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结构模板施工方案_第1页
地下结构模板施工方案_第2页
地下结构模板施工方案_第3页
地下结构模板施工方案_第4页
地下结构模板施工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济南市行政事业国有资产管理运营有限公司综合办公楼地下结构模板分项工程施工方案一、编制原则及依据(一)、编制原则1.合理安排施工程序与顺序,保证各项施工活动相互促进、紧密衔接,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工作,加快施工进程。2.用流水作业法和网络计划技术安排施工进度计划,以保证施工连续地、均衡地、有节奏地进行,合理地使用人力、物力和财力,好、快、省、安全地完成施工任务。3.贯彻“节材、节能、提高质量、增进效益”的原则,充分推广应用“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术、新技术”。4.根据施工现场布置图,合理安排材料进场及存放,避免二次倒运,做到文明施工。5.遵循目标管理的原则,对模板分项工程施工中各环节设定目标,做好各

2、个环节的过程控制,以各环节所设定的目标逐项实现来保证整体目标的落实。6.强调质量管理,确保鲁班奖,用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手段保证质量,加强现场人员教育,人人树立“质量第一“的意识,人人讲质量,人人抓质量”。7.强调安全管理,确保安全无事故。切实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方针,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的责任制。8.节约材料、降低成本、确保质量。9.确定工期目标,在模板分项工程施工期间,分解工期目标,逐项落实完成,以确保整体工期目标的完成。(二)、编制依据1本工程应用的主要规程、规范 表(一)序 号类别规范、规程名称编 号1国家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2国家人防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34-9

3、03国家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4国家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5国家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6国家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20017国家建筑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GB/T50328-20018行业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104-979行业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10行业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11行业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 2工程依据的主要法规:序号类别法 规 名 称编 号1国家建筑法2国家环境保护法3国家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4国

4、家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5地方济南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资料管理规定(试行)济建管施字20012号6地方关于严格执行济南市建筑工程实行见证取样和送检的规定济建质监字20024号7建筑法律、法规汇编3其他依据文件:序号类别名 称编号1企业质量体系程序文件(ISO9001质量认证)2企业环保体系程序文件(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3企业职业健康安全程序文件(OHSAS2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4企业济南四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技术标准5省标建筑工程施工工艺规程DDJ14-032-20046招标文件7设计图纸规定的工程建设标准、规范二、工程概况工程概况表项 目基 本 情 况工程名称济南

5、市行政事业国有资产管理运营有限公司综合办公楼建设单位济南市行政事业国有资产管理运营有限公司:工程地点位于济南市东部新城区,经十东路中段路南,旅游路以北,龙洞路附近,距现状城市中心约10公里。建设规模占地约400亩,建筑面积约35万平方米,地下室面积约计5万平方米,其中B1、B2、B3区约计1.5万平方米结构形式钢筋混凝土框剪结构形式质量目标“鲁班奖”工期目标2005年10月1日开工,2007年6月20日竣工,地下室结构计划2006年01月22日完成安全目标省“安全文明示范工地”工程简介本工程地上部分东西长288米,南北宽144米,地下1层,地上15层。外观呈“日”字型。地下结构方面:采用全现浇

6、钢筋混凝土框剪结构形式,基础采用人工挖孔灌注嵌岩桩,基本柱网间距8.4米,地下结构部分:基础底板采用250厚现浇混凝土底板,承台之间均由承台梁及地连梁连接,且均为上返构件,外墙为400厚钢筋混凝土现浇墙体,内部除部分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墙体外,采用矩形现浇混凝土钢筋框架柱。底板上平相对标高为-7.800m,顶板上平相对标高局部为:-2.150m、-0.800m、-2.000m,其它部位为-0.05m。三、工程设计概况本工程是由济南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进行设计,本工程基础形式采用人工挖孔嵌岩桩,结合承台、承台梁及钢筋混凝土底板。外墙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墙体,内部除采用部分现浇钢筋混凝土墙体外,采

7、用矩形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柱。基本构件尺寸详见基本构件统计表 基本构件统计表 表一序号名称编号截面尺寸(mm)上部相对标高(m)备注1承台CT-1150015001000-6.900上返2承台CT-2160016001000-6.900上返3承台CT-3170017001000-6.900上返4承台CT-4180018001000-6.900上返5承台CT-5190019001000-6.900上返6承台CT-6200020001000-6.900上返7承台CT-7210021001000-6.900上返8承台CT-8220022001000-6.900上返9承台CT-9230023001000

