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波利亚的怎样解题表陕西师范大学罗增儒 罗新兵1乔治波利亚乔治 波利亚(GeorgeGeorge PolyaPolya, 1887188719851985)是美籍匈牙利数学家、 面,是数学启发法(指关于发现和发明的方法和规律,亦译为探索法 他在数学教育方面取得的成就和对世界数学教育所产生的影响,在他CME(国际数学教育大会)聘为名誉主席.作为一个数学家,波利亚在函数论、变分法、概率、数论、组合数学、计算和应用数学等众多领域,都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留下了以波利亚”命名的定理或术语; 他与其他数学家合著的数学分析中的问题和定理、不等式、数学物理中的等周问题、复变 量等书堪称经典;而以 200200
2、多篇论文构成的四大卷文集,在未来的许多年里,将是研究生攻读的内容.作为一个数学教育家,波利亚的主要贡献集中体现在怎样解题 似真推理(19541954 年)、 数学的发现 (19621962 年)三部世界名著上,涉及 教学”、教师培训”三个领域.波利亚对数学解题理论的建设主要是通过现的,而在尔后的著作中有所发展,也在解题讲习班”中对教师现身说法.他的著作把传统 的单纯解题发展为通过解题获得新知识和新技能的学习过程,他的目标不是找出可以机械地用于解决一切问题的 万能方法”,而是希望通过对于解题过程的深入分析,特别是由已有的成功实践,总结出一般的方法或模式,使得在以后的解题中可以起到启发的作用.他所
3、总结的模式和方法,包括笛卡儿模式、递归模式、叠加模式、分解与组合方法、一般化与特殊化 方法、从后往前推、设立次目标、归纳与类比、考虑相关辅助问题、对问题进行变形等,都 在解题中行之有效.尤其有特色的是,他将上述的模式与方法设计在一张解题表中,并通过一系列的问句或建议表达出来,使得更有启发意义.著名数学家互尔登在瑞士苏黎世大学的会议致词中说过:每个大学生、每个学者、特别是每个教师都应该读这本引人入胜的书”(195195 年 2 2 月 2 2 日).2怎样解题表波利亚是围绕 怎样解题”、怎样学会解题”来开展数学启发法研究的,这首先表明其对问题解决”重要性的突出强调,同时也表明其对 问题解决”研究
4、兴趣集中在启发法上.波利 亚在风靡世界的怎样解题(被译成 1414 种文字)一书中给出的怎样解题表”,正是一部启 发法小词典”.数学教育家.在解题方)现代研究的先驱.由于9393 岁高龄时,还被I(19451945 年卜 数学与解题理论”、解题怎样解题”表来实2.1怎样解题”表的呈现弄清问题第一,你必须弄清问题未知是什么?已知是什么?条件是什么?满足条件是否可能?要确定未知,条 件是否充分?或者它是否不充分?或者是多余的?或者是矛盾的?画张图,引入适当的符号.把条件的各个部分分开.你能否把它们写下来拟定计划你以前见过它吗? 你是否见过相同的问题而形式稍有不同?你是否知道与此有关的问题 ? 尔是
5、否知道一个可能用得上的定理第二,找出已知数与未知数之间的看着未知数,试想出一个具有相同未知数或相似未知数的熟悉的问题.这里有一个与你现在的问题有关,且早已解决的问题.你能不能利用它?你能利用它的结果吗?你能利用它的方法吗?为了能利用联系.如果它, 你是否应该引入某些辅助元素找不出直接你能不能重新叙述这个问题 ?你能不能用不同的方法重新叙述它的联系,你可能不得不回到定义去.考虑辅助问如果你不能解决所提出的问题,可先解决一个与此有关的问题.你能不能想出一个更容易着手的有关问题?一个更普遍的问题?一个更特殊的问题?一个题.类比的问题?尔能否解决这个问题的一部分?仅仅保持条件的一部分而舍去其你应该余部
