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_第1页
氮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_第2页
氮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氮及其化合物【考点要求】 考点1 氮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物理性质,知道氮单质的主要用途考点2 二氧化氮和水的反应考点3 氨气和水、酸的反应,了解氨水的成分及氨水的不稳定性,铵盐易溶于水、受热易分解、与碱反应等 性质考点4 硝酸的强氧化性,了解硝酸分别于Cu、C反应,了解常温下铁、铝在浓硝酸中的钝化现象考点5 氮循环对生态平衡的重要作用。了解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等污染物的来源和危害,认识非金属及其重 要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逐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考点梳理】1、氮气物理性质:氮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 略小,难溶于水。化学性质:化学性质 _很稳定,只有在一定条件

2、(如 高温、高压、放电等)下,才能跟出、02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与氧气反应N2 + 02放电或咼温2N0与氮气反应工业合成氨N2 + 3H22NH3用途; 氮气的用途广泛,工业上,氮气是制硝酸 、 氮肥 的原料,含氮化合物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氮气还常被用作保护气;在医学上,常用液氮作医疗麻醉。氮的固定指的是将 游离 态的氮 (即氮气)转化为 化合态的氮的过程。氮的固定方式可分为工业固氮 、 闪电固氮 、 生物固氮三种。雷雨发庄稼"就是一个闪电固氮的过程。2、NO物理性质:无色难溶于水的 有毒气体,大气污染物之一,化学性质:极易在空气里被氧化成NO 2。3. NO 2物理性质:红棕色有刺

3、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易溶于水,易液化。化学性质:空气中的 N02在一定条件下易形成光化学烟雾,并且对臭氧层中臭氧的分解起到催化作用。和氧气反应:2N0 + 02 = 2NO2与H20的反应:3NO2 + H20 = 2HN0 3 + N0工业上利用这一原理来生产硝酸。与碱的反应2NO2+2NaOH=NaNO 3+NaNO 2+H2O实验室常用 NaOH 来吸收二氧化氮用途及危害空气中的NO2与水作用生成HNO3,随雨水落下形成 酸雨,工业制硝酸最后也是用水吸收生成的NO2制得硝酸。雷雨发庄稼”:N2闪电 NO O NO2 H2% HNO3 土壤、氮肥4. 氨+ 6H2O疋兀弱碱。NH3H2ON

4、H4+ + OH,存在的离子有NH4+、 OH、H+ (极少量),易液化,极易溶于水,用氨气做喷泉实验。物理性质:无色 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化学性质:氨气具有还原性:4NH3 + 5O24NO氨与水反应NH3 + H2O卞NH3H2O氨水中存在的分子有NH3、NH3 H2O、H2O;氨水密度小于水,氨水越浓氨水的密度越小。与酸反应生成盐氨气盐酸反应:NH3 + HCI = NH4CI 氨气与氯化氢相遇时,会生成浓的白烟可用来检验氨气氨气和硫酸反应:2NH3 + H2SO4 = ( NH4)2SO4氨气和硝酸反应:NH3 + HNO3 = NH4NO35. 铵盐的性质物理性质;所有铵

5、盐都易溶于水。化学性质:(1) 铵盐不稳定,受热易分解。NH4HCO3 NH3 f + H2O f + CO2TNH4CI NH3f + HCI f(2) 铵盐与强碱反应NH4CI + NaOH = = NaCI + NHsf + 出0_(NH4)2SO4+ Ca(OH) 2 = = CaSO 4 + 2NH 3 f +2H 2O离子反应方程式NH 4+ + OH = = NH3 f + H2O注意事项:要反应生成NH3必须有加热条件,否则主要生成NH3?H2O ,铵态氮肥避免与碱性肥料混合使用NH4 +的检验:取样,加入 NaOH溶液,加热,若有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气体 产生,即含N

6、H4+(3)实验室制取氨气:原理:Ca (OH ) 2 + 2NH 4CI CaCI 2 + 2NH 3 f + 2H 2O装置:发生装置是固固加热型收集方法 向下排空气法检验方法:试管口放用 酚酞浸泡的棉花,现象是棉花变红色。收集试管口有一团棉花,防止空气对流,减缓排气速度,收集较纯净氨气干燥:碱石灰(CaO和NaOH的混合物)6.硝酸物理性质:无色、易挥发的液体。强酸化学性质:(1) 具有酸的通性(注:与金属反应时,由于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因此不产生氢气)。(2)不稳定性:4 HNO3 =光或加热=2H2O + 4NO2 f +。2匸(浓硝酸的保存棕色瓶中,避光)实验室里的浓硝酸呈 黄 色,

7、就是由于硝酸分解产生的 NO2溶于硝酸的缘故。(3)强氧化性:不论浓硝酸还是稀硝酸都具有强氧化性。与金属反应:HNO 3几乎能与所有的金属发生氧化还原反应。Cu + 4HNO 3(浓)=Cu (NO3) 2 + 2H2O + 2NO2 f3Cu + 8HNO 3(稀)=3Cu (NO3) 2 + 4H 2。+ 2NO fFe + 6HNO 3(浓)Fe (NO 3) 3 + 3H2O + 3NO2 fFe + 4HNO 3(稀)Fe (NO 3) 3 + 2H2O + NO fAl + 6HNO 3(浓)Al (NO 3) 3 + 3H2O + 3NO2 fAl + 4HNO 3(稀)=Al

8、(NO 3) 3 + 2H2O + NO fC + 4HNO 3(浓)CO2 + 4NO2 f + 2H2O规律:浓硝酸一般被还原成 _NO2,稀硝酸一般被还原成NO ,金属被氧化成相应的金属硝酸盐。钝化 Fe、 Al 等在冷的浓硝酸中会发生钝化。用 HNO3清洗银镜反应后粘附在试管内壁上的Ag与部分非金属反应时,一般被还原为NO2 ,非金属一般被氧化成最高价氧化物。C+4HNO 3(浓)=Z=4NO2 1+CO2 1+2H2O氮的氧化物与环境空气中的NO、NO2主要来自石油产品和煤燃烧的产物、汽车尾气、制硝酸工厂的废气。汽车尾气中催化剂可将 CO和NO反应生成无害物质 N2和 CO 2 。化学方程式是:2CO + 2NO =催化剂=2CO 2 + N2(B)通过对氮及其化合物的之间的转化关系比较和归纳,体会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一般方法写出对应转化过程所需的物质或条件,有编号的写出对应的化学方程式NH3 出0卜 NH4+N2 + O2 =放电或高温=2NO 2NO + O2 = 2NO2 3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