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安庆市202X中考物理二模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安徽省安庆市202X中考物理二模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安徽省安庆市202X中考物理二模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安徽省安庆市202X中考物理二模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安徽省安庆市202X中考物理二模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安徽省安庆市2018中考物理二模试题满分:90分 一、填空题(26分,每空2分)1 铁棍很难被拉伸,说明分子间存在_,水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_(均选填“引力”、“斥力”) 2 如图所示,是物质三种状态下的物理模型,乙图的物质处于 _状态,物质由图丙状态直接变成甲图状态的过程叫做 _(填物态变化名称)物质由甲图状态变成乙图状态需要 _(选填“吸热”或“放热”)3 冬冬在探究光的色散现象时,看到白光经三棱镜后,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冬冬对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思考受此启发,在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时,冬冬想再进行一个实验:如果分别用红光和

2、紫光平行于同一个凸透镜的主光轴射入,看它们的焦距是否相同你觉得红光的焦距_紫光的焦距(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理由是_。4 如图所示的电路,当开关S闭合后,若电阻R1、R2并联且能正常工作,则甲表是_表(填“电流”或“电压”),乙表测的是的_(填“电流”或“电压”) 5 一束光AO射向平面镜,光线AO与镜面的夹角如图所示,则反射角的大小为_现在城市里很多高楼大厦采用玻璃幕墙作装饰,当强烈的太阳光照射到玻璃幕墙时,就会发生_反射,造成“光污染” 6 小明在“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根据表中数据可得到液体密度为_,容器的质量为_。实验次数1234液体体积/cm35.87.

3、916.735.1液体和容器的总质量/g10.712.821.640.0二、选择题(21分,每题3分)7 下列现象中,能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 濛濛细雨从空中下落                                

4、;           B. 擦黑板时,粉笔灰在空中飞舞C. 水和酒精混合后体积变小                                &

5、#160;   D. 炒菜时,满屋飘香8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来源,水通过三态变化,实现了在地球上的循环对以下自然现象所发生的物态变化,判断正确的是(   ) A. 春天,冰雪消融熔化                            

6、0;          B. 夏季的清晨,河面上飘起淡淡的白雾汽化C. 深秋时节,树叶、瓦片上出现白霜凝固           D. 寒冷的冬天,树枝上雾凇的形成升华9 浸没在水中质量相等的实心铝球和铜球(已知铝铜),它们所受浮力的大小关系为(  ) A. 铜球大      &#

7、160;                       B. 铝球大                        

8、60;     C. 大小相等                              D. 无法确定10下列光现象与其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 A. 海市蜃楼光的色散  &#

9、160;                                    B. 水中倒影光的折射C. 形影不离光的直线传播       

10、0;                        D. 雨后彩虹光的反射11通过初中物理的学习,同学们知道了一些物理学家以及他们的研究成果,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 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直接从自己做的实验中得出的结论B. 欧姆对“电流跟电阻和电压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得到了正确的结论C.

11、60;焦耳最先发现了“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电阻、通电时间的关系”D. 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流方向总是从电源正极到电源负极B. 电路中只要有电源,就一定产生电流C. 陶瓷碗、自行车轮胎是绝缘体,自身可以带电D.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具有吸引铁、钴、镍等物体的性质13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两端电压U保持不变,小灯泡上标有“12V、6W”,定值电阻为R1 , 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R2 , 忽略温度对电阻的影响,闭合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至最右端

12、时,电压表的示数为U1 , 小灯泡的实际功率为其额定功率的1/4;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至最左端时,电压表的示数为U2 , 小灯泡正常发光,滑片在变阻器左、右两端时电路消耗的总功率的变化量为P,若U1:U2=3:2。则下列结果正确的是(    )A. R1=48                          

13、;   B. U1=24V                             C. U=36V             &#

14、160;               D. P=6W三、实验题(24分)14为了测定额定电压为“2.5V”小灯泡的电功率,小明同学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实验中各元件完好,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1)连接电路的过程中开关应_请你在图乙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帮小明同学将电路连接完整_(连线不得交叉)(2)小明同学闭合开关后,发现小灯泡不亮,但电流表、电压表均有示数,接下来他首先应进行的操作是    

