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瓶中的鸡蛋教学目标和能力要求:1、科学知识目标知道在生活中存在着大气压力; 了解大气压力在生活中的应用。2、能力培养目标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实验操作和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努力使学生保持强烈的探究欲望和积极尝试的探究精神,能主动完成实验, 专注地参与讨论,培养相互合作的科学态度,并能体验到日常生活中处处有科学。 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解决问题。实验材料:集气瓶、熟鸡蛋、火柴、酒精棉球、镊子、塑料水槽;小集气瓶、水、硬纸片、吸盘6个;塑料水槽共6套。师:大抹布,生所有材料一套。一、课前交流,激发兴趣你们是几班的?看我们班的同学多精神,你了解老师吗?你观察的真仔细
2、,你 真善于观察,老师很喜欢你们,愿意和老师做朋友吗?刘谦大家熟悉吗?老师刚 从他那学了两手,大家想看吗/(一)倒置水杯这是一个空玻璃杯子,这是一个纸板,我把纸板盖在杯子上,纸板会掉下来吗? (生:会)如果装满水,再盖上纸板倒过来,看有什么发现?、1.魔术表演,提出冋题。师:老师这儿有一个集气瓶,一个剥了皮的熟鸡蛋,老师把鸡蛋放在集气瓶上, 你看到了什么?生:看到鸡蛋被卡住了。师:鸡蛋被卡住了,谁愿意上来按一下,在不弄碎的情况下,看能按下去吗?(走到一个女学生跟前说:你来)师:按下去了吗?说说你的感受?(用了很大的劲也没按下去)师:用了很大的力也没把鸡蛋按下去,(师指着瓶子说)我有办法让这个瓶
3、子 自己把鸡蛋吞下去,你信不信?(不信)请你仔细观察老师是怎么做的,你发现了什么?有什么问题?师表演瓶吞鸡蛋你看到了什么?你来说生:我看到鸡蛋一点一点地被吞进了瓶子, 好象瓶子里有一种往里吸的力量。(请 坐)师;你注意到老师是怎样做的吗? 生把点燃的棉球放进瓶内.看到这种现象你有什么问题? 鸡蛋为什么会掉进集气瓶里。这是你的看法,你们有没有其它看法?(再指生回答 师:老师听出来了,同学们都有一个共同的问题:为什么把点燃的棉球放进瓶 内瓶就把鸡蛋给吞进去了呢?这里面一定有秘密一一这节课我就来探究瓶吞鸡 蛋的秘密(板书:瓶吞鸡蛋的秘密)二、猜测原因其实不论是水杯能倒置还是瓶子把鸡蛋吞下去了,都有一
4、定的秘密,你认为是 什么原因?生:我猜可能和空气有关。(哪里面的空气?)生:外界的空气有关。那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师:谁再来说说你的想法?生:我认为可能是受了一个吸力。师:那你认为这个看不见的、神秘的吸力可能来自于哪里呢? 生:来自于空气。师:也就是说你认为是空气给了鸡蛋一个力,把鸡蛋给推下去是吗? 师:谁再来说说你的观点?生:我也认为是空气给了鸡蛋一个力,把鸡蛋给推下去了。师;你也同意他的观点。同学们还有其他的观点吗?生:没有师:同学们同意以上两位同学的观点吗?生:同意。师:好,冈財同学们对瓶“吞”鸡蛋作出了自己的猜测, 那到底是不是就像同学 们说的这样:和空气有关,是空气给了鸡蛋一个力,把鸡
5、蛋给推下去的呢?想亲自动手实验解开这个秘密吗?来, 请同学们打开材料袋,看看老师给大家准 备了哪些实验材料? 三“认识”大气压力的存在。(三玩吸盘,玩中探究师预设;1学生没打开时,帮助打开2、学生打开时表扬;看这位同学打来并做 好了)2、介绍材料师:老师都给你们准备哪些材料?(吸盘)(拿起一个学生的材料)这是一个吸盘和一块玻璃板,见过他吗 /哪个地方见 过?生说:在玻璃上,在挂毛巾、挂衣服师;平时吸在墙上,挂衣服挂毛巾的,生活中我们熟悉了,下面,再来玩一玩愿 意吗? 生:愿意3师说要求想一想,看,师:玩的同时,还有几个小任务,希望你们在玩一玩的同时,看 请看大屏幕(屏幕出示要求) 玩一玩:将吸
6、盘轻轻地放在玻璃表面,能吸在上面吗?将吸盘紧紧放在玻璃表 面,能吸在上面吗?看一看:如果吸盘能吸在玻璃片上,观察吸盘形状有什么变化? 想一想:前后两次吸盘里的空气有什么变化?下面我们就以小组为单位玩一玩好不好?看哪个小组合作的最好,开始吧/4、学生实验操作教师指导(对吸盘轻轻和紧紧吸得情况和形状进行指导,)学生汇报师:完成的同学请做好,有自己的发现了吗?那我检查一下,玩一玩:轻地放 在玻璃表面,能吸在上面吗?(说吧不能)想法都一样将吸盘紧紧放在玻璃表面,能吸在上面吗?(能)玩的非常好,看你们观察的 怎样?如果吸盘能吸在玻璃片上,观察吸盘形状有什么变化?你来说 生:变扁了师:谁还想补充一下?生:
