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贫困代际传递理论述评 作者:李晓明 文章来源:中国农村研究网 点击数:93 更新时间:2005-8-18 关键词:贫困 代际传递 一、贫困代际传递概念 “代”的概念本来是一个生物学概念,借用到社会学中,便具有了自然和社会的双重属性。其自然属性表示人类自身繁衍过程中祖辈、父辈、子辈等代际之间的关系;其社会属性是指一定社会中具有大致相同年龄和类似社会特征的人群。不同代人由于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不同,在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这种差异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代沟”。在后代与前代之间存在着一定差异的同时,更多地表现出在思想观念、文化习俗和行为方式等方面具有明显的继承性。这种继承性就是“代际传递
2、”n ) 贫困代际传递(Intergenerational Transmission of Poverty)概念是从社会学阶层继承和地位获得的研究范式中发展出来的。美国的经济学家在研究贫困阶层长期性贫困的过程中发现贫困家庭和贫困社区存在贫困的代际传承现象,从而于20世纪60年代初提出了“贫困代际传递”概念。贫困代际传递就是指贫困以及导致贫困的相关条件和因素,在家庭内部由父母传递给子女,使子女在成年后重复父母的境遇 对贫困代际传递概念也存在多种解释。斯坦因伯格(Stenberg,2000)就提出了三种相关性解释,即:与文化行为相关、与政策相关、与经济结构等因素相关。6第一种解释强调文化行为因素,
3、与奥斯卡刘易斯(Oscar Lewis 1965,1969)的观点相类似。刘易斯在提出贫困文化概念后认为,贫困代际传递以具有各种相互作用的经济的和心理的特征为表征。例如,缺乏适当的学校教育, 穷困的经济境遇,猜疑和缺少社会活动的参预,或者缺乏除了家庭以外的其他任何社会资源,构成贫困文化的一个基本特征 二、贫困代际传递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关于贫困代际传递问题的理论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马克思关于无产阶级贫困化的理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从分析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入手,揭示了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及其趋势,得出了关于无产阶级贫困化的理论结论:即随着资本积累而产生社会贫富两极分化,“在一极是财富的积累,同时在另
4、一极,即在把自己的产品作为资本来生产的阶级方面,是贫困、劳动折磨、受奴役、无知、粗野和道德堕落的积累。”11这一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下无产阶级贫困化的根源和不断增长的趋势,同时也指明了无产阶级摆脱贫困命运的根本出路消灭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贫困化理论第一次指明了工人阶级的贫困代际传递问题 社会分层学家认为,如果大多数社会成员在等级有序的阶层结构中获得的社会位置主要由阶级出身和家庭背景所决定,那么,这个社会就是封闭型社会(或传统型社会)。在这种社会中,子女主要继承着父亲的阶级位置,阶级继承是社会成员获得社会地位的主要形式。如果大多数社会成员的阶层位置主要取决于自己后天的努力(
5、如自己通过学习所获得的受教育水平和技术技能等),这个社会就是开放型社会(或现代型社会)。在这种社会中,子女的社会地位主要由自己后天努力取得的人力资本所决定。社会学中的代际流动理论认为,贫困的世代相传问题实际上反映了社会中代际之间垂直流动率及流动机制的问题。在一个社会流动率较高的“开放社会”中,个人有较多的向上流动的机会,穷人及其子女也可以通过个人的努力而摆脱贫困,实现向上的社会流动。反之,在一个流动率较低的相对“封闭社会”“16岁时父亲的职业地位”、“父亲的受教育水平”为先赋性变量(继承性因素);以被访问者(年龄在20-64岁的男性)获得的“受教育水平”、“初职职业地位”和“目前职业地位”为自
