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及其化合物_第1页
氮及其化合物_第2页
氮及其化合物_第3页
氮及其化合物_第4页
氮及其化合物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1/ 10氮及其化合物1 .下列气体,可以用排水法收集的是()A.NOB.NH 3C.HClD.Cl 22 .常温常压下,向盛有 3.0mLNO的试管中缓缓通入1.5mLO2。最终试管中剩余的气体成分和体积为A.NO , 1mLB.O2, 0.5mLC.NO2, 1mLD.无法确定3 .关于盐酸、硫酸、硝酸的说法正确的是()A.都是含氧酸B.都属于强电解质C.都容易挥发D.都能与金属Mg发生反应产生气体4 .下列物质:氢氟酸;浓H2SO4;烧碱溶液;Na2CO3固体;氧化钙;浓HNO3。其中在一定条件下能与SiO2反应的有()A.B.C.D.全部5 .对下列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A.氨溶于水的喷

2、泉实验,说明氨气极易溶于水B.用氢氟酸雕刻玻璃,是由于氢氟酸能与二氧化硅反应C.向蔗糖中加入浓硫酸后出现发黑现象,说明浓H2SO4具有吸水性D.氯气可使湿润的红色布条褪色,而不能使干燥的红色布条褪色,说明次氯酸具有漂白性6 .氢化俊(NH4H)与氯化俊的结构相似,它与水反应有气体生成.下列关于氢化钱叙述不正确的是11A.是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B.电子式是:窿:”:!“一C.与水反应时,它是还原剂 D.固体投入少量的水中,有两种气体产生7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稀硝酸是弱酸,浓硝酸是强酸 B.稀硝酸与活泼金属反应主要放出氢气,而浓硝酸则通常使金属钝化C.浓硝酸、稀硝酸和浓硫酸都是强

3、氧化剂D.室温下,铜既可与浓硝酸反应,又可与稀硫酸反应8 .一定量的浓硝酸与过量的铜充分反应,生成的气体是A.?只有 NO2B.?只有 NOC.?NO2和 NOD.?NO2和 H29 .下列关于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氨易液化,因此可用作制冷剂B.氨易溶解于水,因此可用来做喷泉实验C.氨极易溶解于水,因此氨水比较稳定(不容易分解)D.氨溶解于水显弱碱性,因此可使酚配试剂变为红色10.1.28g铜投入一定量的浓硝酸中,铜完全溶解,生成气体颜色越来越浅,共收集到VmL气体(标准状况),将盛有此气体的容器倒扣在水中,通入氧气恰好使气体完全溶解在水中,则需要标准状况下的氧气体积为A.504mLB

4、.336mLC.224mLD.168mL11 .亚硝酸(HNO 2)既可作氧化剂又可作还原剂,当它在反应中作氧化剂时,可能生成的产物是()A.N2B.N2O3C.HNO3D.NO21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酸雨是指PHV7的雨水,酸雨长时间放置,酸性变强B.用排空气法收集 NOC.用加热浓氨水的方法可以快速制氨气,经氯化钙干燥后得到纯净的氨气D. 2NH3+Cl2=6HCl+N 2,因此可以用浓氨水检验氯气的管道是否漏气13 .下列溶液中,常温下可以用铁罐装运的是A.浓盐酸B.稀硫酸C.浓硝酸D.硫酸铜溶液14 .下列关于NO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是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B.在空

5、气中极易被氧化生成NO2C.在。2存在时能与水发生反应生成硝酸D.可由NH3在催化剂作用下与 O2反应生成15 .下列关于硝酸的认识中,正确的是A.浓、稀硝酸光照和受热都会分解B.浓硝酸与金属反应不放出氢气,而稀硝酸与金属反应可置换出氢气C.常温下,因为铝和铁不与浓硝酸反应,所以浓硝酸可盛放在铝制或铁制容器中D,铜分别与浓硝酸、稀硝酸反应生成NO2和NO ,故稀硝酸的氧化性大于浓硝酸/1 L16 .将51.2gCu完全溶于适量浓硝酸中,收集到氮的氧化物(含NO、N2O4、NO2)的混合物共0.8mol,这些气体恰好能被 500mL2mol/LNaOH溶液完全吸收,生成含NaNO3和NaNO2的

