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农村教育反贫困问题探析_第1页
西部农村教育反贫困问题探析_第2页
西部农村教育反贫困问题探析_第3页
西部农村教育反贫困问题探析_第4页
西部农村教育反贫困问题探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西部农村教育反贫困问题探析赵贵宁1(青海民族学院 公共管理系,青海 西宁 810007)摘要本文着重分析了西部农村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认为教育的落后是导致西部欠发达地区发展落后的深层原因,而要实现反贫困,需要发展教育,提高农村整体人口素质,各种其他的反贫困措施才能够真正发挥作用。关键字农村 教育反贫困 素质 人力资本 投资一、 西部农村致贫的主要因素(一) 劳动力文化程度低。目前,我国农业朝着高科技农业、精品农业、绿色农业等方面发展,农业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并且与经济、科技、教育、工业、商业等联系越来越密切。新型农业无疑对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尤其是科技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有统计数据显示,到20

2、03年西部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的具体结构是:文盲半文盲劳动力占7.4%,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劳动力占87.8%,初高中程度的劳动力占59%,大中专以上程度的劳动力仅占2.5%,在劳动力中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也仅占13.6%。在农村贫困地区,大量低素质的劳动力,在无法通过采用高新农业技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等方法来对农业实行增值时,大部分是通过扩大种植面积和投入更多的劳动力来进行简单生产,从而造成农业收益低下。(二) 农民缺乏有效的培训。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引导农民就业增收的关键。但是要实现这种转移非常困难。2003年外出务工劳动力中,文盲占1.9%,小学文化程度占16.7%,初中文化程度占66.

3、3%,高中文化程度占10.8%,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4.3%。85%左右的外出务工劳动力仅具备初中以下文化程度。而且,外出务工劳动力中接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不足15%。当今知识经济时代对人的各种知识和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农民工就业门槛越来越高,可由于自身文化素质低和专业技能差,在培训缺乏的情况下,无法顺利进入第二、三产业,把剩余劳动力转移出来,再次陷入生活的困境中。(三) 价值观消极。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缪尔达尔说:“不发达国家民众巨大的贫困至少部分是由于他们的宿命论、他们的麻木和他们对于改变观念和制度、推广技术、改善卫生等1作者简介:赵贵宁,汉族, 甘肃兰州人, 青海民族学院 公共管理系:人力

4、资源开发与管理。努力的冷漠。”因为人们这种消极的宿命论思想使得他们安于现状,形成了自我保存的贫困链加尔布雷斯称之为“对贫困的顺应”。在贫困地方,农民对于土地几乎存顶礼膜拜,土地不仅仅是生产资料,更是生存资料,是他们精神的依靠和寄托。由于这种土地至上的观念,使得有些农民不愿意发生流动,在当地社区无法为他们提供各种发展空间和机会时,农民滞留在土地上,丧失了自己主动发展的主体性。(四) 人口增长过快。人口增长过快是导致贫困的重要原因,制约着贫困地区经济发展。主要体现两个方面:一是降低了人均拥有的社会财富水平;二是直接增加了人口投资,间接降低了人均社会财富水平。大量的新增人口会导致再生产能力不足,造成

5、贫困。二、 西部农村教育现存问题(一) 平均受教育程度低。而且据统计,到2000年,西部地区6周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仅为6.54年,与全国平均年限7.62年相比,相差1.08年。如果再细分去比较贫困的农村地区,差距会更加悬殊。农村女童就学难也是个突出问题,据统计全国211.1万未入学的学龄儿童中,女童人数高达171.3万,其中甘、青、宁、贵四省就占25%,可见问题相当突出且亟待解决。(二) 教育投资不足。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对发展中国家的贫困落后进行了研究,认为发展中国家贫穷落后的根本原因并不在于物质资本的短缺,而在于人力资本的匮乏和忽视对人力资本的投资,他认为教育是人力资本中最重要的

