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银行学考试必过重点_第1页
货币银行学考试必过重点_第2页
货币银行学考试必过重点_第3页
货币银行学考试必过重点_第4页
货币银行学考试必过重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货币银行学重点一、货币形式演进1、实用货币或商品货币:商品货币是货币演变的最初形态。商品货币从形态上来讲是 指用商品充当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存在。2、金属货币:(1) 贵重金属货币的产生: A、价值比较高;B、易于分割;C、易于保存;D、便于携 带。(2)称量货币:(3)铸币:3、代用货币:是指替代金属货币流通并可以随时兑换为金属货币的货币。4、 信用货币:又称不兑换货币,是指货币本身的价值低于货币价值(面值),并不能与 贵金属兑换的货币,是一种债务性货币。一般而言,信用货币主要有辅币、纸币、银行券和 支票存款四种形式。5、电子货币:是指在零售支付机制中,通过销售终端、各类电子设备、以及在公开

2、网 络上执行支付的“储值”产品和预付机制。二、货币制度的内容1、货币制度的概念:是指国家做出的关于货币本身及其流通的法律性规定。货币制度 是国家权威介入货币流通的结果。2、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1)币材的确定;(2)货币单位的确定;(3)货币种类;(4)货币发行与流通;(5) 货币支付能力;(6 )金准备。三、货币制度的演变1、银本位制:以白银作为本位币币材;银币是本位币、足值货币,可自由铸造,具有 无限法偿能力;银行券可自由兑换银币或等量白银;白银和银币可以自由输出输入。2、金银复本位制:从具体运行过程来看可划分为三种类型:平行本位制、双本位制和 跛行本位制。格雷欣法则:即劣币驱逐良币的规律

3、:在金属货币的流通条件下,如果在同一地区同时 流通两种货币,则实际价值相对低的劣币会把实际价值相对高的良币排挤出流通。3、金本位制:以黄金为币材,黄金是货币体系的基础,金币为本位币;金币自由铸造,参加流通,具有无限法偿能力; 代用货币可以自由兑换金币; 金准备全是黄金;黄金可以自 由输出输入。4、金汇兑本位制:又称虚金本位制。货币单位仍规定有含金量,但国内不流通金币, 以发行的银行券作为本位币流入流通;规定本国货币同另一金本位国家的货币的兑换比例,并在该国存放黄金或外汇作为平准基金, 以便随时用来稳定法定的兑换比例; 银行券不能再 国内兑换金块,居民可按法定比率用本国银行券兑换实行金本位国家的

4、货币,再向该国兑换黄金。5、信用本位制:以信用为基础的货币制度。流通的是信用货币;货币不与任何金属保 持等价关系,在国内不能兑换金属,输出国外也不能兑换;货币的发行不受黄金数量限制, 其流通基础是人们对政府维持币值相对稳定的信心。四、金融体系的构成与功能1、构成:包括金融工具、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三大基本要素。2、 功能:(1)资金流动的功能;(2)支付结算功能;(3)聚集资源的功能;(4)管理 风险的功能; (5)解决激励问题功能; (6)提供信息的功能。五、信用 信用是一个经济范畴,是一种借贷行为,是以偿还和付息为条件的单方面的运动,是价 值运动的特殊形式。特点 :(1)信用是有条件的借贷行

5、为; (2)信用是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 (3)是一种债 权债务关系。信用的三要素:A、债权和债务关系;B、时间的间隔;C融资工具。信用的产生 :信用最初产生于商品交换之中,社会分工和私有制的出现,是借贷关系存 在的前提条件。 随着商品交换关系的发展, 以及在社会分工和私有财产的出现, 信用随之产 生。信用的演变:高利贷信用t现代信用信用的形式 :直接信用、间接信用;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政府)信用、消费信 用;国内信用、国际信用。信用工具(金融工具) :是资金供应者和需求者之间进行资金融通时所签发的,证明债 权或所有权的各种具有法律效应的凭证。信用工具的种类 :按发行者性质分为直接(商业票

6、据、债券、股票)和间接(各类存货 款凭证、银行票据、金融债券) ;按偿还期长短划分为短期(商业票据、短期债券)和长期 (长期债券、股票) 。信用工具的特征 :收益性、期限性、流动性、风险性六、金融市场涵义 :简单地说,金融市场就是资金融通的场所。基本构成要素 :(1)资金的供给者和需求者; (2)金融工具; (3)金融中介机构; (4) 金融市场价格; (5)金融市场的管理。根据市场上交易的证券的期限长短划分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加强对金融体系管理的原因 :1、是为了使投资者获得更多的信息;2、是确保金融体系健全可靠;3 、 改善货币政策控制。七、货币市场货币市场是 1 年以内的短期资金融通的

