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专题01机械运动讲和练181 .了解:长度和时间两个基本物理量;误差的概念;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概念。2 .会:进行长度与时间单位的换算;正确使用刻度尺。3 .理解:机械运动和运动的相对性;速度与平均速度的概念。4 .掌握:长度与时间的测量与读数;用参照物描述物体的运动;平均速度的计算。5.能:利用运动图像分析物体的运动;通过平均速度的测量理解平均速度的概念;通过实验探究解答相关问题。1. (2019 宜宾)小明同学学习物理后,对以下一些数据的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A.一般教学楼每层楼高约为3.3m; B .一个普通鸡蛋的质量约为300g;C.中学生的正常步行速度约为6m/
2、s; D.老师从教学楼一楼慢步走到四楼的时间约为5s【答案】Ao【解析】A、中学生的身高在160cm左右,教室高度在身高的二倍左右,故A符合事实;日 十个普通鸡蛋的质量约为500g;故B不符合实际;C 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在 1.1m/s=1.1 x 3.6km/h =4km/h 左右,故 C不符合实际;D老师从教学楼一楼慢步走到四楼的时,1s走两步,每层楼间隔约为 20步,时间应为30s,;故D不符合实际。故选 A。2. (2019 苏州)如图所示,木块的长度为 cm。I I I IT3jmr TTTTjirTTprTrpiir|THTn i45I【答案】2.25 。【解析】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
3、度之前,要明确其分度值-刻度尺的分度值(或叫最小刻度值)为相邻的刻度线表示的长度;注意长度是否从0刻度线量起,起始端从 0开始的,读出末端刻度值即为物体长度,同时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1cm之间有10在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一定注意测量结果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由图知:个小格,所以1个小格代表的是 0.1cm=1mm即此刻度尺白分度值为1mm木块左端与 3.00cm刻度线对齐,右端与 5.25cm对齐,所以物体的长度为 L=5.25cm-3.00cm=2.25cm 。故答案为:2.25。3. (2019 河北)卫星是通过传递信息的,它从图中所示位置向近地点运行时势能 (选填“
4、增大” “减小”或“不变”);站在地面上的人观察到同步卫星静止不动,选取的参照物是。【答案】电磁波;减小;地球(地面)。【解析】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卫星是通过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卫星从远地点运行到近地点时,相对高度减小,所以势能减小,同时速度增大,动能增大。站在地球上的人如果以地球为参照物,同步通信卫星与地球之间的相对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所以觉得 地球同步通信卫星在空中静止不动。故答案为:电磁波;减小;地球(地面)。4. (2019 泸州)甲、乙两车在一平直公路上沿同一方向运动,其中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甲、乙两车的位置x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 0时刻
5、,甲、乙两车在同一位置;B. 在0至IJ?寸间内,甲、乙两车的速度相等;C.在?1?liJ?寸间内,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相等;D.在0至IJ?寸间内,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答案】Co【解析】由图象知,A、在t=0时刻,甲在“x 0”位置,乙在“ 0”位置,所以两车不在同一位置,故 A 错误;日在0至Ut1时间内,所用时间相同,乙通过的路程较大,由公式v=;知,乙车的速度较大,故B错误;C在ti到t2时间内,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都是X2-X1,即两车通过的路程相等,故 C正确;D在0到t2时间内,乙车的位置 x随时间t变化图象不是一条倾斜的直线(而是折线),所以不是直以相同的速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6、故D错误。故选:G5. (2018 娄底)在平直的公路上,小明坐在车上用电子手表的秒表功能测出了汽车连续通过5根电线杆的时间为10s,相邻电线杆的距离为 50米,则汽车的平均速度约为()。A.90km/h B.70km/h C.50km/h D.40km/h【答案】Bo【解析】由题意知, s = 250m,t =10s,故汽车的平均速度 v4= 20m/s = 72 km/h,故B正确。I 10s故选Bo6. (2018 襄阳)古隆中距襄阳市区某中学16km,该中学在游古隆中研学活动中,有学生能用指南针辨别方向,是因为地球周围存在着 ,同学们的步行速度大约 4km/h,则同学们从学校出发到达古
