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谨慎性原则的问题探讨._第1页
关于谨慎性原则的问题探讨._第2页
关于谨慎性原则的问题探讨._第3页
关于谨慎性原则的问题探讨.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关于谨慎性原则的问题探讨写作提纲一、谨慎性原则的概述与起源二、会计谨慎性原则的优点与缺点(一)会计谨慎性原则的优点(二)会计谨慎性原则的缺点三、会计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制度中的体现(一)在资产方面(二)在预计负债方面(三)在收入方面(四)债务重组方面(五)财务分析方面四、会计谨慎性原则在我国的运用局限性(一)谨慎性原则的在会计中的运用(二)慎性原则在我国财务会计改革实践中的运用情况分析五、谨慎性原则的改进思路关于谨慎性原则的问题探讨【内容摘要】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面对的是有风险的市场,其经营活动都有存在着大量的不稳定性,为了避免风险和不必要性发生给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带来的严重影响。在会计核算工作中

2、应该坚持谨慎性,充分估计各种风险和损失,合理预计可能发生的各项费用和损失,并予以记账。会计谨慎性原则是企业会计核算中一项重要原则,运用广泛,可防止抬高资产和收益,压低负债和费用,并起到预警风险和化解风险的作用。而且谨慎性是传统会计中一项历史久远、影响深远但又颇具争议的计量原则。我国自 1993 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中首次引入了谨慎性原则,在 2001 年新的企业会计制度中这一原则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许多体现谨慎性原则的会计处理方法被引进,它对会计实务的影响也日渐凸现,但实际运用中存在利用谨慎性原则操纵利润的现象,因此要采取必要措施趋利弊害,使会计信息更具客观性。由于我国属于新兴的市场经济国家,其

3、谨慎性原则的一些局限也慢慢凸显出来,例如我国对谨慎性原则有些地方缺乏可操作性等局限性。【关键词】 谨慎性原则局限性改进思路谨慎性原则是企业会计核算中一项重要原则,运用广泛,可防止抬高资产和收益,压低负债和费用,并起到预警风险和化解风险的作用。谨慎性要求企业以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时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但需要注意的是,谨慎性并不意味着企业可以任意设置各种秘密准备,否则,就属于滥用谨慎性,视同重大会计差错。实际运用中存在利用谨慎性原则操纵利润的现象,因此要采取必要措施趋利弊害,使会计信息更具客观性。一、谨慎性原则的概述与起源谨慎性原则即稳

4、健性原则,是指某些经济业务有几种不同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可供选择时,在不影响合理选择的前提下,应当尽可能选用对所有者权益产生影响最小的方法和程序进行会计处理,合理核算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即所谓“宁可预计可能的损失,不可预计可能的收益”。 其要求企业以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时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性,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但是并不意味着企业可以任意设置各种秘密准备。其实谨慎性原则的起源很早,历时较长,也经历了几种观念的发展和演化。它最早是财产托管人解脱其受托责任的一种策略,后来逐渐被会计人员和社会所认同与接受,逐渐成为一项历史悠久、影响深远但又颇具争议的会计核算

5、原则。其历史可以追溯到中世纪,当时的财产托管人为了减轻受托责任,对其托管财产的增值不进行任何预计。随着 19 世纪经济的发展,更多受托责任的发生使会计受托责任盛行,正是因为这样使得会计人员面对着日益上升的诉讼风险,会计人员包括管理人员普遍存在强烈的灾难意识,从而使得会计人员会利用某些会计行为或者会计处理方式来减轻自身的相关责任。随着中世纪财产托管人为减轻受托责任的谨慎方式运用的越来越多,逐渐为会计界所认同,进而形成了受托责任观下的谨慎性原则。其中关于对受托责任观下的谨慎性原则的表述有很多,其中最典型的是 Bliss 在 1924 年给出的一个定义:不预计利得,但预计一切损失。仅仅从其字面和其简