6、投资部分,可以开发和形成人的劳动 2能力,教育投资不足,会影响教育的发展,相应地影响经济的发展,在我国西部贫困地区教育投资不足,教育经费严重短缺,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 我国教育经费总体投入不足。我国教育经费总量占GDP的比重一直处于世界较低的水平。2001 年,仅为 4.83%,而 OECD国家在1998 年就达到了5.8%的平均水平,韩国、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甚至达到7%。而在农村贫困地区,由于当地政府财政大都是吃饭财政,没有多余的经费投入给教育,因而教育经费更是缺乏。2. 国家对西部教育投入严重不足。从教育经费分配来看,东部占55%,中部占28.5%,西部占16.5%。目前东部教育发

7、达地区已经开始拼教育管理和教育科研,而西部还在步履维艰的发展中搞建设、拼最基本的硬件设施。从2001年国家财政教育经费的分配来看,全国为3057亿元,投向农村的仅为901亿元,还不到总数的1/3。3. 义务教育经费中政府承担的比例偏小,贫困地区人均教育经费过低。义务教育应该是免费和普及的教育。国家和政府对义务教育的普及应该负主要责任,政府应该是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主体,但是,实际上,我国政府对义务教育经费的承担比例一直偏小。2001年,我国义务教育总投入中,财政性教育经费只占63.2%;初中教育经费中,政府预算内教育经费所占比例小于60%,小学小于70%。而在1998年,OECD国家初等、中等及

8、中学后教育经费中,财政性教育经费平均比例已达到了90.9%。19951996年美国初等、中等教育经费的97.6来自政府投入。农村贫困地区由于主要依靠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拨款,而政府的投入又有限,学校自身的筹资能力太弱,导致这些地区生均教育经费比较低。4. 办学条件差,教育发展缺乏有力保障。农村贫困地区危房问题仍然很严重。2001年全国普通中小学共有危房5917.1万平方米,校舍危房率分别达4.9和6.7。其中,农村2初中、小学校舍危房率分别达8.1%和6%。教学仪器设备严重不足,现代化技术手段缺乏。农村贫困地区的学校由于资金缺乏,很多学校没有基本的仪器和设备。按教育部关于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

9、通知要求,2005 年前所有中小学都要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我国整体上而言,学校教学设施中网络化、信息化程度非常低。很多偏远的山区,由于电费比较2以上数据为农村教育研究所进行农村教育调查所得。贵,学校缺乏计算机方面的人才,即使为了应付检查配备了计算机,但是因为电费和维修人才缺乏的原因,计算机也是闲臵着。(三) 各级各类教育发展滞后。1. 农村幼儿教育缺乏,幼儿机构不完善。 农村贫困县,有幼儿园的村占总村数的比重,1997年为16.2%,1998年为22.7%,1999年为23.6%,2000年为25.7%。虽然其比重在逐年上升,但是还是有四分之三的村子没有幼儿园。在管理上,也没有单独的学前教育管

10、理机构。国家要求到 2010年前,农村儿童入园率达到80%。这个任务还相当艰巨。2. 义务教育尚未全面普及,发展基础薄弱。 在农村地区接受素质教育的权利一直受到忽视,由于种种原因,农村贫困地区的义务教育还没有达到全面普及的阶段。目前全国还有431个县尚未“普九”,其中372个县集中在西部地区。义务教育无法得到真正地普及,影响个体自身的发展,同时无法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后备力量。3. 高中阶段教育资源不足。西部农村贫困地区的高中教育基本上是处于一种发展滞后的境地,高中生的数量不多,有约52的学生也因为初中后教育资源不足失去了接受继续教育的机会。4. 高等教育在农村几乎属于空白地带。农村成人高

11、等教育大部分仅限于个人自学考试或者函授,缺乏正规的机构和学校,无法为当地经济发展培养高层次人才。此外,就高等教育招生而言,农村学生和城里学生学习背景不同,尽管有部分民族地区的优惠政策保障,但在同样的考试竞争上,农村学生还是明显处于劣势。而且我国现有的高等学校(包括农业类高等院校)多数关注培养城市所需要的人才,很少考虑培养农村所需要的人才。现有高等教育培养的高级专门人才很难通往农村,致使农村地区往往成为被高等教育遗忘的角落。(四) 师资队伍素质不高与满意度差并存。1. 农村教师合格学历比例低。在农村贫困地区,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不高,严重制约了农村教育的发展和质量的提高。这与现行的国家对小学教师要求