7、变平了师:是不是都看到这种现象呀?生:是师:吸盘形状变扁了,说明前后两次空气有什么变化?你来说生:吸盘轻轻的放在上面,吸盘是鼓鼓的,里面有空气,紧紧地压在上面,说 明里面没有空气?师:空气去哪了?生:被挤出去了师:谁还想说?生:空气被利用了师:被谁利用了?生:你的意思是吸盘被紧紧吸在一起,空气被挤跑了师小结;刚才玩了玩,看到了紧紧吸在玻璃表面的吸盘形状的变化,想到了吸盘 里面空气的变化空气被赶出去了,没有了,那下面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说 一说你认为吸盘为什么能紧紧吸在玻璃表面呢?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6小组讨论师分组指导:1组:有空气了吸盘上面有什么?他能紧紧吸在一起,是哪里给的力?(外面 的
8、空气给的力)2组:生在讨论中说是外面的力气给的(师说这力气谁给的)外面的大气给的 7小组汇报师:有自己的发现了吗?谁来说一下你认为吸盘能紧紧吸在玻璃上呢?生:的一种力量师:他认为是空气给的一种力量,谁能具体说一说,生1给的一种力,就使吸盘紧紧吸在上面了(你们认为是吸的还是压的) 生2是外面的空气给的根据刚才玩的 发现,具体说说空气是怎样给他的力量呢?生:里面没有空气了,外面的大气压过来师你认为里面没有空气了,外面还有一个力量压着它,对不对8画一画吸盘的形状通过我们刚才看、想我们知道了为什么吸盘能紧紧地吸在玻璃表面我还是不太 明白你们表达的什么意思,下面我们来画一画好不好?师画我先画一个轻轻放在
9、玻璃表面的吸盘(我简单一点就用横线代表玻璃板, 然后这就是吸盘我画的和你们看到的一样吗?下面同学自己动手把刚才观察的紧紧吸在玻璃表面的样子画一画,用自己的方 式表达出来空气给它的力量师指导选画的好的画在黑板上()都画完了吗/刚才还有个同学把它画在黑板上了?紧紧地吸在玻璃表面的吸盘,你对画的有什么意见和建议吗?空气是被挤出来的应该是扁的 怎样更好的表达扁的意思来 生画平生把里面没有空气的图上色这个同学你来解释一下,为什么用箭头?空气给的力师总结通过玩一玩想一想,画一画,现在我们才知道吸盘为什么能吸在玻璃表 面生空气给它的力师空气给它的力在科学上被称为大气压力板书:大气压力我们通常说的吸盘吸在玻璃
10、表面是吸在上面的吗?(五)大气压力的大小试一试:1吸盘紧紧地吸在一起了,现在你能把吸盘拔下来吗?说说感受? 生:用了很大的力才拔下来师:说明了什么?生:说明大气压力力气很大师:板书:很大四、感受大气压力来自四面八方气球在玻璃钢的游戏师老师这里有一个玻璃缸,我在玻璃缸的每个面都按了一个气球吹过气球吗? 你有什么办法不用嘴吹就能把气球吹起来吗?生抽气,里面没有空气了,外面大气压力压过来, 为什么能 板书:四面八方你很善于总结)师:现在,同学们对大气压力有一定了解,瓶“吞”鸡蛋的秘密也该揭穿了? 谁来解释一下?生:是因为把点燃的纸条放进广口瓶内,因为纸团燃烧需要氧气,所以广口瓶 内的空气减少,里面的
11、大气压力减小了,鸡蛋在外面大气压力的作用下,被压 入广口瓶内。五、大气压力在生活中的应用师:利用大气压力,不仅仅能让广口瓶“吞”鸡蛋,生活中,还有好多地方利 用了大气压力的原理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便利,谁能说说?生:压水井抽水。师:压水井是靠地面上的大气压力把地下的水压上来的。生:水泵抽水。师:原理与压水井抽水一样。生:吸管挂钩。师:是家庭里常用设备。生:钢笔吸墨水。师:钢笔吸墨水是利用了大气压力,你能试着解释一下吗? 生:把钢笔管一捏,空气出来了,墨水就被大气压力推进到钢笔管内了。师:解释的不错,能够学以致用。老师真为同学们的勇于探索,善于实践的学、兴。习精神感到高兴。其实在生活中还可以利用大气
12、压力制作玩具,有兴趣同学回 到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制作一个小喷泉六、拓展与创新鸡蛋在大气压力的作用下,被集气瓶“吞”下去了,有什么办法,在保证瓶 和鸡蛋都完整无损的前提下,让集气瓶再把鸡蛋吐出来呢?这个问题留给同学 们课下思考,找出方法,下节课请同学们来表演小魔术瓶“吐”鸡蛋,好吗? 下课。2.瓶子和气球活动目标: 1.知道食醋和小苏打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了解二氧化碳在生活中 的应用。2.根据自己的猜想有目的的进行验证,激发探索的欲望和观察能力。3. 感受生活中科学的乐趣。教具准备:醋、盐、小苏打、气球、透明瓶子、实验记录表 活动重、难点:通过动手操作实验,知道瓶子吹气球的原理 活动过程
