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地籍管理办法农村部分(试行)_第1页
日常地籍管理办法农村部分(试行)_第2页
日常地籍管理办法农村部分(试行)_第3页
日常地籍管理办法农村部分(试行)_第4页
日常地籍管理办法农村部分(试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品日常地籍管理办法农村部分(试行)( 1992 年 1 月 31 日 1992 国土 籍 字第 8 号)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为了科学地进行日常地籍管理,使之制度化、规范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及实施细则和国家土地管理局颁布的土地登记规则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日常地籍管理是土地管理部门在建立初始地籍的基础上开展的日常工作。主要内容是变更土地登记和年度土地统计。本办法适用于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范围,不包括集镇、村庄内部土地的变更登记和年度土地统计。第三条凡完成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县(市、区、旗)在建立初始地籍后,要根据土地使用者和所有者的变更

2、土地登记申请对国有土地使用权、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土地建设用地使用权、他项权利及主要用途的变更情况,随时进行变更地籍调查、变更土地登记。凡已进行变更土地登记的,根据变更地籍调查资料,经核实整理后进行年度土地统计;对其他地类的变化每年进行一次土地统计调查后,进行年度土地统计。第四条年度土地统计的任务是进行土地统计调查、土地统计分析,提供统计信息,开展统计咨询,实行统计监督。第五条日常地籍工作在县级人民政府领导下,由土地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具体工作由县、乡两级土地管理人员承办。第六条土地登记的申请书、审批表、土地登记簿、土地归户册以及土地证书,按土地登记规则的规定填写。土地统计表格式由国家土地管

3、理局统一制定。第二章 初始土地登记和初始土地统计第七条本办法所称初始土地登记是指在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审核验收后,对县级行政辖区内以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和国营农、林、牧、渔场国有土地使用权为主要内容的土地登记注册和颁发土地证书。初始土地统计是以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成果和初始土地登记资料为基础,对县级行政辖区全部土地按权属单位和土地利用类型进行的统计,建立县、乡土地统计台帐和统计簿。第八条初始土地登记的程序一、土地所有者或使用者根据县级土地管理部门送达的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成果通知书,对土地权属、地类、面积进行核实后,据此向县级土地管理部门提出土地登记申请。二、县级土地管理部门根据土地所有者、使用者的土地登记

4、申请,进行全面审核,填写土地登记审批表。三、县级人民政府审查批准后进行注册登记,填写土地登记簿、土地归户册和土地证书。四、县级人民政府颁发土地证书。第九条初始土地统计的程序一、 根据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和土地登记的土地权属、地类图斑面积,按土地权属单位建立乡(镇)土地统计台帐。二、对集体土地所有权和国有土地使用权的权属单位,以及国有后备土地,按集体土地和国有土地进行汇总统计,建立乡(镇)土地统计簿。三、 对分乡 (镇) 的集体土地和国有土地进行汇总统计,建立县 (市、区、旗)土地统计簿。第十条凡完成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后,因权属有争议,一时难以确定土地权属,或因调查图件比例尺小未能查到村一级土地权属界

5、线暂不能开展初始土地登记的,可先按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地类面积数据进行初始土地统计,做好年度统计,待查清土地权属后,再进行初始土地登记。第三章 变更土地登记第十一条凡初始土地登记后,土地登记规则规定的登记内容发生变更的,土地所有者或使用者都必须依法申请办理变更土地登记手续。第十二条变更土地登记的程序:一、变更土地登记申请;二、变更地籍调查;三、权属审核;四、注册登记;五、换发或更改土地证书。第十三条申请变更土地登记的单位或个人必须向所在地的县级土地管理部门提交下列文件资料:一、土地登记申请书;二、申请者的法人证明、个人身份证明或户籍证明;三、原土地证书和有关图件资料;四、国家建设征用、划拨土地的

6、批准文件,集体建设和农村个人建房的批准文件,因农用土地交换、调整有关各方签订的协议审批等证明文件、资料。第十四条土地权属、主要用途和他项权利发生变更,凡按土地法规的有关规定需办理用地审批手续的,土地所有者或使用者要先办理用地审批手续,再申请办理变更土地登记。不需办理用地审批手续的其他变更,可直接申请办理变更土地登记。第十五条土地权属发生变更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土地所有者、使用者,各方应同时申请变更土地登记。第十六条县级土地管理部门对土地所有者、使用者及他项权利拥有者的变更登记申请,提交的权属证明材料,按土地登记规则第十四条规定办理。第十七条县级土地管理部门对土地登记申请者的资格、提交的变更土地登