7、隆中需 要的时间大约是 ho【答案】地磁场;4。【解析】由于地球的周围存在地磁场,所以地球周围的小磁针(指南针)都要受到地磁力的作用而指向南北方向;根据速度公式丫=且可知,步行的时间为:t=巨=妈L=4h。tv 4km/h一、长度与时间的测量7. 长度:长度是物理学中的基本物理量。(1)长度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米(叽 m表示)。常用的长度单位还有千米(km)、分米(dmi)、厘米(cm)、毫米(mrm、微米(项、纳米(nni)等。千米(krnj)、米(m)、毫米(mn)、微米(mj)、纳米(nmj)相邻之间都是千进位(103),1km=103m1m=103mm=10)!i m=1
8、C9nm;米(m)、分米(dm、厘米(cm)相邻之间都是十进位,1m=10dm=100cm(2)长度测量1)测量工具: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测量长度的常用测量工具有刻度尺、三角板、卷尺等。用 于精密测量的,还有游标卡尺、千分尺等。2)正确使用刻度尺a.使用前要注意观察零刻度线、量程和分度值。量程是指测量工具的测量范围;分度值是指相邻两刻 度线之间的长度,零刻线是否被磨损。b.正确放置刻度尺。零刻度线对准被测长度的一端,有刻度线的一边要紧靠被测物体且与被测长度保持平行,不能歪斜(如图(2)中“刻度尺怎样放置”);如因零刻度线磨损而取另一整刻度线作为零刻度线时, 切莫忘记最后读数中减掉所取代零
9、刻线的刻度值。c.读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d.记录数据要由数字和单位组成,没有单位的记录是毫无意义的(如1.5m、35cm等);要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3)长度的估测:在平时,大家应多积累生活方面的知识,估测物体长度也是生活积累的一个方面。如黑板的长度大概 2.5m、课桌高0.7m、课本高30cm,篮球直径24cn铅笔芯的直径1mm、一只新铅笔长度 20cm、手掌宽度1dm、墨水瓶高度 6cm等等。(3)误差1)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别。误差是不能避免的,通过提高测量水平、改进测量手段就能尽 量减小误差;但错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和主观粗心造成的,或测量方法不正确造成的)是 能
10、够避免的,也是不该发生的。误差产生的原因:测量工具精密度,测量环境变化和人为因素。2)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测量仪器和改进测量方法。8. 时间:时间也是物理学中的基本物理量。(1)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单位是秒( s),常用单位还有分钟(min)、小时(h)等。1h=60min=3600s(1 h=60min)。(2)时间的测量常用工具是钟表、秒表。在现代生活中,通常用钟表测量时间,实验室和运动场常用秒表测量时间。9. 国际单位制(1)单位:是用来比较某个物理量大小的标准量。(2)国际单位制:国际计量组织制定的一套国际统一的单位,叫国际单位制(简称SI)。是国际上统一使用的
11、单位。(3)我国的法定计量单位是以国际单位制为基础的,物理学中各物理量的单位都采用国际单位制。、运动的描述1 .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宇宙中的万物都在以各种不同的形式运动着,绝对不动的物体是没有的,这就是说运动是绝对的。我们平常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另一个物体(参照物)而言的,所以,对物体的运动和静止的描述是相对的。2 .参照物:研究机械运动时,事先选定的,衡量被研究物体的位置是否改变,作为参考标准的物体叫 参照物。选取参照物并不一定都是相对地面静止不动的物体,只是选哪个物体为参照物,我们就假定该物体不动。参照物可任意选取,但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对同一物
12、体的运动情况的描述可能不同。如:公路上行驶的汽车,以路面为参照物,汽车是运动的;以车里的人或物品为参照物,汽车是静止的。3 .相对静止:两个以同样快慢、向同一方向运动的物体,以对方为参照物,他们是静止的(实际上,它们相对于路面是运动的),这叫两个物体相对静止。4 .运动分类(根据运动路线):曲线运动、直线运动。三、运动的快慢1 .速度(1)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一个物体,在 t时间内,运动了 S的路程,这个物体的运 S 动速度为:v (时间t用表木,路程用 S表不,速度v用表不)。 t(2)速度单位:速度的单位是由路程单位(m)和时间单位(s)组成,国际单位制中速度单位是m/s(读
13、作米每秒)。速度的常用单位还有 km/h(1m/s=3.6km/h)。(3)匀速直线动:机械运动,按照运动路线的曲直可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在直线运动中,按照速度是否变化,又分为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运动快慢不变,运动路线是直线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 运动方向、速度大小始终保持不变(如传送带上物体的运动)。(4)变速直线运动: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的直线运动叫做变速直线运动(如汽车在平直 公路上的运动属于变速直线运动)。(5)路程图像:路程随时间的变化图像叫路程时间图像( s-t图像),纵坐标表示路程(s),横坐标表示时间(t),图像表示
