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新世纪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模式_第1页
教育部《新世纪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模式_第2页
教育部《新世纪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模式_第3页
教育部《新世纪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模式_第4页
教育部《新世纪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模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教育部新世纪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内容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计划课题“经济发达地区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在高职教育专业建设上扶持的研究与实践”验收材料目 录1、 立项批准文件2、 专家验收小组名单3、 项目主报告4、 结题验收登记表5、 经济发达地区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在高职教育专业建设上扶持的调研报告6、 经济发达地区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在高职教育专业建设上扶持的国内外比较研究报告7、 经济发达地区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在高职教育专业建设上扶持的目标、内容、方法、途径、教育模式及实施建议8、 结题报告材料一:立项批准文件教 育 部 司 局 函 件 关于确定两个新世纪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内容体系改革

2、与建设项目计划研究项目的通知教高司函200290号昆明冶金高等专科专科学校、井冈山职业技术学院:为了鼓励高职高专院校为艰苦行业培养输送急需人才、扶持经济欠发达地区高职高专教育的健康发展。经研究,决定将“高职高专教育双定生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及“经济发达地区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在高职教育专业建设上扶持的研究与实践”两个研究项目列入我部新世纪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内容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计划。项目经费各3万元,即日拨付。项目主持单位应尽快召开项目研究组全体成员会议,按照任务书的要求,具体研究、制订项目研究实施计划,并于5月15日前报我司备案。有关省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强对项目的领导和管理

3、,按1:1配套研究经费。项目主持单位除要充分重视这项工作,为项目研究工作的开展提供良好的条件外,还应各自按1:1的比例配套研究经费,支持项目的研究与实践,确保项目高水平如期完成。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二00二年四月八日任 务 书编号30项目名称经济发达地区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在高职教育专业建设上扶持的研究与实践项目主持人周 松完成时间2年经费3万项目主持单位:井冈山职业技术学院项目主要内容:1、经济发达地区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在高职教育专业建设上扶持的现状与对策专题调研;2、经济发达地区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在高职教育专业建设上扶持的国内外比较研究;3、经济发达地区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在高职教育专业建设上扶持的内

4、容、方法、途径研究;4、经济发达地区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在高职教育专业建设上扶持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主要成果及形式:1、经济发达地区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在高职教育专业建设上扶持的专题调研报告;2、经济发达地区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在高职教育专业建设上扶持的国内外比较研究报告;3、经济发达地区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在高职教育专业建设上扶持的目标、内容、方法、途径、教育模式及实践方案;4、结题报告。材料二:专家验收小组名单专家验收小组组长:康 泰 井冈山学院副院长 教 授成员:肖冠云 井冈山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 副教授张 军 井冈山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处长 副教授旷虚波 井冈山职业技术学院电子系主任 副教授王晓军 井冈山职业

5、技术学院教务处副处长 副教授材料三: 项目主报告项目主报告“经济发达地区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在高职教育专业建设上扶持的研究与实践”这一课题是隶属于教育部新世纪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内容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计划的科研项目。课题形成的背景主要基于两个层面:一是在国家改革开放、经济发展迅速对应用型技术人才需求的拉动和国家推进职业技术教育在法规及政策上的完善形成了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特别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前所未有的发展态势;二是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三大阵营中(普通高校的二级职业技术学院、独立设置的职业技术学院、成人高校)客观存在的不平衡促发的来自政府行为(如教育部组织的对口支援西部等)和院校自发(如同济

6、大学高等技术学院与井冈山职业技术学院的合作办学等)的合作、帮扶等各种形式的互助态势。在此背景之下,经济欠发达地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如何发展,特别是如何借鉴经济发达地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优势和经验而实现跳跃式发展以满足当地经济超常规发展的需要就成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界引起关注的话题。“经济发达地区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在高职教育专业建设上扶持的研究与实践”这一课题也因此而生。课题立项后,承担此课题的井冈山职业技术学院及其课题组经过2年的全力投入,通过对全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力量的布局、构成、特点等诸要素的调研和分析以及对国内外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在解决条件、环境差异实施互助的形式、手段进行比较和分析,通过总

7、结部分经济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与经济发达地区高职院校合作和扶持的经验和缺陷,形成了阶段性的研究成果。按照课题任务书的要求,课题成果形式完成为三个研究报告和一个结题报告:1、经济发达地区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在高职教育专业建设上扶持的专题调研报告;2、经济发达地区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在高职教育专业建设上扶持的国内外比较研究报告;3、经济发达地区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在高职教育专业建设上扶持的目标、内容、方法、途径、教育模式及建议方案;4、结题报告。综合上述报告,主要内容如下 :经济欠发达地区需要跳跃式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程式是职业技术教育先行,藉以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继而通过经济发展反