8、-6.900上返10承台CT-9a180015001100-6.800上返11承台CT-10210018001200-6.700上返12承台CT-11220020001200-6.700上返13承台CT-12240020001200-6.700上返14承台CT-13240021001200-6.700上返15承台CT-14270025001250-6.650上返注:表中注明数据以设计文件为准。 基本构件统计表 表二序号名称编号截面尺寸(mm)上部相对标高(m)备注16承台梁CTL-110001200-6.900/-8.200上返17承台梁CTL-210001200-6.900上返18承台梁CT

9、L-310001100-6.900上返19承台梁CTL-410001300-6.900上返20承台梁CTL-510001400-6.900上返21承台梁CTL-610001200-6.900上返22承台梁CTL-710001650-6.900/-8.200上返23承台梁CTL-810001100-6.900上返24承台梁CTL-910001100-6.900上返25承台梁CTL-1010001100-6.900上返26承台梁CTL-1110001800-6.900上返27承台梁CTL-1210001100-6.900上返28地连梁DL-1600600-7.200/-8.500上返29地连梁DL

10、-2600600-7.200上返30地连梁DL-31000600-6.800上返31地连梁DL-41000800-6.800/-8.100上返32地连梁DL-5800500-7.000上返33地连梁DL-6800600-7.000上返34地连梁DL-7500500-7.300上返35地连梁DL-8注:表中注明数据以设计文件为准。 基本构件统计表 表三序号名称编号截面尺寸(mm)部 位备注36框架柱KZ-1800800B1区注:表中注明数据以设计文件为准。37框架柱KZ-2600600B1区38框架柱KZ-3600600B1区39框架柱KZ-410001000B1区40框架柱KZ-5600800

11、B1区41框架柱KZ-6800800B1区42框架柱KZ-7800800B1区43框架柱KZ-81200800B1区44框架柱KZ-91000800B1区45框架柱KZ-1010001000B1区46框架柱KZ-1112001000B1区47框架柱KZ-1210001000B1区48框架柱KZ-131000800B1区49框架柱KZ-1410001000B1区50框架柱KZ-15600900B1区51框架柱KZ-1600600B2、3区52框架柱KZ-2500500B2、3区53框架柱KZ-3600600B2、3区54框架柱KZ-4600600B2、3区55框架柱KZ-5600600B2、3区

12、56框架柱KZ-6直径600B2、3区57框架柱KZ-7800800B2、3区58框架柱KZ-89001000B2、3区59框架柱KZ-9800800B2、3区60框架柱KZ-10800800B2、3区61框架柱KZ-118001000B2、3区62框架柱KZ-12800800B2、3区63框架柱KZ-13800600B2、3区64框架柱KZ-14800500B2、3区65框架柱KZ-15600800B2、3区66框架柱KZ-16750600B2、3区67框架柱KZ-17600800B2、3区四、地下结构模板分项工程总体部署(一)、底板部分1.本工程地下防水采用刚柔结合的防水方式,柔性防水采用

13、卷采访水(详见本工程地下防水工程施工方案),在基础施工时,外围底板、承台、承台梁及地连梁外侧以及电梯井坑、集水坑壁外侧采用防水保护墙代替模板。2.基础梁、承台、承台梁部位采用12厚镜面竹胶合模板,支设时进行部分悬模支设。3.地下结构外围墙体的水平施工缝留置在相对标高:-6.600m,即承台上返300mm。(二)、竖向构件部分1.本工程工期紧(地下结构部分计划完成时间为2006年01月22日),质量要求高,因此在模板的选择上采用12mm厚镜面竹胶合模板。2.针对墙体在采用12mm厚镜面竹胶合模板的同时,配合使用14对拉螺栓、山型卡、方木、钢管进行支设固定,外墙部分使用的对拉螺栓设置止水钢片。3.

