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S5U解析】浙江省温州市龙湾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返校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0 届高三 3 月返校测试生物科目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叶绿体内光合色素的描述,正确的是a. 植物生长过程中,叶绿体内各种色素的比例保持不变b. 叶绿素a吸收的光能可在类囊体膜上转化为活跃的化学能c. 层析液中溶解度最大的光合色素是叶绿素ad. 叶绿素呈绿色是因为它大量吸收绿光,几乎不吸收其他颜色的光【答案】b【解析】【分析】叶绿体色素包括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叶绿素包括叶绿素a(蓝绿色)和叶绿素b(黄绿色),类胡萝卜素包括胡萝卜素(橙黄色)和叶黄素(黄色),叶绿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橙光,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详解】a.植物生长过程中,叶绿体内各种色素的比例是会发生变化的,如叶片衰老

2、后,叶绿素的含量降低,a错误;b.叶绿素a吸收的光能可在类囊体膜上转化为atp和nadph中的活跃的化学能,b正确;c.层析液中溶解度最大的光合色素是胡萝卜素,c错误;d.叶绿素呈绿色是因为它吸收绿光最少,大量的绿光被反射,d错误。故选b。2.下列关于中心法则的叙述,正确的是a. 大肠杆菌dna复制是染色体形成两条染色单体的过程b. 转录产物rna必须转移到细胞质中经加工成熟后,用于蛋白质合成c. 劳氏肉瘤病毒能以rna为模板反向合成dna,这也是对中心法则的补充d. 间隙期的细胞内dna含量明显上升【答案】c【解析】大肠杆菌是原核细胞没有染色体,a错误。原核细胞的转录产物rna直接结合到核糖

3、体上边转录边翻译,b错误。劳氏肉瘤病毒能以rna为模板反向合成dna,即逆转录过程,这也是对中心法则的补充,c正确。间隙期g1主要进行蛋白质合成,此时dna还没有进行复制,d错误。3.成熟植物液泡膜上有运输钙离子或氢离子的膜蛋白,这些膜蛋白将钙离子或氢离子运进液泡时需消耗能 m(atp)。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液泡膜两刪钙离子和氢离子的浓度都将趋于相等b. 钙离子进入液泡时.细胞内atp含最会明显下降c. 该植物细胞内三磷酸腺苷均生成于原生质层内部d. 成熟植物细胞内膜蛋白的合成与无膜细胞器无关【答案】c【解析】【分析】液泡是植物细胞所特有的由膜包被的泡状结构,在根尖、茎尖等处的幼细胞中呈

4、球形,细胞成熟过程中,由多个小液泡融合成大液泡。在成熟的植物细胞中具中央大液泡,其内充满细胞液,液泡的功能主要是调节细胞渗透压,维持细胞内水分平衡,积累和贮存养料及多种代谢产物。离子可以通过主动运输和协助扩散进出细胞;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体现了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葡萄糖的运输方式分为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都需要载体,前者不需要能量,后者需要消耗能量。【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可知,钙离子和氢离子进入液泡的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而主动运输不会引起膜两侧浓度趋于相等,a项错误;细胞内atp含量少而稳定,即atp含量不会因主动运输的消耗而明显下降,b项错误;植物的原生质层是由细胞膜和液泡膜以及两层膜

5、之间的细胞质构成,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都属于细胞质,在这些场所均可合成atp,c项正确;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而核糖体无膜结构,d项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物质出入细胞方式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下列关于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蛋白质空间结构多样,血红蛋白像一个表面光滑的球b. 蛋白质需通过主动转运的方式进出细胞c. 鸟的羽毛和人的指甲主要是同一种蛋白质组成的d. 蛋白质变性后结构被破坏,与双缩脲试剂不再发生紫色反应【答案】c【解析】【分析】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的结构多样,在细胞中承担

6、的功能也多样:有的蛋白质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如肌肉蛋白;有的蛋白质具有催化功能,如大多数酶的本质是蛋白质;有的蛋白质具有运输功能,如载体蛋白和血红蛋白;有的蛋白质具有信息传递,能够调节机体的生命活动,如胰岛素;有的蛋白质具有免疫功能,如抗体。【详解】a、血红蛋白像一个表面粗糙的球,a 错误;b、蛋白质是一种大分子化合物,不能够通过主动转运进出细胞,b 错误;c、鸟的羽毛和人的指甲主要是同一种蛋白质(角蛋白)组成的,c正确;d、蛋白质变性只是破坏了空间结构,肽键未断裂,仍可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d错误。故选c。5.下列有关人体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雄激素具有增强代谢率,影响人

7、的行为等功能b. 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存在反馈调节,生长激素的分泌没有反馈调节c. 激素在人体内含量较低,但有高效的生物催化作用d. 激素只能作用于靶细胞或靶器官的原因是激素被特异性运输到靶细胞或靶器官【答案】a【解析】【分析】人体主要激素及其作用:激素分泌部位激素名称化学性质作用部位主要作用下丘脑抗利尿激素多肽肾小管、集合管调节水平衡、血压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垂体调节垂体合成和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调节垂体合成和分泌促性腺激素垂体生长激素蛋白质全身促进生长,促进蛋白质合成和骨生长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控制甲状腺的活动促性腺激素性腺控制性腺的活动甲状腺甲状腺激素(含i)氨基酸衍生物全身促进

