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惠城区教育品牌,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_第1页
创惠城区教育品牌,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_第2页
创惠城区教育品牌,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_第3页
创惠城区教育品牌,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_第4页
创惠城区教育品牌,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创惠城区教育品牌,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大发展惠州第三中学申报广东省高中教学水平评估自评报告一、学校概况:惠州市第三中学1971年9月开办,2003年10月评为市一级学校,2006年12月评为省一级学校。学校地处惠城区下角,占地面积近40000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38925平方米。在编教职工180人,专任教师168人,其中高级教师50人,一级教师75人,二级教师43人;硕士研究生1人,本科学历155人,专科学历12人。现有55个教学班,其中高中班28个,初中班27个,在校学生3935人,是目前惠城区高中办学规模最大的一所完全中学。二、主要做法与成效:(一)确立先进的教学理念,为实现教育教学目标明

2、确方向。 1教学理念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是实践的指引,是发展的引擎。要推进我校教育事业的科学、快速、有效地发展,必须以解放思想为先导,致力更新发展理念,用新理念引领新思路,用新思路引领新举措,用新举措带动新发展。促进全体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是高中新课程改革的根本理念。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结合我校的实际,我们提出了“以学生为主体,以育人为中心,以科研为先导,以质量求发展”的教学理念。 (1)以学生为主体 休现新课程理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2)以育人为中心保护、激发、培养学生优秀的精神品质,使学生成为情感、意志、性格和

3、谐发展的人,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 (3)以科研为先导以课堂教学为科研重点,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探索课堂教学的最优化,着重就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途径、方法等问题进行研究,促进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4)以质量求发展质量是学校的生命。三中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最终体现在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上,因此必须克服盲目乐观、好高骛运、急功近利等思想情绪,认真研究适合三中实际的发展道路,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放在三中发展的第一要务。 2培养目标 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和对国家、社会的高度责任感,厚实的文化功底和自我完善、主动发展的意识和能力,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学生应达到以下的基

4、本素养:(1)具有健康的品德和人格。力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崇尚文明,遵纪守法,追求个性,服务社会,基本形成健康的人生追求和积极的生活方式。 (2)具有良好的学业素养。尊重知识,能较好地掌握各门学科所学的知识,基本了解自然、人类社会和各民族优秀文化。 (3)具有主动发展的能力素养。能独立思考和判断,掌握自主学习的基本方法, 乐于学习、主动学习、有良好的学习习惯。(4)具有强健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有主动参与意识,能积极参加各类文体活动;有坚强的意志和敢于战胜任何艰难险阻的勇气和信心。(5)具有适应未来社会的创新精神和协作精神,具有较强的生存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能够自主选择学习和生活道路;诚实、

5、友善、善于与他人合作。 3.办学目标“管理科学、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校风严谨、师资优良。质量一流、特色鲜明”的示范性学校。学校定位是“以高中教育为主,初、高中并存,办惠城区最好的学校”。(二)深化教学管理,确保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大发展。1.完善制度管理在实践中,我校结合自身发展的实际,通过对已往工作经验的反思,以弘扬人的创造性为核心,对学校原有的各项规章制度进行了重新审订,删繁就简,革故鼎新,完善制度体系,建立起“有章可依、有规可循,有理可据,有情可动”的人本思想与制度管理相结合的现代教育管理模式。学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多部法律法规,先后出台

6、了惠州市第三中学章程、惠州市第三中学规章制度汇编等规章制度,对教职工的岗位职责、工作标准、工作绩效、工作安全及考核措施等作了全面的系统的规定。根据新课程实验的要求,学校重新编定了惠州市第三中学学生学籍管理制度、惠州市第三中学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量化规定等学生管理规章制度,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学业要求及考核评价等作了明确详尽的规定。为推动新课程改革,依据广东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实施意见和广东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学校教学管理意见,我校先后制定了惠州市第三中学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实施方案、惠州市第三中学高中课程发展规划以及惠州市第三中学学分认定条例、惠州市第三中学课程设置方案、研究性学习学分认定方