14、针对框架柱,采用自制定型12mm厚镜面竹胶合柱模板,针对柱边长大于800的框架柱配合使用14对拉螺栓、山型卡、方木、钢管进行支设固定。4.针对核心区,电梯井壁采用12mm厚镜面竹胶合模板的同时,阴角部位采用自制的钢角模配合使用14对拉螺栓、山型卡、方木、钢管进行支设固定。楼梯间部分,楼梯进行甩项施工,即在施工墙体时针对楼梯梁板进行留置梁板窝,待墙体施工完成后,再行施工楼梯梁板结构。5.墙梁柱的固定与内部的满堂脚手架进行可靠的连接。(三)、顶梁板部分1.顶梁板结合工程设计情况,采用12mm厚镜面竹胶合柱模板。2.针对梁高大于700的框架梁、连梁配合使用14对拉螺栓、山型卡、方木、钢管进行支设固定

15、。3.梁柱接头处严禁碎拼。4.支撑体系方面,采用满堂钢管脚手架配合使用部分快拆体系进行支设加固。(四)、施工区域的划分地下结构施工根据业主的工期要求,并结合工程的特点,各施工区域均根据工期要求进行分区段施工,针对B区在平面上分为四个施工区段同时进行施工,分区如下:详见地下结构施工区域划分示意图:第一施工区段:B1区(15)轴-(25)轴;第二施工区段:B1区(25)轴-(35)轴;第三施工区段:B2、3区(15)轴-(35)轴;第四施工区段:B3、3区(15)轴-(35)轴;五、施工准备(一)、施工现场准备1.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结合现场的布置,提前为模板存放、加工留置出适当的场地。2.现场加

16、工制作的模板,结合垂直运输及水平运输的情况,进行存放。3.针对现场的模板的成品、半成品应视情况进行垫高、覆盖。4.根据施工作业量,提前将木工施工使用的各种机械设备、工具就位,并确保正常使用。5.做好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备足消防器材,消除安全隐患。(二)、施工技术准备1.认真熟悉设计文件,领会设计意图,校核构件几何、定位尺寸及标高,针对有疑问的部位及时与业主、监理、设计单位进行沟通。2.做好设计文件交底、施工技术交底工作。3.针对工程细部,进行放大样图,绘制详图。4.准备好施工用各种图表、牌板、表格。(三)、施工材料、机具准备1.根据设计文件,提前进行测算施工用各种材料的需用量,做好材料计划

17、。2.材料进场,应按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存放。3.针对进入施工现场的材料必须进行检查,严格控制质量,特别加强以下几方面的检查:.模板厚度、强度、表面平整度、表面光洁度是否符合要求;.山型卡的强度是否符合要求;.对拉螺栓的规格、强度、套丝尺寸是否符合要求;.钢管脚手架及扣件的强度是否符合要求;.方木的截面尺寸、强度是否符合要求;.模板隔离剂(脱模剂)是否符合要求;4.认真检查木工施工使用的各种机械、机具是否符合要求。5.严格控制材料的发放管理,在确保工期、质量的同时,降低成本。(四)、施工劳动力准备1.根据工程作业量,计划安排木工工种人员450人。B1区计划投入:300人;B2、

18、3区计划投入:150人。2.在施工期间,各区将根据实际施工进度情况,针对各工种的操作人员的数量进行调整。五、模板分项工程设计原则:便于周转使用,能保证强度、刚度;适用性较强,拆装简便,满足吊装搬运,易于操作。同时针对地下结构工程的不同部位采取的模板如下:1.基础底板及桩承台和外侧基础承台梁外侧模板采用砖模;2.地下结构部分的混凝土外墙模板采用竹胶合模板;3.地下结构部分的框架柱模板采用自制定型竹胶合模板;4.楼板采用无框竹胶合模板;5.电梯井道、楼梯间墙体外侧模板采用竹胶合模板,内侧采用自制定型钢角模配合竹胶合模板使用;6.模板的支撑系统采用钢管脚手架配合使用快拆支撑体系。六、地下结构模板分项

19、工程主要施工方法(一)、施工测量放线详见本工程测量放线施工方案中相关要求。(二)、基础底板、承台及承台梁、地连梁外侧模板1.基础底板外模基础底板外模采用240mm砖模,采用M5.0混合砂浆砌筑,当底板的垫层施工完毕后,放出底板外缘线,根据此线用砖砌筑外侧模。砖模内侧做20厚的水泥砂浆找平层,施工防水层,防水层上做20厚砂浆保护层。见下图所示:2.根据砖模的高度,当砖模高度大于1.0m时,在砖模外侧采用钢管体系进行支撑,水平横向钢管间距0.6m,外皮竖向钢管间距0.8m,利用斜撑钢管将砖模拉撑在砖模外围设置的钢管桩上,斜撑之间及钢管桩之间设置水平钢管连接牢固。(三)、基础底板、承台及承台梁、地连

