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桂林十八中2020-2021学年度19级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卷生物(理科)一、选择题1. 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人体的内环境即指体液b. 内环境的温度随气温变化而变化c. h2co3/nahco3对血浆ph相对稳定有重要作用d. 葡萄糖以自由扩散方式从消化道腔中进入内环境【答案】c【解析】【分析】内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理化性质包括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详解】a、内环境是指细胞外液,体液包括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a错误.b、人为恒温动物,内环境的温度不会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b错误;c、血浆中的缓冲物
2、质h2co3/nahco3对血浆ph相对稳定有重要作用,c正确;d、葡萄糖以主动运输方式从消化道腔中进入内环境,d错误。故选c。2. 正常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770kpa,其中大小与下列哪一项有关( )a. 血浆中蛋白质的含量b. 红细胞内血红蛋白的含量c. 血浆中cl-的含量d. 血浆中na+的含量【答案】acd【解析】【分析】【详解】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和cl-,a、c、d三项均正确;红细胞内血红蛋白的含量与血浆渗透压无关,b项错误。故选acd【点睛】3. 根据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模型来判断,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3、 )a. 在图中处应当用双箭头表示的有b. 血浆蛋白、葡萄糖和呼吸酶均属于内环境成分c. 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不参与图中所示的物质交换过程d. 组织液、淋巴和血浆在含量及成分上完全相同【答案】a【解析】【分析】人体内所有液体统称为体液,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外液又叫内环境,主要由组织液、血浆和淋巴组成。稳态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详解】a、内环境与外界环境间可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组织液和细胞内液、组织液和血浆间可相互渗透,故在图中处应当用双箭头表示的有,a正确;b、呼吸酶位于细胞内,不
4、属于内环境的成分,b错误;c、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起调节作用,故间接参与图中所示的物质交换过程,c错误;d、组织液、淋巴和血浆在在成分上基本相同,但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d错误。故选a。4. 用某种药物饲养动物一段时间,测得实验组比对照组动物血浆中血红蛋白含量明显偏高。 该药物的作用最可能是a. 增加血红蛋白的合成能力b. 提高血浆蛋白的含量c. 对红细胞有破坏作用d. 增加红细胞的合成数量【答案】c【解析】分析】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详解】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中,用药物处理动物后,血浆中血红蛋白含量偏高,很可能是该药物导致红细胞破裂,释放出其中的血红蛋白
5、进入血浆中。综上所述,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5. 图为人体细胞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a、b处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是人体内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b. 若为肌肉细胞,则a处的氧气浓度高于b处c. 稳态意味着固定不变的状态d. 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答案】b【解析】【分析】图中内环境包括组织液、血浆和淋巴,内环境的稳态能够保证细胞代谢的正常进行,而稳态是指内环境中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详解】分别是淋巴、细胞内液、组织液和血浆,而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是细胞内,a错误;若为肌肉细胞,血浆在流经肌肉细胞时,由于细胞吸收部分氧气,氧气浓