15、60; (选填字母序号) A. 检查电路是否断路           B. 更换小灯泡           C. 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观察小灯泡是否发光(3)为了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应调节滑动变阻器,当电压表的示数为_V时,灯泡正常发光,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则通过小灯泡的电流为_A,该灯泡的额定功率为_W (4)实验过程中,有些小组的小

16、灯泡先由暗变亮,然后发出耀眼的光后被烧坏为了避免灯丝烧断,请提出在调节滑动变阻器的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_ 15小明想用天平、砝码、烧杯、足量的水来测石块的密度: (1)小明在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指针出现图甲所示情况,他应将平衡螺母向_端调节;如果在称量过程中指针又出现如图甲所示情况,他应_(2)小明用已调好的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操作情况如图乙所示,请指出其中两个错误:_;_小明改正错误后,天平再次平衡后,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丙所示,所称量烧杯和水的质量是_ g(3)小明将石块浸没到上述烧杯中的水中,如图丁所示,此时天平所显示的质量值为91.6 g,放手后石块沉入水底后,测得烧杯、水

17、和石块的总质量为107.6 g,则石块的密度为_ kg/m3 16如图所示是“比较水和煤油吸热升温的特点”的实验装置.(1)加热过程中,用搅棒搅动的目的是_,水和煤油吸热的多少是通过_来反映的(选填“温度计示数”或“加热时间”). (2)关于该实验的变量控制,下列要求中不正确的是        (填字母) A. 采用相同的加热方法               

18、;                            B. 使用相同的烧杯C. 水和煤油的初温一定相等                &

19、#160;                   D. 烧杯中分别装入相同体积的水和煤油(3)某同学用同一个加热装置分别给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水和煤油加热,分别记录加热时间和升高的温度,根据记录的数据作出了两种液体的温度(T)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根据图象,要使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应给_加热更长的时间,这说明_的吸热能力强些已知水的比热容是 ,则煤油的比热容是_ (4)小明再用50g水

20、和100g水做实验,以吸收的热量Q为纵坐标,升高的温度t为横坐标,分别画出50g水和100g水的Q-t图象,它们都是过原点的直线,即:Q=kt .进一步分析,发现这两条直线的k值与对应水的_之比相等. 四、计算题(19分)17一底面积为2dm2的容器置于水平桌面上所装液体的体积是20分米3 , 深0.6米若容器本身重20牛顿,容器底上的液体压强是4.8×103帕斯卡,求:(1)液体的密度    (2)距容器底面向上0.2米处a点的液体压强(3)桌面上受到的压强(4)若在容器液面上放一个30牛顿的木块(水未溢出),求这时容器对桌面的压力是多少牛顿

21、?18小雨通过如图甲所示滑轮组将水中物体匀速提升至空中,他所用拉力F与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其中物体在空中匀速上升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5%每个滑轮等重,不计绳重、摩擦和水的阻力求: 物体在空中上升1m,小雨做的功是多少?每个滑轮的重力是多少?物体的密度是多少? 19图甲是智能怀旧灯,与灯串联的调光旋钮实质是滑动变阻器,图乙是简化的电路原理图灯L标有“12V 3W”字样,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在最左端a时,灯L正常发光电源电压不变,不考虑温度对灯丝电阻的影响,问: (1)电源电压U是多少? (2)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是12时,灯L消耗的实际功率是多少? (3)当滑

22、片P位于中点b和最右端c时,灯L两端电压之比为3:2,则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是多少? 安庆2018届中考物理二模(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 【答案】引力;斥力 【解析】分子间的作用力 【解析】【解答】解:铁棍很难被拉伸是因为分子间的引力的结果;水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存在着斥力故本题答案为:引力,斥力【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2 【答案】液体;升华;放热 【解析】物质的三态及其基本特征,液化及液化现象,生活中的升华现象 【解析】【解答】解:(1)由图可知:甲图分子排列分子极度散乱,间距很大,是气体分子的排列模型;乙图分子排列没有固定的位置,比较松散,是液体分子的

