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平衡图像专题复习(共9页)_第1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17/5119535e-b5cd-481c-975c-acff5894a838/5119535e-b5cd-481c-975c-acff5894a8381.gif)
![化学平衡图像专题复习(共9页)_第2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17/5119535e-b5cd-481c-975c-acff5894a838/5119535e-b5cd-481c-975c-acff5894a8382.gif)
![化学平衡图像专题复习(共9页)_第3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17/5119535e-b5cd-481c-975c-acff5894a838/5119535e-b5cd-481c-975c-acff5894a8383.gif)
![化学平衡图像专题复习(共9页)_第4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17/5119535e-b5cd-481c-975c-acff5894a838/5119535e-b5cd-481c-975c-acff5894a8384.gif)
![化学平衡图像专题复习(共9页)_第5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17/5119535e-b5cd-481c-975c-acff5894a838/5119535e-b5cd-481c-975c-acff5894a838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专题五 化学平衡图像一、化学平衡图象常见类型1、速度时间图此类图象定性地揭示了v正、v逆随时间(含条件改变对速率的影响)而变化的规律,体现了平衡的“动、等、定、变”的基本特征,以及平衡移动的方向例1对达到平衡状态的可逆反应X+YZ+W,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变化图象如图1所示,则图象中关于X、Y、Z、W四种物质的聚集状态为( )AZ、W均为气体,X、Y中有一种是气体BZ、W中有一种是气体,X、Y皆非气体CX、Y、Z、W皆非气体DX、Y均为气体,Z、W中有一种为气体专练1:A(g)+3B(g) 2C(g)+Q(Q>0)达到平衡,改变下列条件,正
2、反应速率始终增大,直达到新平衡的是( )A升温 B加压 C增大c(A) D降低c(C) E降低c(A)2、浓度时间图此类图象能说明各平衡体系组分(或某一成分)在反应过程中的变化情况解题时要注意各物质曲线的折点(达平衡时刻),各物质浓度变化的内在联系及比例符合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关系等情况例2图2表示800时A、B、C三种气体物质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t1是到达平衡状态的时间试回答:(1)该反应的反应物是_;(2)反应物的转化率是_;(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3、含量温度(压强)时间图这类图象反映了反应物或生成物的量在不同温度(压强)下对时间的关系,解题时要注意一定条件下物质含量不再改变时
3、,应是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的特征例3同压、不同温度下的反应:A(g)B(g)C(g);HA的含量和温度的关系如图3所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T1T2,H>0 BT1T2,H>0 CT1T2,H<0 DT1T2,H<0例4现有可逆反应A(g)2B(g)nC(g);H<0,在相同温度、不同压强时,A的转化率跟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图4,其中结论正确的是()Ap1p2,n3 Bp1p2,n3 Cp1p2,n3 Dp1p2,n=34、恒压(温)线该类图象的纵坐标为物质的平衡浓度或反应物的转化率,横坐标为温度或压强例5对于反应2A(g)B(g)2C(g);H<0,下
4、列图象正确的是 ( )5速率温度-压强时间图例6反应2X(气)Y(气) 2Z(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在不同温度(T1和T2)及压强(P1和P2)下,产物Z的物质的量n(z)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T1<T2,P1<P2 BT1<T2,P1>P2 CT1>T2,P1>P2 DT1>T2,P1<P26、化学平衡图象综合解题方法:一看面(即横坐标和纵坐标);二看线(即看线的走向、变化的趋势);三看点(看线是否通过原点,两条线的交点及线的拐点)(重点理解);四看值(定量图像中有关数值的大小)。);五看法 (“先拐先平数
