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六单元备课单元名称采摘节-混合运算 教材简析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混合运算,内容包括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数序和列综合算式解答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1、选取了儿童感兴趣的具有地方色彩的素材。采摘是孩子们喜欢的一种活动,本单元选取了参观采摘园的真实素材,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直观的信息,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的兴趣,积极投入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活动中去。2、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引导学生逐步掌握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3、练习的设计注重多样性、趣味性。本单元虽然是计算单元,但练习的设计避免了机械重复,让学生在有趣的连一连、估一估及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等形式多样的数学活动中巩固算理,提高计算能力。教学目标1、用现实
2、的情景呈现出的信息,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具体情景中探索学习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2、在计算混合运算的过程中,培养认真、扎实的学习习惯,感受数学的严谨性。3、能利用所学的知识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教学重点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并会用列综合算式解答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理解混合泳算顺序的合理性。教学准备 课件学情分析单元内容课时信息窗一2信息窗二2信息窗三 2我学会了吗 1整理复习1单元测试 1测试讲评 1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信息窗1教学目标:1.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认识综合算式,掌握乘法和加、减法混
3、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地计算。2.经历由分步列式到用综合算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可以列综合算式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感受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3.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价值,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教学重、难点:理解并掌握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计算。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秋天是瓜果成熟的季节。同学们,你去过采摘园吗?今天我们就和杨阳一起去参加采摘节,好吗?课件出示情境图:一共有60只篮子。我们来了18家,每家分3只篮子。这辆大巴共有48人。后面还有两辆中巴车,每辆车有26人。图中有哪些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二、 自主学
4、习,小组探究。1、探究含有乘法和减法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1)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还剩几只篮子?”,你能帮杨阳算一算吗?在练习本上算一算。学生计算,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尝试列式计算的情况。(2)引导学生汇报,并说出每道算式的思路。分步:18×3=54(只)60-54=6(只)我们先请这位同学给大家讲一讲他的做法。看谁听得最认真!从条件、或从刚才我们列出两个算式解决了这个问题。你能想办法把这两个算式合并成一个算式吗?试试看!综合1:60-18×3=126 (只) 这位同学,请你讲一讲你是怎么做的?在这个算式中,你先算什么?综合2:60-18×3=6 (只)还有一
5、位同学列出了同样的算式,可计算结果不同。请这位同学说一说,在这个算式里,你先算什么?为什么先算18×3呢?对比小结:同样的算式,不同的计算结果,你认为哪种计算方法正确,为什么?(3)课件展示:下面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同学们的做法。这两种做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小组讨论交流,汇报。小结:这两种做法的数量关系是相同的,都是先求一共分了多少只篮子,再求还剩下多少只篮子。不同的是,第一种是两个算式,第二种是把两个合算合并成一个算式。(4)同学们看,刚才这位同学列了两个算式,他这种方法是分步计算;这两位同学呢都是合成了一个算式,这种算式叫综合算式。谁来读一读这个综合算式?小结:请
6、同学们仔细观察综合算式,里面都有什么运算?要先算什么?(5)书写格式指导:混合运算有自己的书写格式,在计算综合算式时,为了看清运算过程,一般都要写出每次计算的结果,用递等式表示。2探讨含有乘法和加法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1)我们顺利地解决了第一个问题,坐上车,杨阳一家继续前往张庄采摘园。我们再来解决第二个问题:3辆车一共乘坐了多少人?请同学们独立思考之后,在练习本上列式解决。能列综合算式的同学可以直接列综合算式。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分步:26×2=52(人) 52+48=100(人)说说先求什么,再求什么。综合一:26×2+48=100(人)在这个算式中,你先算什么?为
7、什么先算26×2?请看大屏幕,这位同学的计算过程写得对吗?综合二:48+26×2=100(人)在这个算式中,你先算什么?为什么26×2在后面也要先算26×2?四,抽象概括,总结提升它们在计算时有什么共同的顺序?小结: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个综合算式,里面又包含了什么运算?在含有乘法和加法的算式中,我们应该先算?乘法是加法的简便运算,它比加减法高级,称高级运算。所以在含有乘法五、检测反馈先说出运算顺序,再计算结果。12×4852×6241840×6课后反思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信息窗1 自主练习教学目标: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
