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理学基础整理_第1页
毒理学基础整理_第2页
毒理学基础整理_第3页
毒理学基础整理_第4页
毒理学基础整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章绪论毒理学基础第5版,供预防医学类专业用人民卫生出版社主编:XX(一) 概念毒理学(Toxicology):研究外源性化学物质对生物机体的损害作用的学科(传统定义)。现代毒理学(modernToxicology ):研究所有外源因素(如化学、物理和生物因素)对生物系统(living systems)的损害作用、生物学机制(biologicmechanisms)、安全性评价 (saftyevaluation)与危险性分析(risk analysis)的科学。(二) 研究内容毒理学两个基本功能:检测理化因素产生的有害作用的性质(危害性鉴定功能)评价在特殊暴露条件下出现毒性的可能性(危险度评价

2、功能)三大研究领 域:扌$述毒理学(descriptive toxicology)机制毒理学(mechanistic toxicology)管理毒理学(regulatory toxicology)第一章1 现代毒理学定义:研究所有外源因素(如化学、物理和生物因素)对生物系统的损害作用、 生物学机制、安全性评价/危险性分析的科学。(现代定义)研究范围扩大2 毒理学的三大领域:描述毒理学,机制毒理学,管理毒理学3 描述毒理学:毒性鉴定研究化学物的毒性表现,对外源化学物的毒性做到知其然。4 机制毒理学:机制研究,研究外源因素对生物系统产生损害作用的细胞、生化和分子机 制。对外源化学物的毒性做到知其所

3、以然。5 管理毒理学:将毒理学的原理、技术和研究结果应用于化学物管理,根据描述和机制毒 理学研究资料进行科学决策,协助政府部门制订相关法规条例和管理措施并付 诸实施,以确保化学物、药品、食品、化妆品、健康相关产品等进入市场后足 够安全,达到保护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目的6 毒理学发展的特点?高度综合到高度分化、动物实验到替代实验、阈剂量到基准计量、构效关 系到定量构效关系7 系统毒理学的概念?是将毒物基因组学、传统毒理学和生物信息学融合形成的一个新体系,即 以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表型组学等为技术平台,在 细胞、组织、器官和生物整体水平研究结构和功能各异的各种分子及其相互作 用

4、,并通过计算生物学定量描述和预测生物功能、表型和行为等毒理学基础习题集1第一章绪论A型题】1 经典的毒理学研究对象是A. 核素B. 细菌C. 病毒D. 各种化学物质2.外源化学物的概念A. 存在于人类生活和外界环境中B. 与人类接触并进入机体C. 具有生物活性,并有损害作用D. 以上都是B型题】【名词解释】1毒理学2 现代毒理学3 卫生毒理学4 管理毒理学【问答题】1 毒理学、现代毒理学及卫生毒理学的任务和目的2 卫生毒理学的研究方法有哪几种?3描述毒理学、机制毒理学、管理毒理学研究内容及相互关系4 毒理学主要分支有哪些?【论述题】1试述毒理学发展趋势及有关进展。第二章毒理学基本概念毒物(po

5、ison):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以较小剂量进入机体就能干扰正常的生化过程或生理 功能,引起暂时的或永久性的病理改变,甚至危及生命的化学物质。毒性(toxicity):指化学物质引起有害作用的固有能力。剂量相同时,对机体损害能力越大 的化学物质,毒性越高。相对于同一损害指标,需要剂量越小的化学物质,其 毒性越大。中 毒(pois on ing):是指生物体受到毒物作用而引起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后出现的疾病状态。毒效应(toxic effect):又称为毒作用,是化学物质对机体所致的不良或有害的生物学改变。毒效应是化学物质或代谢产物在作用部位达到一定数量并停留一定时间, 与组织大分子成分互相作用的结果

6、。当改变暴露条件时,毒效应会相应改变。毒性是一种能力,中毒是一种状态,毒效应是一种表现。损害作用(adverse effect):指影响机体行为的生物化学改变,功能紊乱或病理损害,或者降低对外界 环境应激的反应能力。非损害作用(non-adverse effect):机体发生的生物学变化应在机体适应代偿能力范围之内,机体对其他外界不利因素影响的易感性也不应增高。选择毒性(selectivetoxicity):一种化学物质只对某种生物产生损害作用,而对其他种类生物无害;或只 对机体内某一组织器官发挥毒性,而对其他组织器官不具毒作用。选择性毒性产生的原因:(1)物种和细胞学差异(细菌、青霉素)(2