13、: 1.谈话导入,引出要进行的实验。在开展实验之前,首先与幼儿进行了简短的 互动,让幼儿简单了解一下厨房中的调味品,并了解各种调味品的作用。请幼儿自己讲解一下自己了解到的知识。看、闻一亳师也取出实验中的教具,一一介绍名称,请幼儿用说一说、看 闻、尝一尝等方法认识醋、盐和小苏打 2.幼儿进行实验操作,在操作探索的过程中得出结论 墩师准备两瓶白醋,一袋盐,一袋小苏打及 2个透明玻璃碗。将盐和白醋及 小苏打和白醋分成两组。请幼儿观察并提出问题: 师:是盐和白醋放在一起有好玩的事情发生, 还是小苏打和白醋放在一起有好玩 的事情发生? 师:有什么好玩的事情的发生呢?幼儿带着问题进行实验操作,并把操作的结
14、果记录在实验记录表上。教师总结小苏打和白醋放在一起不仅会有好玩的事情发生还会做一件更有意思 的事情(出示气球)就是可以让气球鼓起来,你们相信吗?激发幼儿兴趣。3.科学小游戏:瓶子吹气球 幼儿得出结论之后,进行操作。把小苏打和白醋放在透明的瓶子里,然后 把气球套在瓶口上,观察气球有什么变化。(气球被吹起来了) 提问:气球为什么会被瓶子吹起来呢?得出结论:食醋和小苏打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4. 介绍二氧化碳的应用:(1)灭火剂,一般条件下,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且比空气重,将二氧化碳覆 盖在燃着的物体表面,可使物体跟空气隔绝而停止燃烧,因此二氧化碳可用灭火, 是常用的灭火剂。(2).碳酸饮料(
15、3)防腐剂,在现代化仓库里常充入二氧化碳,防止粮食虫蛀和蔬菜腐烂,延 长保存期。贮藏粮食、水果、蔬菜。用二氧化碳贮藏的食品由于缺氧和二氧化碳 本身的抑制作用,可有效地防止食品中细菌、霉菌、虫子生长,避免变质。(4)制冷剂,固态的二氧化碳即 干冰”主要用作致冷剂,用飞机在高空喷撒 干冰”可以使空气中水蒸气冷凝,形成人工降雨;(5)在农业上,温室里直接施用二氧化碳作肥料,利用植物根部吸收二氧化碳, 可以增进植物的光合作用。促进农作物生长,增加产量。5. 活动延伸 课后一起来找一找生活中还有哪些好玩的科学小游戏。是什么力量使乒乓球鼓起来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实验知道液体、气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能力
16、目标: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乐于探究周围事物奥秘的欲望。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教具准备使学生敢于提出问题,乐于合作交流。意识到科学和我们生活的密切联系。 通过实验了解液体、气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让学生通过气球的变化认识气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观察法、实验法、对比法。(1)、多媒体课件。(2)、液体、气体热胀冷缩的实验装置。(烧瓶、细玻璃管、胶塞、烧杯、水、酱油、酒精、果汁、小气球等)为了全面实现教学目标,依据儿童的认知规律特点,这节课我是这样设计的, 首先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出问题, 导入到本课课题。然后逐一对这些问题进 行实验,实验时选用多种材料,
17、最后归纳、概括得出结论。教学过程:一、 谈话导入:(1)、同学们在我们生活在大自然的怀抱,自然界中有许多有趣的现象, 谁来告诉我你都观察到哪些有趣的科学现象呢。(同学回答例如:四季的变化、 植物的变化等)(2)、老师也观察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大家想知道吗。(播放瘪乒乓球 鼓起来的录象)引出课题,大屏幕出示让瘪乒乓球鼓起来(板书课题)二、探索新知识(一)、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1)、师:孩子们,我们的老朋友小鼠标也观察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 大家想知道吗。师:我们一起来看看是什么问题。(出示问题:壶里的热水没开,为什么就溢 出来了。)师:同学们现在就请大家进行交流,并提出自己的猜想。 师:请哪位同