14、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如果是图像是一条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直线的倾斜度越大,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 由图可以看出甲比乙在相同时间内经过的路程长,甲、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但甲的速度大,乙的速度小。(6)速度图像: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图像叫速度时间图像( v-t图像),纵坐标表示速度(v),横坐标表示时间(t),图像表示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甲图像是一条水平直线(平行于横轴),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不是水平直线,表示物体做变速运动,乙物体的速度越来越大(加速运动),丙物体的速度越来越小(减速运动)。2 .平均速度(1)平均速度:做变速运动的物体通过某段路程跟通过这
15、段路程所用的时间之比,叫物体在这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求平速度必须指明是在哪段路程或哪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S(2)公式:平均速度的公式是 v 一(如:小明从家步行走到学校用时10分钟,已知小明家距学校t1500米,那么,小明上学的平均速度为2.5m/s )。四、平均速度测量平均速度的测量:在生活、生产实际中,我们经常需要测量物体的平均速度,平均速度的测量也是物理学中常见的测量。S平均速度的测量原理是速度公式v -,常用工具有刻度尺、停表(或计时器) 。考点一:长度与时间的测量【经典例题】(2019 武威)如图所示,小木块长度是【答案】2.50。【解析】由图中可以看出,刻度尺分度值为0.1cm;小
16、木块左端与刻度尺“ 1”相齐,小木块右端与3.50 刻度线对齐,故小木块的长度为:3.50cm-1.00cm=2.50cm 。故答案是:2.50。【点睛】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一定要看清起点是否在“零”位,确定刻度尺的分度值;读数时,要读取分度值的下一位。【趁热打铁】1. (2019 益阳)根据你的生活经验,下列物理量符合实际的是()。A. 一般情况下,教室内空间高度约为1.5m;B.人步行的速度约为 1.1m/s ;C. 一眨眼的时间约为 2s;D. 一个苹果的质量约为1kg【答案】Bo【解析】A、一层楼的高度在 3m左右,教室内空间的高度与此差不多,在3m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日由生活经
17、验知,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 ,故B符合实际;C 一眨眼的时间约为 1s,故C不符合实际;D 一个苹果的质量约为 150g=0.15kg ,故D不符合实际。故选 Bo2. (2019 黔南州中考二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验钞机是应用红外线验钞的;B.手机用电磁波通信,而手机接收到WIFI信息用的是光纤;C.通常人正常步行速度约为 4m/s;D.牙科医生给病人检查口腔用的是凸透镜【答案】Co【解析】A、紫外线能够使荧光物质发光,验钞机是应用紫外线验钞的,故A错;日 手机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包括 WIFI无线上网,而不是光纤,故 B错;C 通常人正常步行速度约为1.1m/s =4k
18、m/h,故 C正确;D牙齿在口腔的内部,牙医无法直接看清楚牙齿,特别是牙齿背面的具体情况,为了观察牙齿背面的 具体情况,用小平面镜进入口腔内,通过观察牙齿在平面镜中的像来观察牙齿,而不是用凸透镜,故D错。故选C。【点睛】(1)红外线主要是用于测温和遥控领域;紫外线能够使荧光物质发光,还能够杀菌消毒,并且能够促进人体对维生素D的吸收;(2)手机是用电磁波通信的,包括WIFI信号;(3)通常人步行的速度在1m/s到1.5m/s之间;(4)平面镜能成像,也能改变光的传播方向,牙科医生给病人检查口腔用的是 平面镜。该题考查了学生对速度的估算及速度单位的转换;凸面镜与凹面镜的应用;信息传递的相 关知识。
19、3. (2019 常德市中考最后一模)(1)如图甲所示,木块的长度是 cm;(2)如图乙所示,电能表的示数为 kW?hI k |3 I; M II 小一4 1而.j用Z【答案】2.45 ; 6352.6。【解析】(1)图示刻度尺1cm又分为10个小刻度,故最小刻度值为1mm木块左侧与1.00cm对齐,右侧与3.45cm对齐,所以木块的长度为 L=3.45cm-1.00cm=2.45cm ;(2)电能表的示数为:6352.6kW?h故答案为:(1) 2.45 ; (2) 6352.6。【点睛】(1)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为相邻的刻度线表示的长度;起始端没从0开始,把1.00cm处当作“0”刻度,读出