6、度会下降,所以,则a处的氧气浓度高于b处,b正确;稳态是指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c错误;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血浆和组织液,即,d错误。【点睛】毛细血管壁的内环境是组织液和血浆,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组织液和淋巴,其他组织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组织液,淋巴细胞的内环境是血浆和淋巴,红细胞的内环境是血浆。6. 科学家研究甲、乙两种生活在不同地方的哺乳动物,分别强迫灌饮海水1000 g后,再分析尿量和其成分,结果如下表。如果将甲、乙两种动物放在竹筏上,任其漂流在海上,只供饲料不供饮用水,结果会如何( )哺乳动物海水尿液灌饮氯浓度(相对值)排出氯浓度(相对值)甲10005351350400
7、乙1000535165820a. 乙比甲先因缺水而死亡b. 甲乙均能饮用海水而存活c. 甲比乙先因缺水而死亡d. 表中资料不足,不能判断结果【答案】c【解析】【分析】从题中所述的情况分析来看,两种鼠灌饮的海水是相同的,但是甲鼠排出的尿液中氯的浓度较低,且尿量大,说明甲鼠保持体内的水的平衡能力较差,体内的水分流失太多;而乙鼠排出的尿液中氯的浓度较高,且尿量少,说明乙鼠保持体内的水的平衡能力较强,体内的水分流失少。【详解】根据前面的分析,甲鼠排出的尿液中氯的浓度较低,且尿量大,说明甲鼠保持体内的水的平衡能力较差,体内的水分流失太多;而乙鼠排出的尿液中氯的浓度较高,且尿量少,说明乙鼠保持体内的水的平
8、衡能力较强,体内的水分流失少。由此说明甲鼠保水的能力较差,乙鼠保水能力强,二者均不能饮用海水,若长时间不饮水,甲比乙先因缺水而死亡。故选c。【点睛】本题关键要根据“动物的保水能力与排尿多少呈反相关”,通过分析表中数据得出两种鼠的保水能力大小。7. 下表为某成年人体检表上的几项血常规指标,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项目名称检查结果参考值单位红细胞计数3.204.095.741012/l血红蛋白100.78131172g/l甘油三脂4.210.481.88mmol/l葡萄糖8.483.66.1mmol/l甲状腺激素201.3150160nmol/la. 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b. 甲状腺激素
9、是通过体液运输的c. 此人体内胰岛素的含量低于正常值d. 此人可能患贫血、甲亢、高血脂症【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人体稳态维持的调节机制。红细胞及血红蛋白过少,导致贫血;血脂过高导致高血脂症;甲状腺激素过高,导致甲亢。【详解】人体通过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维持内环境稳态,当干扰过大,会导致稳态失调,故调节能力是有限的,a正确;甲状腺激素是通过体液运输的,b正确;据表中数据可知,此人血糖偏高,可能是一次吃糖过多,也可能是体内胰岛素的含量低于正常值,也可能是胰岛素的受体被破坏,c错误;表中数据显示,此人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偏低,甘油三脂和甲状腺激素偏高,故可能患贫血、甲亢、高血脂症,d正
10、确。【点睛】只要仔细看表中数据,结合相关知识,即可做出判断。8. 某同学给健康实验兔静脉滴注09%的nacl溶液(生理盐水)20ml后,会出现的现象是( )a. 输入的溶液会从血浆进入组织液b. 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分别增加10mlc. 细胞内液na的增加远大于细胞外液na的增加d. 输入的na中50%进入细胞内液,50%分布在细胞外液【答案】a【解析】【分析】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渗透压、ph和温度,其中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在组成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含量上占有明显优势的是na+和cl-,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来源于na+和cl-。血浆ph能维持相对稳定的原因
11、是血浆中存在缓冲物质。【详解】a、动物静脉中输入的nacl溶液会从血浆进入组织液,进而进入细胞,a正确;b、输入的na+中大多数进入细胞外液,故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不会分别增加10ml,b错误;c、na主要分布在细胞外液中,故细胞内液na的增加远小于于细胞外液na的增加,c错误;d、静脉滴注09%nacl溶液后,细胞外液的增加量大于细胞内液的增加量,d错误。故选a。9. 下表为人体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成分(mmol/l)na+k+ca2+mg2+cl-有机酸蛋白质1425025151033601601474012510114075101014025
12、103525-47a. 属于细胞内液,因为其含有较多的蛋白质、k+等b. 属于血浆,若属于组织液,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将导致增多c. 肝细胞中的co2从产生场所扩散到至少需穿过6层磷脂分子层d. 与的成分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表格:根据表格中na+和k+的含量可以确定()为细胞外液,为细胞内液;血浆与组织液、淋巴的最主要区别是血浆中蛋白质的含量高,所以根据蛋白质含量高低可以确定为血浆。【详解】a、由以上分析可知为细胞内液,细胞内液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k+等,a正确;b、血浆中的蛋白质减少,将导致血浆渗透压降低,组织液回流减弱,组织间隙液体增加,导致组织
