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的及学科概况_第1页
医院的及学科概况_第2页
医院的及学科概况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word医院与学科概况大学第三医院简称北医三院始建于1958年,是卫生部部管的集医疗、教学、 科研和预防保健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是2008年奥运会定点医院。现有病床1200X,设有34个临床科室、10个医技科室,其中6个国家重点 学科。我院危重医学科始建于1986年初,也是国内最早建立的成人重症监护病房 之一,创始人科主任陈浩辉教授、金清尘教授曾经是第一届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危 重病医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和中国麻醉学会主任委员,为中国危重病事业的开展起到了奠基的作用。1991年7月原外科监护病房搬入三病区新大楼正式成立危 重医学科ICU。2005年底,危重医学科搬入新的外科大楼,有床位

2、 20X是当 时中国唯一的全单间ICU病房,也是目前市唯一的全单间ICU病房,配备有现 阶段世界最先进的硬件设备。我院领导非常重视全院的医疗安全和重症医学科的开展,在院领导的支持下,2006年为危重医学科聘请了心内科毛节明、呼吸科赵明武与我科陈浩辉三 位教授组成专家组。指导我科的医疗工作和教学工作, 主要是疑难、危重病人的 诊断治疗,并且随时参与急危重症病人的会诊。 使我科的临床、教学工作上了一 个新台阶。近年来在学科带头人朱曦主任的带领下,么改琦副主任等三位学科骨干的努 力下,不断探索学科开展方向,重视对中青年力量的培养,完善梯队建设,频繁 进展国内外学术交流,紧跟国际前沿,积极开展新项目。

3、形成了整体实力较强, 专业特色渐显的学科开展特点:工作重点放在开展危重症呼吸循环专业、胃肠专 业、血液净化专业、感染凝血专业与治疗药物监测等专业,突出对感染中毒性休 克、ARDS重症胰腺炎、颈脊髓损伤、MODS与危重孕产妇等疾病的治疗。近几 年开展的新项目有:持续床旁高流量静脉-静脉血液滤过;血浆置换、双重血浆 置换、PiCCO、休克的早期与进一步目标指导性治疗EGDT、AGDT; ARDS 的肺复X的临床应用;应激状态下的肾上腺皮质激素的替代治疗;支气管肺泡 灌洗;经皮内窥镜胃造痿术;颅脑损伤的颅内压监测与亚低温治疗等以与腹腔间 隔室综合征的综合治疗等。危重医学科还在肝移植、胰肾联合移植、高

4、位颈脊髓损伤等病人的术后治疗和护理上积累了丰富经验。在各种休克、急性呼吸窘迫综 合征与多脏器功能衰竭等多种危重症的抢救和治疗水平,均达到国内一流水平, 病人死亡率低于危重病人病情严重度评分APACHE U预测值,年均总死亡率低于5%,感染中毒性休克死亡率低于10%,连续4年重症胰腺炎0死亡,救治了 数名6-7个器官系统功能不全的病人引起了危重病业界的极大关注和赞誉。我科还与全院各相关科室密切合作,收治了呼吸心跳骤停、休克、急性中毒、急性肺 栓塞、心力衰竭、呼吸衰竭、肾功能衰竭、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急性脑血管病、 急性胰腺炎、消化道出血、多发复合伤等内外科科急重症,使患者得到与时有效 的救治。在国

5、家重大突发事件中有我们的身影,如 SARS、汶川大地震、奥运会安保 工作、甲流治疗等。我们的工作得到了卫生部、市与大学医学部领导的表扬和称 赞。北医三院收治的危重病人数量多、病情重、抢救难度大,抢救效果好,特别 是在去年H1N1合并严重呼吸衰竭的治疗中,在市首次使用ECM齐且获得具大的 成功,得到了本专业领域全国主委 X大为、席修明、邱海波教授的普遍赞誉。经 过20多年的开展,医护人员梯队逐步完善,诊疗水平处于国内先进,在重症医 学领域有一定的学术影响。随着救治水平的提高和学科影响力的扩大,、某某、某某、内蒙、某某某某 等10省市均有病人转入我科,作为海淀区与周边地区的危重症孕产妇转诊中心 的