20、末端刻度值,减去1.00cm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2)电能表是测量电路一段时间内消耗的电能的仪表,上面有五个数字窗口,最后一位是小数位,单位是kW?h物理测量中有很多的测量工具,刻度尺、秒表、电流表、电压表、电能表、天平、量筒、弹簧测力计、温 度计等,任何一种工具,一定要注意每一个大格和每一个小格各代表多少。刻度尺需要估读,其他的测量 工具不需要估读,读出最接近的数值。4. (2019 贵港市覃塘区中考一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消除误差;B.大气压强会随海拔高度增加而减小;C.汽油机压缩冲程过程中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D.汽车行驶时,驾驶员
21、看到路旁的树向后退,是以地面为参照物【答案】B。【解析】A、误差是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是不可避免的;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不 能消除误差,故 A错误。日 大气压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减小。故 B正确。C汽油机的压缩冲程是利用做功的方式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 C错误;D驾驶员坐在行驶的汽车上,以自己或行驶的汽车为参照物,路旁的树木与自己或汽车的相对位置发生改变,所以看到路旁的树木在向后退,故D 错误。故选B。【点睛】误差是不能消除的,即便是测量水平再高、测量手段再好都不可能消除误差;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压缩冲程是通过外力做功,内能增加的过程;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汽车肯定是运动的。
22、此题考查了误差及其减小方法、影响大气压的因素,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等多个知识点,综合性较强,难易程度适中。考点二:物体运动的描述【经典例题】(2019 邵阳)学校大课间操时,小明同学在跑道上向前做慢跑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明蹬地的鞋底受到的摩擦力方向一定向后;B.小明看到跑道在往后退,是以小明为参照物;C.小明在匀速通过弯道时,他的运动状态不改变;D.小明在慢跑时对地面的压强等于他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答案】B。【解析】A、小明向后蹬地时相对地面鞋向后运动,受到地面向前的摩擦力作用。故 A错误。以 跑道在往后退说明跑道是运动的,跑道和小明之间距离发生变化,所以可以以小明为参照物。故B
23、正确。C小明在匀速通过弯道时,他的速度不变,方向变化,所以小明的运动状态改变。故C错误。D小明无论是慢跑还是站立对地面的压力等于小明的重力,所以压力不变,站立时受力面积是两只鞋底面积,跑步时是一只鞋底的面积,受力面积不同,所以对地面的压强不同。故D 错误。故选B。【点睛】描述物体运动时,必须首先选好参照物,说某个物体如何运动,也是在选定好参照物基础上得出的。如小明看到跑道在往后退,是在假定小明不动时看到的,故此现象是以小明为参照物。【趁热打铁】1. (2019 辽阳市中考考前最后一卷)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70周年,鸡西市虎头要塞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终结地,其纪念碑的底座比较宽大,目的
24、是为了;乘车离开时,要塞越来越远是以为参照物。【答案】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或减小压强);汽车。【解析】纪念碑的底座比较宽大,目的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对地面的压强;乘车离开时,要塞越来越远,即此时要塞是运动的,所以此时是以运动的汽车为参照物的。故答案为: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或减小压强);汽车。【点睛】压强大小与受力面积成反比,底座做的宽大是为了增加受力面积;要塞距离汽车越来越远,看到的是要塞在运动,应该是以汽车为参照物。描述物体运动时,关键是看哪个物体的位置变化,以此才 能确定参照物。此题关键是掌握所学基本概念,只要能很好的理解,解答此题不难。2. (2019 巴中市巴州区中考
25、一模)春暖花开,我县净心谷景区甲定山头映山红漫山遍野,吸引了很多游客驱车前往,进入景区,远处的花海扑面而来,这是以 作为参照物,进入花海,闻到阵阵清香,这是 O【答案】运动的汽车;扩散现象。【解析】游客进入景区,感觉花海扑面而来,这是因为游客选择的参照物是自己所乘坐的汽车,花海相对于运动的汽车位置不断变化;游客能闻到花开时发出的阵阵清香,这是扩散现象,说明了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答案为:运动的汽车;扩散现象。【点睛】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必须事先选定一个标准的物体,这个事先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如果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这个标准位置发生了改变,则是运动的;如果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这个标准位置 没
