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液(培优难题)_第1页
溶液(培优难题)_第2页
溶液(培优难题)_第3页
溶液(培优难题)_第4页
溶液(培优难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WORD格式可编辑溶液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与溶解度(1)溶质的质量分数():质量与 质量之比;不论溶液是否饱和都适用。(2)固体的溶解度(S):条件,标准,状态,单位;固体 的溶解度只受 的影响。(3)饱和溶液中,与S的关系:=1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及其转化(1)按照在温度下,在溶剂里,溶质还能不能继续溶解对溶液进行分类。(2)判断方法有晶体析出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根据溶解度进行判断。(3)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根据温度对溶解度的影响状况,判断升温或降温。2 .溶解度曲线综合应用(1)对溶解度概念的理解曲线上的每一点对应的溶液必然是溶液。在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解度:10

2、0 g。(2)溶质质量分数的比较根据饱和溶液中溶解度与溶质的质量分数之间的关系以及温度对溶解度的影响状况进行判断。(3)确定结晶的方法冷却热饱和溶液结晶: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固体物质,如制备KNO晶体。专业知识整理分享WORD格式可编辑蒸发溶剂结晶: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 的物质,如海水中提取NaCL练习题1 .向100 g质量分数为20%勺NaCl溶液中加入3 g NaCl固体和12 g水,使其完全溶解,所得溶液中NaCl的质量分数是()A. 20% B . 22.5% C . 25% D . 30%2 .有40 g溶质质量分数为5%勺氯化钙溶液,某同学加入 mg溶质质量分数为15%勺氯

3、化钙溶液,将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到10%则m的值为()A. 20 B . 40 C . 50 D . 603. 25c时将24 g硝酸钾溶解在76 g水中,其溶质白质量分数为 。(1)现将此溶液均分成两等份,则每一份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均为 O(2)取第一份溶液,要使其溶质质量分数减小为原来的1/2,需加入 g水。(3)取第二份溶液,要使其溶质质量分数增大为原来的1.5倍,需加入 g硝酸钾或者蒸发掉g水(结果保留一位小数)。4 .室温时,对100 mL氯化钠饱和溶液作如下操作,则关于最终甲、乙两烧杯中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溶质质量相同 B .溶质质量分数相同C .均为不饱和溶液 D .溶剂质量相

4、同5 .常温下,小刚同学将盛有硝酸钾饱和溶液的试管放入冰水中,有晶体析出,以下判断错误的是()A.硝酸钾的溶解度减小B .溶液的质量减小C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D.析出晶体后的溶液是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6 .如图,把盛有饱和硝酸钾溶液(内含有少量未溶解的KNO晶体)的13c管与一 U形管连通,U形管内盛有水,并将试管插在盛水的烧杯中。专业知识整理分享WORD格式可编辑专业知识整理分享(1)如果往烧杯中缓慢加入硝酸俊固体,此时试管内的KN酬体的量会(“增多”或“减少”),U形管中液面变化是(2)如果往烧杯中缓慢加入氢氧化钠固体,此时试管内的KNO体的量会(“增多”或“减少”),U形管中液面

5、变化是7.请仔细观察下面溶液的变化并回答问题(1) B中溶液变浑浊的原因是(2)若将A中试管内试剂改为硝酸俊, (填"会”或“不会”)出现与上图相同的现象(3) A B、C中Ca(OH)容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8.在某温度下,将少量氧化钙加入到一定量的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图甲表示整个过程中温度的变化,图乙表示氢氧化钙的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小阳同学经过观察和思考,作出了如图丙所示的图象,此图象反映了该过程中(B.溶剂质量与时间的关系A.溶质质量与时间的关系9.C溶解度与时间的关系D.溶质质量分数与时间的关系已知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数据如下表所示:温度/ C02040608

6、0溶解度/g12.615.320.025.038.210.如果要配制该物质溶质质量分数为 20%勺饱和溶液200 g,需要水g,此时溶液白温度应为 C20c时,取甲、乙、丙、丁四种纯净物各 20g,分别加入到四个各盛有 50g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其溶解情况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物质甲乙丙丁未溶解固体的质量/g4.2209.2A.所得四杯溶液都是饱和溶液B . 丁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C. 20c时四种物质溶解度的关系为:内乙甲丁D.四杯溶液中溶剂的质量大小为:丙溶液乙溶液甲溶液丁溶液11 .在20c时,向质量均为50 g的5份水中分别加入一定质量的氯化钾固体,加入氯化钾的质量与所得溶液的

7、质量见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头驳编会12345水的质量/g5050505050加入氯化钾的质量/g510152025溶液的质量/g5560656767A.在20c时,实验3所得的溶液为饱和溶液B.在20c时,所得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实验 1(实验2(实验3(实验4(实验5C.在20c时,实验1所得的溶液为不饱和溶液,可以通过蒸发溶剂的方法使它变为饱和溶液D.在20c时,实验4所得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20 g12 .配制硝酸钾溶液时得到下表数据,根据表中数据分析,不正确的是()序号温度/ C水的质量/g所加硝酸钾的质量/ g所得溶液的质量/ g281041428106146010818A.