6、主战场,建立了区域性危重症孕产妇急救与转运的绿色通道,使危重症孕产妇与早得到有效的救治,从而降低了所在区域的孕产妇死亡率。学科开展还提供了良好的教学资源, 培养了研究生、国内访问学者、学术带 头人,举办全国性继续教育项目,招收长期进修学员以与短期学习班, 与各地区 同行开展学术交流,进一步扩大了学术影响力。危重医学科现有特聘专家 3人、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医师2人,博士 4 人,硕士 9人的医生队伍。护理队伍由48人组成,其中科护士长1名、病房护 士长4人,副主任护师一人、主管护师 5人。2003年CCU被首批认证为 地区 ICU专科护士临床教学基地。亚专业分组危重病呼吸循环专业学术骨干一朱曦

7、呼吸组葛庆岗 林英 王铁华 白宇循环组一一伊敏汪宗昱危重病胃肠专业学术骨干一么改琦重症胰腺炎、腹腔高压、胃肠动力伊敏 冷玉鑫 白宇危重病血液净化专业学术骨干一李宏亮血液净化专业王铁华 X飞危重病感染、凝血专业学术骨干一薄士宁感染凝血专业一一李强奚晶晶危重病呼吸循环系统专业组呼吸系统综合症的诊断和治疗是我院危重医学科的一个特色。呼吸系统并发症是内外科疾病最常见的并发症, 更是危重病医学关注的重点领域之一。 危重医 学科经过长期积累和不断实践在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方面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 色。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LI/ARDS就是这类呼吸系统急性并发 症的典型代表。在美国每年有 75000

8、0以上的人发生严重全身性感染,而且以年 1.5%的速度增加。住院死亡率达 29%,它也是老年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也是 严重全身性感染的最常见并发症。2005年美国的研究显示,ALI/ARDS发病率 在79/10万人年-59/10万人年。多种直接和间接危险因素均可诱发ALI/ARDS,但严重的全身性感染是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严重感染时ALI/ARDS患病率可高达25% 50%0 ALI/ARDS都会伴有不同程度的血管外肺水增加 EVLW,EVLW 与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与预后密切相关。从 2005年起,本院危重医学科较早地 在全国开展了对ALI/ARDS患者EVLW的PiCCO监测,以肺水指导临床治

9、疗和 病情判断使众多危重ALI/ARDS病人转危为安。PiCCO目前已成为此类患者治 疗中常用而重要的监测措施。颈脊髓损伤是我院骨科常见疾病,此类患者术前、术后经常并发急性呼吸衰 竭。对颈脊髓损伤并发呼吸衰竭的治疗是我院危重医学科的又一特色。在治疗中 综合运用胸部物理治疗、纤支镜、通气支持、肺复 X、浓钠液补充、经鼻气管内 吸痰等方法达到了使患者尽早脱离呼吸机和病情迅速稳定的目的。 越来越多的颈 脊髓损伤患者正从中受益。体外膜式氧合ECMO丨是救治重症呼吸与循环衰竭病人的一项先进技术, 该技术在危重病领域的应用尚少。危重医学科已从应用ECMO治疗重症H1N1流感患者的过程中汲取经验,掌握了该项

10、重要体外生命支持技术。 该技术正在越 来越多的急危重症病人中得到应用,正逐渐形成我院危重医学科的又一特色, 2009年我科在市首先使用ECMO治疗H1N1合并严重呼吸衰竭病人,首先成功, 为当时市的救治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受到业界的广泛好评。我们还与美国哈佛大学合作进展 ARDS标记物和相关基因的研究,已经获 得2010年首发基金的支助。血流动力学渗透到重症病人的诊断、 监测和治疗的各个角落,从1995年起, 本院危重医学科较早地开展了危重病人 S-G导管的监测,2005年又在全国较早 开展PiCCO监测,以心脏指标、血管指标和氧代谢指标指导临床治疗和病情判 断使众多危重脓毒症、感染中毒性休

11、克、MODS、心功能不全、腹腔高压病人转危为安,PiCCO目前已成为此类患者治疗中常用而重要的监测措施。我们还积 极倡导和实施国际指南,将休克的早期与进一步目标指导性治疗EGDT、AGDT、血糖控制等措施落实到日常工作,使工作规 X并与国际接轨。我院呼吸和循环专业组参入和主持了多个多中心研究,目前正在进展的研究包括:1. 氯化钙在脓毒症合并心肌抑制患者液体复苏中的作用2. 脓毒症病人微循环的研究3. 不同浓度白蛋白和羟乙基淀粉对脓毒症休克病人复苏的影响4. 以“干和改善微循环为目标的液体复苏5. 去交感神经对脓毒症导致的炎症反响和器官衰竭的影响6.呼吸专业组主要成员介绍朱曦,男,医学硕士,主任

