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五部分 共性规章类(适用本工种的所有等级)一、共性规章类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列车停留超过( )时,列车自动制动机须做简略试验。 (A)10 min (B)15 min (C)20 min (D)30 min 2列车中相互连挂的车钩中心水平线的高度差,不得超过( )。 (A)60mm (B)70mm (C)75mm (D)80mm 3最高运行速度120 kmh的旅客列车,紧急制动距离限值为( )。 (A)2000m (B)1 400m (C)l 100m (D)800m 4最高运行速度160 kmh以上至200 kmh的旅客列车,紧急制动距离限值为( )。 (A)2000m (B)1 40
2、0m (C)1 100m (D)800m 5我国规定( )以下的电压为安全电压。 (A)36V (B)48V (C)110V (D)220V 6通过电气化铁路平交道口的机动车辆及运输工具,所装载的货物高度(从地面算起)不得超过( )或触及道口限界门的吊标(吊链、横板)。 (A)4 m (B)45 m (C)6 m (D)10 m 7二氧化碳(干粉)灭火器适用于扑灭( )以下的各种电器火灾。 (A)2000V (B)1 000V (C)800V (D)600V 8在电气化铁路附近施工、冲洗车辆时,保持水流与接触网带电部分有( )以上距离,防止触电事故发生。 (A)1 m (B)2 m (C)05
3、 m (D)25 m 9旅客站台分为低站台、高站台,高站台高度为800 mm,低站台高度为( )。 (A)300mm (B)300mm、500mm (C)500mm (D)400mm lO低压是指对地电压在( )及以下的电压。 (A)250V (B)500V (C)800V (D)1 000V 11电气化铁路开通后,( )要对从业人员进行电气化铁路安全知识的培训和考试。 (A)每月 (B)每季度 (C)每年 (D)每2年 12.在电气化铁路区段的列检,乘务员及车辆检修设备作业人员携带的任何物件与接触网设备的带电部分应保持( )以上距离。 (A)1 m (B)15 m (C)2 m (D)25
4、m 13接触网导线折断下垂搭在车辆上或其他物品与接触接网接触时,列检和乘务人员不要进行处理,应保持( )以上距离,同时对现场进行防护,并及时通知有关人员查处。(A)1 m (B)2 m (C)5 m (D)10 m 14在电气化线路上,严禁攀登车辆顶部进行( )等作业。 (A)转向架检修 (B)轮对检修 (C)空调机组检修 (D)车钩检修 15在电化区段雨天作业人员要穿雨衣,禁止使用( ),不准在支柱下、机车、车辆下避雨。 (A)口罩 (B)浸塑手套 (C)雨伞 (D)胶鞋 16采用密接式车钩的旅客列车,因故更换15号过渡车钩与机车连接时应限速运行,运行速度不得超过( )。 (A)140kmh
5、 (B)160kmh (C)150kmh (D)200kmh 17运用列车质量鉴定时,列车等级分四档,A级列车为( )。 (A)800899分 (B)9001 000分 (C)700799分 (D)600699分 18使用空调机组空气预热器时,须先开启通风机运行;停用时,须先关闭空气预热器, ( )后方准关闭通风机。 (A)5 min (B)8 min (C)10 min (D)15 min 19跨局直通旅客列车每运行一个往返须安排入库检修;单程运行距离在( )及以上的旅客列车,在折返站原则上应安排入库检修。 (A)4 000 km (B)3 000 km (C)2 000 km (D)1 0
6、00 km 20临修客车处理故障的时间原则上不得超过( )。 (A)12 h (B)24 h (C)36 h (D)48 h 21铁路技术管理规程(铁道部令第29号)于( )开始实施。 (A)2006年10月1日 (B)2007年1月1日 (C)2007年4月1日 (D)2006年10月25日 22列车机车与第一辆车电气连接线的连接与摘解由客列检作业人员负责,无客列检作业人员时,由( )负责。 (A)列检人员 (B)机车乘务员 (C)车辆乘务员 (D)车站人员 23密接式车钩的客车回送时,原则上应附挂旅客列车回送。附挂货物列车回送时,应挂于( ),但不得超过2辆。 (A)头部 (B)尾部 (C
