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争端与美中双边产业内贸易_经验研究_第1页
知识产权争端与美中双边产业内贸易_经验研究_第2页
知识产权争端与美中双边产业内贸易_经验研究_第3页
知识产权争端与美中双边产业内贸易_经验研究_第4页
知识产权争端与美中双边产业内贸易_经验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10卷第5期2010年9月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Socia l Sciences EditionVol 110No 15Sep 12010知识产权争端与美中双边产业内贸易:经验研究沈国兵(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 上海200433*摘 要:运用GL 指数和二元选择模型研究发现:(1 1995 2006年美国对中国发起的知识产权争端排除令涉案产品中23起产业内贸易指数都比较小, 且20起涉案产品美方处于贸易逆差失衡。(2 美国对中国发起知识产权争端的概率将随该产品美中产业内贸易程度下降而增加, 这证实

2、了美中知识产权争端不是源于这些涉案产品的产业内贸易竞争效应而是源于产业内贸易失衡效应。(3 美国对中国产品发起知识产权争端的概率将随美中知识产权协议效应上升而减少。但是, 美中涉案产品的贸易差额变量在统计上不显著。对策是, 中国应通过技术引进和产业升级逐步提高美中双边产业内贸易程度; 作为知识产权弱势的贸易大国, 中国应在美中知识产权争端中力争利用双边协议效应; 中国走出贸易中知识产权劣势格局的路径是转变外贸增长方式, 坚持自主创新的发展模式, 提升竞争优势。关键词:知识产权争端; 产业内贸易; GL 指数; 最低保护标准中图分类号:F7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169(20

3、10 0520095206一、问题的提出及文献综述1995年1月1日, 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TRIPS 协定正式生效后, 有关知识产权保护争端议题更多地与贸易问题交织在一起。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 O 后, 由于中美两国企业生产规模经济的不同、产品异质性以及消费者偏好的差异导致了彼此之间在一些行业产品上产业内贸易程度不断提升。据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UN Comtrade 中国报告的数据测算, 中美机电产品、化工产品产业内贸易GL 指数已从1995年的0164、0147上升到2006年的0179和0181; 另据美国报告的数据测算, 美中机电产品、化工产品产业内贸易GL 指

4、数已从1995年的0124、0163提升到2006年的0159和0195。中美双方统计的机电产品和化工产品产业内贸易程度都呈不断上升趋势, 这意味着美中在机电、化工行业内产品间竞争性程度在不断上升。与此同时, 1995 2007年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 C 对中国发起涉及知识产权争端的/337调查0案件最主要集中在机电产*品、化工产品行业上。并且, 据美国普查局统计(www 1census 1gov , 美中商品贸易逆差在不断扩大, 从2001年的83110亿美元迅速上升到2008年的268014亿美元, 占到2008年美国商品贸易总逆差的3218%。正是由于中美之间已形成最重要的贸易伙伴地

5、位, 而近年来伴随着美中贸易逆差发生的知识产权争端在不断上升。入世后, 中国已成为美国/337调查0的最大受害国。综合以上两方面, 是美中商品产业内贸易竞争和/或美中商品贸易逆差失衡引发知识产权争端吗? 知识产权争端与美中双边产业内贸易关系如何?有关知识产权争端与美中双边产业内贸易问题, 现有的文献研究主要有:第一, 关于产业内贸易测算研究。产业内贸易是指同一产业部门内部产品及其中间产品同时发生的跨国界或跨地区进出口贸易。Grubel 和Lloyd (1975 创新性地提出产业内贸易GL 指数, 用以衡量相同产业内产品进出口贸易之间平衡贸易程度或重叠程度1。在G L 指数基础上, Greena

6、way 和Milner (1983 提出产业内贸易调整指数C j 2(P904 。收稿日期:2010206208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7BJY012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基金(08JJD790138作者简介:沈国兵(1972 , 男, 安徽肥西县人, 教授, 研究员, 经济学博士, 理论经济学博士后, 研究方向:国际经济与贸易、# 96#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9月当使用C j 测算时, 由于考虑了相反的符号效应和权重效应, 贸易失衡不会相互抵消, 因而其测算会免于分类集合加总抵消产生的数值扭曲。第二, 关于行业贸易与知识产权争端研究。Chiang