18、学来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师:为了证实大家的想法,我们用实验来证明。(出示实验建议)(2)、小组进行实验,探究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师:请每个小组利用不同的材料来进行实验。师:实验过程中,在实验报告单边实验边填写,并且注意实验安全。 各小组自行进行实验,教师巡视指导。各小组交流汇报。(分别利用酱油、水、酒精、果汁、等材料来证明不同的 液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学生通过实验自行得出: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板书)(二)、气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1)、师:我们已了解了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现在,我们再来思考一 下前面的关于瘪乒乓球鼓起来的问题。师:我们再次进行小组交流,并且提出自己的想法。(完成后
19、找同学们回答。) (2)、师:利用实验再次证明学生的想法。填写实验报告单,注意实验安 全。(出示实验建议)各小组自行进行实验,教师巡视指导。各小组交流汇报。(利用气球受热膨胀,受冷收缩的性质来证明气体有热胀 冷缩的性质。)学生通过实验自行得出:气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板书)三、巩固师:孩子们,我们想一想,看看在生活中还有那些热胀冷缩的性质。 师:谁来说说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大家交流自己所学到的新知识。) 师:这节课我们认识了液体和气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而且通过网络我们 还了解到更多的物体具有这种性质。我再给大家介绍几个有关于我们有关热胀冷缩的网址,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在课下继续探究。 下节课,
20、 我们再来深入的探究固体热胀冷缩的性质。(结束)板书设计让瘪乒乓球鼓起来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气体5会吸水的马铃薯教学目标科学概念:认识到一定浓度的液体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这样的液体很多。过程与方法:1经历一个典型的:“观察一一发现一一推测一一验证”的科学探究活动过程。2. 学会给液滴加热的技能。3. 通过推测、验证活动获得数据,并转化为证据,形成科学概念。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物体的沉浮现象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可以被我们认识的。教学过程一、弓I入:马铃薯的沉浮师:同学们喜欢看魔术表演吗?(喜欢)今天,老师给大家表演一个小魔术。1. 出示马铃薯,让学生猜测它在水中的沉浮情况。2. 将马铃薯放入装
21、水的烧杯中,让学生观察马铃薯的沉浮情况。3. 将马铃薯捞出来,对着它吹口气,放入盛盐水的烧杯中,让学生观察马铃薯的沉浮情况。 为什么老师对着马铃薯吹口气就能让马铃薯浮起来呢?大家想知道这其中的奥秘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一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板书课题: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二、观察比较两种液体1、师:同学们能不能找出老师表演魔术的破绽呢?生:把马铃薯放回第一个烧杯,它还是沉,放入第二个烧杯它就浮了。2、师:你来猜一猜,出现这种现象可能是什么原因?生:跟马铃薯没有关系,是因为两只烧杯中的液体可能不一样。3、师:都这么认为吗?(是的)那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检验这两种液体是否相同呢?既不卫生
