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第二课时_第1页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第二课时_第2页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第二课时_第3页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第二课时_第4页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第二课时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 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并体会其表达效果。2. 联系生活实际领会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道理二、教学重点: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明白村庄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三、教学难点: 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本文所蕴涵的深刻道理。四、教学方法: 默读、指名读、齐读、比较读、男女生轮读、小组讨 论五、教具准备: 投影仪六、教学课时: 一课时七、教学过程(一)导入孩子们,这节课我们继续了解这个小村庄的故事。(二)新课 过渡:上节课,我们初步感知了文章内容,知道在一个山谷里, 早先有过一个美丽的小村庄,后来却完全消失了。那么,这个村庄是 因为村民的一个

2、什么行为而消失的呢?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 快速默 读课文二至四自然段。 (预设:砍树。板书)1. 深入品读,感受村庄被毁的根本原因 师:这样美的小村庄。最后被洪水卷走了。你们概括的原因,是 村民们砍树。可是我有些困惑:村民们要在这里生存,要种庄稼养活 自己,上山去砍一棵树,制作一些农具,不行吗?村民们要在这里居 住,上山砍几棵树给自己盖一间房子,不可以吗?要生活好,需要几 件必要的家具,砍一棵树造家具,可以理解吧?你看,不砍树,村民 们就没法生存,砍树本身有错吗?(生:没有)师:那“砍树”的行为怎么会把小村庄毁了呢?(生:大家都去砍,砍得越来越多了,于是就把小村庄给毁了师:砍树造房造农具本身没

3、有错, 我们要生存就要利用自然资源, 但砍树确实又毁了这个小村庄。这个矛盾我们通过阅读课文来解决。 现在我们就来品读课文, 看看小村庄的村民是怎么砍树的, 是一种怎 样的砍伐才把整个村庄毁掉? (副板书: 品读)品读,就像喝茶一样, 喝一口品一品滋味再咽下去, 你读一句也要细细地品一品, 重点的地 方画一画,体会它的意思。 这样去读课文的第二至四自然段,一句一 句地去品,看看小村庄的村民们是怎么砍树的。朗读、默读、思考, 也可以画下你认为重要的句子、重点词语,大家可以独自思考,也可 三五人组成小组进行研讨,用适合自己的方式学习。开始。 (持续五 分钟。)师:好,很多同学举起了小手要向老师汇报自

4、己的学习成果。来 吧!预设: “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 扩大,生 1:“一年年,一代代” ,说明他们砍树的时间很长,每一年都 要砍,每一代都要砍。师:时间很长。用一个词语来说, 叫什么?“世世代代”。(板书: 世世代代。)生 2:树木不断地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地扩大,这个“不断” 说明村民们是一年到头不停地砍树,从来没有间断过。师:你从“不断”一词品味出小村庄毁掉的原因,也就是“不间 断地砍树”(板书:不间断地)(指导:“一年年,一代代”重读;两个“不断”也得重读,边 读边想象世世代代不间断砍树, 树木越来越少, 裸露的土地越来越多 的情景。齐读这句话) “树木变

5、成了一栋栋房子,变成了各式各样的工具,变成了应有尽有的家具,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柴烟消失在天空中了。”生 1:我觉得他们砍树砍得很过分,因为他们想要的是应有尽有 的家具,您刚才说的做家具是做必备的家具,而他们是必备的要做, 没必要做的也去做,只要想到的就去做, “应有尽有”,这就很过分。师:你抓住“应有尽有”这个词语品味出村民们砍树很过分。那 么你总结的原因就是?(板书:过分地)生 2:我读到“树木变成了一栋栋的房子” ,我想,山上的应该有上亿棵树, 而小村庄只有几十户人家, 一家盖一栋房子根本不会砍 掉那么多树木, 他们肯定是没完没了地盖了很多房子, 才毁掉了整个山坡上的树木生 3:

6、我从“一栋栋”感受到村民们不是每家盖一间房,而是每 家盖三间五间很多的房子。师:你俩的语感也很敏锐,感受到村民们盖房子也很过分。生 4 :这里“大量”这个词说明他们不是适量地砍,而是砍的树 木很多,当成柴火烧掉,太过分了。师:你真会学习,抓住关键的字、词来理解,体会得很深刻。那 么,你的原因就是?(板书:大量地)生 5:我结合前面的“一栋栋”这个词感受到,每间房子都要烧 柴火,房子越多,冒出的柴烟越多,砍的树也就越多。师:你把前后两个分句之间的联系建立起来去感受,真好。师:(出示文字投影片: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柴烟 消失在天空中了。还有大量的树木被当作柴火烧掉了。)同学们的 语感很敏锐