8、代谢活动;促进生长发育(包括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胸腺胸腺激素多肽免疫器官促进t淋巴细胞的发育,增强t淋巴细胞的功能肾上腺髓质肾上腺素氨基酸衍生物促进肝糖元分解而升高血糖、心跳加快、呼吸加快等兴奋剂肾上腺皮质醛固酮固醇 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吸na+排k+,使血钠升高、血钾降低胰岛b细胞胰岛素蛋白质全身调节糖代谢,降低血糖浓度胰岛a细胞胰高血糖素多肽肝脏调节糖代谢,升高血糖浓度卵巢雌激素固醇全身促进女性性器官的发育、卵子的发育和排卵,激发并维持第二性征等孕激素卵巢、乳腺促进子宫内膜和乳腺的生长发育,为受精卵着床和泌乳准备条件睾丸雄激素全身促进男性性器官的发育、精子的

9、生成,激发并维持男性第二性征【详解】a、雄激素具有增强代谢率,影响人的行为等功能,a 正确;b、各种激素均存在反馈调节,b错误;c、激素不具有生物催化作用,c 错误;d、由于只有靶细胞或靶器官才具有与激素相匹配的受体,所以激素只能作用于靶细胞或靶器官,d错误。故选a。6.下列关于细胞癌变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癌细胞的染色体结构与正常细胞相比可能存在差异b. 癌细胞可在适宜条件下无限增殖c. 癌细胞表面因存在过多的粘连蛋白而容易发生转移d. 某些病毒可能导致正常细胞发生异常分化【答案】c【解析】【分析】细胞癌变是在致癌因子的作用下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使细胞发生转化而引起癌变。癌细胞

10、的主要特征:(1)无限增殖;(2)形态结构发生显著改变;(3)细胞表面发生变化,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易转移。【详解】a、癌变可以由染色体畸变和基因突变等因素导致,a正确;b、癌细胞最大的特点是在适宜条件下无限增殖,b正确;c、癌细胞表面的粘连蛋白很少或缺失,因此容易发生转移,c错误;d、癌变是细胞异常分化的结果,而某些病毒可能成为致癌因素,d正确。故选c。7.如图是某研究小组在探究不同条件对淀粉酶活性影响时绘制的曲线(15号试管的ph或温度逐渐升高)。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若探究温度对该酶活性的影响,可用斐林试剂来检测b. 若探究ph对该酶活性的影响,则酸性条件会干扰2号试管的结果

11、c. 若探究ph对该酶活性的影响,再将5号试管条件改为3号的条件,则淀粉水解时间变短d. 若探究温度对该酶活性的影响,2、4号试管中酶催化速率相同的原因相同【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以坐标曲线为情境,考查学生对影响酶活性的因素的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以及获取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详解】若探究温度对该酶(淀粉酶)活性的影响,自变量是温度的不同,而斐林试剂与淀粉的水解产物还原糖发生作用,在水浴加热(5065)的条件下才能生成砖红色沉淀,会对实验产生干扰,所以不能用斐林试剂来检测,a错误;若探究ph对该酶活性的影响,自变量是ph的不同,分析曲线图可知:2号试管的ph显酸性,酸性条件会促进淀

12、粉水解,故会干扰2号试管的结果,b正确;若探究ph对该酶活性的影响,5号试管的ph显强碱性,3号试管的ph为最适ph,5号试管中的酶因在强碱性条件下已经变性失活,所以再将5号试管条件改为3号的条件,则淀粉水解时间不变,c错误;若探究温度对该酶活性的影响,则2、4号试管中酶催化速率相同的原因不同,2号试管中酶的活性因低温而受到抑制,4号试管中的酶因高温而导致其空间结构遭到破坏,引起酶的活性降低,但此时酶并没有完全失活,d错误。8.在生物学相关的很多实验中都用到了显微镜,以下关于显微镜的叙述正确的是()a.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油脂实验需使用显微镜,且可观察到橙黄色的脂肪颗粒分布在细胞内和细胞间b.

