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高中人教版历史必修3课后作业: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纽可门蒸汽机的设计是建立在17世纪波义耳等人的科学发现的基础上的。在18世纪,瓦特的发明也有赖于新的温度测试方法和科研方法的应用,并且他和当时的主要科学家们有着经常的联系,并于1785年当选为皇家学会会员。这说明(c)a科学家通过仪器实验的方式了解世界 b英国政府重视科技创新活动c新的科学发现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开展d科研技术成果能及时地应用于生产解析:根据材料“纽可门蒸汽机的设计是建立在17世纪波义耳等人的科学发现的基础上的”“瓦特的发明也有赖于新的温度测试方法和科研方法的应用”,可知科学发现成为工业革命技术创新的重要推动力,故c项正确;a项

2、不能涵盖纽可门蒸汽机的相关信息,故a项错误;材料强调科学发现与技术创新的关系,未体现英国政府的作用,故b项错误;材料强调科学发现推动了技术的创新,故d项错误。2蒸汽动力在希腊化时代的埃及已为人们所知道,但却仅被用于开关庙宇的大门。不过,在英国,为了从矿井里抽水和转动新机械的机轮,急需有一种新的动力,这种需求引起了一系列发明和改进,直到最后研制出商业用途的蒸汽机。这说明(c)a英国人比埃及人更注重科研b英国科技推动了经济发展c社会生产需要激发科技创新 d对蒸汽动力的认识有渐进过程解析:据材料中“为了从矿井里抽水和转动新机械的机轮,急需有一种新的动力,这种需求引起了一系列发明和改进,直到最后研制出

3、商业用途的蒸汽机”可以看出社会生产需要激发科技创新,故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英国人比埃及人更注重科研,故a项错误;材料中主要说蒸汽机产生的原因,没有提及科技对经济的影响,故b项错误;材料主要讲蒸汽机产生是因为社会需要,并没有体现人们对蒸汽动力的认识有渐进过程,故d项错误。3贝尔纳在历史上的科学中提到:“从法拉第发现后到爱迪生的应用,中间隔了50年,并非由于科学或技术的滞后,而主要是由于经济和社会的原因。19世纪中叶还无法使得有组织地利用科学的意图达到能生利的阶段。”贝尔纳旨在说明(b)a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越来越长 b电力技术发展所需的条件是逐步形成的c科学理论的突破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结

4、果 d法拉第的发现源于社会生产的直接推动解析:材料中“中间隔了50年,并非由于科学或技术的滞后,而主要是由于经济和社会的原因。19世纪中叶还无法”表明从法拉第的发现,到爱迪生的应用,电力技术的发展是逐步的,所需要的社会经济条件是逐步形成的,故b项正确;材料中“19世纪中叶还无法使得有组织地利用科学的意图达到能生利的阶段”并没有涉及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越来越长,故a项错误;先有“法拉第发现”即科学理论的突破,但“19世纪中叶还无法使得有组织地利用科学的意图达到能生利的阶段”,与材料“旨在说明”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中分析法拉第的发现“应用”滞后,没有涉及法拉第的发现“源于”什么,故d项错误。4欧美

5、国家率先实现了从有机物经济向无机物经济的转变,即生产活动中的动力来源从动植物向矿物的转变。直接推动这一转变的是(a)a蒸汽机 b计算机c牛顿经典力学 d达尔文进化论解析:蒸汽机把煤作为燃料,而煤属于矿物的一种,符合题干中“动力来源从动植物向矿物的转变”,故a项正确。b、c、d三项均不符合“直接推动”这一要求。5下图是三次工业革命的进程图。从图中可以获取的有效信息是(d)a第一次工业革命中重工业发展相对疲软b信息技术革命促使新经济的出现c三次工业革命中生产动力未发生根本变化d第二、三次工业革命发展较为迅猛解析:材料中呈现工业部分是“钢铁、铁路和纺织”,无法反应重工业发展相对疲软,故a项错误;材料

6、中并未出现新经济的含义,故b项错误;三次工业革命中生产动力发生了根本变化,故c项错误;从相关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来看,二、三次增长更快,故d项正确。6“工业4.0”概念即是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或革命性的生产方法。该战略旨在通过充分利用信息通讯技术和网络空间虚拟系统信息物理系统(cyber­physical system)相结合的手段,将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据此推知,前三次工业革命的发展趋势按时间先后依次排列应是(b)a机械化、网络化、电气化 b机械化、电气化、信息化c工业化、电气化、网络化 d技术化、科学化、信息化解析:工业革命以蒸汽机为重要标志,带动机器发明和技术革新。

7、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标志,促使人类进入到电气时代。第三次科技革命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代表,推动人类进入到信息时代。故选b。720世纪80年代,美国出现了从事自动化作业管理的“灰领”工人,以及从事电脑程序编制等脑力劳动的“白领”工人。“灰领”“白领”工人出现的主要原因是(d)a新经济的出现 b社会阶层的分化c劳动者素质的提高 d现代科技的发展解析:材料中的“灰领”“白领”工人从事的工作都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就有关,故d项符合题意。“灰领”“白领”工人并非从事新经济,故a项错误;b、c两项并非“灰领”“白领”工人出现的原因,排除。8现在有网友认为:“你的粉丝超过了100,你就是一本内刊;

8、超过1 000,你就是一个布告栏;超过1万,你就是一本杂志;超过10万,你就是一份都市报;超过100万,你就是一份全国性报纸;超过1 000万,你就是电视台。”这从侧面反映了互联网(a)a促进了信息传播的平等性 b将取代传统的传播媒体c成为思想解放的主要手段 d激发了信息技术的革新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大众传媒的发展。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信息传播的问题,选项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互联网是有很多的优点,但不能取代传统的传播媒体,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未涉及思想解放方面的问题,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信息技术的革新激发了互联网而非互联网激发了信息技术的革新,选项d不符合题意

