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 专题练习-_第1页
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 专题练习-_第2页
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 专题练习-_第3页
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 专题练习-_第4页
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 专题练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1年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光的传播、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一、选择题、1.下列各图中,对现象或结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2.“小科学家”比赛中,有一项目是“反弹击物”(如图,要求参赛者将皮球射到平面镜上,经平面镜反弹击中目标区内的物体。参赛者在发射区沿哪一方向射球,最有可能击中目标 3.右图的手影表演的光学原理是(4.小明在学习“光的传播”时,看到老师的一个演示实验,过程如下:用激光笔射向水中,观察到光线是一条直线(如图;在A点处用漏斗向水中慢慢注入海波溶液,观察到光线发生了弯曲;经搅拌后,观察到光线又变直。小明根据上述现象得出的结果,正确的是A .光的传播需要介质B .光只有在水中才沿直线

2、传播 C .光在海波溶液里不能沿直线传播D .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才沿直线传播5.在如图所示的光学仪器中,使用时主要利用反射成像的是( 6.如图2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图2A .水中塔B .水面“折”枝C .镜中花D .手影A .影子B .公路上的海市蜃楼C .小孔成像D .日食8.如图所示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9.如图的四种情景,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为5m.图3所示,视力表与平面镜的距离是3m.为满足测量要求,人与平面镜的距离应为11.如图1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12图7是我们常见的生活现象,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13.下列光现象中

3、,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的是 14.下列描述的四种光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15.关于光现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2009年7月我国长江流域出现的日食奇观,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理论解释B.雨过天晴天空会出现彩虹,它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C.若不注意用眼卫生很容易使眼“近视”,就需佩戴用凸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D.你在岸边看到水中鱼的位置,其实就是鱼在水里的实际位置16.五一佳节,在常州紫荆公园月季花展上,小明将红色滤色镜(即红色玻璃挡在照相机镜头前给一株绿叶黄花的月季拍照,照片上该花卉的颜色是17.2009年夏季,中国出现了日食奇观.小华借助小孔成像实验装置对“”形太阳进行观察,纸盒上扎有圆形小孔,则她

4、在半透明光屏上看到像的形状是( 18.我们学过的许多成语包含了物理知识,下列成语中的“影”哪个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19.下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a为玻璃板,b和c是两支完全相 同的蜡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20.下列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对它们的解释正确的是A.人离平面镜越近,所成的像越大C.在岸上看到水中的鱼,看到的是鱼的实像D.红光照在穿白色上衣、蓝色裙子的演员身上,观众看到她的上衣呈红色,裙子呈黑色21.下列光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A.湖面“月影”B.杯中“断笔”C.小孔“成像”D.镜中“风景”22.某同学漫步在湖边,看到桥和它在水中的倒影组 成了景色优美的画

5、面,用照相机将其拍下。对于桥在水中的倒影和它在底片上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像 23.如图所示,一束光斜射到平面镜上,其中反射角是(A.1B.2C.3D.424.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 镜子里的像(如图所示。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B.2.5 m25.关于物体通过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物体离平面镜越远,所成的像越小26.小明同学到湖边游玩,他看到以下现象,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的是27.下列四幅图中的现象,由于光的直线传播造成的是( A.从鱼缸侧面看鱼,发现鱼会变大B.猪八戒照镜子,表里如一D.坐井观天,所见甚小29.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

6、确的是A.视网膜上成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像B.颜料的三原色是红、绿、蓝30.2010年1月15日出现一次日食现象,连云港市可以观察到日环食这一天文奇观,以下关于日食形成原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31.有一个点光源S,放在平面镜MN前,若镜MN不动,光源S以速度2m/s 沿与镜面成60°角的方向向右匀速直线运动,如图4 所示,则光源S在镜中的像S将D.在S上看到的像沿SS方向以速度2m/s向靠近32.雨后初晴的夜晚,地上有积水,当我们迎着月光走时,地上发亮处是积水,这是因为33.2009年7月,我国出现了500年一遇的日全食奇观。产生日食的原因和下面示意图中能看到日全食的区域分别是( A.光的

7、反射;a区B.光的折射;b区C.光的直线传播;a区D.光的直线传播;b区34.如图所示,在暗室中用手电筒照射挂在白色温墙上的小镜子,这时看到被照射部分( C.墙是黑色的,镜子是白色的D.墙是白色的,镜子是黑色的35.成语“立竿见影”中“影”的形成是由于 36.如图2所示,蜡烛在平面镜M中所成像的位置应在图中的(A、甲处B、乙处C、丙处D、丁处二、填空题、1.上海世博会浙江馆内有一只直径8米的“青瓷巨碗”,内装6吨“水”。在灯光下,青瓷碗内碧波荡漾,伴随着悠扬悦耳的丝竹,游客宛若置身如画江南。(1游客看到碧波荡漾的“水”面,是因为“水”面对灯光的_;(2围绕“青瓷巨碗”的是一个巨大的环形升降台,