6、单的表述当中我们就可以看出该观点有很大的缺陷,其只是大致的描述出谨慎性目标,而且其意味着会计人员可以运用各种手段来低估资产和收入,高估负债和费用,通过蓄意地、一贯地低估净资产和利润以减轻受托责任。综上所述这种观点本身缺乏会计学和经济学的相关理论依据,他仅仅只是站在财产托管人减轻受托责任角度的“实用主义”来对谨慎性进行定义,甚至其一定程度上变成了财产托管人减轻受托责任的一种手段。也正是因为该观点强调蓄意地、一贯地低估净资产和利润,也招致了对谨慎性的诸多批评。受托责任观下谨慎性原则的批评者和反对者认为,如果一味的谨慎性的蓄意低估资产和收益,同时的话预计一切损失,企业必然会形成大量的“秘密准备”,这

7、种情况下有违会计信息真实性和公允表达的要求,导致企业信息失真,谨慎性原则就与可靠性原则相矛盾。所以现在的谨慎性原则并不意味着企业可以任意设置各种秘密准备,否则,就属于滥用谨慎性,视同重大会计差错。正是因为受托责任观下谨慎性观点本身缺乏会计学和经济学的相关理论依据,所以进入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会计目标由于受托责任观转向决策有用观,会计的职能目标更多的是为企业的发展和决策服务,对谨慎性的批评也日渐激烈,致使更多的会计职业团体或准则制定机构来重新审视谨慎性的原理和内涵。美国的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在谨慎性的概念定义研究中反复研讨了这个概念,并且尝试用 “审慎 ”来取代原来的这一概念,在财务会计概

8、念公告第 2 号中,它将谨慎性表述为:“谨慎性是对于不确定性的一个审慎反应,以确保商业中固有的风险和不确定性被充分考虑。因此,在未来收到或支付的两个估计金额之间有同等的可能性时,谨慎性要求使用比较不乐观的估计数。”但是同时美国的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也明确指出:“(在这种定义下),稳健性的概念可能与某些重要的质量特征产生冲突,如公允表述、中立性和可比性(包括一致性) , 。财务报告中的稳健性不应该再蓄意地、一贯性地低估净资产和利润。”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其与前述的 Bliss 定义相比,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的定义一方面指出谨慎性有助于估计各种风险和损失,合理预计可能发生的各项费用和损失,有助于降低企

9、业风险,会计的职能目标更多的是为企业的发展和决策服务突出了谨慎性原则的经济作用,从而使谨慎性原则有了更多的理论依据,另一方面也是对谨慎性原则的一个新的理解,对谨慎性认识的一个新突破。因为从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的定义和相关说明来看,它并不鼓励受托责任观下谨慎性的做法,一味地去低估资产和收入,高估负债和费用,完全否定了过去那种蓄意地一贯少计净利润和净资产的做法,认为会计人员的职责目标更多的是为企业的发展和决策进行服务,认为会计人员在对会计信息和经济数据分析进行取舍和判断时需要持稳健的态度,不能一味的低估资产和收入,高估负债和费用。但同时说明会计人员在其中也要考虑会计信息的真实公允表达、中立性和信

10、息相关性,从而使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和会计报表既能反映企业环境中固有的商业风险和不确定性,同时的话又能满足投资者相关决策需要,更好的为企业的发展和决策行为进行服务。但是决策有用观下谨慎性原则这一定义他主要是定性描述,某些方面还是比较模糊,比如它并没有详细说明“审慎反应”的具体含义,没有进行具体的谨慎性原则行为是什么,会计人员需要怎么做,同时的话也没有解释这一审慎反应是如何保证风险被“充分的考虑”,对其根本就没有一个度量或者计量的标准。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随着会计理论研究的快速发展,其研究方法也逐渐由规范研究向实证研究进行转移和变化,更多的会计观点和看法被提了出来,随着股份有限公司的发展和壮