13、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时,用光学显微镜观察间期细胞可以看到核仁和松散状态的染色质c. 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中,无需染色就能看到液泡周围不均匀分布的叶绿体d. 科学家研究质膜时,在电镜下看到两条线是脂双层外面的两层蛋白质【答案】a【解析】【详解】a、脂肪的鉴定实验需要用显微镜进行观察,可观察到橙黄色的油脂分布在细胞内和细胞间,a正确;b、染色质在显微镜下是观察不到的,需要变成染色体才能观察到,b错误;c、洋葱表皮细胞中没有叶绿体,c错误;d、科学家研究质膜时,在电镜下看到的两条线是脂双层,d错误。故选a。9.用32p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不含32p的大肠杆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14、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由大肠杆菌的dna编码b. 亲代噬菌体dna连续复制3次产生的dna中,含32p的dna占1/8c. 合成子代噬菌体dna的原料来自大肠杆菌d. 噬菌体dna与大肠杆菌dna(a+c)/(t+g)的值不同【答案】c【解析】【详解】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是在噬菌体的dna指导下表达的结果,a错误;亲代噬菌体dna连续复制3次产生的dna中,含32p的dna占1/4,b错误;合成子代噬菌体dna的原料来自大肠杆菌,c正确;噬菌体dna与大肠杆菌dna都是双链的,(a+c)/(t+g)的值都等于1,d错误【考点】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dna分子的复制【点睛】1、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15、其步骤为: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噬菌体的繁殖过程为: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2、一个含有32p的噬菌体在细菌体内利用31p作为原料复制一次形成的噬菌体都含有32p,复制三次只有2个噬菌体含有32p,占总数的2/8=1/43、在双链dna分子中,互补碱基两两相等,a=t,c=g,a+g=c+t,即嘌呤碱基总数等于嘧啶碱基总数10.科研工作者为研究不同生根剂对紫叶紫薇扦插的影响,研究了2种生根剂在不同浓度下处理不同时间对

16、扦插枝条生根效果的影响,结果如下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200mg·l-1naa浸泡3h处理会抑制扦插枝条生根b. 2种生根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率的影响均具有两重性c. abt组随溶液浓度升高,对扦插枝条生根率的促进作用增强d. naa组随溶液浓度升高,对扦插枝条生根率的抑制作用增强【答案】c【解析】【分析】本实验目的是研究2种生根剂在不同浓度下处理不同时间对扦插枝条生根效果的影响,根据图示分析可知:随着abt浓度增加,促进生根作用越强,随着abt作用时间延长,促进生根作用越强;随着naa浓度增加,促进生根作用越弱,随着naa作用时间延长,促进生根作用越弱;对比实验组与对

17、照组可知,一定浓度范围的abt和naa对生根均有促进作用。【详解】a. 200mg·l-1naa浸泡3h处理会促进扦插枝条生根,只是促进作用相对较弱,a错误;b. 从图示可知2种生根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率的影响均表现为促进作用,不能体现两重性,b错误;c. abt组随溶液浓度升高,对扦插枝条生根率的促进作用增强,c正确;d. naa组随溶液浓度升高,对扦插枝条生根率的促进作用减弱,d错误。【点睛】本实验自变量有两个,一个是生根剂的种类,一个是生根剂的作用时间,分析图示相应信息是解题关键。11.科研人员对某草原一种野生动物的种群进行研究,得出了与种群密度相关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图线,如图

18、所示。有关此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该生物的种群增长曲线呈“j”形b. 死亡率逐渐增加的原因是受资源、空间及其他生物的制约c. 要合理地利用该动物资源,应将该种群的密度控制在 d 点时的水平d. b 点时,种群增长率最快,种群达到环境最大容纳量【答案】b【解析】【分析】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其中,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对种群数量起着决定性作用;年龄组成可以预测一个种群数量发展的变化趋势,会通过出生率和死亡率影响种群密度,性别比例会通过影响出生率影响种群密度。“j”型曲线:指数增长函数,描述在食物充足,无限空间

19、,无天敌的理想条件下生物无限增长的情况。“s”型曲线:是受限制的指数增长函数,描述食物、空间都有限,有天敌捕食的真实生物数量增长情况,存在环境容纳的最大值k,种群增长速率先增加后减少,在k/2处种群增长速率最大。【详解】a、“j”形增长曲线的种群增长率不变,而图中种群增长率先增加后减少为 0,该生物的种群增长曲线呈“s”形,a错误;b、由于资源、空间及其他生物的制约,使得死亡率逐渐增加,b正确;c、要合理地利用该动物资源,应将该种群的密度控制在 b 点时的水平,此时种群增长率最大,c错误;d、d 点时,种群增长率为 0,种群达到环境最大容纳量,d错误。故选b。12.细胞周期包括g1期、s期、g

20、2期和m期。放线菌素d可通过与dna结合以阻碍rna聚合酶与dna的结合,抑制rna的合成。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放线菌素d能作用于g1期细胞,使其不能进入s期b. 正常条件下g2期细胞中每条染色质(体)含有两条染色单体,核dna含量已增加一倍c. 正常条件下,部分m期细胞中染色体排列在纺锤体的中央d. 秋水仙素通过抑制m期着丝粒分裂引起染色体加倍【答案】d【解析】g1期又称为dna合成前期,是rna和蛋白质合成旺盛时期,为dna的合成做准备。而放线菌素d能抑制rna的合成,所以可推知放线菌素d能作用于g1期细胞,使其不能进入s期(dna合成期),a项正确;g2期又称为dna合成后期,有活

