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_第1页
高二化学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_第2页
高二化学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_第3页
高二化学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_第4页
高二化学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专题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课标解读课标解读教学目标与重难点理解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 比较某些物质的导电性强弱应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理解电离平衡,了解电离度和电离常数的概念描述弱电解质在水中的电离平衡,会进行简单的计算掌握电离方程式的书写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移动从c(H)与金属反应的起始速率和产生的H2的量、中和碱的能力、稀释过程中溶液的pH的变化等角度比较相同浓度或相同的pH的一元强酸和弱酸是历年高考中的热点题型。考点精讲与例题评析知识点1、电解质和溶液的导电性1、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主要有酸、碱、盐、金属氧化物和水非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主

2、要有大多数有机物、非金属氧化物和NH3强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完全电离的电解质。包括强酸、强碱和大多数盐。酸是共价化合物,其他的是离子化合物。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的重要区别是共价化合物在熔融状态下不导电。弱电解质:在水溶液里部分电离的电解持。包括弱酸、弱碱和水。2、电离方程式强电解质完全电离,用“”。弱电解质部分电离,用“”。多元弱酸的电离是分步的,如H2CO3HHCO3;HCO3HCO32。多元弱碱的电离是一步进行的。如Fe(OH)3Fe33OH。要注意的是,Al(OH)3的两性电离方程式:HAlO2H2OAl(OH)3Al33OH多元强酸的酸式盐的电离:熔融状态下:NaHSO4NaHSO4水

3、溶液中:NaHSO4NaHSO4多元弱酸酸式盐的电离:NaHCO3NaHCO33、判断电解质溶液强弱的方法(1)在相同浓度,相同温度下,与强电解质溶液进行导电性对比实验(2)在相同浓度、相同温度下,比较反应速率的快慢。(3)浓度与PH的关系(4)测定对应盐的酸碱性,利用盐类水解的知识。(5)采用同离子效应的实验证明存在电离平衡。(6)利用强酸制备弱酸的方法来判断电解质的强弱。(7)稀释前后的PH与稀释倍数的变化关系。(8)利用元素周期律进行判断。4、溶液的导电性溶液的导电性与电解质的强弱无关,与离子的浓度和离子所带的电荷数成正比。我们要注意的是:(1)金属靠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而导电,电解质溶液

4、靠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而导电。(2)强电解质的导电能力不一定强,弱电解质的导电能力不一定弱,是与离子浓度成正比。(3)金属导电的过程属物理现象,温度升高电阻加大,导电减弱。电解质溶液导电的同时要发生电解,是化学变化,温度越高,反应越快,导电增强。典型例题例1、(07重庆)用食用白醋(醋酸浓度约为1 mol/L)进行下列实验,能证明醋酸为弱电解质的是( )A、白醋中滴入石蕊试液呈红色B、白醋加入豆浆中有沉淀产生C、蛋壳浸泡在白醋中有气体放出D、pH试纸显示醋酸的pH为23点击高考( )1、(07广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硫酸、纯碱、醋酸钠和生石灰分别属于酸、碱、盐和氧化物B、蔗糖、硫酸钡和水分别属

5、于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C、Mg、Al、Cu可以分别用置换法、直接加热法和电解法冶炼得到D、天然气、沼气和水煤气分别属于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和二次能源()2、(08广东)电导率是衡量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大小的物理量,根据溶液电导率变化可以确定滴定反应的终应。右图是KOH溶液分别滴定HCl溶液和CH3COOH溶液的滴定曲线示意图。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用NH3·H2O溶液滴定HCl和CH3COOH混合溶液的滴定曲线的是()3、(莆田08)下列事实可证明氨水是弱碱的是A、氨水能跟氯化亚铁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B、铵盐受热易分解C、0、1mol·L1氨水可以使酚酞试液变红D

6、、0、1mol·L1氯化铵溶液的pH为5()4、【山东09】要证明某酸是弱酸,下列方法正确的是A、将串联一小灯泡的该酸溶液与串联一相同小灯泡的硫酸并联,接通电源后,若该溶液上的灯泡较暗,则说明该酸是弱酸B、测定该酸的钠盐溶液常温下的pH,若pH7,则说明该酸是弱酸C、用该酸与金属锌反应,产生气泡较慢,则说明该酸是弱酸D、中和等体积等浓度的NaOH溶液消耗该酸的量大于硫酸,则说明该酸是弱酸知识点2、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1、在一定条件(如温度、浓度)下,当电解质分子电离成离子的速率和离子重新结合生成分子的速率相等时,电离过程就达到了平衡状态,这叫电离平衡(ionization equili