12、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博士研究生副 导师。现任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危重医学科主任。担任大学重症医学系副主任,中国医师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全国委员, 中国危重症急救医学杂志编委,医学会肠外 内营养学会委员,市医疗事故鉴定专家库成员,海淀区医学会第八届理事会理事 成员等。1980年9月至1985年7月,毕业于同济医科大学医疗系,获得学士学 位;1985年8月至1991年12月,同济医科大学第二教学医院神经外科任住院 医师;1992年1月晋升为主治医师;1993年10月至1995年11月,医科大学第 三医院神经外科任主治医师;1995年至1996年,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做 访问学者;1997年1

13、月起在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危重医学科任主治医师;2000年5月晋升为副主任医师;2003年7月毕业于大学医学部研究生院,获得硕士学位; 2006年5月晋升为主任医师。2006年担任硕士生导师;2007年聘为博士生副导 师。2004年11月副主任主持工作,2006年10月任科主任。在国内外期刊发表 文章50余篇,其中SCI收录3篇,代表性论文有:小剂量生长激素对腹腔源性 脓毒症患者的影响、 重型脑损伤后脑氧代谢的变化与意义、亚低温救治重型脑损伤机制的研究、“ C7脊髓切断降低内毒素大鼠死亡率研究。出版著作有:现代危重病诊断与治疗副主译,危重病诊断与治疗手册联合主译。 主要研究方向是危重病。专业特长:

14、各类外科危重病人的救治;脓毒症与MODS 救治;免疫调理治疗;脑氧代谢监测与营养支持;ARDS与心源性肺水肿机械通气;腹腔高压。2009-2010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都开展基金、吴阶平基 金、中华医学基金资助各一项。王铁华,男,1978年出生,主治医师,医学硕士。 2005年获得毕业于大学 医学部硕士学位。2005年8月开始在大学第三医院危重医学科工作。发表论文: <<上腹部大手术后早期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支持的比拟>>与<<19982003年地区重症监护病房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2010年获首都医学开展基金支持1项与天普研究

15、基金1项。循环专业组主要成员介绍伊敏,女,医学硕士,畐9主任医师,1993年医科大学毕业分配到大学第三医院ICU,1999年任主治医师,2007年任副主任医师。2002年8月在于中国协 和医科大学危重病专业学习,2005年12月获医学硕士学位。2001年11月-2002 年5月公派前往美国匹兹堡大学器官移植中心学习肝脏移植手术围手术期管理。 专业上掌握各种休克、脓毒症、多发创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急性重症胰腺 炎、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等危重病的诊治,熟练掌握心肺复苏、气管插管、中 心静脉置管、纤维支气管镜、血流动力学监测等技术操作。能熟练掌握普外科、 骨科、泌尿外科、妇产科、心胸外科、消化科

16、、神经内科、血液科等科室危重病 人的管理,专攻呼吸循环监测与管理、感染性休克、多器官功能不全、肝移植术 后病人的ICU管理等,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7篇。并参加某某医院应用无创正压 通气干预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多中心研究课题组和协和医院早期 改善组织氧和降低严重感染患者死亡率的多中心研究课题组等。汪宗昱主治医师。2000年本科毕业后就读于大学医学部攻读硕士学位, 2003年在大学第一医院获得外科学硕士学位。 2009年起攻读麻醉学临床专业博 士学位。同年,进入大学第三医院危重医学科从事危重病医学临床工作。一直从事危重呼吸和循环衰竭的临床和科研工作。先后完成论文脉搏波形分析心排出 量容量

17、监测技术、功能性血流动力学监测、肺复X治疗对急性呼吸窘迫综 合征患者血管外肺水影响的研究 分别发表于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和中国危 重病急救医学杂志。参与了无创机械通气对急性肺损伤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治 疗作用的全国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成功申请到院内重点项目对“严重脓毒 症患者血管外肺水的监测'的资助。危重病胃肠专业组重症患者多处于严重的应激、消耗状态,无论患者是否存在原发的消化系统疾病, 其胃肠道常常出现细菌移位、菌群失调、肠动力减弱、腹内高压等病理生理异常, 并可进一步诱发腹泻、营养不良、腹腔室间隔综合征、胃食管反流等情形的出现。 对重症患者常规进展积极的胃肠道管理是我科一项