23、排列模型;丙图分子排列十分紧密,是固体分子的排列模型(2)物质由图丙直接变成图甲的过程,也就是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升华(3)物质由甲图状态变成乙图状态的过程,也就是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液化是一个放热过程故答案为:液体;升华;放热【分析】(1)固态物质中,分子排列十分紧密,分子间有强大的作用力,因此固体具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液态物质中,分子没有固定的位置,运动比较自由,分子间的作用力比固体的小,因此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具有流动性,但有一定的体积;气态物质中,分子极度散乱,间距很大,并以易向四面八方运动,分子间的作用力极小,容易被压缩因此气体具有流动性,没有固定的形状也没

24、有确定的体积;(2)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过程叫做升华;升华是一个吸热过程;(3)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液化是一个放热过程3 【答案】大于;玻璃对红光的偏折角度较小 【解析】凸透镜的会聚作用 【解析】【解答】根据三棱镜对光线的偏折情况,可以得出,红光被偏折的程度小,紫光被偏折的程度大,当红光和紫光分别平行于凸透镜的主光轴射向相同的凸透镜时,红光的会聚点,也就是红光的焦点距离透镜远,而紫光的焦点离透镜近,所以红光的焦距大。【分析】由图可以看出:红光的偏折程度小,紫光的偏折程度大,即红光折射能力弱紫光折射能力强。4 【答案】电压;电流 【解析】电流表的使用,电压表的使用 【解析】【解答

25、】解:要使电阻R1、R2并联,由图可知电流必须从开关S分别流入支路R1、支路R2和仪表乙,然后流回负极,所以甲为电压表;乙为电流表 如果甲为电流表,乙为电压表,这时R2会被短路,因此这种情况错误故答案为:电压;电流【分析】电压表并联在电路中,在电路中可以看作开路;电流表必须串联在电路中,在电路中相当于导线;因此根据仪表的连接方式以及在电路中的作用解答本题5 【答案】65°;镜面 【解析】光的反射,镜面反射 【解析】【解答】解:首先做出法线,如下图所示: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25°,所以入射角为90°25°=65°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做出反射光线

26、反射角也为60° 建筑物的玻璃幕墙、釉面砖墙、磨光大理石等表面光滑,这些作为反射面的时候,都属于镜面反射,太阳光射到上面,入射光线被反射,从同一方向射出,光线很强,照到物体上会给人们的生活工作等造成很大的不便,称为白亮污染或光污染故答案为:65°;镜面【分析】要掌握入射角和反射角的概念: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反射角是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平行光射到玻璃幕墙、釉面砖墙、磨光大理石等反射面时,反射光线射向同一方向,会造成光污染6 【答案】1g/cm3;4.9g 【解析】液体密度的测量 【解析】【解答】m液=12.8g10.7g=2.1g,V液=7.9cm35.8cm3=2

27、.1cm3;m1=V1=1g/cm3×5.8cm3=5.8g,m瓶=m总m1=10.7g5.8g=4.9g。【分析】掌握密度的计算和密度公式的应用,注意表中提供的信息。二、选择题7 【答案】D 【解析】机械运动,宏观热现象和分子热运动的联系,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分子的运动,扩散现象 【解析】【解答】解:A、濛濛细雨从空中下落是小雨滴的机械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此选项不符合题意B、粉笔灰在空中飞舞是固体小颗粒的机械运动,不属于分子运动此选项不符合题意C、因为分子间有间隙,所以水和酒精的分子分别运动到了对方分子的间隙中,使得水和酒精混合后体积变小该选项主要说明分子间有间隙,不符合题意D、