6、获性变量(后致性因素),并以邓肯发明的社会经济指数量化了父亲与被访问者本人的职业地位,以路径分析递归模型计算了各个先赋性因素和后致性因素对个人“目前职业地位”的影响。13这一“地位实现模型” 从国家层面对贫困代际传递研究做出重大贡献的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拉格纳纳克斯(RagnarNarkse)。他在1953年出版的不发达国家的资本形成问题一书中,考察了发展中国家长期贫困的根源,提出了“贫困的恶性循环”理论。他认为,发展中国家长期存在的贫困,是由若干个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恶性循环系列”造成的,其中,“贫困的恶性循环”居于支配地位。从资本的供给方面看,他认为发展中国家存在“低收入低储蓄水平低资
7、本形成低生产率低产出低收入”的恶性循环;从需求上看,存在“低收入投资引诱不足低资本形成低生产率低收入”的恶性循环。纳克斯认为,产生供给和需求两个恶性循环的原因是发展中国家人均收入过低,人均收入过低的原因是资本稀缺,而资本稀缺的根源又在于人均收入过低,低收入使一国贫穷,低收入和贫困无法创造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储蓄,而没有储蓄就没有投资和资本形成,其结果又导致该国的低收入和持久贫穷。这是一个难以打破的恶性循环。141956年,美国经济学家纳尔逊(RRNelson)在不发达国家的一种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一文中,也提出了与“贫困的恶性循环”理论相类似的“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受到马尔萨斯人口论的影响,他认为
8、,贫困是一种自我维系的循环过程。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表现为人均收入处于维持生命或接近于维持生命的低水平均衡状态,只要人均收入低于人均收入的理论值,国民收入的增长就会被更快的人口增长所抵消,使人均收入逼回到维持生存的水平上,并且固定不变。在一个最低人均收入水平增长到与人口增长率相齐的人均收入水平之间,存在一个“低水平均衡陷阱”。在这个陷阱中,任何超过最低水平的人均国民收入的增长都将被人口增长所抵消,这种均衡也是稳定的。发展中国家必须进行大规模的资本投资,使投资和产出的增长超过人口增长,才能冲出“低水平均衡陷阱” 从文化角度讨论贫困代际传递问题的是美国著名人类学家奥斯卡刘易斯(Oscar Lewis)
9、。1959年,他在五个家庭:关于贫困文化的墨西哥人实例研究一书中,首先提出了“贫困文化”(the culture of poverty)的概念,并从社会、社区、家庭、个人等层面对其作了系统研究。16他在对贫困家庭和社区的实际比较研究中,发现社会文化是贫困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他认为,贫困是一种自我维持的文化体系,穷人与其他社会成员在社会文化方面是相互隔离的。在长期的贫困生活中,穷人形成了一整套特定的文化体系、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体系。如贫民窟中会形成特有的群体意识和归属感,还使生活于其中的人形成特殊的生活方式(如赌博、举债、靠典当度日等)和行为方式(如自我控制力较弱、自暴自弃等)。这是一种脱离社会
10、主流文化的贫困亚文化。贫困文化一旦形成,便会对“圈内” 三、贫困代际传递理论的主要观点 1、要素短缺论。美国著名学者戴维S兰德斯在国富国穷一书中提出,贫困的原因在于要素的短缺。17他所说的要素主要是指脱贫致富必不可少的基本条件,如资本、资源、科学技术等。并由此派生出资本短缺论,资源短缺论、科技落后论等等观点。经济学者倾向于从经济要素配置角度研究贫困性质,认为贫困是贫困者对生产要素 2、智力低下论。1973年,理查德赫伦斯坦曾提出,穷人的智商要低于不贫困的人,而他们又常常同智力较低的人结婚,因此生育出低智力的孩子。认为贫困的产生是因为智力的原因。在1994年钟形曲线一书中,赫伦斯坦和查尔斯莫雷重
11、申了这种遗传学观点,将低智商和贫困、福利依赖、违法犯罪联系在一起。18这一令人怀疑的理论观点成为某些人指责穷人的口实。 ( 燕南 3、贫困文化论。根据奥斯卡刘易斯以及爱德华班菲尔德等人的观点,认为穷人已经形成了一种贫困文化。贫困现象的持续加强和循环发生是因为孩子从父母那里学到了引起贫困的价值观和态度。由此产生了一系列信仰和行为方式,包括冷漠、屈从和宿命论的态度,对学校教育的不重视,倾向即刻的满足而不是节俭,早期性体验和导致的意外怀孕,不稳定的家庭生活,以及对权威无论是警察、学校、政府或社会机构等任何形式 5、素质贫困论。持此观点的学者认为,贫困的真正原因不是资源的匮乏,不是产值的高低,也不是发