7、案、惠州市第三中学校本课程发展规划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从课程开设、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各个环节,为新课程实验提供制度上的保障。2.落实课程规划,周密组织实施为了让新课程能顺利进行,学校成立了由原校长宋连青亲自挂帅的新课程领导小组,加强对新课程实施的组织领导和服务;全体教师参加新课程通识培训,然后轮流参加省市各级教育部门组织的学科课程培训,从教育教学理念的转变到学科课程实施的具体操作,全员全方位进行了培训,要求全体教师在三年之内必须通过不同的方式和途径学习、熟悉、掌握新课程。几年来,学校所有的高中教师都参加了学科课程培训。与此同时,学校聘请各级专家来校讲学,给教师的研究提供援助;并且分年

8、级召开家长会和学生会,向家长和学生广泛宣传新课程,理解国家课程政策,了解学校教育改革。根据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开展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的通知(粤教基200447号)和广东省普通高中选修课开设指导意见(粤教研20057号)要求,开齐必修模块和规定的选修模块,开足课时和教学内容,保证必需的学分修习,达到课程标准教学需求。为此,学校本着“科学谋划,分类推进”的原则,按照课标及模块的课时要求认真开设好国家必修课程、选修课程、校本课程。必修模块是新课程的核心部分,从根本上决定着高中教学质量。必修课的开课思路是,在高一年级开齐学术类课程的必修模块。高中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和目标是增强了课程的选择性,而选择性

9、的实现则是通过开设选修课程实现的。按照课程实验方案的要求,认真研究选修课程的开设思路与内容,克服困难,形成了较为科学合理、能满足学生个性发展及升学需求的选修课开设体系。选修课程的开设思路是:高二以国家选修课程为主兼以校本课程选修为辅。对于国家课程的选修从非学术性课程人手,从有条件的、有把握的学科开始,由点到面循序渐进的依次推开,逐步延伸到主要学科,最终实现全部学科的自主选修。总之,学校严格按国家新课程改革方案的要求开足开齐课程,包括音乐、艺术、体育与健康、研究性学习活动和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建设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学校课程自主权,实现学校特色及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举

10、措。三年来,学校突出学科自身特色,开设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各教研组都有不同类型的科组校本课程。其中,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礼仪教育、作文三步法、网络下的研究性学习、地理校本课程的编写、实施与评价研究等校本课程,大大丰富了学生的选修课内容,为学生个性化的发展提供了范本。3.规范科组管理,强化集体备课,发挥集体的力量学校制定了惠州市第三中学科组长、备课组长工作职责、惠州市第三中学集体备课制度和惠州市第三中学教组工作目标管理制度等,进一步规范了科组教学教研管理。学校以科组为研究单位,年级备课组为“研究共同体”,强调全校开展同级同科集体备课活动。对备课活动要求做到“四定”:定内容、定时间、定地点、定

11、主讲人,并做好活动过程记录。备课组内要求做到“五个统一”:内容、进度、要求、基本作业和单元测验的统一。要求教师课前必须做到“六个到位”:把握标准,目标到位;研究教材,理解到位;了解学生,重点到位;研究学法,渗透到位;研究教法,变通到位;精写教案,思路到位。4.加强有效课堂教学的研讨,改进课堂教学模式,优化教学过程(1)转变观念,科学定位。一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学校提出“人人都能成功,个个都能成才”的观点,使各个层面的学生都燃起了对未来的希望之火。二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观。教师的任务不仅是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学校要求每位教师深入研究学生心理,突出学生主体,设置积极的教学情境

12、,采用灵活的方式方法,使教学成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塑造学生高尚人格的有效过程。三要树立正确的师生观。构建“平等合作”的民主型师生关系,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善于引导学生做到“三个自觉”,即:自觉地参与课堂讨论,自觉地调控学习进程,自觉地探索未知领域;鼓励学生学会“四多”,即:多思考、多质疑、多反驳、多感悟。营造教学双主体之间平等互动、神采飞扬、灵感激荡的学习氛围。转变教师教学方式,促使教师从知识传授者的单一角色转向知识学习的引导者、研究性学习的指导者和学生人生发展的同行者。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大力倡导以“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为主要的特征的学习方式,培养、发

13、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继续开展“反思式”教学活动和案例教学与研究。学校要求全体全体教师,尤其是近五年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在上完每节课后,都要对这节课进行反思。以“教学后记”的形式写在每个教案的后面或备课纸的备注栏目里。近三年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在本学期的中段和期末各提交一篇教学案例,学校在对这些青年教师撰写的教学案例进行评比(2)探索高效教学模式,完成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2006年学校建立了38个多媒体电教平台,学校充分利用这一契机,推动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要求备课小组集体备课,按照“全体成员集体研究教材达成共识核心成员制成课件备课组共享完善修改上传“课件资源库” 全校共享”的

