉酶的对照。3、(2)假设温度对淀粉酶的作用有影响。(4)变蓝,变蓝(5)温度影响唾液淀粉酶的消化作用(6)用蒸馏水和唾液进行对照。点拨:本题设置A和B组对照实验是探究唾液对淀粉有无消化作用。而B、C和D作为对对照实验是探究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是否会受到温度的影响。链接中考优秀中考题精选1、下表是唾液淀粉酶对淀粉消化作用实验记录,根据实验设计和现象回答:(1)A试管变蓝的原因是什么?(2)B试管不变蓝,试管内发生了什么变化?(3)若以A、B为一组对照实验,则对照组为试管 ;若以B、C、D为一组对照实验,则你研究的变量是 (4)根据B、C、D的实验结果,你得出的结论是什

15、么?试管试管中物质处理温度时间加入碘后的现象A淀粉糊,清水3710分钟变蓝B淀粉糊,唾液3710分钟不变蓝C淀粉糊,唾液010分钟变蓝D淀粉糊,唾液10010分钟变蓝2、(2008烟台)下表是某小组同学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设计几组实验,请分析回答。(1)1号、2号试管的实验现象说明了 。(2)2号、3号试管的实验现象说明了唾液中 把淀粉分解成了 。(3)如果要进一步探究“温度对唾液消化作用的影响”,请你将实验设计及预测的实验现象填在上表4号试管所对应的空白处,你认为应选 号试管作为对照组。试管实验设计滴加碘液后现象1号馒头块+2ml唾液,不搅拌,37水浴10分钟变蓝2号馒头块+2ml唾

16、液,搅拌,37水浴10分钟不变蓝3号馒头块+2ml唾液,搅拌,37水浴10分钟变蓝4号答案:1、(1)试管中有淀粉,它遇碘变蓝(2)淀粉却被唾液分解成了麦芽糖。(3)A,温度(4)唾液消化淀粉需要在适宜的温度下进行。解析:A试管变蓝,说明里面有淀粉,A、B组为对照实验,则A组为对照组,因为A组没有专门加唾液,B、C、D组只有温度不同,其它条件都相同,所以温度为变量因素。2、(1)芽齿的咀嚼、舌的搅拌有助于唾液的消化作用。92)唾液淀粉酶,麦芽糖(3)馒头屑+2ml唾液,搅拌 水浴10分钟(温度要比37高或低且相差较大),变蓝,2解析:1号和2号试管设置“馒头块”和“馒头屑”相当于在口腔中有牙齿

17、咀嚼对淀粉消化的影响,探究温度对唾液作用的影响时,应遵循对照实验的原则,保证只有温度不同外,其余的条件都应相同。板书设计一、 演示实验:淀粉和葡萄糖透过透析袋的差异。1、 实验装置:课本P10页2、实验现象:装淀粉的透析袋内液体滴加碘液后呈现蓝色,烧杯内液体则不呈蓝色;装葡萄糖的烧杯内液体能检测到葡萄糖。3、实验结论:淀粉不能透过透析袋,而葡萄糖能透过透析袋。二、消化:食物的营养成分在消化管内被变为可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三、活动与探究: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1、提出问题:唾液对淀粉有消化作用吗?2、做出假设:唾液对淀粉有消化作用。3、制定实验方案4、实施实验5、得出结论:唾液对淀粉有消化作用。设计思路本节课中“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是初中阶段唯一1个生物化学实验,且这个实验又是考试的重点。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该实验,我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师生互动教学模式和分组探究模式开展。因为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关键有三步:一是准备质量相等的馒头;二是收集唾液;三是水温调节控制。所以我把学生分组,每人都有动手参与,这样即可以保证每个环节都得到探究又可节省时间。分组模式突出以学生为主体原则,使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都能掌握一些科学探究的方法。在师生互动过程中师生之间可进行情感的交流,并教给学生“多观察、动脑想、大胆猜、勤钻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