8、和掌握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运算步骤教学过程第3题,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学生可以列分步算式,也可列综合算式。当学生独立解决后,要让学生先说说解决问题的过程,即先求什么再求什么,然后结合实际问题进一步理解运算顺序。第4题让学生组内讨论交流,说说错误原因,并独立订正。第5、6题是巩固练习。练习时,仍然要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解决问题后,让学生互相说一说解决问题的过程和运算顺序。第9题、条件相对来说比较复杂,要根据问题选择相应的条件,借此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聪明小屋”是训练学生推理能力的题目。先让学生思考、探索,鼓励学生用画一画的方法来辅助推理,借助数形结合来直观展示水、瓶子与总质量之间的关系。第三
9、课时 教学内容 信息窗2教学目标“摘葡萄”的问题情景,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体会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3.引导学生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要求,能正确地进行除加、除减两步式题的计算。4.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重点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除加、除减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出示信息图1. 理解图示内容,让学生找信息。2. 让学生根据图示提出问题,并着重注意:1枝康乃馨比1枝玫瑰花便宜多少元?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1) 列算式。学生通过讨论可以得出两种方法:a . 35
10、÷5=7(元), 12-7=5(元) 答:(略)b . 12-35÷7 =12-5 =7(元) 答:(略)(2) 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小组讨论:12-35÷7 表示上意思。因此计算“12-35÷7”的时候,应先算35÷5=7,再算12-7=5,用脱式计算式: 1 2-35÷7 =12-5 =7(元) 答:(略)引导学生发现:有减法又有除法时,要先算除法后算减法。1. 尝试解决问题。(1) 提问:妈妈和爸爸一共摘了多少箱葡萄?(2) 让学生独立解答。(3) 订正,并引导学生发现:既有加法又有除法的两步计算式题,要先算除法,后算加法。三、
11、抽象概括,总结提升小结:计算除加、除减两步计算式题的运算顺序是什么?(先算除法后算加减)四、检测反馈1. 口答题:(1) 2+7×5,这道题里有( )法,又有( )法,要先算( ),再算( )。(2)40-36÷4,这道题里有( )法,又有( )法,要先算( ),再算( )。2、选择。(下面各题最后求的是什么?把序号填在括号中)(1)28×2÷5 求积;求商(2)(8043)÷4 求差;求商(3)315÷5 求积;求商(4)84
12、×398 求积;求差课后反思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信息窗2自主练习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除加、除减混合运算题的运算顺序,并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2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认识数学的应用价值。 3、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细心计算的习惯,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重点难点:通过练习个解决问题的过程,使熟练掌握乘加、乘减、除加、除减步式题的运算顺序。教学过程第1 2题是混合运算的巩固练习,练习时,可以让学生先互相说说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进一步养成混合运算之前先想运算顺序的学习习惯6题针对运算顺序的对比
13、练习。第一、二组的上面一题是同级运算,下面一题是两级运算。第三组上面一题减法在前乘法在后,下面一题除法在前减法在后。先让学生仔细观察每组题的特点,想想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然后让学生尝试归纳同级、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第7题是解决问题的综合练习。信息比较隐蔽:小文一家三口,小亮一家三口。信息比较复杂:同一组信息,两个不同的问题。练习时,先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解决。交流时,可以让学生交流一下根据问题选择哪些相关联的信息,以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的方法。第9题,条件相对来说比较复杂,要根据问题选择相应的条件,借此培养学生思维灵活性。练习时,可先让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时让学生说说要求“红海每千克海水含盐多
14、少克?”需要知道哪个条件,也进一步让学生理解此题的数量关系。课后反思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信息窗3 教学目标“摘苹果”的情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引导学生再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小括号的作用,能正确计算带有小括号的算式。3.使学生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后进行计算的习惯。重点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带有小括号的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教具准备:投影仪教学过程:二、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2. 理解图意,明确问题 图上告诉我们哪些信息?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全班交流提出的问题。交流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完整地表述条件和问题,让学生感受数学问题结构的完整性。另外,学生提出
15、的问题可能用一步计算解决的,也可能用两步或两步以上计算解决的,只要合理,教师都要给予肯定。在学生广泛提出问题的基础上,再引出对两个红点问题的学习。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1.学生独立列式解决。2.全班交流。交流时无论是分步计算还是综合算式,都要先让学生说说解决问题的过程,即先求什么,再求什么,理解解决问题的数量关系(一篮苹果的个数×苹果的篮数=总个数)。 在综合算式解决问题时出现了一个矛盾:解决实际问题要先算1篮苹果多少个,(即先算综合算式里的减法),而算式60-38×3应该先算乘法怎样解决这个矛盾?教学时可分两个环节展开。首先是对“综合算式怎样 写呢?”这个问题的思辨活动,