14、流程进行操作。制作课件、利用软件上课已成为三中老师的工作常态。三中“课件资源库”迄今共收集教师课件1302个,长此积累,我们的“课件资源库”将成为三中一笔巨大财富。2007年参加广东省组织的教学软件评审活动,三中获奖软件11个,是全市获奖最多、档次最高的,三中因此获“优秀组织奖”。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极大提高了教学效率。(3)优化管理,确保质量。我们以“四化”为切入点,强化管理,确保教学质量。一是教学安排规范化。按照国家教学计划的规定开齐课程、开足课时。二是备课要求制度化。制定了教师集体备课制度,提出了备课的原则和要求,坚持每周一次的教研组集体备课活动。三是教学督查经常化。教务处负责对五

15、大教学环节进行全面检查;行政领导坚持每天从早读到第八节活动课的巡堂值班。四是教师评价综合化。我们看工作结果,更看工作过程,对教师的工作态度、方法,教研能力及知识水平进行综合评定。评价信息源于学生、家长、老师、行政领导及考试考核结果。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教学管理。坚持每学期进行一次“教学情况调查”和“学生访谈”,组织一次“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评选活动,让学生参与教学评价,有效地促进了教师改善教学态度,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5.深化评价制度改革,建立科学评价体系,搭建学生个性发展平台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实施以来,学校与时俱进,建立健全了符合新课程要求的以惠州市第三中学课程发展规划、惠州市第三中学

16、学生选课指导方案、惠州市第三中学学分认定及管理暂行规定为核心的新课程管理制度,以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1)建立模块学分认定制度用学分进行学生学业成绩管理是新课程的一项重要改革。根据水平性、发展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学校提出了学分认定的评价建议和评价参考量表,明确学分由学校认定,并制定本校的学分认定方案。为确保学分认定的科学性、公平性和准确性,学校提倡运用发展性评价的原理、技术和方法,积极开展课程评价考试制度改革;提倡学有余力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和发展方向,选修更多的选修模块,获得更多的学分。学生的模块学业成绩,主要考查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两个项目,按比例合成为模块成绩总分。(2)开

17、展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开展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高中新课程实验的一项重要内容。认真做好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对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能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为做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我校把综合素质评价与学生成长档案袋、学分认定、广东省普通高中学生档案等结合起来,在评价方法上由学校统一组织实施,采用学生自评和他评相结合的方式,以写实性为主,提供实证材料等对学生进行素质评价。评价结果为学生发展提供信息,为学生毕业提供依据,也为高等学校录取新生作参考。6.注重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引领学生步入正确的人生轨道学校先后建立了法制教育、国防教育、劳动实践基地,坚持开展“军警民共建文明单位”活动,聘

18、请了法制副校长1人、校外辅导员1人,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让学生在实践中接受教育。通过邀请法制副校长、校外辅导员和辖区民警来校上法制教育课,组织学生参观市劳教所、市戒毒所等活动来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通过组织新生军训、参观国防展览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纪律观念,磨练学生的意志,增强学生的国防意识;通过到劳动实践基地参加劳动、与所在社区开展卫生活动,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增强学生的公德意识和为社区服务的意识。学校每年都要开展“十佳学生”、“十佳学生干部”、“十佳团员”、“十佳少先队员”、“十佳内宿生”、“百名优秀学生”、“文明班”、“先进级组”评选活动。有方案,有标准,有计划,有总结,每年11月份

19、都要隆重召开表彰大会,特邀“十佳学生”家长参加。评选先进的过程,同时就是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过程。通过激励先进,树立典型,学习榜样,极大推动了我校的校风建设, 由于生源关系,我校后进生尤其是初中比例较大。学校充分认识到后进生工作与良好校风的关系,始终把转化后进生工作放在德育工作的重要位置,明确提出“厚爱后进生是师德高尚的重要标志”的师德标准。我们的具体做法是:建立“官教兵、兵带兵”工作机制。每一位科任老师都与12名后进生、每一位品学兼优的学生与一名后进生结成“对子”,并建立转后工作电子档案,进行跟踪教育,全方位实施帮教管理。这种管理模式,形成了新型的“导师学生”关系,改变了班主任一人“孤军奋战