7、)不同组织器官对化学物质亲和力的差异(百草枯、肺)(3)不同生物或组织器官对化学物质生物转化过程的差异(磺胺类药物的 发明)(4)不同组织器官对化学物质所致损害的修复能力的差异(肝、肾再生能 力强,脑、神经再生能力弱)靶器官(target organ):外源化学物可以直接发挥毒作用的器官就称为该物质的靶器官。特点:一种毒物可以有几个靶器官,不同的毒物可以作用于同一个或同几个靶 器官。在同一靶器官产生相同毒效应的化学物质,其作用机制可能不同。生物 学标志(biomarker):又称生物学标记或生物学标志物,是针对通过生物学屏障并进人组织或体 液的化学物及其代谢产物,以及它们引起的生物学效应而采用

8、的检测指标。通常把生物学标志分为暴露标志、效应标志和易感性标志。量反应(graded response),属于计量资料,有强度和性质的差别,可用某 种测量数值表示。质反应(quantal response),属于计数资料,没有强度的差别,不能以具 体的数值表示,而只能以“阴性或阳性、“有或无来表示。剂量一效应关系(dose-effect relationship ),现称剂量量反应关系 (graded dose-resp onse relati on ship):表示化学物质的剂量与个体中发生的量反应强度之间的关系。剂量反应关系(doseresponse relationship ),现称剂量

9、质反应关系 (quantal dose-response relationship)表示化学物质的剂量与某一群体中质反应 发生率之间的关系。剂量量反应关系和剂量质反应关系统称为剂量反应关系,是毒理学的重 要概念。化学物质的剂量越大,所致的量反应强度应该越大,或出现的质反应 发生率应该越高。剂量反应关系是受试物与机体损伤之间存在因果关系的证 据。实验研究(微观):用实验为人类提供剂量一效应(反应)关系等资料,结合人群接触水平对 化学物质进行安全性评价。*体内实验*体外实验毒理学研究方法的优缺点研究方法优点流行病学研究受控的临床研究毒理学体内试验毒理学体外试验真实的 暴露条件规定的限定暴露条易于控

10、制暴露条件影响因素少,易于在各化学物之 间发件能测定多种效应控制生相互作用在人群中测定反应能评价宿主持征的可进行某些深入的测定在 人群的作用对某组人群(如哮作用(如:性别、年研究(如:机制,代表示全部的人敏感喘)的研究是有力的龄、遗传特征等和谢)性能测定效应的强度其他调控因素饮食人力物力花费较少等)能评价机制耗资、耗时多耗资多动物暴露与人暴露不能全面反映毒作(多为回顾性),无 健较低浓度和较短时相关的不确定性用,不能作为毒性康保护间的暴露受控的 饲养条件与评价和危险性评价难以确定暴露,有限于较少量的人群人的实际情 况不一的最后依据混杂暴露问题(一般V50)致难以观察慢性毒作可检测的危险性 增限

11、于暂时、微小、暴露的浓度和时间用加必需达到2倍以可逆的效应的模式显著地不同上一般不适于研究最于人群的暴露测定指标较粗(发病敏感的人群率,死亡率)缺点半数致死剂量(median lethal dose, LD50):化学物质引起一半受试对象出现死亡所需要的剂量,又称致死中量。LD50 是评价化学物质急性毒性大小最重要的参数,也是对不同化学物质进行急性毒 性分级的基础标准。化学物质的急性毒性越大,其LD50的数值越小。毒作用带(toxic effect zone):是表示化学物质毒性和毒作用特点的重要参数之一,分为急性毒作用带与慢性毒作用带。急性毒作用带(acute toxic effect zo

12、ne,Zac):为半数致死剂量与急性阈剂量的比值,表示为:Zac=LD50/LimacZac值小,说明化学物质从产生轻微损害到导致急性死亡的剂量范围窄,引 起死亡的危险性大;反之,则说明引起死亡的危险性小。慢性毒作用带(chronic toxic effect zone,Zch):为急性阈剂量与慢性阈剂量的比值,表示为:Zch= Limac/LimchZch值大,说明Limac与Limch之间的剂量范围大,由极轻微的毒效应到较 为明显的中毒表现之间发生发展的过程较为隐匿,易被忽视,故发生慢性中毒 的危险性大;反之,则说明发生慢性中毒的危险性小。(1)基本概念(需背诵):毒性:化学物引起有害作用