21、跃的rna和蛋白质合成,为纺锤丝形成等做准备工作。g2期细胞经历了g1期与组成染色体的相关蛋白质的合成和s期dna的复制,所以正常条件下g2期细胞中每条染色质(体)含有两条染色单体,核dna含量已增加一倍,b项正确;m期又称为分裂期,包括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在有丝分裂前期,细胞中的染色体散乱地分布在纺锤体中央,c项正确;秋水仙素通过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以致影响染色体被拉向两极,从而引起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秋水仙素不能抑制着丝粒分裂,d项错误。【点睛】本题考查了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正确区分分裂期和分裂间期发生的物质和行为变化。13.如图是某基因型为ttrr的动物睾丸内

22、细胞进行分裂时细胞内同源染色体对数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假定不发生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a. 处于af段的细胞是初级精母细胞,处于fi段的细胞是次级精母细胞b. 若该动物产生基因组成为ttr的配子,则分裂异常发生在fg段c. 同一精原细胞分裂形成的细胞在hi段基因型不同,分别是tr和trd. af段所对应的细胞无同源染色体,fg段所对应的细胞能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答案】b【解析】【详解】a、纵坐标是细胞内同源染色体对数,在af段一直存在同源染色体并出现对数增加,说明是有丝分裂,gh同源染色体对数为0,说明减使同源染色体分别进入次级精母细胞,a错误;b、经过减数分裂,该动物应该产生tr、t

23、r、tr和tr四种正常配子,现在产生ttr的异常配子,说明等位基因未分离,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不考虑交叉互换和基因突变,说明同源染色体未分离,则异常发生在减,即fg段,b正确;c、hi段是减,等位基因已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次级精母细胞中,但是每个次级精母细胞应该含两个相同的基因,所以基因型应为ttrr、ttrr或ttrr、ttrr,c错误;d、af段是有丝分裂,有同源染色体,但是无同源染色体的行为,d错误。故选b。【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区别:精原细胞( 卵原细胞)既能进行有丝分裂增加细胞数量,也能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一看染色体数目,如果是奇数,则是减,如果是偶数

24、,二看同源染色体,无同源染色体,则是减,有同源染色体,三看同源染色体行为,有同源染色体行为,则是减,无同源染色体行为,则是有丝分裂。14.如图为某二倍体动物体内一个正在进行减数分裂的细胞,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若该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分裂结束后将产生两种不同的精细胞b. 若该细胞取自某动物的卵巢,则其名称为第二极体c. 该细胞产生了变异,其变异来源于基因重组d. 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此时正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答案】a【解析】【分析】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由其细胞质均等分裂可判断,其为次级精母细胞或第一极体,等位基因a出现在非同源染色体上,说明其发生了易位。【详解】a、若

25、该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则该细胞分裂产生的两个精细胞中,一个含有 a 基因,一个不含 a 基因,a正确;b、若该细胞取自某动物的卵巢,则其名称为第一极体,b错误;c、该细胞产生的变异是由于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了易位,其变异来源为染色体结构变异,c错误;d、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发生姐妹染色单体分离,d错误。故选a。15.下图表示种群中1 和2 两个指标的变化(假设后续趋势不变),x 轴表示时间,y 轴表示相对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若1 表示种群数量的增长率,则该种群呈逻辑斯谛增长b. 若2 表示种群数量的增长速率,则该种群不存在k 值c. 若1 和2 表示两个

26、不同种群的数量,则p 时刻种群密度相同d. 若1 和2 表示出生率和死亡率,则p 时刻年龄结构为增长型【答案】b【解析】【分析】1、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其中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都决定了种群密度的大小;年龄组成分为增长型、稳定性和衰退型,能预测种群密度的大小;性别比例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种群密度的大小。2、种群数量增长曲线:“j”型曲线:指数增长函数,描述在食物充足,无限空间,无天敌的理想条件下生物无限增长的情况“s”型曲线又称为逻辑斯谛增长:是受限制的指数增长函数,描述食物、空间都有限,有天敌捕食的真实生物数量增长情况,存在环

27、境容纳的最大值k。【详解】种群以“s”型曲线增长过程中,其增长率和环境阻力有关,种群数量越多,其环境阻力越大,种群增长率越小,a错误;若2 表示种群数量的增长速率,则代表“j”型曲线增长的种群,该种群不存在k 值,b正确;若1 和2 表示两个不同种群的数量,则p 时刻种群数量相同,但不确定两个种群生存空间的大小,种群密度大小未知,c错误;若1 和2 表示出生率和死亡率,则p 时刻出生率等于死亡率,其年龄结构为稳定型,d错误;故选b。16.抗体是一种由效应 b 细胞分泌,存在于脊椎动物的血浆等体液中,以及某些细胞的细胞膜表面,具有防御作用的物质。下列关于抗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效应 b 细

28、胞分泌的抗体有的可成为膜蛋白b. 能与抗体特异性结合的抗原未必来自病原体c. 有抗体参与的免疫反应不一定都利于稳态的维持d. 人体内不同效应 b 细胞分泌的抗体不同是因为基因组成不同【答案】d【解析】【分析】体液免疫过程为:(1)感应阶段:除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外,大多数抗原被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再由t细胞呈递给b细胞;(2)反应阶段: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3)效应阶段:浆细胞分泌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详解】a、从题干信息可知,效应 b 细胞分泌的抗体有的会结合到某

