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微生物学大实验实验指导编者:生物技术教研室2007.3目录实验一酵母菌的培养与分离 2实验二酵母菌的鉴定 7实验三酵母菌耐受能力的测定 19实验四酵母菌发酵工艺条件的优化 22实验五耐高温酵母菌株的诱变选育 24实验六酿酒酵母细胞固定化与酒精发酵 27耐高温酒精酵母菌的选育及发酵条件的研究实验一 酵母菌的培养与分离一、实验目的学习培养和分离酵母菌的技术和方法二、基本原理大多数酵母菌为腐生,其生活最适 pH为4.5 -6,常见于含糖分较高的环境中,例 如果园土、菜地土及果皮等植物表面。酵母菌生长迅速,易于分离培养,在液体培养基 中,酵母菌比霉菌生长得快。利用酵母菌喜欢酸性环境的特点,常用酸性液体
2、培养基获得酵母菌的培养液(这样做的好处是酸性培养条件则可抑制细菌的生长) ,然后在固体培养基上用划线法分离之。三、实验主要内容和要求(一)本次实验的方案由同学们自己制定,实验包括:1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 , 乳酸马铃薯葡萄糖培养液的配制。2. 菌株的筛选 ,根据一定的生产目的并从特定的样品筛选出高产酒精的适宜的酵母菌 株。3. 酵母菌的分离,要求接种一次,28-30 C,培养24小时,转接一次,28-30 C,培养 24小时,并用镜检的方法独立判定所分离菌株是否为酵母菌。4. 用划线分离法对酵母菌进行纯化,要求每组挑取单个菌落,连续划线分离4代,镜下为单一纯菌株,每组扩繁 10支斜面菌种,备用。
3、四、实验的准备1、甘蔗、成熟葡萄或苹果等果皮、0.1%美蓝染液、1ml的无菌吸管、无菌培养皿等。2、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原料:马铃薯( 200克)、葡萄糖( 20克)、琼脂( 15-20 克)、蒸馏水( 1000ml) 配制方法:(1)先将马铃薯去皮,切片,称200克并加蒸馏水1000ml,煮沸半小时,用纱布 过滤,补足蒸馏水量至 1000ml ,制成 20%的马铃薯汁。(2)在208的马铃薯汁中加入琼脂,煮沸溶化,补足水分并在115C条件下高压灭菌20分种。( 3)加入葡萄糖,制成培养酵母菌的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3、乳酸马铃薯葡萄糖培养液:配方同上,但不加琼脂而加乳酸,按每1000m
4、l培养液中含5ml乳酸的量加入,并分装试管。五、实验设计l 、接种:取一小块果皮,不需冲洗,直接接入乳酸马铃薯葡萄糖培养液管中,置28-30 C,培养24小时,可见培养液变混浊。2、培养,用无菌吸管取上述培养后培养液 0.lml ,注入另一管乳酸马铃薯葡萄糖培 养液中,置28 一 30C再培养24小时或稍长(过长则霉菌长出)。3、 观察:用无菌操作法取少许菌液置于载玻片中央的0.l8 美蓝染色液中,混匀后 加盖玻片制成水浸片,先用低倍镜后换高倍镜观察酵母菌的形态和出芽生殖情况。活酵母菌可使美蓝还原,从而使菌体不着色,用此方法可判断酵母菌的死活。4、分离: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溶化后制成平板。用
5、划线法分离酵母菌培养液, 从而得到单个菌落。挑取单个菌落反复再次划线分离纯化,最终可获得纯培养。六、实验注意事项1. 配制培养基时,应注意琼脂的加量,不同规格及批次的琼脂的加量应由实验确定, 不能照搬书上的加量。2. 对培养基加热时应注意琼脂的糊底与暴沸。3. 灭菌锅操作时,首先应注意水一定要加足够,排气要彻底,其次灭菌期间不要离开 人,灭菌结束后,关闭电源,拔掉插头,最后放气一定要缓慢,均匀,气放彻底才能开 锅,取锅内物品,应小心,防止烫伤。4. 接种前应注意无菌工作台的消毒与杀菌,接种时应注意手与接种工具的消毒。七、实验结果的观察及记录1.24 小时,观察试管内培养液的情况并作记录,每组转
6、接 2支试管。2.48小时,观察试管内培养液的情况,镜检培养液内菌的数量,粗略判断是否为酵母 菌并作记录,每人蘸取培养液进行划线分离,并作记录。3.72小时后,观察培养皿内菌的生长的情况,挑取单个菌落进一步划线分离,直到为 纯菌落。4. 每组转接 10支斜面试管,备用。八、实验的延伸自然条件下酿造苹果酒,葡萄酒、猕猴桃酒。七实验报告要求1. 实验完毕后,每位同学都应独立作出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应类似于小型论文格式。2. 实验报告内容包括:(1)立题意义。(2)实验设计。(3)实验步骤详细记录。(4)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讨论和总结。(5)实验延伸。(6)实验心得体会。附 1:果酒的酿制方法、目的要求了