8、游客在升降台上站成一圈,升降台上升后可以同时看到“青瓷巨碗”内的景象。在某次升降中,升降台把80名游客匀速升高3米,若每位游客的质量以60千克计算,则升降台在这次上升过程中对游客所做的功为_焦。2.2008年,美国科学家发明了一种特殊的隐形物质,在空气中沿_传播的光,射到该物质表面上时会顺着衣服“流走”,从而无法让光在其表面发生_,让旁人看不到它。3.将点燃的蜡烛置于自制的小孔成像仪前, 调节二者的位置,在屏上得到如图2所示的蜡烛清晰倒立的像,请在图中确定成像仪上小孔O的位置(保留作图痕迹。若将蜡烛靠近成像仪少许,蜡烛的像将_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4.为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9、60周年,天安门广场举行了隆重的阅兵仪式。(1全部由女飞行员驾驶的战斗机编队首次亮相国庆阅兵,备受大家关注。如图,编队以稳定的队形飞过天安门上空时,若以领航机为参照物,随队战斗机是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2如图是女兵方队迈着整齐的步伐正从天安门前走过,判断队伍是否对齐的光学原理是_。 5.桥在河里的倒“影”和立竿见“影”,前者是由于光的_引起的,后者是由于光的_引起的。6.小明利用平板玻璃、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等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选用玻璃板的目的是_。(2选取两段完全相同蜡烛的目的是_。如果将点燃的蜡烛远离玻璃板,则像将_移动。7.师生用来整理仪表仪容的镜属于_镜,汽车车窗外

10、的后视镜属于球面镜中的_镜,近视眼镜的镜片属于_ 镜. 8.如图9所示,是我市的象征象鼻山,我们能远远看到它,是由于光的_传播的缘故;它在漓江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_形成的。9.某兴趣小组在空易拉罐的底部中央戳个小圆孔,将顶 部剪去后,蒙上一层塑料薄膜,制作成一个简易针孔照相机.如图所示,将其水平放置,在左侧固定一只与小孔等高的小灯泡,灯泡发光时,可在塑料薄膜上看到灯丝向左移动易拉罐,像的大小_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若只将小圆孔改为三角形小孔,则像的形状_ (选填“改变”或“不变”.10.盘山公路是一种变形的_(填写简 单机械名称。如图10所示,当汽车在AB路段行驶时,由于_(从光

11、学角度回答,司机看不到BC路段的情况;为了看到BC路段的情况,人们利用_规律,在公路急拐弯B处装上凸面镜,以减少事故的发生。11.小章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水平 台上,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小心地移动蜡烛B,直到与蜡烛A的像重合,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关系;移去蜡烛B,并在其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接收到蜡烛A烛焰的像(选填“能”或“不能”;小章将蜡烛逐渐远离玻璃板时,蜡烛所成像的大小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2.枣阳市素有“中国桃之乡”之称。那漫山遍野的桃花,在三月和煦的

12、阳光中,显得妩媚令人陶醉。我们看到红色的桃花,是因为太阳光照射到桃花上反射_的缘故。 像的特点。请你解答以下问题:(1该实验采用薄透明平板玻璃作为平面镜,是为了能确定_,能比较_。(2该实验选择两个相同的蜡烛A和B,是为了观察蜡烛B是否与蜡烛A所称的像_。14.太阳光穿过浓密的树叶孔隙,在地面上形成明亮的光斑;当太阳光正对凸透镜,有时也能看到一个明亮的光斑。前者光斑的形成说明_,后者光斑的形成说明_。15.如图是2010年冰岛火山喷发照片,高温的岩浆使 冰盖_(选填“熔化”或“凝固”,导致河流水位暴涨。大量的火山灰尘上升后遮挡在地球上空,就像撑起了一把伞,使射向地面的阳光在火山灰尘上发生_(选

13、填“反射”、“折射”或“色散”,导致辐射到地球表面的热量减少,可能会对区域性气候产生轻微降温影响。16.在一张白纸上用红颜料写一个字,把它拿到暗室里,只用绿光照射时,则白纸呈_色,红字呈_色。17.小军同学身高1.6m,当他站在平面镜前1m处时,镜中所成的像与他相距_m。若他以0.5m/s的速度远离平面镜运动4s,他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为_m,像的大小将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8.小立身高1.60m,站在镜前0.50m处,则他在镜中的像离镜面_m,像高_m;当他慢慢远离镜子时,像的大小将_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9.光在均匀介质中沿_传播;同学们在教室的每个位置都能看清

14、黑板上的字,这是光的_反射现象.20.如图1所示,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21.日环食的成因是_。以太阳为参照物,地球是_的。22.小明同学身高1.65m,他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2 m处,他在镜中的像高为_m,像与他相距_m。若他向平面镜靠近,像的大小将_。(变大、变小、不变23.如果一个物体能反射所有色光,则该物体呈现_色;如果一个物体能吸收所有色光,则该物体呈现_色。24.2009年7月22日我国长江流域发生了本世纪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日全食,图甲是某校同学用一盆墨水观察到的日食奇观,产生日食的原因是光沿_传播,当我们位于乙图中的_区域时,就能看到日全食现象。 25.茂名是美丽的海滨城市,