7、brium)。2、电离平衡的特征:(1) 逆-弱电解质的电离是可逆的(2) 等-V电离=V结合 0(3) 动-电离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 (4) 定-条件不变,溶液中各分子、离子 的浓度不变,溶液里既有离子又有分子 (5) 变-条件改变时,电离平衡发生移动。3、影响因素:(1)内因:电解质本身的性质。通常电解质越弱,电离程度越小。(2) 外因: 浓度:温度升高,平衡向电离方向移动。 浓度:溶液稀释有利于电离 同离子效应:在弱电解质溶液中加入同弱电解质具有相同离子的强电解质,使电离平衡向逆方向移动4、一元强酸与一元弱酸的比较物质的量浓度相同,体积相同时PH相同,体积相同时一元强酸一元弱酸一元强酸一元

8、弱酸C(H)大小相同PH酸的浓度小大小大中和碱的能力相同小大与活泼金属产生H2的量相同小大开始与金属反应的速率大小开始相同,后来弱酸大典型例题例2、(08天津)醋酸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CH3COOHHCH3COO,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醋酸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关系满足:c(H)c(OH)c(CH3COO)B、0、10mol/L的CH3COOH溶液中加水稀释,溶液中c(OH)减小C、CH3COOH溶液中加少量的CH3COONa固体,平衡逆向移动D、常温下pH2的CH3COOH溶液与pH12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pH7点击高考()1、(01全国)在含有酚酞的0、1mol·L1氨

9、水中加入少量的NH4Cl晶体,则溶液颜色A、变蓝色B、变深C、变浅D、不变()2、(04广东)甲酸和乙酸都是弱酸,当它们的浓度均为0、10mol/L时,甲酸中的c(H+)约为乙酸中c(H+)的3倍。现有两种浓度不等的甲酸溶液a和b,以及0、10mol/L的乙酸,经测定它们的pH从大到小依次为a、乙酸、b。由此可知A、a的浓度必小于乙酸的浓度B、a的浓度必大于乙酸的浓度C、b的浓度必小于乙酸的浓度D、b的浓度必大于乙酸的浓度()3、(04全国)将0、l mol·醋酸溶液加水稀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中c(H+)和c()都减小 B、溶液中c(H+)增大C、醋酸电离平衡向左移动 D、

10、溶液的pH增大()4、(04广东)pH相同的盐酸和醋酸两种溶液中,它们的A、H+的物质的量相同B、物质的量浓度相同C、H+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同D、H+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5、(04江苏)用pH均为2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分别中和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当氢氧化钠恰好被完全中和时,消耗盐酸和醋酸溶液的体积分别为Vl和V2,则Vl和V2的关系正确的是 A、V1>V2 B、V1<V2 C、V1=V2 D、V1 V2()6、(05北京春)对室温下pH相同、体积相同的醋酸和盐酸两种溶液分别采取下列措施,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加适量的醋酸钠晶体后,两溶液的pH均增大B、使温度都升高2

11、0后,两溶液的pH均不变C、加水稀释2倍后,两溶液的pH均减小D、加足量的锌充分反应后,两溶液中产生的氢气一样多()7、(05辽宁)向醋酸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则A、醋酸的电离平衡向左移动 B、溶液的pH减小C、醋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减小 D、醋酸的浓度减小()8、(06全国)在0、1mol·L-1CH3COOH溶液中存在如下电离平衡:CH3COOH=CH3COO-+H+对于该平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加入水时,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B、0加入少量NaOH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加入少量0、1mol·L-1HCl溶液,溶液中c(H+)D、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平

12、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9、(07山东)氯气溶于水达到平衡后,若其他条件不变,只改变某一条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再通入少量氯气,减小、通入少量2,溶液漂白性增强、加入少量固体,一定有()()()、加入少量水,水的电离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10、(07海南)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95 纯水的pH7,说明加热可导致水呈酸性B、pH = 3的醋酸溶液,稀释至10倍后pH = 4C、0、2 mol·L1的盐酸,与等体积水混合后pH = 1D、pH = 3的醋酸溶液,与pH = 11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后pH = 7()11、(07上海)下列关于盐酸与醋酸两种稀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相