13、的固有能力,毒性是一种内在的、不变的性质,取决 于物质的化学结构。毒物:在较低的剂量下可导致机体损伤的物质称为毒物损害作用:指影响机体行为的生物化学改变,功能紊乱或病理损害,或者降低对外界环境 应激的反应能力。生物学标志:指外源化学物通过生物学屏障并进入组织或体液后,对该外源化学物或其 生物学后果的测定指标。靶器官:外源化学物直接发挥毒作用的器官。毒物兴奋效应:指毒物在低剂量时有刺激作用,而在高剂量时有抑制作用。其基本形式是U 型半数致死量:引起半数动物死亡所需的剂量。通过统计处理计算得到常用以表示急性毒性的大小,最敏感。阈值:一种物质使机体(人或实验动物)开始发生效应的剂量或浓度,即低于阈

14、值时效应不发生,而达到阈值时效应将发生。急性毒作用带:为半数致死剂量与急性阈剂量的比值慢性毒作用带:为急性阈剂量与慢性阈剂量的比值(2)基本概念(需理解):剂量效应关系:化学物的剂量与个体中发生的效应强度之间的关系。剂量反应关系:化学物的剂量与某一群体中反应发生率之间的关系。毒效应:中毒是生物体受到毒物作用而引起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后出现的疾病状 态。毒效应谱:9/19机体接触外源化学物后可引起多种生物学变化.适应:是指机体对一种通常能引起有害作用的化学物显示不易感性或易感性降低 超敏反应:也称变态反应,是机体对外源化学物产生的一种病理性免疫反应。绝对致死剂量:指引起受试对象全部死亡所需要的最低

15、剂量或浓度。最小致死剂量:指引起受试对象中的个别成员出现死亡的剂量。观察到损害作用的最低水平:在规定的暴露条件下,通过实验和观察,一种物质引起机体(人或实验动物) 形态、功能、生长、发育或寿命某种有害改变的最低剂量或浓度,此种有害改 变与同一物种、品系的正常(对照)机体是可以区别的。观察到作用的最低水平:在规定的暴露条件下,通过实验和观察,与适当的对照机体比较,一种物 质引起机体某种作用(非有害作用,如治疗作用)的最低剂量或浓度。未观察到作用水平:在规定的暴露条件下,通过实验和观察,与适当的对照机体比较,一种物 质不引起机体任何作用(有害作用或非有害作用)的最高剂量或浓度。(3)生物标志有哪几

16、类?暴露生物学标志测定组织、体液或排泄物中吸收的外源化学物、其代谢物 或与内源性物质的反应产物,作为吸收剂量或靶剂量的指标,提供关于暴露于 外源化学物的信息。效应生物学标志机体中可测出的生理、生化、行为或其它改变的指标。易感生物学标志反映机体先天具有或后天获得的对暴露外源性物质产生反 应能力的指标。(4)半数致死量的概念和意义。概念引起半数动物死亡所需的剂量。通过统计处理计算得到常用以表示急 性毒性的大小,最敏感。意义环境毒理学中,半数耐受限量用于表示一种外源化学物对某种水生生 物的急性毒性,即一群水生生物(例如鱼类)中50%个体在一定时间(48h)内可以耐 受(不死亡)的某种外源化学物在水中

17、的浓度(mg/L), 一般用TLm48表示。(5)毒作用分类:第二章毒理学基本概念A型题】1毒物是A. 对大鼠经口 LD50>500mg/kg体重的物质B. 凡引起机体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物质C. 具有致癌作用的物质D. 在一定条件下,较小剂量即能对机体发生损害作用的物质2.LD50的概念是A. 引起半数动物死亡的最大剂量B. 引起半数动物死亡的最小剂量C. 出现半数动物死亡的该试验组的剂量D. 能引起一群动物50%死亡的剂(统计值)11 / 193.LD50与毒性评价的关系是A. LD50值与毒性大小xxB. LD50值与急性阈剂量成反比C. LD50与毒性大小成反比D. LD50值与染

18、毒剂量xx4 评价毒物急性毒性大小最重要的参数是A. LD100B. LD50C. LD01D. LDO5对于毒作用带描述,下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 半数致死剂量与急性阈值的比值为急性毒作用带B. 急性阈剂量与慢性阈剂量的比值为慢性毒作用带C. 急性毒作用带值大,引起死亡的危险性大D. 慢性毒作用带值大,发生慢性中毒的危险性大6 毒性的上限指标有A.绝对致死量,最大耐受量,最大无作用计量,最小致死量B. 绝对致死量,最大耐受量,半数致死量,最小致死量C. 绝对致死量,最大无作用计量,阈计量,半数耐受计量D.绝对致死量,阈计量,最大耐受量,最小致死量A. 未能观察到任何对机体损害作用的最低剂量B.