6、盐溶液,其中 NaNO2的物质的量为( )A. 0.2molB. 0.6molC. 0.8molD. 1.0mol八八含硅懒料(黎雨成分之一)17 .氮的氧化物和硫的氧化物是导致酸雨的物质。袅- 土- +(1)形成酸雨的原理之一可简单表示如图:时,口 6请回答下列问题:酸雨的pH (填 之”或目5.6;D物质的化学式为 ;反应b的化学方程式为;(2)在一定条件下氨气亦可用来将氮氧化物转化为无污染的物质.写出氨气和二氧化氮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氮气和水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中氧化剂是 ;18 .盐酸、硫酸和硝酸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也是化学实验室里必备的重要试剂。请回答下列问题:(1)常温下,可用铁

7、、铝制的容器盛放浓硫酸,说明浓硫酸具有 性。(2)硝酸铜是制备 Cu-Zn-Al系催化剂的重要原料,工业上用洗净的废铜屑作原料来制备硝酸铜。下列制备方 法符合 绿色、环保”理念的是 (填序号)。Cu+HNO3(浓)一Cu(NO3)2Cu+HNO3 (稀)-Cu(NO 3)2Cu-9*Cu0 HHeS (稀 ) Cu (NO3) 2(3)在50mL18moi L-1的浓硫酸中加入过量的铜片,加热使之充分反应,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可能是 (填序号)。A . 20.16L?B. 6.72L?C. 10.08L?D. 15.12L若使上述反应中剩余的铜片继续溶解,可向其中加入硝酸钠,写出反应的

8、离子方程式?。(4)某同学向浸泡铜片的稀盐酸中加入H2O2后,铜片溶解,并且该反应的产物只有氯化铜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19 .NH3和HNO 3是重要的工业产品,下图为合成氨以及氨氧化制硝酸的流程.(1) N2约占空气体积的 ,从空气中分离出 N2利用的原理是(2)合成塔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该反应中的氧化剂是 . 22.4LN 2 (标准状况)完全反应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 .(3)氧化炉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4)吸收塔中通入空气的作用是 .20 .工业合成氨是利用氮气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的。氨是重要的工业原料。请回答下列问题:(1)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 周期

9、第 族;氮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2)写出氨分子的电子式 ;指出分子中化学键是 (填 离子键或共价键。)(3)写成合成氨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则相同条件下“1molN2和3molH2”的能量与"2molNH”的能量较高的是 ;21 .实验室用如图装置制取并收集氨气,请回答下列问题:和NIL。 /写出大试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下列气体能采用如图收集方式的是。A. O2B. NOC. H2禺,若反应U攵集了 336mL标况下氨气,将其配制成500mL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4)另取上述(3)所得溶液配制成0.0lmol/L溶液100mL的过程中,不

10、需要使用的仪器是(填代号)。A .烧杯B.胶头滴管C.玻璃棒D. 100mL容量瓶E.漏斗(5)某学生欲试验氨气的水溶性,将集满干燥氨气的试管倒置于水中,则其观察到的现象应该与图一致。22 .NO虽是大气污染物,但研究表明少量NO在人体内可参与神经系统的调控。(1)实验室用金属铜和稀硝酸制取NO的化学方程式为 。(2)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装置,研究铜丝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的气体确实是NO。反应开始后,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导管 a处产生无色气体、。玻璃管的作用是 O若需使反应停止.可采取的操作是 。(3)如要在上图a管处连接收集NO气体的装置,合理的是 (填字母)。(4)工业上利用氨气和氧气制取NO

11、的方法是(填化学方程式)。23 .学生设计的用氨催化法制取少量HNO3溶液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实验室制备NH3,下列方法中适宜选用的是 (填序号).、 I K '二三,'i 固态氯化俊与熟石灰混合加热固态氯化钱加热分解 碱石灰中滴加浓氨水 氯化钱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共热(2)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装置C的作用是;装置C中的现象是 ;为确保装置 D中尽可能多地生成 HNO3,所通入。2和NH3 的体积比应大于.(4)装置D中发生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试卷答案1.AA.NO难溶于水,可以用排水法收集,A正确;B.NH 3极易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B错误;C