18、重大特色。通过定期通腹;持续监测肠鸣音、胃食管反流、腹腔压力;应用局部胃肠起搏保健仪;与早给予肠 内营养等手段,大大的减少了重症患者胃肠道异常出现的比率、持续时间与严重程度,为患者与早脱机、摆脱病痛提供了坚实的根底!机械通气患者胃食管反流 的监测呼吸机相关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 VAP是ICU最常见的感 染,导致高死亡率、高致残率和高医疗花费。临床研究指出,胃食管反流引起的误吸是ICU机械通气患者尤其是肠内营养发生 VAP的独立危险因素。但目 前国内各大医疗机构的ICU尚未开展常规胃食管反流的 pH监测。我科于2009 年开始,对入ICU有或无肠内营

19、养支持的机械通气患者常规实施24小时pH值、阻抗的检测,以实时监测各患者不同性质反流的次数、持续时间,观测其对 VAP发生的影响。2009年1月至2010年11月对我科80余例机械通气患者不同体位的胃肠反 流进展监测发现,保持30-45度体位可明显降低反流的严重程度、减少VAP的发生率。但30度与45度之间反流次数的差异并不显著, 反之,过度抬高体位却 能显著增加患者的腹内压力,降低患者的腹腔灌注压abdomi nal perfusionpressure APP和渗透梯度filtration gradient, FG等血流动力学参数。这也 合理的解释了实际临床护理工作中,很难将患者保持指南推荐

20、的30-45度体位。基于以上工作根底,目前我科对患者采取体位的个体化管理, 根据患者的返 流、腹内压与APP、FG等参数,找到一个即可以减少反流又不致引起腹压过高 的合理体位,在降低VAP发生风险的同时也充分考虑到体位对腹腔灌注的影响, 减少了腹腔室间隔综合征与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发生。腹腔高压、腹腔室间隔综合征的防治腹腔高压、腹腔室间隔综合征是重症患者一种较严重的并发症, 常可引起腹 腔多个脏器功能的衰竭。近年来,我科对入院患者尤其是具有腹高压危险因素 的患者常规进展腹内压力的检测,并同时评估平均动脉压、 APP、FG等指标, 在腹高压的防治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早在2006年,我科就通过持续腹

21、内压力检测发现并追踪了一例腹高压、腹 腔室间隔综合征的患者,并与普外科联合进展了切开减压术,使患者得到了成功 救治!近年来,我们在临床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打破了以往单纯为了减少反流而保持30-45度体位的常规,对具有各种腹内高压风险的患者感染、腹膜和内 脏水肿、胰腺炎等进展了如上所述的个体化管理,进一步降低了 ICU患者腹 高压发生的风险,降低了患者的病死率。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救治急性胰腺炎中约有20%为重症患者,其发病急骤,预后凶险。迅速累与多个 器官,导致MODS是病死率居高不下的关键性原因。如何迅速遏制胰腺炎的开展,防止MODS,强化支持衰竭的器官,成为重症胰腺炎治疗的当务之急我科在该类患

22、者的救治方面除在呼吸、循环、营养、和抗感染等方面采取综 合支持疗法外,更强调对消化道局部的处理。通过 CT引导下的微创介入穿刺引 流、开腹减压、定期通腹等手段大大降低了患者发生感染、 MODS的风险,提 高了患者的救治成功率。胃肠内营养支持与动态肠鸣音监测的开展重症患者的营养支持一直是ICU的重要课题。目前的各种肠内营养制剂可 以为不同患者提供其所需的各种氨基酸、脂肪、糖类、复合维生素、微量元素等 营养成分,为重症患者的与早恢复提供物质根底。对于具有局部胃肠功能的患者, 与早启动胃肠道能够明显减轻各种胃肠道功能紊乱和营养不良的发生。而对于一些病情较重、肠功能恢复情况判断较困难的患者,实时监测肠

23、鸣音、肠道蠕动, 可能第一时间内抓住给予肠内营养的最优时机!2009年,么改琦主任与科技大学机械电子工程学系的阳建宏副教授联合进展了“危重病人肠鸣音信号的实时检测与模式识别方法研究的课题申请市自然科学基金,并在我科内进展了危重患者肠鸣音信号的采集、制成实时肠鸣音检测 仪。该仪器可连续监测、记录患者的肠鸣音,并将其转化电信号进展分析处理, 辅助临床医师进展肠道功能恢复的判断,为我们尽早的启用肠道提供了可靠的依 据。专业组主要成员介绍么改琦,女,主任医师、医学博士。1986年毕业于某某医科大学医学系。毕业后曾在某某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普外科工作。1991年至1995年在某某医科大 学攻读博士学位。后就