13、水肿现象,b正确;c、肝细胞中的co2从产生场所(组织细胞的线粒体基质)扩散到血浆至少需穿过5层膜(2层线粒体膜+1层组织细胞膜+2层毛细血管壁细胞膜),10层磷脂分子层,c错误;d、是组织液、是细胞内液,两者的成分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细胞膜的选择透过,d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结合图表,考查内环境的组成,要求考生识记内环境的组成及成分,能根据表中的na+、k+和蛋白质的含量确定各、和的名称,然后再根据所学的知识,对选项作出准确的判断。10. 下列有关内环境和稳态的表述,正确的有神经递质可以存在于内环境中发烧时采用加盖棉被,增加排汗通来辅助降低体温人体局部组织活动增强时,组织液增加,淋巴增加
14、人体内环境稳态就是指内环境理化性质维持相对稳定状态人体对花粉等产生过敏反应时,引起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渗出,会造成局部组织液增多a. 二项b. 三项c. 四项d. 五项【答案】b【解析】【分析】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应掌握以下几点:(1)实质:体内渗透压、温度、ph等理化特性呈现动态平衡的过程;(2)定义: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3)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4)层面:水、无机盐、血糖、体温等的平衡与调节;(5)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详解】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于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
15、突触间隙中存在组织液。正确。对高烧病人,可以采取辅助措施降低体温,但不能加棉被,否则会使散热渠道不畅,导致体温的上升,错误。人体局部组织活动增强时,代谢产物增多,所以组织液增加,组织液回流形成淋巴,淋巴增加,正确。人体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每一种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错误。血浆蛋白渗出,组织液渗透压升高,吸水增多,则会造成局部组织液增多,正确。【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内环境的组成,血浆、组织液、淋巴间的关系,内环境稳态失调症,对于内环境组成和血浆、组织液、淋巴间的关系的理解及对各种内环境稳态失调症的记忆是解题的关键。11. 内环境是指细胞直接浸浴和生存的环境,是围绕在多细胞动物的细胞周
16、围的液体环境。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血浆蛋白的含量对血浆渗透压有影响b. 兴奋传递过程中,神经递质与受体的结合发生在人体内环境中c. 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场所d. 突触间隙的液体中也含有少量蛋白质【答案】c【解析】【分析】内环境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详解】a、血浆蛋白存在于血浆中,其含量对血浆渗透压有影响,a正确;b、兴奋传递过程中,位于突触间隙的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此过程发生在人体内环境中,b正确;c、细胞代谢是指细胞内每时每刻进行着的许多化学反应,可
17、见细胞代谢发生在细胞内,细胞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主要场所,c错误;d、突触间隙中的液体为组织液,含有少量蛋白质,d正确。故选c。【点睛】该题考查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及其理化性质、兴奋在神经细胞间的传递过程、细胞代谢的内涵等相关知识。12. 应用刺激电极在神经元轴突的中间部分引发动作电位后,会出现的现象是在轴突末端的突触小体能释放神经递质在树突末端的神经末梢能释放神经递质在刺激部位始发动作电位,分别向胞体和轴突末梢方向传导兴奋在传导过程中,在新位点产生的动作电位通过局部电流同时向两侧传导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应用刺激电极在神经元轴突的中间部分引发动作电位后,兴奋传到轴
18、突末端,引起突触小体能释放神经递质,正确;树突末端属于突触后膜,不能释放神经递质,错误;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双向传递的,所以在刺激部位始发的动作电位,分别向胞体和轴突末梢方向传导,正确;兴奋在传导过程中,在始发部位产生的动作电位通过局部电流同时向两侧传导,而在新位点产生的动作电位通过局部电流只能单向传导,错误。故选c。【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双向传递和在神经元之间的单向传递。13. 饮酒过量的人常常走路不稳,其原因是过量酒精会影响维持身体平衡的神经中枢,该中枢位于a. 小脑b. 下丘脑c. 脑干d. 大脑皮层【答案】a【解析】【分析】从题干信息可知,该题考查的是脑的结构和功