7、)中部 (D)任何部位 24旅客站台分为低站台、高站台,低站台高度为300 mm、500 mm,高站台高度为 ( )。 (A)600mm (B)800mm (C)1 100mm (D)1 250mm 25列车在区间被迫停车后,对于邻线上妨碍行车地点,应按下列规定放置响墩防护:从两方面( )处防护,如确知列车开来方向时,仅对来车方面防护。 (A)不少于300m (B)不少于800m C)不少于1 000 m (D)按线路最大速度等级规定的列车紧急制动距离位置 26铁路运输企业应严格控制进入铁路的产品质量,建立必要的( )。 (A)监督制度 (B)抽验制度 (C)检验制度 (D)审查制度 27铁路
8、客车运用维修规程(铁运200627号)自( )起施行。 (A)2006年4月1日 (B)2006年5月1日 (C)2006年6月1日 (D)2006年7月1日 28客货共线运行速度160 kmh<v200 kmh铁路,区间双线线间最小距离为( )。 (A)4 000mm (B)4 200mm (C)4 400mm (D)4 600mm 29铁路行车安全监测设备是保障铁路运输安全的重要技术设备,应具备监测、记录、报警、存取功能,保持其作用良好、准确可靠,并定期进行( )。 (A)维修 (B)计量校准 (C)检查 (D)更换 30列车调度电话系统准许( )根据需要在区间临时加入通话。 (A)
9、列检值班员 (B)代值乘运转车长的车辆乘务员 (C)车辆乘务员 (D)其他人员 31在干线及繁忙干线上,须设配置能跟踪装置的红外线轴温探测网,轴温探测站的间距一般按( )设置。 (A)20 km (B)30 km (C)40 km (D)50 km 32救援列车、救援列车人员的出动均由铁路局调度所机车调度员发布事故救援出动的调度命令,列车调度员组织并确保救援列车在( )内开行。 (A)15 min (B)20 min (C)25 min (D)30 min 33最高运行速度超过120 kmh客车的轮对装车前,应进行( )。 (A)动平衡试验 (B)跑合试验 (C)外观检查 (D)制动盘制动试验
10、 34使用计算机、传真机、无线传送系统发布调度命令时,命令接受人员确认无误后应( )。 (A)汇报领导 (B)通知相关人员 (C)等待下个命令 (D)及时反馈回执 35旅客列车中乘坐旅客的车辆,与机车、货车相连接的客车端门及编挂在列车尾部的客车后端门须( )。 (A)打开 (B)加锁 (C)拆除 (D)随意开关 36车辆轮对的内侧距离为( ),其允许偏差为±3 mm。 (A)1 343 mm (B)1 353 mm (C)1 363 mm (D)1 373 mm 37车辆发生故障,距离接触网带电部分不足( )时,须待接触网停电并接地后,方可进行处理。 (A)1 m (B)15 m (
11、C)2 m (D)25 mm 38较大事故的调查期限为( )。 (A)10天 (B)20天 (C)30天 (D)60 39铁路运输企业对每名铁路旅客人身伤亡的赔偿责任限额为人民币( )。 (A)5万元 (B)10万元 (C)15万元 (D)20万元 40造成( )可列为特别重大事故。 (A)30人以上死亡 (B)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 (C)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 (D)3人死亡 41造成( )可列为重大事故。 (A)1亿元以上的直接经济损失 (B)5 000万以上1亿元以下的直接经济损失 (C)1 000万元以上5 000万以下的直接经济损失 (D)500万元以上1 000万以下的直接经济
12、损失 42( )可列为较大事故。 (A)繁忙干线客运列车脱轨18辆以上并中断铁路行车48 h以上 (B)客运列车脱轨2辆以上18辆以下并中断繁忙干线铁路行车24 h以上或者中断其他铁路行车48h以上 (C)客运列车脱轨2辆以上18辆以下 (D)客运列车脱轨2辆以上 43事故调查组在事故发生后应及时通知相关单位和人员;一般B类事故以上、重大以下的事故(不含相撞的事故)发生后,应在( )内通知相关单位,接受调查。 (A)2 h (B)8 h (C)12 h (D)24 h 44一般事故的调查期限为( )。 (A)10天 (B)20天 (C)30天 (D)60天 45负有事故主要责任的,承担损失费用