8、推动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经济欠发达地区职业技术教育需要中高等的衔接和贯通,其初具规模的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与薄弱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反差更加凸现出其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紧迫性。而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面临着在经济基础、办学理念、师资力量、设备条件、行业规模等诸多落后因素的制约。建立依托经济发达地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在针对地域特点的专业建设扶持模式是实现经济欠发达地区跳跃式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快捷方式。该模式的实践在教育理念提升、培养目标设定、课程计划设计、实训实践方式、择业推荐形式等方面应强调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特色。通过研究和实践,我们认为:本课题的研究和成果有助于克服和规避现行众多的经

9、济发达地区高职院校对经济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的扶持中存在的重形式轻内容、重场面轻效果、重拿来主义轻结合地域特点等不足和资源浪费、后劲缺乏等遗憾,通过实质性和实效性的对口专业扶持,形成适合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和体现扶持院校优势和实力的有针对性和价值性的扶持机制和体系,满足国家经济发展特别是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对应用型技术人才的急切需求,实现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材料四: 结题验收登记表项目编号30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结题验收登记表 项目名称 经济发达地区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在高职教育专业建设上扶持的研究与实践 主持单位 井冈山职业技术学院 项目主持人 周 松 参加单位 主管部门 吉安市人

10、民政府 通讯地址 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吉福路59号 邮政编码 343000 联系电话传 真mail ganjgszs307 教育部办公厅制项目成果类型 项目研究报告 系列课程与教材 实验实践教学基地 教学管理制度 人才培养方案 项目实践报告 教学软件 论文 专著 其它 (注:请在相应成果下画线,其它请具体说明)项目成果名称1、经济发达地区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在高职教育专业建设上扶持的专题调研报告;2、经济发达地区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在高职教育专业建设上扶持的国内外比较研究报告;3、经济发达地区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在高职教育专业建设上扶持的目标、内容、方

11、法、途径、教育模式及实践方案;4、结题报告。项目成果的具体内容及主要特色经济欠发达地区需要跳跃式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程式是职业技术教育先行,藉以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继而通过经济发展反推动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经济欠发达地区职业技术教育需要中高等的衔接和贯通,其初具规模的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与薄弱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反差更加凸现出其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紧迫性。而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面临着在经济基础、办学理念、师资力量、设备条件、行业规模等诸多落后因素的制约。建立依托经济发达地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在针对地域特点的专业建设扶持模式是实现经济欠发达地区跳跃式发展高等职

12、业技术教育的快捷方式。该模式的实践在教育理念提升、培养目标设定、课程计划设计、实训实践方式、择业推荐形式等方面应强调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特色。项目电子文档网址(URL)GLYIN项目成果材料目录1、经济发达地区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在高职教育专业建设上扶持的专题调研报告;2、经济发达地区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在高职教育专业建设上扶持的国内外比较研究报告;3、经济发达地区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在高职教育专业建设上扶持的目标、内容、方法、途径、教育模式及实践方案;4、结题报告。项目成果应用专业及学生人数专业名称人数专业名称人数实践运用情况及效果评价项目完成学校及参加项目人员姓名姓名职务/职称学科领域所在单位周 松副教授

13、区域经济学井冈山职业技术学院王德敬副教授教育学井冈山职业技术学院罗任远副教授教育管理井冈山职业技术学院晏忠红副教授数理统计井冈山职业技术学院刘传贤副教授教育比较学井冈山职业技术学院肖文甲副教授教育管理井冈山职业技术学院项目主持人(签名): 年 月 日项目经费决算情况(请具体列出项目经费收入细目和项目支出细目) 经 费 收 支 情 况 单位(元)序号科目名称金额备注1收入项目经费30000教育部下拨经费2支出设备购置88003研究资料180004评审验收30005材料打印200 项目主持人:周 松 (学校财务盖章)验收专家名单姓名职称/职务学科领域所在单位及联系方式康 泰教 授教育学井冈山学院副

14、院长肖冠云副教授数学井冈山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张 军副教授计算机井冈山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处长王晓军副教授机械冈山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副处长旷虚波副教授自动化井冈山职业技术学院电子系主任学校验收专家意见(专家组长签章): 年 月 日学校意见(学校盖章) 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教育部专家组终审验收建议意见负责人:(签字)年 月 日教育部终审意见(签章): 年 月 日注:表格不够可另附纸材料五:经济发达地区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在高职教育专业建设上扶持的专题调研报告经济发达地区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在高职教育专业建设上扶持的专题调研报告周 松 晏忠红出于研究的需要,我们对经济发达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作了两个层