7、解果酒酿制原理,学习苹果酒酿制技术。二、基本原理果酒是一类营养丰富、含酒精度低的上乘饮料。它是用含一定糖分和水分的果实压 汁,经微生物发酵而成。其生化作用,除酒精发酵的主产物外,还有甘油、醋酸、琥珀 酸、杂醇油等的形成;同时,陈酿期中,各种酸类与醇类的酯化反应,赋予果酒特殊的 香味;果酒中的单宁、色素、果屑微粒及蛋白质(包括酵母尸体)等的氧化和下沉,使 酒液澄清、风味增浓。各种果酒以原料而称名。除坚果外,所有栽培果,野生果均可做酿果酒的原料。本 实验以苹果酒为例,学习其酿制方法。三、实验材料1 、菌种 在7 Be麦芽汁琼脂斜面培养基上的葡萄酒酵母(s.cerevisaeellipsoieleu
8、s )。2、 器材 苹果汁培养基,7 Be麦芽汁培养基,10ml/管、100ml/三角瓶等装 量,白糖,食用酒精,亚硫酸,果胶酶,发酵缸,破碎机,果汁分离器等。a. 苹果汁培养基粗滤新鲜果汁(蔗糖调至13 Be,酸度0.5%以下)1000mlK2HPO4 0.1g MgSO4 -7H2O 0.1g配好后,加热煮沸35分钟,静置10小时以上,过滤、分装,0.7Kg/cm2灭菌20 分钟。四、实验步骤(一)酒母培养1 、菌种活化(一级种) 取装有10ml苹果汁或7 Be麦芽汁培养基1支,按无 菌操作法接种葡萄酒酵母菌一环,混匀后置 2830C下培养25天(用苹果汁活化菌 种时需培养 5天以上),镜
9、检酵母繁殖良好,无杂菌即可。2 、母发酵剂制备(二级种) 在装有100ml苹果汁培养基的三角瓶中,接12ml 经活化的葡萄酒酵母菌液,于 28C下培养23天,当培养液表面有气泡产生,嗅之有 酒香味、取样镜检无杂菌时使用。3、 生产发酵剂的制备(三级种)方法与母发酵剂相同,只是采取更大的容器。一 般采用5001000ml的三角瓶或卡氏罐,盛装占容积 1/23/5的果汁培养液,灭菌 冷却后,按10%接种量接人母发酵剂,在2528C下培养2448小时,待发酵正常, 镜检无杂菌方可使用。4、如果使用活性干酵母,添加量为 20g/L发酵醪,复水用水量是干酵母重量的 5 10倍。复水用水的温度应保持在40
10、C左右(3843C),将酵母静置510min后搅拌, 酵母在水中的时间不能超过 30mi n。然后使酵母溶液缓慢冷却到与将被接种发酵醪的温 差小于10C,然后直接加入发酵醪。(二)果酒生产工艺流程如下:果胶酶苹果一分选除杂下清洗一破碎一压榨一粗果汁一果楂、苹果酸、丹宁活化酵母f母发酵剂f生产发酵剂蔗糖f发酵f皮渣分离f后发酵f原酒ff 换捅除渣f贮存陈酿f配制f贮存f澄清过滤f装瓶f巴氏灭菌f封口f成品。(23次)操作要点:1、分选 取成熟苹果,除去腐烂、干疤和伤果。2、清洗 清水充分洗涤,除去果皮上的污物、杂质及药剂,以保证原料干净卫生。3、破碎 为易于压榨, 提高出汁率, 需进行破碎。 用
11、破碎机破碎至果块粒度 05cm3 左右,并除去果籽。4、压榨分离 破碎后立即进行压榨分离。 分离出的果汁中不得夹带果肉, 同时需添 加适量苹果酸调整含量 (要求果汁总酸含量为 5gL) ,并加入 0.1 0.15g L 的果胶酶, 促进果胶分解,使果汁澄清并提高酒的风味。由于苹果汁易被自身含有的多酚氧化酶氧化,故需加 SO2 还原剂抑制酶活性,同时 SQ也具有杀菌、防腐和澄清果汁作用。SO来源,除工厂应用液态 SO外,实验室常加 入亚硫酸钠(NqSQ)和偏重亚硫酸钾(K2S2Q5),其用量为果汁量的0.02 %即可。5 、前发酵 取澄清果汁放入经干热灭菌的发酵缸中, 装量占缸容积的 45,按
12、3 5%的接种量接入酵母生产发酵剂进行发酵,保持品温在1822 C之间,最高勿超过25 C,发酵应在712天内结束。一般苹果汁糖分约为11%,经发酵后,酒精含量约达 6%以上,前发酵结束后,原酒酒度应大于 8%( V),残糖v 20g/ L,总酸(苹果酸) 5gL。6 、后发酵 前发酵结束后,迅速将酒液与皮渣分离,酒汁转入经干热灭菌的发酵缸中,进行后发酵,使残糖继续分解。期间,控制品温在1822C之间,不要超过25C, 时间 1 个月,即得原酒。要求残糖含量小于 2gL 以下,挥发酸(以醋酸计)小于 0.6g / L,总酸(以苹果酸计)大于 5g/L。7 、换桶除渣 为使已澄清的原酒与其酒脚(
13、沉淀物)及时分离,以免酒脚产生异 味而影响酒质,故需进行换桶(缸) 。换桶次数新酒每年换三次。8 、贮存陈酿 应满桶贮存。陈酿即酒的老熟,经长期密闭贮存,可使酒质澄清、风味醇厚。贮存室温816C,存期半年以上。9 、配制 原酒贮存半年后可开始配制。配制时,按工艺规定将不同原酒按一定配 比相混,然后添加适量的糖、酒精、继续贮存半年以上。10、澄清过滤 可采用冷冻法使其澄清,即于-4 C左右存放7天,然后冷过滤。澄 清后的酒置-5-7C下冷冻3天不发生混浊沉淀,或暴露空气中氧化4天不变混浊即为 合格。11 、装瓶灭菌 装瓶后需进行巴氏灭菌,即在 63T下处理15分钟,冷却后封口保 存。五、实验报告