7、记文件资料、手续是否合法、完备进行初步审查后,及时进行变更地籍调查。第十八条变更地籍调查程序:一、准备工作1 .根据变更土地登记的申请,准备本宗地和相邻宗地的调查工作 底图、兰晒图、影象平面图或调绘航片,面积量算资料等;2 .有关本宗地和相邻宗地的初始土地登记资料和图件;3 .准备所需的调查表格及仪器、工具等。二、发送变更地籍调查通知书,涉及权属界线变更的,要通知变更登记申请者与相邻有关宗地的使用者和所有者按规定的时间同时到现场指界。三、实地调查1 .核对变更土地登记申请单位的名称、土地位置、地类等项与中请书和合法批准文件等是否相符;2 .凡涉及权属界线变化的,变更宗地与相邻宗地的使用者、所有

8、者要到现场共同认定,签订权属界线协议书,协议书附权属界线示意图及文字说明;3 .调查土地权属界线、主要用途及其相应的二级地类图斑界线的变更情况,填写“土地变更调查记录表”。据此,做为年度土地统计的依据。变更地籍调查方法和技术要求见附件一土地变更调查技术要点第十九条县级土地管理部门根据变更地籍调查的结果,对土地权属、用途、面积等变更情况进行全面审核,填写土地登记审批表,报政府批准后,进行注册登记,更换或更改土地证书,有关图件和土地归户册作相应更改。第四章 年度土地统计第二十条年度土地统计是在初始土地统计后,对土地权属、地类、面积等变更情况进行土地统计调查,并对调查资料进行整理,填写土地统计台帐和

9、土地统计簿,完成土地统计年报,进行土地统计分析。第二十一条 土地统计年度为上年1 1月1日至当年1 0月3 1日。每年11月1日后发生的土地变更情况,列入下一年度的土地统计。第二十二条凡当年土地权属和主要用途发生变更,未进行变更土地登记的,根据当年土地统计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在土地变更调查记录表及土地统计台帐上加以注明,并按第二十六条的规定办理。第二十三条年度土地统计的程序:一、收集资料;二、土地统计调查;三、填写土地统计台帐、土地统计簿和年内地类变化平衡表;四、审核及汇总;五、编制土地统计年报,进行土地统计分析。第二十四条年度土地统计的资料收集要结合变更土地登记、建设用地审批,土地监察等土地管

10、理工作随时进行,具体包括:一、国家建设征用、划拨土地、农村集体和个人建设用地审批文件及验收资料;二、变更土地登记资料;三、农业结构调整、土地开发、农业建设用地资料;四、违法占地处理材料;五、其他材料。第二十五条土地统计调查的步骤:一、制定工作计划;二、准备仪器、工具和表格;三、实地调查土地变更情况,据实填写“土地变更调查记录表”,绘制草图。并将变更的图斑每年用一种颜色标绘在兰晒图上;四、修改调查工作底图,量算面积;土地统计调查的技术方法和要求见附件一土地变更调查技术要点。第二十六条通过土地统计调查发现土地已发生变更需进行变更土地登记尚未进行变更土地登记的,除应纳入当年土地统计外,要查明原因,区

11、别情况进行处理后,由土地所有者、使用者申请办理变更土地登记。第二十七条依据土地变更调查记录表填写土地统计台帐和年内地类变化平衡表,并汇总整理填写乡、县土地统计簿,完成土地统计年报和统计分析。第二十八条县级土地管理部门对土地统计资料要进行认真审核。审核原始记录、数据整理、填写方法是否正确、符合规定。保证土地变更调查记录表、调查工作底图、土地统计台帐、土地统计簿和土地统计年报的数据一致、准确。各级领导人对土地统计人员依法提供的统计资料不得擅自修改。如果有根据认为统计资料不实,应责成统计人员到实地调查核实,如确有误,方可进行订正。第二十九条乡(镇)土地管理所要按照土地统计报表制度的要求,填写土地统计