5、值大”和“定一议二” “勒夏特列原理”等原则)。1A 2(1)A;(2)40;(3)2AB3C3C 4、B 5、AD 6、C 二、化学平衡图象常见题型1、下图是可逆反应A+2B 2C+3D的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随外界条件改变(先降温后加压)而变化的情况,由此可推断( AB )A、正反应是放热反应B、若A、B是气体,则D是液体或固体C、逆反应是放热反应D、A、B、C、D均为气体2、在密闭容器中充入A、B或G、H进行可逆反应:aA(气)+bB(气)gG(气)+hH(气);H=QkJ/mol ,图甲、图乙分别表示在虚线所示部位改变温度(T)或压强对化学平衡与反应速率的影响(t表示时间),则下列结论
6、中正确的是( A )A、开始时充入G和H a+bg+h Q0 B、开始时充入G和H a+bg+h Q0C、开始时充入G和H a+bg+h Q0 D、开始时充入A和B a+bg+h Q03、在容器相同的五个容器中,分别充入同量的N2和H2,在不同温度下任其反应:N23H22NH3,分别在同时刻测得其中NH3的体积百分比,连成如下图所示曲线,不正确的叙述是( C )。A、放热反应B、E、F二点尚未达到化学平衡状态C、H、I二点尚未达到化学平衡状态D、G、H、I三点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4、如图,条件一定时,反应2NO(g)+O2(g) 2NO2(g)(正反应为吸热)中NO的体积分数与T变化关系曲线图,
7、图中有a、b、c、d 4个点,其中表示未达到平衡状态,且V正<V逆的点是(C )A、a B、b C、 c D、d5、已知反应m A(g)+n B(g)x C(g)+y D(g),A的转化率RA与p、T的关系如图,根据图示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 )A、正反应吸热m+n>x+y B、正反应吸热,m+n<x+yC、正反应放热m+n>x+y D、正反应放热,m+n<x+y6、.如下图所示,反应2SO2(g)+O2(g) 2SO3(g);H<0,在不同温度下、不同压强(p1>p2)下达到平衡,混合气体中SO3的体积分数(SO3)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应为 (C )7
8、、下图表示:x(气)+y(气)2Z(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变化过程中物质的浓度反应的时间变化关系图中t2t3秒间的曲线变化是由于下列哪种条件的改变所引起的( B )A、增大了压强 B、降低温度C、增加了x和y的浓度D、使用了催化剂8、图1表示()()()();H=,在不同温度下经过一定时间混合体系中C的质量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图2表示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正逆)后时刻改变影响平衡的另一个条件重新建立新平衡的反应过程,判断该反应是(D)图1曲线图 图2曲线图、0 、0 、0 、0 9、已知:4NH3(g)+5O2(g)=4NO(g)+6H2O(g). H= 1025KJ/mol该反应是一个可
9、逆反应。若反应物起始物质的量相同,下列关于该反应的示意图不正确的是( C )10、合成氨工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密闭容器中的反应: N2(g)+3H2(g) 2NH3(g),673K,30MPa下n(NH3)和n(H2)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D )n t2 ·····abcdeNH3H20t1tA、点a的正反应速率比点b的大B、点 c处反应达到平衡C、点d (t1时刻) 和点 e (t2时刻) 处n(N2)不一样D、其他条件不变,773K下反应至t1时刻,n(H2)比上图中d点的值大11、对于可逆
10、反应A(g)+2B(g)2C(g)(正反应吸热),下列图象中正确的是( D )12、下图、分别代表反应、,则Y轴是指( AD )N2(g)+3H2(g) 2NH3(g);H=-QH2(g)+I2(g) 2HI(g); H=+QCO(g)+2H2(g)CH3OH(g); H=-Q2SO3(g)22SO2(g)+O2(g); H=+QA、平衡混合气中一种生成物的百分含量B、平衡混合气中一种反应物的百分含量C、平衡混合气中一种生成物的转化率D、平衡混合气中一种反应物的转化率13、将3 molO2加入到V L的反应器中,在高温下放电,经t1 s建立了平衡体系:3O22O3,此时测知O2的转化率为30%