7、 (2004 研究发现:美国面临强烈进口竞争的行业对中国反侵权调查是更加频繁的, /337调查0案件明显地是美国企业反对与之在特定行业内最直接竞争的外国企业所使用的常用机制3(P438 。La Croix 和Konan (2002 认为:作为知识产权及知识产权密集型产品的净出口国, 美国有激励压迫中国改善知识产权法和执行情况, 而中国作为知识产权及知识产权密集型产品的净进口国有激励进行抵制4(P760但对这12起涉案产品美国IT C 同时签发了排除令, 因而可纳入有限或普遍排除令分析。第四, 美国IT C 对中国签发同意令的案件有14起, 其中, 单单签发同意令的案件有4起, 达成和解同时签发

8、同意令的案件3起, 同时签发同意令和排除令的案件有7起, 后者可纳入排除令分析。第五, 美中双方企业达成和解的案件有15起, 其中, 单单达成和解的案件有12起, 达成和解同时美国IT C 签发同意令的案件有3起。第六, 美国申诉方撤诉的案件有7起。第七, 美国IT C 对中国企业终裁未发现侵权的案件有6起。第八, 美国IT C 终裁中方胜诉的案件1起(无汞碱性电池 。此外, 美国IT C 尚未做出最终裁决的案件仍有21起。总的来看, 美国ITC 对中国产品终裁签发的排除令共31起, 其中, 机电产品涉案15起, 化工产品涉案7起, 合计占到7110%。由于排除令是一项进口禁止令, 用于禁止涉

9、案产品或一类产品的进口, 因而对于出口国涉案产品贸易的影响是最不利的。美国IT C 对中国机电产品和化工产品密集签发有限排除令和普遍排除令, 这是否意味着美中双边产业内贸易趋向竞争的行业产品更易于遭受美国IT C 终裁签发的/337调查0排除令呢? 为简化和典型起见, 笔者选取美国IT C 对中国产品终裁签发的31起排除令涉案产品作为研究对象, 来测算排除令涉案产品的双边产业内贸易指数状况, 并考察这些涉案产品的产业内贸易程度与引发知识产权争端调查之间是否存在内在的关联性。美国贸易代表处U STR (2008 提出:尽管中国在进行反盗版运动, 中国法院判决的知识产权案件数量在不断增长, 但是2

10、007年中国没有显著地减少知识产权的侵权水平, 假冒和盗版在中国仍旧处于无法接受的高水平, 这引发频繁的知识产权争端5(P153-154 。根据以上文献研究, 行业内贸易程度、商品贸易逆差与知识产权争端调查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那么具体到中美两国, 知识产权争端与美中双边产业内贸易关系如何? 笔者将在考察美国对中国产品做出知识产权终裁的主要类型分布、测算美国对中国签发知识产权排除令涉案产品的双边产业内贸易指数、采用计量方法探究知识产权争端与美中双边产业内贸易关联度方面进行探讨, 最后给出结论及对策。二、美国对中国产品做出知识产权终裁的主要类型分布据美国IT C 统计, 截至2008年5月, 美国

11、共对中国发起85起/337调查0案件。美国IT C 对这些涉案中国产品做出知识产权争端最终裁决的有8种类型:普遍排除令、有限排除令、停止令、同意令、和解、申诉方撤诉、未发现侵权, 以及中方胜诉。第一, 美国IT C 对中国签发普遍排除令的案件有14起:化工产品5起, 机电产品、金属制品和塑料制品各2起, 木制品、皮革制品和文具用品各1起。从美国对中国产品终裁签发的普遍排除令来看, 主要集中于化工产品和机电产品。第二, 美国IT C 对中国签发有限排除令的案件有17起:机电产品13起、化工产品2起、食品1起、塑料制品1起。从有限排除令来看, 美国对中国产品反倾销确实主要集中在机电产品和化工产品上