9、,排除。9当前越来越多的人从网上购买商品,京东、亚马逊、淘宝等购物网站的商品销量与日俱增;从前乘坐火车出行都要到售票处排长队买票,现在更多的人从网上买票。这表明互联网(a)a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b决定了人类的命运c扰乱了社会秩序 d消除了传统习惯解析:从材料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材料中的这些现象说明互联网技术深刻影响了人们的消费方式、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故选a项。b、d两项说法明显错误,排除。材料强调的是互联网的好处,而c项反映的是弊端,排除。101999年阿里巴巴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京东、苏宁易购等自营式电商企业随后相继诞生,2012年,中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网购市场。2016年的“双

10、11”不仅是购物狂欢节,而且承载更多的是观念更新。这说明(b)a中国成为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受益者 b互联网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观念c电子商务成为第三产业的支柱产业 d网络技术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因素解析:材料体现的是网络购物在中国的发展,中国成为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受益者不是对材料的准确概括,故a项错误;从材料网购的快速发展,反映出网络改变了人们的消费行为和观念,故b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电子商务在第三产业中的地位,故c项错误;从材料“2016年的双11不仅是购物狂欢节,而且承载更多的是观念更新”可知,材料反映的不仅是网络技术推动经济增长,还有网络对观念的更新,故d项错误。1118世纪70年代,英国城乡

11、人口比例为12;19世纪初上升为23,最主要的原因是(d)a大量吸引外来移民b大量人口不断迁往殖民地c圈地运动使农民流入城市d工业革命改变了人口布局解析:19世纪初处于英国工业革命的过程中,工业革命的影响之一就是近代城市的兴起。1220世纪50年代埃及总统纳赛尔说:“的确,我们的人民大多数还是文盲。但政治上的文盲人数却比20年前少得多。收音机改变了一切。今天,人们在最偏远的乡村也能得知各地所发生的一切,并作出自己的判断。领导人不可能再像以前那样统治国家。”这直接说明(a)a信息技术的普及推动了政治民主化的进程b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推动了文化教育水平的提升c知识经济时代人民政治自觉性提高d人类政治文

12、明往往领先于文化水平而发展解析:本题考查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注意题目强调领导人不能像以前那样统治国家了,所以题目应该是强调政治方面的影响,故选a。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6分,共52分)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农业革命使文明成为可能,但是,一旦前进了这一大步,农业就没再作出进一步的贡献。科学则相反,恰好借助于它的研究法而不断地稳步发展。科学的真正的、合法的目标只在于这一点,即人类生活因新的发现和力量而丰富。发明者的成果虽是一种不太壮观和炫耀的东西,却是到处都被感觉到且永远存留下去。(1)从19世纪到20世纪初,物理学方面“发明者的成果”有哪些?(8分)(2)物理学方面“发明

13、者的成果”“到处都被感觉到且永远存留下去”。试结合两次工业革命给人类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方面带来的变化加以说明。(8分)(3)结合电气革命、信息技术革命的史实,说明美国崛起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的科技因素。(6分)(4)借鉴人类文明的进步,你认为中国在崛起过程中应如何加强软实力建设?(4分)答案:(1)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普朗克提出量子论。(2)人类先后进入了“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人们的生活方式得到改变,社会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若答负面影响,如环境污染、交通阻塞等,加1分,但本问得分不超过8分)(3)拥有爱迪生、贝尔、莫尔斯等发明家,成为第二次工业

14、革命的发源地和中心。1946年,美国研制成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奠定信息技术的基础。(4)弘扬传统文化,发展教育,重视科技,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升国民素质。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工业革命,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1)题考查的是物理学的成就,学生一定要注意题干中的时间限制,学生根据课本答出即可;(2)题考查工业革命对人类的影响,学生结合“蒸汽时代”“电气时代”的特点答出工业革命的影响即可;(3)题考查美国崛起的经济因素,学生从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科技发展方面予以回答即可;(4)题属于开放性试题,学生围绕着科技的进步、教育的发展等方面作答即可,言之合理即可。14英国开始的工业革命极大地改变了

15、人类社会的面貌,学者们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请你对下述问题表达自己的见解。材料一(英国拥有)很大的、不断扩大的市场英国还拥有更多的、可供工业革命使用的资金用的流动资本,源源流入英国的商业利润比流入其他任何国家的都多由于行会较早瓦解,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充裕的流动劳动力贫穷的农民们失去了自己的部分甚至全部的土地,被迫当租地人或打散工的人,否则就不得不去城里找工作。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瓦特机发明前,英国工业生产动力主要是水力这样的动力缺陷是明显的。煤炭是英国工业革命的主要动力来源(大不列颠拥有)“供应不会枯竭的优质煤炭”。英国工业革命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了烟囱多于教堂尖顶的

16、图景。马克垚世界文明史材料三一些学者已经为工业化对环境的影响感到不安了。1827年法国数学家富里埃指出二氧化碳的排放会使大气变暖。在他以后,瑞典学者阿伦尼乌斯提出了“温室效应”。德尼兹·加亚尔欧洲史(1)根据材料一,概括该学者认为工业革命的爆发首先需要满足的三项因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世纪的英国是如何满足这三项因素,从而促成了工业革命的首先爆发。(9分)(2)指出近代蒸汽动力技术产生的主要原因。(9分)(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蒸汽机的创制对历史发展的直接影响。(8分)答案:(1)三项因素:市场、资金、劳动力。市场:殖民扩张扩大了海外市场,圈地运动扩大了国内市场。资金:殖民扩张和海外贸易提供了资金来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