6、分.这样对于未知数能确定到什么程度?它会怎样变化?尔能不能从已知数最终得出一据导出某些有用的东西 ?你能不能想出适合于确定未知数的其他数据? ?如果需个求解的计要的话,你能不能改变未知数或数据,或者二者都改变, 据彼此更接近?以使新未知数和新数你是否利用了所有的已知数据?你是否利用了整个条件 ?你是否考虑了包含在问题中的必要的概念 ?实现计划第三,实行你的计划实现你的求解计划,检验每一步骤.你能否清楚地看出这一步骤是正确的? 尔能否证明这一步骤是正确的?你能否检验这个论证 ?你能否用别的方法导出这个结果?你能不能一下子看出它来?你能不能把这一结果或方法用于其他的问题?下面是实践波利亚解题表的一
7、个示例,能够展示波利亚解题风格的心路历程,娓娓道来,栩栩如生.2.2怎样解题”表的实践例 1 1 给定正四棱台的高 h h,上底的一条边长 a a 和下底的一条边长 b b,求正四棱台的体 积 F F.(学生已学过棱柱、棱锥的体积 )讲解第一,弄清问题.问题 1 1 你要求解的是什么?问题 2 2.你有些什么?一方面是题目条件中给出的3 3 个已知量 a a、b b、h h;另一方面是已学过棱柱、棱锥的体积公式,并积累有求体积公式的初步经验.把已知的三个量添到图示处(图 2 2),就得到新添的三个点 a a、b b、h h;它们与 F F 之间有一条鸿沟,象征问题尚未解决,我们的任务就是将未知
8、量 与已知量联系起来.第二,拟定计划.问题 3 3.怎样才能求得 F?F?要求解的是几何体的体积,在思维中的位置用一个单点F F 象征性地表示出来(图 1 1).图形儿何图示图形ah第四,验算所得到的解.由于我们已经知道棱柱、棱锥的体积公式,而棱台的几何结构(棱台的定义)告诉我们,棱台是用一个平行于底面的平面去截棱锥”从一个大棱锥中截去一个小棱锥所生成的.如果知道了相应两棱锥的体积 B B 和 A A,我们就能求出棱台的体积F=BA.我们在图示上引进两个新的点A A 和 B B,用斜线把它们与 F F 联结起来,以此表示这三个量之间的联系(图 3 3,即式的几何图示)这就把求 F F 转化为求
9、 A A、B B .问题 4 4.怎样才能求得儿何!割示Q h b1依据棱锥的体积公式(V V= - Sh3个棱锥的高并且,一旦求出小棱锥的高x x,大棱锥的高也就求出,为x+h.),底面积可由已知条件直接求得,关键是如何求出两我们在图示上引进一个新的点 X X,用斜线把 A A 与 x x、a连结起来,表示 A A 能由 a a、x得1出,A A = a2x;类似地,3出,B= b2(x + h)3用斜线把 B B 与 b b、h、x连结起来,表示 B B 可由b、h、x得(图 4 4),这就把求 A A、B B 转化为求 x x.图形儿何圏示问题 5 5怎样才能求得为了使未知数 x x 与
10、已知数 a a、b、h联系起来,建立起一个等量关系.我们调动处理立体几何问题的基本经验,进行平面化”的思考用一个通过高线以及底面一边上中点(图 5 5中,点 Q Q)的平面去截两个棱锥,在这个截面上有两个相似三角形能把a a、b b、h h、x x 联系起来(转化为平面几何问题) ),由VPOisA VQO2得儿巾引图示aXb,在图示中便可用斜线将 x x 与a、b、h h 连结起来.至此,我们已在 建立起了一个不中断的联络网,解题思路全部沟通.这就将一个几何问题最终转化为代数方程的求解.解方程便可由 a a、F F 与已知数第三,实现计划.作辅助线(过程略)如图 5 5,由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11、得a,解得b进而得两锥体的体积为A=1a2x x=33.a hb b、h h 表示 x,x,a a、b b、h h 之间ahx=x=-b aB=-b2(x + h)3得棱台体积为F=BA=第四,回顾.(1 1)正面检验每-步,(b3bb3ha3)ha=-(a a2+abab+ b b2)3h h.推理是有效的,可得正四棱锥体的体积公式; 令a演算是准确的.再作特殊性检验,令a7 b,由可得正四棱柱体的体积公式.7 0,由这既反映了新知识与原有知识的相容性,又显示出棱台体积公式的一般性;这既沟通了三类几何体极限状态间的知识联系,又可增进三个体积公式的联系记忆.(2 2)回顾这个解题过程可以看到,