12、.HCl极易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C错误;D.Cl 2能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D错误,答案选 A。2 .A根据4NO+3O2+2H2O = 4HNO3可知1.5mL氧气可以消耗NO的体积为- j SmL - 2mL,所以反应后 NO过量3mL - 2mL = 1mL ,答案选 A。3 .BI I4 .A二氧化硅与氢氟酸反应生成四氟化硅与水,故正确;二氧化硅不与氢氟酸以外的酸反应,不与浓硫酸反应,故错误;二氧化硅与烧碱溶液反应生成硅酸钠与水,故正确;二氧化硅与Na2CO3固体在高温的I '''反应生成硅酸钠与二氧化碳,故正确;二氧化硅与氧化钙在高温时反应生成硅酸钙

13、,故正确;二氧化-I .-硅不与氢氟酸以外的酸反应,不与浓硝酸反应,故错误;故正确;故选Ao点睛:二氧化硅化学性质不活泼,不与水反应,属于酸性氧化物,一般不与酸反应,但二氧化硅能与氢氟酸反 应生成四氟化硅与水。本题中要注意二氧化硅和碳酸钠在高温下能够反应。L .1' .5.CA.氨溶于水的喷泉实验,说明氨气极易溶于水,A正确;B.用氢氟酸雕刻玻璃,是由于氢氟酸能与二氧化硅反应生成四氟化硅和水,B正确;C.向蔗糖中加入浓硫酸后出现发黑现象,说明浓H2SO4具有脱水性,C错误;D.氯气溶于水生成的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因此可使湿润的红色布条褪色,氯气没有漂白性,所以不能使干燥的 红色布条褪色

14、,D正确,答案选 Co点睛:注意浓H2SO4的吸水性与脱水性的区别:浓 H2SO4夺取的水在原物质中以 H2O分子形式存在时浓 H2SO4 表现吸水性,不以 H2O分子形式而以H和。原子形式存在时,而浓 H2SO4表现脱水性。利用浓硫酸的吸水性 常用于气体的干燥剂。 Y I6.B试题分析:A、氢化俊(NH4H)与氯化俊的结构相似,氯化俊是离子化合物,所以氢化钱是离子化合物,含有离 H 上 _子键和共价键,A正确;B.电子式为H:看:H :H1 , 8必正确;C.氢化俊(NH4H)与水反应有气体生成,生成的气体是氢气,氢化钱中的H-被氧化为0价的氢气,作还原剂,水是氧化剂,C不正确;D.固体投入

15、少量的水中,生成氢气和氨气,产生两种气体,D正确,答案选 AD。7.C【考点】硝酸的化学性质.【分析】A、硝酸为强电解质,能完全电离;B、稀硝酸是强氧化性的酸,与活泼金属反应不产生氢气,而产生一氧化氮气体;C、浓硝酸、稀硝酸和浓硫酸都具有强的氧化性;D、铜与稀硫酸不反应.A错误;【解答】解:A、硝酸为强电解质,能完全电离,所以无论是稀硝酸还是浓硝酸都是强酸,故B、稀硝酸是强氧化性的酸,与活泼金属反应不产生氢气,而产生一氧化氮气体,故B错误;C、浓硝酸、稀硝酸和浓硫酸都是具有强的氧化性,都是强氧化剂,故 C正确; D、铜与稀硫酸不反应,故 D错误; 故选C. 8. C因先开始铜与浓硝酸反应:CU

16、+4HNO 3 (浓)一Cu (NO3) 2+2NO2 T +2HO,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硝酸会变为稀硝酸,稀硝酸继续与铜反应:3CU+8HNO 3 (稀)一3Cu (NO3) 2+2NOT +4H2O,所以,产生的气体为 NO2和NO.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浓硝酸的化学性质,要注意过程分析.9. |.4 *2,一1产 I 11CA.氨易液化,液氨气化时吸热,因此可用来作制冷剂,A正确;B.氨易溶解于水,因此可用来作喷泉实验,BI I I J 卜 I I正确;C.氨极易溶解于水,但氨水不稳定,容易分解,C错误;D.氨溶解于水生成的一水合氨电离出氢氧根离子,显弱碱性,D错误,答案选 Co

