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和千克(练习二十)》具体内容及教学建议_第1页
《克和千克(练习二十)》具体内容及教学建议_第2页
《克和千克(练习二十)》具体内容及教学建议_第3页
《克和千克(练习二十)》具体内容及教学建议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克和千克一一练习十二5 / 5编写意图(1)练习二十中共安排了 14道.说出下面的费品各有蓟电练习题和1道思考题,练习形式多样,素材丰富。可使学生借助熟悉的生活素材,进一步理解所学知识,2.计苣下*的枷島有孙史*用*牛单住舍适?达成本单元的教学目标。(2) 第1题中,物体的质量单位 以符号形式呈现,意在使学生能够'(克千克(克干克)【丸干克)实现表示质量单位的符号与质量单位名称之间的互相转换,巩固学生对表示质量单位的符号的认识。«風克千屯)30(3) 第2题通过让学生根据物调叠*4?晶的轻重,杞牧4&堆衽里品选择合适的质量单位,进一步使学生明确克和千克的适用情况,进步

2、巩固学生所建立的1克和1千 克的质量观念,为进行估计打下坚 实的基础。(4) 第3题通过让学生读取秤上数值,除为了使学生会看秤外,还可使学生 进一步体会到测量的本质。(5) 第4题是一个调查活动,既可以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又可以帮助学生 了解更多常见物品的质量,建立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积累生活经验。教学建议(1) 借助练习丰富对物体质量的感知,积累基本的经验。本页练习涉及了生活中常见的多种物品, 可借助这些物品,通过掂一掂等活 动对其实际质量进行充分感知,如通过掂一掂固体胶棒,并与已建立的1克的质 量观念比一比,说一说它相当于多少个2分硬币的质量等。第2题可通过追问“你 是怎么判断的? ”强化1

3、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注意把握适当的难度。第1题的教学是为了让学生知道g和kg的符号表示什么,不需要学生实际去运用它们。第3题中练习读取秤上的数值时,也多是整百克整千克的。在根据实际情况设计练习时应予以注意。(3)注意根据本地实际更换素材。第4题中调查的物品,可根据本地情况加以替换,以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切实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编写意图(1)第5题要求学生把物品和与之相应的质量连起来。重在巩固对质在厂:里绘上-' 或F'22000 £5 于克二.4旳0 克S00見"1千克2500无匚3千克量单位克和千克的认识。这里需要学生进行两个层次的辨认:一是对较

4、轻和较重物品进行识别;二是对相同质7.他们現得对吗?试一试a量单位物品的轻重进行识别。(2)第6题让学生借助克和千克戎羊艸aS. II龜征曲H下环.i的关系进行判断,用于巩固学生对质乩节岳这些输品,怎祥就才罷便天-平处于下面的两神狀恚丫IB®*_量单位间关系的认识。第7题以生动的形式列举了学生在称体重时感到疑惑的问题,用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使学生感测i-下500克琦醫有几牛.牯一估65丰码罢怕屮$受到质量的不变性。(4)第8题是有趣的、关于单位间 进率的变式练习,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和综合性。放物品时,学生要先依据天平的 状态,来判断哪边放较轻的物品、哪边放较重的物品,或是放同样重的

5、物品。再 根据克和千克的关系来进行选择与分配。 第9题是针对例3的练习,既巩固估量的方法,又落实“四能”的培养。教学建议(1) 注重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如第8题的教学,这种题目形式学生是第一次接触, 为此,教学时应先让学 生明确“天 平现在处于哪两种状态?分别说明了什么?” 之后再放手让学生解决。(2) 注重对学生进行方法上的指导。如第5题,可先让学生对物品进行分类,区分轻、重的物品,从而确定物品 质量的单位。之后再根据生活经验判断每一类中哪个物品较轻,最后解决问题。(3) 对学生不同的解决方法应予以尊重。第8题是个开放题,教学时应作弹性处理。当每个学生会填一种和几种之后, 教师可提出“怎样思考

6、,才能把所有的情况都填出来?” 但这一要求不需要所有 的学生都达到。(4) 切实组织学生的活动。第7题是活动题,为使学生能切实解开心中的疑问,激发学习的兴趣,应尽量让每个学生试一试。第9题虽是解决问题,但其基础是学生的调查及相应质量观念的建立。编写意图(1)第10题是常规的、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练习。教材呈现了在水果店买水果的生活情境,为学生发现与提出数学问题提供了丰富练习的延伸,意在使学生明确选择称11.下面的秤it多能称?重的谢品¥)-f-JL11)里填上合适的虞童单位r律重/千JL150 ()4()450 ()100 (13.调4本4、艸问学的俸重,井施录在下表中生来说有

7、一定的难度,难在缺乏相应的资源,同时落实分析和解决问题能 力的培养。(2)第11题是关于秤的最大称重范围的练习。此题是读取秤上数值的重的工具时要注意其适用的范围,利 于培养学生的质量观念。这道题对学的生活经验。而解决的方法在于让学 生回到生活中去观察和调查,以丰富 学生的生活经验。(3) 第12题与第2题类似,重在巩固学生对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的认识,深化质量观念。(4)第13题通过调查体重的相关数据,丰富学生对相应质量的感知,为估量能力的培养积累基本的经验。教学建议(1)放手让学生完成练习。第10题是一道开放题,而且也是学生熟悉的形式。因此,可放手让学生充分地提问、解答。学生可能会提出计算质量的

8、问题,也可能提出计算价格的问题,或两类问题同时涉及,教师要予以充分肯定,只要合理即可。(2)注重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完成第11题时,可先让学生说说题目的意思,然后教师可介绍最大称重范围的概念。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观察图中的刻度,由最大刻度的读数找出最大称量范围。由于在现实生活中,秤的样式各异,其最大称量范围的刻度也有不同,如有的秤最大称量的读数与 0刻度之间有一小段距离,还有的不是在圆周上读数,等等。为使学生在生活中能更好地应用, 可以在教学前让学生在生活中对这一问题进行调查,以此降低学习难度。编写意图(1)第14题以图呈现出了 “ 1只鹅和2只鸭同样重” “3只鸡和2只鸭事;+屯同样重”的等量关

9、系,使学生认识到相等关系的传递性,渗透了方程思想,供学有余力的学生掌握,不作考1午克梓花和1+点轶比杜. 娜牛童一些?试要求。(2)思考题是针对学生学习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而设计的。在理解质量世界上JL小 1 杓鸟是坤T乌.尢/ _ - 旳只机克遽 芦71Cttumgia? - J世菲上證乂 的岛是舵A.丸 约有100千丸重 它的一个脣就童 1500 无:时学生往往会产生错觉,认为体积大的质量会大,体积小的质量会小,而没关注到质量的本质。教材以此题加深学生对质量的认识,使学生明确:判断物体的轻重要通过比较两种物品的质量来完成, 而不是通过比较两种物品的 体积。“你知道吗?”呈现了世界上最大的鸟和最小的乌,既可以巩固学生对 质量单位的认识,也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让学生通过数学了解和认识世界,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科之间的联系。教学建议(1)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把握解决问题的关键。第14题以图画形式呈现数量关系,因此,通过看图理解题意就显得非常重 要。完成时,教师可先引导学生用语言来表述图意,也可直接借助图画进行思考。但不管如何思考,关键都是找出鸡、鸭、鹅的质量关系。如,教师可让学生借助 天平的平衡,说一说图中有几对质量相等的事物,再让学生讨论如何求出一只鸡 有多重,进而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