12、解题首先要弄清题意,从中捕捉有用的信息 示,有棱台,a a、b b、h h、F F共 5 5 条信息),同时又要及时提取记忆网络中的有关信息 棱台的定义、棱锥的体积公式、体几何问题的经验积累等不下 当中,起调控作用的关键是如何去构思出一个成功的计划 一个解题者还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各自进一步领悟关于如何制定计划的普遍建议或模 式.(3 3)在解题方法上,这个案例是分析法的一次成功应用,从结论出发由后往前找成立的 充分条件.为了求 F F,我们只需求 化归);为了求 A A、B B,我们只需求 维) ;为了求 X X,我们只需建立关于方程求 X X,解题的思路就畅通了,在当初各自孤立而空旷的画
13、面上(图 1 1),形成了一个联接未知与已知间的不中断网络 (图 5 5),书写只不过是循相反次序将网络图作一叙述这个过程 显示了分析与综合的关系,分析自然先行,综合后继;分析是创造,综合是执行;分析是制定一个计划,综合是执行这个计划”.(4 4)在思维策略上,这个案例是三层次解决”的一次成功应用.首先是一般性解决(策略水平上的解决),把 F F 转化为 A A,B B 的求解(F = AB),就明确了解题的总体方向;其 次是功能性解决(方法水平的解决),发挥组合与分解、相似形、解方程等方法的解题功能; 最后是特殊性解决(技能水平的解决),比如按照棱台的几何结构作图、添辅助线找出相似三 角形、
14、求出方程的解、具体演算体积公式等,是对推理步骤和运算细节作实际完成.(5 5)在心理机制上,这个案例呈现出激活扩散”的基本过程.首先在正四棱台 (条件)求体积(结论)的启引下,激活了记忆网络中棱台的几何结构和棱锥的体积公式,然后,沿着 体积计算的接线向外扩散,依次激活截面知识、相似三角形知识、解方程知识(参见图 1 1图 5 5),直到条件与结论之间的网络沟通.这种 扩散一一激活”的观点,正是数学证明思维中心理过程的一种解释.(6 6)在立体几何学科方法上,这是组合与分解”的一次成功应用.首先把棱台补充 (组合)为棱锥,然后再把棱锥截成(分解)棱台并作出截面,这种做法在求棱锥体积时曾经用过(先
15、组合成一个棱柱、再分解为三个棱锥),它又一次向我们展示 能割善补”是解决立体几何问题 的一个诀窍,而平面化”的思考则是沟通立体几何与平面几何联系的一座重要桥梁.这些都(如图 1 1 所 (如回想: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反映几何结构的运算、调动求解立 6 6 条信息),并相应将两组信息资源作合乎逻辑的有效组合.这(包括解题策略)由这一案例,每A A、B B(由棱台体积到棱锥体积的转化一一由未知到已知, x x(由体积计算到线段计算的转化 一一由复杂到简单,降 X X 的方程(由几何到代数的转化 一一数形结合);最后,解可以用于求解其他立体几何问题,并且作为一般化的思想(化归、降维)还可以用于其
16、他学科.(7)(7)你能否用别的方法导出这个结果? ”在信念上我们应该永远而坚定地做出肯定的回答,操作上未实现只是能力问题或暂时现象.对于本例,按照化棱台为棱锥的同样想法,可以有下面的解法.如图 6 6,正四棱台 ABCD-ABCD-A1BiC1D1中,连结 DADAi,DB Bi,DCi,DB,将其分成三 个四棱锥D- -A1B1CiD1, D- -AAiBiB,D- -BBiCiC,其中1VD A|B1C1D1= b2h,3为了求VD AABB,我们连结 A AB1,将其分为两个三棱锥D- -ABBi与D- -AAiBi(图 7 7),S=bSSAA-B,=SABB-,aAA|B1B=VD