11、大,越来越多经济现象和经济行为的发生,更多的会计信息需要处理,从而催生出大量的有关于会计实证研究的相关文献涌。由于谨慎性原则是传统会计中一项历史久远、影响深远但又颇具争议的计量原则,当然对于其的研究也逐渐转向实证研究为主,对此要对这颇具争议的这一原则进行实证分析就必须要有相应的定义来界定它、量化它,因此从大量的实证研究文献中涌现出很多对于谨慎性的定义。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有两个,其中一个是B a s u在 1997 年提出的定义,该定义对谨慎性原则的解释是:“会计人员倾向于对好消息(利得)的确认比对坏消息(损失)的确认要求有更加严格的证据”。该定义可以看出,实证研究中相对于受托责任制下的谨慎性

12、和决策有用观下的谨慎性来比较来说,其对谨慎性原则的定义抓住了谨慎性的本质,反映的是谨慎性对利得和损失的不对称性处理特征,即损失被立即确认,而利得只有在实现以后才能被确认。这些观点其各有侧重,我国现在是受托责任制下的谨慎性和决策有用观下的谨慎性两者结合采用。现在我国 2001 年新的企业会计制度中谨慎性原则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许多体现谨慎性原则的会计处理方法被引进在现代会计观点下,例如我国现在对于预计负债的确认,与或有事项有关的义务应当在同时符合以下三个条件时确认为负债,作为预计负债进行确认和计量:(1) 该义务是企业承担的现实义务; (2) 履行该义务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3) 该义务的

13、金额能够可靠计量。但是对于或有事项形成的或有资产只有在企业基本确定能够收到的情况下才可以变成正真的资产,从而予以确认。其实这也就是体现了这一定义,损失被立即确认,而利得只有在实现以后才能被确认。二、会计谨慎性原则的优点与缺点(一)会计谨慎性原则的优点1. 充分估计各种风险和损失,合理预计可能发生的各项费用和损失,有利于进一步挤去资产和利润中的水分,提高会计报表的真实质量,把风险和损失缩小到最小点,能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更加准确可靠的会计信息;2. 对经营的不稳定性和风险性的各种因素作出谨慎的反映和处理以保持企业的稳健经营,增强企业后劲,同时有助于企业的长久发展,提高了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3.

14、 同时更加可靠的会计报表和会计信息有利于管理层做出准确的经营决策;4. 当会计处理方法上有几种方案可供选择时,要选择对净收益和财务状况产生影响的乐观程度最小的那一种方案,即要求人们在会计处理上持谨慎态度,充分估计可能的风险和损失有利于保护债权人和小股东的利益;5. 有利于对其他基本会计原则的适应性进行修正,例如对与可靠性的修正,可靠性要求会计信息真实、完整、可靠。谨慎性充分考虑市场风险和潜在损失,计提折旧和计提减值准备等都有助于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性。(二)会计谨慎性原则的缺点1. 减值准备确认与计量难度较大。无形资产、短期投资等一旦存在减值迹象就必须进行减值测试,而资产可回收金额计算中,资

15、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的估计,预计售价、预计在加工费用、预计处置费用都需要估计。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估计中,未来现金流量和折现率都是比较难以去预计的。而且对于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和合并行为中形成的商誉必须每年年度终了进行减值测试。2. 折旧的计提被滥用。折旧方法有直线计提法和加速折旧法,主要有年限法、工作量法 、年数总和法、双倍余额递减法。但对于到底使用哪一种折旧方法并没有具体的规定,所以企业就可以利用某种折旧方法达到某种方法。例如加速折旧法可以多计提折旧,增加费用,减少利润从而少交所得税。3. 由于当前我国采用应付税款法来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其中规定当计提的减值准备没有实际

16、发生时不可以税前扣除。所以当计提减值准备时,还需补交所得税,增加企业现金流出,限制了谨慎性原则的运用。三、会计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制度中的体现(一)在资产方面首先谨慎性原则在资产方面应用很多,例如,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的研究成本直接计入当期费用,而开发成本必须同时满足下列五个条件才可以进行资本化确认: 1.完成该无形资产以使其能够使用或出售在技术上具有可行性; 2.具有完成该无形资产并使用或出售的意图; 3.无形资产产生经济利益的方式,包括能够证明运用该无形资产生产的产品存在市场或无形资产自身存在市场,无形资产将在内部使用的,应当证明其有用性; 4.有足够的技术、财务资源和其他资源支持,以完成该无形