19、能的相关知识。【详解】a. 小脑的功能是维持躯体平衡,故a正确; b. 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水平衡的调节中枢,还与生物节律的控制有关,故b错误; c. 脑干有许多维持生命必要的中枢,如呼吸中枢,故c错误; d. 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故d错误。【点睛】下丘脑能够维持水盐平衡、血糖平衡和体温平衡;脑干是呼吸中枢。14. 止痛药并不损伤神经元的结构,却能在一段时间内阻断神经冲动向感觉中枢的传导,它的作用部位( )a. 细胞体b. 轴突c. 突触间隙d. 树突【答案】c【解析】【分析】神经元的结构包括细胞体、轴突和树突;兴奋在神经元之间是通过突触结构传递的,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
20、和突触后膜;止痛药并不损伤神经元的结构,却能在一段时间内阻断神经冲动向感觉中枢的传导,说明它的作用部位在突触间隙。【详解】神经元包括胞体和突起,突起分为树突和轴突,神经纤维是轴突的上的一部分。由于题中提出止痛药并不损伤神经元结构,因此可排除abd三项,而突触间隙中存在神经递质的传递,因此可能作用于突触间隙,故选c。15. 下列关于兴奋在突触处传导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兴奋只能从突触前膜传向突触后膜b. 神经递质的释放,不需要消耗细胞代谢产生的能量c. 突触后膜上的每种受体均可以和多种神经递质结合d. 在突触处传递兴奋时,兴奋由化学信号转变成电信号再转变成化学信号【答案】a【解析】【分析】
21、【详解】a、兴奋只能从突触前膜传向突触后膜,a正确;b、神经递质的释放属于胞吐,需消耗能量,b错误;c、突触后膜上的每种受体只能与一种神经递质结合,c错误;d、在突触处传递兴奋时,兴奋由电信号转变成化学信号再转变成电信号,d错误。故选a【点睛】16. 当一个人突然遇见很危险的情境时,血中肾上腺素的含量立即上升,产生多种生理反应,这一生理调节过程属于 ( )a. 神经调节b. 体液调节c. 神经一体液调节d. 激素调节【答案】c【解析】遇到危险时,通过大脑皮层产生的兴奋,作用于肾上腺,使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产生多种生理反应,大脑皮层产生的兴奋作用于肾上腺,属于神经调节,肾上腺素发挥作用,属于体液调
22、节,所以该调节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考点定位】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名师点睛】神经-体液调节:有些内分泌腺本身直接或间接地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在这种情况下,体液调节是神经调节的一个传出环节,是反射传出道路的延伸17. 乙酰胆碱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递质,它通过突触传递时,以下生理活动不会发生的是( )a. 线粒体活动加强b. 乙酰胆碱以自由扩散的方式释放c. 乙酰胆碱在组织液中扩散d. 电信号与化学信号之间的转换【答案】b【解析】【分析】突触的结构: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其中液体为组织液)和突触后膜。兴奋在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传递,在突触前膜上由电信号转化为化学信号,在突触后膜上由化学信号
23、转换为电信号。【详解】a、突触前膜通过胞吐的方式释放神经递质,这需要线粒体供能,因此线粒体活动加强,a不符合题意;b、神经递质以胞吐形式释放,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b符合题意;c、突触间隙中是组织液,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后,在组织液中扩散到突触后膜,c不符合题意;d、兴奋在突触处传递时的信号转换形式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d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神经递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18. 下列关于神经系统功能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学习和记忆是只有人脑才有的高级功能b. 感受器和效应器不一定分布于机体的同一组织或
24、器官中c. 成人可以“憋尿”体现了高级神经中枢对低级神经中枢的控制作用d. 体内外刺激作用于机体后,产生的兴奋只有传到大脑皮层,机体才能产生感觉【答案】a【解析】【分析】大脑皮层为高级中枢,感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兴奋只有传到大脑皮层,机体才能产生感觉;大脑皮层有学习和记忆能力,但不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许多种动物都有记忆和学习能力;大脑皮层的高级中枢可控制低级中枢,排尿中枢位于脊髓,成年人可以有意识地控制排尿,说明脊髓的排尿中枢受大脑皮层的控制;有的感受器和效应器分布于机体的不同组织或器官中。【详解】a、根据分析可知,学习和记忆不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许多种动物都有记忆和学习能力,a错误;b、
