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纯碱的生产》同步练习2_第1页
《1-3纯碱的生产》同步练习2_第2页
《1-3纯碱的生产》同步练习2_第3页
《1-3纯碱的生产》同步练习2_第4页
《1-3纯碱的生产》同步练习2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课题 3 纯碱的生产同步练习 2考查点一 路布兰制碱法1(1)1791 年,法国医生路布兰首先获得制碱专利,以食盐、浓硫酸、石灰石、煤为原料制 碱,该方法分三步: 用NaCI与H2SQ反应制NazSQ;2NaCI+ H2SQ=2=Na2SQ + 2HCI f 用焦炭还原 Na2SO4 制 Na2S;煅烧Na2SO44C=Na2S4COf 用硫化钠与石灰石反应制 Na2CO3;煅烧Na2SCaCO3=Na2CO3CaS(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两步都是氧化还原反应B. 只有第步是氧化还原反应C. 该方法对生产设备基本没有腐蚀D. 该方法对环境污染较小解析 依据氧化还原反应是有化合价变

2、化的反应可知,第 步是氧化还原反 应,故A错,B对;该生产中产生 HCI,对生产设备严重酸蚀;第 步产生 的CO是大气污染物,故 C D错。答案 B考查点二 纯碱小苏打及其用途2.纯碱和小苏打是厨房中两种常见的用品,它们都是白色固体,下列区分这两种物质的方 法中正确的是()。A. 分别用砂锅加热两种样品,全部分解挥发没有残留物的是小苏打B. 用洁净铁丝蘸取两种样品在煤气火焰上灼烧,使火焰颜色发生明显变化 的是小苏打C. 用两只小玻璃杯,分别加入少量的两种样品,再加入等量的食醋,产生气泡快的是小苏打D. 先将两样品配成溶液,分别加入澄清石灰水,无白色沉淀生成的是小苏打解析 小苏打NaHCQ分解生

3、成NazCCb、出0和CO2,有NazCOs残留,A 项错误;纯碱和小苏打的火焰颜色均为黄色, B 项错误;二者的溶液中分别 加入澄清石灰水,均有 CaCO3 沉淀生成, D 项错误。A(苏打)还是答案 C 3苏打和小苏打有着广泛的应用。试从反应物用量角度说明在下列用途中选 B(小苏打),并说明原因。(1) 做面条时防止面粉较长时间储存变酸味,常加入适量的面碱,选用因为 (2) 作为泡沫灭火器的药品,选用 ,因为 (3) 用于洗涤餐具及实验室的玻璃仪器等,选用 ,因为 (4) 治疗胃酸过多时,选用 ,因为 (提示:二者水溶液均显碱性,且苏打的碱性强)解析 由两者的性质可知:Na2CQ+ 2HC

4、I=2NaC+H2O+ COJ, NaHCOs+ HCI=NaCI+出0+ CQf,中和等量酸时消耗苏打的质量相对小;产生等量CO2时消耗小苏打少;而作洗涤剂和中和胃酸时均利用其碱性,苏打碱 性强,洗涤效果好,但碱性太强,不利于健康,故治疗胃酸过多应使用小苏 打。答案 (1)A 中和等量的 J, Na2CQ比NaHCOs的用量少(质量比为53 : 84) B 产生等量的 CO2时,NaHCQ比NazCOs的用量少(质量比为84 : 106), 且产生CO2的速率快(s)A Na2COs 碱性强,洗涤效果好(4)B 要适量中和部分胃酸,若用苏打,碱性太强,腐蚀性强,不利于人体 的健康考查点三 氨

5、碱法4纯碱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目前制碱工业主要有“氨碱法 ”和 “联合制碱法 ”两种工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联合制碱法”和 氨碱法”的化学反应原理中都有下列化学反应NH3+ CO2+ NaCI+ H2O=NaHCC3 J + NH4CI2NaHCQ=Na2CQ+ H2O f + CO2TB. “联合制碱法”生产中有氨的循环利用工艺C. “氨碱法”生产中有氨的循环利用工艺D. “联合制碱法”和 氨碱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解析氨碱法"将NH4CI和Ca(OH再反应,使NH3循环利用; 联合制碱法 ”是制得纯碱和副产品氯化铵。答案 B5. 工业上常用氨碱法制取碳酸钠 (将氨

6、气和二氧化碳先后通入饱和食盐水而析出小苏打,再 经过滤、焙烧而得到纯碱 ),但却不能用氨碱法制碳酸钾,这是因为在溶液中()。A. KHCQ溶解度较大B. KHCO3溶解度较小C. K2CO3 溶解度较大D. K2CO3 溶解度较小解析氨碱法制取Na2CC3的原理是,在精制的食盐水中分别通入NH3、CO2,由于NaHCQ溶解度不大,当 Na: HCOT浓度较大时便析出 NaHCQ晶体, 将过滤得到的NaHCQ煅烧得NazCQ,由于KHCQ溶解度较大,无法从溶 液中析出,故无法利用其分解制取K2 CO3。答案 A6. 纯碱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目前制碱工业主要有“氨碱法 ”和 “联合制碱法 ”两种