14、1 、简述苹果酒的酿制法。2 、二氧化硫在果酒酿制中的作用是什么?六、思考题1 、酵母菌酿酒的原理是什么?2 、果酒酿制中为何要加入果胶酶?实验二 酵母菌的鉴定酒精生产中所用酵母菌在微生物学中的分类依据是什么微生物学的类别分门、纲、目、科、属、种,生产酒精用酵母菌属于微生物中的真菌门、子囊菌纲、原子囊菌亚纲、内孢霉目、内孢霉科、啤酒酵母属、卡尔斯伯酵母 属等。酵母菌的分类依据是根据它的形态特征、生理生化反应特征来确定的。在分类前 将菌体细胞进行分离纯化,得到由单细胞长成的菌落,然后再进行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 鉴定。( 一 ) 形态特征的鉴定把酵母菌接种到麦芽汁固体培养基上,让它长成菌落,观察其菌
15、落的形态、颜色、 质地、边缘、表面等特征。把它再接种到液体麦芽汁培养基中,观察是否能产生醭、试 管或培养仪器表面壁上能否形成菌环,培养液中是否产生沉淀、混浊程度等。另外,还 要取样在显微镜下观察其单细胞的形态、大小、能否形成孢子、孢子的大小以及繁殖方 式等。( 二 ) 生理生化特征的鉴定酵母菌的生理生化特征主要表现为发酵葡萄糖、果糖、蔗糖、麦芽糖等糖类的能 力。同时,还需测定利用其它碳水化合物、 同化酒精、 耐酒精,利用硝酸盐还是硫酸盐, 发酵产酸、产醋、耐温、耐酸、抗重金属离子、抗杂菌性等的能力。 最后,根据以上得出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特征,查阅有关资料,把具有相同特征的一 类酵母菌,就可以
16、归属于某一属。怎样鉴定酵母菌在液体培养基中的培养特征 ?将酵母菌种接种于米曲汁或麦芽汁液体培养基中,放于恒温培养箱内以28 30 G呆温培养 1824、2448、4872小时,取出观察各个时期液体培养基表面有无白色浮 膜物-醭的存在,各个不同时期培养基中有无沉淀或沉淀的多少、有无混浊和混浊程度、 试管或其它培养器壁上有无菌环形成,最后取出各个不同时期的样液,注入酵母细胞计 数器- 血球计中,放置显微镜下观察单个细胞的形态变化情况、液泡的大小、细胞数增 加的多少以及培养基中pH值的变化情况等,并测定其酒精和二氧化碳的生产量。然后 根据不同的反应情况,作好详细的原始记录,便于以后培养菌种时比较和参
17、考。 酵母菌生理生化试验一、酵母菌糖发酵试验(一)实验目的 了解鉴别酵母菌的实验方法。(二)实验原理 酵母菌在厌氧条件下能分解糖类,产生各种有机酸、气体和其它产物。酵母菌种类不同 对各种糖类的发酵能力各异。因此,这是鉴别酵母菌种类的一项重要依据。酸的产生可根据培养基中溴甲酚紫 (pH6.8-5.2 由紫变黄)或溴麝香草酚蓝 (pH7.6-6.0 由蓝变黄)指标剂颜色的改变来确定。产气可由发酵管气泡的产生予以证实。(三)材料糖发酵基础液, 1.6%溴甲酚紫或 0.2%溴麝香草酚蓝溶液,葡萄糖、 乳糖、半乳糖和麦芽 糖,啤酒酵母斜面菌种。(四)实验内容1、糖发酵基础液配制好后,按培养液容量的 1%
18、加入糖,分装于杜氏发酵管中(培养液的高度约为4-5厘米),再在试管内加入倒置的小玻管(约0.4 X 2.0 2.5厘米)一支。 每种糖设三个重复管,V121C 高压灭菌15分钟。2、将酵母分别接入上述各发酵管中,置 30C 下培养48-72小时,另以不接种者作对 照八、3、如产酸则培养液pH值下降而变黄色;如产气,则必先产酸,并在杜氏小管顶端出现 气泡 4、结果记录。以“ ”表示产酸,“ 0” 表示产气,“”表示产酸产气,“”表 示无变化,“碱”表示产碱。二、酵母菌碳源同化试验(一) 实验目的 了解酵母菌对各种碳源的利用情况。(二) 实验原理碳是酵母菌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约占酵母菌体重量的50
19、%,为酵母菌生命活动提供所需的能量和组成其结构的物质。酵母菌对各种碳源的利用,因种类不同而异。这是酵母 菌分类鉴定的一个重要依据。(三) 材料无碳基础培养基,啤酒酵母斜面菌种, 0.5%的葡萄糖、蔗糖、乳糖、半乳糖、麦芽糖溶 液。(四) 实验内容1、液体试管法(1) 每管加无碳基础培养基 5 毫升,加被测试的某种碳源,并以葡萄糖作为对照。(2) 接入啤酒酵母,28C 下培养1-2周,观察结果。2、生长图谱法(1) 无碳培养基内加入2%的水洗琼脂,融化后冷却至45-50C,到至平板。(2) 接种新鲜培养的啤酒酵母于 1 毫升无菌生理盐水内,搅匀后倒入上述未凝平板内, 摇匀待凝。(3) 皿底用特种
20、蜡笔写上被测试各种碳源的标记。(4) 用不锈钢匙,按标记加入相应的米粒大小的碳源,并以葡萄糖作对照。(5) 28E 下培养24-48小时后观察结果。3、结果观察(1)液体试管中是否形成醭,环岛等。(2)生长图谱中测量菌落大小,说明对碳源的利用情况。三、酵母菌氮源同化试验(一)实验目的了解酵母菌对各种氮源的利用情况。(二)实验原理酵母菌蛋白酶不分泌于菌体外,故酵母菌对复杂的蛋白质不能利用,酵母菌对一些较简 单的含氮化合物的利用程度也不一致。(三)材料无氮基础培养基,啤酒酵母斜面菌, 0.5%的蛋白胨、硫酸铵、硝酸铵和尿素溶液。(四)实验内容1、液体试管法 方法同二,以被测试的氮源代替碳源,不加任
