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胶订产品质量控制要点分析知识分享_第1页
无线胶订产品质量控制要点分析知识分享_第2页
无线胶订产品质量控制要点分析知识分享_第3页
无线胶订产品质量控制要点分析知识分享_第4页
无线胶订产品质量控制要点分析知识分享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无线胶订产品质量控制要点分析质量控制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各工序的数据化、规范化;二是工艺设计和工作流程的管理。前者要求各工序实行规范操作,后者是制定工作流程和各工序的 操作要求。这说明除了要有统一的工艺管理,也要求每个人要尽心尽力,各20%负其责。在生产实践中80%的质量事故是因操作人员工作责任心不强造成的。是工艺原因及材料造成的,要使80%的事故消失在萌芽状态,必须了解技术要求,不能停留在一知半解,要有精益求精的精神。现在以ZXJD440A中速平装胶订线为例对生产过程中常见问题谈谈个人看法。1 胶订生产中的故障书夹子中书位高及书帖闯齐台太低/书帖伸出应控制在1112mm 应提高1 .Omm托

2、实板位置;?起槽刀太高,应降低起槽刀盘位置,书帖凹槽深度控制在2)斜背书胶温过高,在落书时书背未固化而落斜,应根据纸质及季节变化调节胶温,一般控制胶,并降低机速;书夹子在160-180 C ;机速过快应使用固化时间短的开口过大,应调到书帖厚度加ISmin,并应同时调窄落书过道挡杆。3)书本订口、切口部分不成矩形应调节托实板与夹书器的平行度和垂直度,使书背订口上下一致。4)封面粘坏上封滚筒上有野胶,粘住书封面,成型机构下底板粘胶,两侧夹紧板有胶粘住封一 封四,所以应经常清除余胶,使用甲基硅油预防野胶;背胶轮上胶时间过长,产生野胶,应微 调上胶时间,尽量不产生野胶并适度降低胶温。5)书封面褶皱或错

3、位书夹子中书位过高,应提高托实板位置;起槽刀太高应降低起槽刀盘位置;胶水温度太低应提高胶温;匀胶棒留有胶水,应调整匀胶棒刮胶板间隙使其为零,并检查匀胶 棒内加热 管工作状况;装订速度过快,应调低机速及延长干燥时间后再裁切。6)杠线书帖闯齐台太高或书夹子中书位低,应降低托实板的位置;起槽刀太低,应提高起槽刀盘位置;托实机构侧面夹紧力太大/应向外适量调节侧夹紧板位置。7)气泡或蜂窝状胶膜书夹子中书位高及托实板太低,应提高托实板位置;背胶温度太低或匀胶棒温度太低,测量后提高温度。8)书背裂口或挤压过度书夹子中书位低,应降低托实板位置;上封滚筒压力过大,应保证上封滚筒与书夹子体底平面之间间距9mm,上

4、胶轮1上胶过多,应将上胶轮1与刮胶板的间隙调至0.20 - 5mm ;上胶轮1过高造成 压力过大,应保证上 胶轮与书背面接触,能顶开书背,使胶少 量地渗入书页。9)书前头劈开或翻边铳背刀刃口钝化,应把刀刃磨锋利并经常去掉粘胶,最好不用该机进行返修书加工;铳背刀支撑盘调节不当,应重新调整。铳背深度不够;起槽的凹槽深浅不当、槽距不当,应使糟深距在510mm之间;热熔胶温度过低,缺乏流动性和渗透性,粘接不牢,应按纸质提高胶 温;热熔胶选型不当,应选择与纸张克重规格相当的热熔胶,对保存价值高的铜版纸书,应尽量避免用热熔胶工艺装订,或采用先锁线后上胶的方式,防止散 帖。12)书背中间部分不平整书本在下落

5、时落差过大,在小联板上打出凹槽;胶温过高使书背在上胶时厚薄不匀;起槽不光洁-纸毛未掉、背胶无法平整;铳背刀不锋利、刀刃角度不对或与靠板间隙过大,造 成铳背不光洁,上胶后不平整;托实板位置太低等。应对症解决。13)宽书背起槽刀支撑板没和书夹子体大平面对齐;上封滚筒过高,对书背形成压力过大;背胶上胶轮1过高,使胶渗入书页之间;书芯松散未捆紧等;铳背不光洁、毛糙。应对症解上胶轮与书夹子体底平面间距过小,应降低上胶轮1位置。15)胶膜不均匀侧胶和底胶装置高低及里外位置没调好;上胶轮与刮胶板、匀胶棒与刮胶板间隙调节不当,应重新调整;匀胶棒与书芯距离不准,匀胶棒加热不好,匀胶棒与书背不平行等。应对匀胶棒与

6、书夹子体底面不平行;托实板与书夹子底平面不平行。应重新调整。17)胶层有空隙背胶装置中胶太少,应保证加胶量;胶水温度太低,应控制好胶温。18)书帖书封面定位偏移书封面输送导轨链没有对齐,应使每一对拔块平行并与侧规垂直;低,封面与书背吻合不实,托打后使封面复位。19)封面粘接不牢机速过快,胶的开放时间长,应使用与机速配套的热熔胶;少量掉封面次品书未清除;书背起空,托实机构调节不当,托实压力太小,应加大;胶层过薄/粘接不牢,应加厚背胶及侧胶胶层。2 分切问题1)上下联不一致 应使分切中刀对准分切线,使上下联两本书基本一致。进本压板两边2)左右歪斜送书过程中两推块的平行线与中刀不垂直或轨道过窄产生歪

7、斜;压力不一致或过轻;分切不断或毛边严重,应勤换底板及对分切刀片进行刃3 三面裁切问题1 )裁切后成品书上大下小刀刃用钝后,使门刀尺寸不一致;送书小车与工作平台不垂直及压纸器压力轻;裁切高度超过设计高度,造成压纸器压力大,拉切力加大,纸张弯曲变形大;侧刀片过窄或 背部上边在磨刀时被敲起毛,应使刀口与裁切面存在一定角度O应对症解2)左右有斜角送书小车靠板与门刀不平行,产生切口 ;书本送书过道间隙不当,过紧输送阻力大,过松摇晃不稳;侧刀在刀架上测量前后尺寸不一/应更换刀壳或校准刀架;毛刷扒 书不到位及 推书块不齐,推书不平稳。3)书本破头应保证胶层在081 - 2mm之间,胶托平实,消除包本空泡;封面纸太差或封面用纸丝缕方向不正确;书芯打捆时间过短或不紧;铳背不光洁,使 大了书背厚。起槽不光洁、不快-侧胶过厚;千斤压板使用不正确,没有压在天头、地脚 刀位上,产生撕破;胶订书本斜背;刀刃不快及刀角过小,应经常铲掉刀片上的胶并打上蜡 或滑石粉;采用带划路刀装置的切书机。4)毛口刀片切入刀条一般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