17、点睛:选项C是易错点,氨气是碱性气体,不显碱性,氨气溶于水生成的一水合氨能电离出俊根和氢氧根而显 碱性,一水合氨是一元弱碱,属于电解质。 10.C一,一1,2劭 一,i , 一一一, 1.28g铜的物质的量=G4q/|n?|=0.02mol , Cu与硝酸反应是硝酸铜与氮的氧化物,而氮的氧化物倒扣在水中,通入 氧气,恰好使气体完全溶于水中,又生成硝酸,纵观整个反应过程可知,铜提供的电子等于通入的氧气获得的O OITld X 2电子,故通入氧气的物质的量 =-=0.01mol ,故通入氧气的体积 =0.01mol X22.4L/mol=0.224L=224mL ,4故选Co点睛:本题考查氧化还原

18、反应有关计算,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计算能力的考查。得出Cu失去电子数目等于。赢得电子之和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1. A亚硝酸(HNO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3价,既可作氧化剂又可作还原剂,当它在反应中作氧化剂时,其化合价要降 低,四个选项中,只有 A中氮气中的氮元素化合价比+3低,所以可能生成的产物是Ao本题选Ao12.D【考点】常见的生活环境的污染及治理;氨的化学性质;氮的氧化物的性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分析】A、pH <5.6的雨水叫酸雨,硫酸型酸雨长时间亚硫酸会被氧化成硫酸,酸性变强;B、NO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C、氯化钙与氨气反应生成配合物;D、反应Cl2+2NH3

19、N2+6HCl ,生成HCl与氨气会出现白烟.【解答】解:A、pHv 5.6的雨水叫酸雨,硫酸型酸雨长时间亚硫酸会被氧化成硫酸,酸性变强,故 A错误;B、NO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所以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NO,故B错误;C、氯化钙与氨气反应生成配合物,所以不能用氯化钙干燥氨气,故 C错误;D、反应C12+2NH3N2+6HC1,生成HCl与氨气会出现白烟,所以可以用浓氨水检验氯气的管道是否漏气,故D正确.故选D.13.CFe与浓盐酸、稀硝酸、硫酸铜溶液均可持续反应至某反应物消耗完,则不能用铁罐装运;而常温下,Fe遇浓硝酸发生钝化,生成致密的氧化膜阻止反应的进一步发生,则用铁罐装运浓硝酸,故选C

20、o点睛:本题考查物质的性质及用途,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发生的反应为解答该题的关键,注意钝化 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14.A【考点】氮的氧化物的性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分析】A. NO是无色无气味的气体; F; I IB. NO易被氧化成二氧化氮;C.能和氧气和水反应生成硝酸;D.氨气催化氧化生成一氧化氮和水.【解答】解:A. NO2是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NO是无色无气味白气体,故 A错误;B.在空气中极易被氧气氧化:2NO+O2=2NO2,生成NO2,故B正确;C. NO与O2的混合气可以与水发生反应生成硝酸,该反应的方程式为4NO+3O2+2H2O=4HNO3,故C正确;一一、J

21、'催化剂_ 右D,氨气催化氧化反应生成一氧化氮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 3+5O产巾l4NO+6H 2O ,故D正确;.11 L.I故选A.15.A试题分析:A .硝酸不稳定,见光或受热易分解,故 A正确;B.浓硝酸有强氧化性,金属与浓硝酸反应生成二氧化 氮,不生成氢气,故B错误;C.铝在常温下遇浓硝酸发生钝化现象,阻止反应进行,常温下可用铝制品盛装浓硝酸,而不是不反应,故 C错误;D.硝酸的浓度越大其氧化性越强,所以浓硝酸氧化性大于稀硝酸,故D错误;故选A。16.C【考点】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分析】51.2gCu的物质的量为0.8mol,整个过程发生的反应较复杂,但从氧化

