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害让我们学到了什么?_第1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19/5d766f3b-c472-4a9a-8b8b-62a87b2cac21/5d766f3b-c472-4a9a-8b8b-62a87b2cac211.gif)
![灾害让我们学到了什么?_第2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19/5d766f3b-c472-4a9a-8b8b-62a87b2cac21/5d766f3b-c472-4a9a-8b8b-62a87b2cac212.gif)
![灾害让我们学到了什么?_第3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19/5d766f3b-c472-4a9a-8b8b-62a87b2cac21/5d766f3b-c472-4a9a-8b8b-62a87b2cac213.gif)
![灾害让我们学到了什么?_第4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19/5d766f3b-c472-4a9a-8b8b-62a87b2cac21/5d766f3b-c472-4a9a-8b8b-62a87b2cac214.gif)
![灾害让我们学到了什么?_第5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19/5d766f3b-c472-4a9a-8b8b-62a87b2cac21/5d766f3b-c472-4a9a-8b8b-62a87b2cac21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灾害学论文题目 灾害让我们学到了什么? 灾害让我们学到了什么? 灾害是对能够给人类和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造成破坏性影响的事物总称。灾害不表示程度,通常指局部,可以扩张和发展,演变成灾难。如蝗虫虫害的现象在生物界广泛存在,当蝗虫大量繁殖、大面积传播并毁损农作物造成饥荒的时候,即成为蝗灾;传染病的大面积传播和流行、计算机病毒的大面积传播即可酿成灾难。一切对自然生态环境、人类社会的物质和精神文明建设,尤其是人们的生命财产等造成危害的天然事件和社会事件,如地震、火山喷发、风灾、火灾、水灾、旱灾、雹灾、雪灾、泥石流、疫病等。词语详解词语:灾害zihài 古汉语:灾害拼音:zihài旱、
2、涝、虫、雹、战争、瘟疫、等造成的祸害、自然灾害出处:天灾人祸造成的损害。左传·成公十六年:“是以神降之福,时无灾害。” 宋 梅尧臣 送张推官洞赴晏相公辟诗:“往者边事繁, 秦 民被灾害。” 明孔贞运明兵部尚书节寰袁公墓志铭“公(袁可立)独抗疏辩论:况今西虏跳梁,播酋负固东海,倭患未熄,中原灾害频仍,起废求言正今日急务”。清 唐甄 潜书·格君:“灾害不生,嘉祥并至。” 邹韬奋 萍踪忆语二二:“就是在今日,失业和穷苦虽然是资本主义末路的必然的结果,但是美国的资产阶级仍想出种种方法使白工相信这全是黑工给他们的灾害!”灾害分类按照起因有人为灾害或自然灾害;根据原因、发生部位和发生机
3、理划分有地质灾害、天气灾害和环境灾害、生化灾害和海洋灾害等。灾害起因1.天文事件由于星系交汇,导致地球在一年四季,遭遇各种风、雨、雷、电、雪、冰、霜、冻、旱、涝、龙卷风、台风、风暴、海啸、阴霾、沙尘暴、火山喷发、泥石流、雪崩等极度天气和气象地质灾害;在这类常见的天文现象没有达到近地高度时,通常人类感觉不到它的破坏力;所以在天空行进的卫星、飞船、飞机、航空器有时会遭遇莫名其妙的袭击,强度等级不同;2.地壳板块运动滑移漂移由于星系交汇和地壳板块运动属于常见自然天文现象,导致地震、垮塌、地面裂缝、矿井坑道地洞渗水和瓦斯渗出聚集,大型工农业设施装备管道和管网索道绳索被拉伸扭曲导致微裂纹扩展等;地震是很
4、常见的自然现象,只有震级达到了具有破坏人类社会设施的等级,才具有灾害性;3.因天文事件导致的各类稀少奇异现象不明飞行物、光团、耀斑、磁暴、射线、辐射等,以及可能引发的森林火灾、地面爆炸、等离子巨能火球,都是自然地天文现象;一些奇异的地理遗址、地质景观都有可能是奇异天文事件留下的真迹;4.其他有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两类。自然因素包括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生物链的破坏或远离平衡的发展,大气和水圈在演化过程中所出现的大区域或局部远离平衡的运动,岩石圈在运动过程中出现大规模的突然断裂等,这些会给人类带来虫灾、旱灾、水灾、地震等自然灾害。社会因素包括:人类对森林、植被和草原的过度砍伐和破坏等造成土地荒漠,人类