21、何氮源作空白对照。2、生长图谱法 方法同二,以被测试的氮源代替碳源,不加任何氮化物作空白对照。3、结果观察( 1)液体试管中溶液 pH 值的变化。 (2)生长图谱中测量形成菌落的大小,说明对各种氮源的利用情况。四、酵母菌生长曲线的测定试验(一)实验目的 掌握单细胞微生物群体生长曲线的几种测定方法。(二)实验原理酵母菌属于单细胞真核型微生物,把一定数量的酵母菌接种于的液体培养基中,在适宜 的温度下培养时,它的生长过程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在其生长过程中,定时取样测定酵 母菌细胞数量,然后以酵母菌细胞数的对数作纵坐标,生长时间作横坐标,绘制所得的 曲线叫生长曲线。此生长曲线大致可划分为四个阶段:调整期
22、、对数生长期、稳定期和 衰退期。(三)材料酵母菌增殖培养基,苹果酒酵母斜面菌种。(四)实验内容1、将培养 24 小时左右的酵母斜面菌种, 用无菌水洗下菌苔, 以 3000转/ 分的速率离心, 得菌体。将酵母菌体沉淀物再用无菌水洗 2-3 次后,制备酵母菌悬液(细胞数量约 106 左右/ 毫升),测数备用。2、 取上述菌悬液1毫升于盛有清亮的酵母增殖培养液的试管中,下培养,以此 为起始时间,记录起始溶液的细胞数。并在培养 1, 2, 4, 6, 8, 9, 10, 11, 12, 14, 16, 20, 22, 24 小时时分别取样检测酵母菌细胞数量。3、酵母菌细胞数量的检测方法:活菌计数法。此
23、法是将以上定时取出的被检样品作一系列稀释后,取一定量体积(在0.1-1毫升之间)的稀释液涂布于盛有固体培养基的培养皿内,在下培养24小时左右,计算培养皿内菌落数就可测出溶液中活菌数量。方法:血球计数板计数法。此法是先将以上定时取出的被检样品作一系列稀释后,使 菌落数约为 105-106 个/ 毫升,取一滴稀释液滴于血球计数板内,在显微镜下直接计算 细胞总数。4、绘制生长曲线以酵母菌细胞数的对数作为纵坐标,以培养时间作为横坐标,画出酵母菌的生长曲线 并分析酵母菌群体的生长规律。五、实验结果的观察及记录(见表 12)六、思考题1. 为什么碘液反映无色糖化即可结束?2. 煮沸强度对麦芽汁质量有什么影
24、响?表1酵母菌分属鉴定结果菌 种 号形态特征生理特征群体个体假菌丝子囊孢子葡萄糖发酵类淀粉化合 物的生成硝酸钾 同化肌醇 同化其他巨大菌落沉淀瞨环岛细胞形状大小无性繁殖方式Kley nGorodkowa马铃薯块石膏块表2酵母种的鉴定结果记录菌 株形态特征生理特征糖发酵糖同化菌落瞨 膜细 胞 形 态 大 小无 性 繁 殖 方 式假 菌 丝子囊鞄子葡 萄 糖乳糖半 乳 糖麦 芽 糖蜜二糖蔗 糖棉子糖葡 萄 糖乳糖半乳 糖麦 芽 糖蔗 糖纤维二糖蜜二糖海藻糖L阿拉伯糖D阿拉伯糖棉子糖D木糖可 溶 性 淀 粉山 梨 糖菌 株氮源同化醇类同化在 无 维 生 素 培 养 基 上 生 长其他维生素需要硝 酸
25、 钾硫 酸 铵乙 醇甘 油山 梨 醇卫 矛 醇赤 藓 醇阿 东 醇肌 醇甘露醇牛 奶 反 应油 脂 分 解抗 放 线 菌 酮产 生 类 淀 粉于37 C生长耐 高 渗 透 压生物素微 生 素Bi微 生 素B2微 生 素B6微 生 素Bi2叶 酸烟 酸泛 酸 钙对 氨 基 苯 甲 酸附 1 麦芽汁培养基的制备: 麦芽汁制备俗称糖化。所谓糖化是指将麦芽和辅料中高分子贮藏物质(如蛋白质、淀粉、 半纤维素等机器分解中间产物)通过麦芽中各种水解酶类(或外加酶制剂)作用降解为低 分子物质并溶于水的过程。溶解于水的各种干物质称为浸出物,糖化后未经过滤的料液称 为糖化醪,过滤后的清夜称为麦芽汁,麦芽汁中浸出物
26、含量和原料干物质之比(质量分数) 称为无水浸出率。方法一(1) 取50g麦芽,在EBC标准磨上粉碎;(2) 将已经粉碎好的麦芽粉放入已称重的糖化杯中,力卩200mL46C水,不断搅拌并在46C水浴中保温 30min;(3) 使醪液以1C / min速率升温到70C。此时杯内加入100mL70C水,保持恒温。( 4) 5min 后用玻璃棒取麦芽汁 1 滴,置于白滴板上,再加碘液 1 滴,混合后观察碘液颜色 变化。直到碘液呈纯黄色不再变色,停止保温,糖化结束。(5) 在1015min内急剧冷却到室温;(6) 冲洗搅玻璃棒拌器,擦干糖化杯外壁,加水使其内容物准确称量为450g;( 7)用玻璃棒搅拌糖
27、化杯,并注于漏斗中进行过滤,即获得麦芽汁。方法二称取市售麦芽粉或大麦经浸泡、 发芽、干燥、粉碎的麦芽粉, 按每 Kg 麦芽粉加入 6065C 温热水3.54kg。于5560C保温糖化3-4小时,用碘液检查,然后4层纱布过滤,过滤 液中加鸡蛋白加水20 mL调匀之生出丰富的泡沫为止,然后倒在糖化液中搅拌煮沸后用4层纱布过滤,即得到澄清、透明的麦芽汁,灭菌后方可备用。附 2 酵母菌鉴定常用培养基1. 酵母菌生孢培养基( 1 )麦氏琼脂葡萄糖1gKCL1.8g酵母浸膏2.5g醋酸钠8.2g琼脂12g蒸馏水1000ml115C 灭菌 20min(2)胡萝卜培养基将葫萝卜切成的67cm的长条,下后上薄,