20、”的局面,体现了“育人为本,主动施教”的德育观念。这种做法得到了省教育厅思想政治处刘处长在全市德育副校长培训班上的充分肯定,曾多次受到上级教育部门领导的赞扬。(三)强化教学保障,拓展师生的发展空间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塑造优秀教师队伍德高方能为师,身正才能垂范。教师业务素质的提高固然是我们追求的永恒目标之一,但如果师德水平停滞不前,教育的整体质量必将受到严重影响。因此,我们制定了惠州市第三中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并通过校本培训,不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倡导教师“争做师德的表率、育人的模范、教育的专家”, 倡导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投入爱的情感、表现爱的行为、讲究爱的艺术,为学生营造宽松愉悦的成长环境,

21、最大限度地理解、宽容、善待学生,与学生建立相互尊重、相互信赖的新型师生关系。一是在教学岗位上践行师德规范。倡导“德育无小事,事事都关已”的做法,提倡“争当学生最喜欢的老师”,把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落实到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中,贯穿于教学工作全过程。二是学校每学期组织学生问卷调查和评教活动,评选出“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近三年,我校有7人被评为惠城区优秀党员,有2人被评为惠城区优秀教育工作者,4人被评为惠城区优秀班主任,7人被评为惠城区优秀教师,4人被评为惠城区优秀师德标兵,学校多次被评为惠城区文明单位、惠城区文明校园。2.加大师资培训力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要推行特色的素质教育,建立

22、系统科学的育人模式,就必须树立“教师也是素质教育的受教对象”的观念,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学校发展的首要战略任务,“以教师的发展为本”,加大师资培训的力度,内夯素质,外树形象,全面提高教师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在当今信息教育、技能教育、研究性学习、终身学习、专业化发展等素质教育理论的指导下,我们努力探求以“立足校本、立足生本”的“人本化”的师资培训模式,不断促进全体教师从“教书匠”逐步向有思想、会研究、有特色、会创新的学者型、专家型、专业化教师转变。我们先后建立了以校为本的培训制度、学习制度、激励机制和评价机制,使校本培训管理制度化、培训目标具体化、培训对象层次化;在培训内容的选择上,我们紧紧围

23、绕师德建设、课程实施、教学观念、教学技能、教研策略等五大要素,始终坚持专题性、针对性、科学性、时代性、前瞻性的培训原则;在培训方式上,我们强调多样性、灵活性、互动性,有年级培训、科组培训、备课组培训、一帮一结对培训,有讲座式、座谈式、沙龙式、自学式,有理论学习、技能指导、课题研训、课程探究等。近三年来,我校集中性的校本培训10余次,召开教学经验交流会3次,科组教研(含备课组活动)和课题研训已经制度化、常态化。同时,我校近几年先后派出100余人次参加省市各类培训研修学习。学校规定,全体在岗教职工,必须接受现代化教学手段培训,参加“继续教育”培训。学校所有高中教室和功能室都装备了教学多媒体平台,要

24、求每一位教师都能运用多媒体教学,积极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教学实验研究,达到在教学手段上现代化。目前,我校教师100%能熟练使用CAI课件,85%能初步制作课件。以计算机为代表的现代教学技术手段在我校得到普及。2007年被惠城区教育评“师训工作先进集体”,2008年被省教育厅授予“计算机软件最佳组织奖”。3.抓好教育科研,实现科研促教,科研兴校(1)建全管理机制,让教育科研高效运作。学校专设了“教育科研处”,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学校领导小组,建立“校级领导小组教务处、科研处科组课题负责人”四级管理机制,加强领导和管理。同时建立健全教育科研管理制度,从课题的选择、评审、立项、经费的使用,

25、到课题的检查、督促、成果的评估、鉴定及奖励,都作了相应的规定,使教育科研工作有章可循,高效运作。(2)培养骨干,让骨干教师发挥领头雁作用。先后选送6位教师参加省级骨干教师培训,12位教师参加市级骨干教师培训,1位教师参加国家级学科带头人培训,这些教师得新课改理念之先,对我校教育科研工作起到很好的带头作用。(3)开设“教师论坛”,让三中教育科研即前卫又扎实。为了创造“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学术氛围,学校启动了惠州三中“教师论坛”。“论坛”先后邀请了首都师范大学姜忠辉教授、广东教育学院闫德明教授、惠州学院刘剑玲教授及市教育局教研室刘川教研员来校讲学,先后安排了何举进、林敏华、邱惠兰等老师主讲,都收到