22、还原反应电子得失的角度分析 可以简化为铜和氮间电子的转移,铜和硝酸反应铜还原硝酸生成氮氧化合物,在NaOH溶液中氮氧化合物又转化成NaN。和NaNO2,我们可以认为铜将失去的电子给了硝酸在氢氧化钠溶液中生成了NaNO2,根据得失电子数目相等得到2n (Cu) =2n (NaNOz),据此解答.【解答】解:用终态分析法容易看出只有两种元素的价态有变化,其一是CuCu (NO3) 2, Cu元素化合价由0价升高为+2价,每个Cu原子失2个电子;另一个是 HNO3-NaNO2, N元素由+5价降低为+3价,每个N原子得2个电子,51.2gCu的物质的量为:n (Cu)=且=m12f一二0.8mol,

23、共失电子为 0.8mol X2=1.6mol , HNO3到I 64g/molNaNO2共得到电子1.6mol,根据得失电子数目相等得到2n (Cu) =2n (NaN6),故产物中 NaNO2的物质的量=0.8mol,故选C.17.“ “ 一傕化剂”(1)v H2SO32SO2+O2人 2SO3(2)6NO 2+8NH 3一定条件7N2+I2H2ONO2解析:(1)酸雨的pH V 5.6;含硫燃料燃烧生成A是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溶于水生成D是亚硫酸,化学式为H2SO3;反应b是二氧化硫被氧气氧化为三氧化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SO2+O喈2SO3; (2)氨气和二氧化氮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氮气

24、和水的化学方程式为6NO2+8NH3WL7N2+12H2O,二氧化氮中氮元素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所以反应中氧化剂是NO2。18. +(1)(强)氧化(2)(3)B3Cu+8H +2NO 3=3Cu2+2NOT +4H2O/ I 产产(4)Cu+H2O2+2HCl=CuCl 2+2H2O试题分析:(1)利用浓硫酸的强氧化性,在铁和铝产生一层致密的氧化薄膜,阻碍反应进一步进行,此反应是3) Cu+2H2SO4(浓屋钝化反应,因此表现的浓硫酸的强氧化性;(2)产生NO2有毒气体,污染空气,不符合绿色化学;产生CuSO4+NO有毒气体,不符合绿色化学;不产生有毒气体,符合绿色化学;,' L

25、. 1 I 3一 .一、.一 . . SO2T+ 2H2。,浓硫酸全部参加反应,广生V(SO2)=50 M0 X18X22.4/2L=10.08L ,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硫酸的浓度降低,铜只跟浓硫酸反应,不跟稀硫酸反应,到达某一时刻反应停止,硫酸不能进行到底,产生的气体小于10.08L,即选项B正确;加入硝酸钠,NO3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能和铜反应,3CU+8H +2NO3=3Cu2+2NOT +4H2O; (4) Cu溶解化合价有0价一+ 2价储H2O2中氧由1价2价,共降低2,最小公倍数为 2,即 Cu+ H2O2+2HCl=CuCl 2+2H2O019.(1) 78%,液氨和液氧的沸

26、点不同;(2)6mol;zWWW、N2+3H2=2NH3; N2;(3)4NH3+5O2- 4NO+6H 2O(4)将NO氧化为NO2【考点】工业合成氨.【分析】(1)根据空气中各种组成成分的含量进行分析、判断,根据空气中各种气体的沸点不同,可以进行分 离.分离前首先进行除尘,除去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蒸发液态空气首先的到的是氮气;(2)合成塔中氮气和氢气反应生成氨气,该反应为可逆反应;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降低的反应物为氧化剂,根据 N2量计算转移电子数;(3)氧化炉中氨的催化氧化,产物是一氧化氮和水,据此得失电子守恒书写反应方程式;(4)吸收塔中通入空气的作用是使NO全部转化为NO2.