20、梁内侧模板1.由于本工程基础承台、承台梁、地连梁较基础底板为上返形式,在支设此部分模板时,必须进行悬模支设。2.外围部分的模板支设,处于二级悬模,其它部位处于一级悬模。3.在支设承台、承台梁、地连梁的模板时配合使用14对拉螺栓、山型卡、方木、钢管进行支设固定。详见下图所示:4.脚手架钢管为预防水底板处,下部使用设有防水片的钢筋支座。详见下图所示:(四)、地下室墙体模板1. 概述:.采用竹胶合模板,同时采用5080方木及脚手架钢管作为背楞配合使用,竖向组装。外墙采用穿墙止水螺栓,通过3形卡与对拉螺栓连结,其位置布置及间距同对拉螺栓相对应,对拉螺栓用于连接内外模板,保持内外模板间距,承受新浇混凝土

21、侧压力及其它荷载,使模板具有足够的强度及刚度。穿墙对拉螺栓采用14制作。.对拉螺栓长度为:墙厚D加每边长L0,即L=D+2L0,L0=210mm;外墙穿墙对拉螺栓中间焊钢板止水片,止水片规格采用50503mm,根据墙体的厚度在对拉螺栓(外墙)上设置模板限位器。详见下图所示:.支撑体系:采用48钢管脚手架体系,横向采用单排钢管,竖向采用双排钢管,并通过墙模板之间用的穿墙对拉螺栓连接成整体。2.墙体支模验算1).基本参数:墙厚:400mm;墙高(混凝土浇筑高度):6.9-0.05-0.9=5.95m;模板规格:1220244012mm; 抗弯强度值f=50N/mm2;(据施工手册P1252表17-

22、38) 弹性模量:E=6000N/mm2; 允许挠度v=L/400=1200/400=3.0mm;穿墙对拉螺栓:14,抗拉强度设计值取f=170N/mm2; 对拉螺栓有效面积A:105 mm2; 对拉螺栓双向间距:L=400mm;2).墙模板荷载标准值计算:墙体模板强度计算要考虑新浇筑混凝土侧压力和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新浇筑混凝土侧压力(F1)计算公式为下式中的较小值:F=0.22t12 F=H-混凝土的重力密度,取24.000kN/m3;t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取200/(T+15)其中T为混凝土入模温度,取T=150C,则t=200/(15+15)=6.67hV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取2.

23、500m/hH-混凝土浇筑高度,取5.95m;(H=6.90-0.05=5.95m)1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取1.000;(无缓凝作用的外加剂)2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取1.000;(坍落度按50-90mm考虑)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取:F2=3.000 kN/m2(包括:本工程采用泵送混凝土浇筑,倾倒混凝土产生荷载取1.0 kN/m2,振动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取2.0 kN/m2)3).计算要求:.计算面板强度;.计算面板挠度;.计算穿墙对螺栓的强度;4).模板验算墙体模板是由两侧模板组成,外侧设有内外骨愣,直接支撑模板的为内楞,支撑内楞的为外楞。通过穿墙对拉螺栓及外楞将两片模板拉结,

24、每个对拉螺栓作为外楞及模板的支点。根据支模情况,按三排对拉螺栓作为计算单元,计算简图如下:.抗弯强度计算f=M/Wf其中:f面板抗弯强度计算值; M面板的最大弯矩值, M=qL2/10; W面板净截面抵抗矩;W=1.20.120.12/6=28800mm3新浇筑混凝土侧压力(F1)标准值计算公式为下式中的较小值:F1=0.22t12 =0.22246.671.0001.000=55.7 kN/m2 F1=H=245.95=142.8 kN/m2取F1=47.32 kN/m2作用在模板上的侧压力q=(1.255.7+1.43.0)1.2=85.2 KN/mM=qL2/10=85.20.40.4/