7、, 你们对比着读一读, 想象一下第一句话描绘的是一种什 么样的景象,你有什么感受。生 1:我觉得,大量的树木被当作柴火烧掉,太可惜了。师:为了烧火做饭烧掉大量的树木,太不值得了!生 2:我对比着读发现, 第一句让我感受到那个柴烟消失的样子, 觉得很可惜;而下面的句子就没有这种感觉。师:对了,第二句只是叙述,第一句是形象地去描写,你读起来 感受就很强烈。 这个句子还写出砍树是天天进行, 因为生火做饭是每 天都要进行的。 我们一起来读一下第一个句子, 感受小村庄的村民是怎么砍树的。 “不管怎样, 家家户户靠着锋利的斧头, 日子过得还都不错。 (出示文字投影)生 1 :靠着锋利的斧头生活,就是靠着砍

8、树来生活,就是他们 生活中总要砍树。师:砍树已经成了他们的生活方式。生 2 :我补充一点。“锋利的斧头”这个词语,让我感到他们砍 树时,对树木毫不留情,以砍树就倒下了。我读这心里就特别难受。师:看到“锋利”一词,你有这种感受,这是多么的可贵。生 3 :我也补充,他们每天都大量地砍树,就靠这个,日子过得 还都不错。师:想一想:人们只管砍树过日子,有哪些现象人们视而不见?生 1 :山坡上出现裸露的土地,他们根本不在乎。师:土地裸露,他们根本不管。你们来造这个句子: “不管 , , 家家户户靠着锋利的斧头,日子过得还都不错。 ”生 2:不管山坡上裸露的土地有多少, 家家户户靠着锋利的斧头, 日子过得

9、还都不错。生 3 :不管柴烟怎么污染天空,家家户户靠着锋利的斧头,日子 过得还都不错。生 4 :不管山坡上裸露的土地怎么不断扩大,家家户户靠着锋利 的斧头,日子过得幸福安康。师:是幸福安康吗?看课文原句“日子过得还都不错”,体会体会,怎么理解?生 1:天空被污染,土地被裸露,树木被砍伐,这不可能是很好 的生活,只能说是还可以。师:对,课文没说他们日子过得不错,而是在不错前面加了一个 字“还”,你再读,味道就不一样了。表示什么?生 2 :还都不错,表示他们的日子一般般。 师:你再读这句,体会体会。生 2 补充:我觉得,村民只管砍树,不去种树,毁掉了小村庄。师:说得好。我们再看课文的三四两段。 (

10、出示课文三四自然段 文字)刚才,我们把这两段联系起来体会。发现,看到山坡上的树木 不断减少,他们管吗?(不管)看到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 他们管吗? (不管)看到柴烟污染天空,他们管吗?(不管)他们只管什么?生齐:只管过自己的日子。师:这样联系起来阅读思考叫“品读” 。还有什么感受,继续说。 “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坡上去,把树 木一棵棵砍下来。”生 1:“拎”字,看出村民们砍树很随便,很随意,一点不觉得 可惜;谁愿意盖房就可以去砍树,谁愿意造犁就可以去砍棵树,很随 便,乱砍树。师:你抓住“谁”和一个“拎”字体会到村民们砍树一点计划都 没有,是非常?(板书:随意地)师:你们体会这

11、个句子, “想盖房、想造犁”和“就拎起斧头”中间有没有空隙,有没有犹豫?(生:没有,一想了马上就砍,而且 没有想一想后果。)师:都形成了一种生活习惯,形成了一种生活的方式。你们通过 联系上下文、前后段,品读重点的词语,关键的句子、品出了自己的 感受。在读课文的时候,把我们的感受再放入课文中去,课文的内涵 就丰富了,我们的课堂也就丰富了,是谁丰富了课文、丰富了课堂? 是你们,是你们的品读! (把热烈的掌声送给你们自己)2品读结尾,感受村庄被毁师:你们认为小村庄村民, 世世代代不间断地、 过分地、大量地、 随意地砍树,这样乱砍滥伐小村庄能不消失吗?我们读课文第五自然 段。(全班齐读)师:“什么都没

12、有了”后面一个破折号,解释都是什么没有了。 各家各户一间间一栋栋的房子还有吗?(没有了。 )各式各样的工具 还有吗?(没有了。)应有尽有的家具还有吗?(没有了。 )包括那些 锋利的斧头。师:老师有个问题,“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已经包括“那些 锋利的斧头”了,可是后面还要写“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 ,这有必 要吗?生 1 :没必要,这样写就重复了。生 2 :有必要,这是强调。强调就是因为这个锋利的斧头,所以 小村庄被毁灭了。师:这里的“锋利的斧头”代表了什么?生:代表村民们的乱砍滥伐、只砍树不管种树的行为师:这是在告诉人们,小村庄被卷走了,村民们那种乱砍滥伐、 只砍树不种树的生活方式也宣告结束, 这样生活只能管一时, 不能持 续长久。(指导学生读好最后一段话。先指导: “什么、所有、一切、锋 利的斧头”重读,整段话声音低沉而缓慢,读出沉重)(三)、知识拓展,深化认识 此刻,我们的心情多么沉重!原先的那个美丽的小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