13、同浓度的两溶液中c(H)相同B、100 mL 0、1 mol/L的两溶液能中和等物质的量的氢氧化钠C、pH3的两溶液稀释100倍,pH都为5D、两溶液中分别加入少量对应的钠盐,c(H)均明显减小()12、(07上海)已知0、1 mol/L的醋酸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CH3COOHCH3COOH,要使溶液中c(H)/c(CH3COOH)值增大,可以采取的措施是A、加少量烧碱溶液 B、升高温度 C、加少量冰醋酸 D、加水()13、(08重庆)向三份0、1mol/LCH3COONa溶液中分别加入少量NH4NO3、Na2SO3、FeCl3固体(忽略溶液体积变化),则CH3COO浓度的变化依次为A、减小、

14、增大、减小 B、增大、减小、减小C、减小、增大、增大 D、增大、减小、增大知识点3、电离度和电离常数1、电离平衡常数(1)定义:在一定条件下,弱电解质的电离达到平衡时,溶液中电离所生成的各种离子浓度的乘积嗖溶液中未电离的分子浓度的比是一个常数,这个常数叫做电离平衡常数,用K表示。(2)表示方法:AB A+B (3)注意事项:同一弱电解质在同一温度下发生浓度变化时,其电离常数不变。K值越大,电离程度越大,相应酸 (或碱)的酸(或碱)性越强。K值只随温度变化。同一温度下,不同种弱酸,电离常数越大,其电离程度越大,酸性越强。多元弱酸电离平衡常数:K1K2K3,其酸性主要由第一步电离决定。2、电离度(

15、1)定义:弱电解质在水中的电离达到平衡状态时,已电离的溶质的分子数占原有溶质分子总数(包括已电离的和未电离的)百分率,称为电离度,通常用表示。(2)表达式:(3)意义:电离度实质上是一种平衡转化率。表示弱电解质在水中的电离程度 温度相同,浓度相同时,不同弱电解质的电离度不同的,越大,表示酸类的酸性越强。同一弱电解质的浓度不同,电离度也不同,溶液越稀,电离度越大。典型例题例3、(09临沂) 已知,25时有关弱酸的电离常数: 弱酸化学式CH3COOHHCNH2CO3电离平衡常数18×10-549×10-10K1=4、3×10-7K2=5、6×10-11则下列

16、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等物质的量浓度的各溶液pH关系为:pH(NaCN)>pH(Na2CO3>pH(CH3COONa)B、amolL-1HCN 溶液与bmolL-1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中c(Na+)>c(CN-),则a一定大于bC、冰醋酸中逐滴加水,则溶液的导电性、醋酸的电离度、pH均先增大后减小D、NaHCO3和Na2CO3等物质的量混合溶液中,一定存在:c(Na+ )+c (H+)=c (OH- )+c (HCO3-)+2c (CO32-)点击高考(山东09)H2CO3和H2S在25时的电离常数如下:w、w、w、k、s、5、u、c、o、m电离常数Ki1Ki2H

17、2CO34、2×1075、6×1011H2S5、7×1081、2×1015则下列反应可能发生的是()A、NaHCO3NaHSNa2CO3H2SB、H2SNa2CO3NaHSNaHCO3C、Na2SH2OCO2H2SNa2CO3D、H2SNaHCO3NaHSH2CO3热点预测()1、(09宁夏)将氢氧化钠稀溶液滴加到醋酸稀溶液中,下列各图示意混合溶液有关量或性质的变化趋势,其中错误的是【答案】D【解析】A选项氢氧化钠和醋酸发生中和反应,反应放热,当酸反应完成后,再加碱,相当于往热水中加入冷水,温度降低。B选项醋酸中滴加氢氧化钠酸性减弱pH增大。C选项醋酸中

18、滴加氢氧化钠,相当于弱电解质溶液变成强电解质溶液,因此导电能力增加。D选项醋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和醋酸发生反应了,因此氢氧化钠开始时为0、【点评】本题考查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的相关知识,题目容量大,对考生的能力要求很高。()2、(飞龙09 )要使CH3COONa溶液pH变为7,应该采取的措施是A、升高温度 B、加蒸馏水稀释C、加入NaOH溶液 D、加入CH3COOH溶液()3、(08重庆)pHl的两种酸溶液A、B各1 mL,分别加水稀释到1000 mL,其pH与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若a4,则A、B 都是弱酸稀释后,A酸溶液的酸性比B酸溶液强若a4,则A是强酸,B是弱酸A、B两种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一定相等A、 B、 C、 D、()4、(广东09)在体积均为1L,pH均等于2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分别投入0、23g Na,则下图中比较符合反应事实的曲线是()5、(浙江调研)一定温度下,将一定质量的冰醋酸加水稀释过程中,溶液的导电能力变化如右图所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