5、活动对地球表面环境的污染,物种灭绝,人口暴长等等。社会后果人口大量死亡长期以来,人类经常受到各种灾害的严重危害。据美国海外灾 害救援局统计,20世纪6070年代,全世界人口死亡数增加了6倍。据联合国统计,近70年来,全世界死于各种灾害的人口约458万人。地震造成的人口死亡尤甚,已发生过4次造成20万人以上死亡的大地震。社会经济破坏20世纪70年代有人估计,人类社会每年创造的财富,约有5%被各种灾害所吞噬。社会不稳定灾害迫使灾民迁移,给社会管理带来困难,造成社会秩序的不稳定。人类在抵抗灾害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防灾和救灾经验。主要有开展对灾害的预报工作,实施防灾对策;防灾和救灾立法;实施灾害保险;
6、宣传和普及防灾、救灾知识,进行防灾、救灾演习训练等。针对自然灾害我们做什么?防为上,救次之,戒为下。”这是人类与自然灾害斗争实践反复证明的铁律。然而,现实中,要全面设“防”并不容易,所我们必须针对我国自然灾害的基本特点与保障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法律规范 面对日益严峻的自然灾害和事故灾害的挑战,进行必要的制度建设是我们做出应对的关键,而防灾减灾基本法应当成为制度建设的重要纲领和基础,其制定应当尽快提到立法工作的议事日程上来。如邻邦日本是世界上减灾立法较早且相对完善的国家之一。从1947年制定灾害救助法开始,每一次重大灾害的发生几乎都催生一部相关新法律的出台,现有防灾
7、减灾相关法律53部,其中有基本法5部、关于灾害预防的16部、关于灾害应急的3部、关于灾后重建的 24部、关于防灾救灾组织的5部.明确防灾责任、健全防灾相关组织、制定防灾计划、灾害预防、灾害紧急对策、灾后复兴和财政金融措施等。我国从80年代后期逐步指定了水土保持法、防洪法 、防震减灾法、消防法等,这些防灾减灾法律体系的贯彻落实,为实施灾害对策和应急措施提供了有力保证。2)防灾减灾机构的机构联合国将20世纪的最后10年定为“国际减灾10年”,作为对此的响应,我国成立了“中国国际减灾10年委员会”,具体事务由民政部中负责灾后救助和灾情核查的部门承担。2000年,该委员会更名为“中国国际减灾委员会”,
8、其主要任务定为:“研究制定国家减灾工作的方针、政策和规划,协调开展重大减灾活动,指导地方开展减灾工作,推进减灾国际交流与合作”。因此可以认为,这个委员会就是我国目前专职的防灾减灾机构。从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国情考虑,仅在国家层次设置专职防灾减灾机构是不够的,这样难以对发生在各地方、为数不少的各种灾害做出及时的反应。建议在省一 级政府中设置防灾减灾的专门机构,赋予其对本地区的防灾减灾工作进行协调指挥、检查督促的职能,其人员可从地震、消防、水利、矿山安全监督等有关部门抽调组成。3)全民参与民众对于灾害具备必要的科学常识和自护知识,对于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有着重要的作用。民众的防灾能力是全面系统的
9、,防灾教育不仅仅是让民众认识和了解灾害,更重要的是能冷静应对灾害。因为,教育进行了并不代表民众防灾意识就提高了,民众意识提高并不代表防灾措施掌握了,而民众防灾措施掌握了也并不代表灾害发生时就能灵活应对。因此,民众防灾能力应该具有全面系统性,一是要了解灾害,具备较强的危机意识;二是掌握防灾手段和措施,知道面对灾害应如何处理;三是具备良好的心理应对能力,在灾害发生后能保持头脑冷静、行动自主。在今日不断“花样翻新”的事故及灾难中,许多人由于惊吓及恐惧,造成长久的精神伤害,成为灾时逃生的最大障碍。4)科技防灾减灾面对气候灾害强大的外在“诱因”,为了有效发挥人的“内因”,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日本在建立