13、的( )以上。 (A)80 (B)50 (C)30 (D)20 46事故受伤人员经救治无效,在( )内死亡,按死亡统计。 (A)2日 (B)5日 (C)7日 (D)10日 47“安监报2”须保管( )。 (A)1年 (B)2年 (C)3年 (D)4年 48干扰、阻碍事故调查处理的,对单位,由铁道部或安全监管办处4万元以上( )以下的罚款。 (A)5万元 (B)10万元 (C)20万元 (D)30万元 49外墙、项板须全部分解,并须更换铁立柱达( )的符合客车报废条件。 (A)13 (B)23 (C)14 (D)34 50旅客列车入库进行技术检查作业的时间每次不得少于( )。 (A)2 h (B
14、)4 h (C)6 h (D)8 h 51标记速度为160kmh的客车运行( )(或距上次各级修程不超过1年)实施A1级检修。 (A)(10±2)万km (B)(20±2)万km (C)(30±2)万km (D)(40±2)万km 52运用客车每年应进行( )集中整修。 (A)1次 (B)2次 (C)3次 (D)4次 53车辆段( )应安排一次辅修或A1级检修的质量对规。 (A)每月 (B)每季 (C)每半年 (D)每年 54铁路局( )应安排一次辅修或A1级检修的质量对规。 (A)每月 (B)每季 (C)每半年 (D)每年 55运用列车质量鉴定评分标准
15、分为A、B、C、D四类,发现B类故障(问题),每处每件扣( )。 (A)5分 (B)10分 (C)20分 (D)50分 56运用列车质量鉴定评分标准分为A、B、C、D四类,管理部分发现D类问题,此项得( )。 (A)0分 (B)10分 (C)20分 (D)50分 57客车轴温达到90或超过外温加( )时摘车处理。 (A)40 (B)50 (C)60 (D)70 58临时换挂、加挂客车,铁路局客运调度员应于列车出发前( )通知车辆调度员,由库列检、客列检按规定检修车辆。 (A)2 h (B)4 h (C)6 h (D)8 h 59采用中间体过渡车钩调车时,一次连挂不得超过4辆,运行速度不得超过(
16、 )。 (A)40kmh (B)50kmh (C)60kmh (D)80kmh 60机车供电的空调客车,在列车始发前( )连挂机车后须立即开启空调对车厢进行预冷、预热。 (A)20min (B)30min (C)40min (D)50min 61空调客车的空调温控器冬季应设定为( )。 (A)1416 (B)1618 (C)1820 (D)2022 62空调客车的空调温控器夏季应设定为( )。 (A)1822 (B)2226 (C)2428 (D)2630 63当空调客车的环境温度低于( )时,严禁开启空调设备制冷。 (A)15 (B)16 (C)17 (D)18 64当空调客车的环境温度低于
17、( )时,须开启电伴热装置。 (A)0 (B)3 (C)5 (D)10 65装有空气弹簧的客车,运行途中发生空气弹簧故障时应限速运行,运行速度不得超过( )。 (A)60kmh (B)80kmh (C)120kmh (D)160kmh 66列车整备原则上应使用外接电源供电,用电时间一般不超过( )。 (A)l h (B)2 h (C)3 h (D)4 h 67新造25T型客车上线运行前,须进行通电、带载试运行,试运行距离原则上不得少于( )。 (A)500 km (B)1 000 km (C)1 500 km (D)2 000 km 68在客车辅修质量对规中,轴箱裂纹每处扣( )。 (A)2分
18、 (B)3分 (C)4分 (D)5分 69在客车A1级检修质量对规中,电子防滑器单车静止试验出现故障显示扣( )。 (A)10分 (B)20分 (C)30分 (D)40分 70。在客车A1级检修质量对规中,灯具点灯试验不良每处扣( )。 (A)2分 (B)3分 (C)4分 (D)5分 71在客车A1级检修质量对规中,空调系统各部滤网破损的每件扣( )。 (A)2分 (B)3分 (C)4分 (D)5分 72登高作业使用梯子,梯子与地面的倾斜角为( )左右,并须有防滑装置。 (A)30 (B)45 (C)60 (D)80 73露天工作场所遇有( )以上大风时禁止高空作业。 (A)4级 (B)5级