12、。第三三、美国对中国签发知识产权排除令涉案产品的双边产业内贸易状况虽然Greenaway 和Milner (1983 提出的产业内贸易调整指数, 指出了GL 指数会因分类集合加总抵消而被扭曲2。但是, 笔者主张, 如果细化到具体某一类产品来测算其产业内贸易指数, 则就不存在分类集合加总引发的数值抵消造成的扭曲问题。因此, 可以直接采用GL 指数来测算这些具体排除令涉案产品的产业内贸易程度。若某一产品产业内贸易指数越大, 则该产品产业内贸易竞争程度越高, 同时该产品产业内贸易平衡状况越好, 因而由该产品产业内贸易竞争引发的知识产权争端张力就越大, 但由该产品产业内贸易失衡引发的知识产权争端张力却

13、越小。反之, 则相反。所以, 理论上某一产品产业内贸易指数大小与是否发生双边知识第10卷第5期 沈国兵:知识产权争端与美中双边产业内贸易:经验研究#97#较。在这里, 囿于数据可获得限制, 笔者剔除了4起涉案产品案件:皮衣、捕虫器、电源连接器、DVD 播放机及录像机, 测算出1995 2006年27起排除令涉案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指数, 依据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美国报告的数据测算(囿于版面所限, 省略 。鉴于产业内贸易指数数值介于0和1之间, 因而为了揭示这些涉案产品产业内贸易竞争程度和失衡程度对美国对华知识产权争端张力的影响, 不妨设定产业内贸易指数分段值为0015、015017和0171,

14、 分别表示产业内贸易竞争对知识产权争端的影响张力较小、适中和较大; 产业内贸易失衡对知识产权争端的影响张力较大、适中和较小。这样, 将1995 2006年美国对中国知识产权争端排除令涉案的主要产品按大的行业和GL 指数分段值分类是:11机电产品行业内美国对中国签发的知识产权争端排除令涉案产品有12起:电视游戏系统及附件(G L 0105; 农用拖拉机和割草机(8年G L >017, 仅2年GL <015 ; 农用机械及部件(8年G L >015 ; 光盘控制器芯片及芯片集(8年G L 013, 4年GL >015 ; 护耳用具(9年GL <015 ; 音频处理集成

15、电路及其产品(8年GL 015 ; 基带处理芯片和收发芯片及电源控制芯片(10年G L <015 ; 激光条码扫描器(GL <015 ; 便携式蓄电池及包装(G L 0125, 1996年除外 ; 电压调节器及部件(9年GL <015 ; 墨盒及组件(9年GL 015 ; 打火机(G L 0110 。据此, 在农用拖拉机和割草机、农用机械及部件、音频处理集成电路及其产品、墨盒及组件上, 美中双边产业内贸易指数较大, 意味着这4起涉案产品上美中双边产业内贸易失衡程度低, 产生的知识产权争端张力较小。但是, 在其他8起涉案产品上, 美中双边产业内贸易指数较小, 意味着这8起涉案产

16、品上美中贸易竞争效应与贸易失衡效应产生的争端张力相反。21化工产品行业内美国对中国签发的知识产权争端排除令涉案产品有7起:钕铁硼磁体(GL 0114 ; 一次性相机胶卷包装(8年GL <015 ; 稀土磁性材料(GL 0108 ; 4-雄烯二醇(GL <015 ; 昔多芬(GL 0105 ; 紫色橡胶手套(GL <0105 ; 橡胶抗降解剂及产品(GL 0138 。据此, 这7起涉案产品美中双边产业内贸易指数都比较小, 意味着这7起涉案产品上美中双边产业内贸; 时, 这7起产品上美中双边产业内贸易失衡程度高, 产生的知识产权争端张力较大。31塑料制品行业内美国对中国签发的知识

17、产权争端排除令涉案产品有3起:牙刷及包装(G L <0105 ; 塑料包装袋(GL <0105 ; 塑料食品盒(G L 0124 。据此, 这3起涉案产品美中双边产业内贸易指数很小, 意味着这3起涉案产品上美中双边产业内贸易没有什么竞争性, 产生的知识产权争端张力很小; 同时, 这3起产品上美中双边产业内贸易失衡程度严重, 产生的知识产权争端张力很大。41金属制品行业内美国对中国签发的知识产权争端排除令涉案产品有2起:多功能便携工具(10年GL <015 ; 双柄中央水龙头(11年GL <015 。据此, 这2起涉案产品美中双边产业内贸易指数较小, 意味着这2起产品上美