26、了令人满意的效果。(4)建立“惠州三中教师论文库”,出版校园刊物三中人。迄今已收辑惠州三中教师论文7辑,出版三中人5期。(5)依托课题研究,让教育科研落到实处。学校要求教师将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发展成研究主题,进行系统的研究,不断提高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课程开发和建设的能力。同时学校鼓励教师从每天的教学案例入手,加强教学案例研究,认真撰写教学反思;学校将教师案例分析与教学反思的深度作为评价学科组教研工作和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一个指标;通过撰写教学札记促进学校教育科研,坚持走科研兴校,特色强校之路。近几年来,我校省级立项课题3个,市级立项课题17个,校级立项课题1个,参加人员达80%以上

27、。从2006年至今学校共有2个课题获惠州市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4个课题获惠州市教育科研成果二等奖,3个课题获惠州市教育科研成果三等奖。2008年学校被惠城区教育局评为“教育科研先进集体”。4.关注青年教师的成长,建立长效机制,实施“青蓝工程”“青蓝工程”取义于“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其目的在于通过发挥教师骨干力量的传、帮、带的作用,对青年教师进行全方位培训,促使他们尽快在业务水平、职业道德上成长起来。 (1)学校选择有敬业精神,有帮带能力,有教学实绩的优秀教师,与教龄未满5年的青年教师结成“对子”。“对子”老师互相听课,定期活动,从师德风范,教育教学的经验、方法,班级管理,以及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备

28、课、课堂教学、作业批改、课外辅导诸环节的处理等各方面进行交流。学期结束,要有结对子活动阶段性汇报,学年结束,要有全面性总结。汇报和总结材料交教导处存档,进入教师业务成才档案。(2)每学年开展“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和“中青年教师教学能手竞赛”,从说课、上课、教案、心得体会、论文等方面综合考量,全面提高青年教师的教材处理能力、课堂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媒体运用能力。每学年结束,根据“二赛”量化结果,评选出一二三等奖、“优秀青蓝对子”及“最佳创意奖”、“最佳语言表达奖”、“最佳课件奖”。(3)青年教师五年期满后须通过三关:领导关、同事关、学生关。即根据其五年来的综合表现和学生的满意度,进行全面考评

29、,并要求做到学校领导信赖,同学科老师认可,所教班学生满意。五年期满举行结业典礼,达标教师光荣期满结业,未达标教师则留级重修。近几年,三中许多优秀老教师陆续退休,许多骨干教师相继调离,但是,三中有非常成熟的教师培训长效机制,为三中教师队伍的发展提供了源头活水,青年教师很快就成长起来,生生不息,人才辈出。5.抓好体育、艺术教育,打造特色课程音乐科全面贯彻新课程标准,开设声乐、视唱、练耳、乐理、钢琴、舞蹈等六门专业课程,为学生提供学习和锻炼机会,还开设了舞蹈等兴趣小组。学校每学年举办一届艺术节和校园十大歌手比赛。美术科组积极开展探究性学习,开设了素描、彩画、速写、手工制作等校本课程,开设了书法、绘画

30、等兴趣小组,每学期举行一期学生书画作品展览。学校重视艺术科组的建设,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来装备美术室,购置充足的教学资源,为美术教学提供优越的教学条件。学校的体育设备设施较为齐全,各种体育设施、体育器材全部向师生开放。学校认真执行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体育合格标准,学校充分利用各种媒体进行体育知识的宣传,宣传体育锻炼对人的一生发展的意义,让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形成师生人人爱体育、懂体育、参与锻炼的氛围。学校建立和健全学校体育工作三级管理网络,确保体育课,体育训练顺利进行。在课程设置方面,除正常的两操外,保证学生每天1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对于在体育方面有特长的同学,要求四个保证:保证其学好文