7、工艺。 请按要求回答问题:(1) 氨碱法”产生大量CaC2废弃物,请写出该工艺中产生 CaC2的化学方 程式: 。(2) 写出 “联合制碱法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o(3) CO2是制碱工业的重要原料,联合制碱法"与氨碱法"中CO2的来源有何不同? 。(4) 绿色化学的重要原则之一是提高反应的原子利用率。根据联合制碱法”总反应列出计算原子禾U用率的表达式: 原子禾U用率(%)=。解析 氨碱法的原料:氯化钠、碳酸钙(或二氧化碳)及氨。工艺流程:CaCQ高温=©0+ CQ fCQ+ NH3+ H2O=NH4HCC3,NaCI+ NH4HCO3=NaHCQ J+ NH

8、4CI,2NaHCQ= 煅烧Na2CO3+ H2O f + CO2T(3)联合制碱法”中的CQ来源于合成氨厂,氨碱法”中的C02来源于煅CaO+ H2O=Ca(OH>,产生 CaC2 的反应:Ca(OH), + 2NH4CI=CaC2 + 2NH3 f + 2出0,该反应的CaC2中的C来源于NaCI, Ca2+来源于CaCQ,产生无用的 CaC2,降低了 NaCI的利用率。联合制碱法:NH3和C02来源于合成氨厂工艺流程:NH3+ CQ + H20=NH4HC03,NaCI+ NH4HCO3=NaHCQ J+ NH4CI,木2NaHCO3=Na2CO3+ H2OT + COJ。滤液含

9、NH4CI、NaHC03NaCI、NH4HCO3降温、通入NH3 析出NH4CI固体> *加NaC固体滤液t再一次循环利用依据总反应:2NaCI+ CQ+ H2O+ 2NH3=Na2CQ + 2NH4CI 可得:原子利用率=106 X 100%= 49.77%。106+ 107答案 ("2NH4CI+ Ca(OH2=A=2NH3f+ CaC2+ 2出0 (2)NH3+ CQ+ H2O=NH4HCQNaCI+ NH4HCO3=NaHCQ J+ NH4CI2NaHCO3=S烧Na2CO3 + 出0匸 + CO2T烧石灰石106 106+ 107X 100% = 49.77%7 .工

10、业生产纯碱的工艺流程示意图如下:纯碱cD完成下列填空:(1) 粗盐水加入沉淀剂 A、B除杂质(沉淀剂A来源于石灰窑厂),写出A、B 的化学式。A B。(2) 实验室提纯粗盐的实验操作依次为:取样、沉淀、冷却结晶、烘干。(3) 工业生产纯碱工艺流程中,碳酸化时产生的现象是 。碳酸化时没有析出碳酸钠晶体,其原因是 .碳酸化后过滤,滤液 D最主要的成分是 (填写化学式),检验这一成分的阴离子的具体方法是: 。(5) 氨碱法流程中氨是循环使用的,为此,滤液D加入石灰水产生氨。加石灰水后所发生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6) 产品纯碱中含有碳酸氢钠。如果用加热分解的方法测定纯碱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纯碱

11、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可表示为: (注明你的表达式中所用的有关符号的含义)。解析(1)根据沉淀剂A的来源,可知 A可能是CaO或Ca(OHb。B的作用 是用来除去加入过量的沉淀剂,为不引入新的杂质则选用Na2CC3。(2) 考查考生对粗盐提纯的基本技能操作:取样t溶解t沉淀t过滤t蒸发t冷却t结晶t过滤t烘干。(3) 氨化后的氯化钠溶液中通入CO2酸化,因在氨的作用下会产生碳酸氢钠:NaCl+ NH3 H2O+ CQ=NaHCQJ + NH4CI,由于 NaHCQ 的溶解度较小, 从溶液中析出。滤液中含有NH4CI, Cl的检验通常是用 HN03酸化的AgN03溶液,若能 产生白色沉淀,即可证明

12、CI的存在。离子方程式是 NH4+NH3T +出0。(6)设样品质量为ml,加热后固体质量为 m2。咼温.2NaHCQ=Na2CQ+ CQ f + H2O 如168 6284 ( ml m2)x=ml m231则NaHCQ的质量分数为:(NaHCQ)=84 ( ml m2)31m1答案(1)Ca(OHZ 或 CaO Na2CO3(2) 溶解过滤蒸发过滤(3) 有晶体析出(或出现浑浊)碳酸钠溶解度比碳酸氢钠大(4) NH4CI取少量试样,加硝酸酸化,加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该阴离子是氯离子(5) NH4+ OHNH3 f + H2O84 (ml m2)一一(6) w(NaHCO3)=31ml(ml表示反应前样品质量,m2表示加热后固体的质量)考查点四联合制碱法&属于联合制碱法优点的是()。A. 氨和二氧化碳由合成氨厂提供B. 母液可回收氯化铵C. 氯化钠的利用率达 90%以上D. 以上全是解析 联合制碱反应为:NaCI+出0+ NH3+ CQ=NaHCQ J + NH4CI,合成氨厂为制备原料高温出,同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