12、年报,于1 1月2 0日前报送县级土地管理部门。经审核汇总完成县级土地统计年报,并按规定时间逐级上报,同时,抄送同级统计部门。第五章 附则第三十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土地管理部门如有必要可根据本办法制定补充规定,报国家土地管理局地籍司备案。第三十一条本办法由国家土地管理局地籍司负责解释。附件一:土地变更调查技术要点一、调查工作底图:使用聚脂薄膜(厚度0. 0 7 mm为宜)透绘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原始底图,作为变更地籍调查和土地统计调查的工作底图。工作底图的图辐尺寸与理论尺寸之差一般不大于0 . 4mm,最大 不得超过0. 7 mm。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原始底图伸缩过大,透绘时需 按公里格网进行配赋

13、,作技术处理。用调查工作底图复制兰晒图两份, 一份作野外调查用图,一份记录历年调查的土地变更情况。2、 外业调查方法1 .对于变更图斑形状规则,附近易找到明显地物点的,可采用距 离交会法、直角坐标法、截距法等进行补测。补测时,应尽量运用原地形图上已有的地物点,以减少补测的点位误差。2 .对于变更图斑面积大、形状不规则的,可采用平板仪或经纬仪 补测。 用平板仪补测时,要先将补测时利用的固定地物透绘到薄膜片上,将变更图斑补测在薄片上,再透绘在工作底图上。3 .对不易找到补测参照物的个别地区,可借助航片或象片平面图 进行修测、补测。4 .无论用哪种方法进行外业调查,都要将变更的图斑界线用铅笔 标在兰

14、晒图上,填写土地变更调查记录表,并绘制草图,详细标明 补测地物的相关位置和量测数据。3、 外业调查的技术要求:1 . 土地分类除城镇(代码5 1 )改地市(代码5 1 A)和建制镇 (代码5 1 B),其余地类均按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执行。2 .补测的地物点,需用周围其他地物特征点校核, 图上最大位移: 平原、丘陵区不大于1 . 0mm,山地不大于1 . 5mm。3 .用皮尺丈量距离时,单位为米,取至小数点后二位。往返丈量 的相对误差不得超过1/200。4 .平板仪图板定向,需用第三点检查,方向偏差一般应小于图上 0 . 3mm,最大不得超过0 . 5mm。5 .采用经纬仪或平板仪视距时,

15、对1 : 1万比例尺,视距长长度 不得超过1 5 0米;对1 : 2 . 5万比例尺,不得超过2 5。米。6 .变更图斑面积小于土地利用现状调查规程规定的上图面积 的,可不上图,但需实丈距离、计算面积,作另外地类记录,并作附图。7 .变更图斑编号:对变更后的图斑可采用以下两种形式编号:(1)在土地详查的图斑号后加支号编列。如1 2号图斑分割成2 个图斑,以1 2 1、12-2表示。分割后的图斑再次发生分割,仍 在原图斑号后加支号续编。如1 2 2再次分割成2个图斑,以1 2 3、124表示。由几个图斑合并成一个新图斑的,以其中一个号加 支号进行编号,如上述1 2 4与1 3号图斑合并,新图斑号

16、为1 3 1或1 2 5。地类变更,图斑界线未变的,变按此原则编新号。(2)在土地详查的图斑号后续加编号。如某村详查时,图斑编到1 0 7号,若2 5号图斑分割成两个新图斑,编号为1 0 8、10 9。4、 内业工作1 .图件的修改依据土地变更调查记录表,野外调查图将变更的权属界线、图斑、线状地物等每年用一种颜色标绘在兰晒图上,绘制成土地变更示意 图,表示年度的土地变更情况。参照土地变更示意图,使用复式比例尺、分规, 按外业补测的数据,用铅笔将变更图斑展绘在工作底图上。2 .面积量算(1)用求积仪,方格网等方法在工作底图上量算变更图斑面积时, 每个图斑要量算两次,其较差要符合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

17、术规程规定的限差要求。一个图斑分割后,形成新的变更图斑和剩余图斑时,用求积仪、 方格网等方法量算面积,要同时量算变更图斑和剩余图斑面积。变更图斑与剩余图斑面积之和与原图斑面积不符值的相对误差,应符合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的规定。小于规定限差的,根据原图斑面积,对变更图斑与剩余图斑进行比例平差。超过规定限差的,需检查原因后,进行处理。(2)用实测数据计算变更图斑面积时,也应用求积仪或方格网等方法量算剩余图斑面积,以进行校核。用实测数据计算的面积不参加平差。5、 图件更新:调查工作底图可根据地类图斑的变化程度(一般达到3 0 %以上),1。年左右,按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的规定统一着墨,进行更

