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职财经类专业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构建的研究与实践_第1页
基于高职财经类专业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构建的研究与实践_第2页
基于高职财经类专业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构建的研究与实践_第3页
基于高职财经类专业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构建的研究与实践_第4页
基于高职财经类专业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构建的研究与实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基于高职财经类专业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构建的研究与实践-精品资料 本文档格式为WORD,感谢你的阅读。 【摘要】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必由之路,是高职教育能否办出特色和水平的重要前提。课题组在对高职财经类专业校企合作现状进行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高职财经类专业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构建的框架,并以武汉交通职业学院为例进行了实践探索。 【关键词】高职,财经类专业,校企合作,长效机制 一、高职财经类专业校企合作现状调研分析 (一)调研基本情况。2012 年 11 月至 2013 年 7 月,根据武汉交通职业学院财经类专业校企合作情况,基于一定的理论假设,课题组选取了部分兄弟院校(相关高职院校财经类专业所在院系负责

2、人、财经类专业教研室主任、部分骨干教师、分管领导)及企业相关负责人作为调研对象,分析高职财经类专业校企合作机制发展的现状及归因。调研以访谈为主,辅之以问卷调查,对同一对象访谈与问卷调查不重复,调研对象的选取采用便利抽样方法。 数据处理主要采用归纳法。本次调研共访谈6 所高职院校的相关人员 20 人,发放问卷 40 份,回收问卷 35 份,回收率为 88%,所回收问卷全部有效;共访谈10家企业的相关负责人 12 人,发放问卷100 份,回收 86 份,回收率为 86%,其中有效问卷 73份,有效率为 85%。 (二)高职财经类专业校企合作现状及归因分析。自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

3、若干意见下发以来,几乎所有高职院校都与企业开展了不同形式的校企合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相对于工科类专业校企合作来说,财经类专业校企合作成效甚微、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难度更大。主要体现在: 1.财经类专业服务企业能力和人才需求特点影响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意愿 (1)大部分高职院校财经类专业服务企业的能力较低:一是教师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强。二是学生为企业创造价值的能力不足。学生实践能力不强,在顶岗实习中难以直接胜任管理、经营工作岗位为企业创造效益。 (2)财经类专业人才需求特点为毕业生所面向的均为岗位点,不像工科类专业通常面向的是岗位群。几乎每一个企业对财经类各专业人才均会有一定需求,但绝大

4、部分企业每年对财经类某一具体专业的人才需求量又不会很大。而且财经类专业人才的专业技能在各行业、企业与职业间的通用性较强,就业的流动性较大,极易造成在一家企业进行顶岗实习的学生在毕业后转向其他企业或行业,从而使出于人才需要而与高职财经类专业进行校企合作的企业,很难从为毕业班学生提供顶岗实习机会等投入中获得应有的回报。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意愿。 2.政府层面政策激励和资金支持缺位影响校企合作的操作力度。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属于中央管理较多,学校自主权相对较少的类型。虽然政府管理的较多,但是在决策权和实际投入方面并没有相应的配套措施,并且政府在文件引导的同时缺乏相应的立法保障,特别是在

5、校企合作方面,在实际中却缺乏可操作性的条例,直接影响校企双方在操作层面上对合作的推动力度。 在被调查的6所高职院校中,财经类专业所在院系基本上都没有制订对校企合作进行考核与奖惩的可操作办法。100%的访谈对象认为,目前高职财经类专业校企合作的开展尚处于一种由专业教师与企业相关负责人的私人关系维系的状态。同时,国家对企业是否负有人才培养的责任和义务并没有明确的规定,对于不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也没有法律上的责任认定和相应惩罚措施,企业普遍缺乏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80%的被访谈企业相关负责人明确表示,企业在短期内不会与高职院校开展“订单培养”等深层次的校企合作。 3.高职院校缺少独立完善的校

6、企合作管理机构影响校企合作的深入程度。专门机构的设置对于高职院校开展校企合作是非常有必要的。学校应设立专门的机构,保证校企合作有人、有权、有责。但调查显示,6所高职院校中只有个别成立了校企合作办公室(或交流处),并且由于刚刚运行,效果还不是很明显,其他的学校大都是设在教务处或其他某一个机构下面,没有专人专职,直接影响校企合作的深入程度。调查显示,近年来高职财经类专业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校企合作,如:人员互兼互聘,实训、实习基地建设,合作编写教材,企业在高职院校设立奖(助)学金等,取得了一定的合作成果,但合作的深入程度不够。 4.行业协会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不够。在社会注重学历的大背景下,人们

