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工学结合调研人才培养模式的调研与思考_第1页
暑假工学结合调研人才培养模式的调研与思考_第2页
暑假工学结合调研人才培养模式的调研与思考_第3页
暑假工学结合调研人才培养模式的调研与思考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暑假工学结合调研人才培养模式的调研与思考    暑假工学结合调研人才培养模式的调研与思考电子通信技术系李鸣亮吴永深2009年8月调研对象:云南科技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昆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调研主题: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调研目的:明确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意义,结合本系实际,思考开展工学结合教学存在的问题、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对策及建议、制订“工学结合”教学计划、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是核心、建设和完善校内外实训基地在工学结合教学中的地位调研形式:参观相关学校的实验实训室、了解某些专业的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教学情况、个别访谈等一、两校概况1云南

2、科技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概况该学院设有“信息、商学、应用技术、人文、基础”五个学部,开设有软件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系统维护、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电子商务、会计、物流管理、旅游管理、文秘、旅游英语、旅游日语、园林工程技术、环境艺术设计(风景园林设计方向)、园艺技术(花卉技术方向)、建筑工程管理、电脑艺术设计、宝玉石鉴定与加工技术(鉴定与营销方向)、医药营销、中药制药技术、药物制剂技术等22个专业。与澳大利亚拉筹伯大学联合开办“计算机应用技术”、“酒店管理”澳班预科专业。学院实行与国际接轨的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推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主辅修制和导师制;课程设置模块化,课程、专业选择自主化,学生

3、可自主选择辅修专业或者第二专业;入学一个月内本人申请可以更改专业。学生修满学分,可以提前毕业。学分不满或因故不能在校学习,经本人申请学院批准可以保留学籍、学分,再入学时,继续选修学分,直到学分修满。毕业成绩合格除获取毕业证书资格外,学院还要求学生取得相应专业的若干职业技能证书。学生毕业,学院推荐就业和鼓励报考省招办统一组织的“专升本”考试,成绩合格对口升入省内本科大学就读,完成本科学历,可推荐到英国、法国、日本、瑞士、澳大利亚等国家自费留学。2昆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昆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国有公办普通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学院以冶金、机械、材料、电气等工科专业为主,培养适应现代工业企业生产所需的高

4、级应用型人才。学院是云南省“高级技能人才培养基地”、昆明市“文明单位”,2007年被中国教育报中国名校600家编委会选入中国名校600家A类学校。学院具有招收留学生资质,目前有留学生在校就读。2007年11月学院通过国家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结论为“良好”。2008年9月,经云南省教育厅批准,以学院为龙头组建成立了“云南工业职业教育集团”。11月,经云南省教育厅评定为“省级高职高专示范实习实训教学基地”。学院依托云南省国有特大型企业“昆钢集团”办学,为学院的教学实习、毕业生就业创造了良好条件,“昆钢集团”现代化的生产设施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实习、实践场地。学院齐备的体育场为学生提供了充裕的

5、活动场所。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普遍存在的问题座谈中普遍认为,当前工学结合人才培养存在如下问题:1.对“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办学理念认识不足由于实施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必然会带来学校管理模式、教学体系的全面变革,对学校职能部门以及专业教师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作量更大,教学成本更高。因此,管理部门和教师或多或少都存在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理。调研发现有的教师由于习惯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对下企业、进车间指导实训时会有抵触情绪,因此工学结合在具体落实时往往会遇到一些阻力,而且由于下企业指导教师的业绩考核、工作量难以计算等原因,对教师业绩考核、津贴分配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是“

6、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直接参与者和执行者,由于每个人的认识不同,实践能力不同,对教学的理解把握也不同,推进有一定难度。2.企业积极性不高表现形式为“以工代学”,简单地认为把学生推到社会上实习就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最常见是部分企业把学生当作廉价劳动力,让学生去从事一些没有任何技术含量的简单劳动。同时,学校的教学往往要受制于企业的生产,出现了“工”“学”矛盾。企业对工学结合的积极性不高,要求企业给予学生合理报酬更是难上加难。通过调研了解到这主要是因为(1)大多数学生不具备顶岗实习的能力,只能进行一些低层次的跟岗实习,学生的不规范操作还会影响正常的生产活动,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2)企业出于企

7、业知识产权和自我保护的需要,不愿意让实习学生知道企业的核心技术和核心机密。(3)最近一些企业受金融风暴的影响,企业用工减少,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积极性。3.课程设置、教学模式的改革滞后高职院校专业课程标准和课程设置过去大多是沿用本科的做法,没有体现经济发展的需求,也没有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更没有体现职业教育以发展技能为主的本质。有的陈旧落后,难以适应科技发展与职业提升的要求。有的太过高深不适应学生的实际学力,而大多数过于强调学科本位,重理论轻技能,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我系结合示范性建设在课改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但整体进度缓慢,只在部分课程中进行了实施。4.学生教育管理难度加

8、大,问题增多实行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学籍管理、实习管理等问题将会增多,难度将会加大,如何适应新的形势要求,改革和创新学生管理办法,也是学校面临的新的难题。二、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对策及建议1加强学习,牢固树立“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理念树立正确的办学理念是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先导,因此必须突破原有的思想禁锢和思维定势,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放到一个新的高度去加以认识和理解。组织教师学习,深刻认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意义,从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及自身生存发展的高度,深刻认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在培养高技能人才中的重要作用,要认识到“校企合作、工学结