15、面的比较性界定:一是从全国范围比较,西部12个省(市、区)和江西省定位为欠发达地区;二是从省(市、区)行政区划范围内比较,省(市、区)会城市和中心城市定位为发达地区。因此,对欠发达地区高职教育的扶持也就相应定位为两个层面的主体,跨省(市、区)的扶持和省(市、区)内的扶持。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状况是迅速而极不平衡、量大而质高者不多。据统计,截止到2003年12月,不包括643所本科院校举办的高职二级学院。我国仅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就达908所,占高校总数的58%,在校学生达到479万,占高校在校生总数的43%;招生200万人,约占高校招生总数的52.3%。尽管在数量和规模上早已过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

16、但存在着布局和结构上的组合差异。特别是与区域相对应地存在着欠发达地区处于严重的弱势状况。西部12省中有10个省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不达全国平均水平(21所)。经济欠发达地区无论是院校数量还是办学力量和质量都与经济发达地区存在很大差距,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极不谐调。如何大力发展经济欠发达的高职教育,为地方经济社会服务,为生产第一线培养高素质的专门人才,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受教育部委托,经济发达地区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在高职教育专业建设上扶持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组对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高职院校专业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以了解高职教育专业建设的现状,探索出一条经济发达地区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在

17、高职教育专业建设上扶持的路子。一、经济发达地区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在高职教育专业 建设上扶持的必要性1、经济欠发达地区需要跳跃式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经济欠发达地区存在工业基础薄弱,经济结构单一,新的经济增长点难以发现,产业结构调整不到位,二三产业发展落后等诸多问题。严重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劳动者素质低下和各级各类人才的严重短缺,特别是缺乏能把高新技术转化为实用技术,把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真正用于生产第一线的实用型人才。在这样的情况下,要实现经济跨越式增长,一个必要的条件就是需要大量的人才,而且是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应用型、技能型专门人才。这样,跳跃式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成为经济欠发

18、达地区经济跨越式发展的迫切需要和必然要求。2、经济欠发达地区需要中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和贯通中高等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体系中两个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的不同阶段和层次。它们都具有职业教育的共性,只是层次不同;都是培养技术型人才,只是课程的深度、广度不同,这就使中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和贯通成为可能。区域经济的发展既需要大量生产第一线的初级技术人才,也需要大批的高级应用型、技术型人才。据统计,2003年,我国劳动力人口80%以上仅具有初中以下文化程度,接受过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者占12.15%,而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仅占4.01%,这在经济欠发达地区问题就更是严重。如何将承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培养出适

19、应区域经济发展的大批应用型人才,成为了中高等职业教育的重任,也使中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和贯通成为必然。然而,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初具规模的中等职业教育,具有较长的办学经历、丰富的办学经验、较高的社会认知度、较强的教师队伍和较好的教学设备优势,恰恰映衬出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规模小、办学经验短缺、办学条件差等劣势,这就需要架设一条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的“立交桥”。3、经济欠发达地区高等职业教育的现状特别需要跳跃式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目前,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高等职业教育面临着诸多问题:办学理念跟不上实践需要,部分院校办学目标不明确,办学特色不鲜明;办学资源不足,难以跟上规模发展的要求;教学质量不适应市场和企业的

20、需要,难以解决高级应用型人才普通短缺问题,等等。这一切,都严重制约着经济欠发达地区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成为了教育体系中的一个薄弱点,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极不协调。经济欠发达地区必须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实现高等职业教育跳跃式发展,为本地培养一大批留得住、用得上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实现“为经济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服务,为促进就业和再就业服务,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为推进西部大开发服务”的目标。4、经济发达地区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在专业建设上的扶持是实现经济欠发达地区跳跃式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快捷方式经济欠发达地区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理念、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的落后反应到专业建设上就是:人才培养目标不确定,专

21、业设置不合理、教学计划不灵活、“双师型”教师缺乏、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落后、学生的实践能力不强、择业形式单一等。而经济发达地区由于生产力水平高、经济基础雄厚、教育理念先进,积累了丰富的高职教育经验,创出了颇具特色的专业建设路子,若能在办学这理念提升、培养目标设定、专业结构调整、专业课程设置、师资培训提高、实训基地建设、择业推荐形式等方面给予经济欠发达地区一定的帮助、扶持,势必使经济欠发达地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缩短时间,少走弯路,壮大规模,提高培养人才的质量和层次,为社会的共同富裕作出贡献。二、经济发达地区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在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上扶持的可行性1、高职专业建设上

22、的对比分析调查发现,经济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在高职教育专业建设的理念、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师资、实训、择业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办学理念是建院办学的基础和先导。经济发达地区高职院校能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学院实际,确立先进的办学理念和特色办学指导思想。如上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98年就明确办学思路是“立足集团,背靠行业,依托社区,面向社会”,专业建设思路是“以市场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质量为核心”;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高职院校,迫于招生和学校生存的压力,去谋求满足学生的学历要求,使高职教育变成了压缩型的普通高等教育,从而导致了培养目标与社会脱节。专业是学校进行教学的基本单位和载体,又是社会需求与学校

