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第二课时教学设计_第1页
《林海》第二课时教学设计_第2页
《林海》第二课时教学设计_第3页
《林海》第二课时教学设计_第4页
《林海》第二课时教学设计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林海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白雪静一、教学内容: 北京版六年级语文第十一册第十六课二、设计理念:采用启发、讨论、教扶放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更深刻地理解河更牢固地掌握所学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学生的学习过程。三、教学目标: 1、用比较的方法学习课文,了解大兴安岭“岭”“林”“花”的特点。 2、学习抓住景物特点具体描写和在描写景物中表达真情实感的方法。体会到祖国山河的壮丽及林海对“兴国安邦”的意义。 3、引导学生深入、全面地欣赏林海的美,使他们受到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教育。比较教学具体实施点:(1) 用大兴安岭的“岭”与秦岭比较,体会“岭”温

2、柔的特点。(2)用删减词语的方法,把“这里的岭的确很多,横着的,顺着的,高点儿的,矮点儿的,长点儿的,短点儿的”换成“这里的岭的确很多,横着的,顺着的,高的,矮的,长的,短的”体会“岭”温柔的特点。(3)用改变标点的方法,把“在阳光下,大片青松的边沿闪动着白桦的银裙,不是像海边的浪花吗?”这个反问句改称肯定句体会林海中林的特点大而美。(4)比较作者三次出现的“亲切、自然”的不同之处,了解作者所表达的不同感情。四:教学重点、难点 、品味语言文字,了解“岭”“林”“花”的特点。 、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具体描写和在描写景物中表达真情实感的方法。五:教学准备:1、引导学生广泛收集林海的诗文、图片资料。

3、2、制作投影课文优美片段的文字课件。6、 教学过程:(一)导入1、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按照作者刚进森林、深入林中和看到林场的顺序理清了课文层次,并且学习了第1段。请大家回忆一下,第1段写了什么内容?2、师: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2到第5小节,这一部分主要写了作者深入林中看到的景色。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呢?(板书:岭、花、林)(二)学习第2小节(“岭”)1、默读第2小节,引导思考:大兴安岭的“岭”有什么特点?2、在学生阅读理解的基础上概括“岭”的特点。(板书:多温柔)3、抓住重点词语,初步体会“岭”的特点。师:你们是从哪里看出“岭”多?又从哪里知道“岭”温柔的呢?(1)学生读写“岭”多的句

4、子。理解“的确”“疾驰”“看不完”等词语的含义:突出岭多,而且绵延数千里,面积很广,这正照应了课题中的“海”字。(2)学生读写“温柔”的句子。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孤峰突起”“盛气凌人”等词语,体会岭“柔”的特点。4、指导朗读,在读中深入体会“岭”的特点。师:我们来读这一段。你们看,怎样才能把“岭”多和温柔的特点读出来呢?出示幻灯片:句子结合秦岭图片体会“岭的温柔”“这里的岭的确很多,横着的,顺着的,高点儿的,矮点儿的,长点儿的,短点儿的,可是没有一条使人想起云横秦岭那种险句。”师:读一读这句话,从“横着的,顺着的,高点儿的,矮点儿的,长点儿的,短点儿的”这些词语中,你们能明白什么?引导学

5、生理解:这些词语写出“岭”姿态很多,各不相同。也照应了岭多的特点。师:怎样才能把“岭”的“温柔”读出来昵?(1)师生共同讨论,达成共识:要读出“姿态多”,应该通过朗读把“岭”的各种姿态表现出来:“高点儿的”声音稍高一些,“矮点儿的”声音稍低一些,“长点儿的”拉一点儿长音,“短点儿的”要读得急促一些。 这样借语调低长短的变化来表现“岭”的千姿百态。(2)反复试读,范读,指导学生读出“岭”多的特点。师:你们再读一读,从“高点儿的,矮点儿的,长点儿的,短点儿的”这些词语中,还能明白什么?出示幻灯片:“这里的岭的确很多,横着的,顺着的,高点儿的,矮点儿的,长点儿的,短点儿的”“这里的岭的确很多,横着的