26、有发生了改变,则是静止的。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这一运动的外在表现就是 扩散现象的产生。此题考查了参照物的判断及扩散现象,是一道联系生活实际的应用题,难度不大。3. (2019 保定市初三模拟冲刺追补试卷)向前直线行驶的车内,小明给小芳连续拍两张照片,如图所示,则在拍照过程中,车可能的状态是()。甲1支犯;乙(行的1A.向东加速;B.向东减速;.,C.向西减速;D.向西加速【答案】Co【解析】由图可知,以广州塔为参照物,小芳是向西运动的,所以车是向西行驶的,杯子中是水原来随车一起向西运动,当车突然减速时,杯内的水由于惯性,保持原来静止状态,所以会向西溢出,故C正确。【点睛】根
27、据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以及惯性的应用来解答本题。考点三:速度与平均速度甲、乙两车的位置x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考查的是参照物和惯性现象。其中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经典例题】(2019 泸州)甲、乙两车在一平直公路上沿同一方向运动,A.在2? 0时刻,甲、乙两车在同一位置;B.在0至IJ?寸间内,甲、乙两车的速度相等;C.在?1?!iJ?寸间内,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相等;D.在0至IJ?寸间内,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答案】Co【解析】由图象可以得到甲乙的位置关系;时间一定时,不同物体运动速度与路程成正比;由图象可以得到甲乙在 ti到12时间内的路程关系;做匀速直线
28、运动的物体, 任何时间运动快慢都是相同的。此题考查了 s-t图象的分析,根据图象确定物体运动状态,是解答此类问题的第一步。由图象知,A在t=0时刻,甲在“x 0”位置,乙在“ 0”位置,所以两车不在同一位置,故A错误;日在0到ti时间内,所用时间相同,乙通过的路程较大,由公式v=;知,乙车的速度较大,故B错误;C在ti到t2时间内,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都是X2-Xi,即两车通过的路程相等,故 C正确;D在0到t2时间内,乙车的位置 x随时间t变化图象不是一条倾斜的直线(而是折线),所以不是一直以相同的速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故D错误。故选Co【点睛】解答图像题,首先要看清图像,从图像中找到解决问
29、题的条件,然后根据所学知识进行解答。此题是位置时间图像,甲乙两物体运动,交叉处是相遇的位置,由此可以读出其路程和所用时间,即可解答此题。【趁热打铁】1. (2019 连云港市赣榆区中考一模)下列数据中符合生活实际情况的是(A. 一个中学生的重力约 50N;B .立式空调正常工作电流大约为0.2A;C.此时你所在考场内的温度约40 C; D.我国高铁正常运行的时速可达350km/h【答案】D。【解析】A、中学生的质量在 50kg左右,受到的重力大约为G= mg= 50kgX10N/kg= 500N左右。故 A不符合实际;日 立式空调正常工作的功率约为2000叫 正常工作的电流大约为 I =2。0
30、0)=10A,故B不符合实u| 1220V际;C六月份考场温度约为 30。C,故C不符合实际;D我国高铁运行速度较大,正常运行的时速可达350km/h,故D符合实际。故选 D。【点睛】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 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2. (2019 湖州)甲、乙两物体运动时,路程与时间关系的s-t图象如图所示,其中甲为曲线,乙为直线,在t =5秒时两线相交,则由图象可知()。A.两物体在? 5秒时一定相遇;B.两物体在5秒内通过的路程甲小于乙;C.甲物体做曲线运动,乙物体做直线运动;D.甲物体做变速运动,乙物体做匀速运动【答案】
31、D。【解析】在5s时,两物体的图像相交, 说明两物体在5s时的路程相同,但不一定会相遇;故A、B错。由图像可知,甲物体图像是一条曲线,说明其做变速运动;乙物体图像是一条直线,说明其做匀速直线运动;故C错误,D正确。【点睛】解答运动图像题时,首先要通过图像找到有用信息,利用所学知识结合图像给出的信息九可以很好的解答。图中给出的是路程时间图像,在 t=5s时,甲乙路程相同,此时路程是5mb3. (2019 甘肃武威)改革开放 40年以来,中国高铁已然成为一张有重量的“中国名片”。小明乘坐高铁时看到路旁的树木疾速向后退去,这是以 为参照物。若列车时速为 180km/h,合 m/s。【答案】高铁;50