17、aABB,ABBi=VB,ABD-a a2h,6AA|B1B=VDABB,+VDAAB,=-a a2h+b6 a-a a2h =6丄(a(a2+ab) )h.6VD AABB=VD BB1C1C(等底等咼) )从而VABCDA1B1c1D1=VD AABB+VD BB1c1c+VD A1B1C1D1111(a(a2+ab) )h+ (a(a2+ab) )h+ b b2h6631-(a a2+abab+ b b2) h h.3(8 8)你能不能把这一结果或方法用于其他问题?”能,至少我们可以由正四棱台体积公式般化为棱台体积公式(方法是一样的)注意到a a2=S1,b b2=S2,ab=JSS可一
18、般化猜想棱台的体积公式为1V台=5 5 ( (S1+JSS2+S2) )h.3波利亚的解题观对于波利亚的怎样解题表及有关著作,人们从不同的角度阐发了对波利亚解题思想的认识(见参考文献),我们将其归结为 5 5 个要点.3.1程序化的解题系统怎样解题表,就“怎样解题”、“教师应教学生做些什么”等问题,把“解题中典型有用的智力活动”,按照正常人解决问题时思维的自然过程分成四个阶段一一弄清问题、拟定计划、实现计划、回顾,从而描绘出解题理论的一个总体轮廓,也组成了一个完整的解题教学系统既体现常识性,又体现由常识上升为理论(普遍性)的自觉努力.这四个阶段首先是一个四步骤的宏观解题程序,其中“实现计划”虽
19、为主体工作,但较为容易完成,是思路打通之后具体实施信息资源的逻辑配置,“我们所需要的只是耐心”; 其次,“弄清问题”是认识问题、并对问题进行表征的过程,应成为成功解决问题的一个必要前提;与前两者相比,“回顾”是最容易被忽视的阶段,波利亚将其作为解题的必要环节而固定下来,是一个有远见的做法,在整个解题表中“拟定计划”是关键环节和核心内容.“拟定计划”的过程是在“过去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基础上,探索解题思路的发现过程,波利亚的建议是分两步走: 第一,努力在已知与未知之间找出直接的联系(模式识别等);第二,如果找不出直接的联系, 就对原来的问题做出某些必要的变更或修改,引进辅助问题,为此,波利亚又进
20、一步建议:看着未知数,回到定义去,重新表述问题,考虑相关问题,分 解或重新组合,特殊化,一般化,类比等,积极诱发念头,努力变化问题这实际上是阐述 和应用解题策略并进行资源的提取与分配.于是,这个系统就集解题程序、解题基础、解题策略、解题方法等于一身,融理论与实 践于一体.3.2启发式的过程分析(1 1)还在当学生的时候,波利亚就有一个问题一再使他感到困惑:“是的,这个解答好 像还行,它看起来是正确的,但怎样才能想出这样的解答呢?是的,这个实验好像还行,它看起来是个事实,但别人是怎样发现这样的事实 ? 而且我自己怎样才能想出或发现它们呢 从解题论的观点看,这实际上是既提出了“怎样解题”又提出了
21、“怎样学会解题”的问题, 波利亚说,这“终于导致他写出本书”(指怎样解题波利亚认为“数学有两个侧面”,“用欧几里得方式提出来的数学看来像是一门系统的演绎科学;但在创造过程中的数学看来却像是一门实验性的归纳科学.这两个侧面都像数学本身一样古老.但从某一点说来,第二个侧面则是新的,因为以前从来就没有照本宣科 地把处于发现过程中的数学照原样提供给学生,或教师自己,或公众.”他以数十年的时间悉心研究数学启发法,其“怎样解题”的基本思想就可以概括为“知识+启发法”.在解题表中,波利亚给出了 “启发法小词典”,让读者通过阅读词典来开阔思路、指导实践,自己学会怎样解题.这些看法来源于波利亚对数学教育宗旨的认
