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7 年人教版七年级论语十二章复习姓名:班级:一、文学常识填空1论语是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论语与、并称“四书”。共二十篇。2孔子(公元前 551-公元前 479),名,字,时期人,春秋末期的、,思想的创始人。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二、解释加点词语1. 学而时习之()17.好知者不如 乐知者()2.有朋自远方来()18.饭疏食饮水()()3.人不知而不愠()()()19. 曲肱而枕之()()4.不亦君子 乎()20.不义而富且贵()5.吾日三省 吾身()
2、()21.于我如浮云()6.与朋友交而不 信乎()2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7.传不习乎()()8.三十而立 ()23.择其善者而从之()9.四十不惑 ()24 子在川上曰()10.不逾矩()()25.逝者如斯夫()()11.温故而知新()()26.不舍昼夜()12.学而不思则 罔()27.三军可夺帅也()13.思而不学则 殆()28.匹夫不可夺志也()14.可以为师矣()()29.博学而笃志()15.人不堪其忧()30.切问而近思()()1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三、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论语()不亦说乎()不愠() 三省吾身()传不习乎()不惑()不逾矩()()不思则罔()不学则殆()一
3、箪食()曲肱而枕()()()好之者()笃志()逝者如斯夫()四、通假字1.不亦说乎通,意思是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通,意思是五、古今异义词语11.学而时习之(时,古义:;今义:。习,古义:今义:)2.吾日三省吾身(日,古义:;今义:。三,古义:今义:)3.温故而知新(古义:;今义:)4.择其善者而从之(善者,古义:;今义:。从,古义:今义:。)5.可以为师矣(古义:;今义:)六、一词多义1.为:为人谋而不忠乎()七、词语活用归类可以为师矣()2.而:人不知而不愠()3.知:人不知而不愠()温故而知新()则其善而从之()博学而笃志()4.乐:不亦乐乎()1.学而时习之(2.吾日三省吾身(3.传不习
4、乎(4.好之者不如 乐之者(5.饭疏食饮水(6.择其善者而从之(7.温故而知新(;,;)八、成语归类(一)写出论语中成语,至少五个()、()、()、()()、()、()、()(二)在下列文言文中找出成语1、 子曰 : “质胜文则野 , 文胜质则史 . 文质彬彬 . 然后君子 .()2、 子曰 : “不愤不启 . 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则不复也 .()3、 子曰 , 默而识之 ,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与我哉 ?, ()()4、 子谓:“尽美矣 , 又尽善也 . ”谓:“尽美矣 , 未尽善也 . ” ()5、 子曰:“不愤不启 , 不悱不发 , 聚一偶不依三偶犯, 则不复也 . ”()6
5、、 子曰:“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 。7、 子曰:“巧言令色 , 鲜矣仁 . ”()。九、按要求默写1阐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2.求学应该谦虚,正如论语中所说:3.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且对学习者有重要的意义:4.当别人不了解自己、误解自己时,孔子提出不要焦虑:5.孔子赞叹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的句子是:6.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27.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 ”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8、论语中兴趣对学习的重要性的句子是:。9、论语中强调坚守志向的句子是:。10、感叹时光流逝的句子是:。11、阐述求仁途径的句子是:。12、强调
6、每天要反省自己的句子是:。十、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译文: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 矩。”译文:4. 子曰: “饭 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译文:5. 吾 日 三 省 吾 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译文: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译文:7.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译文:8、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9、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10、子曰:“温故而知新,可 以为师矣。”11、子曰:“
7、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12、子曰:“贤哉,回也!一 箪 食,一瓢饮,在陋巷,人 不 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13、子 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 之者。”314、子曰:“三 人行,必有我师 焉 ;择 其 善者 而 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15、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十一诸子百家的思想源远流长,影响至今。从下列诸子的名言中你悟出了怎样的人生道理?(1)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老子(2)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孟子(3)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韩非子十二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划两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十三、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
8、,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子贡问曰: “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注释】由:姓仲,名由,字子路,孔子的学生。女:通“汝”,你,你们。愤:苦思冥想,仍领会不了的样子。悱:想说又不能明确说出来的样子。隅:角落。1读了本文,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2)是以谓之“文”也 ()3请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每句划一处 )(1)是以谓之 “文” 也(2)举一隅不以三隅反4翻译下列句子。(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2)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5这
9、三则语录哪一则是论述学习态度的?哪一则是论述学习方法的?它们表明了孔子怎样的教育思想?6孔子从哪两个方面解释了子贡提出的问题?这样解释的目的是什么?7 在划横线的句子上写出4 个演化为现代汉语仍使用的成语4参考答案:一、文学常识填空1论语是 儒家 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 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论语与 大学、中庸、孟子 并称“四书” 。共二十篇。2孔子(公元前 551-公元前 479),名 丘,字仲尼 ,春秋 时期鲁国 人,春秋末期的 思想家 、教育家 、政治家 ,儒家 思想的创始人。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 圣人 ”,战