29、些细胞的细胞膜表面,即成该细胞的膜蛋白(抗原的受体),a正确;b、自身产生的抗体有时也会攻击自身的正常结构或物质,比如自身免疫疾病,b正确;c、在体液免疫中,抗原、抗体结合后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进而被巨噬细胞吞噬消化,对机体有利,但在过敏反应中,往往会引起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c正确;d、人体内的不同效应 b 细胞含有的基因相同,抗体的不同主要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d错误。故选d。17.下图是利用某植物(基因型为 aabb)产生的花粉进行单倍体育种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花粉植株 a植株 ba. 过程通常使用的试剂是秋水仙素,作用时期为有丝分裂间期b. 植株 a 的基因型为 aabb

30、的可能性为 1/4c. 过程是植物组织培养,此过程需一定量植物激素d. 植株 a 高度不育,说明生殖细胞不具有全能性【答案】c【解析】【分析】单倍体育种原理:染色体变异,方法与优点: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植株,再人工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优点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原因是纯合体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图中过程表示花药离体培养,植株a是单倍体幼苗,过程表示秋水仙素处理,植株b是纯合植株。【详解】a、秋水仙素作用于分裂前期,抑制纺锤体形成,a错误;b、aabb 植株生成的花粉基因型为: 1ab1ab1ab1ab ,故花药离体培养形成的单倍体植株 a 的基因型为1ab1ab1ab1ab,为 aabb 的可

31、能性为 0,b错误;c、花粉细胞通过植物组织培养形成单倍体,需一定量的植物激素,c正确;d、花粉细胞培养为单倍体植株,表明花粉细胞有全能性,单倍体高度不育是由于其减数分裂同源染色体联会紊乱,难以形成正常配子,d错误。故选c。18.将玉米的pepc酶基因与ppdk酶基因导入水稻后,在某一温度下测得光照强度对转双基因水稻和原种水稻的光合速率影响如图1;在光照为 1000molm-2 s-1下测得温度影响光合速率如图 2。请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pepc酶基因与ppdk酶基因不影响水稻的呼吸强度b. 用温度25重复图1相关实验,a点会向右上移动c. 转双基因水稻可提高对co2的利用而增强光

32、合速率d. 转双基因水稻更适合栽种在高温度、强光照环境中【答案】b【解析】【详解】a、根据左图可知,两种水稻的起点相同,说明呼吸速率相同,即pepc 酶基因与ppdk酶基因不会影响水稻的呼吸强度,a正确;b、结合两图可知,左图是在30时做的实验,用温度25重复图1相关实验,则净光合速率减小,a点向左下移动,b错误;c、左图中a点以前限制光合作用的因素是光照强度,以后主要是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由此可推知转双基因水稻可提高对co2的利用而增强光合速率,c正确;d、图2中温度相同时,转双基因水稻光合速率强,更适合栽种在高温度(35)、强光照环境中,d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光合作用相

33、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和对图形分析能力。19. 以酒待客是我国的传统习俗,乙醇进入人体后的代谢途径如图所示会“红脸”的人体内有乙醇脱氢酶但不含有乙醛脱氢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白脸”人的基因型有5种b. 饮酒后酒精以易化扩散方式被吸收进入血液,并且在肝细胞光面内质网中“解毒”c. 一对“白脸”夫妇后代出现白脸与红脸比为3:1,其原理与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相同d. 若adh基因仅一条母链上的g被a所替代,则该基因连续复制n次后,突变型adh基因占的比例为【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乙醇脱氢酶的形成需要a基因,乙醛脱氢酶的形成需要b基因。

34、“红脸”的人体内有乙醇脱氢酶但不含有乙醛脱氢酶,即“红脸”人的基因型是a_b_,所以“白脸人”基因型为aabb、aabb、aabb、aabb、aabb,a项正确;酒精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血液,b项错误;一对“白脸”夫妇后代出现白脸与红脸比为31,则这对夫妇的基因型是aabb×aabb,相当于两对相对性状的测交实验,故c项错误;dna复制过程中,dna的两条链均为模板,且是半保留复制方式,若adh基因仅一条母链上的g被a所替代,则该基因连续复制n次后,突变型adh基因占的比例为50%,d项错误。【点睛】多对等位基因控制一种性状的解法两对或多对等位基因控制一种性状的问题分析,往往要依托教

35、材中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该类遗传现象仍然属于基因的自由组合问题,后代基因型的种类和自由组合问题一样,但表现型的问题和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大有不同,性状分离比也有很大区别。解答的关键是弄清表现型和基因型的对应关系,根据这一对应关系结合一对相对性状和两对相对性状的经典实验综合分析。先用常规方法推断出子代的基因型种类或某种基因型的比例,然后再进一步推断出子代表现型的种类或某种表现型的比例。20. 某人行走时,足部突然受到伤害性刺激,迅速抬脚。下图为相关反射弧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图示反射弧中,a是传出神经元,c为反射中枢b. 伤害性刺激产生的信号需传到大脑皮层才会形成痛觉c.