27、【解答】解:(1)空气中,N2约占空气体积的 78%, 02约占空气体积的 21%,在除去空气中的灰尘、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后,液化空气,控制条件,氮气的沸点比氧气的沸点低,蒸发液态空气首先的到的是氮气,再把氮气和氧气分离,故答案为:78%,液氨和液氧的沸点不同;(2)合成塔中氮气和氢气反应,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氨气,反应方程式为:r I ci IN2+3H2-3 2NH3,在该反应中,N元素的化合价降低(。一 -3) , N2为氧化剂,1mol氮气转移6mol电子,22.4LN 2 (标准状况) I I物质的量为1mol,完全反应时,转移 6mol电子,故答案为:N2+3H2_.ybffi

28、._?2NH3; N2; 6mol;(3)氧化炉中发生的反应是氨的催化氧化反应,反应中N元素化合价由NH3中-3价升高为NO中+2价,共升高5价,O元素由02中。价降低为-2价,共降低4价,化合价升降最小公倍数为20,故NH3系数为4,故H2O的系数为6 ,方程式为:2NO+O2=2NO2,所以吸收塔中02系数为5 ,利用元素守恒平衡可知 NO 系数为4 ,催化剂4NH 3+50274NO+6H 20 ,(4)氧化炉中出来的气体,先降温再进入吸收塔,吸收塔中通入空气发生反应通入空气的作用是将 NO氧化为NO2,故答案为:将 NO氧化为N02.20. I , 'rri(1) .第2周期V

29、A族(2)”“”共价键/H(3)N2+ 3H2=2NH 31molN 2 和 3molH 2 Y I试题分析:(1)氮元素原子序数是 7,氮原子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有 5个电子;(2)氨气是共价化合物;氮原子、氢原子通过共价键结合。(3)氮气、氢气在高温、高压、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氨气;放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解析:(1)氮元素原子序数是 7,氮原子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有 5个电子;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二周期第V A族;氮原子结构不意图为步I " * 1 (2)氨气是共价化合物,电子式为,;氮原子、氢原子通过共价键结合。HN2+ 3H2: ;2NH3;放热反(

30、3)氮气、氢气在高温、高压、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氨气,反应方程式为应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相同条件下“1molN和3molH2”的能量与“2molNH”的能量较高的是1molN 2 和 3molH 2。点睛:放热反应是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吸热反应是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21.(1)2NH 4CI + Ca(OH) 2 . CaCl2+ 2H20 + 2NH 3 T(2)C(3)0.3mol/L(4)E(5)D解析:(1)大试管内发生的反应是实验室制备氨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4Cl + Ca(OH)2上工CaCl2+2H2O +2NH 3 T; (2)氨

31、气密度小于空气,采用的是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密度大于水,不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NO易被氧化为 N02,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氢气密度小于空气,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答案选Co (3)若反应收集了 336mL标况下氨气,物质的量是0.336L及2.4L/mol =0.15mol,将其配制成 500mL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为0.15mol O.5L = 0.3mol/L。(4)另取上述(3)所得溶液配制成 0.0lmol/L溶液100mL的过程中,需要使用的仪器有量 筒、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和100mL容量瓶,不需要使用的仪器是漏斗,答案选 E; (5)氨气极易溶于水,将集满干燥氨气的试管倒置于

32、水中,水充满试管,答案选 D。 22.(1)3Cu+8HNO 3(稀)=3Cu(NO 3)2+2NOT +4或0(2)U形管右侧溶液颜色变蓝 (或铜丝部分溶解)接收被气体压出U形管的液体关闭铜丝附近导气管上的旋塞(3)C、D(4)4NH 3+5O2里雪 4NO+6H 2。解析:(1)实验室用金属铜和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一氧化氮和水制取NO的化学方程式为:3Cu+8HNO3(稀)=3Cu(N0 3)2+2NOT +4H2O; ( 2)反应开始后,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导管 a处产生无色气体、U形管右侧溶液颜色变蓝或铜丝部分溶解;玻璃管的作用是接收被气体压出U形管的液体;关闭铜丝附近导气管上的旋塞,产生的气体将U形管右端的溶液排开,铜丝与溶液分开,反应停止;(3) 一氧化氮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且能污染空气,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不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故符合的收集装置有CD,答案选CD; (4)工业上利用氨气和氧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加热反应生成一氧化氮和水,反应的 乂、,,隹恻 I ' . I |化学万程式为: 4NH 3+502上 4NO+6H 2。 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