23、教育的结合点。经济发达地区的高职院校能根据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岗位结构社会职业流动群体的变化和面向市场,服务当地调整和设置专业,做到:长短并存,宽窄相宜,适时增减,相对稳定和保证重点,实现灵活性、前瞻性、实用性相统一。但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高职院校大都存在专业设置小而全、多而杂,结构不合理,建设不规范,特色不明显,优势不突出的问题。课程设置是专业设置的核心。经济发达地区的高职院校,大都能根据专业需求调整课程结构,细分能力模块,把握“需要为准,够用为度,实用为先”和“宽专业、多方面、厚基础、活模块”的原则,打破学科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实现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的融合。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高职院校,大都存在专

24、业教学计划模糊,课程设置随意性强,专业课程教学的时数较少等问题,由于实训设备、场地和“双师型”的缺乏,很难在实践操作和岗位能力上有新的突破。师资队伍建设是专业建设的根本。经济发达地区的高职院校大都有一支“双师型”教师为主体,比例结构较为合理的“专、兼、名”教师队伍;而经济欠发达地区专任教师的职称、学历结构,在“双师型”教师比例,专兼职教师数量和质量等方面都与经济发达地区存在较大差距。据对沿海和中西部地区高职院校的统计来看,其师生比分别为1:16、1:19,专任教师中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比例分别为46、76,副高以上职称教师比例为16.1、34.2,兼职教师比例分别为8.5、14.7,“双师型”教师

25、比例分别为9、16。 经济发达地区高职院校由于资金雄厚,办学灵活等因素,其教学设施先进,各种操作室,实验室和实训基地较为齐全,校企合作发展迅速。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他们建立了以工业中心为主体的校内实践基地,设有15个实训室(中心),70个实训分室(车间),设备总投入达5500万元,在116家大型企业集团建立了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而经济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由于经济实力等原因,实训基地建设的各项指标远远不能相比,已严重影响了实践教学的开展,只能靠理论课时弥补实践课时的不足。在择业形式上,经济发达地区的高职院校由于成功的校企合作,已实现了“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毕业生就业率普遍达到95以上,但经济欠

26、发达地区由于信息闭塞,交通不便,学生择业形式单一,就业率普遍在80以下,甚至毕业就是待业。2、现有经济发达地区对欠发达地区职业教育扶持模式的缺憾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发达地区在高职教育专业建设上的巨大差距,不仅需要经济欠发达地区苦练内功,主动学习和借鉴,同时也需要经济发达地区给予大力扶持,以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缩小差距,共同提高。但现实情况却不乐观。据调查,现高职院校间的对口扶持还停留在表层阶段,扶持中存在的重形式轻内容、重场面轻效果、重拿来主义轻结合地域特点等不足和资源浪费、后劲缺乏等遗憾,而且都是小范围的单一的不成系统的。如大连职业技术学院对井冈山职业技术学院在旅游专业课程设置上的扶持,同济

27、大学高等技术学院对井冈山职业技术学院在师资培训、实训计划上的扶持等等。扶持实效和实质上还有很多的空白点。整体感觉上是这些良好的扶持愿望没有寻找到有效的切入口,我们认为通过以专业对专业、以诸校对一校等在专业建设上的实质性和实效性的对口扶持,才能形成适合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和体现扶持院校优势和实力的有针对性和价值性的扶持机制和体系,满足国家经济发展特别是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对应用型技术人才的急切需求,实现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可持续发展。3、专业建设扶持模式的可行性(1)直接性 高职教育需要为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服务,为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服务,为就业和再就业服务,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经济发达地区和欠

28、发达地区的高职教育具有很多的共性。经济欠发达地区高职教育可共享经济发达地区在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和实训计划的成果,直接对接口人才培养,直接指导择业形式等。“拿来主义”是行得通的。(2)便捷性 专业建设扶持有利于经济欠发达地区高职教育少走弯路。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理念不到位和资金不足,再加上地域等因素,靠自身力量加强专业建设将困难重重,路子也将较长,而依托经济发达地区高等职业教育在针对地域特点的专业建设扶持模式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高职教育的快捷方式。(3)有效性 有效的专业建设扶持模式,将使经济欠发达地区高职教育的专业建设事半功倍。如同济大学高等技术学院对井冈山职业技术学院的“双师型”教师针对性培训