12、专科学历及以上,中学教师要求本科学历及以上的标准还有很大的差距。(下图为2001年全国与西部部分地区教师学历构成对比 单位:%)2. 农村教师进修机会少。社会发展、知识更新、课程改革等都对教师不断提出新的要求,要求教师不断学习,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但是,农村贫困地区由于缺乏资金、交通不便、指标过少等原因,教师的继续教育机会非常少。即使有极少数教师有机会参加教育培训,也仅限于讲授、观摩教学,缺乏教师的实际操作,也缺乏对教师具体教学的直接指导和评价,教师收获不大。3. 教师满意度差。教师的心态容易影响其工作积极性,在农村贫困地区,教师素质本来相对就不高,继续教育机会又少,如果自身心态略有偏差的

13、话,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农村教育的发展。身处环境更为恶劣西部农村地区,教师的失落感再加上繁重的工作任务和巨大的工作压力,容易产生对自己职业的倦怠和厌烦,渴望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农村教师转岗或者流动到发达地区的很多,这样造成农村教师师资的大量流失,而现有的教资严重匮乏无法适应教学的需要,直接制约了农村教育的发展。三、 发展农村教育,促进反贫困(一) 加大教育投入,拓宽经费来源渠道。中央和省级政府应该加大对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的投入力度。我国要发展教育,就应该加大对教育的投入,确保“三个增长”,尤其是义务教育。萨缪尔森曾说过,“在走向平等的道路上,没有比免费提供公共教育更为伟大的步骤了。打破贫穷循环的

14、方案是对人力的投资”。在农村贫困地区,县乡财政力量薄弱,税收有限,而且学校筹措教育经费的能力也比较弱,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拨款就成为这些地区教育经费的最主要的来源,中央的财政预算内拨款远不能够满足贫困地区的需要,因此,需要增加对农村贫困地区教育经费拨款。此外,中央和省级政府还应该加强教育转移支付的力度,教育转移支付可以弥补县和乡镇教育经费缺额和教育经费来源狭窄的不足。目前,国家已经设立了“贫困地区教育专项资金”,从2007年起,我国开始对农村贫困家庭的孩子实施“两免一补”,这些措施对贫困地区教育发展都是一种很好的支持。(二) 调整教育投资结构。目前我国的教育投资结构不合理:1.政府负担的义务教育

15、经费比例过小。2.城市居民不直接负担义务教育经费,只需要负担杂费以及其他的费用,全国城乡预算内义务教育阶段生均公用教育经费,城镇比农村高出1倍左右。3.城市高等教育投资比例过大,中央和省财政把 70%以上的经费投放在非义务教育特别是城市高等教育上。政府忽视初中级基础教育,这显然与我国的具体国情和农村教育的现实状况不尽相符,调整教育投资的结构,改变中央教育投资比例过小,城市高等教育投资比例过大,农村义务教育投资比重过低的局面,加强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资,尤其是农村贫困地区的义务教育投资。(三) 建立和完善教育对口支援制度。国家可以继续实施“东部地区学校对口支援西部贫困地区学校工程”,建立东部地区经

16、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对口支援西部地区贫困县制度。(四) 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第一,要确保教师工资,减轻教师负担,提高教师待遇,让教师有生活上的保障。第二,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教育的质量,让农村教师有更多的机会接受质量比较高的培训,改变以往教师培训的单纯知识讲授的模式,实行参与式培训。第三,建立城市和农村、重点学校和普通院校教师交流制度,以促进贫困地区教师素质的提高。第四,为了补充师资,可以聘请有关专家和科研人员进行专项讲解。(五) 发展农村幼儿入学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已经证明,幼儿时期是人一生发展的关键期,尤其是人的语言、行为习惯和智力的发展的关键期。因此,幼儿教育的发展对于农村贫困地区的每

