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修饰白蛋白诊断急性冠脉综合症临床应用实验研究_第1页
缺血修饰白蛋白诊断急性冠脉综合症临床应用实验研究_第2页
缺血修饰白蛋白诊断急性冠脉综合症临床应用实验研究_第3页
缺血修饰白蛋白诊断急性冠脉综合症临床应用实验研究_第4页
缺血修饰白蛋白诊断急性冠脉综合症临床应用实验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缺血修饰白蛋白诊断急性冠脉综合症临床应用实验研究    方法:选择急性胸痛入院患者120例,其中急性心梗44例,心绞痛46例,非心源性胸痛30例。在胸痛发作5小时内采血做IMA实验,测定结果     天津市人民医院检验学部 张东玲 朱广博 郭禹 刘蕊    摘要: 目的:评价缺血修饰白蛋白(IMA)对急性冠脉综合症(ACS)具有早期辅助诊断的意义。疾病类型不同其诊断意义亦不同。 方法:选择急性胸痛入院患者120例,其中急性心梗44例,心绞痛46例,非心源性胸痛30例。在胸痛发

2、作5小时内采血做IMA实验,测定结果用ACB值(白蛋白钴结合能力,单位:U/ml)表示。观察IMA对各组疾病的诊断价值。另选30例急性心梗入院需溶栓治疗的患者,分别于溶栓前、溶栓开始后2、4、6、8、10、16、24小时采血做IMA实验,测定血清ACB值观察IMA对溶栓监测的意义。 结果:急性心梗组、心绞痛组患者血清IMA实验ACB值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心梗组患者血清IMA实验ACB值与心绞痛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溶栓监测中各时间段的IMA实验ACB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IMA是诊断心肌缺血的早期指标

3、,可用于ACS的早期诊断,且明显提高对心绞痛早期诊断的灵敏性,但用于溶栓监测中意义不大。    关键词:缺血修饰白蛋白;急性冠脉综合症;临床应用 The research of Ischemia Modified Albumin in diagnosis of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in the clinical lab Abstract:Objective:To research the early auxiliary diagnostic value of ischemia modified albumin(IMA) for

4、 acute coronary syndrome.The disease type is different,so the diagnostic significance is also different. Methods:Selected 120 patients with acute chest pain in hospital,which were classified as 44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 patients,46 angina patients and 30 patients with non-ischemia chest pa

5、in(NICP).IMA was detected in the serum within five hours of acute chest pain episode,and the determination was indicated with the value of ACB(albumin cobalt binding,Unit: U/ml).The diagnostic values were observed for the different diseases.In addition,30 AMI patients which must be thrombolysed in t

6、herapy were measured in the serum of ACB with IMA test before thrombolysis and at 2,4,6,8,10,16,24 hours after thrombolysis,and the significance was observed by measuring IMA.Results: The serum levels of ACB with IMA test in AMI and angina patients were higher than in healthy controls(P<0.01).As

7、compared with AMI,the serum level of ACB with IMA test was elevated in angina patients(P<0.05). The serum level of ACB in IMA test was not distinct in each stage monitoring thrombolysis.Conclusion:IMA is a early diagnosis marker of ischemia,which may be useful to charaterise acute coronary syndro

8、me(ACS) patients,and will improve the early diagnosis sensitivity of angina significantly.But IMA is not obvious useful for monitoring thrombolysis. Key words:Ischemia modified albuminAcute coronary syndromeClinical application        急性冠脉综合症(Acute coronary syndrom

9、e,ACS)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一类疾病,临床表现为不稳定性心绞痛或心肌梗死。心肌缺血是ACS常见的发病机制,及早诊断出心肌缺血并及时治疗,有助于降低心梗的发生率。目前,诊断ACS的实验室指标多在组织坏死后才释放入血,如肌钙蛋白。而缺血修饰白蛋白(Ischemia-modified albumin,IMA)是一个在心肌缺血早期就有变化的敏感生化指标。人血清白蛋白(Human serum albumin,HSA)氨基末端序列为人类特有,是金属钴离子(Co2)主要结合位点1。正常血清白蛋白可与Co2结合,ACS患者局部血流灌注不足和氧供减少,心肌细胞发生缺氧,自由基损害等,这些因素使部分HSA氨基