24、职于某某医院普外科,历任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2001年调至北医三院危重医学科,并于 2006年就任科副主任、党支部书记。长期从 事外科危重疾病的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于2009年,与教育处合作,首次引进并设计了超级综合模拟人HPS培训计划,获得了多项校、院级教学优秀奖。 主要研究方向是危重病人的抗感染、呼吸、循环、营养支持等,近年来组织成立 了胃肠疾病小组,并在危重患者的胃肠道管理、营养支持与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 救治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先后发表相关的研究论文二十余篇。组织并参与翻译 了危重病医学、现代重症监护诊断与治疗、重症医学药物手册、重症监 护手册等著作。伊敏,女,医学硕士,畐9主任医师

25、,1993年医科大学毕业分配到大学第三 医院ICU, 1999年任主治医师,2007年任副主任医师。2002年8月在于中国协 和医科大学危重病专业学习,2005年12月获医学硕士学位。2001年11月-2002 年5月公派前往美国匹兹堡大学器官移植中心学习肝脏移植手术围手术期管理。 专业上掌握各种休克、脓毒症、多发创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急性重症胰腺 炎、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等危重病的诊治,熟练掌握心肺复苏、气管插管、中 心静脉置管、纤维支气管镜、血流动力学监测等技术操作。能熟练掌握普外科、 骨科、泌尿外科、妇产科、心胸外科、消化科、神经内科、血液科等科室危重病 人的管理,专攻呼吸循环监测与

26、管理、感染性休克、多器官功能不全、肝移植术 后病人的ICU管理等。主管本科教学工作5年,带教八年制理论课与临床见习与 我科医师的继续教育和住院医师规 X化培养。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7篇。并参加 某某医院应用无创正压通气干预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多中心研究 课题组和协和医院早期改善组织氧和降低严重感染患者死亡率的多中心研究课 题组等。冷玉鑫,女,助理研究员,医学博士。 2009年毕业于大学医学部第三医院 消化科,获得内科学消化专业博士学位科研型。学习期间曾于日本富山医科 药科大学胃肠道病理生理教研室联合培养 1年。精通各种胃肠道疾病模型的构建 肠道过敏小鼠、肠功能紊乱大鼠、溃疡性结肠炎大

27、鼠,消化道病理、生理、 分子生物学研究手段。毕业后就职于北医三院危重医学科,专门从事重症患者 胃肠道管理的临床和科研工作肠鸣音、胃食管反流、腹腔压力等的监测和管 理。危重病血液净化专业组大学第三医院危重医学科自2005年起,先后开展床旁血液透析、连续性血 液滤过、血液透析滤过、血浆置换、血液灌流、双重血浆别离等多项血液净化疗 法,目前已累计治疗1342人次。各种类型的血液净化不但为肾功能衰竭的危重 患者提供强大的肾脏功能替代,而且在感染中毒性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重症 胰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药物中毒、横纹肌溶解、病理产科等危重患者的 救治上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极大提高了患者生存率。对肝

28、移植患者的围术期 支持也保障了外科手术的成功率。目前拥有瑞典金宝GambroAK- 200US、美国百特BaxterAquarius、 德国费森尤斯FreseniusJ Multi-Filtrate三台先进的血液净化设备,可覆盖绝 大多数治疗模式。李宏亮,男,1979年4月出生,在职博士,主治医师。2004年毕业于某某 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七年制,同年进入大学第三医院危重医学科任住院医师,2007 年晋升主治医师。2008年以危重病血液净化组成员参加市卫生局汶川地震抗震 救灾医疗队第3批,奔赴灾区第一线,出色完成医疗救治任务,同年得到医 院党委表彰。以第一作者身份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篇,SCI论文

29、1篇。参与编著。王铁华,男,1978年出生,主治医师,医学硕士。 2005年获得毕业于大学 医学部硕士学位。2005年8月开始在大学第三医院危重医学科工作。发表论文: <<上腹部大手术后早期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支持的比拟 >>与<<19982003年地 区重症监护病房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 >>。2010年获首都医学 开展基金支持1项与天普研究基金1项。X飞,男,1979年5月出生,硕士,主治医师。重症感染与凝血组ICU病人具有高龄、抵抗力低下、各种有创操作如深静脉穿刺,气管切开, 机械通气、广谱抗生素的应用,以与激素,免疫抑制剂的应用