22、 尝一尝(尝的方法不可取,因为在我们不知道是什么液体时,就随便去尝,也不安全,还可能会有生命危险。) 用看的方法。(我们一直在看,也没能看出来,看是不可能了。) 闻一闻。( 闻的方法也不行,没有特殊的气味区别。) 用酒精灯烧。(师:在科学课中烧叫做加热)现在最可取的检验方法就是用酒精灯加热两种液体了。4、师:那么,用加热的方法来检验,你觉得需要用到哪些材料呢?生:酒精灯、火柴、塑料滴管、铁匙”(教师引导补充完成实验材料,并展示)5、师:在这个实验中你觉得我们需要注意些什么?(学生独立思考后发言)(出示操作步骤)2 3滴。两支滴6、师:根据你们说的, 老师帮大家把这个过程归纳为以下四个操作步骤:
23、 用滴管分别从两个烧杯中各取一些液体,分别在两个药匙上各滴加AA?八-rr in吕分开用。 点燃酒精灯,用酒精灯的外焰对药匙进行加热,待液体快要完全蒸发时停止加热。 用酒精灯盖熄灭火焰。 观察比较两个药匙上液滴变干后留下的痕迹。学生按照试验要求完成实验做好实验记录,然后让学生汇报实验结果。让我们来看看两个铁勺中的现象有什么不同呢?号烧杯中的液体在加热后没有留下痕迹,2号烧杯中的液体在加热后出师:实验结束了,生:我们发现1现了白色颗粒物质。1号杯中的液体是什么了吗?师:现在你猜到生:水。师:那你认为使马铃薯浮起来的2号杯中的液体有什么特点呢?生:在水里加了一些物质。师:你能确定白色颗粒物质是什么
24、吗?生:不能。师:你知道其他可以溶解于水中的白色颗粒物质呢?生:糖、味精,)师:你真会开动小脑筋!其实,老师的确在这个烧杯里加入了一些食盐。三、调制一杯是马铃薯浮起来的液体100ml的清水、筷子、小马铃薯1、师:那么,是不是只要水中溶解了其他物质,马铃薯就能浮起来呢?我们来试着调制一 杯这样的液体,怎么样?(生答:好) 分发实验用品:一些食盐,一些白糖,每一小组还会有一杯 片、小塑料勺。能不能一下子把盐、糖全倒进去师提示:为了准确记录多少糖或者是盐能使马铃薯浮起来,呢?(生答:不能) 师:那么应该怎么操作? 生:用勺子一勺一勺地往烧杯中放。师:怎样才能保证每个小组每勺放入的量是一样多呢?生:每
25、次加入一平勺,用筷子刮平。出示实验步骤不要一下子把全 选择一种物质,在调制过程中,要一次次地加入,每次加入一平勺, 部的物质都倒入杯中。 用搅拌棒对加入的物质进行充分地搅动,加速其溶解速度,但不要用力过大,谨防液体溢出杯外。 加入的物质完全溶解后,等到液面平静时,观察马铃薯的沉浮情况。 随时做好实验记录,直到马铃薯浮起来为止。各选择一个用食盐和白糖让马铃薯浮起来的小组来汇报实验结果。师:那么请同学们想一想,是不是只要加入了食盐或白糖, 就会立刻使马铃薯会浮起来? 生:不是。师:说说你的理由。生:是加入了一定量的食盐后,才浮起来的。师:也就是说液体达到一定的浓度时,马铃薯才会浮起来,对吗?(师板
26、书:一定浓度的)生:对!四、阅读资料1、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盐水、糖水等液体达到一定浓度时马铃薯就会 浮起来,那么,这样的液体能不能也让人浮起来呢?2、师:在我们的生活中,还真有这样神奇的地方,在约旦和巴勒斯坦之间,有一个名叫死 海的咸水湖。(播放有关死海的资料)死海里的水咸极了,含盐量比普通的海水高出六、七 倍。因为水太咸了,湖边很少长草,水里没有鱼,一片死气沉沉,所以得了个死海的名称。 可是死海却淹不死人。即使不会游泳的人在死海里也不会下沉。人能在死海的湖面上漂浮, 要是有兴致的话,还可以悠闲地躺在水面上读书看报呢。五、课堂小结1、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2、同学们课后想不想继
27、续探究还有哪些液体可以使马铃薯浮起来呢?为什么它们会使马铃 薯浮起来呢?下节课,我们继续研究这个问题。六、板书设计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1号烧杯水溶入其他物质'C号烧杯 盐水一定的浓度6小帆船教材简析:学习目标:1.通过学习活动,指导学生能从“为什么”、“为什么会这样”等角度对身边的自然 现象提出问题,并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比较和评价。2.指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想知道,爱提问、愿意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3. 引导学生选择合适材料制作带有创造性科技作品一一小帆船,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4. 通过观察小帆船观察帆与风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实验探究风对帆船的关系,知道 生活中