17、个儿童还是对于地区乃至整个国家都有重要的意义。农村贫困地区应该大力发展幼儿 6教育,提高儿童入园率;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避免幼儿教育小学化;同时,努力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化,提高幼儿教师队伍的专业水平,加强幼儿园办园规范化;对在园儿童着重培养他们的健康的卫生习惯和初步的学习习惯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儿童的自信心。(六) 普及农村义务教育。农村义务教育,除了使个体自身得到发展外,作为农村人口素质提高的奠基工程,对于农村反贫困有着重要意义。1.普及义务教育,为人们提供了平等的受教育机会,有助于提高农村劳动力自主脱贫和参与社会发展的能力。研究结果表明:在中国农村,农户受教育程度与农户收入水平呈高度

18、正相关关系,最高收入农户中近 57具有初中及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具有较高文化水平又接受了职业培训的人员,其就业率在全体农户中所占的比重遥遥领先。目前我国政府已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确定为提高农村人口素质,进而实现全面消除贫困,推动社会进步的人力资源开发战略。2.普及义务教育还可以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七) 大力发展反贫困的农村职业教育。从世界范围来看,“与主流的学术取向的教育相比,职业技术教育和训练(TVET)通常被认为是第二等的,但是职业技术教育和训练正在日益成为缓解贫困、增加社会凝聚力和一些国家在发展和全球化趋势中获取致胜机会的万能钥匙。”我国要消除农村贫困,也需要

19、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尤其是直接以反贫困为目标的职业教育。从贫困地区人们的实际需要和现实情况出发,用适合贫困地区农民需要的办学模式和施教方式,传授给贫困人群脱贫的实用科技知识和如何进入市场的技巧,让农民从自给自足的生产者变为能够主动面向市场的商品生产者,并能够学会如何在市场中盈利,从而帮助农民摆脱贫困。反贫困的职业教育追求的是教育效果的最大化,即教育行为所产生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教学内容以实用性为主,兼顾系统性,面向市场,发展大农业,特别是种植业和养殖业,以及和当地的特色资源有关的行业。总之,反贫困的职业教育要最大程度引导人们自觉地去学习科学技术,去进行农科教的结合,促进农业技术的进

20、步,推动农业产业化、现代化的发展。四、 实现教育反贫困的条件(一) 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和高效增长。反贫困是需要强大的物质基础,只有经济增长 7了,我国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增强了,就可以为扶贫提供更多的资金,同时,也可以增加对教育、医疗卫生事业等的投入,从而促进人口素质的提高,为反贫困提供更多的人才支持。持续、稳定的国民经济的增长是反贫困的物质基础。(二) 公平的经济制度的建立。目前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已经很严重,而农村居民内部收入差距也十分突出,现在我国的经济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如果这个时候人们的收入和财富就不平等,以后这种不平等则会被放大,形成一种“马太效应”,贫者愈贫,富者越富,到时候,处

21、于社会财富分配的底层的人们将会落入贫困的陷阱,即使不是绝对贫困,也会处于很严重的相对贫困,人们在面对巨大的贫富差距时容易产生相对剥夺感。建立公平的社会制度会有助于缩小不同地区、不同社会阶层的收入差距,从而改善贫困阶层的经状况。国家的很多政策,农村政策、税收政策等,已经在缩小收入差距方面发挥了作用,国家还要继续努力建立公平的经济制度,从而为我国的反贫困提供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三) 优化劳动力配臵机制,促进贫困地区人口劳动力与其他生产要素相结合。打破我国劳动力市场长期存在的地区、城乡和行业等分隔,消除各种制度上的分割和歧视政策,使贫困地区的人力资源能够得到公正合理的利用。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打破地区的劳动力市场分割,实现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建立农民岗位制度,要改变农民门槛低的现状,要求农民参加一定的职业培训后方可以获得土地使用权。此外,对参加各种培训,如“阳光工程”以及获得“绿色证书”的农民可以给与政策上的优惠,如提供贷款等,以激励农民去参加培训。应该建立农民职业分类制度,确定相应的标准,对农民进行技术上的分类,如可以分成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等,在这几大类下还可以细分,如家畜、家禽、蔬菜、水果、浅加工、深加工等,对农民进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