8、 28c时10 g水中最多能溶解硝酸钾4 g B . 60c时等质量水中能溶解的硝酸钾比 28c时多C.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D .所得溶液一定是硝酸钾的饱和溶液WORD格式可编辑13 .甲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如图,a、b、c、d为图象中的四个点,请回答问题:(1) tiC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 o (2) 12c时,25 g水中最多能溶解甲物质 g(3)要使甲物质的饱和溶液成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 o(4)甲物质的溶液分别处于a、b、c、d四个点时,溶液中甲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正确的是1. c>d=b> an . c=d>a=bm. c>a> b=d

9、IV. c>a=b> d14 .如图分别表示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溶解度他0 L 片温度也A. M点处甲、乙的溶解度相等B.将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从12c降到tiC,析出晶体的质量为:甲>乙C. tiC时,向盛有50 g水的烧杯中加入22 g甲,充分溶解后所得的溶液为饱和溶液D. 12c时,甲、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甲>乙025 35温度/CA.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B . tiC时,30 g甲加入到50 g水中最多可得70 g溶液C. t 2c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变成不饱和溶液D. 12c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分

10、别降温到 tiC后,所得溶液中溶质 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甲 <乙专业知识整理分享WORD格式可编辑16 .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1)现有操作步骤:a .溶解b .过滤c .降温结晶d.加热浓缩;若甲固体中含有少量乙,则提纯甲的操作步骤是 (填字母序号)。(2) 35c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加水溶解配制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质量的大小关系为:甲 乙。(3)要使25c时接近饱和的丙溶液变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 (4)向100 g 35 c的水中加入45 g甲固体,发现全部溶解,一段时间后又有部分甲的晶体析出。你认为“全部溶解”的原因可能是17 .如

11、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1) ti°C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 相等(填户,一p « T" 户力 止或不一止 )O(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若把 匕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至t2C,此时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 数关系为甲 乙(填或“=”)。(3)把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溶剂的质量一定变小B .溶质的质量可能不变C.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大 D .溶液的质量一定变大18 . 20c时,将等质量的甲、乙固体,分别加入到盛有100 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 1,加热到50c时现象如图2 (不考虑水

12、分蒸发),甲、乙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3卜列说法正确的是(20 3050温度七图3A.图1中乙溶液一定不饱和B .图2中两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止相等L 弓温度七图二C.图3中N表示甲的溶解度曲线D .图2中两溶液降温至30 c一定都不会析出晶体19 .向装有等量水的A、R C烧杯中分别加入10 g、25 g、25g NaNO固体,充分溶解后,现象如图一所示:(1)烧杯中的溶液一定属于饱和溶液的是 (填序号);(2)图二能表示NaNO勺溶解度曲线的是 (填“甲”或“乙”);(3)由图二分析,若分别将100 g甲、乙的饱和溶液从12c降温到tiC,对所得溶液的叙述正确的A.甲、乙都是饱和溶液B .所

13、含溶剂质量:甲(乙C溶液质量:甲乙 D .溶质质量分数:甲乙作业1 .向100 g溶质质量分数未知的NaOH§液中加入5 gNaOH固体和10 g水,使其完全溶解,所得溶液中NaOH勺质量分数为20%,则原未知NaOHS液的质量分数为()A. 10%B .17% C . 18%D . 33%2 .把100 g质量分数为10%勺KNO§液提高到20%采用的方法不可行的是()A 蒸发掉50 g水 B .加入12.5 gKNO固体C.力口入100 g20%勺KNO容液 D .力口入100 g30%的KNO溶液3.20c时,将一定量的NaCl固体溶于水配制成100 g饱和溶液,对该

14、溶液进行如下操作,得到甲、乙、丙、丁四份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专业知识整理分享A.甲、乙、丙溶质质量相同B .甲、乙、丙溶质质量分数相同C.甲、乙、丙、丁溶剂质量相同 D .甲、乙、丙、丁均为饱和溶液4.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现将两支分别装有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底部均有未溶解的固体)的试管浸入盛有水的烧杯里,进行如下操作,下列对两试管中相应变化判断正确的是()A给烧杯加热,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均增大5tK.一广.甲卷|既乙B.向烧杯内加入一定量的浓硫酸,两试管中溶液的溶质质 量分数均增大C.向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冰水混合物,装有甲的试管中固 体量增加、装有乙的试管中固

15、体量减少D.向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硝酸俊固体,装有甲的试管中溶 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装有乙的试管中溶液的溶质质 量分数减小5.向20c的饱和澄清石灰水(甲溶液)中投入适量的氧化钙粉末,充分反应,温度恢复到20c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B .溶液质量比甲溶液小C.溶质质量分数比甲溶液大 D .溶质质量分数和甲溶液相等WORD格式可编辑6. 80c时,将20 g固体A加入到100 g水中配成溶液,对其进行降温操作,测定不同温度时析出固体A的质量,测定结果记录如下表:溶液的温度75503520析出固悻A的质量Fe002.C4. 5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50c时溶液白质量为

16、118g B . 35c时A的溶解度为15.5gC. 20C、35C、50c时所得溶液均为饱和溶液D. 20C、35C、50c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均相等7.甲、乙两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40c时,取甲、乙两种物质各25 g,分别加入到各盛有50 g水的两烧杯中,充分溶解。(1)温度为 C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2)两烧杯中溶液的质量分别为:甲 ?乙。(3)两烧杯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 8.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 tiC时,50 g水中最多溶解甲物质 go(2)甲物质的溶液分别处于a、b两点时,溶液中甲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 o(3)将相同质量的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从 12c降到tiC,析出晶体的质量为:甲乙。9.tiC时,分别将20g甲、乙两种物质加入盛有100g水的A、B两烧杯中,恰好完全溶解,升温到12c时出现C、D烧杯中所示的现象。根据上述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专业知识整理分享WORD格式可编辑A. a为甲的溶解度曲线,b为乙的溶解度曲线B.要使甲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增加溶剂或者升高温度C.烧杯中的溶液一定属于饱和溶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