32、。【解析】本题考查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速度单位的换算,难点是要求不同速度单位的换算倍率。(1)(2)速度单位要解答本题需掌握: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是怎样的,就看它与参照物的相对位置是否变化;换算关系:1m/s=3.6km/h 。小明乘坐高铁时看到路旁的树木疾速向后退去,认为树木是运动的,选择的参照物是与树木位置不断 发生变化的高铁。列车速度:v=180km/h=180X 上 m/s=50m/s。故答案为:高铁;50。【点睛】根据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以及速度单位的换算来解答本题。此题属于简单题。考点四:平均速度测量【经典例题】(2017 深圳)(1)如图是某实验小组“测量小车平均速度”的情形
33、,如图所示,小车 从位置A开始沿直线运动到位置 B,所用的时间为 2s,则小车从 A到B通过的总路程为 cm,这段时间 内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是 m/s。A8Q 口 3。加3 叩片口千0 1QG【答案】80.0、0.4。【解析】由图知,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是1cm小车由AH11 B通过的路程:s=90.0cm-10.0cm=80.0cm=0.800m ;小车的运行时间 t=2s ;小车的平均速度:V S 0800m 0.4m/s。t 2s故答案为:80.0、0.4。【点睛】由图示刻度尺确定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由图读出小车前端在B位置与A位置所对应刻度尺的示数,两示数之差等于小车的路程;图示两钟表示
34、数之差为小车的运动时间;已知小车的路程与运动时间,由平均速度公式可求出小车的平均速度。【趁热打铁】1. (2017?来宾)小明在测量小球的平均速度时,让小球从斜面A点由静止滚到 C点,并用照相机每隔0.1s拍摄一次,频闪照片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王从A点运动到C点用时0.6s ;B.小球在前0.4s内通过的路程为4.00cm ;C.小球滚下的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为1.1m/s;D.小千在BC段的平均速度大于 AB段的平均速度【答案】BD【解析】A、小千从A点运动到C点经过了 5个时间间隔,用时 5X0.1s=0.5s ,故A错误。日 由图可知,小球在前0.4s内通过的路程为 4
35、.00cm,故B正确。C 由图可知, AC之间的距离为 s=5.50cm=0.055m ,则整个运动过程平均速度为:v 0.055m 0.1im/s,故C错误。0.5sD 由图可知,小球在 BC段的时间为 tBC=2X0.1s=0.2s ,路程 sBc=5.50cm-2.50cm=3.00cm=0.03m 。小球在 AB段的时间 tAE=3X 0.1s=0.3s ,路程 sAB=2.50cm=0.025m,所以Vbc SB 003m 0.15m/s, Vab 0025m 0.083m/s,计算可知,小球在 BC段的平均速度大于 tBC0.2stAB0.3sAB段的平均速度,故 D正确。故选BD2. (2018 益阳)如图1,测平均速度时,测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中国条形码生成器软件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智能休闲椅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发展趋势与投资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影视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竞争格局与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异氰酸酯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布尿布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工业无盐软水剂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家用血压监测仪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安防电子行业市场深度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学生单人蚊帐行业发展分析及前景趋势与投资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太阳能手机电池行业市场运行分析及发展前景与投资风险研究报告
- DL∕T 563-2016 水轮机电液调节系统及装置技术规程
- 供货保证措施以及应急保障措施
- 实验一-混凝实验
- 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性抗凝治疗知情同意书
- 古诗词诵读《书愤》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 食堂从业人员绩效管理考核专项方案
- 幼儿园游戏活动评价
- (正式版)SHT 3075-2024 石油化工钢制压力容器材料选用规范
- 机器人发展史课件完整版
- 《城市市政管网运行安全风险评估规程》
- 2024年中国诗词大会知识竞赛模拟题库及答案(120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