30、等因素,使得危重 病患者成为抵抗力低下的易感患者。患者容易发至二重感染和混合感染,致病菌 常产生耐药,治疗效果差,是引起危重病人死亡的常见原因。ICU病人感染具有1多为入住ICU的原发病因、引起患者病情加重,或继发于疾病危重状态下 的机体免疫力受损状态;2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包括鲍曼不动杆菌,绿脓杆 菌,大肠杆菌。MRSA真菌感染亦呈逐步上升的趋势;3耐药菌尤其是多重耐 药菌多见;4病死率高等特点。感染和脓毒血症不仅是多脏器功能不全的病因, 也是决定长期机械通气预后的重要因素。因此预防和控制感染是ICU工作的重点 问题之一。同时研究发现,在多脏器功能衰竭的演变过程中,由于多种因素使大规模的 凝

31、血系统被激活,原来正常的凝血、纤溶平衡受到破坏,患者常常合并弥漫性血管 内凝血(DIC), DIC既是MODS勺“靶器官,又是其他脏器损伤的病理根底。近 年的研究发现,微血管内存在微血栓是 SIRS的重要特征之一。凝血系统瀑布样 激活是MOD形成的重要环节。目前QIC通过减弱循环引起MOD甚至MOF已被 公认。我们自建科开始即非常重视危重患者的感染、凝血异常。2006年在朱曦教授带领下,薄世宁、奚晶晶医生作为主力成立重症感染与凝血组,对于重症感染、细菌耐药、院内感染控制,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危重病人凝血功能紊乱等 诸多问题开展了深入研究,5年以来获得了很大的成绩。血液培养阳性报警时间这一指标,

32、作为对细菌血流感染的报警指标。 血液培 养阳性报警时间Time to Positivity,TTP 丨,即从将血液标本孵育至自动培养 系统开始,到系统出现细菌生长的报警信号之间的时间。TTP反映细菌体外培养生长速度,TTP短,血液中细菌负荷大,细菌生长迅速;TTP长,如此血液中细菌负荷小,细菌生长缓慢。通过我们的研究发现,TTP与患者预后相关,并将TTP=7 小时作为报警界值,TTP短于7小时为患者预后不佳的预警指标之一。2 策略性更换抗生素对于ICU常见致病菌耐药性的影响。入住ICU是细菌 产生耐药性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其致病机理包括产生灭活酶;靶位改变;低通 性屏障作用(膜通透性下降与生

33、物被膜);主动外运;细胞缺乏自溶酶。ICU面临 细菌耐药问题主要包括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包括MRSA MRS等;万古霉素中介的金葡菌;万古霉素耐药的肠球菌;产ESBL的革兰氏阴性菌(大肠/肺克);Ampd阴沟、产气等肠杆菌属;非发酵菌:铜绿、不动、嗜麦芽;青霉素耐药的肺炎球菌。为了减少抗生素耐药,以与恢复细菌敏感性。我们在国内率先开展策 略性更换抗生素,限制三代头抱菌素的应用,2年后发现某些细菌对于头抱类药 物耐药性明显降低,同时恢复了对于其他类抗菌素的敏感性。3. 漫性血管内凝血的早期诊断、小分子肝素用于治疗DIC高凝状态的研究:凝血功能异常是危重患者常面临的问题。最为凶险的为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34、DIC。 但在DIC早期(或DIC前期)不一定都有全身循环凝血指标的异常,与DIC相关性 最大的指标依次是 PLT CT凝血酶原时间、局部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 , 而早期可能仅表现为PLT下降,很多危重患者尚未出现出血倾向或其它指标明显异常就已出现多脏器衰竭而死亡,故而临床上很难发现典型的 DIC患者,即使有, 也为时已晚,大多处于临终前阶段。因而早期判断 DIC,对于患者预后至关重要。 我们的研究明确血小板动态下降是早期较为灵敏的指标之一,通过动态监测血小板计数变化,早期发现DIC。对于高凝期常需应用肝素治疗,但对于大手术后的 患者,应用肝素又常常引起患者伤口出血, 针对此类ICU患者,我们开展了应用 小分子肝素治疗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治疗, 在临床工作中有效了防止了 DIC进一 步进展到晚期,挽救了大量患者生命。4. 下肢血运仪用于预防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研究:大学第三医院是一 家综合医院,脊柱外科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因而我们收治了大量的脊髓损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