28、装入培养管中,加水 1ml,杀菌,即成。( 3)Gorodkowa 氏培养基消化蛋白1g葡萄糖0.1g氯化钠0.5g琼脂1.2g水100ml豆芽汁培养基黄豆芽125g加1L,煮沸半小时,过滤后补足水至 1L。115C灭菌30min酵母浸汁加60g干酵母粉于1L水中,必要时加入一些蛋清以澄清滤液,121T灭菌15min,趁热用双 层滤纸过滤;115C灭菌15mi n。4. 同化碳源基础培养基(NH4)2S040.5%,KH2P040.1%, MgS04-7H200.05%,酵母膏 0.02 %,水洗琼脂 2%。115C灭 菌 15min同化碳源液体培养基(NH)2SO0.5%,KH2PQ,MgS
29、O7H200.05%,CaC2-2H200.01%.NaCI0.01%,酵母膏 0.02 %,糖或其 它碳源 0.5%。5. 同化氮源基础培养基葡萄糖 2%, KH2PO4OH%, MgS04-7H200.05%酵母膏 0.02%,水洗琼脂 2%用蒸馏水配,培养基过滤后分装大试管,每管20ml,1l5C灭菌15mi n。附 3 酵母各属检索表(一)1.生子囊孢子(简称孢子),营养细胞芽殖 (二)。2. 生子囊孢子,营养细胞裂殖或兼有芽殖 (三)。3. 不生子囊孢子,但生掷孢子营养细胞芽殖 (四)4. 不生子囊孢子及掷孢子 (五 )(二)营养细胞芽殖,生子囊孢子1. 除芽生细胞外,有真菌丝 (1
30、)拟内抱霉属(EndomycopsiS2. 无真菌丝( 1)营养细胞多边芽殖( A)( 2)营养细胞两极芽殖( B)(A) 1.抱子圆卵形,光面,无凸线(I)2. 抱子半圆形,光面,无凸线(U)3. 抱子痣面(川)4. 抱子有凸线(W)5. 抱子长条形(V)6. 生袋状子囊,抱子多到16个,圆形 (2)油脂酵母属(LipomyceS(I) 1.抱子14个,圆,卵形,光面,无凸线;营养细胞多边芽殖,圆形,卵形,长形。 (3)酵母菌属(SaccharomyceS(a) 抱子生成时,子囊有二营养细胞结合而成。结合酵母亚属(Zygosaccharomyce)(b) 抱子生成时,子囊生试探接合枝,但无二
31、细胞结合现象 抱子圆酵母亚属(Torulaspora(c) 抱子生成时,子囊直接有营养细胞变成,无试探枝及结合现象 酵母菌亚 属( Saccharomyce)s2. 抱子 14 个, 光面, 无凸线; 圆 卵形, 但营养细胞两极芽殖, 为柠檬 形(4)类酵母属 (Saccharomycode)s(U)抱子为半圆形或肾形1. 抱子为半圆形, 多角形,或兼有圆形的 ( 5)毕氏酵母属 (Pichia)(a) 抱子生成时,子囊有二营养细胞结合而成。 接合毕氏酵母亚属(Zygopichia)(b) 抱子生成时,子囊有营养细胞直接变成毕氏酵母亚属(Pichia)2. 抱子为肾形 (a) 抱子生成时,子囊
32、有二营养细胞结合而成。 接合肾抱酵母亚属(Zygofabospora(b) 抱子生成时,子囊有营养细胞直接变成肾抱酵母亚属(Fabospo (川)抱子痣面1. 抱子痣面,无凸线;营养细胞多边芽殖 (7)德巴利酵母属(Debaryomyces8)纳酵母2. 抱子痣面,无凸线,子囊由接合子的芽子而成,营养细胞两极芽殖 属 (Nadsonia)3抱子痣面,圆或卵形,中腰有凸线;营养细胞多边芽殖, (9施氏酵母属(Schwanniomyces)(W)抱子有凸线1抱子痣面,圆或卵形,中腰有凸线 施氏酵母属2.抱子光面,圆或卵形,中腰有凸线,使整个形体如土星状 (10)魏氏酵母属( Williopsis
33、)(a) 抱子生成时,子囊有二营养细胞结合而成接合魏氏酵母亚属( Zygowilliopsis)(b) 抱子生成时,子囊直接由营养细胞变成 魏氏酵母亚属(Williopsis)3. 抱子光面,凸线生在一边,使抱子形如草帽,营养细胞多边芽殖(11)汉氏酵母属 (Hansenula)(a) 抱子生成时,子囊有二营养细胞结合而成接合汉氏酵母亚属(Zygohansenula(b) 抱子生成时,子囊直接由营养细胞直接生成 汉氏酵母亚属(Hansenula)4. 抱子光面,凸线生于一边,使抱子形如草帽,营养细胞两极芽殖, (12)抱子柠檬形酵母属 (Hanseniaspora)(V) 抱子长条,梭形或鞭形
34、。1. 一个子囊中只有一个抱子 ( 13)单抱酵母属 (Monosporellu)2. 抱子28个,长条带鞭毛,如鞭子 (14)鞭子酵母属(Nematospora3. 抱子无鞭毛 ( 1 5)蝇肠酵母属 (Coccidiasous)(B)营养细胞,两极芽殖,柠檬形。1. 抱子生成时, 营养细胞直接变成子囊 (4)类酵母属 (Saccharomycode)s2. 抱子上有凸线, 使之成草帽形 (12)抱子柠檬形酵母属 (Hanseniaspora)3. 抱子痣面, 子囊由接合子的芽子而成 (8)纳酵母属 (Nadsonia)三)营养细胞裂殖,或兼及芽殖,生子囊抱子。1. 由真菌丝(U)2. 假菌