18、中双边产业内贸易竞争程度低, 由此产生的知识产权争端张力较小; 同时, 这2起产品上美中双边产业内贸易失衡程度高, 由此产生的知识产权争端张力较大。51食品行业、文具用品行业和木制品行业内美国对中国签发的知识产权争端排除令涉案产品共3起:宠物食品(8年GL <015 ; 标记笔及包装(GL <0108 ; 强化木地板(GL <0108 。据此, 宠物食品上美中双边产业内贸易指数较小, 标记笔和强化木地板上美中双边产业内贸易指数很小。因此, 这3起涉案产品上美中双边产业内贸易竞争程度很低, 产生的知识产权争端张力很小; 同时, 这3起产品上美中双边产业内贸易失衡程度严重, 产生

19、的知识产权争端张力很大。由上可见, 1995 2006年美国对中国发起的涉及知识产权争端的27起排除令涉案产品, 其中, 23起涉案产品美中双边产业内贸易指数都比较小、甚至很小, 且20起涉案产品美方处于贸易逆差失衡。因此, 美国对中国发起知识产权争端不是由于涉案产品产业内贸易竞争效应引起的, 而是由于这些涉案产品产业内贸易失衡效应引起的。由此, 初步否定了美国对中国发起知识产权争端源于美中商品产业内贸易竞争的命题。不过, 这一结论还需要进一步计量证伪。四、知识产权争端与美中双边产业内贸易关联度:经验分析细化到具体涉案产品上, 是否存在着其他因素导致美国利用知识产权/337调查0来限制中国企,

20、# 98#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9月寻找其他可能的解释变量作为控制变量, 来综合考察这些涉案产品的产业内贸易程度与引发知识产权争端之间是否存在内在的关联性。(一 变量选取及数据说明11因变量 美中涉案产品知识产权争端。笔者以WT O 成立为起点, 选取1995 2006年为样本期间, 考察美国对中国签发知识产权争端排除令的27类涉案产品。这27类涉案产品的知识产权争端立案调查日期和最终裁决结果, 都来源于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数据库。笔者取美国对每类涉案产品进行知识产权争端立案调查前为0, 之后取值为1, 用以衡量美国对中国该类产品有无发起知识产权争端。不妨以变量I PD jt

21、来表示在t 年美国对中国第j 类产品发起知识产权争端调查, 则I P D jt 取值0时, 表示美国尚未对该类产品发起知识产权争端调查; 而I PD jt 取值1时, 表示美国对该类产品发起知识产权争端调查。21解释变量 美中涉案产品的产业内贸易程度。理论上, 知识产权争端既可能发生在产业内贸易竞争程度较高的情况下, 即产业内贸易指数较大, 也可能发生在产业内贸易失衡程度较高的情况下, 即产业内贸易指数较小。不妨以变量GL jt 来表示在t 年美国对中国第j 类产品的产业内贸易程度, 依据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美国报告的数据测算。据此, 理论上可预期美中涉案产品的产业内贸易程度大小对因变量的

22、影响方向是不确定的。31控制变量 美中涉案产品的贸易差额。为了反映涉案产品的贸易差额对美国发起知识产权争端可能的影响, 笔者把涉案产品的美中贸易差额作为控制的解释变量引入模型分析中。不妨以变量N X jt 来表示在t 年美国对中国第j 类涉案产品的贸易差额, 为缩小与产业内贸易指数数值差距, 不妨采用亿美元作为涉案产品贸易差额单位。这样, 美国对中国第j 类涉案产品贸易差额越小(为负数 , 意味着美方逆差越大, 则在该产品上占优的美方越易于发起知识产权争端调查; 反之, 则相反。据此, 可预期美中涉案产品的贸易差额与因变量呈负相关。具体涉案产品的美中贸易差额来源于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41

23、控制变量 美中知识产权协议效应。由于美中之间达成的知识产权协议会整体上减小美国对中国发起知识产权争端的可能性, 因而笔者将美中之间达成知识产权协议、争端程度小的年份取值为度大的年份取值为1。据此, 可预期美中知识产权协议效应与因变量呈负相关。在模型中, 笔者引入虚拟变量I PA t 来控制美中之间知识产权协议变化对美国发起知识产权争端可能的影响。综上所述, 本文就美国对中国发起知识产权争端的各解释变量的预期影响方向做出了理论预测, 具体预测符号列于下表(如表1所示 。表1 各解释变量的预期影响方向变量预期符号GL jt ?N X jt -I PA t -说明:/-0表示对因变量I P D jt