7、对高职院校大多还存在一定的偏见,而我国的行业协会又不够发达,难以全面承担起为校企合作牵线搭桥,提供服务和协调矛盾的责任。因此,校企合作缺乏一个中立、公正的第三方组织,一旦在合作的过程中双方发生矛盾和争议,就容易产生纠纷而影响今后的合作。在调查的学校中,有财经类行业协会的参与的学校为零。 总之,高职财经类专业目前的校企合作尽管为培养适应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高素质技能人才提供了较为有效的途径,但是离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合作目标:建立起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组合,将高校教育资源的优势转化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的整体效益相去甚远,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缺乏适合专业特点的校企合作长效运行

8、机制。 二、高职财经类专业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构建 基于系统论等相关理论的研究和实践调查,课题组尝试着提出了高职财经类专业校企合作机制构建的主体、目标和内容等基本框架,以期对我院财经类专业乃至其他兄弟院校财经类专业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构建予以理论上的指导。 (一)高职财经类专业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构建的主体 1.政府。政府作为校企合作中的主导者,在校企合作中应承担责任、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在机制上保证校企合作的顺利进行。除制定相关的政策文件外,确立法律法规、建立有效的机制才是校企合作顺利开展的基础,这也是一些发达国家校企合作成功的经验。 2.学校。学校作为校企合作中的主要参与者,在校企合作推进过程中应

9、发挥以下作用:首先,在观念方面,高职院校应打破自我中心的惯性思维,在合作中要经常地换位思考,学校领导人要走出学校,深入企业,了解企业在人才结构上的需求,为参与办学的企业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其次,学校应根据市场的人才需求进行专业课程改革,调整和规范专业建设,邀请企业专家等在行业标准下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第三,学校可以充分利用企业丰富的优质资源, 通过学校的教学场所和企业办公场地互换等方式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建立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体系。第四,学校通过与企业合作,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加大企业兼职教师的比例并在制度上保证其合法权益,增加专业教师到企业工作经历的

10、比例,建立“双师型”教师的资格认证体系。 3.企业。企业作为校企合作中的另一个主要参与者,是校企合作中必不可少的主体。但其在校企合作系统中应有的地位和功能是什么?课题组认为:企业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应该成为与学校平等的主体,共同参与人才培养,享受对等的权利和义务。只有校企双方都有合作的意愿和行动时,学校和企业才有合作的可能。但营利性组织和非营利性组织的行为规则和利益诉求是不一样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作为营利性组织,有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因此在校企合作中往往出现趋避现象。只有企业拥有权益的制度保障和实现利益诉求,才能调动其参与合作的积极性。 4.行业协会。行业协会是校企合作中的指导者。尽管国

11、家早已意识到职业教育发展需要行业组织的支持,在法律和政策性文件中也提到了行业在职业教育发展中的重要性,但并没有出台关于对行业的责任、权利和义务的实施细则和评价体系。事实上,行业协会在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中可以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是连接学校和企业间的桥梁,也是职业资格标准的主要制定者,可以传播行业的市场信息,参与职业院校培养目标的制定。 在四方主体到位的前提下,高职财经类专业校企合作的整个过程就是在行业协会的指导下,学校和企业联合,在政府的主导作用下,多方合作,共同培养人才的过程。 (二)高职财经类专业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目标和内容 高职财经类专业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构建的目标是建立稳定、高效、双赢的合

12、作机制,双方在课程、实训基地、师资、学生等方面合作共建,以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 1.共同开发课程。首先满足企业和社会的需求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学校和企业合作,共同调研专业所面对的职业岗位,分析每个职业岗位的素质和能力要求,确定岗位的主要工作任务和典型工作任务,确定相应岗位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定专业培养目标,全面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并做到每年进行一次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以及新设专业的设计和开发,持续不断地满足企业和社会的需求。其次,校企合作以行业标准为依据设计和制定课程标准,通过课程标准为课程实施提供方向性的指引作用。第三,通过课程实施实现课程的设计理念、目标与作用。实