19、(C)6级 (D)7级 74使用手提式风钻、电钻,操作时站立位置要适当,钻孑L高度不得超过工作者( ),不得用力过猛。 (A)头部 (B)肩部 (C)腰部 (D)腿部 75氧气瓶与乙炔发生器的距离应在( )以上。 (A)4 m (B)5 m (C)6 m (D)7 m 76氧气瓶及乙炔发生器的距离明火应在( )以上。 (A)5 m (B)10 m (C)15 m (D)20 m 77铁路技术管理规程是根据( )与铁路运输安全保护条例制定的。 (A)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 (B)劳动法 (C)宪法 (D)刑法 78铁路基本建设项目中的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劳动安全、劳动卫生及消防等设施,必须和主体工
20、程( )。 (A)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 (B)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报废 (C)同时设计、同时投产、同时报废 (D)同时施工、同时投产、同时报废 79车辆应有识别的标记,包括车型、车号、路徽、制造厂名及日期、定期修理的日期及处所、自重、载重、容积、换长等,货车应有车号自动识别标签;客车及固定配属的货车上应有所属局段的简称;客车还应有最高运行速度标记、定员、( )。 (A)车种 (B)车牌 (C)区间 (D)车次 80车辆实行定期检修,并逐步扩大实施状态修、换件修和主要零部件的专业化集中修。客车和特种用途车修程按走行公里进行检修,最高运行速度不超过120 kmh的客车分为( )。 (A
21、)厂修、辅修、临修 (B)厂修、段修、辅修 (C)段修、辅修、临修 (D)厂修、段修、临修 81车辆须装有自动制动机和人力制动机。车辆的下拉杆、交叉杆、抗侧滚扭杆和( )须有保安装置。 (A)制动梁、上拉杆 (B)制动梁、横向控制杆 (C)上拉杆、横向油压减振器 (D)制动梁、横向油压减振器 82最高运行速度160 kmh及以上的客车应采用( ),安装客车行车安全监测系统。 (A)密接式车钩 (B)15号车钩 (C)中间体过渡车钩 (D)15号过渡车钩 83列车按运输性质分为旅客列车、路用列车和( )。 (A)行邮行包列车、混合列车、货物列车 (B)行邮行包列车、混合列车、军用列车 (C)行邮
22、行包列车、军用列车、货物列车 (D)货物列车、混合列车、军用列车 84列车按运行等级分为:特快行邮列车、快速行邮列车、行包列车、军用列车、货物列车、路用列车和( )。 (A)特快旅客列车、快速旅客列车、低速旅客列车 (B)特快旅客列车、快速旅客列车、普通旅客列车 (C)特快旅客列车、普通旅客列车、低速旅客列车 (D)快速旅客列车、普通旅客列车、低速旅客列车 85旅客列车中( )须加锁。 (A)乘坐旅客的车辆、与餐车相连接的客车端门、编挂在列车尾部的客车后端门 (B)乘坐旅客的车辆、与餐车相连接的客车端门、与机车、货车相连接的客车端门 (C)乘坐旅客的车辆、编挂在列车尾部的客车后端门、与机车、货
23、车相连接的客车端门 (D)与机车、货车相连接的客车端门、与餐车相连接的客车端门、编挂在列车尾部的客车后端门 86列车机车与第一辆车的连挂,由( )负责。 (A)调车人员 (B)机车乘务组 (C)车辆乘务员 (D)客列检人员 87列车机车与第一辆车的车钩、软管、车端电气连接线的摘解,由( )负责。 (A)客列检人员 (B)机车乘务组 (C)车辆乘务员 (D)调车人员 88列车机车与第一辆车的车钩、软管的摘解,无客列检作业时,由( )负责。 (A)客列检人员 (B)机车乘务组 (C)车辆乘务员 (D)调车人员 89车辆乘务员代值乘运转车长时,应携带的行车备品包括列车无线调度通信设备、手信号旗、手信