7、场所。货币市场特点:A、低风险,低收益,价格波动小; B、期限短,流动性高; C、交易量 大。货币市场工具 : 1、同业拆借市场,指金融机构之间调剂短期资金余缺而相互融通的市 场,其交易对象为各金融机构的多余头寸;2、票据市场:票据承兑市场票据流通市场本票市场; 3、短期国债市场(国库券市场)是国家财政为满足短期资金需求而发行的一 种债券,风险极小、期限短、流动性强; 4、大额存单市场,是银行发行的可以转让流通的 短期存款凭证; 5、回购协议市场;八、资本市场资本市场是长期金融工具交易的场所,又称为长期资金市场。资本市场的特点:A、期限长、流动性低、收益率高; B、资金的供给者主要是各种非银

8、行金融机构、家庭和个人,需求者为企业和政府;C、资本市场规模远较货币市场大; D、资本市场交易大多在固定的场所进行,如证券交易所等。资本市场工具 :1 、 股票市场; 2、债券市场; 3、投资基金市场。九、利率及其决定利息的本质 :利息直接来源于利润,是对剩余价值的分割;从形式上看,利息是借贷资 本的价格;从本质上看,利息是利润的一部分,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态。西方经济学的利息理论 :1、节欲论西尼尔; 2、时间偏好论(时差论)庞巴维 克; 3、流动偏好论凯恩斯。利率的种类 :(一)年利率、月利率和日利率; (二)长期利率和短期利率; (三)固定 利率和浮动利率; (四)市场利率和基准利率; (

9、五)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 (六)官定利率 和公定利率; (七)一般利率和优惠利率; (八)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利率的作用 :利率变动对储蓄的影响; 利率变动对投资的影响; 对宏观经济的调节; 利率变动对物价的影响。利息的计算 :1 、 单利和复利;2、 现值和终值;3、系列现金流的现值和终值。 债券价格与利率呈负相关关系:利率上升,债券价格下降;利率下降,债券价格上升。决定利率的因素分析 :(1)平均利润率;(2)资金的供求;(3)社会经济运行周期; (4) 预期通货膨胀率; (5 )国际利率水平; (6)国家经济政策。可贷资金理论和流动性偏好理论是常用的两种利率决定理论。 利息结构 :不同期

10、限和不同用途的资金具有不同的利率水平。1、利率的风险结构:是指期限相同的各种信用工具利率之间的关系。主要由信用工具 的违约风险、流动性以及税收等因素决定。2、利率的期限结构: 是指利率与期限之间的变化关系。有三种情况:利率与期限无关, 基本不存在;利率与期限呈正比,最常见;利率与期限成反比,很少见。十、金融机构体系 凡是从事金融活动的经济组织,均可以称为金融机构。我国现有的金融体系构成 :我国的金融机构是以中央银行为核心,以商业银行和政策性 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分业经营,相互协调的格局。中央银行 - 中国人民银行商业银行: 全国性的商业银行:农、工、建、中、邮政储蓄银行、交行、中信实

11、业、华夏、光大、 招商、民生等地区性的商业银行:广东发展银行、深圳发展银行、 浦东发展银行、福建兴业银行、 烟台住房银行、蚌埠住房银行、 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等。政策性银行:农发行、国家开发银行、进出口银行 非银行金融机构: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融资租赁公司、农信社、城信社、集团财 务公司、证券公司、贷款公司等 十一、商业银行商业银行就是指以吸收存款、 发放贷款、 办理结算为基本业务的、 以获取利润为目的的、 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金融企业。商业银行的功能与作用 :1、信用中介功能; 2、支付功能; 3、信用创造功能; 4、政策 功能; 5、服务性功能。商业银行的组织形式:A按资本所有权划

12、分:私人银行、合伙组织银行、国家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B 、按组织制度划分:单一银行制、分支行制、持股公司制、连 锁银行制。我国的银行业 :中央银行、政策性银行、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合作银行、 外资银行。发展趋势 : 1、服务范围日益扩大; 2、银行业务的证券化趋势愈发明显; 3、金融监管 逐步放松; 4、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 5、银行业务的全球化; 6、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加大。经营管理原则 :安全性 (这是银行经营的重要原则, 反面则称之为风险性) 、流动性(这 是他的前提条件,随时应付客户提现和满足客户借贷能力) 、盈利性(是它的最核心标志, 也是最终目标) 。三者协调 商业银行

