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激活科学探究元素,让科学课堂充满乐趣 全国小学科学(粤教科技版)优秀教学论文、案例评比 激活科学探究元素,让科学课堂充满乐趣 小学科学是在自然的基础上,更全面、更科学地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探究科学真谛的能力的一门学科。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
2、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自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途径。在教学中,我们如何引导学生经历和寻找得出结论的过程,并在过程中获取知识的方法,体验自主探究的乐趣,切实带领孩子们一起去领略科学探究中的乐趣呢?我认为我们应该关注以下七个因素:1、发现和提出问题爱因斯坦说:“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一堂有实效的课,并不是单纯看教师向学生传授了多少知识,而要看教师围绕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发现了、提出了多少个问题,思考了多少个“为什么”、“是什么”和“怎么办”,教师又通过哪些途径和学生一起解决了多少个“为什么”。只有引导学生探究问题,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学生有了强
3、烈的提问意识,才会主动地去探究知识,这是学习的动力,也是求知的源泉。学生提出的任何问题,即使是错误的或不得要领的,都是他们独立思考的结果,甚至是创新思维的萌芽。所以,一方面,教师要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发问质疑;另一方面,要保持学生始终有一种比较强的问题意识。在学习三年级观察土壤一课时,课前让学生采集土壤标本,学生个个兴趣盎然,跃跃欲试,到上课这一天,每个人面前都有或多或少的一堆土壤。于是我就问:“你们知道我们采集这些土壤要干什么?”学生七嘴八舌说了起来:“我们要研究这些土壤。”我又不失时机地接着问:“你们想研究关于土壤的哪些问题?”这一问立即激起了学生的问题意识。有的想知道土壤里有什么,有的想
4、知道土壤的颜色是不是一样,有的想知道土壤里有没有水分当他们带着迫切想知道的问题去探究时,效果总是让人意想不到,当我把准备好的黏土、壤土、砂土分发给学生们,让他们与自己采集的土壤进行比较时,学生的问题意识再次被激起。许多问题随之而来,使他们探究的欲望更加强烈。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有效进行探究式学习的前提,问题又是课堂的灵魂,没有问题的课堂是没有生命力的,教师不但要在课堂上出示问题,更要鼓励引导学生自己来提出问题;课堂不仅是解决问题的场所,更是生成问题的地方。2、猜想和假设“没有大胆的猜测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猜想和假设是探究活动的基础,引发猜想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发现的前提。小学生思维活跃,富于
5、幻想,敢于猜想、假设。但是,受知识、经验的限制,有时会提出一些幼稚可笑,甚至错误的想法,这时教师非但不能讽刺打击,给予抹杀。反而应该加以鼓励,给予正确引导。让他们保持思维的积极性,给予他们敢想的胆量。因为这些看似可笑、错误的想法,总是蕴含着孩子们的创造性思维的成果。那些不拘一格的猜想,就是创造性思维的体现,蕴含着可贵的创造性。比如,在上三年级空气在哪里?这一课中,我让学生动手做实验证明空气的存在。突然,有个男同学神秘的向我提出:“老师,我这里有一张纸、一个杯子和水,我把这张纸放到水里,但纸是不会湿的?”他刚说完,有的同学嘴里就嘀咕着:“怎么可能,你又不是魔术师,吹牛吧。”询问之下,绝大部分学生
6、都认为“会湿”。但那个男同学信心十足的说:“给我来当一回魔术师,我能把它变得不会湿。”这时学生们都大笑道:“吹牛”。“魔术”开始,大家都目不转睛地盯着他演戏,这位男生揉皱了纸团,把它压到杯底,然后,杯口向下垂直地放到水里,实验后,他轻轻地取出纸团展开。“哇!真的没湿哎!”“他真会变魔术哎!” 随即,同学们就在 “窃窃私语”,开始了探究活动,针对这一问题,学生们进行了假设。有的认为跟纸的大小有关系;有的认为跟杯子有关系;有的认为是在杯子底装了什么东西;有的认为跟杯子的摆放有关系;有的认为是因为杯子里充满了空气经过了大胆的猜想后,不同的学生有了不同的看法,产生了迫切求证的欲望,学生对“纸为什么不湿
7、”这个问题的好奇心更加强烈了。根据各自的推测,学生设计实验方案进行验证,经过实验,大家发现纸的不湿与纸的大小、杯子的高低、水的多少均没有关系,只与杯中是否有“空气”有关系。通过大胆猜想,从而引发浓厚兴趣,学生彻彻底底的经历了一个科学探究的全过程。这些例子,在教学中可以说是俯拾皆是,信手拈来。除此以外,教师还应有意识地编制一些问题让学生去猜想,鼓励学生在猜想活动中,提高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能力。3、制定计划,明确活动方案和分工当学生进行探究活动时,不论何种方式,老师都不应将自己的活动设想强加在活动方案上,老师只是提出一个学生感兴趣的主题,要学生通过讨论等方法明确这次活动的具体任务,需要做什么,具体怎