25、有的感受器和效应器分布于机体的不同组织或器官中,如缩手反射的感受器在手指,但效应器是手臂肌肉,b正确;c、排尿中枢位于脊髓,成年人可以有意识地控制排尿,说明脊髓的排尿中枢受大脑皮层的高级中枢的控制,c正确;d、体内外刺激作用于机体后,产生的兴奋只有传到大脑皮层,机体才能产生感觉,d正确。故选a。19. 在蛙坐骨神经乙电极的右侧给予一适宜刺激后,神经表面电位变化过程的顺序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c【解析】【分析】静息时,k+外流,造成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受刺激后,na+内流,造成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详解】一开始,电流表两侧的接线柱处都是正电位,所以电流表指
26、针处于中间位置,在电极右侧给予一适宜刺激后,首先使乙处电位变成负电位,电流表指针右偏,兴奋从乙传走之后,乙又恢复成正电位,当兴奋传至甲处,甲处变成负电位,电流表指针左偏,当兴奋从甲传走之后,甲又恢复成正电位,所以顺序为。综上分析,c正确,abd错误。故选c。20. 如图是某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k+的大量内流是神经纤维形成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b. bc段na+大量内流,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并消耗能量c. cd段na+通道多处于关闭状态,k+通道多处于开放状态d. 动作电位大小随有效刺激的增强而不断加大【答案】c【解析】【分析】静息电位的产生和维持是由于钾离子通道开放,钾
27、离子外流,使神经纤维膜外电位高于膜内,表现为外正内负;动作电位的产生和维持机制是钠离子通道开放,钠离子内流,使神经纤维膜内电位高于膜外,表现为外负内正。【详解】神经纤维形成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钾离子通道打开,钾离子外流,a错误;bc段动作电位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细胞膜上的钠离子通道开放,na+内流造成的,属于协助扩散,不消耗能量,b错误;cd段是动作电位恢复到静息电位的过程,该过程中na+通道多处于关闭状态,k+通道多处于开放状态,c正确;在一定范围内,动作电位大小随有效刺激的增强而不断加大,而刺激强度较小时是不能产生动作电位的,d错误。【点睛】本题考查神经细胞膜电位变化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
28、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对于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产生和维持机制的理解是本题考查的重点。21. 如图表示反射弧的结构,在b、c两点之间连接有一个电流计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刺激a点,其膜外电位由正变负,电流计的指针会发生2次偏转b. 在a点处切断神经纤维,刺激、时,均不发生信号转换c. 在c点的右侧神经纤维上给一适宜的刺激,电流计的指针只偏转1次d. 处神经元的活动可能受到大脑皮层的控制【答案】b【解析】【分析】人体神经调节的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构成,兴奋在反射弧上单向传递,兴奋在突触处产
29、生电信号到化学信号再到电信号的转变。分析题图:是感受器、a是传入神经、是神经中枢、c是传出神经、是效应器。【详解】a、刺激a点,该部位钠离子内流,其膜外电位由正变负,兴奋先到达b点,后到达c点,电流计的指针会发生2次偏转,a正确;b、在a点处切断神经纤维,刺激会引起神经递质释放,该处会发生电信号转变为化学信号、刺激时,该处会产生局部电流,b错误;c、在c点的右侧神经纤维上给一适宜的刺激,兴奋只能到达c点,不能到达b点,电流计的指针只偏转1次,c正确;d、处是反射弧的神经中枢,大脑皮层调控着低级中枢的活动,处神经元的活动可能受到大脑皮层的控制,d正确。故选b。22. 下列关于无机盐和其他化合物对
30、人体与动物机能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 摄入过多过咸食物后,会引起细胞内液的量增加b. 骨骼肌细胞内乳酸积累过多,会引起细胞体积增大c. 发生局部炎症反应时的肿胀,是由于组织中的na+浓度增加所致d. 将蛙神经纤维置于适宜的溶液后再适当增加溶液的kcl浓度,静息电位绝对值增大【答案】b【解析】【分析】1、细胞外液的理化特性包括渗透压、酸碱度及温度。2、动作电位及其产生机制:(1)概念:是可兴奋细胞受到有效刺激时,其膜电位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产生的一次快速而可逆的电位变化过程,包括峰电位和后电位。(2)形成机制:峰电位的上升支是由大量na+快速内流形成,其峰值接近na+平衡电位;峰电位的下降支
31、主要是k+外流形成的。后电位又分为负后电位和正后电位,它们主要是k+外流形成的,正后电位时还有na+泵的作用,从膜内泵出3个na+,从膜外泵入2个k+。【详解】a、摄入过多过咸食物后会导致细胞外液浓度增大,进而导致水从细胞内更多的流向细胞外,a错误;b、细胞内乳酸积累过多导致细胞内浓度增大,进而导致细胞吸水使细胞体积增大,b正确;c、炎症反应引起的肿胀是毛细血管及组织细胞破裂(或通透性增大),使得组织液中的水过多引起,c错误;d、细胞外的钾离子浓度增大会导致钾离子外流的量减少,导致静息电位绝对值下降,d错误。故选b。23. 下图为毒品可卡因对人脑神经冲动的传递干扰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32、多巴胺与结合后继续进入下个神经元中才能导致其兴奋b. 多巴胺是种神经递质,其被释放到突触间隙内的方式不消耗能量c. 正常情况下,多巴胺作用于突触后膜后被回收到突触前膜内或被分解d. 可卡因导致多巴胺在突触间隙内增多的原因是其促进突触前膜的分泌【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神经调节,考查对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机制理解。据图可知,突触小泡释放的多巴胺作用于突触后膜的受体后,可被多巴胺转运载体回收,可卡因可阻止这一回收过程,使兴奋传递受到影响。【详解】多巴胺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后,使突触后膜发生电位变化,并不需要进入下一个神经元,a项错误;多巴胺通过胞吐过程释放到突触间隙,胞吐过程需要消耗能量,