35、丝发达(U)无真菌丝(I)(I) 只有裂生子,无真菌丝。1. 抱子圆形卵形 (16)裂殖酵母属(Schizosaccharamyce)s2. 抱子肾形 (17)北港酵母属(U)有真菌丝1. 有真菌丝,只裂殖生裂生子 (18)内抱霉(endomyceS2. 有真菌丝,芽殖兼及裂殖 (1)拟内抱霉属(EndomycopsiS。(四) 生掷抱子1. 掷抱子肾形,不对称,菌落红色或红 (19)掷抱酵母属(SporobolomyceS2. 掷抱子圆形或卵圆形,菌落无色或浅黄色 (20)布尔酵母属(Bullera)。(五) 不生子囊抱子或掷抱子1. 芽殖细胞及假菌丝外生真菌丝且分裂生裂生子 (21)芽裂酵
36、母属(Trichosporon)2. 芽殖细胞,假菌丝及真菌丝可能有,但无裂生子(I)。(1) 1.普通假菌丝甚发达,真菌丝可能有 (22)假丝酵母属(Candida)2.无真菌丝,假菌丝原始型或无(n)0(n) 1.生类胡萝卜素 (23)红酵母属(Rhodotorrula)2.无类胡萝卜素(m)o(川)1.两极芽殖,普通细胞常为柠檬形 (24)无抱柠檬形酵母属(Kloeckera)2. 三角芽殖,营养细胞常为三角形 (25)三角酵母属(Trigonopsis)3. 营养细胞瓶形,芽殖,子母细胞基部甚宽,生横膜(26)瓶形酵母属(Pityrosporum)4. 营养细胞一端为尖穹窿状,含糖培养
37、基中生大量的酸 (27)瓶形酵母属( Brettanomyces)5. 营养细胞圆形或卵圆形(IV)o(W)1.生荚膜及淀粉样物质,不发酵28)隐球酵母属 (Cryptococcus)。2. 无淀粉样 (29)圆酵母属(Torulopsis)。酵母菌亚属各种检索表(I) 1.只发酵葡萄糖(包括果糖及甘露糖)及半乳糖:(a) 细胞圆形,子囊抱子一个, 单抱子酵母(S.unisporuS(b) 细胞圆形,子囊抱子 2或多个 大连酵母(S.dairens)(c) 细胞卵形 球形酵母(S.globosus 。(n) 1.只发酵葡萄糖、半乳糖及蔗糖 S.ribis2.发酵糖类不同(m)o(rn) 1.只
38、发酵葡萄糖、半乳糖、蔗糖及棉子糖:(a) 同化麦芽糖 水果酵母(S.fructuum)(b) 不同化麦芽糖少抱酵母(S.exiguus)2.发酵糖类不同(W)(W) 1.只发酵葡萄糖、半乳糖及麦芽糖意大利酵母(S. italicus)2.发酵糖类不同(V) o(V) 1.只发酵葡萄糖、蔗糖及麦芽糖异质酵母(S.heterogenicus)2.发酵糖类不同(W) o(W)1.只发酵葡萄糖、蔗糖及棉子糖舍氏酵母(S. chevalieri)2.发酵糖类不同(叫)o(W) 1.只发酵葡萄糖、半乳糖、蔗糖及麦芽糖 士泰因酵母(S. Steineri)2.发酵糖类不同(毗)o(W) 1.只发酵葡萄糖、半
39、乳糖、蔗糖、棉子糖及蜜二糖微球酵母(S. microellipsodes)2.发酵糖类不同(区)(K) 1.只发酵葡萄糖、蔗糖、麦芽糖及棉子糖:(a) 细胞圆形 卵形酵母(S.oviformis)(b) 细胞卵到长形 白氏酵母(S.bayanus)。2.发酵糖类不同(X)。(X )1.只发酵葡萄糖、半乳糖、蔗糖、麦芽糖及棉子糖:(a) 细胞圆形及卵形 酿酒酵母(S.cervisiae(b) 细胞长卵及长形 韦尔酵母(S.willianus)。2.发酵糖类不同(幻)。(幻)1.只发酵葡萄糖、半乳糖、蔗糖、麦芽糖、棉子糖及蜜二糖:(a) 细胞圆及卵形卡尔斯伯酵母(S.carlsbergens)(b
40、) 细胞长卵形 娄哥酵母(S.logos)。(c) 细胞长卵形及发达的假菌丝 果汁酵母(S.uvarum)。2.发酵糖类不同(刘)。(刘)1.只发酵葡萄糖、蔗糖、麦芽糖、棉子糖及蜜二糖巴氏酵母(S.pastorianus)2.只发酵葡萄糖、半乳糖、蔗糖、乳糖及棉子糖 乳糖酵母(S.lactis)。实验三 酵母菌耐受能力的测定、酵母菌耐高温能力的测定(一) 实验目的了解酵母耐高温试验的原理及应用。学习酵母菌耐高温试验的操作技术。二)实验原理酵母生殖,需要一定的温度,温度过低或过高,均不生长,生殖率最大的温度,称为 最适温度;一般的酵母,在35C以上,生殖困难,发酵力弱。(三)实验材料(1)菌种酿
41、酒酵母(2)培 养基 10Bx麦芽汁(3)其它 发酵瓶,吸管,接种针,培养箱等。(四)方法与步骤配制酵母培养液15瓶,10%的接种量接入酵母菌,加拴,抹干,称量。按标签各置 32C, 35C, 38C, 40C, 42C保温箱中。每个处理3瓶。每天称量一次,并观察发酵情 况,5天为止。计算总减轻量,以定温度过高之害及最高发酵温度。(五)实验结果见表3表3酵母耐高温测定结果温度瓶原重第1天第2天第3天第4天第4天总减轻量最高发酵温度酵母32 C35 C38 C40 C42 C二、酵母菌耐酒精能力的测定(一)实验目的了解酵母耐酒精试验的原理及应用。学习酵母菌耐酒精试验的操作技术。(二)实验原理酵母