17、资产的开发,并有能力使用或出售该无形资产; 5.归属于该无形资产开发阶段的支出能够可靠的计量。而无形资产的摊销期限应选择合同期限、法律期限、经营期限,三者当中最短者。对于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必须每年年度终了进行减值测试。其次,对于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有直线法和加速折旧法,由于有些固定资产的使用若存在较大的无形损耗,可以采取加速折旧法,加速计提折旧;再其次,企业应当定期或至少每年年度终了全面检查各项资产,从企业的内部和外部信息进行分析判断,一旦发生减值迹象就应该进行减值测试,比较资产的可回收金额和账面价值,合理预计可能发生的损失计提减值准备,其中包括:短期投资减值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固定资

18、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委托贷款减值准备、坏账损失准备、存货跌价准备等,其中坏账准备的计提方法有“余额百分比法”、“账龄分析法”、“销货百分比法”和“个别认定法”等,具体采用何种方法由企业自行确定,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动。而且对于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和合并行为中形成的商誉必须每年年度终了进行减值测试;最后,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也有多种,加权平均法、移动平均法、个别计价法与 先进先出法。(二)在预计负债方面我国现在对于预计负债的确认这样规定,与或有事项有关的义务应当在同时符合以下三个条件时确认为负债,作为预计负债进行确认和计量: (1)该义务是企业承担的现实义务; (2

19、)履行该义务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3)该义务的金额能够可靠计量。但是对于或有事项形成的或有资产只有在企业基本确定能够收到的情况下才可以变成正真的资产,从而予以确认。其实这也就是体现谨慎性的定义,损失被立即确认,而利得只有在实现以后才能被确认。(三)在收入方面如果劳务的开始和完成分属不同的会计年度,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提供劳务交易的结果能够可靠计量的,应当采用完工百分比法确认提供劳务收入。其中完工进度可以按( 1)已完工作的测量、( 2)已提供劳务占应提供劳务总量的比例、( 3)已经发生的成本占估计总成本的比例来进行计算。如果完工程度不能可靠计量,企业就不能采用完工百分比法确认提供劳务收

20、入。( 1)如果已经发生的劳务成本预计能够得到补偿,应按已收或预计能够收回的金额确认提供劳务收入( 2)如果已经发生的劳务预计全部不能得到补偿的,成本高于可能收回效益,应将已经发生的劳务成本计入当期损益,不确认提供劳务收入。建造合同收入核算中,建造承包商正在建造的资产,类似于工业企业的在产品,性质上属于建造承包商的存货,期末应当对其进行减值测试。如果建造合同的预计成本超过合同总收入,则形成合同预计损失,应提取减值准备,并确认当期费用。合同完工时,将已提取的损失减值准备冲减合同费用。对于授予客户的奖励积分,这些在销售产品或提供劳务的同时授予客户的奖励积分,应将销售取得的货款或营收货款在本次商品销

21、售或劳务收入与奖励积分的公允价值之间进行分配,将取得的货款扣除奖励积分公允价值的部分确认为收入、奖励积分的公允价值确认为递延收益。当客户兑换奖励积分时,将原计入递延收益的与所兑换积分相关的部分确认为收入。(四)债务重组方面债务重组,是指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下,债权人按照其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法院的裁定做出让步的事项。新制度规定债务人以低于债务账面价值的现金清偿某项债务的,债务人应将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支付的现金差额确认债务重组利得,作为营业外收入,计入当期损益。债权人应当将重组债权的账面价值与收到的现金之间的差额确认为债务重组损失,作为营业外支出,当然若债权已经计提减值准备的,应先将上述差