29、,使培训教师获得了先进的理念、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先进的技术知识,有效地提高了教师的综合素质。又如学生培养模式(“3+2”或“2+2”等,即:在本地读3年或2年,然后到本科层次的高职院校读2年拿该校的本科学历)的实行将有力地促进人才规格的提高,有效地扩大学生就业和招生规模。(4)可嫁接性 高职院校间的对口扶持或区域间合作,既是独立的,又是相互联系的。它们探索出的扶持模式和成功经验,可以通过相互联系和借鉴辐射出去,可嫁接到其他院校和其他区域。三、专业建设扶持模式的设想和特色设定1、专业建设理念 理念提升直接关系到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高职教育的专业建设必须以教育观念的创新为前提,以课程改革为核心

30、,以抓好人才、设施、教材建设为基础,以师资队伍建设为突破口。要从本质上认识高职教育的重要性,突出强调直接为地方经济和社会服务的功能。可通过向发达地区派遣各层次的参观团,教师培训班,以及学术交流等形式建立新的理念。2、培养目标设定 必须始终明确培养人才的应用型、技能型和复合型,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使学生能够在生产实践中把高新技术迅速转化成生产力。在培养方式上,可通过对口专业学生的相互交流,高职院校间“3+2”专升本模式和“2+2”合作办学等模式达到协作和扶持。3、课程计划设计 专业设置和课程设计必须面向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适合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符合职业岗位(群)变化和

31、复合型人才要求。经专家论证的实践证明的专业设置原则、方案和课程改革经验材料、先进的教学方式,将是欠发达地区宝贵的财富。4、师资队伍建设 数量足、素质高、结构合理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专业建设的基础。送派教师对口培训进修、聘请专家名师来校讲座、讲学、任教和上门培训,甚至选派一些专业教师到对口扶持院校任教、去合作企业锻炼,是提高欠发达地区高职教师素质的有效办法。5、实训基地建设 实训基地建设是高职教育专业建设中十分重要又不可或缺的必备条件。这涉及到教学实习设备的添置和更新以充实校内实训基地,成功的校企合作以扩大校外实践基地。发达地区高职院校对部分更新的设备或利用率不高的仪器设备实行无偿捐赠或有偿租

32、赁,为校企合作牵线搭桥,培养指导实训人员等,都是可行方法。6、择业推荐形式 毕业生就业状况直接反映出一所学校培养人才的质量和社会认可程度,直接决定着学校的招生规模,甚至是学校的生存和发展。欠发达地区可借鉴发达地区“定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成功经验,结合企业和学校实际,探索切合实际的“定单式”培养模式,也可在发达地区高职院校的帮扶下,建立就业网络,以提高就业率。四、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自身吸纳能力和个性特点的提升通过调研,我们发现,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在“借船出海、借势发展”的主观愿望是强烈的。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由于自身吸纳能力的不足造成的效果失望而使扶持流于形式,缺乏内在的动力和后劲;往往由于

33、忽略可嫁接性造成的水土不服而使扶持失之成效,缺乏自身的特点和相融。因此,强调经济发达地区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在高职教育专业建设上扶持这一模式中“以被扶持的院校为主体,以适应地方经济的专业为对象,以满足被扶持的院校专业建设的有效需求为内容,以形成被扶持的院校专业个性特点为目的”的原则显得十分的重要。从经济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的角度而言,重视从以下方面培育专业对口扶持模式的环境和内质是保证扶持效果的重要前提:1、重视根据区域经济的发展和需要确立重点专业专业建设的扶持,是经济欠发达地区高职教育跳跃发展的快捷方式。其前提是所确定的重点专业是立足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和潜在需求。在调研中发现,欠发达地区在专业设

34、置上往往有两种偏差:一是侧重于发达地区的需要设置专业,这就形成了在全国范围内不惜以弱对强的尴尬局面;二是拘泥于现有师资的状况设置专业,从自有的思维出发,与地方经济脱节,成为了发达地区人才市场份额极小的加工点,失去了融入区域经济发展可获得的支持。立足就业设专业目前已成为高职院校的共识,但在就业区域的理解上是存在着差异的。我们认为,对于欠发达地区的高职教育而言,只有将服务地方经济作为首要的目标,以满足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对应设置专业,才能达到就业率提高和取得政府认同的双赢目的。由此,争取和实施对口扶持也才有了实质的意义。2、重视提升对接先进理念和管理技术的吸纳能力在调研中我们发现,欠发达地区的高职院

35、校大多是按国家关于“三改一补”方针,以部分专科学校和条件较好的职业大学、成人高校以及少数重点中专校的高职班为主体,通过“改革、改组、改制”,成立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这些院校在很大程度上存在办学理念转型的严重滞后,对于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认识和理解不到位,相当多的学校只是在名称上变为了高职院校而已。在教学操作中,“重理论轻实训”的现象由于双师型师资的馈乏和传统教学的思维定势两者制约而大量存在。由此,在引进发达地区高职教育模式和经验的过程中常常出现曲高和寡的情况,许多先进和前瞻性的理念因水土不服而夭折或流于形式。无法实质性地与高等职业教育的特征接轨,既是欠发达地区高职教育自我发展制肘的硬伤,也是阻碍