33、b项错误;正常情况下,多巴胺作用于突触后膜后被回收到突触前膜内或被分解,以保证神经调节的灵活性,c项正确;可卡因通过阻止多巴胺转运载体回收过程导致多巴胺在突触间隙内增多,d项错误。【点睛】神经递质“一·二·二”24. 关于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 二者的最终效应取决于靶目标受体的性质b. 对转录的调节可影响蛋白质类激素的合成量c. 机体内、外环境的变化可通过神经系统影响激素的分泌d. 内分泌系统的激素分泌都具有下丘脑垂体靶腺的三级调节模式【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神经调节中的神经递质会作用于效应器上相应的受体,激素调节过程中的激素会作用于
34、靶细胞、靶器官上特异性的受体,a正确;b、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包括转录和翻译过程,所以对转录的调节可影响蛋白质类激素的合成量,b正确;c、机体内、外环境的变化可通过神经系统影响激素的分泌,如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会导致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增加,c正确;d、内分泌系统的激素分泌并不是都具有下丘脑垂体靶腺的三级调节模式的,如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合成,垂体后叶释放,d错误。故选d【点睛】25. 关于人体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反射弧是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b. 体温受到神经和体液的双重调节c. 甲状腺激素不能影响神经系统的活动d. 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受下丘脑调控【答案】c【解析】【
35、详解】神经调节的方式是反射,反射的基础是反射弧,a正确;体温受神经和体液的双重调节,b正确;甲状腺激素能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c错误;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受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控制,d正确。【点睛】本题考查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26. 下列有关动物激素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动物激素一定是内分泌细胞产生的b. 动物激素的化学成分均是蛋白质c. 动物细胞分泌激素的方式可能是自由扩散d. 某种动物激素的靶细胞可能遍布于身体各处【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动物激素是由特定的内分泌腺分泌的,
36、a正确;b、动物激素的化学本质不一定是蛋白质,如性激素的化学本质是固醇,b错误;c、动物细胞分泌激素的方式可能是自由扩散,如性激素的分泌,c正确;d、甲状腺激素可以作用于全身各处的细胞,促进细胞代谢,d正确。故选b【点睛】27. 下列疾病与人体激素分泌异常无关的是( ) 红绿色盲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糖尿病侏儒症巨人症a. b. c. d. 【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要求学生了解人体内激素分泌异常时,会引发一些疾病。如:当人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时,会造成血糖浓度升高,严重的会患糖尿病;儿童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时,会患呆小症;儿童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时,会患侏儒症,而分泌过多,则会患巨人症。【详解
37、】红绿色盲属于遗传病,不是激素分泌异常引起的,符合题意;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属于基因突变导致的遗传病,不是激素分泌异常引起的, 符合题意;糖尿病可能是由胰岛b细胞受损后胰岛素分泌过少导致的,不符合题意;侏儒症是由幼年时缺乏生长激素导致的, 不符合题意;巨人症是由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导致的,不符合题意。综上分析,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动物激素分泌异常的病症和病因的掌握程度,难度不大。28. 信号分子是细胞间信息交流的信使,激素作为一种化学信号分子,能实现内分泌细胞与靶细胞之间的信息交流。如图所示为某高等动物分泌的激素x(脂质类激素)和激素y的作用机制,请据图分