28、炒菜时,芳香油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扩散到空气中,由于炒菜时温度很高,所以分子的扩散速度加快,故“满屋飘香”此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分析】扩散现象说明了:构成物体的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运动越快;分子之间有间隙;分子运动是看不见的,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变化,分子运动属于扩散现象8 【答案】A 【解析】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液化及液化现象,生活中的凝华现象 【解析】【解答】解: A、春天,冰雪消融属于熔化现象;故A正确;B、夏季的清晨,河面上飘起淡淡的白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是液化现象,故B错误;C、深秋时节,树叶、瓦片上出现白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成小冰晶,是凝

29、华现象,故C错误;D、寒冷的冬天,树枝上雾凇的形成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成小冰晶,是凝华现象,故D错误故选:A【分析】(1)在一定条件下,物体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之间会发生相互转化,这就是物态变化;(2)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9 【答案】B 【解析】浮力产生的原因 【解析】【解答】 ,且m铜=m铝 , 铜铝 , 由公式 知,V铜V铝;当两个金属球浸没在水中时,排开水的体积等于各自的体积,由公式F浮=液gV排比较知:铝球受到的浮力较大故选B分析 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

30、体积大小用公式 比较;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影响因素是排开液体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10【答案】C 【解析】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光的色散 【解析】【解答】解:A、海市蜃楼,是光在不均匀的空气中传播形成的,属于光的折射,该选项说法错误; B、水中倒影属于光的镜面反射,该选项说法错误;C、形影不离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该选项说法正确;D、雨后彩虹是光的色散,属于光的折射,该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分析】(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的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现象包括: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日、月食的形成等;(2)光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物体表面传播方向发生

31、改变,叫做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水面成像等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3)光在同一种不均匀的介质中或者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叫做光的折射,例如: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等都属于光的折射现象11【答案】A 【解析】牛顿第一定律,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电磁感应,欧姆定律,焦耳定律 【解析】【解答】解:A、“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牛顿第一定律由于没有不受力的物体,所以牛顿第一定律无法用实验直接验证故A错误; B、欧姆对“电流跟电阻和电压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得到了正确结论,欧姆定律就是欧姆得出的故B正确;C、焦耳最先发现了“电流通过

32、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电阻、通电时间的关系”,即焦耳定律,故C正确;D、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故D正确故选A【分析】(1)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经过科学的论证而得出的不能用实验直接验证,但经受了实践的检验,是大家公认的力学基本定律之一(2)欧姆对“电流跟电阻和电压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3)焦耳得出了焦耳定律(4)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12【答案】C 【解析】电流的形成,电流的方向,有持续电流的条件,绝缘体 【解析】【解答】A、在电源外部电流方向是从电源正极到电源负极,在电源内部电流方向是从电源负极到电源正极,A不符合题意;

33、B、电路中有电源,电路必须闭合才能产生电流,B不符合题意;C、陶瓷碗、自行车轮胎可以带电,但不导电,C符合题意;D、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A、电源的正极聚集大量的正电荷,电源的负极聚集大量的负电荷,当电路是通路时,正电荷从电源的正极通过用电器运动到负极;B、形成持续电流的条件:电路中由电源,电路必须是通路;C、绝缘体虽然不容易导电但可以带电;D、带电体可以吸引轻小物体。13【答案】D 【解析】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辨别,欧姆定律的应用,电阻的串联,电功率的计算 【解析】【分析】闭合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至最右端(即阻值最大处)时,等

34、效电路图如图1所示:闭合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至最左端(即其连入电路中的电阻为0)时,等效电路图如图2所示:、U额=12V,P额=6W,灯正常发光时的电阻为:在图1状态下,;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为:, 即I1=0.25A;在图2状态下,小灯泡正常发光,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为:在图1状态下,U1=I1(R1+R2)=0.25A×(R1+R2),在图1状态下,U2=I2R1=0.5A×R1 , 即,解得:R2=2R1。、在图1状态下,U=I1(R1+R2+RL)=0.25A×(R1+R2+24),在图2状态下,U=I2(R1+RL)=0.5A×(R1+24),