13、施过程中通过学校和企业之间在教学资源、师资队伍以及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的合作达到互利共赢的效果。最后,在课程评价与改进环节,学校和企业共同参与,并邀请行业协会内的专家、学生代表等,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成效进行综合性评价,使课程内容更加贴近社会、企业要求,并为新课程的开发提供依据。 2.共建实训基地。实训基地是高职院校实施专业实践教学的主要场所。从许多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实践可以看出,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并不难,难的是建成之后的稳定运行和作用的发挥,因此必须建立适合校企双方情况的基地管理制度和评估指标体系,把能否满足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需求和人才培养质量作为衡量共建实训基地成功与否的重

14、要条件,定期进行评估。 3.共同培养师资。一方面,高职“双师型”教师的培养,需要和企业联合,共建实践基地和培训基地,定期组织教师去接受相关的培训,更新知识技能;同时,学校也可以引进企业的专家或专业技能型人才到学校担任专职和兼职教师,共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合作的关键在于对教师采用绩效工资制等措施,调动教师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对聘用的兼职教师也给予待遇上的保障,保证兼职教师的教学热情。 4.共同培养学生。校企共同培养学生的一个主要途径是实行顶岗实习,通过顶岗实习帮助学生提高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而实施的关键在于顶岗实习长效机制的建立和形成。这不仅需要校企双方的密切合作,更需要政府部门的支持:首先,

15、学校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建立完整、系统的顶岗实习机构和制度;其次,要制定相应的法律条例,明确规定企业的责任和义务,使顶岗实习有法律保障和支持;三是制定鼓励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愿意接受学生参与顶岗实习的政策;四是制定学生顶岗实习权益保障制度,明确顶岗实习津贴、工作时间、工伤处理办法等。 三、构建高职财经类专业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实践探索 (一)武汉交通职业学院校企合作交流处的设立。2013年伊始,武汉交通职业学院校企合作交流处正式设立。尽管很多工作还在筹备当中,但陆续随着湖北省物流职教集团的成立、校友会等平台的搭建,学校多个专业深入开展校企合作的效果逐渐显现。期待在校企合作交流处的大力推动下,由经济

16、管理学院牵头,尽快组建湖北财经职教集团,明确集团成员的义务与责任,以集团身份联合开展校企合作、拓展合作企业、深化合作方式,集团成员以联合办学、产教合作、 订单培养、 职业培训、 师资交流、学生成才等为纽带,促进现代职业教育制度的建立,满足湖北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财经人才的需求,实现政、行、校、企职业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共享。 (二)建立校企合作动力机制。企业的首要目标是追求经济利益。如果在实现社会效益的同时,也能给企业带来经济上的收益,企业就会主动参与其中,这样的校企合作才是可持续的。要增强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动力,关键是要提升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的地位,改变学校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一元主导地位,国

17、内外校企合作成功的经验均表明:校企合作的成功和政府对校企合作的重视程度、政策的倾斜度以及投入的资金密切相关。政府应通过立法、税收优惠等措施解决企业对校企合作不重视的问题,给高职校企合作构建良好的社会发展环境。如若组建湖北财经职教集团,集团还可出台相应产业规划、就业优惠、激励政策等相关措施,为利益相关者提供优良的人力支持和智力支撑,促进利益相关者与学校紧密合作。 (三)建立校企合作制约机制。如果只有动力机制而缺少制约机制,很可能导致企业为获得奖励或是规避处罚而参加校企合作。这不仅不能有效深化校企合作,反而可能会成为校企合作形式化的催化剂。因此,要想最大限度地激发企业参与合作的动力,必须制约机制与

18、动力机制并存。这种制约除了国家法律、制度和道德外,至关重要的就是合作双方之间有关制度和协议的约束。首先双方在合作开始之前要健全与完善校企合作的工作制度和措施;其次是要制定完善规范的合作协议文本,明确责任和利益的分享(课题组已草拟一份合作协议范本);第三,双方自觉遵守协议并加强沟通。 (四)建立校企合作保障机制。高职财经类专业与企业能否合作,取决于双方利益平衡点的寻找和把握,而合作能否长久,则取决于合作过程中保障机制的建立。就学校而言,除建立校企合作专门管理机构,做好合作规划和资源优化,建立符合校企合作需要的学校管理制度外,在合作项目管理方面,还应建立具体的合作目标体系和实施细则,有效地进行过程监控和绩效评估。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