8、么做,注意哪些问题,用什么材料,要达到什么目标。制定明确的计划方案对于探究过程相当重要,如果没有交待清楚任务,没有细致的研究方案,学生可能就没有明确的目标,一节课下来而没有收获。同时任务要进行一定的分工,每个人做什么事分工明确,这样学生就不会无所事事,每人都参与,有事做,都向着目标努力,而不是旁观者。分组时还要注意学生的搭配,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进行组合,动手能力强的、擅长表达的、能力一般的、稍差的等互相协作,避免出现能力悬殊过大,好的组很快完成了,其他组半天没有进展。比如我在上三年级往水里加点东西做溶解的实验时,孩子们都很激动,水洒到桌子上的地上的都有,盐、糖撒到地上就更不用说,真够“热闹”呀
9、!就连那个试验用的杯子,实验前一再强调要注意,不要打破,可还是有小组操作时不小心将杯子打破所以,怎样使科学探究更有计划、有效地顺利进行,我们老师还要认真总结思考,结合实践,与同行师友交流探讨。4、搜集整理数据信息科学课既强调学生亲历探究的过程,还重视在课前、课后或实验的过程中搜集和整理数据信息。面对提出的问题,鼓励发问者寻找资料。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了解得不够确切时,可鼓励学生查阅资料。这样,学生探究的欲望就会被激发出来,培养了探究的能力。如五年级大地的变迁,它先是一个任务驱动:为什么高山上会有许多贝壳的化石呢?面对这样的问题,让学生猜想是什么原因,提出假设。或让学生去观察、设计一个模拟实验
10、去证明都是比较困难的,这时我们老师可以展示一些自然现象或者是考古的发现,让他们学习,然后告诉他们一些搜索信息的方法,让他们课后去查找这些相关的信息,再把这些收集来的证据进行整理和分析,试着作出自己认为很合理的解释。在这样的学习活动中,学生获取知识是主动的,这是一种发现式探究。通过搜集整理信息进行发现式探究,能让学生亲历科学,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科学素养。
11、60; 5、观察、实验、制作 科学教学中动手动脑、实际操作的训练是十分重要的因素。观察、实验、制作活动是让学生在“做”中学,“做”中长知识,“做”中长能力的一种活动。另外还是检查自己的假设是否正确的过程,是学生获得真知,解决问题的关键。它可以使学生保持浓厚的科学学习兴趣,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锻炼学生的观察、思维、想象、创造以及动手的能力。比如五年级磁铁能吸起什么?一课,我为学生准备了铁片、铜片、纸片、玻璃片;铁质的曲别针、又自制了铜曲别针、铝曲别针;铁钉、圆珠笔、塑料棒、木条等材料;铁钥匙、铜钥匙、塑料钥匙等材料。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我们发现:同
12、样都是片,只有铁片被吸引;同样都是曲别针,只有铁曲别针被吸引;同样都是细长条形的东西,只有铁钉被吸引,同样都是钥匙,只有铁质被吸引。在此基础上,学生进行猜测:磁铁能够吸引铁。然后学生可以根据其他的实验材料来验证猜测,得出正确结论。我们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科学课“做”的特点,根据教材、学生的特点和具体的教学内容,为学生的“做”创设环境,在“做”的过程中给予学生有效的指导,使学生学会“做”的方法,才能使学生真正通过“做”来掌握知识,“做”出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品质。6、思考与结论强调对事物的认识不仅要在质上认识,更要从量的分析中得出结论。 结论就是通过动手实验的验证,细致思考后得出的最终结果,是印证学生假设的根本依据。因而,教师要指导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将实验的结果写在记录卡上,以此来培养学生勤写结论的习惯,以达到对事物内在性质的真正的了解。例如,在进行四年级水温的变化的实验比较后,得出热传递的方向是从温度高的地方,传向温度低的地方。从数据中得出这一规律,必然让原先是这种假设的学生兴奋不已,也可以使假设错误的学生得到刺激,促使他们更加留心观察日常生活的每一细节,更加细致更加认真地对新的问题进行假设。这种结论的得出,也使学生体会到搜集数据和积累数据的重要性。 7、表达和交流科学探究活动,往往不可能单凭一个人的力量就能获得成功,都需要借助他人的帮助,同时,通过众人合作,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专利使用许可合同范本
- 外卖承运合同范本
- ppp总包合同范本
- 买卖鲍鱼合同范本
- 出售工程洁具合同范本
- 人才引进股权激励合同范本
- 分期合同与框架合同范本
- ppp合同范本 政府
- 乡镇建设用地合同范本
- 出轨赔偿合同范本
- 信息技术开学第一课(课堂常规纪律)
- 高程测量-三角高程测量(工程测量课件)
- 新视野大学英语(第四版)读写教程4(思政智慧版)课件 Unit1 Urban development Section B
- 村(居)民房屋翻建(新建)申请表
- 集装箱房施工方案
-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材解读PPT
- CentOS 7系统配置与管理-习题及答案 杨海艳【ch07】管理文件权限
- 食品安全蔬菜水果
- 高中英语教学设计案例高中英语教学设计一等奖(四篇)
- 高中英语课外阅读:STRANGE CASE OF DR.化身博士
- 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课堂实录】我的人生彩虹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