36、足部突然受到伤害性刺激,随后产生痛觉属于神经系统的反射活动d. 当细菌感染足部伤口并出现脓液时,说明机体已启动特异性免疫反应【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根据图中脊神经节的位置可知,a表示传入神经,a项错误;痛觉的形成在大脑皮层,b项正确;反射是通过完整的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完成的,而产生痛觉只是表示兴奋已上传到高级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没有参与,所以不能称为反射,c项错误;当足部受伤,病菌侵入时,有些白细胞可以穿过毛细血管壁,聚集到受伤的部位吞噬病菌,白细胞吞噬病菌后自己也会死亡,死亡的白细胞和病菌从伤口流出,形成脓液。所以当细菌感染足部伤

37、口并出现脓液时,不能说明机体已启动特异性免疫反应,d项错误。【点睛】本题考查神经调节和免疫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21. 下图表示较强光照且温度相同以及水和小球藻的质量相等的条件下,小球藻进行光合作用的实验示意图。一段时间后,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 y2的质量大于y3的质量b. 中小球藻的质量大于中小球藻的质量c. 中水的质量大于中水的质量d. 试管水的的质量大于试管水的的质量【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细胞光合作用过程中氧气中氧的来源相关知识。y1和y3是o2,y2和y

38、4是18o2,因此y2的质量大于y3;中小球藻中含有(ch218o)的有机物,而中小球藻含有(ch2o)的有机物,故中小球藻质量大于;和中的水都为h218o,且含量相同,因此质量相等;在试管和原有质量相等的情况下,中释放出的是18o2,而中释放出的是o2,故剩余重量大于。所以c选项正确。22.离子通透性的高低可用电导(g)来表示,电导数值大,表示膜对该离子的通透性高,反之则表示对该离子的通透性低。图中曲线 vm 表示动作电位的形成和恢复过程,字母 ad 位于 vm 上;曲线 gna和 gk表示动作电位的形成和恢复过程中 na和 k电导的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ab 段为去极化过程,初

39、期 na通道几乎立即被激活,na迅速内流使膜电位减小至零b. bc 段为反极化过程,膜电位的变化只是 na内流的结果,c 点为动作电位最大值c. cd 段为复极化过程,k的外流速率逐渐超过 na内流速率,膜电位恢复到静息状态d. ad 段,膜对 na和 k通透性均会增高,但两者在程度和时间上不一致【答案】b【解析】【分析】静息时,神经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钾离子大量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受到刺激后,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钠离子内流,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兴奋部位和非兴奋部位形成电位差,产生局部电流,膜外电流方向是从未兴奋部位到兴奋部位,而膜内是从兴奋部

40、位到未兴奋部位。【详解】a、ab 段为去极化过程,na通道打开使na迅速内流,膜电位减小至零,a正确;b、由图可知,bc 段为反极化过程,膜电位的变化主要是 na内流的结果,k通透性也有缓慢增高,只是幅度小时间长,b错误;c、cd 段为复极化过程,k的外流速率逐渐超过 na内流速率,膜电位恢复到静息状态,c正确;d、ad 段,膜对 na和 k通透性均会增高,na通透性幅度大时间较短,k通透性幅度小时间较长,d正确。故选b。23.下图甲表示三类不同种群的存活曲线,图乙表示雪兔和猞猁在不同年份的种群数量波动,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甲中曲线可表示人和很多高等动物的存活曲线,预示着种

41、群数量将增加b. 种群存活曲线反映了各物种存活年龄的分布状况,有助于了解种群与环境的适应关系c. 图乙中 a 峰、c 峰的形成符合“j”形增长曲线,b 峰的形成符合“s”形增长曲线d. 只要 a 峰与 b 峰的间隔时间和 b 峰与 c 峰之间的间隔时间相等,就可判断该波动为周期波动【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图甲,曲线表示凸形存活曲线,表示个体较大幼年成活率高的大型动物,曲线表示凹形存活曲线,表示个体较小,数量较多,幼年成活率低的小型动物,曲线代表的是各年龄段死亡率均等的动物。分析图乙,猞猁和雪兔之间是捕食关系。【详解】a、由题图可知,图甲中曲线表示存活曲线的凸形,可表示人和很多高等动物的存

42、活曲线,但是不能预示未来的种群数量,a错误;b、种群的存活曲线反映了各物种的死亡年龄分布状况,b错误;c、图乙是雪兔和猞猁的种群数量波动,属于“s”形曲线,所以 a、b、c的形成都符合“s”形增长曲线,c错误;d、任何波动只要在两个波峰之间相隔的时间相等就可称之为周期波动,d正确。故选d。24.将小鼠(2n=40)胚胎干细胞置于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培养液中,培养至第2次分裂中期。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此时细胞中有40条染色单体b. 每个dna分子的两条脱氧核苷酸链均含3hc. 每个dna分子中均只有一条脱氧核苷酸链含3hd. 每条染色体中的两条染色单体均含3h【答案】d【解析】小