9、合”是经济发展对高职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也是高职院校自身生存发展的内在需求。企业深层次参与教学过程是保证高职教育特色和质量的不可缺少的要素之一,要善于找准校企双方的利益趋同点,大力拓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工作思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内容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拓展的,要在明确自身办学定位的基础上拓展思路,以就业为导向,以生产、教学、研发为依托,强化服务意识,扩大校企互利互惠的接合点。可建立以“工学交替”为主,辅以“订单”培养等多种模式的办学体制。近年我们组建了“正威”、“合盛”订单班,近期与常州巴奥米特公司达成订单培养意向等,这些都是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有益探索。只要是有利于双方效

10、益提升,有利于人才培养,各种“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形式都可以尝试。2进一步调整课程设置、转变培养模式进一步加大教学模式改革的力度,以更好地适应工学结合的需要。从一定意义上来说,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职业教育必须以就业为导向。为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在专业技能、务实精神和就业能力等方面都有所提高,必须对教学的各个环节作必要调整,让学生学得进,用得上。我系准备在08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做好09级人才培养方案,重点突出工学结合特色。可以按照企业需求,改变原来固有的课程设置模式。实践课程的内容要与企业的生产作业接轨。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把专业课程细化,按照分类,实行单一模块强化学习。在每个模块学习结束

11、后,学校与劳动技能鉴定部门共同对学生进行考核,考核合格的学生取得该模块相应等级的岗位资格证书,为学生工学结合做好上岗资格上的准备。在课程设置上,要做到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职业技能。在课程开设和教材编排上要认真分析专业岗位技能入手,以“一技之长”为本,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主线。在教学内容上,要删繁就简,面对实际,讲求实效。不拘泥于现行的规定教材,可确定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制定的中级工应知应会为专业课的基本教学内容,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转变成为职业能力。实施工学交替过程中,可把原本在校内实施的实践性强的专业课程,放在工厂的真实环境中进行,由企业技术人员和学校教师结合生产实际,由学生根据自

12、身的工作安排选择白天或晚上参加集中授课,解决学生“工有余”而“学不足”的问题。同时,通过顶岗实习,营造真实的工作环境,校企联合培养学生,既缩短了学校与企业的距离,实现学生理论联系实际、逐步成长为适应企业需要的人才的目的。3建立基于工学结合的教学管理体系针对工学结合教学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按照“工学结合”对教学管理的实际需求,不断完善教学管理的组织系统、信息反馈系统、评价和考核系统。系部成立校企合作办公室,全面协调和指导各专业开展工学结合的实施工作,对工学结合的教学质量进行监控,建立适合工学结合需要的教学管理运行体系、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同时,通过与企业深度合作,共同监控学生校

13、外顶岗实习的教学质量,及时吸纳学生及家长、用人单位、企业专家、指导教师等的反馈信息,不断改进教学与管理。5.改革评价机制,建立全新的评价体系以往评价方式主要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唯一标准,以学校及教师的评价为主。高职院校学生的文化基础本来就差,如果用理论考试成绩作为衡量标准会打击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而单纯由学校及教师的评价难以体现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因此,在课程改革的同时评价机制也必须改革,贯彻职业学校的特征,张扬学生个性,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建立双重的评价体系,即由学校和企业同时对学生进行综合评定。以上是我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通过此次调研,使我更加深刻的理解

14、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明确了党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及时性与必要性,学会要有意识的用科学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同时,要不断将其与本部门工作相结合,做到统筹兼顾,全面分析,既立足于理论,又结合于实际,为我系真正地做到科学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三、制订“工学结合”教学计划、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是核心1.实施“工学结合”模式,必须要有切实可行的专业教学计划作支撑。制订“工学结合”教学计划,要坚持校企双方共同参与的原则,确定培养目标、教学要求、教学方法、教学进度、教学场所和仪器设备等。在实施教学计划的过程中,校企双方都要设专人负责,认真实施,及时反馈信息

15、,解决出现的问题,完善教学计划。2.工与学要同时成为教学计划的规定内容,其教学组织形式可采取轮倒制。学生到企业工作的时间应尽量安排在生产旺季,以解决企业对生产工人季节性的需求。3.要依据“工学结合”的特点和要求,对课程设置的目的和功能进行明晰与评估。明确为什么设置(课程作用)、学什么(课程内容)、如何设置(知识掌握与技能形成的顺序)、达到什么样的效果(课程目标)。4.建立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是“工学结合”教学改革的重点要确定好课程开发的方式,先在企业专家的直接参与下,对该专业的就业岗位的工作任务进行分析归类,找出典型的工作任务,分析提炼出完成典型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在课程内容的设计上要与实际工作情境相结合,通过工作训练,使课程体系中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融为一体。选择好课程内容后,可按工作过程进行排序。5.将职业素质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始终贯穿于整个教学的全过程使学习者在获得就业所必备的工作过程知识的同时,思想品质和职业道德也得到提高。四、建设和完善校内外实训基地在工学结合教学中的地位建设和完善校内外实训基地是基础。1.要与企业共建融教学、生产、科研、经营和产品设计开发于一体的具有岗位情景和职业氛围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其功能要与岗位能力要求相一致,与实训学生数量相匹配,生产条件及技术装备与相对应的专业培养要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