25、10=1.36 KNm f=M/W=1.3610001000/28800=47.2 N/mm2f =50 N/mm2满足要求!.挠度计算:计算挠度:v=0.677qL4/100EI其中:q=85.2 KN/m; L=0.4m; E=6000N/mm2 I=bh3/12=1200123/12=172800mm4 v允许变形挠度,本工程按清水混凝土考虑,结构表面外露不抹灰,取v=l/400;v=0.677qL4/100EI=0.66785.2(400)3/(1006000172800)=0.35mm v=1200/400=3mm;满足要求!.计算穿墙对螺栓的强度:N fA对拉螺栓的纵横间距均为L=

26、400mm,则计算穿墙对螺栓的拉力N=L2 F1=0.40.455.7=8.912 KN=8912N fA=170105=17850N满足要求!3.墙体支模板方式1).第一步模板支设采用悬模方式,在最高的承台上250mm设置一道水平施工缝,考虑外墙防水要求,在水平施工缝处设置8050的凹槽,凹槽的设置采用埋设梯形木方,待墙体混凝土强度达到拆模要求时,将木方去处,这样,形成凹槽施工缝。详见下图所示:2).第二步支设模板,采用将地下室墙体模板支设到地下室顶板,针对地下室外墙及有防水要求的墙体,采用带有止水钢片的对拉螺栓,在支设内部墙体(无防水要求的墙体)采用塑料套管的对拉螺栓进行支设加固。支模顺序

27、:放出模板100mm控制线安装前检查支一侧模板(外墙先支内模)安装对拉螺栓支另一侧模板加设竖向和水平向钢管挂线调整模板垂直平整(微调)紧固对拉螺栓支撑杆件与满堂架连接牢固全面检查。a.有防水要求的墙体模板支设,详见下图所示:b.无防水要求墙体模板支设如下图所示:(五)、电梯井楼梯间墙体的模板支设1.电梯井及楼梯间处的的模板在地下结构施工期间采用竹胶合模板自制的定型钢角模,配合使用14对拉螺栓、山型卡、方木、钢管进行支设固定,穿墙对拉螺栓的间距为纵横400mm。详见下图所示:2.楼梯间部分施工期间,楼梯梁及平台部分在墙壁施工完成后进行第二次施工。3.自制的定型钢角模,不仅使用在墙体阴角处,同时在

28、洞口的上部阴角处也适用。自制定型钢角模详见下图所示:4.楼梯间在支模时,在墙体内根据楼梯梁及楼梯平台的标高,留置梁窝及板窝,待墙体施工完成后,二次施工楼梯梁及平台结构。详见下图所示:(六)、框架柱的模板支设1. 概述:.采用竹胶合模板,同时采用5080方木及脚手架钢管作为背楞配合使用,竖向组装。其加固钢管通过斜撑与满堂脚手架连在一起,以保证该柱子的位置正确。通过山型卡与对拉螺栓连结,其位置布置及间距同对拉螺栓相对应,对拉螺栓用于连接侧壁模板,保持侧壁模板间距,承受新浇混凝土侧压力及其它荷载,使模板具有足够的强度及刚度。针对边长大于800mm的框架柱,在进行加固时,采用8#槽钢加工制作成的柱箍配

29、合钢管进行加固,穿墙对拉螺栓采用14制作。.对拉螺栓长度为:框架柱边长:D加每边长L0,即L=D+2L0,L0=210mm;位于外墙的框架柱的穿墙对拉螺栓中间焊钢板止水片,止水片规格采用50503mm,根据墙体的厚度在对拉螺栓(外墙)上设置模板限位器。详见下图所示:.支撑体系:采用48钢管脚手架体系,横向采用单排钢管,竖向采用双排钢管,并通过穿墙对拉螺栓连接成整体。.根据控制轴线进行柱子的定位放线,在操作面上弹设出支模边线,并将支模范围内的杂物清理干净,同时,将松动的石子清理剔除干净。.独立柱模板的支设应严格控制其轴线偏移及双向的垂直度的控制,确保每个独立柱位置、几何尺寸正确无误。2.框架柱支

30、模验算本方案中将针对B1区中的KZ-8进行验算1).基本参数:框架柱截面尺寸:1200800mm;框架柱混凝土浇筑高度(梁柱分开浇筑):6.9-0.05-0.9=5.95m;模板规格:1220244012mm; 抗弯强度值f=50N/mm2;(据施工手册P1252表17-38) 弹性模量:E=6000N/mm2; 允许挠度v=L/250=1200/250=4.8mm;对拉螺栓:14,抗拉强度设计值取f=170N/mm2; 对拉螺栓有效面积A:105 mm2; 对拉螺栓双向间距:L=400mm;2).框架柱荷载标准值计算:框架柱模板强度计算要考虑新浇筑混凝土侧压力和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挠度验