22、额冲减已计提的减值准备。债务人以低于债务账面价值的非现金资产清偿某项债务的,债务人应将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转让的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债务重组利得,作为营业外收入,计入当期损益。若债权人不另外支付增值税,那么重组利得应为债务的账面价值与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和相关税费之和的差额。若债务转为资本的方式进行债务重组的。债务人应将债权人因放弃而享有股份的面值总额确认为股本,股份的公允价值总额与股本之间的差额确认为资本公积。债务的账面价值与股份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债务重组利得,计入当期损益。(五)财务分析方面谨慎性原则在财务分析中的应用其实并不是很广泛,主要是因为预计负债的主要是就短期

23、偿债能力、企业资产运营效率等进行初步分析,旨在分析谨慎性原则在中国目前财务会计中的运用情况。(1)企业资产营运效率分析中的运用。在会计核算当中,由于谨慎性原则的运用对于应收账款、存货与固定资产等的计算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其中谨慎性原则在企业资产营运效率分析中的运用是通过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固定资产周转率等来体现的。应收账款周转率是指在一个会计年度内应收账款转为现金的次数。存货周转率指标反映在一个会计期间存货周转次数,一般越高越好。固定资产周转率指标越大,表示固定资产周转率越高。(2)短期偿债能力分析中的运用。谨慎性原则在短期偿债能力分析中的作用是通过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来体现的。因为谨慎性原则的运用对

24、于计算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的分子分母的组成金额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另一方面速动利率比流动比率更可靠、更能反映其短期偿债能力,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一种谨慎的态度。指流动资产总额和流动负债总额之比;流动资产,是指企业可以在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者运用的资产,主要包括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和存货等;流动负债,是指将在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债务,包括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股利、应交税金、其他暂收应付款项、预提费用和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等。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流动比率高的企业并不一定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就很强,因为流动资产之中虽然现金、有价证券

25、、应收账款变现能力很强,但是存货、待摊费用等也属于流动资产的项目则变现时间较长,特别是存货很可能发生积压、滞销、残次、冷背等情况,流动性较差。而速动比率则能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因为速动资产就是指流动资产中容易变现的那部分资产。速动资产是指变现能力较强的流动资产,包括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项等,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变现,速动比率更充分地体现了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四、会计谨慎性原则在我国的运用局限性(一)谨慎性原则的在我国会计中的运用谨慎性原则针对经济活动中的不确定因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面对的是有风险的市场,其经营活动都有存在着大量的不稳定性要求人们在会计处理上充分估计可

26、能发生的风险和损失,提供反映经营风险的信息,这样有利于保护投资人的权利,也有利于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而且能有效地防止企业短期行为。因为在我国现在的经济形式下,国有企业占主导地位,同时中小企业众多,考核绩效在某些方面还有待于改进。考核经营者的能力通常只看企业经济效益,为了避免造成某些企业经营者只顾当前效益而忽视企业长远利益,该摊的费用不摊、该提的折旧不提或少提等,导致成本不实,使成本和费用减少,虚增利润,潜亏挂账,不良资产增加。按谨慎性原则要求进行资产进行减值测试和比较资产的可回收金额和账面价值,提足必要的准备基金,可以防止企业收入超分配,有效地遏制这种短期行为,从而保证企业的长远发展和后续

27、潜能。但是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认识到,谨慎性原则若使用不当也可能降低企业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可比性,使会计信息失真。因此,有必要对谨慎性原则的运用必须进行严格规定,关键会计人员应在保持职业道德操守的同时加强会计专业水平,实际工作中应保持应有的道德水平和专业水准,以扬长避短,发挥其最大作用。在我国最新颁布的会计准则中有非常明显有关于谨慎性的描述,企业会计准则由财政部制定,于 2006 年 2 月 15 日发布,自 2007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本准则对加强和规范企业会计行为,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会计规范处理,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起到指导作用。其中企业会计准则第二章第18 条规定:“会计核算应当