24、号灯和( )。 (A)火炬、短路铜线、万用表 (B)火炬、短路铜线、响墩 (C)火炬、响墩、万用表 (D)短路铜线、响墩、万用表 90进站色灯信号机显示一个黄色灯光,准许列车经道岔直向位置进入站内( )。 (A)侧线准备停车 (B)正线准备停车 (C)正线准备通过 (D)侧线准备通过 91调车作业中,在空线上推进运行时,不准超过( )。 (A)5 kmh (B)15 kmh (C)30 kmh (D)40 kmh 92接近被连挂的车辆时,调车速度规定为( )。 (A)3 kmh (B)不超过3 kmh (C)5 kmh (D)不超过5 kmh 93发车表示器经常不着灯,显示( )表示运转车长准
25、许发车。 (A)1个绿色灯光 (B)1个月白色灯光 (C)1个黄色灯光 (D)2个绿色灯光 94半自动闭塞区段,超长列车越过出站信号机但未压上出站方面的轨道电路,发车的行车凭证是( )。 (A)出站信号机和进行信号 (B)调度命令 (C)路票 (D)出站信号机的进行信号和调度命令 95进站、出站、进路、通过及防护信号机,均以显示( ),信号为定位。 (A)开放 (B)停车 (C)进行 (D)灭灯 96遇有施工又必须接发列车的特殊情况时,引导接车并正线通过时,准许列车凭特定引导手信号的显示,以不超过( )速度进站。 (A)15 kmh (B)20 kmh (C)60 kmh (D)80 kmh
26、97机车鸣笛,呼唤信号的鸣示方式是( )。 (A)一长一短声 (B)一长二短声 (C)一短一长声 (D)二短一长声 98. 听觉信号,长声为3 s,短声为1 s,音响问隔为1 s,重复鸣示时,须间隔( )以上。 (A)3 s (B)4 s (C)5 s (D)6 s 99. 车机联控中,对列车运行监控装置故障的列车,车站值班员应于( ),及时主动通知机车乘务员。 (A)列车接近时 (B)进出站信号开放后 (C)列车从邻站出发后 (D)列车预告发车后 100. 列车在区间发生冲突事故,在事故调查处理委员会人员到达前,( )应随乘发往事故地点的第一列救援列车到达事故现场,负责指挥列车有关工作。 (
27、A)站长 (B)车站值班员 (C)站长或车站值班员 (D)救援列车主任 101铁路线路分类中的特别用途线是指( )。 (A)安全线 (B)避难线 (C)安全线和避难线 (D)禁溜线和站修线 102. 列车运行手信号显示为夜间高举的绿色灯光上下缓动,其含义是( )。 (A)通过手信号 (B)发车信号 (C)发车指示信号 (D)列车向前移动信号 103.列车运行手信号显示为夜间无红色灯光时,用白色灯光上下急剧摇动,含义是( )。 (A)停车信号 (B)减速信号 (C )取消信号 (D)告知显示错误信号 104. 试验列车自动制动机,利用口笛、号角要求司机缓解时,鸣示方式为( )。 (A)二短声 (
28、B)三短声 (C)一长声 (D)一长声一短声 105. 电气化铁路区段的列检和乘务作业时,严禁( )人员在电气设备处所倚靠或坐卧。 (A)任何 (B)非作业 (C)路外 (D)路内 106车辆段( )向铁路局上报客车配属统计情况。 (A)每月 (B)每季 (C)每半年 (D)每1年 107铁路局( )向铁道部上报客车配属统计情况。 (A)每月 (B)每季 (C)每半年 (D)每1年 108. 客车报废自核准之日起取消配属,并在( )内解体完毕。 (A)1个月 (B)2个月 (C)3个月 (D)6个月 109·运用列车质量鉴定时,列车等级分四档,B级列车为( )。 (A)800899分
29、 (B)9001 000分 (C)700799分 (D)600699分 110. 铁路局管内运行的旅客列车可按走行公里确定入库检修周期,原则上运行( )须入库检修一次。 (A)2 000 km (B)3 000 km (C)4 000 km (D)5 000 km 111·运行到华东、华中、华南、西南的客车,每年在( )前,完成客车电扇和独立供电空调客车的安装调试工作。 (A)4月1日 (B)5月1日 (C)6月1日 (D)7月1日 112车辆段应设质量检查机构,质量检查机构应( )对全部运用列车进行质量检查和鉴定。 (A)每月 (B)每季 (C)每半年 (D)每1年 113鉴定列车
30、在( )内发生险性及以上责任行车事故的,取消鉴定评比资格。 (A)月 (B)季 (C)半年 (D)一年 114( )是运用客车维修与保养的主体,承担着客车入库检修、辅修、A1修和客车整修等工作。 (A)库列检 (B)客列检 (C)车辆包乘组 (D)质量检查组 115属客列检不摘车修范围的故障,未做处理或摘车处理为( )责任。 (A)库列检 (B)客列检 (C)车辆包乘组 (D)质量检查组 116无客列检作业时,车端电气连接线的摘解,由( )负责。 (A)客列检人员 (B)机车乘务组 (C)车辆乘务员 (D)调车人员 117旅客列车运行途中甩挂车辆时,车辆的摘挂、软管的摘解,由( )负责。 (A