35、组成方程组,解得:R1=24,R2=48,U=24V;则电压表的示数U1为:U1=I1(R1+R2)=0.25A×(24+48)=18V。、I1=0.25A,I2=0.5A,U=24V,滑片在变阻器左、右两端时电路消耗的总功率的变化量为:P=UI=U(I2-I1)=24V×(0.5A-0.25A)=6W。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在此题中考查了学生对串、并联电路的判断,串联电路的特点以及欧姆定律、电功率公式的应用。本题难点在于很多同学无法将三种状态下的功率关系及电压关系联系在一起,故无法找到突破口。解答此类问题时,可将每一种情况中的已知量和未知量都找

36、出来,仔细分析找出各情况中的关联,即可求解。三、实验题14【答案】(1)断开;(2)C(3)2.5;0.28;0.7(4)调节滑动变阻器保证电压表的示数低于或等于额定电压,防止小灯泡烧坏 【解析】探究用电器的电功率实验 【解析】【解答】解:(1)连接电路图时,开关应断开;滑动变阻器上端任意一接线柱与灯泡连接即可,如图所示:;(2)闭合开关后,电流表有示数,说明电路是通路,灯泡没坏,也不是断路,可能是连入电阻太大,电路中电流太小所致,下一步操作: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观察小灯泡是否发光,即应进行C项操作(3)灯泡正常发光,则电压应为2.5V;由图可知,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分度值为0.02A,

37、所以电流表的示数为0.28A,灯泡的额定功率P=UI=2.5V×0.28A=0.7W(4)为了避免灯丝烧断,可以调节滑动变阻器保证电压表的示数低于或等于额定电压来进行实验故答案为:(1)断开;如图所示:(2)C;(3)2.5;0.28;0.7;(4)调节滑动变阻器保证电压表的示数低于或等于额定电压,防止小灯泡烧坏【分析】(1)为了保护电路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断开;本实验中滑动变阻器应一上一下串联电路中,由此连接实物;(2)电流表、电压表均有示数,说明电路是通路,灯泡亮度可能是电路中电流过小造成的,由此确定操作步骤;(3)由电流表示意图读出灯泡正常发光电流,由P=UI计算其额定功率;(4)

38、本实验中滑动变阻器起到调节灯泡两端电压和保护电路的作用,由此分析.15【答案】(1)右;增加砝码或向右移动游码 (2)用手直接去拿砝码;将砝码放在了左盘,物体放在了右盘;81.6(3)2.6×103 【解析】固体的密度测量实验 【解析】【解答】(1)小明在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图中指针指向分度盘的左侧,因此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如果在称量过程中指针又出现如图甲所示情况,说明被测物体的质量较大,此时应该增加砝码或向右移动游码,使天平横梁重新平衡;(2)由图乙知,物体放在了右盘,砝码放在了左盘,物体和砝码的位置反了;在加减砝码时,用手拿取,未用镊子;标尺的分度值是0.2g,因此烧

39、杯和水的质量m1=50g+20g+10g+1.6g=81.6g;由题意可得,石块的质量m石=107.6g81.6g=26g,小明将石块浸没到上述烧杯中的水中,此时天平所显示的质量值为91.6g,放手后石块沉入水底后,测得烧杯、水和石块的总质量为107.6g,因整体受力平衡,则增大的重力等于减小的拉力,即:F=m增大g=(107.691.6)×103kg×10N/kg=0.16N,石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重力、浮力、拉力,即GF浮=F=0.16N;石块的重力为:G=m石g=26×103kg×10N/kg=0.26N;石块受到的浮力为:F浮=GF=0.26N0.