36、其有效借鉴发达地区高职教育理念输入的抗体。因此,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通过改革和学习,努力创造突破思维定势,提升对接先进理念和管理技术的吸纳能力是实现其跳跃式发展的思想基础。3、重视以专业为核心形成对接机制我们之所以提出以扶持专业建设为切入口的扶持模式,是企图克服现存的许多扶持中贪大求全的不切实际的偏向。简单的“拿来主义”除了有场面上的轰轰烈烈外,能得到的多是资源的浪费和由此引发的失望心理。被扶持院校如能从实效出发,放弃“造势”的短视性心态;扶持院校则着眼于集中优势专业的力量,成系统地、全方位地从教育理念提升、培养目标设定、课程计划设计、实训实践方式、择业推荐形式等方面进行整体扶持。这种以专业为核

37、心的对接机制,是目前高职教育现状下取效快、实效强的扶持模式。4、重视自身造血能力的提升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任何扶持模式都是外在的。欠发达地区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根本性的动力在于内涵式的进化。选择以专业为核心的扶持模式,固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血型”匹配的的问题。但更重要的是要解决在外血激发下的自身造血能力提升问题。5、重视体现区域需求特征的专业特点的形成解决自身造血能力提升问题,显然有诸多的环节。我们认为最值得提请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关注的是必须针对地域特点,突出本地本校本专业的特色,打造符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卖点。在这个问题上,有两个十分重要的层面:一是对发达地区高职院校输入的专业要素

38、,要根据地方经济的特点进行适当的调整,使其原立足于发达地区经济状况的内容设置转变为适合当地经济发展的内容设置;二是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要坚持自己在实践中证明是正确和有效的专业设置特色。如一些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提出的“添加综合性”和“复合性技能”能力培养目标和打造“作坊型”小老板就业形式就值得推广。可以形象地比喻:经济发达地区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在高职教育的专业扶持模式是“嫁接”而不是“移植”。 材料六:经济发达地区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在高职专业建设上扶持的国内外比较研究报告经济发达地区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在高职专业建设上扶持的国内外比较研究报告王德敬 刘传贤在高职教育大发展,特别是从外延走向内涵大发展的今天

39、, 专业建设是实现高职培养目标的关键。专业作为高职教育与社会需求的接口,专业建设中的专业设置与开发、人才培养、师资队伍、教学条件等方面都与培养目标的实现密不可分。专业建设是学校形成办学特色,在竞争中生存、在生存中得到发展壮大的前提,是高职学校深化教学改革的基础。而教学改革深化到一定程度,要想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又必须以专业的发展来带动和支撑。由此可见,抓好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建设意义重大。如何发展欠发达地区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加快高职教育的专业建设, 尤其是借助发达地区的扶持与帮助, 同时依靠自身的努力,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实现专业建设上的突破性进展, 走出一条快捷、高效的发展之路。通过学习、

40、分析并借鉴国外发达国家这方面的具体做法和已有经验,显然大有裨益。一、国外扶持的做法与充分发挥高等职业教育的自身优势(一)将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一项社会事业在宏观上的扶持推动发达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源动力,除了来自广泛的社会与个人需求所形成的强大动力之外,还有两个很重要的因素,即政府的多方面扶持以及高等职业教育自身不可替代的办学特色。从发达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历程来看,各国政府采取的措施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适当加大投资力度,在建设资金投入上扶持并支持高等职业教育;二是通过健全制度,通过立法定规等多种形式,以规范高等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地得到发展。人力资本理论在上个世纪60年代风靡一时,它从定

41、量的角度揭示了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重新唤醒了人们对教育的新认识。受其影响,各国政府与社会各界对教育发展更为重视,各国教育事业的投资额,特别是针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投资逐年都有较大的增长。例如德国作为一个工业化大国,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都较高,一方面这得益于职业技术教育对社会的贡献,另一方面经济的进步也为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奠定了更为有利的基础。在德国,除少数私立高职院校外,国立院校的办学经费都纳入各州财政预算,按学生人数拨给,教授工资则作为国家公务员单独列支,教育经费投入较大,而且相对稳定,有效地保障了高等职业教育的持续发展。事实证明,高等职业教育在这一时期的快速发展,首先得益于各国政府在办学经费上