43、鼠的染色体为40条,胚胎干细胞只能进行有丝分裂,当处于后期时,染色体为80条,a错误。该胚胎干细胞置于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培养液中,第一次分裂结束后,每个dna分子的一条脱氧核苷酸链含3h,当其处于第二次有丝分裂中期时,一半的dna分子的两条脱氧核苷酸链均含3h,一半的dna分子中只有一条脱氧核苷酸链含3h,b错误。c错误。每条染色体中的两条染色单体均含3h,d正确。【点睛】学生对dna复制和细胞分裂的关系理解不清模型法理解dna复制和细胞分裂的关系这样来看,最后形成的4个子细胞有3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4个细胞都是;第2种情况是2个细胞是,1个细胞是,1个细胞是;第3种情况是2个细胞

44、是,另外2个细胞是。25. 糖元沉积病贮积病是由于遗传性糖代谢障碍,致使糖元在组织内过多沉积而引起的疾病,临床表现为低血糖等症状。下图为人体糖代谢的部分途径。糖元沉积病型是6-磷酸葡萄糖酶基因(e)突变所致。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抑制葡萄糖激酶会制约糖元的合成,并未制约体内的细胞呼吸b. 以葡萄糖为底物,细胞呼吸过程会合成atp,不需要atp供能c. 血糖浓度低时,正常人体分泌胰岛素增加,使血糖浓度恢复到正常水平d. 给糖元沉积病型患者注射胰高血糖素不能使血糖浓度恢复到正常水平【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抑制葡萄糖激酶会制约6-磷酸葡萄糖的生成,抑制糖元的合成,并制约体内的

45、细胞呼吸,a错误;b、据图分析,葡萄糖需要先转化为6-磷酸葡萄糖才能进一步转化为丙酮酸被呼吸作用利用,这一过程需要消耗atp,b错误;c、血糖浓度高时,正常人体分泌胰岛素增加,使血糖浓度恢复到正常水平,c错误;d、糖元沉积病型是6-磷酸葡萄糖酶基因(e)突变所致的肝糖原不能水解的低血糖,给糖元沉积病型患者注射胰高血糖素不能使血糖浓度恢复到正常水平,d正确所以d选项是正确的。【点睛】据图分析:6-磷酸葡萄糖在酶的作用下可生成糖原、丙酮酸,其经过水解可以生成葡萄糖,细胞呼吸的启动需要atp供能,同时糖原与非糖物质可以在没的作用下生成6-磷酸葡萄糖。二、非选择题26.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部分食物网如图所

46、示。回答下列问题:(1)该食物网中,草固定的能量可通过_条食物链传递给鹰。鹰在最长的食物链中处于第_个营养级。(2)在正常情况下,蛙、蛇和鹰的数量可通过_(填“正反馈”或“负反馈”)调节方式保持相对稳定。若蛙的数量大量减少,则蛇会增加_。(3)为了防止兔对生态系统的破坏,常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其种群密度。若标记个体更易被天敌发现而被捕食,则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_(填“偏高”、“偏低”或“不变”)。(4)若该地受到ddt污染,若干年后发现顶位肉食动物体内积累的ddt浓度最高。由此说明,食物链可成为杀虫剂_的通道。【答案】 (1). 6 (2). 七 (3). 负反馈 (4). 对鼠和蜘蛛的捕食压力

47、 (5). 偏高 (6). 移动(或浓缩)【解析】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种群密度的调查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1)分析食物网,草固定的能量可以通过6条食物链传递给鹰。鹰在最长的食物链即从草到食草昆虫、肉食昆虫最终到鹰这条食物链中位于第七营养级。(2)在正常情况下,蛙、蛇和鹰的数量可通过负反馈调节保持相对稳定。若蛙的数量大量减少,因为蛇的食物来源还有鼠和蜘蛛,其为了维持自身能量的需求,则蛇会增加对鼠和蜘蛛的捕食压力。(3)在标志重捕法中,如果被标记个体容易被捕食,会导致再次捕获时有标记的个体数量减少,根据计算公式:个体总数/初次捕获标记数=再次捕获数/再次捕获标记数

48、,即个体总数=(初次捕获标记数×再次捕获数)/再次捕获标记数,此时分母变小,所以会比实际值偏高。(4)由题意可知ddt随着食物链中营养级别的升高而浓度增大,说明食物链可成为杀虫剂浓缩的通道。点睛:在食物网中除了生产者一定是第一营养级外,其余的生物可能在不同的食物链中会处于不同的营养级。食物链是能量流动的渠道也是富集作用的渠道,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但有害物质是随营养级别的增加而增加的。27.下图为植物细胞叶绿体中进行光合作用时物质变化的示意图,回答相关问题。(1)光照条件下植物细胞叶绿体中类囊体的腔内h+浓度较高,h+向_扩散并驱动c中_键的形成。(2)将植物先给予一定强度的光照再黑

