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中而的用法_第1页
文言文中而的用法_第2页
文言文中而的用法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文言文语法之“而”的用法文言文中的而主要有以下几种用法:表修饰翻译为:地或不翻译表转折翻译为:但是表并列翻译为:而且表承接翻译为:然后或者就表因果翻译为:所以或者因而初中生如果对于而的用法不清楚,很容易在考试中课内文言文的选择题中出错。在课外 文言文中的两道翻译题中出错,甚至对于整篇文章意思都搞错,因此,主要教给学生判断的 方法。先从课内几篇文章入手举例说明。一:表修饰时看前后词性,往往是后面动词而前面是副词。例1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例2谨食之,时而献焉。捕蛇者说二:表示转折时,前后词语或句子形成一种对照或者反差,如:例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例2千里马常有,

2、而伯乐不常有。马说例3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醉翁亭记三:表并列时词性也相同但是和转折的区别在于前后词语的含义没有对比,意思相近。 例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例2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例3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四:表承接时前后两个动作往往是先后发生的顺序,或者是事件的先后发生顺序。例1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例2攻大泽乡,收而攻蕲。陈涉世家五:例1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醉翁亭记例2满目萧然,感激而悲者矣。岳阳楼记通过让学生回忆学过的课文来进行复习,然后让学生思考,如何在课外文言文中翻译好 “而”的意思,并且能正确判断出其用法。简单题疑人窃履昔

3、楚人有宿于其友之家者,其仆窃友人之履以归,楚人不知也。适使其仆市履于 肆,仆私其直而以窃履进,楚人不知也。他日,友人来过,见其履在楚人之足,大 骇曰:“吾固疑之,果然窃吾履遂与之绝。逾年而事暴,友人踵楚人之门,而 悔谢曰:“吾不能知子,而缪以疑子,吾之罪也。请为以如初。”全品中考网(选自历代寓言大观,作者王守仁) 【注释】踵:至叽走到。缪:“谬”,错误,荒谬。22. 根据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提供的主要义项,为下面句中加点的词选择恰当的解释。(2分)友人来过.()A. 走过,经过B. 胜过,超越C. 错误,过失 D.访,探望)B.凶恶残酷的C.的一项是(逾年而事暴 ( 突然 D.)。(2分)A.暴

4、露,显露23.下面句子中与例句句式相同例句:遂与之绝。吾谁与归?D.行者休于树A.甚意,汝之不惠B.乃入见 C. 微斯人,24.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吾固疑之,果然窃吾履。(2 分)25. 联系全文,你认为友人是一个怎样的人?并请结合你的生活体验加以评价。【答案】22、D;A。23、B.24、我本来(就)怀疑你,果然(是你)偷了我的鞋。25、友人是一个知错就改的人,在我们的生活中,往往也会有误解别人的事情发 生,但我们如果能在了解事情的真相后勇于承认并改正错误,这也是难能可贵的。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志在流水,钟子期曰

5、:“善哉,洋洋 兮若江河!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 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 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 全品中考网(选自列子汤问) 【注释】志:志趣、心意。峨峨:高耸的样子。洋洋:宽广的样子。卒:通“猝”, 突然。操:琴曲。(2 分)善:口 .善:口 14. 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1)伯牙善鼓琴(2)善哉,峨峨兮若泰山15. 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译文:16. “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至今广为传颂,从文中的

6、哪句话可以看出子期堪称伯牙的“知 音”?请结合文意,谈谈你对“知音”的理解。(3分)【答案】14. (1)擅长 (2)好 (2分。每空1分)15. 你听琴时所想到的,就像我弹琴时所想到的。(2分。意思对即可)16.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或“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 真正的“知音”是指能彼此了解,心心相印,心意相通的人。(3分。第一问1分;第二问2分,意思对即可)中等题晏子辞千金晏子方食,景公使使者至。分食食之,使者不饱,晏子亦不饱。使者反,言之公。公日:“嘻晏子之家,若是其贫也!寡人不知,是寡人之过也。”使吏致千金与市租,请以奉宾客。晏 子辞。三致之,终再拜而辞。10.把文中划线的句

7、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景公使使者至。三致之,终再拜而辞。难题太祖时,宋白知举,多收金银,取舍不公。恐榜出,群议沸腾,乃先具姓名以白上, 欲托上旨以自重。上怒曰:“吾委汝知举,取舍汝当自决,何为白我?我安能知其可否?若 榜出,别致人言,当斫汝头以谢众!”白大惧,乃悉改其榜,使协公议而出之。(宋人轶事汇编)注释:知举:主持科举考试。上:皇上。致:招致。协:符合 乃先具姓名以白上,欲托上旨以自重。乃悉改其榜,使协公议而出之。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翻译划线句子。(4分)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 恶声也!”因起舞。及渡江,左丞相睿以为军咨祭酒。逖居京口,纠合骁健,言于睿曰: “晋室之乱,非上无道而下怨叛也,由宗室争权,自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