42、的大力扶持。高等职业教育的实践还证明,以法律形式来确保与推动高等职业教育不断走向成熟,是世界各国扶持与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一大宝贵经验。美国在二战后,通过立法确立了高等职业教育(社区)学院的地位,从而大大促进了社区学院的发展。日本政府继1961年通过了学校教育法部分修改法案确立高等专门学校制度后,又在1964年再次通过法案,正式承认高等职业教育举办(短期)大学的法律地位。这两个法案的颁布与实施,大大加快了短期大学与高等专门学校的发展步伐。与此同时,日本还分别制定了短期大学与高等专门学校的设置基准,对专业设置、教员资格、学生人数、授课时数、学分构成、毕业条件等方面都给出具体的规定,使办学单位有章可

43、循,使社会监督有法可依,对于规范教育管理,保证教育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建立与完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与职业资格鉴定制度,是一些国家和地区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英国1991年5月发表白皮书21世纪的教育与培训,提出实行新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等级制度,规定其相应级别的证书与普通教育的资格证书或文凭等值,从而一举结束了曾经横亘于社会人才中的学术教育资格与职业教育资格之间的人为划分,英国青年可以从容而放心地选择最适合他们当前需要的教育类型。从以上例证不难发现,这些发达国家虽然在高等职业教育行政立法上扶持的途径与措施不一,但目的却相当明确,都是为了确保高等职业教育在整个社

44、会教育体制中的合法定位,借以推动高等教育大众化和高等职业教育健康有序地向前发展。发达国家制定的确保高等职业教育独特个性的行政立法至关重要,高等教育具有不同层次与类型的划分,高等职业教育也就必须具有自己的个性,办出自己的特色,才能在高等教育结构调整和定位中谋求自己的特有地位。在确立这一特色定位中,特别强调适合自身特点的办学模式或形式,则是世界发达国家兴办高等职业教育的另一重要经验。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历史短,办学条件和经验与传统大学不可同日而语。如果缺乏灵活的办学机制与体制,就很难在谋取生存空间的同时得到应有的大发展。美国的社区学院、日本的短期大学、英国的多科技术学院,都以课程设置灵活,专业实用性

45、强,能适应各类学生的不同需要而著称。德国高等专科学校,日本的高等专门学校,则是以培养高质量的技术型、工艺型人才独树一帜。对此,我们完全可以从发展的眼光来看,尽管我国的高职教育在办学层次上存在上移的需要和趋势,这种需要和趋势并非只是从大专层次简单地向普通大学本科层次或更高层次的学术性提升,而是应该在保持高职教育自身特色的情况下,去努力开辟培养更高层次高职人才的新历程。不然的话,这种上移的愿望非但难以实现,高职教育也会在盲目追求“上移” 的冲动中失去自己原先就已存在和理应得到更大发展的内在价值。(二)作为旨在形成办学特色的在专业建设上形成独特教学模式的扶持仔细分析和学习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高等职业

46、教育的办学特色无一不集中体现在反映专业建设成就的教学模式的特色上。发达国家加快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在专业建设上积极扶持、帮助与引导,其突出表现与取得成绩最大者莫过于它们在形成各自独特教育教学模式上的大力扶持。1世界发达国家扶持形成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的特色,首先可以追溯到在专业设置的积极扶持与引导上,归纳起来大体有以下几个突出特征:(1)专业设置以职业分析为基础,社会化程度高。如德国职业教育的专业被称为“培训职业”,严格界定它不是学科体系的产物,而是通过科学的职业分析所获得的能覆盖相当数量社会职业的“双元制”“培训职业”。每一“培训职业”的命名都要经过联邦职教所的审定,然后以国家认可的“培训职

47、业”公布于众。(2)加强政府对专业设置的宏观管理,避免专业的重复设置与开发。1982年德国巴伐利亚州的职业学院法规定:职业学院置于州文教部的监督之下。该部设有两个委员会专业委员会和管理委员会。前者审批专业或专业方向,后者制定全州统一的教学计划和培训大纲。澳大利亚的教育管理体制也致力于政府对专业的设置与调控。1983年11月由澳大利亚TAFE委员会会议通过并执行了包括四个主要分类和19个子类的专业分类方案。新的专业分类和新的证书系统的建立,标志着该国高职教育专业设置系统结构和理念有了新的进展。美国也不断加强国家介入高职专业设置的扶持与管理的工作。年,美国政府通过年目标法案(The Goals 2

48、000: Educate America Act),规定了职业教育应设置全国性的教育标准,以提高新增劳动力的整体水平。按照该法案,美国政府设置了联邦一级的“全国职业技能标准委员会”等机构,其职责是通过资助促进行业技能标准规范化,在职业教育中实行国家认可的从业资格标准。据此,美国从年起已陆续形成了全国统一的行业技能和等级考核标准。该项工作已于年基本完成。(3)国家职能部门把关,职业学院主动适应调整,专业设置朝综合化方向发展。虽然二次大战后,专门化劳动分类的程度越来越高,但是,专业划分却是日益综合化。因为社会经济部门对员工的一专多能、多工序轮换的需求正在上升,比如,多机床操作及多仪表看管正在迅速发