22、识,波利亚认为,数学教育应“教会年轻人去思考”,培养学生的“独立性、 能动性和创新精神”; 他认为一个人在学校所受的教育应 该受益终生,他赞成,良好的教育应该“系统地给学生自己发现事物的机会”,“应该帮助学生自己再发现所教的内容”,“学东西的最好途径是亲自去发现它”;他特别重视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强调数学教学要加强思维训练,要发展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发展技能、技巧、有益的思考方式和科学的思维习惯,他反复指出,数学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还要“发展学生本身的内蕴能力”.教师要“教学生证明问题”,也要“教他们猜想问题”.波利亚提出“合情推理”的概念,号召:“让我们教猜想吧!”(2 2
23、)在解题表的展开中,波利亚则通过剖析典型例题的思维过程来研究“发现和发明的方法和规律”.波利亚不断地提问、不断地建议,“怎样才能想出这样的解答呢? ” “我自己怎样才能想出或发现它们呢?”既驱使人们去分析解题过程,又要求人们去总结发现的规律.波利亚在数学的发现序言中提出:“领会方法的最佳时机,可能是读者解出一道题 的时候,或是阅读它的解法的时候,也可能是阅读解法形成过程的时候”.波利亚书中的例题,其实就是对典型例题进行解题过程的分析,就是暴露数学解题的思维过程,也就是教人“怎样学会解题”.在例 1 1 中,数学操作与思维开展相结合的图解或阐释,使我们既领会到了这样的意图,也见到了这样的行动.波
24、利亚对解题过程淋漓尽致的剖析,实质上已接触到心理层面,但没有用到多少教育学或思维学的相关名词, 基本上都是其数学前沿研究中切身体验的自然流露,数学功底和过程体验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正是数学家研究数学教育的优势,处处有数学的“真刀真枪”, 绝非“纸上谈兵”.波利亚说“货源充足和组织良好的知识仓库是一个解题者的重要资本”, 在“知识”与“组织良好”之间,波利亚更强调后者,他说“良好的组织使得所提供的知识易于用上,这甚至可能比知识的广泛更为重要.”用现在的话来说,波利亚在这里强调了“原 有的知识经验”和“优化的认知结构”对问题解决的基础作用.3.3开放型的念头诱发.波利亚解释说:“我们表中的问题和建
25、议并不直接提到念头;但实际上,所有的问题和建议都与它有关(可以说解题表中的每一个问句,都是从认知或元认知的角度向读者启发解 题念头.),弄清问题是为好念头的出现做准备;拟订计划是试图引发它;在引发之后,我们实现它;回顾此过程和求解的结果,我们试图更好地利用它.”他强调指出:“老师为学生所能做的最大的好事是通过比较自然的帮助,促使他自己想出一个好念头.”在怎样解题一书里,出现“念头”这个词不下四五十次.念头有什么用皴利亚说:“它会给你指出整个或部分解题途径” “也许有些念头会 把你引入歧途”,但这并不可怕,“在明显失败的尝试和一度犹豫不决之后”会“突然闪出 一个好念头”, 最糟糕的是没有任何念头
26、,还“笨头呆脑地干等着某个念头的降临,而不会做任何事情去加速其来到.”这里说的念头不仅在字面上比“问题表征”更为浅白,而且在内涵上更为丰富, 其实质是开展积极活跃的思维活动,产生念头与找出解题途径完全可以理解为同义语.那么产生念头的基础是什么呢皴利亚的回答是:“过去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解题力量)“如果我们 对该论题知识贫乏, 是不容易产生好念头的. 如果我们完全没有知识, 则根本不可能产生好 念头波利亚一再提到“好念头”,其实这就是直觉、顿悟或灵感,“想出一个好念头是一种灵感运动”,“想像力有了一个突然的跳跃,产生了一个好念头,这是天才的一次闪 烁”,“是我们观点上的重大突变,我们看问题方