38、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激素x可表示性激素,其能促进人和动物生殖细胞的发育b. cd过程为翻译,多肽合成的方向为bac. 激素y作用于细胞膜上的受体,故激素y一定是蛋白质类激素d. 激素x与a的结合物可调节翻译过程【答案】a【解析】【分析】据图分析,a表示激素x的受体,b表示dna,c表示rna,d表示肽链;激素x与细胞质或细胞核中的受体结合,调节转录过程;激素y与细胞膜表面的受体结合,调节细胞生化反应。【详解】a、性激素是固醇类物质,可以自由扩散进细胞,其受体在细胞内,从图中可以得知,激素x与细胞质或细胞核中的受体结合,故激素x可表示性激素,其能促进人和动物生殖细胞的发育,a正确;b
39、、图中c(信使rna)d(肽链)过程称为翻译,根据长的翻译在前,短的翻译在后,其方向是ab;b错误;c、激素y与细胞膜表面的受体结合,但是不能就此断定激素y一定是蛋白质类激素,c错误;d、从图中可以得知,激素x通过影响基因的表达(或转录)来调节生命活动,d错误。故选a。29. 研究发现血糖水平的升高与多种激素有关。用不同激素处理生理状况相同的3组健康小鼠(每种激素在不同组别的剂量相同),分别测定处理前、后血液中葡萄糖含量的变化,如下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组别实验处理血糖浓度(g/l)处理前处理后30min60min90min120min甲胰高血糖素1.001.281.201.101.10乙激
40、素x1.001.021.001.051.01丙胰高血糖素+激素x1.001.501.601.561.50a. 本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的激素处理b. 处理前测定血液中葡萄糖含量,在实验中起对照作用c. 激素x可升高血糖,同时也促进胰高血糖素升高血糖d. 检测丙组小鼠是否出现尿糖可用斐林试剂进行检测【答案】c【解析】【分析】1、胰高血糖素通过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的转化从而使血糖上升2、胰岛素的功能是促进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和储存,从而使血糖下降。【详解】a、本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的激素处理,a正确;b、处理前测定血液中葡萄糖含量,其作用是和实验后测定血液中葡萄糖的含量作对照,b正确;c、
41、表中的甲组数据可以说明胰高血糖素单独作用能升血糖,乙组数据说明激素x单独作用不能升高血糖,丙组的数据说明胰高血糖素和激素x共同作用升高血糖的效果强于甲组,可见,激素x的作用是通过促进胰高血糖素生理作用的发挥而使血糖水平升高,但其本身不能升高血糖,c错误;d、尿糖中的“糖”属于还原糖,因此检测丙组小鼠是否出现尿糖可用斐林试剂进行检测,d正确。故选c。30. 下面是与促胰液素发现过程有关的4个实验,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稀盐酸小肠肠腔胰腺分泌胰液 稀盐酸静脉血液胰液不分泌稀盐酸小肠肠腔(去除神经)胰腺分泌胰液小肠黏膜+稀盐酸+沙子制成提取液静脉血液胰腺分泌胰液a. 与组成的对照实验中,自变量是稀
42、盐酸刺激的部位b. 与对比说明没有小肠神经结构的参与时胰腺仍可以分泌胰液c. 上述实验说明小肠黏膜产生的物质可以通过血液运输来调节胰液的分泌d. 从以上:四个实验中可以推测出胰液中含有人们发现的促胰液素【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实验:1、与组成的实验的自变量是盐酸刺激的部位,因变量是胰液是否分泌,其结果说明稀盐酸是通过小肠肠腔起作用的,不能直接起作用;2、与组成的实验的自变量是否含有小肠黏膜的化学物质,因变量是胰腺是否分泌胰液,其结果说明胰腺分泌胰液与小肠膜产生的化学物质有关。【详解】a、与组成的实验的自变量是盐酸刺激的部位,因变量是胰液是否分泌,a正确;b、与组成的实验自变量是通向小肠的
43、神经,因变量是胰腺是否分泌胰液,其结果说明胰腺分泌胰液可以不通过神经调节产生,b正确;c、对比说明胰液分泌受小肠黏膜产生的物质由血液运输来调节,c正确;d、促胰液素是由小肠粘膜分泌的,不是由胰腺分泌的,d错误。故选d。二、填空题31. 如图是内环境稳态与各系统的功能联系示意图,请回答相关问题。(1)图中a、b、c分别依次表示_系统,内环境的作用主要为: 细胞生存的直接环境; _。(2)co2不从组织液进入组织细胞的原因是_。(3)内环境与呼吸系统交换气体必须通过的结构是_、_。(4)内环境相对稳定,除了图中所示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外,还必须在_的调节下进行。(
44、5)外界环境中的o2进入红细胞内至少需穿过_层磷脂双分子层。【答案】 (1). 呼吸、消化、泌尿 (2). 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3). 组织细胞内的co2浓度高于组织液 (4). 肺泡壁 (5). 毛细血管壁 (6). 神经体液免疫 (7). 5【解析】【分析】图示是内环境稳态与各系统的功能联系示意图,内环境通过a系统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a是呼吸系统;外界的养料通过b系统进入循环系统,b是消化系统;代谢废物由c排出,c是泌尿系统。【详解】(1)根据分析可知,a表示呼吸系统,b表示消化系统,c表示泌尿系统,参与内环境稳态的还有图中的循环系统。组织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