10、末端结合位点改变,与Co2结合能力下降,形成了IMA。自1990年David Bar-Or2发现人血清白蛋白的这种改变以后,IMA已被证实是诊断心肌缺血的一个新生化指标。本研究对120例以急性胸痛入院患者发病5小时内采血做IMA实验,测定结果以ACB值表示,评价IMA在ACS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试剂:缺血修饰白蛋白测定试剂盒(由长沙颐康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提供)。 1.1.2 仪器:美国雅培ci82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1.1.3 标本:所有标本均来源于天津市人民医院。于患者胸痛发作5小时内采集静脉血,立即分离新鲜无溶血血清,置于20冰箱中冻存备

11、检。 1.1.3.1 胸痛组:本院2006年1月至6月收治的急性胸痛症状患者120例,男 43例,女47例,年龄(67.28±11.16)岁。根据WHO颁布的缺血性心脏病的诊断标准,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44例,心绞痛46例,非心源性胸痛30例。 1.1.3.2 正常对照组: 47例健康体检者,男23例,女24例,年龄(59.95±17.23)岁。除外心脏疾病、胃肠道疾病、免疫系统疾病及其他缺血性疾病。 1.1.3.3 心梗溶栓治疗组:30例急性心梗入院需溶栓治疗患者,男18例,女12例,年龄(64.58±9.04)岁。 1.2 方法 1.2.1 IMA实验原理:正常

12、个体血标本里的白蛋白多处于自然状态,当向其血清中加入氯化钴溶液时,Co2+与正常结合能力的白蛋白结合,血清中游离的钴离子浓度就会降低,而缺血个体血标本里的白蛋白多处于修饰状态,即已形成IMA。IMA与Co2结合能力明显减低,当向其中加入相同浓度的氯化钴溶液时,溶液中游离Co2+的浓度相对较高。本试剂盒是利用血清中白蛋白与Co2+结合后剩余的游离Co2+与有机显色物二硫苏糖醇(1,4-dithiothreitol,DTT)反应生成红褐色产物,在510nm的波长下比色,其吸光度与Co2+浓度成正比,与ACB标准品进行比较,即可计算出样本中ACB的值。本研究中IMA实验测定结果以ACB数值表示,AC

13、B数值的大小反映了血清中IMA含量。ACB(albumin cobalt binding)称为白蛋白钴结合能力,单位:U/ml。ACB数值越小,则IMA含量越高,二者呈反比关系。 1.2.2 方法:End Down 波长(主/副):510/700nm 温度:37 样品:30l R1:Co2+、稳定剂等(200l) R2:DTT、稳定剂等(100l) 校准品、质控品:均由长沙颐康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提供(与试剂盒配套使用)。 校准品ACB数值:70U/ml;质控品ACB数值:42.8±4.0 U/ml。每次实验前均进行校准,质控。测定均在2.5小时内完成。 1.2.3 统计学分析:数据采用

14、SPSS11.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用2检验。    2 结果 2.1 正常对照组:共47例,其中男23例,女24例。结果见表1。男女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92, P>0.05), 故可合并统计,n=47,'X =66.37U/ml,s =5.93。确定本实验室IMA实验ACB值的95%界值(Cut-off值)为:ACB值='X-1.645s= 56.62U/ml。即ACB值>56.62U/ml为正常。其中均值为66.37 U/ml,与制造商

15、提供的界值ACB>64.7 U/ml为正常结果相似。 表1 正常对照组性别之间IMA实验ACB值比较    性别    例数 (n)    IMA实验ACB数值 'X±s(U/ml)    男    23    65.70±4.89    女   

16、0;24    66.99±6.88 2.2 胸痛组:(均以ACB <56.62 U/ml为异常,作为界值计算灵敏度和特异性。) 2.2.1 胸痛组(包括心梗组、心绞痛组、非心源性胸痛组)与正常对照组IMA实验ACB数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1,P<0.01)。其诊断灵敏度真阳性/(真阳性+假阴性)=81.1%;特异性真阴性/(真阴性+假阳性)=73.3%。结果见表2。 表2 各组IMA实验阳性结果比较 (ACB>56.62 U/ml为(),ACB<56.62 U/ml为()   