42、在糖液中发酵,到某一时刻即行停止,其最大原因之一是由于酒精浓度增高所致 每一种酵母都有其忍耐的最高酒精浓度,酵母的这个特性在应用上很重要。(三)实验材料(1) 菌种酿酒酵母(2) 培 养基 10Bx麦芽汁(3) 药品 95%乙醇,(4) 器材 无菌试管,吸管,接种针,培养箱等。(四) 方法与步骤表4乙醇配制浓度项目12345678910111213添加95 %乙醇量/ ml0.840.951.051.161.261.371.471.581.681.791.892.002.1110Bx麦芽汁量/ ml9.169.058.758.848.748.638.538.429.328.218.178.00
43、7.89培养基中酒精含量/%891011121314151617181920(五) 实验结果若气泡产生时间越早,产气量越大,说明酵母的耐酒精能力越强三、酵母菌耐酸能力的测定(一) 实验目的了解酵母耐酸试验的原理及应用。学习酵母菌耐酸试验的操作技术。(二) 实验原理酸对于微生物,除其氢离子的作用外,未解离的酸及酸根,都会发生影响,所以pH值相同的各种酸,与微生物有不同的作用,且酵母菌是一种生酸菌,培养酵母时不断的增加 碱量,酵母也可渐渐生酸,可是于不加碱的培养液中,酵母生酸,达其最高度后,即不再 增加,此最高度,因菌而异。(三) 实验材料(1)菌种酿酒酵母(2) 培 养基 10Bx麦芽汁或曲汁(
44、3) 药品 冰醋酸,75%的乳酸,O.INNaOH,酚酞(4) 器材 大试管,吸管,接种环,培养箱等。(四) 方法与步骤(1) 贴标签于6瓶上,分别醋0.2,醋0.4,醋0.6,乳1,乳2,乳3号。用1ml无菌 吸管,移冰醋酸0.2ml于醋0.2号瓶,0.4ml于醋0.4号瓶及0.6ml于醋0.4号瓶,移75%乳 酸1.25ml于乳1号瓶,2.5ml于乳2号瓶,3.75ml于乳3号瓶中,混匀。(2) 各瓶口杀菌,待冷。12支无菌大试管分6组,各组标签记醋0.2号,醋0.4号, 醋0.6号,乳1号,乳2号,乳3号。将各瓶培养液倾注于同号的两管。(3) 接种,25 C保温箱中培养。(4) 用滴管及
45、0.1NNaOH液,分别滴定各瓶中所剩培养液的酸度,每次取 10ml滴定, 反复2次或3次,求其所用NaOH液用的平均毫升数。以a代之。以下式求培养液中含酸量:醋酸:a/10X 0.1 x 60.05X 100/1000=培养液百毫升含醋酸克数。乳酸:a/10X 0.1 x 90.08X 100/1000=培养液百毫升含乳酸克数。各瓶所含酸量,算出计入附表。(5) 3天与1周后观察各管,看酵母是否增殖(沉渣增多)及发酵(有其生出),计入 附表。表5酵母忍耐醋酸、乳酸浓度表试管分组醋0.2醋0. 4醋0.6乳1乳2乳3培养液内酸类醋酸乳酸培养液内酸量(g/ml)两管重复甲乙甲乙甲乙甲乙甲乙甲乙增
46、殖与发酵3天7天实验四酵母菌发酵工艺条件的优化一. 实验目的掌握微生物斜面培养基、种子培养基及发酵培养基确定方法,学会对已确定菌种确定实验室发酵工艺。二. 实验原理培养的目的有二:一是寻求发酵培养基的合适配方,二是寻找最佳发酵条件。微生物 发酵法是一个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工艺过程,应用一般的简单比较法很难得到满意的结果, 实验室中往往采用正交设计方法,对所研究的菌种进行试验。正交试验法是一种安排和分析试验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通过较少的试验次数和比较简便 的分析方法,获得较好的结果,它的特点是挑选一部分有代表性的试验项目,利用正交表 来进行整体设计。可以同时做一批试验,减少试验次数,缩短试验周期。通
47、过分析,它能 告诉我们,哪些因素是显著因素,哪些是非显著因素,以及哪些因素同有交互作用和交互作用的大小,还能分析出试验误差的大小正交试验包括两部分内容,设计试验方案和分析试验结果三. 实验菌种与材料:1. 菌种:酵母菌2. 发酵培养基:葡萄糖、蔗糖、麦芽粉3. 材料:按正交表配制培养基,确定发酵条件。四实验设计:(1)发酵液的配制(见表6,7)表6 正交表试验设计因素水平糖含量()接种量(ml)温度(C)1103162157223201028表7 正交表实验方案编号糖含量(A)接种量(B)温度(C)糖耗感官评价1(1)(1)(1)2(1)(2)(2)3(1)(3)(3)4(2)(1)(2)5(
48、2)(2)(3)6(2)(3)(1)7(3)(1)(3)8(3)(2)(1)9(3)(3)(2)1 明确试验目的,确定试验因素,影响发酵的因素很多,考虑到实验室条件及人力和时 间,我们不能在一次试验中包括所有因素,本实验主要从葡萄糖、接种量、温度三个因素, 每因素选择三个水平,采用正交表L 9 (34)。2列出水平表,根据生产上发酵的现有了解,把葡萄糖、接种量、温度三个因素各分成 三个水平。3. 根据因素水平表(表头设计),把正交表的数字代号依次换成该因素和水平的实际数字 五、实验结果的观察与记录试验结果分析1. 从正交试验结果中,我们可以得到本次实验的直观最佳条件,但这不一定是最佳理论值。我