45、换,内环境是细胞生存的直接环境;内环境也是组织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2)二氧化碳的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只能从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运输,所以co2不从组织液进入组织细胞的原因是组织细胞内的co2浓度高于组织液中的。(3)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在肺泡,通过血液循环将氧气运送到各组织细胞,并将各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运送到肺泡,故内环境与呼吸系统交换气体必须通过的结构是肺泡壁、毛细血管壁。(4)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所以内环境相对稳定,除了图中所示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外,还必须在神经体液免疫的调节下进行。(5)外界中的o2进入红细胞内至少穿过
46、5层生物膜(进出肺泡壁细胞需穿过2层膜+进出毛细血管壁细胞需穿过2层膜+进红细胞需穿过1层膜)。【点睛】本题结合内环境稳态与各系统的功能联系示意图,考查内环境的稳态、内环境的理化性质、物质跨膜运输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内环境稳定的概念,掌握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能准确判断图中各字母的含义,掌握内环境的理化性质。32. 据报道,浙江等地发生多起因食用海丝螺引起的中毒事件,引起中毒的主要原因是海丝螺含有的河豚毒素(tetrodotoxin,简写为ttx)。ttx是一种剧毒的非蛋白神经毒素,其具体作用机制是ttx能选择性地与肌肉、神经细胞的细胞膜表面的钠离子通道受体结合,阻碍na+内流,从而阻止神经冲
47、动的发生和传导,使神经、肌肉丧失兴奋性,研究表明,河豚毒素对na+通道的影响可能是其镇痛的机制,请回答:(1)当神经纤维某一部位受到刺激时,细胞膜内外的电位变化是_。兴奋只能由神经元a传递到b,而不能反向传递的原因是_。(2)图甲表示在一定浓度的na+溶液中的三个通过突触连接的神经元,当神经纤维某一部位受到适宜刺激时,受刺激部位的细胞膜两侧会出现暂时性的电位变化,产生神经冲动若在溶液中加入一定剂量的河豚毒素,一段时间后,在a点给予刺激,b点_填“能”或“不能”)释放神经递质,c点_ (填“能”或“不能”)产生动作电位。(3)图乙中表示河豚毒素阻断神经冲动传导的可能位置如果病人有感觉,但手不能动
48、,那么阻断的位置是_(填序号)。【答案】 (1). 由内负外正变为外负内正 (2). 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出后膜 (3). 不能 (4). 不能 (5). 【解析】【分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必须依赖于反射弧的结构的完整性。静息时,神经元的膜电位为外正内负,受刺激产生动作电位时,神经元的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静息电位主要是由于钾离子大量外流造成的,产生动作电位时主要是由于钠离子大量内流造成的,动作电位形成后,在兴奋部位与未兴奋部位形成局部电流,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以电信号的形式双向传导的,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是单向的。【详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大班区域游戏听评课记录
- 《昆山会计证年检》课件
- 2024物联网智能社区整体解决方案
- 对数的概念和运算性质课件
- 《智能高电位治疗仪》课件
- 和田车库防火涂料施工方案
- 初一数学上册教学计划设计
- 2024年第一学期八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
- 水库管理局贯彻学习新保密计划
- 医药销售工作计划范文书
- 金地导向仪GL300用户手册
- 化学与人类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北京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含答案)2
- 食品安全与质量检测技能大赛考试题及答案
- 学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一校一策方案
- ASTM-D3359-(附著力测试标准)-中文版
- 第23课 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课件-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 DBJ15-22-2021-T 锤击式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工程技术规程(广东省)
- 银行客户经理招聘面试题与参考回答(某大型集团公司)
- 私人酒窖租赁合同三篇
- 2024年国防知识竞赛考试题库500题(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