49、暗处理,暗处理后短时间内3一磷酸甘油酸的含量会_。卡尔文循环中,3-磷酸甘油酸在e和_的作用下被还原为f_(填名称),其中的物质e为3一磷酸甘油酸的还原提供了_。由此可知,植物体内卡尔文循环只有在_条件下才能一轮一轮循环不己。(3)如果加入180标记的co2分子,发现一段时间后环境中出现了1802,180的转移途径是_。【答案】 (1). 叶绿体基质 (2). 高能磷酸 (3). 上升 (4). atp(或者c) (5). 三碳糖(磷酸) (6). 氢和能量 (7). 有光 (8). c1802h21801802【解析】【分析】结合光合作用中光反应和碳反应的物质变化和场所分析图解:图中a表示氧

50、气,b表示adp和pi,c表示atp,d表示nadp+,e表示nadph,f表示三碳糖磷酸(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g表示co2。【详解】(1)根据图解可知,光照条件下植物细胞叶绿体中类囊体的腔内h+浓度较高,h+向叶绿体基质扩散并驱动c(atp)中高能磷酸键的形成。(2)将植物先给予一定强度的光照再黑暗处理,暗处理后短时间内由于co2固定产生3一磷酸甘油酸的速率暂时不变,但没有光照继续产生atp和nadph,使消耗3一磷酸甘油酸的速率减慢,所以3一磷酸甘油酸的含量会上升。卡尔文循环中,3-磷酸甘油酸在nadph和atp的作用下被还原为三碳糖,其中的nadph为3-磷酸甘油酸的还原提供了氢和能

51、量;在光反应过程中,nadp+在类囊体(基粒)(场所)重新形成nadph,所以卡尔文循环只有在有光条件下才能一轮一轮循环不已。(3)根据光合作用的总反应式可知:6c18o2+12h2o c6h1218o6+6h218o+6o2,6co2+12h218o c6h12o6+6h2o+618o2,如果加入18o标记co2,在光合作用总过程会形成h218o,这样的h218o经光反应过程进而产生18o2,即c1802h21801802【点睛】本题关键在于结合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和碳反应中物质变化分析出图解中各种字母代表的物质。28.果蝇的眼色受a、a和d、d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当同时含有显性基因a和d时,表现

52、为紫眼;当不含a基因时,均表现为白眼;其他类型表现为红眼。紫眼亲代雌果蝇与雄果蝇杂交,f1的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紫眼红眼白眼雌蝇3/41/40雄蝇3/81/81/2(1)a、a和d、d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符合_定律,a、a基因位于_染色体上。(2)紫眼亲代雌果蝇的基因型可表示为_。正常白眼雄果蝇的细胞中最多可出现_条x染色体。(3)f1中红眼雌雄果蝇随机交配产生f2,f2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_。(4)若一紫眼雄果蝇与一纯合白眼雌果蝇杂交,后代表现型及其比例为紫眼雌果蝇:红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1:1:2,请用遗传图解表示该杂交过程。_。【答案】 (1). 自由组合 (2). x

53、 (3). ddxaxa (4). 2 (5). 红眼果蝇:白眼果蝇=7:1(或红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白眼雄果蝇=4:3:1) (6).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伴性遗传、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及其应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并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对各小题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要解答此题,首先要从题干和表格中获取有效信息,例如根据题干信息“当同时含有显性基因a和d时,表现为紫眼;当不含a基因时,均表现为白眼;其他类型表现为红眼”可确定各种眼色果蝇大致的基因型;根据表格中果蝇的性状比例是9331的变式,可判断

54、两对等位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根据雌雄果蝇的眼色表现不完全相同可确定有一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1)紫眼亲代雌果蝇与雄果蝇杂交,f1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紫眼红眼白眼(3/43/8)(1/41/8)1/2934,是9331的变式,由此可推知a、a和d、d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由于f1中雌雄果蝇的眼色表现不完全相同,可推知a、a和d、d两对等位基因有一对位于x染色体上,一对位于常染色体上(因为两对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假设d、d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a、a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根据题意可知,亲代雌雄果蝇的基因型是aaxdxd和aaxdy,则f1中会出现基因型为aaxdx_的雌果蝇,

55、表现为白眼雌果蝇,与题意不符。假设a、a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d、d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根据题意可知,亲代雌雄果蝇的基因型是ddxaxa和ddxay,则f1中雌果蝇的基因型为3/4d_xax_、1/4dd xax_,表现型及比例为3/4紫眼和1/4红眼;雄果蝇的基因型为(3/4×1/2) d_xay、(1/4×1/2)dd xay、1/2_ _xay,表现型及比例为3/8紫眼、1/8红眼和1/2白眼,符合题意,因此,可确定a、a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2)根据第(1)小题的分析可知, a、a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d、d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已知同时含有显性基因a和d时,表现为紫眼,所以紫眼亲代雌果蝇的基因型可表示为ddxaxa ;雄果蝇的体细胞中含有1条x染色体,在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2倍,含有2条x染色体。因此,正常白眼雄果蝇的细胞中最多可出现2条x染色体。(3)f1中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是1/2dd xaxa和1/2d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