28、遵循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合理核算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企业会计制度第 11 条第 12 项规定:“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应当遵循谨慎性原则的要求,不得多计资产或收益,少计负债或费用,但不得计提秘密准备。”这是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对会计核算中贯彻谨慎性原则的一般要求。其实谨慎性原则在我国的运用其实时间并不长,只不过随着我国的经济不断面临改革,经济的快速发展是新的经济行为不断发生,我国从首次引入谨慎性到现在 20 年的时间,关于谨慎性经历数次修改,现在基本实现了与国际接轨。我国自 1993 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中首次引入了谨慎性原则,在 2001 年新的企业会计制度中这一原则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29、,许多体现谨慎性原则的会计处理方法被引进,它对会计实务的影响也日渐凸现,但实际运用中存在利用谨慎性原则操纵利润的现象,因此要采取必要措施趋利弊害,使会计信息更具客观性。由于我国属于新兴的市场经济国家,其谨慎性原则的一些局限也慢慢凸显出来,例如我国对谨慎性原则有些地方缺乏可操作性等局限性。(二)慎性原则在我国财务会计改革实践中的运用情况分析谨慎性原则在我国财务会计改革过程中曾引起理论界和实务界广泛的争议,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过度谨慎性。我国企业在实施承包经营过程中,为了自身利益,行为短期化进行掠夺式生产,而谨慎性原则成为企业承包者隐瞒利润,逃漏税收的秘密武器。考核经营者的能力通常只

30、看企业经济效益,为了避免造成某些企业经营者只顾当前效益而忽视企业长远利益,该摊的费用不摊、该提的折旧不提或少提等,导致成本不实,使成本和费用减少,虚增利润,潜亏挂账,不良资产增加;另一个是谨慎性不足问题。我国企业谨慎性原则实施范围仍显狭窄,离充分谨慎性原则还有一定距离。比如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跌价准备的过高计提使得当期利润计算偏低,期末存货价值减少,导致后期销售成本偏低,从而使下一会计年度的会计利润反弹。对于期末存货占资产比重较大的企业来说,一定程度上就成为了一种操纵利润的方法。由此可见,某企业完全可能同样也可以在某一会计年度针对于某些呆滞的特殊的存货,计提巨额存货跌价准备,实现对剩下存货的成本

31、进行认为的成本下调,然后第二年就可以顺利实现数额可观的净利润。因为这种做法非常的简单,同时也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只需对期末存货可变现净值作过低估计,而无需在次年度大量冲回减值准备即可实现。由此可见谨慎性既可以估计潜在风险和损失,同时也可能被滥用。所以谨慎性原则的原用必须要以可靠性与相关性这两个关键原则为前提的情况下才予以使用。提供客观、真实和公允的财务会计信息才是企业应用谨慎性原则的目的。只有对谨慎性原则本身和谨慎性原则下编报出来的财务报表有一个充分而且正确的理解,报表的各个使用者,债权人、股东、公司管理层等才能进行更为准确客观的财务分析并从而作出正确的投资决策。目前我国对于谨慎性原则运用的局限

32、性主要体现在一下几点:1、谨慎性原则下,某些经济业务有几种不同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可供选择时,在不影响合理选择的前提下,应当尽可能选用对所有者权益产生影响最小的方法和程序进行会计处理,合理核算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也正是因为有多种方法可供选择,会计政策的可选择性较强,一定程度上会计人员可以自行选择某种方法,从而使得资产和利润达到客观性要求的目的不一定能够完全实现。例如固定资产是采用加速折旧法还是采用直线折旧法,加速折旧法会加速计提折旧,增加费用,有利于资产的加速更新,同时也减少了企业税收,降低税款;实际成本计价下,发出存货的成本按什么价格计价,可以采用先进先出法等四种方法;企业计提坏账准备的方法

33、有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账龄分析法、销货百分比法和个别计提法等四种方法可供选择,而且计算的比例由是由企业自行确定,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会计人员的主观判断;对于短期投资计提跌价准备时,可以分别按投资总体、投资类别、单项投资计提(但如果某项短期投资比重比较大,例如其占整个短期投资总体金额 10%及以上的,必须按单项投资作为基础来计算并计提跌价准备)。同样也可以看出来,其也有多种方式来计算短期投资计提跌价准备,企业究竟是使用哪一种方式来进行分析计算,企业的话根据其自身的经营活动和经济特点来自行确定。诸如以上情况,都是由于选择性较强,每种不同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都会出现不同的会计计量结果,形成不同的财务报