31、算仅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新浇筑混凝土侧压力(F1)计算公式为下式中的较小值:F=0.22t12 F=H-混凝土的重力密度,取24.000kN/m3;t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取200/(T+15)其中T为混凝土入模温度,取T=150C,则t=200/(15+15)=6.67hV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取2.500m/hH-混凝土浇筑高度,取5.95m;1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取1.000;(无缓凝作用的外加剂)2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取1.000;(坍落度按50-90mm考虑)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取:F2=3.000 kN/m2(包括:本工程采用泵送混凝土浇筑,倾倒混凝土产生荷载取1.0

32、kN/m2,振动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取2.0 kN/m2)3).计算要求:.计算框架柱模板面板强度;.计算框架柱模板面板挠度;.计算对拉螺栓的强度;4).模板验算框架柱模板是由四侧模板组成,模板外侧设有直接支撑模板的竖愣,通过对拉螺栓与模板拉结,每个对拉螺栓及侧壁的模板(水平楞)均作为模板面的支点。根据支模情况,可以将两侧模板(水平楞)作为支点。. 框架柱模板面板强度计算模板板面直接承受模板传递的荷载,应按均布荷载下的三跨连续梁计算,计算简图如下:f=M/Wf其中:f面板抗弯强度计算值; M面板的最大弯矩值, M=qL2/10; L对拉螺栓间距(竖楞)为400mm; W面板净截面抵抗矩;W=1.

33、20.120.12/6=28800mm3新浇筑混凝土侧压力(F1)标准值计算公式为下式中的较小值:F1=0.22t12 =0.22246.671.0001.000=55.7 kN/m2 F1=H=245.95=142.8 kN/m2取F1=55.7 kN/m2竖向对拉螺栓间距为400mm,则作用在模板上的侧压力:q=(1.255.7+1.43.0)4002/1000=56.8KN/m=56800000 N/mmM=qL2/10=56.80.40.4/10=0.91 KNm=910000 Nmmf=M/W=910000/28800=31.6 N/mm2f =50 N/mm2满足要求!.挠度计算:

34、计算挠度:v=0.677qL4/100EI其中:q=56.8 KN/m; L=0.4m; E=6000N/mm2 I=bh3/12=1200123/12=172800mm4v=0.677qL4/100EI=0.66756.8(400)3/(1006000172800)=0.23mm v=3.0mm;满足要求!.计算对拉螺栓的强度:N fA对拉螺栓的纵横间距均为L=400mm,则计算穿墙对螺栓的拉力N=L2 F2/nF2=H=24.000kN/m35.95m=142.8 kN/m2N=2(根)N=L2F2/n=0.40.4142.8/2=11.425 KN=11425N fA=170105=17

35、850N满足要求!3.框架柱支模板方式1).独立柱模板支设详见下图:2).B3区圆形框架柱KZ-6的模板支设,采用自制定型钢模板,配合使用模板销子、钢管脚手架等进行支设固定。在与上部梁板相接处,采用加工定型接头模板,以确保梁柱接头处的正确性。详见下图所示:(七)、顶部梁板模板支设1.概述:.梁、板模板采用竹胶模板。根据每个空间的净尺寸,在每个空间铺设平板模时,应由现场施工员同木工工长一道放出施工大样图,找出一个比较合理的配模方案。.支模顺序:施工放线搭设满堂脚手架模板铺设模板连接固定全面检查。.平板支模:根据标高控制线,支设满堂承重支架,在脚手架顶部或快拆支撑头上铺设钢架干及木方,确保模板上平