13、盈利性、流动性和安全性原则,既有相互统一的一面,又有相互矛 盾的一面。 作为经营管理者,既要协调商业银行的三原则关系,达到利润最大化, 又要照顾 到银行的流动性和安全性,这是极为重要的。一般分析,商业银行的安全性与流动性是呈正相关的,而盈利性与安全性和流动性之间 的关系,往往呈反方向变动。商业银行风险处置 :风险的预防:对可能发生的风险设置防“火”屏障;风险的回避: 对风险明显的经营活动避重就轻; 风险的分散: “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 风险的 转移:用合法手段转移风险;风险的补偿:用资本、利润、抵押品等补偿遭受的损失。 十二、货币需求涵义 :经济主体在某一时点上能够而且愿意持有的货币

14、量。 (是一个存量概念,是一种 能力与愿望的统一,货币需求包括对现金和存款货币的需求,职能范畴包括执行流通手段、 支付手段、贮藏手段的货币需求。 )决定因素 : 1、收入状况; 2、市场利率; 3、信用发达程度; 4、消费倾向; 5、货币流 通速度; 6、社会商品可供量; 7、物价水平; 8、人们的预期和偏好等。货币需求理论:(一)、马克思的货币需求理论(货币必要需求量理论) :货币需要量与商品数量、价格 水平进而与商品价格总额呈正比;货币需要量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二)、传统货币数量论:货币数量决定货币价值及商品价格,货币价值与货币数量成 反比,商品价格与与货币数量成正比。A、 现金交易学

15、说一一费雪的交易方程式:M V = P TB、 现金余额学说剑桥方程式:M= KPy(三)、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理论要点: 1、货币需求是指持特定时期公众能够且愿意持有的货币量,人们之所以需 要持有货币,是因为人们对流动性的偏好;2、人们对货币的需求是基于三种动机,即交易动机、 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 交易性货币需求是收入的增函数, 投机性货币需求是利率的减 函数; 3、货币需求函数 Md= L1 ( Y )+L2 ( r )4、流动性陷阱。政策性结论: 1、在社会总需求不足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增加货币供给量,降低利率, 从而增加投资需求,促进经济增长; 2、由于存在着流动性陷阱,当利率不能降低

16、时,货币 政策失效,需要采用积极的财政政策。(四)、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1、货币同债券、股票、耐用消费品、房屋及机器等一样是资产 (财富) 的一种形式,人们在考虑如何保有自己的财富时, 就要选择持有的资产 是用货币形式,还是用其他形式。2、影响货币需求的诸因素分析:恒久收入;非人力财富占总财富的比例;持有其他资产的收益;财富持有者的偏好。十三、货币供给货币供给量 :货币供给量是指银行体系以外的企业,个人及外国所握有的通货及其他随 时可自由支用的存款货币二者的总和。货币供给: 是指经济主体创造货币供给量并把它投入流通的过程,即中央银行和商业银 行向流通中投入、扩张或收缩货币量的行为和过程。货

17、币进入流通领域:1、中央银行t财政部门t单位和个人家庭;2、中央银行t商业银行t多倍扩张t单位和家庭个人;3、中央银行t收兑社会公众的金银向流通中投放货币;4、中央银行t收兑社会公众手中的外汇向流通中投放货币。货币层次划分的原则 :流动性的强弱;与经济的相关性;不同时期的不同情况。 我国货币供给的三个层次 :M0=流通中现金;M1=M 0企业单位活期存款+农村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个人持有的信用卡类存款一一 被称为狭义货币;是现实购买力;M2=M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企业存款中具有定期存款性质的存款(单位定期存款和自筹 基建存款) +外币存款 +信托类存款 +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存款。被称作广义

18、货币;M2与M1之差被称作准货币,是潜在购买力。存款货币创造机制 :前提条件: 1、部分准备金制度; 2、非现金结算制度(转账结算) 。 货币供给的决定因素 :1、基础货币:原始存款的源头。在货币乘数一定的时候,基础货币的规模决定了整个货币供给量的规模。 中央银行提供的基础货币与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的关系,实际上是一种源与流的关系。2、货币乘数:在基础货币一定的条件下,货币乘数决定了货币供给的总量。 存款货币的创造过程:假定: 1、银行客户将其一切收入均存入银行体系, 而不持有现金, 即没有现金提漏; 2、 假设商业银行没有超额储备,只有法定准备,法定存款准备为20%; 3、假设没有从活期存款

