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安合剂的制备及临床应用_第1页
结肠安合剂的制备及临床应用_第2页
结肠安合剂的制备及临床应用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结肠安合剂的制备及临床应用摘要目的:为满足慢性结肠炎的治疗需要,建立结肠安合剂的制备及 临床观察方法。方法:煎煮法制备结肠安合剂治疗慢性结肠炎,采用柳氮磺胺吡啶作对照。 结果:制剂稳定,治疗组总有效率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结论:结肠安合剂可用于临床慢性结肠炎的治疗。关键词:结肠安合剂;制备;应用中分类号:R286.5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5213(2000)01-0049-01结肠安合剂是我院制备的纯中药制剂,它具有抑肝扶脾,调气安肠之功效,对慢性结肠炎有 较好疗效。现将制备工艺和临床观察结果报道如下。1结肠安合剂的制备工艺1.1组方炒白术100 g,炒白芍100 g,陈皮

2、60 g,白芷30 g,木香30 g,乌药100 g,防风60g,制香附60 g,蔗糖160 g,羟苯乙酯0.5 g,全量为 1000 ml。1.2制法以上8味,加水浸渍1 h,按煎煮法煎煮2次,每次2 h, 合并煎液,滤过,滤液静置24 h,吸取上清液,浓缩至适量,加蔗糖、羟苯乙酯至沸混匀, 加蒸馏水至全量,分装入250 ml瓶内,封口,以115 热压灭菌30 min即得。2质量标准2.1鉴别2.2.1按文献1取本品20 ml,加乙醚20 ml,置分液漏 斗中,振摇提取。分取乙醚液置蒸发皿中,挥干,加10%香草醛硫酸液,显紫色。2.2.2取本品20 ml,水浴浓缩至2 ml,加乙醇50 ml

3、,溶解,振摇 ,浸泡4 h以上滤过。滤液在水浴上挥至无醇味,加水饱和的正丁醇萃取, 每次20 ml,共3 次。合并萃取液,用正丁醇饱和的水洗涤,每次20 ml,共3次。分取正丁醇层,水浴挥干。 乙醇溶解,定容为2 ml,作为供试品溶液。精密称取对照品白芍苷2 mg,乙醇溶解,定容为 2 ml,作为对照品溶液。照TLC色谱法,吸取供试品3 l,对照品2 l,分别点于同一块 硅胶GCMCNa0.5%薄板上,以氯仿乙酸乙酯甲酸乙醇(20250.110)上行 展 开,取出晾干,喷5%香草醛硫酸显色剂,105 烘6 min,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 相应位置上,显相同蓝色斑点2。2.3检查pH4.0

4、5.5,相对密度应不低于1.07, 其它应符合中国药典1995年版合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2.4卫生学检查应符合“药品卫生标准”口服液体制剂项下的有关规 定。3稳定性考察将包装好的结肠安合剂于室温下放置,分别在1,2,3,6和12个月后取出进行外观及质量检查,结果均无酸败、发霉现象,pH未见明显变化。4临床应用4.1一般资料196例慢性结肠炎者。随机分组,治疗组116例,其中男性66例,女性50例,年龄1968岁。病程2月18年。对照组80例,男性45例,女性35 例,年龄1665岁。病程3月20年,平均1.4年。两组均有腹痛或腹胀,大便溏薄不畅 或干结难解,泻下粘便,少数挟有血便等临床主症。

5、所有病例治疗前均作过大便培养,钡剂 灌肠摄片,纤维镜等检查以明确诊断。4.2临床辩证分型治疗组116例,对照组80例,两组所观察的病例 在性别 、年龄、病程及中医辩证分型等方面基本相同,经t检验,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 5),具有可比性。4.3治疗方法治疗组口服结肠安合剂,每次20 ml,tid;对照组 口服柳氮磺胺吡啶片(上海三维制药有限公司),1.5 g,tid。30 d为一个疗程。4.4疗效标准参照文献3,制订如下疗效标准。痊愈:临床 症状,体征消失,肠镜检查粘膜病变恢复或遗留疤痕;显效:临床症状,体症基本消失,纤 维肠镜检查肠粘膜病变仅轻度改变;好转:临床症状、体征、纤维肠镜检查病

6、变程度减轻;无效:临床症状、体征、纤维肠镜检查病变均无变化。4.5治疗结果经治疗2个疗程结果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和治愈率与对照组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见表1表1两组治疗结果比较组别例数 痊愈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P湿热积滞治疗组4824119491.70.05对照组351877391.4脾胃虚寒治疗组361788391.70.05对照组251355292.0肝木乘脾治疗组321577390.60.05对照组201134290.05讨论慢性结肠炎,中医文献中无此病名记载,但根据其临床表现,多属“泄泻”、“便秘”、“ 腹痛”范畴,致病原因有感受外邪,饮食所伤或七情不和,

7、脏腑虚衰等,但关键在于湿盛及 脾胃功能障碍,在治疗上应以调整与恢复脾胃生理功能和祛湿为主,脾胃健运,水谷得运 ,则不治泻而泻自止4。据此结肠安合剂选用白芍泻肝木,防风散肝疏脾,白术 理脾祛湿、陈皮、广木香、乌药、香附理气畅调三焦,白芷祛风除湿。全方取辛以行,苦以 燥、淡以渗,温以化,热以清,寒热并调,补泻并用。以祛腐澄源,清除肠内病理产物,终 止病理反馈造成的恶性循环,改善肠内代谢,确实能起到良好疗效。作者单位:姚健康(嘉兴市第一医院,浙江 嘉兴 314000)范平国(嘉兴市第一医院,浙江 嘉兴 314000)参考文献:1中国药典S.一部.1995:852张立峰.头痛停糖浆的制备及临床疗效J.中国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