15、到处都有天然湖或人造湖,湖中映着岸边树木的倒影是由于光的_所形成,湖岸边绽放有各种颜色的花朵,其中黄花_ (选填“吸收”或“反射”黄色光,湖边水中浸没的石块,看起来比实际位置浅了,这是由于光的_缘故。三、作图题、 1.右图为一辆轿车的俯视示意图。O点为司机眼部所在位置,司机在右侧的后视镜AB(看作平面镜中能看到车尾c点。根据平面镜成像规律画出司机眼睛看到C点的光路图。2.画出图19中入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光线. 3.自行车是一种便捷的交通工具,它包含了许多 本身不发光,但在夜晚,当有汽车灯光照射到尾灯构如图13所示,请在图13中画出反射光线,并说明反射 光线有什么特点.4.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

16、,在图11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所成的像A'B'。 5.如图乙所示,S是光源,SO是光源发出的一条光线,画出SO的反射光线.四、实验探究题、 于玻璃屏蔽门前后移动直到观察到_;(2记录_;(3量出_的距离.除记录工具外,小明要完成上述实验必需使用的仪器是_。步骤(3中量得的距离就是玻璃屏蔽门到广告牌之间的距离d,物理依据是_ _.2.在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时(1_用平面镜做实验(填“能”与“不能”(2用平板玻璃代替平面镜做实验,其好处是:_。 3.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我们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做实验:(1在玻璃板前面放置一支点燃的蜡烛,再拿一支没有点燃的相同蜡烛,

17、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跟前面那支蜡烛的像_。若移去玻璃板后面的蜡烛,并在其位置放置一光屏,则在光屏上_(选填“能”或“不能”观察到玻璃板前点燃蜡烛的像。(2实验结果表明,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像到平面镜的距离_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 4.在进行光学实验的探究过程中:(1小明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光的反射规律,其中有一个可折转的光屏,这个光屏在实验中除了能呈现光外,另一个重要作用是:_(2小明利用透明玻璃板、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等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的目的是_.(3小明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点燃蜡烛后,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

18、像。由此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 C.把蜡烛向左移动,调整光屏的位置,得到的清晰像变小D.把蜡烛向右移动少许,要得到清晰的像,应向左移动光屏5.一组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将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的一侧,看到玻璃板后有蜡烛的像。 (1此时用另一个完全相同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的纸面上来回移动,发现无法让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图甲。你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2解决上面的问题后,蜡烛B与蜡烛A的像能够完全重合,说明_。(3图乙是他们经过三次实验后,在白纸上记录的像与物对应点的位置。他们下一步应该怎样利用和处理这张“白纸”上的信息得出实验结论。_。(4他们发现,旁边一组同学是将玻璃板

19、和蜡烛放在方格纸上进行实验的。你认为选择白纸和方格纸哪种做法更好?说出你的理由: _ _。6.(1为了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同学们进行如 图9所示的实验。如果让光线逆着OF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E方向射出,这表明_。小红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时,她将纸板B向后折,_(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7.如图10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情景: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刻度尺,刻度尺与玻璃板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刻度尺上,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 (1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

20、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_,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2点燃A蜡烛,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完全重合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_;进一步观察A、B两支蜡烛在刻度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_,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_。(3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哪一项操作: _A.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进行与上述(2相同的操作。8.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中:(1在玻璃板前面放置一支点燃的蜡烛,再拿一支没有点燃的相同蜡烛,

21、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跟前面那支蜡烛的像_。若用光屏替换玻璃板后面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观察光屏,_观察玻璃板前点燃蜡烛的像(选填“能”、“不能”。(2记录了如下实验数据 _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9.石林中学的张江同学自备器材,主动探究“平面镜 成像的规律”,其情形如图7所示,他先把一块平板玻璃垂直立在水平桌面上,再准备A、B两支大小、外形完全一样的蜡烛,然后把点燃的蜡烛A立在玻璃板前,又把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面,并移动蜡烛B的位置,使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1张江同学在做探究实验时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_。(2他选择的蜡烛B与蜡烛A的大小、外形完全一样是为了_。(3如果把蜡烛A向镜面移动一

22、段距离,又移动蜡烛B去与蜡烛A的像比较,会发现蜡烛A像的大小_(选项“变大”、“变小”或“不变”。(4如果在蜡烛A像的位置放一个光屏,光屏上_承接到像(选项“会”或“不会”,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像(选填“虚”或“实”。10.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试验中(1如图所示,在玻璃板前面放置一支点燃的蜡烛,再拿一支没有点燃的相同 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跟前面那支蜡烛的像_。若用光屏替换玻璃板后面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观察光屏,将_(选填“能”或“不能”观察到玻璃板前面点燃蜡烛的像。(2实验数据如下表:实验表明:平面镜所成像是虚像,像与物的大小_,像到平面镜的距离_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二、填空题1.(1 【答案】反射(21.44×1052.直线反射(或漫反射3.(如下图,变大; 4.(1静止(2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回答出光沿直线传播即可得分7.答案:平面、凸面、凹透8.答案:直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