49、展,这是现代化高技术企业运作现场的一大特点。据有关资料介绍,30年前的德国(联邦),国家承认的职业工种有600多个,20年前调整为450个,目前仅保留370多个;法国的两类职业资格数量已由1970年的299个和76个依次减少到1993年的236个和36个;英国国家职业资格制度(NVQ)的建立,也将大大减少现在的1400个职业资格的数量;在意大利,职业资格的专业工种范围只有9个。通过政府部门的统筹与规划,将生产职能与工艺过程相近的传统工种重新组合成新的工种,使专业覆盖面拓宽,已成为当前世界高职教育专业设置的一大趋势。(4)受教育行政部门主动规范和社会总需求的双重因素制约的影响,工程技术职业教育专

50、业化特征显著。技术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马克思曾深刻地揭示了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指出技术的发展必将引起生产方式的改变,引起生产、社会关系的改变。同时又指出,技术的应用最终是由社会经济关系所决定的。生产技术的性质决定了职业教育的性质。1999年德国根据关于专科大学专业设置的各州文教部部长联席会议的决议,专科大学的专业设置重点为“工程科学”,特别是建筑工程、电气工程、机械工程等30余个专业。由此可见,国外先进国家经济之所以发达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特别注重在引导中着力扶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工程科学”专业的开发和培植。(5)十分重视行业协会在“专业领导”,即设置与管理中的作用,政府并且为之相应制定了许多

51、行业技能标准和等级考核标准。例如,1994年美国教育部和劳工部选定22个行业,设立项目制定标准;澳大利亚则设立培训局,下设行业顾问委员会,负责开发制定类似于专业的“培训包”(Training Package)。目前,已经批准和发布的“培训包”的数量有55个,定义了993个国家职业资格和达到职业资格标准所需的7794项能力单元。澳联邦政府还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制定统一的行业技能标准和技能认证体系,使95%的行业拥有与之对口的“培训包”。以上不难看出,在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中的专业设置问题上,发达国家给予扶持与指导的一个共同特点是,作为专业建设先导工作的专业设置,必须结合本国的实际,必须随着社

52、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与时俱进。这一经验特别值得我国发达地区扶持欠发达地区高职专业建设的专业规划和设置时引为借鉴。2世界发达国家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在中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就有一定的影响,其著名的一些教学模式还被引入我国,得到移植与运用。世界发达国家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的特色,可以归纳介绍如下:(1)双元制模式 “双元制”英语译为“Dual-system”,其含意是指青少年既在企业里接受职业技能方面的培训,又在学校里接受专业理论和普通文化知识教育,它将企业与学校、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紧密结合起来,以培养高水平的专业技术人才为目标。双元制职业教育培训企业和职业学校的“双元”,互为依存,相辅相成

53、,缺一不可。在整体的培训目标上,合二为一;在具体的培训过程中,一分为二,呈现出明显的双元属性。双元制的精髓,概括地说就是:学校和企业合作,突出职业培训;理论和实践结合,突出技能培养。20世纪70年代以后,特别是1990年10月3日两德统一之后,双元制职业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出现了双元制的职业学院和专科大学,从而实现了双元制职业教育向高等教育领域的延伸。 双元制不仅是一种职业教育教学模式,也是一种重能力、重实际的教育新理念。在教学模式中融和教育制度、教育思想为一体,是双元制的鲜明特色。对这一教学模式的借鉴与运用,要特别重视突破传统教育思想的束缚,并在中国式的校企合作教育模式上有所创新,才

54、能真正吸收这一先进教学模式的精髓。双元制的教学模式突出了职业性原则,具体表现是:教学目标以职业能力为本位。在专业设置以职业分析为基础的前提下,双元制模式的教学过程突出学生能力的培养。职业能力被分为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专业能力包括合理的技能与知识结构;方法能力包括独立工作和独立学习的能力;社会能力包括个体对外部,即与环境、与他人打交道的能力以及个体的心理承受能力。尤其是针对科技发展、社会变革导致就业竞争激烈或工作岗位转换时的 “关键能力”的培养,受到了普遍的重视。课程模式设计以职业活动为核心。高等教育中的学科体系作为一种平行系统,在吸收前人的科技成果方面有其长处,但高等职业教育针对的职业活动体系作为一种串行系统,围绕典型的职业活动实施培训,则更具有职业教育的特色。双元制教学模式以职业教育为核心进行课程开发,设有综合课程、目标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