34、表和会计信息,债权人、股东、公司管理层都可能由此做出不同的投资决策。2、我国现行的会计法规体系中某些条款缺乏可操作性。目前,我国新颁布的,自 2007 年 1 月 1 日开始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在很多方面体现了谨慎性原则对会计实务的规范,随着企业经济业务的不断发展,股份制企业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经济的竞争日益加剧,特别是上市公司谨慎性原则应用倾向明显增强,某些条款缺乏可操作性的弊端也明显凸显,例如计提坏账损失比例计算没有具体的计算规定和要求,仅仅是说明“企业应根据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合理地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对于减值准备的计算依赖于可回收金额的计算,

35、但是资产可回收金额计算中,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的估计,预计售价、预计在加工费用、预计处置费用都需要估计。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估计中,未来现金流量和折现率都是比较难以去预计的;而且会计制度要求对会计政策变更引起的差异要进行追溯调整。而某些差异,如固定资产折旧政策变更引起的差异进行追溯调整可能好几年甚至几十年,既要调整企业所得,还要调整所得税费用,操作难度及工作量很大。3、绩效评价体系不合理。目前,我国企业绩效评价依然是以利润表中利润为主。我国在评价和衡量国有企业的综合绩效运用传统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不准确 ,在与国外企业在管理经验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我国企业主管部门和所有者

36、对企业经理业绩评价也以利润为主要指标。所以导致一些企业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甚至通过不计提准备或部分计提准备的做法达到目标。因为考核经营者的能力通常只看企业经济效益,这样的行为会造成某些企业经营者只顾当前效益而忽视企业长远利益,该摊的费用不摊、该提的折旧不提或少提等,导致成本不实,使成本和费用减少,虚增利润,潜亏挂账,不良资产增加。这些做法无疑为谨慎性原则的应用设置了制度障碍。(3)在实际的会计工作当中谨慎性原则的运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会计人员的主观判断。例如减值准备计提计算当中,资产可回收金额中的“可变现净值”如何计量确定,可变现净值,是指企业在正常经营过程中,以估计售价减去估计完工成本及销售所必

37、须的估计费用后的价值。这三个估计,任何一个估计脱离实际较大,可变现净值就难以计算正确。资产可回收金额中的另一个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估计中,未来现金流量和折现率都是比较难以去预计的,其相关数额和比例的计算都必须依赖于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和主观臆断。也正是由于谨慎性原则具有主观臆断和难以验证性,致使该原则易被滥用,从而极大地破坏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与相关性,甚至使会计信息严重失真,出于不同的目的,为企业经营者调节年度损益,均衡股利分配甚至逃避税款都提供了一种手段。五、谨慎性原则的改进思路对谨慎性原则的应用进行必要的约束同时加强审计监督 :前面财务会计制度也说过对于谨慎性运用在某种程度上缺少可操作

38、性,有很多地方依赖于会计人员的主观臆断。要强化内在约束机制,也就是因为谨慎性原则在实际工作操作过程中有较强的倾向性和主观随意性。会计人员可以有选择性的选择几种会计政策中的一种,例如折旧方法的选择等,而且某些数据的计算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会计人员的主观判断,有较大的随意性。为了避免企业以运用谨慎性原则为借口,达到某些粉饰财务报表,减少税收等不良行为,例如随意变更财务核算方法,高估损失,低估收入,虚列成本费用,增加成本以期达到减少企业利润逃避税收的目的,像这种歪曲真实的经营成果,就必须加强审计监督,充分利用单位内部的审计和独立的社会审计,防止滥用和曲解谨慎性原则,避免人为扭曲真实的会计数据,致使信息失真,损害债权人和小股东等的利益。同时,应强化企业内在约束机制,提高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意识,优化财务行为,从而使谨慎性原则得到合理的运用。在适度谨慎性的会计实务中,可以对谨慎性原则的应用前提和应用条件进行必要的约束,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会计人员的主观性和随意性。例如,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的研究成本直接计入当期费用,而开发成本必须同时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