19、 未能观察到任何对机体损害作用的最高剂量C. 人类终身摄入该化合物未能引起任何损害作用的剂量D. 一种化学物在环境中存在而不引起物体的损害的剂量3 8最小有作用剂量是A. 一种化合物按一定方式与人接触,出现了亚临床症状的最小剂量B. 一种化合物按一定方式与人接触造成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的损伤的最小剂 量C. 一种化合物按一定方式与人接触引起免疫功能减低的最小剂量D. 一种化合物在一定时间内按一定方式与机体接触,使某项指标开始出现 异常变化的最低剂量9 最敏感的致死剂量指标是A. 绝对致死剂量B. 半数致死剂量C. 最小致死剂量D. 以上都是10.毒物引起全部受试对象死亡所需要的最低剂量是A. 绝对

20、致死剂量(LD100)B. 最小致死剂量(LD01)C. 最大耐受剂量(LD0)D. 半数致死剂量(LD50)11毒物引起受试对象中的个别成员出现死亡的剂量A. 绝对致死剂量(LD100)B. 最小致死剂量(LD01)C. 最大耐受剂量(LDO)D. 半数致死剂量(LD50)12 毒物不引起受试对象出现死亡的最高剂量A. 绝对致死剂量(LD100)B. 最小致死剂量(LD01)C. 最大耐受剂量(LDO)D. 半数致死剂量(LD50)13 毒物引起一半受试对象死亡所需要的剂量A.绝对致死剂量(LD100)B. 最小致死剂量(LD01)C. 最大耐受剂量(LDO)D. 半数致死剂量(LD50)1

21、4 评价毒物急性毒性大小最重要的参数是A.绝对致死剂量(LD100)B. 最小致死剂量(LD01)C. 最大耐受剂量(LDO)D. 半数致死剂量(LD50)15对LD50描述错误 的是A. 指毒物引起一半受试对象死亡所需要的剂量4B. 是评价毒物急性毒性大小最重要的参数C. 是对不同毒物进行急性毒性分级的基础标准D. 毒物的急性毒性与LD50呈正比16.对阈剂量描述错误 的是A. 指毒物引起受试对象中少数个体出现某种最轻微的异常改变所需要的最 低剂量B. 与毒物一次接触所得的阈剂量为急性阈剂量C. 长期反复多次接触毒物所得的阈剂量为慢性阈剂量E. 毒物的急性阈剂量比慢性阈剂量要低17对毒作用带

22、描述错误的是A. 半数致死剂量与急性阈剂量的比值为急性毒作用带B. 急性阈剂量与慢性阈剂量的比值为慢性毒作用带C. 急性毒作用带值大,引起死亡的危险性大D慢性毒作用带值大,发生慢性中毒的危险性大18.急性毒作用带为A. 半数致死剂量/急性阈剂量的比值B. 急性阈剂量/半数致死剂量的比值C. 急性阈剂量/慢性阈剂量的比值D. 慢性阈剂量/急性阈剂量的比值17 / 1919 慢性毒作用带为A. 半数致死剂量/急性阈剂量的比值B. 急性阈剂量/半数致死剂量的比值C. 急性阈剂量/慢性阈剂量的比值D. 慢性阈剂量/急性阈剂量的比值20对于同一种化学物,在相同的条件下,下列哪项毒性指标数值最大A. LD50B. LD0C. LD01E. LD10021 对于同一种化学物,在相同的条件下,下列哪项毒性指标数值最小A. LD50B. LD0C. LD01D. LD10022对LD50描述,下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 指毒物引起一半受试对象死亡所需要的剂量B. 又称致死中量C. 毒物的急性毒性与LD50呈正比D. 是对不同毒物进行急性毒性分级的基础标准A. 半数致死剂量/急性阈剂量的比值B. 急性阈剂量/半数致死剂量的比值C. 急性阈剂量/慢性阈剂量的比值D. 慢性阈剂量/急性阈剂量的比值24 机体组织细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