24、 有负效应, /? 0表示对因变量IP D jt 的影响方向不确定。(二 模型构建及经验结果分析理论上博弈预期的结果是:知识产权争端一般易于发生在双边产品产业内贸易竞争的情况下, 但若一方处于贸易逆差失衡, 则也容易引发知识产权争端。此外, 美中之间知识产权协议变化也会对美国发起知识产权争端产生可能的影响。鉴于因变量只有两种选择, 美国尚未对该类产品发起知识产权争端时取值为0, 已发起知识产权争端时取值为1, 故而构建二元选择模型, 并选取上述美国对中国知识产权争端涉案的主要产品来进行经验分析。具体地, 该二元选择回归模型可表示为:I P D jt =B 0+B 1GL jt +B 2N X

25、jt +B 3I P A t+L jt其中, 模型中各个变量类同于以上解释, B 0; B 1, B 2, B 3为常数项和解释变量参数, L jt 为误差项。根据该二元选择模型, 笔者选取1995 2006年为样本期间, 取因变量为美国对中国第j 类产品有、无发起知识产权排除令争端。首先, 考察一下解释变量之间是否存在高度相关性导致的多重共线性问题。对该模型的自变量相关性检验结果发现, 美中涉案产品的产业内贸易程度(GL 与美中涉案产品的贸易差额(N X 之间的相关性为0117、与美中知识产权协议效应(I P A 之间的相关性仅为0104。并且, 美中涉案产品的贸易差额(N X 与美中知识产

26、权协议效应(I P A 之间的相关性仅为0107。据此, 该二元选择模型的自变量之间不存在高度相关性造成的多重共线性问题。其次, 在估计美中涉案产品的产业内贸易程度、贸易差额和美中知识产权协议效应对知识产权, ,第10卷第5期 沈国兵:知识产权争端与美中双边产业内贸易:经验研究#99#SC 数值极小化和对数似然值极大化原则来选择采用当期数据或滞后q 期处理(q =1, 2, , 。据此, 得出二元选择模型的最佳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美国对中国知识产权争端涉案主要产品的二元Logit 模型回归结果因变量:美国对中国第j 类产品有无知识产权争端(I PD jt 自变量GL N X IP A

27、变量系数-017541*-010141-119252*产品发起知识产权争端的概率将随该产品美国对中国贸易差额下降而增加。也就是, 若美国对中国第j 类产品贸易差额越小, 则在该产品上美国对中国发起知识产权争端的概率会增加。五、主要结论及对策(一 主要结论111995 2006年美国对中国发起的涉及知识产权争端的27起排除令涉案产品, 其中, 23起涉案产品产业内贸易指数都比较小、甚至很小, 且20起涉案产品美方处于贸易逆差失衡。因此, 美国对中国发起知识产权争端不是由于涉案产品产业内贸易竞争效应引起的, 而是由于这些涉案产品产业内贸易失衡效应引起的。21在5%水平上, 美国对中国第j 类产品发

28、起知识产权争端的概率将随该产品美国对中国产业内贸易程度下降而增加。这证实了美国对中国发起知识产权争端不是源于这些涉案产品的产业内贸易竞争效应所致, 而是源于这些涉案产品产业内贸易失衡效应所致。在1%水平上, 美国对中国第j 类产品发起知识产权争端的概率将随美中达成知识产权协议效应上升而减少。但是, 美中涉案产品的贸易差额变量在统计上不显著。不过, 其回归系数为负证实了美中涉案产品的贸易差额与美国发起知识产权争端的概率呈负相关的命题。(二 政策建议11通过技术引进和产业升级来提升中国对美出口产品的质量和附加值, 在扩大同类产品出口的同时增加中国进口, 逐步提高美中双边产品产业内贸易程度, 即提升