40、16N=0.1N;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水gV排可得,石块排开水的体积:V排=F浮水g=0.1N(1.0×103kg/m3×10N/kg)=1×105m3=10cm3因为石块全部浸没,石块的体积等于排开水的体积,石块的密度为:=m石/V=26g10cm3=2.6g/cm3=2.6×103kg/m3故答案为:(1)右;增加砝码或向右移动游码 (2)用手直接去拿砝码;将砝码放在了左盘,物体放在了右盘;81.6(3)2.6×103【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测量固体密度实验的掌握情况。原理:=m/V。要学会使用天平测质量,量筒测体积。分析实验故障

41、,排除故障是实验题常见的题型。本题的难点在没有量筒,用浮力的知识来算体积,可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水gV排求出石块排开水的体积,又因为石块全部浸没,石块的体积等于排开水的体积,从而得出体积,算出密度。16【答案】(1)使液体受热更均匀;加热时间(2)D(3)水;水;2.1×103 J/(kg);(4)质量 【解析】比热容的概念,热量的计算 【解析】【解答】(1)加热水和煤油时,要用玻璃棒不断的搅拌,这样可以使水和煤油受热均匀;相同的酒精灯加热相同的时间,酒精灯放出的热量就是相等的,水和煤油吸收的热量也就是相等的,水和煤油吸热的多少是通过加热时间来反映的;(2)要“比较水和煤油吸热升温

42、特点”就要采用控制变量法,控制热源(酒精灯火焰的大小、与烧杯底的距离)、承装液体的容器相同和液体质量一定,实验中关键看水和煤油升高温度的大小,所以初温可以不同;因为水和煤油的密度是不同的,体积相同时,质量是不同的,由上分析知,CD错误,符合题意;(3)由图知,给水和煤油加热相同的时间时,煤油升高的温度高一些;要使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应给水加热更长的时间,这说明水的吸热能力强些;(4)由图知,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加热相同的时间,即吸收相同的热量,煤油升高温度是水升高温度的2倍,由c煤油m煤油t煤油=c水m水t水得,煤油的比热容是:c煤油 =c水m水t水/m煤油t煤油=c水/2 =2.1

43、5;103 J/(kg);(5)根据Q=cmt可知,Q=kt中的k=cm,则有k1 =cm1 ,k2 =cm2 ,由k1/k2=cm1/cm2可得,k1/k2=m1/m2 , 即这两条直线的k值与对应水的质量之比相等.故答案为:(1)使液体受热更均匀;加热时间;(2)D;(3)水;水;2.1×103 J/(kg);(4)质量.【分析】(1)搅拌的目的是使被加热的物体受热均匀;加热时间越长,物质吸收热量越多;(2)理解控制变量法在本实验中的应用;(3)吸收相同的热量,温度升高越慢,表明吸热本领越强;根据图像计算煤油的比热容;(4)根据吸热方程进行计算,理解Q=kt中k值的含义.四、计算

44、题17【答案】解:(1)由p=gh得:液体的密度=0.8×103kg/m3;(2)容器底向上0.2m处的A点的深度 ha=0.6m0.2m=0.4m,a点的液体的压强pa=gha=0.8×103Kg/m3×10N/kg×0.4m=3.2×103Pa;(3)根据G=mg和=可得液体的重力:G=gV=0.8×103kg/m3×10N/kg×2×102m3=160N,则桌面上受到的压力 F=160N+20N=180N,桌面上受到的压强 P=9×103Pa(4)在容器中放一块重30N的木块(液体未溢出)

45、时,这时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G液体+G容器+G木=160N+20N+30N=210N答:(1)液体的密度是0.8×103kg/m3 (2)距容器底面向上0.2m处a点的液体压强是3.2×103Pa(3)桌面上受到的压强是9×103Pa(4)若在容器液面上放一个30牛顿的木块(水未溢出),这时容器对桌面的压力是210N 【解析】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1)已知容器底受到的液体压强及所装液体的深度,利用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可求出密度;(2)求出容器底向上20 cm处的A点的深度,利用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可得结果;(3)利用已知条件液体的体积,及所求出的液体的密度可得液体的质量,通过固体压强的计算可得结果(4)在容器中放一块重30N的木块(液体未溢出)时,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等于容器重力、液体重力和木块重力之和18【答案】解:由图乙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