10、和完善应对重大灾害的防灾减灾体制机制中,重视依靠科学技术提高灾害气候监测预报水平,取得了积极成效,值得借鉴。 如:日本建立高精度、全天候实时监测的对地观测卫星系统,并使用风廓线雷达网(WINDAS)实现大气立体实时监测,以及发展高性能计算技术提高气象数据处理和监测预报水平等等.对照日本的做法,我国应在防灾减灾领域的基础科研工作急需在两个方面予以加强。一是建立应用遥感技术的灾害应急快速反应机制和加强大气监测系统建设和应用 ,进一步完善灾害气象服务体系 .二是对已发生的灾害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这种研究不仅包括对灾害本身 的发生原因等自然科学领域的研究,而且包括对应对灾害的经验教训等社会科学领域的研
11、究. 自然灾害背后蕴含的哲学道理: (一)大自然有自己的规律,随意的违背规律都会遭到它的惩罚给人类以深刻的教训。二氧化碳的肆意排放,大面积地砍伐森林,过度捕猎野生动物,以及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过程中造成土壤、水、大气的污染等等,这些人类活动是引起全球环境的恶化的罪魁祸首。 每个生态系统都有自己特定的运行机制,非生物因素(水、气候、土壤等)与生物因素(植物、动物、人等)之间以及各自内部是相互制约的,共同构成现有的体系,维持着系统的稳定。人为引进不属于当地的物种是造成物种入侵的主要原因,破坏了当地生态系统固有的平衡。如福寿螺引入我国台湾、广东后,由于销路大减被迫弃养
12、 倒入沟塘,酿成难以收拾的螺灾,威胁农作物的生长;薇甘菊是“植物杀手”,已在珠江三角洲地区蔓延,危害林地;100多年前,风眼莲又名水葫芦引入我国作饲料及观赏物种广为种植,结果由于疯长成为了令人头痛的恶性杂草,连带使湖泊的鱼类种数急剧减少;还有原产南美的食人鲳,它以其攻击人或牲畜的凶残本性而著称,而且繁殖力特强,在巴西每年就有1200多头牛落入“食人鱼”肚,入侵我国后,由于没有天敌,很快霸占水域,造成生态灾害。凡此种种,世界各地的例子也不胜枚举。 (二)人类对自然规律的认识片面, 以及对自然界过量索取造成的苦果.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说:“人本身是自然的产物,是在他们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又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 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 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 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都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不到的影响, 常常把第一次结果又取消了。” (三)要联系发展的看问题。大自然并不是按照简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气候变化下农业生态系统的适应性调整研究进展
- 物联网技术在智能家居生态圈的应用前景
- 国庆节秋天主题活动方案
- 现代办公楼电力维护成本深度剖析
- 现代物流技术与医疗行业互补与共进
- Unit 4 Friends Forever Understanding ideas 说课稿-2024-2025学年高中英语外研版(2019)必修第一册001
- 2023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四章 在光的世界里第6节 神奇的眼睛说课稿(新版)教科版
- 6《观察土壤》说课稿-2023-2024学年科学四年级下册教科版
- 2023二年级语文上册 第八单元 24 风娃娃说课稿 新人教版
- 18《文言文二则 铁杵成针》(说课稿)2023-2024学年-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
- 桩基础工程文件归档内容及顺序表
- 《民航服务沟通技巧(第2版)》王建辉教案 第7课 有效处理投诉
- 2023年新疆中考数学试卷真题及答案
- (新版)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代码表(八大行业)
- 北京地铁13号线
- 塑料成型模具设计(第2版)江昌勇课件1-塑料概述
- 产业园EPC总承包工程项目施工组织设计
- 方形补偿器计算
- 为加入烧火佬协会致辞(7篇)
- 儿科重症监护病房管理演示文稿
- 甲基异丁基甲酮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