16、在交流中充分体会解决问题思路与运算顺序的矛盾,明晰算式的运算顺序要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要一致,也就是要先算60-38。其次是“怎样才能先算60-38呢?”方法的探究。这个活动教师可以放手,给学生一定的探究空间。在学生用各种符号标示运算顺序的基础上,教师告诉学生:这里要先算减法,而要先算减法应该使用小括号,并让学生体会到小括号的作用是改变运算顺序。三、抽象概括,总结提升解决“想一想,算式里有小括号的,应先算什么”? 引导学生根据小括号的意义和作用,归纳总结出有小括号的算式的运算顺序:“算式中有小括号的,应该先算小括号里的”。第二个红点问题:“爸爸摘的梨能装几盒?”教学设想(借鉴第一个红点问题的探
17、索思路)1.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列式时,可以自主地选择分步列式或列出综合算式。2.全班交流。要求学生说出自己的分析思路,逐步地训练学生有条理地分析问题。同时这里仍然开展思辨活动,即算式(43+21)÷8中,43+21为什么要加上小括号,引导学生结合题意体会小括号的作用。2. 总结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引导学生根据前两个信息窗和本信息窗学习的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归纳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总结出: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先算乘除,后算加减,同级运算从左到右依次进行;在有括号的算式里,先算括号里面的。四、检测反馈1、解决问题(1)同学们参加暑期夏令营,低年级参加夏令营的有21人,高年
18、级参加夏令营的人数是低年级的6倍。高年级参加夏令营的人数比低年级多多少人?(2)江老师买一张光盘用去26元,买5张软盘用去75元。一张软盘比一张光盘便宜多少元?2. 计算(32-8)÷8 (20+16)÷4 30-4×5课后反思 第六课时 教学内容 信息窗3自主练习1 3 题着重练习算式中又小括号,应先算小括号里的运算,练习时让学生先说出运算顺序,再计算。5、通过对同一组两道题的算一算和比一比,让学生发现减法的一个性质,为以后教学简便运算作铺垫。 7、先让学生独立计算,交流探讨为什么参与运算的数、排列顺序及运算符号都相同,而计算结果却不一样,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加上或
19、去掉小括号都改变了原来的运算顺序,最终改变了算式的结果,再一次认识小括号的作用,进一步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 10、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看到,由于运算符号和小括号的位置不同,得数就不同,从而加深对运算符号和小括号的作用的理解。 第七课时 教学内容 我学会了吗?教学目标:1.通过引导学生进行练习,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混合运算的顺序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2.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小括号的作用,进一步认识有小括号时,应先算小括号里面的,使学生熟练掌握有括号算式的运算顺序。3.通过练习,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细心计算的习惯。重点难点:通过练习使学生熟
20、练掌握“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以及小括号的作用教学过程第1题是混合运算的综合练习,先让学生说说运算顺序。练习后,让学生结合计算对所学的混合运算的顺序进行整理。第2题是用加法和除法运算解决问题,至少需要几条船需要“进一”来判断结果。第3题混合运算分为3小组,每组的数字相同,但运算符号和小括号的位置不同。让学生独立计算,交流时对比分析,进一步加深对运算符号和小括号作用的理解,同时养成良好的运算习几个小练习 1在里填上“>”、“<”、“=”。 90÷9190÷(91) 770(530230)770(530230) 54÷3÷254÷
21、(3×2) 30×8230×(82) 1890÷6(1890)÷6 2把下面每组算式合并成综合算式。 (1)672542 42÷314 (2)583721 902169 (3)83×2166 20016634 3解决问题 (1)张叔叔到文具用品商店买了2枝钢笔,每枝钢笔18元。他付给营业员100元,应找回多少元? (2)食堂运来面粉420千克,运来的大米比面粉多120千克。如果每天吃掉大米6千克,这批大米够吃多少天?课后反思第八课时 教学内容复习课教学目标:1.通过引导学生进行练习,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混合运算的顺序,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2.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小括号的作用,进一步认识有小括号时,应先算小括号里面的,使学生熟练掌握有括号算式的运算顺序。3.通过练习,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细心计算的习惯。重点难点:通过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先乘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内蒙古医科大学《普通微生物学实验(1)》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渭南师范学院《影视色彩》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日语学术写作与研究方法》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西华大学《曲式与作品分析》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丽水学院《计算机控制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兴国实验校2024-2025学年初三接轨考试生物试题文试题含解析
- 校考卷2025届数学三下期末监测试题含解析
- 威海职业学院《工程流体力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建筑公司雇佣劳动合同书范例
- 私车公用协议书范例二零二五年
- 上海外服招聘考试试卷
- 大型活动筹备的总体进度计划
- 农田土壤污染的治理技术分析试题及答案
- 记者证考试问题解析试题及答案
- 天津市河西区2025届高三一模试卷语文试题(含答案)
- 易制毒危险化学品管理制度
- 重症血液净化血管通路的建立与应用中国专家共识解读2025
- GB/T 26713-2025鞋类 化学试验方法富马酸二甲酯(DMFu)的测定
- 输电线路铁塔基础强度加固方案
- 足浴店管理制度
- 知识产权服务公司简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