28、有风力,认识到风对人们工作及生活的影响和风的两面性。学习重点:学生制作小帆船,了解生活中有风力,认识到风对人们工作及生活的影响和风的两面性。学习难点:学生认识风与我们生活的关系,认识到风对人们工作及生活的影响和风的两面性。学习准备:学生准备:学生课前多方面搜集关于风的资料,吸管、制作小帆船的材料:泡沫塑料、 卡纸等。教师准备:关于风的资料课件,吸管、制作小帆船的材料:泡沫塑料、卡纸等。学习过程: 小精灵儿童网站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二次修改一、导入新课:教师出示关于帆船的图片,创设学习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引入本课学习活动。二、学习新课:教师指导学生制作小帆船的小组学习活动。尊重他人劳动成果,从他教师引导学生在制作活动中交流合作,互帮互助,互相评价,人作品中获得收获。教师引导学生展示, 对小帆船进行下水小组实验,引导学生实验“不同方向来的风,使 小帆船行驶的方向也不同”。指导学生汇报交流,教师小结整理,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风服务生活的典型实例。教师指导学生认识风与我们生活的密切关系。教师出示风与生活关系的图片、资料卡片,指导学生小组交流讨论风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教师指导学生小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辩证地、一分为二地看问题,了解风对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浙江国企招聘2024浙江外服招募嘉善地区国企营业受理等招聘27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四川鑫耀产城融合产业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2024年12月对外公开招聘管理人员及专业工作人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统计学构建模型分析题目及答案
- 广东省肇庆市高中地理 第三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3.3 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2)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2
- 2025福建福州金山工业园区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招聘2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福建南平市建瓯市属国有企业招聘37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湖南建投集团春季校园招聘239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浙江湖州市德清国际会议中心有限公司招聘16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河南郑州航空港科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领创”社会招聘4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银行金融基础知识考试复习题库及答案(共700题)
- GB/T 13384-2008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 新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期中测试卷(含答案)
- 员工培训请给我结果课件
- 2022年4月自考质量管理(一)试题及答案含评分标准
- 人教精通版五年级下英语unit 4 Revision优秀课件
- 思修坚定理想信念宣讲教育课件
- 两台37kW三相交流电动机的动力配电柜设计
- 拖欠房租起诉书【5篇】
- 医院临时用药申请表
- 农民合作社财务报表(专业应用)
- T∕CIS 71001-2021 化工安全仪表系统安全要求规格书编制导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