31、化课;保证有足够的训练时间;保证优良的训练效果,保证其有展示的平台。学校每年举行一次校运会,每学期举行举办篮球、排球、足球等比赛,提高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和运动技能,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得到快乐,让学生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6.以现代技术装备教学环节,全面提升学校现代化水平2006年我校借申报省一级学校之契机,对学校馆场设施、仪器设备进行了全面武装。投入70多万元进一步完善各功能室的更新、改造和建设,使我校的功能室由33个增加到52个,课室与教辅室的比例超过1:1,优化了办学条件。争取政府投入近100万元,新增加一个64座的电脑室和24个多媒体电教平台,使我校的电教平台总数达到38个,班级数与电教

32、平台总数的比例超过2:1。学校现有38个电脑教学平台,3个电脑室,1个电子阅览室,1个软件制作室,各年级组、处室都配备电脑,校园局域网沟通连接,形成一体。有高配置的物理实验室、化学实验室及生物园地理园等教学辅助功能室共52间,功能室与教室比例为1:1。有一个200米跑道田径场, 3个标准篮球场,2个排球场,4个羽毛球场,20张乒乓球台和1个快乐体育园,能满足教育教学的需要。学校现有藏书室2间,教师阅览室1间,学生阅览室2间。藏书126172册,报刊杂志150余种,教学参考工具书320多种,生均图书42.5册。设施设备的现代化水平在城区乃至惠州市都是较高的,为我校教育教学的高效运作提供了物质保证

33、。(四)学生成材,社会声誉好1.学生的公民素养得到极大的提升,个性特长得到展现通过数十年的不懈努力,我们欣喜地看到,辛辛三中学子尚德求真,勤学善思,积极进取,自主自立,自信自强,热心公益,关爱他人,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他们学会了求真知、明真理、做真人,学会了爱自己、爱他人、爱家国,学会了对法律的敬畏和社会的责任;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个性特长得到充分展现。 近三年,我校学生的思想品德考核合格率均为100%,优良率均达到98%以上,后进生转化率为98%以上,违法犯罪率为零。近三年每学期有120多名学生参加惠州市志愿者服务,其中曾彤同学和熊雅洁同学在 2009年分别被省团员授予“2008年度广东省优

34、秀少年志愿者”和“广东省手拉手好少年”。2006年和2008年我校两次被惠城区评为“文明安全校园”。2007年我校学生会被惠州市团委评为“先进学生组织”,2008年我校团支部被惠州市团员评为“五四红旗团委”。在高考中,美术科每年取得好成绩。2007年20位同学全部上省三A线,上本科线80%, 2008年有38位同学全部上省三A线;2009年,46位同学全部上省三A线。由于我们重视全校性的体育健康工作,学生的健康素养得到不断的提升,高考成绩不断攀升。近三年,学生的体育课考核合格率、体质健康标准达标率、体能素质评价合格率近三年分别达98.5、96.3、92.1以上。高考方面,2007年有15人上省

35、三A线,上线率94.1;2008年术科有12人上本科线, 2009年术科有8人上本科线。学校篮球队,田径队参加市区比赛,屡获佳绩。2006年参加惠城区中小乒乓球比赛获初中男子团体第一名,2007年参加惠城区中小田径运动会获高中组团体总分第三名,2008年参加惠城区中小蓝球比赛获高中女子组第三名,2006代表惠城区参加惠州市第二届运动会,由于成绩突出被惠城区政府授予“市二届运动会突出贡献奖”,2008年学校被惠城区教育局评为“体育工作先进集体”。2.高考成绩年年进步,学科竞赛成绩斐然惠州三中的生源,起点并不高,但多年来的高考、中考和学科竞赛的成绩却一直稳居区内中学前茅,甚至超越市重点中学。从2000年以来的历届高考多项指标都是独领风骚,上线人数连续9年居区内中学首位,并遥遥领先。在2004年高考中,我校李翠娟同学成为广东省地理单科状元,开创惠州市普通中学出状元的新纪元,我校也因此荣获市政府颁发的“惠州市高考成绩特别奖”。 其中2001年、2004年、2006年、2007年、2008年,5次荣获“惠州市高考成绩进步奖”。 5块“高考进步奖”,1块“高考特别贡献奖”的奖牌。6块奖牌铸就了三中教学的辉煌丰碑。2009年,更是以压倒性的绝对优势领先,本科上线总人数94人,占惠城区本科上线总人数的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