36、达到设计标高;.梁模板:梁模板的配板,宜沿梁的长度方向排列梁底侧模,端缝一般都要错开,直接支撑梁底模板的横梁与梁夹具,其间距尽量与梁侧模板的纵楞间距相适应,并照顾楼板模板的支承情况。梁、板、柱接头部位不得分两次支模,梁、板的跨度4.0米时,模板中部应起拱,起拱高度为全跨长度的2。对于宽度大于450,高度大于800的梁采用对拉螺栓进行加固。.支撑体系:采用满堂脚手架,脚手架立杆纵横间距不大于900mm,同时在梁底配合使用快拆支撑头,以调整梁底标高。2.框架梁模板体系验算:概述:. 本方案针对B1区(23)轴KL14(10)交(NM)轴跨框架梁进行验算。.本工程在进行框架梁模板体系验算时,仅对模板

37、支撑体系进行验算。.由于本工程地下结构模板工程的支撑高度均在4.0m以上,参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支撑高度在4米以上的模板支架被称为扣件式钢管高支撑架。.本方案针对KL14(10)的验算参考施工手册、扣件式钢管模板高支撑架设计和使用安全(杜荣军编制)1).基本参数:梁截面尺寸:BD=4002500mm;梁支撑立杆的横距(跨度方向)L=350mm;梁支撑立杆的步距h=1200mm;模板支架搭设高度为H=6.9-0.2-0.05-2.3=4.35m,采用的满堂脚手架钢管类型:483.5,参考施工手册P198表5-21、5-23,截面特征如下表:规格截面积

38、A(mm2)惯性矩I(mm4)抵抗矩W(mm3)回转半径I(mm)每米重量(kN/m)抗拉、抗弯F(KN/mm2)抗压Fc(KN/mm2)弹性模量E(KN/mm2)483.54.8910212.191045.0010315.80.3840.2050.2052.06102梁底增加1道承重立杆。钢筋混凝土的重力密度,取25.000kN/m3;竹胶合模板(12厚)的重力密度,取0.100kN/m3;梁底方木采用50100mm;截面抵抗矩W=50100100/6=83333.33 mm3;截面惯性矩I=50100100100/12=4166667 mm4;截面抗弯设计强度值:13.0 N/mm2;截面

39、抗剪设计强度值:1.50 N/mm2;2). 梁模板支撑架立面简图3).荷载计算:钢筋混凝土梁自重:q1=252.50.5=31.25 kN/m模板的自重线荷载:q2=0.10.5(22.5+0.4)0.352=0.189 kN/m 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kN):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 P1=(1.000+2.000)0.400.700=0.84kN4).方木楞的支撑力计算:均布荷载 q=1.231.25+1.20.189=37.7kN/m 集中荷载 P=1.40.84=1.2kN 方木计算简图N1=N3经过计算得到从左到右各方木传递集中力即支座力分别为 N1=2.

40、8kN N2=10.6kN N3=2.8kN在进行验算时,不考虑竹胶合模板的几何特征值,方木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方木的截面力学参数为截面抵抗矩W=50100100/6=83333.33 mm3;截面惯性矩I=50100100100/12=4166667 mm4;5).方木强度计算:最大弯矩考虑为静荷载与活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和,计算公式如下: 均布荷载 q=16.2/0.700=23.1kN/m 最大弯矩 M = 0.1ql2=0.123.10.350.35=0.283kN.m 截面应力 =0.283106/83333.33=3.36N/mm2 f 方木的计算强度小于13.0N/mm2

41、,满足要求!6).方木抗剪计算: 最大剪力的计算公式如下:Q=0.6ql 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T=3Q/2bh T 其中最大剪力Q=0.60.35023.1=4.85kN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 T=34850/(250100)=1.455N/mm2 T=1.50N/mm2 方木的抗剪强度计算满足要求!7).方木挠度计算:最大挠度考虑为静荷载与活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挠度和,计算公式如下: 最大变形 v =0.677qL4/(100EI)=0.67723.1700.04/(1009500.004166667)=0.945mm700/400=1.75mm; 满足要求!8).支撑钢管的强度计算: 支

42、撑钢管按照连续梁的计算,计算简图如下:按连续梁进行计算: RA+Ro+RB=2.8+10.6+2.8=16.2kNRA=RBRA=RB=2.80.2/0.4=1.4 kNRo=16.2-21.4=13.4 kN最大弯矩考虑最不利荷载组合计算: 最大弯矩 Mmax=0.333PL=0.33310.60.2=0.705kN.m截面应力 =0.705106/5000.0=141N/mm2 F= 205.0N/mm2.满足要求!9).纵向钢管只起构造作用,通过扣件连接到立杆,在此不作为验算。10).扣件抗滑移的计算: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与立杆连接时,扣件的抗滑承载力按照下式计算(规范): R Rc其中