27、式的一个骤然变动,在解题步骤方面的一个刚刚露头的有信心的预感”.波利亚关于念头的种种议论,正是开展积极思维活动的激发与激活.3.4探索性的问题转换这里说的“问题转换”,在怎样解题一书中亦叫“变化问题”、“题目变更”,它 揭示了探索解题思路的数学途径,也体现了解题策略的实际运用.波利亚强调:“解题的成功要靠正确思路的选择,要靠从可以接近它的方向去攻击堡垒,为了找出哪个方面是正确的方面,哪一侧是好接近的一侧,我们从各个方面、各个侧面去试验,我们变更问题.” “变 化问题使我们引进了新的内容,从而产生了新的接触,产生了和我们有关的元素接触的新可 能性.” “新问题展现了接触我们以前知识的新可能性,它
28、使我们做出有用接触的希望死而复苏.通过变化问题,显露它的某个新方面,新问题使我们的兴趣油然而生”.在“怎样解题”表中,波利亚拟出了启引我们不断转换问题的3030 多个问句或建议:把问题转化为一个等价的问题,把原问题化归为一个已解决的问题,去考虑一个可能相关的问题,先解决一个更特殊的问题、 或更一般的问题、或类似的问题那些启发新念头的问句, 也往往与问题转换有关.“如果我们不用题目变更,几乎是不能有什么进展的”一一这就是波利亚的结论.3.5朴素的数学解题元认知观念.元认知是对认知的再认知, 包括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 虽然元认知概 念提出较晚,但元认知思想早就存在,在波利亚的解题思
29、想中存在着朴素的元认知观念.波利亚解题表的大量问句或建议,都不是问别人,而是自己给自己提问题、提建议,这 是解题者的自我诘问、自我反思.问题中的一部分,其对象针对具体的数学内容,属于认知性的;另一部分则以解题者自身为对象,属于元认知性的.比如,“你以前见过它吗 ?”“你 是否知道一个与此有关的问题?”“这里有一个与你现在的问题有关,且早已解决的问题.你能不能利用它 ?”等等,都不涉及问题的具体内容,都是针对解题主体、对其解题思维活动 的反思,都属于元认知提问,而不完全是认知提问.波利亚解题表中的“回顾”也并不完全是常规解题中的“检验”,主要是有分析地领会所得的解法(参见例 1 1 的回顾),它
30、包含着把“问题及其解法”()()作为对象进行自觉反思的元认知意图.至于解题表本身所给出的解题程序(一种程序性知识),所体现的解题策略(一种策略性知识)及所进行的元认知提问,都属于元认知知识.波利亚对具体范例的分析,基 本上是对“问题及其解法”的再认知,已反映出开发元认知的朴素意图.波利亚的另一些问句,如“你能不能重新叙述这个问题?你能不能用不同的方法重新叙述它?”“你能不能改变未知数或数据,或者二者都改变,以使新未知数和新数据彼此更接 近? ”(接近度,“你能不能一下子看出它来? ” 0 0 题感则属于朴素的元认知体验.至于解题表本身,则自始至终体现着元认知调控.综上所述,“解题系统”是波利亚
31、解题思想的整体框架,“分析解题过程”是波利亚解题思想的思维实质,“念头诱发”是波利亚解题思想的外在表现,“问题转换”是波利亚解题思想的具体实现,朴素的元认知观念是波利亚解题思想的心理学基础.而这一切的背后, 丰富的数学前沿研究经历和发现体验是波利亚解题思想的物质基础,现代启发法是波利亚解题思想的灵魂,揭示“发现和发明的方法和规律”是波利亚解题思想的目标.4波利亚解题研究的发展4.1反思数学上存在证明的方法与发现的方法,在逻辑实证主义占主导地位的历史时期,关于数学发现方法的研究一度陷于停顿,波利亚的贡献就在于自觉承担起复兴数学启发法的重任, 并提出合情推理,为数学启发法的现代研究提供了必要基础.