17、 例数(n)    ()    ()    总计    心梗组    31    13    44    心绞痛组    42    4    46&

18、#160;   非心源性胸痛组    8    22    30    总计    81    39    120 2.2.2 心梗组及心绞痛组与正常对照组IMA实验ACB数值比较(t梗=5.44,t绞=11.93,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心梗组和心绞痛组间比较采用2检验

19、(25.09,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IMA实验用于诊断心梗的灵敏度为70.5%,用于诊断心绞痛的灵敏度为91.3%。结果见表3。 表3 各组比IMA实验ACB值较    例数 (n)    IMA实验ACB数值 'X±s(U/ml)    心梗组    44    56.75±10.22    心绞痛组 

20、   46    46.15±9.88    非心源性胸痛组    30    62.45±5.66    正常对照组    47    66.37±5.93 2.3 心梗溶栓治疗组:选取30例AMI患者在溶栓治疗过程中连续监测IMA实验ACB值,取其各时刻平

21、均值('X)中最大值(6h)和最小值(10h)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5,P>0.05)。结果见表4。 表4 30例AMI患者溶栓过程中连续监测血清IMA实验ACB值比较    ACB值 (U/ml)    溶栓前    溶栓后    2h    4h    6h    8h &#

22、160;  10h    16h    24h    'X    58.40    57.29    62.54    62.71    62.38    56.19    

23、;62.67    61.85    S    12.32    13.03    8.25    10.81    8.49    8.53    4.89    7.09  &

24、#160; 3. 讨论     国内文献报道测定IMA结果,均用吸光度单位(ABSU)表示。本研究IMA实验测定结果用ACB数值表示IMA的含量,尚属首次。目前国内尚无IMA的标准品及质控品,不能直接测定血清中IMA的浓度。实验结果用吸光度值表示会有手工操作及仪器间的误差,使结果相差较大。本实验使用成品试剂盒及其配套的ACB值标准品及质控品,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测定,实验结果更加准确、稳定。     IMA的主要特征是反映心肌缺血,它不同于用于诊断心肌坏死性的标志物如肌红蛋白(Mb)、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肌钙蛋白

25、(cTNI和cTNT)。这个差别可以使心肌在缺血状态,即病变尚处在可复性阶段即可发现,采取积极治疗。国外DavidBar3等观察到在胸痛为首发症状的心绞痛和心肌梗死患者中,其血清白蛋白在体外与金属钴离子的结合能力下降,可能成为心肌缺血的早期生化指标,并制定比色法测定白蛋白钴离子结合实验。本研究采用上述方法原理得到一致结论。在急性胸痛发作5小时内,ACS患者血中IMA明显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证实IMA确可用于ACS早期诊断。本研究确立的95%界值为IMA实验ACB值56.62 U/ml,其敏感性和特异性达81.1%和73.3%。由于多方面因素不同,各实验室应建立自己的参考值。I

26、MA用于诊断ACS的特异性不高,国内外文献均有报道。本研究中非心源性胸痛组有8例阳性,这可能是由于白蛋白随血液循环于体内各组织器官,在缺血、中风、终末期肾病和一些肿瘤等非心源性缺血的情况下也可出现IMA升高。IMA的假阳性还见于遗传缺陷导致白蛋白N末端氨基酸缺失4。有研究报道IMA阴性预测值为100%5,但本研究中心梗组及心绞痛组仍有共17例病人IMA为阴性,分析认为与胸痛病人入院时间有关。有些病人胸痛发作后未及时入院,使检查时间难以控制。心肌缺血发生后IMA在数分钟内可立即升高,而不需要发生心肌细胞不可逆损伤,升高可持续数小时。因此,分析IMA结果应注意胸痛起始时间及抽血时间。本研究中心梗组与心绞痛组IMA实验的ACB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IMA对诊断心绞痛的灵敏度(91.3%)要明显高于诊断心梗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