6、,顺着的,高的,矮的,长的,短的”学生读这两句话,通过对比,进一步理解:“高点儿的,矮点儿的”等词语中的“点儿”说明“岭”与“岭”之间差别都不大,毫无孤峰兀立之感。那里山势平缓,线条柔美,给人一种“柔”的感觉。 师:我们再来读这句话,怎样才能的把“岭”的温柔也读出来呢?指导读好“点儿”,要读出温柔、亲切的感受。再读“每条岭都是那么温柔”一句。师:你们试读一下,怎样读才是“温柔”?怎样读又是“那么温柔”呢?5、明白作者表达的方法。抓住“云横秦岭”这一词语,理解作者拿秦岭的“险”来作对比,突出大兴安岭的“柔”。6、总结学习方法。(1)读这一段,找出“岭”的特点。(找特点)(2)读这一段,读出“岭”

7、的特点。(读特点)(3) 了解作者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明写法)(三)学习第3、第4小节(“林”)运用上述学习这一部分。1、自由读第3、第4小节,思考:“林”的什么特点?2、师生讨论概括“林”的特点。(板书:广 绿)3、抓住重点词句,初步体会“林”的特点 。“目之所及”“哪里都是绿的”“落叶松的海洋”等词句写出了“林”广;“多少种绿颜色呀”“只有画家才能描出那么多的绿颜色呢”等语句写了“林”绿。这些词句突出了林的浩瀚与茂盛。4、指导朗读,深入体会“林”广和绿的特点。师:我们来读这一段,谁能把这一大片森林读成绿色的海洋,把大家带到林海里去看一看呢?(1)指导朗读“目之所及,哪里都是绿的”一句。“目

8、之所及”怎么理解?读这句话,把“林”的广读出来!你现在相象自己就站在大兴安岭,你的面前就是“波浪起伏”、浩瀚无边的林海,这就是“目之所及”吧!读!(2)指导朗读第4小节。师逐一追问:林海中的浪花指什么?白桦的树干“泛着”是什么意思?(翻腾、涌动)白桦树真的是在涌动吗?(不是)白桦树是静止的,可作者为什么说它的树干像白色的浪花呢?出示幻灯片:句子比较“在阳光下,大片青松的边沿闪动着白桦的银裙,不是像海边的浪花吗?”学生联系上文,反复研读,仔细揣摩、体会,来读懂这句话。学生的理解有两个层次:抓住关键词语“在阳光下”“闪动”理解:白桦的树干是白色的,在阳光的照耀下银光闪闪,远远望去,像粼粼的波花,所

9、以作者说它像浪花。师:仅仅是白桦的树干在阳光下闪动就像浪花吗?你们再读一读,看有没有新的发现?抓住“大片青松的边沿”,学生对此有了新的理解:青松在岭上,像大海;白桦在山下,树干银光闪闪。在青松的陪衬下,白桦的树干像泛着的浪花。师:谁能用生动的语言把这一段写的美景描绘出来呢?学生组织语言,描述美景。师:我们再来美美地读一读,把林海读“活”,好吗?(四)学习第5小节(“花”)此段仍运用上述学法,学生自学并交流体会。1、默读,概括“花”的特点。(板书:多 美)2、读课文,读出“花”多和美的特点。师生讨论交流学习体会:(1)抓住“河岸上”“松影下”等词语理解:“河岸上”说明山下有“花”,“松影下”说明

10、山上有“花”。从山下到山上,漫山遍野都是“花”,“花”非常多。(2)“不缺乏色彩”“招来小蝴蝶”等词语说明“花”香、“花”美。(3)“两山之间往往流动着清可见底的小河”这句话,是写什么呢?为什么要写这句话?引导联系上文理解:大光安岭的“岭”多,因此两山之间的河也多,河岸上“花”也多。这句间接写“花”多。(4)师读“大兴安岭多么会打扮自己呀:青松作衫,白桦为裙,还穿着绣花鞋”一句,学生闭目想象:这是一幅怎样的图画?作者用拟人的手法把大兴安岭比作一位美丽少女,表达了喜爱之情。山上青松,山下白桦,林中野花,作者从上到下把大兴安岭景色写得很有层次。有感情地齐读这句话。(5) 学习6、7段 多么美的大兴安岭啊,然而它的可爱并不空洞。理解“空洞”的意思,理解如何与建设结为一体。自读课文体会。 自由读6-7自然段,然后用假如我是大兴安岭的一棵树,讲讲你的作用吧! 祖国的建设与大兴安岭的美丽结为一体,真是兴安岭越看越可爱。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怎能不使我们感到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