10、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孔孟 ”三、解释加点词语1. 学而 时习 之(按时复习 )2.有朋 自远方来(从 ) 3.人不 知而不 愠(了解 )(生气,发怒)4.不亦 君子 乎(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5.吾日三省 吾身( 每天 )(多次反省)6.与朋友交而不信乎(真诚,诚实 )7.传不习乎( 老师传授的知识) 8.三十而 立(站立,站得住,这里指独立做事情) 9.四十不 惑(迷惑,疑惑 ) 10.不逾矩 ( 越过,超过 )(规矩,规范 ) 11.温故而知新 (学过的知识 )(得到 )(新的理解与体会) 12.学而不思则 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13.思而不学则 殆(有害 )14
11、.可以为 师矣( 可以 )(凭借)(做,当作 ) 15.人不堪其忧( 忍受 ) 16.知之者不如 好之者( 懂得 )(代词, , 的人) (喜欢,爱好) 17.好知者不如 乐知者( 以, 为乐趣)18.饭疏食 饮水(吃饭)(粗粮 )(冷水 )19. 曲肱而 枕之( 弯曲胳膊 )(承接连词 )20.不义 而富且贵( 不正当的手段)21.于我如浮云(对于 ) 2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泛指多个,几个)(于此,意思是“在其中”) 23.择其善者而从之( 好的方面,优点) 24子在 川上 曰(河流上,河边)25.逝者如 斯夫( 流逝 )(这,指河水 ) 26.不舍昼夜( 舍弃 ) 27.三军 可夺帅也(
12、 军队的通称 )28.匹夫 不可夺志也(普通的人,男子汉)29.博学而 笃志(忠实,坚守) 30.切问而近思(恳切地提问 )(多考虑当前的事)四、通假字1.不亦 说乎说通悦,意思是有通又,意思是五、古今异义词语1.学而 时习 之(时,古义:按一定时间;今义:时间。习,古义:复习;今义:学习)2.吾日三 省吾身(日,古义:每天;今义:一日。三,古义:泛指多数,今义:数词,三)3.温故而知新(古义:旧的知识;今义:过去的,老的)4.择其 善者 而从之(善者,古义:优点;今义:善良的人。从,古义:跟从(学习);今义:跟从。)5.可以 为师矣(古义:可以凭借;今义:可能,许可)六、一词多义1.为: 为
13、人谋而不忠乎(替)可以为师矣( 成为,做 )2.而: 人不知而不愠(转折连词,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懂得 )5温故而知新( 得到 )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以, 为乐)4.乐: 不亦乐乎( 愉快,快乐 )七、词语活用归类1.学而 时习之(名词作状语,按时)2.吾日三省吾身(名词作状语,每天)3.传不习乎(动词活用为名词,老师传授的知识)4.好之者不如 乐之者(好: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喜欢,爱好;乐: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以,为乐。) 5.饭疏食饮水(名词活用为动词,吃饭)6.择其 善者而从之(形容词活用为名词,指优点长处)7.温故而知 新(故:形容词作名词,旧知识;新:形容词作名词,新的知识)八、成语归类
14、1.不亦乐乎2.温故知新3.择善而从4.三人行,必有我师5.逝者如斯6.匹夫不可夺志7.富贵浮云8.箪食瓢饮九、按要求默写1阐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2.求学应该谦虚,正如论语中所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3.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且对学习者有重要的意义: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4.当别人不了解自己、误解自己时,孔子提出不要焦虑: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5.孔子赞叹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的句子是: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6.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7.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
15、失。”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十、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译文:几个人在一起行走,其中一定有我的老师。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译文:我十五岁就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四十岁能通达事理。4.不义而富且贵,与我如浮云。译文:用不义的手段得到富与贵,对于我来讲就像那天上的浮云一样。5.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译文: 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呢?6.三军可夺帅也
16、,匹夫不可夺志也。译文:军队可以被夺去主帅,男子汉却不可被夺去志气。7.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译 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能忠实地记住,恳切地提问, 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十一 .(1)事情的成功是由小到大逐渐积累而成的。(2)不遵守规则、制度就(办事办不好事。要遵守规则、制度。)(3) 小事不注意,就会出大问题。(关注细节或注重小事。)十三、 13. 示例:替别人办事要尽心竭力;跟朋友往来要诚实;老师传授的知识要复习。14.(1) 什么(2) 因此15.(1)是以 / 谓之“文” 也(2) 举一隅 /不以三隅反16.(1)知道就是知道, 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智慧啊。 (2)不到他想弄明白而又弄不能明白的时候,6不去开导他; 不到他想说而又不能明确说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17. 第一则和第三则是论述学习态度的,第二则是论述学习方法的。第一则中, 孔子认为要以老老实实的态度去对待知识,不可不懂装懂;第三则中孔子认为学习要虚心请教。这两句是很好的治学格言。第二则中, 孔子认为教育学生时要适时开导启发,特别强调要举一反三,即善于类推,旁通。 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学方法。18. 一是孔文子敏而好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工程建筑外架合同
- 工程施工合同索赔条款
- 劳动合同与劳动保护
- 工程劳务合同协议书
- 学校食堂猪肉供货合同
- 影视剧拍摄场地租赁合同
- 房屋合同尾款协议
- 棋牌室装修工程协议合同
- 收养协议是合同
- 客户样板合同协议
- 中国盐业集团有限公司 笔试 内容
- 全过程工程咨询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DL∕T 1051-2019 电力技术监督导则
- 关于学生假期(寒暑假)安排的调查问卷
- 2024广东深圳市龙岗区总工会招聘社会化工会工作者及事宜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剖析附答案带详解
- 缺血性脑卒中的护理
- 中国历史-Chinese History (中英文)
- 未被列入违法失信名单承诺书
- 2024年专升本考试-专升本考试(机械设计基础)笔试考试历年高频考点试题摘选含答案
- 公司供应商风险管理制度
- 小学六年级上下册语文必背古诗词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