49、们可以根据实验的最佳条件和理论最佳条件进行比较,在下一步试验中可以在这些水平范围内,进行改变和加密水平以求得更佳条件。表中 R为极差,极差大小反应了因素变 化时试验指标变化的幅度,因素的极差越大,该因素对指标的影响也会越大,也就越重要, 就更需要控制在最佳水平上。六、实验延伸1. 要求每位同学设计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2. 验证正交试验结果。生物量的测定方法有比浊法和直接称重法等。由于酵母在液体深层通气发酵过程中是 以均一混浊液的状态存在的,所以可以采用直接比色法进行测定。测 0D 值:将菌悬液摇均匀后于 560nm 波长、 1cm 比色皿中测定 0D 值。比色测定时,用以未接种的培养基作空白
50、对照, 并将0D值填入表中,最终确定最佳培养基的组成及发酵 时间。七思考题(1) 比浊计数在生产实践中有何应用价值 ?(2) 本实验为什么采用560nm波长测定酵母菌悬液的光密度?如果你在实验中需要测定(3) 设计正交试验的科学依据?实验五 耐高温酵母菌株的诱变选育一目的要求通过实验,观察紫外线对酵母菌的诱变效应,并学习物理因素诱变育种的方法。 二基本原理紫外线对微生物有诱变作用,主要引起是 DNA 的分子结构发生改变(同链 DNA 的相 邻嘧啶间形成共价结合的胸腺嘧啶二聚体),从而引起菌体遗传性变异。测定紫外光的剂量有直接法(以尔格 /平方毫米表示绝对剂量)和间接法(以辐照时间 或致死率作为
51、相对剂量)两种。微生物所受射线的剂量决定于灯的功率、照射距离和时间。如果功率和距离是固定的话,则剂量就和照射的时间成正比,故照射时间的长短可作 为相对剂量。一般用 15W 的紫外灯,距离固定在 左右,选用致死率达 9099.9% 所需的辐射时间进行诱变处理。 但各类微生物所需的最适时间不同, 一般营养体需辐照 35 分钟,芽孢要 10 分钟,芽孢杆菌的营养体要 13 分钟,革兰氏阳性菌和无芽孢菌较易杀死, 用 30 秒,放线菌的分生孢子用 30 秒 2 分钟。辅射不宜在肉汤等成分复杂的液体中进行,以免化学反应的干扰;同时要有电磁搅 拌设备,以求照射均匀,尤其在菌液浓度较大或菌体、孢子等较大而重时很容易在处理期 间发生沉降,此时电磁搅拌更显重要。照射前紫外灯宜先开灯预热 2030 分钟,使光波稳 定。三菌种与仪器菌种:酵母菌仪器:血球计数板,显微镜,紫外线灯(15W),电磁搅拌器,离心机四实验设计( 1 )菌悬液的制备(a)取培养24小时的酵母菌的斜面1支,用无菌生理盐水将菌苔洗下,并倒入盛有玻璃珠的大试管中,振荡 30 分钟,以打碎菌块(b) 将上述菌液离心(1500r/min,离心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0年中国经络调理油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线路板模具市场分析及竞争策略研究报告001
- 2025至2030年中国纸塑彩印包装袋市场分析及竞争策略研究报告001
- 基于回音壁模式微腔的非线性系统下孤子动力学特性的数值研究
- 2025至2030年中国红豆皇棒冰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报告
- 谢稚柳花鸟画艺术研究
- 2024年山东省信用增进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社会招聘6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至2030年中国粉位测量仪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竹扫把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立式单盘抛光机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GB/T 15849-1995密封放射源的泄漏检验方法
- 卫生院疾病证明书 糖尿病
- 《齐桓晋文之事》理解性默写(学生版+教师版)实用详细
- 货币银行学 康书生课件 第1章 货币
- 颈椎病诊治指南
- 会计师事务所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业务指引
- 综合能力测试真题与答案解析
- 【课件】抒情与写意-文人画 课件高中美术人美版(2019)美术鉴赏
- 战略管理学英文课件:14 Leadership and Strategic Change
- 质性研究方法3-质性研究的编码课件
- 内科学课件:心律失常(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