12、展速度的快慢和收入的多少,而是“人的素质差”即人们从事商品生产和经营的能力差。美国社会学家英格尔斯(Alex Inkeles)主张,不发达国家应当改变人的行为方式和思想观念,提高个人现代性,以适应工业化进程的要求。21“素质贫困观” 6、功能贫困论。功能贫困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著名哲学家斯宾塞的影响,但与斯宾塞的思想又不完全相同。斯宾塞认为,富人之所以富裕,是因为他们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比别人更强,更优秀;穷人之所以穷,是因为他们没有适应自己生存环境的能力,是生存竞争自然淘汰的结果。功能贫困理论认为,贫困是社会存在的一种功能和一种需要。功能贫困理论的著名代表美国社会学家赫伯特J甘斯(Herb
13、ertJGans 7、社会排斥论。英国学者Peter Townsend在1979年提出了“相对剥夺”(relative deprivation)的概念,认为当个人、家庭和社会集团缺乏必要的资源,不易获取食物、参加活动、拥有公认的居住和生活条件,并且被排除在一般的居住条件、社会习惯和活动之外时,即为贫困。23与“社会剥夺” (social deprivation)相联系,“社会排斥” (social exclusion )主要是指一个社会成员被排斥在一般社会大众所应享受的各种社会经济待遇之外。24但是,社会排斥只是描述了贫困阶层被歧视、被剥夺的过程和现象,对造成“社会排斥” 8、能力贫困论。印度
14、著名经济学家阿玛蒂亚森( Sen .Amartyak)在其代表作贫困与饥荒和以自由看待发展两书中深刻分析了隐藏在贫困背后的生产方式的作用,以及贫困的实质。他认为:“要理解普遍存在的贫困,频繁出现的饥饿或饥荒,我们不仅要关注所有权模式和交换权利,还要关注隐藏在它们背后的因素。这就要求我们认真思考生产方式、经济等级结构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25他认为,贫困的实质是能力的缺乏。一个人避免饥饿的能力依赖于他的所有权(所有权是权利关系之一),以及他所面临的交换权利映射(exchange entitlement mapping),而饥饿的直接原因是个人交换权利的下降。一个人所具有的交换权利就其本质而言
15、,取决于“他在社会经济等级结构中的地位,以及经济中的生产方式”,但同时也依赖于“市场交换”以及“国家所提供的社会保障”。他主张,应该改变传统的以个人收入或资源的占有量为参照来衡量贫富,而应该引入关于能力的参数来测度人们的生活质量。其核心意义是必须考察个人在实现自我价值功能方面的实际能力,因为能力不足才是导致贫困的根源。26同时,森提出,只有能力才能保证机会的平等;没有能力,机会的平等是一句空话,也就是说“真正的机会平等必须通过能力的平等”才能实现。27森的“能力贫困理论”的一大贡献是强调解决贫困和失业的根本之道是提高个人的能力,而不是单纯发放失业救济。但是,森的“能力贫困理论”只强调主观的能力,却忽略了客观的机会。而且,如果说个人能力的增强主要依靠个人的主观努力的话,那么,机会和权利的提供、增加和保障,则主要是政府和社会的责任。由此,有学者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权利贫困论”,认为森的“能力贫困论” 造成贫困代际传递的具体原因,“国际持续性贫困研究中心” 1、减少社会排斥,保障穷人的各项社会权利。 许多穷人的代际贫困不是主观因素造成的,而主要是由客观社会环境所导致的机会不公正的结果。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许多穷人“往往由于民族、等级地位、地理位置、性别以及无能力等原因而遭到排斥。特别严重的是,在影响到他们命运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海南省建筑安全员《C证》考试题库
- 2025四川省建筑安全员《A证》考试题库
- 民航英语口语总复习课件
- 【大学课件】官方单据公务证书
- 专利申请实务
- 最小公倍数 比较课件
- 小古文-大禹治水课件
- 《展览品牌策划》课件
- 2025年中国男裤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PPT中国地图素材(可修改颜色)
- 2023年深国交入学考试英语模拟试题
- 2022年中国农业银行(广东分行)校园招聘笔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品牌管理第五章品牌体验课件
- 基于CAN通讯的储能变流器并机方案及应用分析报告-培训课件
- 保姆级别CDH安装运维手册
- 菌草技术及产业化应用课件
- GB∕T 14527-2021 复合阻尼隔振器和复合阻尼器
- 隧道二衬、仰拱施工方案
- 颤病(帕金森病)中医护理常规
- 果胶项目商业计划书(模板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