43、Rc 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取8.0kN; R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的竖向作用力设计值; 计算中Ro取最大支座反力,R=13.4kN 单扣件抗滑承载力的设计计算不满足要求!当直角扣件的拧紧力矩达40-65N.m时,试验表明:单扣件在12kN的荷载下会滑动,其抗滑承载力可取8.0kN;双扣件在20kN的荷载下会滑动,其抗滑承载力可取12.0kN。也不满足要求。因此:中部立杆上部采用顶托!11).立杆的稳定性计算: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 其中 N 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它包括:横杆的最大支座反力:N1=13.4kN;脚手架钢管的自重:N2=1.40.3844.350=2.3kN N =13.4

44、+2.3=15.7KN=15700 N 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由长细比 l0/i 查表得到;i 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 (cm);i = 1.58 A 立杆净截面面积 (cm2); A = 4.89 W 立杆净截面抵抗矩(cm3);W = 5.00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计算值 (N/mm2); f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f = 205.00N/mm2; l0 计算长度 (m); k1、k2 计算长度附加系数,按照表1、表2取值; a 立杆上端伸出顶层横杆中心线至模板支撑点的长度;a = 0.20m; 考虑到高支撑架的安全因素,适宜按以下公式计算 l0 = k1k2(h+2a) h=2.300m

45、; h+2a=2.3+0.4=2.7m;k1=1.185; k2=1.007 l0=k1k2(h+2a)=1.1851.0072.7=3.22m长细比=l0/i=3.22/0.158=20.4;根据施工手册P198表5-22,查得=0.941=15700/(0.9414.89102)=34.1 N/mm2 f= 205.00N/mm2;满足要求! 为确保模板承重架的整体稳定性,模板承重架应尽量利用剪力墙或柱的模板体系连成整体,减少安全隐患。表1 模板支架计算长度附加系数 k1步距 h(m)h0.90.9h1.21.2h1.51.5h2.1k11.2431.1851.1671.163表2 模板支

46、架计算长度附加系数 k2H(m)h+2a(m)468101214161820253035401.351.01.0141.0261.0391.0421.0541.0611.0811.0921.1131.1371.1551.1731.441.01.0121.0221.0311.0391.0471.0561.0641.0721.0921.1111.1291.1491.531.01.0071.0151.0241.0311.0391.0471.0551.0621.0791.0971.1141.1321.621.01.0071.0141.0211.0291.0361.0431.0511.0561.0741

47、.0901.1061.1231.801.01.0071.0141.0201.0261.0331.0401.0461.0521.0671.0811.0961.1111.921.01.0071.0121.0181.0241.0301.0351.0421.0481.0621.0761.0901.1042.041.01.0071.0121.0181.0221.0291.0351.0391.0441.0601.0731.0871.1012.251.01.0071.0101.0161.0201.0271.0321.0371.0421.0571.0701.0811.0942.701.01.0071.0101

48、.0161.0201.0271.0321.0371.0421.0531.0661.0781.091 以上表参照 杜荣军:扣件式钢管模板高支撑架设计和使用安全3.框架梁模板支架施工注意事项:1).模板支架的构造要求: a.杆之间必须按步距满设双向水平杆,确保两方向足够的设计刚度; b.立杆纵横间距不应相差过大,本工程针对地下结构施工期间,内部满堂脚手架纵横间距控制在0.9m。2).立杆步距的设计: 高支撑架步距为1.2m。3).整体性构造层的设计: a.施工期间,根据施工作业面,当作业面纵横方向跨度大于六跨时,在支架中部设置水平加强层。 b.在任何情况下,模板支撑架的顶部和底部(扫地杆的设置层)必须设水平加强层。4).剪刀撑的设计: a.沿支架四周外立面应满足立面满设剪刀撑; b. 剪刀撑应上下满立面设置。5).顶部支撑点的设计: a.针对梁高大于1000mm,或梁宽达于600梁,底部立杆顶部设置支托板,其距离支架顶层横杆的高度不宜大于400mm; b.顶部支撑点位于顶层横杆时,应靠近立杆,且不宜大于200mm;6).支撑架搭设的要求: a.严格按照设计尺寸搭设,立杆和水平杆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