11、,下列图象能正确表示气体的物质的量浓度(m)跟时间(t)的关系的是( C )D23mtt1C23mtB23mtt1A23mt14、某化学科研小组研究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得到如下变化规律,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C )反应I:3A(g)+B(g) 2C(g)反应:A(g)+B(g) 2c(g)A、若反应I中H<0,则T2>T1B、若反应l中H>0,则T2<TlC、反应II的平衡不受压强的影响D、若反应II中H>0,则T2<T115、经一定时间后,可逆反应aA+bB cC中物质的含量A和C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2、( B )A该反应在T1、T3温度时达到化学平衡 B该反应在T2温度时达到化学平衡 C该反应的逆反应是放热反应 D升高温度,平衡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16、对于可逆反应,A2(g)+3B2(g) 2AB3(g),H<0(正反应放热),下列图像不正确的 是( A C )17、下图表示某可逆反应达到平衡过程中某一反应物的v-t图像,我们知道v=ct;反之,c=v×t。请问下图所示v-t图像中的阴影面积表示的意义是 ( C ) A、从反应开始到平衡时,该反应物的浓度 B、从反应开始到平衡时,该生成物的浓度 C、从反应开始到平衡时,该反应物实际减小的浓度 D、从反应开始到平衡时,该反应物实
13、际增大的浓度18、用纯净的CaC03与l00 mL稀盐酸反应制取C02,实验过程记录如图所示(C02的体积已折算为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B )A、OE段表示的平均速率最快B、EF段,用盐酸表示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4 mol/(L·min)C、OE、EF、,FG三段中,该反应用二氧化碳表示的平均反应速 率之比为2:6:7D、F点表示收集到的C02的量最多19、在一密闭容器中有如下反应:aX(g)bY(g) nW(g);HQ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根据此反应在不同条件下的实验数据,作出了如下曲线图:其中,(W)表示W在反应混合物中的百分含量,t表示反应时间。其它条件不
14、变时,下列分析可能正确的是(A )A图可能是不同压强对反应的影响,且P2P1,abnB图可能是不同温度对反应的影响,且T1T2,Q0 C图可能是不同压强对反应的影响,且P1P2,nab D图可能是在同温同压下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且1使用的催化剂效果好20、已知反应:2SO2(g)O2(g) 2SO3(g)H0。某温度下,将2 mol SO2和1 mol O2置于10 L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平衡后,SO2的平衡转化率()与体系总压强(p)的关系如图甲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 ) A、由图甲知,A点SO2的平衡浓度为0.4 mol/LB、由图甲知,B点SO2、O2、SO3的平衡浓度之比为21
15、2C、达平衡后,缩小容器容积,则反应速率变化图象可以用图乙表示D、压强为0.50 MPa时不同温度下SO2转化率与温度关系如丙图,则T2T121(16分)工业上用CO生产燃料甲醇。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O(g)+2H2(g) CH3OH(g)。图1表示反应中能量的变化;图2表示一定温度下,在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4mol H2和一定量的CO后,CO和CH3OH(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图1”中,曲线 (填:a或b)表示使用了催化剂;该反应属于 (填:吸热、放热)反应。(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起始充入的CO为2mol B增加CO浓度,CO的转化率增大C容器中压强恒定
16、时,反应已达平衡状态 D保持温度和密闭容器容积不变,再充入1molCO和2molH2,再次达到平衡时n(CH3OH)/n(CO)会减小(3)从反应开始到建立平衡, v(H2)=_ _ ;该温度下CO(g)+2H2(g) CH3OH(g)的化学平衡常数为_ 。若保持其它条件不变,将反应体系升温,则该反应化学平衡常数_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4)请在“图3”中画出平衡时甲醇百分含量(纵坐标)随温度(横坐标)变化的曲线,要求画压强不同的2条曲线(在曲线上标出P1、P2,且P1<P2)。22. 500、20 MPa时,将H2和N2置于一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反应过程中