18、新。附件二:县、乡土地统计帐、簿填写说明及表式1、 设置目的与原则此帐、簿、表是为满足在完成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开展县、乡土地统计而设置,包括:1 . 土地变更调查记录表(附表一);2 . 土地统计台帐(附表二);3 . 土地统计海一(附表三);4 . 土地统计海二(附表四);5 . 土地统计箭三(附表五);6 .年内地类变化平衡表(附表六)。在帐、簿、表的指标设计和资料整理上与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相衔接,在工作程序和帐、薄、表的填写上以科学性、系统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为原则,通过土地变更调查,反映土地权属、地类等变化情况,保证土地统计资料的现势性和可靠性。2、 基本要求1 .此帐、箭

19、、表发至已完成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县、乡土地管理 部门,逐级建立台帐制度,使土地统计数据及时更新。2 .县土地统计员和乡土地管理员必须熟悉土地详查业务,具备土 地统计知识,并认真如实填写帐、薄、表中的每一项内容。3 .帐、箭、表式样是依据土地详查技术要求和成果过录整理而制 订的,其指标、图件等内容不得随意改动。4 .图斑、地类等项目的填写必须做到不重复、不遗漏。5 .数据填写字迹要清晰,一经填写不得随意改动,若发现有误,应在错处划线以示否定(以可辨认原字迹为准),并在其上方注明正确 数据。6 .面积单位为亩,保留一位小数,实地量测数据单位为米。7 .填写完毕应检查手续是否完备,如调查人、填写人、

20、调查日期 等。8 .文字、数据用钢笔填写,土地变更调查记录表用铅笔填写 三、 帐、簿、表填写方法1 . 土地变更调查记录表(附表一)土地变更调查记录表是进行土地变更作业调查(包括变更地籍调查和土地统计调查)时,记载图斑、地类、土地权属变化前后情况的原始记录表。一个图斑分割成几个图斑的,或几个图斑合并成一个图斑的,均填写一张表。图斑分割后,又产生合并的,先用一张表填写图斑 分割情况,再用续表填写图斑合并情况。(1) 土地座落:填写变更图斑所在的乡(镇)、村或农场、分场 等名称。(2) 所在图幅号:填写变更图斑涉及的图幅编号。(3) “N/':指调查表编号。以乡为单位顺序编号,编号为五位

21、阿拉伯数字,前两位是调查年度简称,后三位数为自然顺序号,如9 0 0 12,表示该表为1 9 9 0年度的0 1 2张调查记录表。(4) “变更前图斑”和“变更后图斑”栏中各项用于填写土地统计台帐。“地类变更部分”栏中各项用于填写年内地类变化平衡表。(5)权属单位名称:指图斑所属集体土地所有者或国有土地使用者的名称。如某图斑,变更前为王家店村集体所有,后被征用为国家所有,经变更土地登记为县农机站使用。则在变化前、后权属单位名称栏中分别填写王家店和县农机站。(6)图斑号:变更前图斑号:指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时编写的图斑 号。如图斑过去已发生变化,则填写上次变化时编定的图斑号。变更后图斑号:指按土地变

22、更调查编号规定确定的变更后图斑编号。一个图斑分割成几个图斑后,又产生合并的,分割后发生合并的图斑,先按变更图斑编号原则暂编图斑号,并加括号,最后再编定合并后图斑号。如1 5号图斑分割为两个图斑,其中一个分割后图斑又与2 0 号图斑合并,第一张表先填写图斑分割情况,变更前图斑号填1 5 ,变 更后图斑号填1 5 1和(1 5 2 ),续表填写图斑合并情况,变更 前图斑号填(1 5 2 )和2 0 ,变更后图斑号填2 0 1。(7)权属性质:填写该图斑的土地权属性质,即“国有”或“集 体”。(8)地类代码和面积:填写变化前、变化后各图斑及所含线状地 物的地类代码和面积。变更前图斑面积总和与变更后图斑面积总和数值相等。如变更前两图斑面积为2 4 4. 7亩、138. 2亩,具和为38 2. 9亩,变更后两图斑面积为2 3 2. 1亩和1 5 0 . 8亩,具和 仍为3 8 2. 9亩。(9)地类变更部分:填写图斑变更后地类发生变更部分变更前、 后地类代码及面积。如某图斑是旱地,地类代码为1 4,面积9 5亩, 后图斑分割出3。亩果园,地类代码为2 1 ,剩余6 5亩,仍为旱地。 则变更前、变更后地类代码分别填写1 4和2 1 ,面积填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