29、美中两国产业内贸易平衡程度, 以部分化解触发的知识产权争端风险。21作为知识产权弱势的贸易大国, 中国应在美中知识产权争端中力争利用双边协议效应, 中国最好的选择是遵从T RIPS 协定的最低保护标准。从现实来看, T RIPS 协定的最低要求标准并非总是被明确界定, 中国仍有一些空间来谋求国家经济利益而又不违背T RIPS 协定的规定。31中国要想从根本上走出贸易中的知识产权劣势格局, 就必须转变外贸增长方式, 坚持自主创新的发展模式, 加快培育行业企业核心竞争力和自有品牌。通过实施科技兴贸战略, 切实提高行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在保持外贸比较优势的同时着力提升竞争优势。Z 统计值-2100

30、88-112235-513241注:*、*和*分别表示1%、5%和10%水平上统计显著。数据来源:参见上述/变量选取及数据说明0。考虑到样本期间内美中涉案产品的产业内贸易程度、贸易差额和美中知识产权协议效应对引发知识产权争端可能存在的滞后影响。经过变量显著性和AIC 、SC 数值极小化及对数似然值极大化比较,当对知识产权争端涉案产品的解释变量都取当期数据时是最佳的。由此, 得到两个解释变量 美中涉案产品的产业内贸易程度(GL 、美中知识产权协议效应(I P A 分别在5%和1%水平上对因变量具有统计上显著的影响效应。具体来看, 在5%水平上, 美中涉案产品的产业内贸易程度变量统计上显著, 其回

31、归系数为负数。这表明假定其他条件不变, 则美国对中国第j 类产品发起知识产权争端的概率将随该产品美国对中国产业内贸易程度下降而增加, 从而证实了美国对中国发起知识产权争端不是由于涉案产品产业内贸易竞争效应引起的, 而是由于这些涉案产品产业内贸易失衡效应引起的。也就是, 证实了美国对中国发起知识产权争端不是源于美中商品产业内贸易竞争效应所致的命题。在1%水平上, 美中知识产权协议效应变量统计上显著, 其回归系数为负数。这说明若其他条件不变, 则美国对中国第j 类产品发起知识产权争端的概率将随美中之间知识产权协议效应上升而减少; 反之, 则相反。这一计量结果很好地证实了美中知识产权协议效应与因变量

32、呈负相关的命题。也就是, 若美中之间达成知识产权协议, 则整体上美国对中国发起知识产权争端的概率会减小。但是, 在10%水平上, 美中涉案产品的贸易差额变量在统计上不显著。不过, 其回归系数为负数,# 100 # 国际环境研究项目 参考文献: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2010 年 9 月 right s enforcemen t: The rol e of t rad e san ct ions J . South ern E2 conomi c J ourna l , 2004, ( 2 . 4 La C roix , S. , D. Konan. Int el lectu al

33、propert y ri ght s in C hina: Th e ch angin g polit ical econ om y of Chin es e American int erest s 2 J . T he Worl d E conomy , 2002, ( 6 . 5 UST R. 2008 T rad e P ol i cy Agen da and 2007 Annual Report R . Was hingt on: USTR T rade Poli cy R eport , 2008. 1 Grubel, H . , P. Lloyd. I ntra2i nd ust

34、r y T rad e: The Th eor y and Measurement of I nternat ional Tr ade in Di f f erent iat ed P rod2 ucts M . London: Macmil lan , 1975. 2 Greenaway, D. , C. Mil ner. On t he measu rement of int ra2i ndust ry t rade J . T he Economi c J our na l , 1983, ( 372 . 3 Chiang, E. Det erminant s of cross bord

35、er int ell ect ual propert y 2 Intellectual Proper ty Rights Disputes and U S 1 12China Bilat er al Intra2industry Trade: An Empirical Analysis SH EN Guo 2bing ( I nst it ut e of Worl d Economy , F ud an Uni ver si ty , S ha ngha i 200433, Chi na Abstr act: T his paper uses GL index and Binary Choic

36、e Model, and get s some valuable findings1 In det ail, ( 1 twent y 2seven goods were involved int o t he exclusion order of U1 S1 int ellect ual proper ty right s ( IP R disputes against China, and t went y2t hr ee goods of them had rat her small intr a2indust ry t rade ( IIT indices during 1995 2006; moreover, the U1 S suffered t rade deficit imbalance from twenty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