17、H2、N2和NH3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根据题意完成下列各题:( 1 ) 反应达到平衡时,平衡常数表达式 K=_ 此时增加N2的量,平衡常数将_(填“增大”“减小” 或 “不变”)( 2 ) 500、20 MPa时,反应处于平衡状态的时间_ 。( 3 ) 反应开始到第一次平衡时,N2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 4 ) 据图判断,反应进行到10 min至20 min时曲线发生变化的原因是:_ ;反应进行至25min时,曲线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_ 。答案(1) K= 不变 1 (2) _2025min_3540min_2 (3)0.00375mol/L·min 1 (4)加入催化剂_1_ ,
18、 _移去NH3或使NH3液化_1_23一定温度下,在体积为V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某可逆反应,其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若第t1 秒时,CO的物质的量为n mol,到第t2 秒时恰好达到平衡,此时CO的物质的量浓度为m mol/L,这段时间内的化学反应速率v(CO) = mol/L·s;(3)向该平衡体系中通入一定量的H2,则平衡向 反应方向移动,平衡常数K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4)V逆0 t1 t2 t3 t4 t5 t/s该反应的逆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 从图中看到,反应进行至t1时_ (填序号)av(正)&g
19、t; v(逆) bv(正) = v(逆) cv(正) < v(逆) t1时改变了某种反应条件,改变的条件不可能是_(填序号)。 a减小H2浓度 b增大CO浓度 c使用催化剂答案(1)C(s) + H2O(g)CO(g) + H2(g);(2分)(2)(2分) (3)逆 不变 (共2分) (4)a a b (共2分)24.设反应Fe(s)+CO2(g)FeO(s)+CO(g)的平衡常数为K1 ,反应Fe(s)+H2O(g)FeO(s)+H2(g)的平衡常数为K2 。在不同温度下,K1、K2的值如右表:(1)从上表可以推断:反应是_(填“吸热”、“放热”)反应。温度K1 K2973K1.47
20、2.381173K2.151.67(2)要使反应在一定的条件下建立的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可采取的措施有_(填写序号)。A缩小反应容器体积 B扩大反应容器体积 C降低温度D升高温度 E使用合适的催化剂 F设法减少H2的量(3)下列图1、2表示反应在时刻t1达到平衡,在时刻t2因改变某个条件而发生变化图1 图2oot1t2t3t2t1时间时间化学反应速率浓度COCO2的情况: 图1中时刻t2发生改变的条件是_。 图2中时刻t2发生改变的条件是_。(4)若反应在20L密闭容器中进行,当在一定条件下从反应开始经过5秒达到化学平衡,经测定氢气的体积为13.44升(已折合成标准状况),则用氢气表示该反应从开始到平衡时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答案(1)吸(2分)(2) C、F (2分)(3)加入催化剂或增大体系的压强(或减小体系体积)(1分) 降低温度(1分)(4)0.006mol/L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无店铺零售服务项目风险识别与评估综合报告
- 2025年刮墨刀项目效益评估报告
- 办公用地申请书
- DB2201-T 52-2023 枝角类室内高密度培养技术规范
- 100以内加减乘除能力提升练习活动1000题(可打印)
- 一建《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试题库资料练习含【答案】卷32
- 知识产权在医疗科技创新中的保障作用
- 校园绿化与生态教育的融合创新
- 电子商务平台数据监测全解析
- 电机控制技术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商业价值
- 《HSK标准教程3》第10课
- 中医康复治疗技术复习试题及答案
- 屈光手术分类
- 系统上线验收合格证书
- ABO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
- 【重庆长安汽车公司绩效管理现状、问题及优化对策(7600字论文)】
- 计算机网络毕业论文3000字
- 农村公共基础知识
- BBC-商务英语会话
- SolidWorks培训课件完整版
- 2023年浙江首考读后续写真题讲评课件 高三英语二轮复习写作专项+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