19、向非交易存款的转化。得到这样一个序列: D=R1+(1-r)+(1-r)2+(1-r) 3+=1/r*R式中:D代表存款总额;r代表法定准备金率;R代表原始存款假定活期存款的法定准备率为r,银行的初始准备金增加 R,则整个银行系统的活期存款增加额厶D为: D= R*1/r1/r 被称为简单存款乘数,代表的是每 1 元的准备金变动所引起的银行系统总存款额的 变动。分析:由于新增的银行准备金厶R恰等于新增活期存款所需的法定准备金,即: r* D,令简单存款乘数为 d,则有: R= D*r即d= D/ R=1/r多倍存款收缩的道理和多倍存款创造的道理是完全一样的,完全相反的变化方式而已。存款货币创造

20、在量上的限制因素: 1、法定存款准备率(r)对存款创造的限制;2、超 额准备金率(e)对存款创造的限制;3、现金漏换率(c)对存款创造的限制;4、非交易存 款准备金对存款创造限制。十四、影响货币乘数的因素1 、商业银行:主要通过超额存款准备率影响货币乘数,进而对货币供给施加影响;2、中央银行, 主要通过吞吐基础货币, 影响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 进而影响、调控商业银行 创造货币的能力; 通过对法定存款准备率的调整, 影响货币乘数, 进而对货币供给施加影响;3、社会公众,通过现金漏损率、活期存款转定期存款比率影响货币乘数,进而间接影响货 币供给。十五、中央银行银行职能 :1、发行的银行:独占货币

21、发行权,一国唯一的货币发行机构。2、银行的银行: (1)集中保管各商业银行以及其他存款机构的准备金;( 2)组织全国范围的清算; ( 3)最后贷款人。3、政府的银行: (1)代理国库;(2)为政府提供资金通融,提供特定的信贷支持;(3)充当政府的金融代理人, 代办各种金融事务; ( 4)作为国家的最高金融管理当局, 执行金融 行政管理。资产负责业务:1、负债业务: ( 1)资本业务; (2)货币发行业务; (3)存款业务;(4)其他负债业务 (发行中央银行债券、对外负债业务)2、资产业务: (1)贴现及贷款; (2)证券买卖业务; (3)黄金和外汇储备业务 3、中间业务,票据清算。十六、中央银

22、行的货币政策 一国中央银行为实现特定经济目标,针对货币供给量及信用量调控所指定、采取的各种 方针、措施。组成部分 :货币政策的终极目标;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调控 机制。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稳定物价、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 货币政策工具 :1、再贴现政策:中央银行指定调整再贴现率以左右市场利率及市场货币供求金融政策。优点:A、有利于中央银行发挥最后贷款人作用,有利于维持银行体系的稳定;B、再贴现政策通过对贴现对象的选择,对贴现票据的规定,可以起到一定的结构调整作用。缺点:A、缺乏主动性,中央银行不能完全控制再贴现贷款的数量变动;B、“告示效应”对中央银行有利也

23、有弊;C、缺乏弹性。2、公开市场业务:中央银行为了影响货币供给量、市场利率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 有价证券的政策措施。优点:A、中央银行进行公开市场操作能完全控制交易量;B、可以进行灵活、准确的交易;C、在公开市场操作中,中央银行可以容易地改变交易方向;D、公开市场操作可以迅速执行。3、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中央银行凭借法律授权规定,调整商业银行缴存中央银行的 存款准备率以变动货币乘数, 左右商业银行信贷规模、 信贷构成, 间接调控社会货币供给量, 进而影响一国经济的金融政策。优点:力度大,中央银行占主动地位。缺点:A、对经济的震动太大,不宜轻易采用作为中央银行日常调控工具;B、存款准备金对各类

24、银行和不同存款的种类影响不一致,货币政策实施效果不易掌握。十七、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概念 :直接融资是避开金融中介机构,直接沟通最终借款人和最终贷款人的资金融通; 间接融资是借贷双方的资金融通,以金融机构为媒介,借贷双方不直接发生关系。间接融资的优势:A、专业信息机构,信息成本低;B、交易成本低(规模经济);C、风险有效分散,流动性强。比较 :一种融资渠道是否有效,主要看其是否能以最低的成本为筹资者提供资金,并将 稀缺的资金提供给最能为其带来效率的使用者。 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都有利于资金向高效率 的部门移动。 但是, 它们正常发挥各自的融资效率是有条件的, 而且,直接融资的风险更大。两种融资的比率问题 :直接融资效率更高,但有些盲目和分散;间接融资则有利于宏观调控,可用多种经济手段进行调节。相互作用: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互相转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