32、2020 世纪 8080 年代初期,美国数学教育界兴起的“问题解决”研究是对波利亚现代启发法的直接继承,曾经有“对波利亚的重新发现”、“数学启发法几乎成了问题解决的同义词”等提法.但是,已有数学实践却未能获得预期的成功,尽管学生已经具备了必要的数学知识,也已经了解了相关的方法原则,或者说已执行了解题表的建议, 却仍不能有效地解决问题, 这不能不引起数学教育界的反思.波利亚构建的“四阶段”解题系统具有开创性的意义,但局限于“四阶段”对学会“数学地思维”而言是不是有点简单化了?对数学问题解决全过程的探索可能比解题表所简洁描述的复杂得多.(2 2)数学启发法的现代复兴及其所取得的成功,无论怎样评价都
33、不算过分,但启发法能不能看成影响问题解决能力的惟一要素? + +知泼法”之外可能还有更多的因素需要重视(如“元认知调节”、“观念”等 ),“好念头”的出现可能也需要从方法论的角度做出更 为自觉的分析.(3 3)波利亚从数学内部研究数学问题解决并强调解题实践是一个值得继承的研究方向(与那些连数学题都没有出现的解题研究形成鲜明对照,也与那些对中学教材作业题都不那么过关的研究者形成鲜明对照),但局限于“解题”、专注于技能技巧是不是狭窄了点?至少“问题发现(提出)”、“实际应用”都与解决问题有同样的重要性.4.2发展近十几年来,通过反思和对解题实践活动的深入考察,数学教育界已经在“问题解决”的全过程和
34、“高级数学思维”的内外部机制等研究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中国式的“问题解决”也初成特色,这些都构成了对波利亚的超越.(1)美国学者舍费尔德在名著数学解题一书中,提出了一个新的理论框架,描述 了复杂的智力活动的四个不同性质的方面.1认识的资源即解题者所已掌握的事实和算法;2启发法.即在困难的情况下借以取得进展的“常识性的法则”;3调节它所涉及的是解题者运用已有知识的有效性(即现代认知心理学中所说的元认知);4信息系统.即解题者对于学科的性质和应当如何去从事工作的看法.(2)中国的数学教学历来重视解题训练、中国的数学教师历来重视解题研究,2020 世纪 8080 年代,随着美国“问题解决” 口号传入
35、中国,波利亚的解题理论受到了重视也得到了发展.早在 2020 世纪 4040 年代,波利亚的怎样解题就曾有过中译本(周佐严译,中华书局出版),到 6060 年代曾有人翻译数学的发现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完成(见江泽涵.关于波利 亚的怎样解题和数学的发现的一些往事.中学数学教学(皖),19831983,2 2,P.4 ).80年代以来,波利亚的三部著作都已翻译发行,其中的解题观点已成为许多同行研究解题的指导思想,国内一些学者多次召开了波利亚数学思想的讨论会,徐利治教授还提出研究波利亚的两项重要任务:一是培养和造就一批波利亚型的数学工作者,二是按照波利亚的思想改革数学教材和教学方法(后来有“ MMMM
36、 教育方式”的理论与实践,见文8). 2020 世纪 9090年代,张奠宙教授组织“数学教育高级研讨班”,提出“提倡问题解决”作为进一步改革中国数学教育“突破口”的设计(数学素质教育设计.数学教学,1993,1993, 3 3).这一切,促进了中国特色的解题研究(参见文6、7等),并初步形成了“中国的数学问题解决”特色. 主 要表现有:41注重研究数学解题的思维过程:2强调数学方法论研究;3提倡数学解题策略研究;4应用问题、数学建模教学研究;5开放题、情景题的教学研究及其在考试中的大规模运用;6提倡探究性学习,进行“问题教学”、“情景教学”、“开放性教学”. 与此相关的是两个举世瞩目的事实:119921992 年,“国际教育成就评价” 的国家和地区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新教材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单元综合提升练7农业生产与粮食安全含答案
- 江苏省淮安市清江浦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英语试题
- 山东省聊城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 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练:修辞手法之客观选择题专训三(含解析)
- 河北省石家庄市裕华区多校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
- 语文教学论教案 第五章 阅读教学
- 2024版电子产品交易合同范例
-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十二校联考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 高等教育培训合作协议
- 2024年房屋装修工程合同
- 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课件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 幼儿园消防课件教学
- 自用飞机售卖合同模板
- 2024年度陕西榆林能源集团限公司高校毕业生招聘(238人)高频难、易错点500题模拟试题附带答案详解
- 零工市场(驿站)运营管理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2024-2025学年小学信息技术(信息科技)四年级下册浙教版(2023)教学设计合集
- 旅游纸质合同模板
- 2024年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材练习12练习十二(附答案)》教学课件
- 新时代劳动教育教程(高校劳动教育课程)全套教学课件
- 浙教版六年级劳动项目三-任务二《创意班规巧设计》课件
- 企业统计相关知识.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