31、)客列检人员 (B)机车乘务组 (C)车辆乘务员 (D)调车人员 118发生双管供风设备故障或用单管供风机车救援接续牵引时,( )根据命令将编组客车风管路改为单管供风状态。 (A)客列检人员 (B)机车乘务组 (C)车辆乘务员 (D)调车人员 119运用列车每月应定期排除列车首尾各( )客车风缸内的积水。 (A)1辆 (B)2辆 (C)3辆 (D)4辆 120车间干部应( )检查旅客列车技术状态交接簿(车统一181)情况并签字。 (A)每天 (B)每星期 (C)每月 (D)每季 121运用列车质量鉴定时,列车等级分四档,D级列车为( )。 (A)800899分 (B)9001 000分 (C)
32、700799分 (D)600699分 122造成( )可列为重大事故。 (A)30人以上死亡 (B)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 (C)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 (D)3人死亡 123造成( )可列为较大事故。 (A)l亿元以上的直接经济损失 (B)5 000万以上1亿元以下的直接经济损失 (C)1 000万元以上5 000万以下的直接经济损失 (D)500万元以上1 000万以下的直接经济损失 124列为特别重大事故的是( )。 (A)繁忙干线客运列车脱轨18辆以上并中断铁路行车48 h以上 (B)客运列车脱轨2辆以上18辆以下并中断繁忙干线铁路行车24 h以上或者中断其他铁路行车48h以上 (C
33、)客运列车脱轨2辆以上18辆以下 (D)客运列车脱轨2辆以上 125标记速度为160 kmh的客车运行( )(或距上次各级修程不超过2年)实施A2级检修。 (A)(20±10)万km (B)(30±10)万km (C)(40±10)万km (D)(50±10)万km 126标记速度为160 kmh的客车运行( )(或距上次各级修程不超过2年)实施A3级检修。 (A)(40±10)万km (B)(60±10)万km (C)(80±10)万km (D)(100±10)万km 127特快旅客列车遇特殊情况须变更( )时,
34、须经列车调度员准许,并预告司机。 (A)变通进路 (B)基本进路 (C)迂回进路 (D)接发车进路 128重大事故的调查期限为( )。 (A)10日 (B)20日 (C)30日 (D)60日 129事故等级分为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 )和一般事故。 (A)大事故 (B)较大事故 (C)险性事故 (D)责任事故 130列车及调车作业中发生冲突、脱轨、火灾、爆炸、相撞,造成客运列车报废l辆或大破2辆以上的,列为( )。 (A)一般A类事故 (B)一般B类事故 (C)一般C类事故 (D)一般D类事故 131关闭折角塞门发出列车或运行中关闭折角塞门,列为( )。 (A)一般A类事故 (B)一般B类
35、事故 (C)一般C类事故 (D)一般D类事故 132( )由铁道部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A)特别重大事故 (B)重大事故 (C)较大事故 (D)一般事故 133铁道部、安全监管办的安全监察部门应在事故调查组工作结束后( )之内,根据事故报告,制作铁路交通事故认定书,经批准后,送达相关单位。 (A)5日 (B)10日 (C)15日 (D)30日 134客车、发电车火灾或爆炸其破损程度达到:内部烧损需要修换的面积达20 m2(包括顶、端、侧、地、门板以及问隔板)时,视为( )的条件。 (A)客车报废 (B)客车大破 (C)客车中破 (D)客车小破 135修理费用超过该型动车组新车现价70的,
36、符合( )条件。 (A)动车组报废 (B)动车组大破 (C)动车组中破 (D)动车组小破 136运用客车高度调整阀调整杆上翘不超过( )。 (A)30° (B)45° (C)60° (D)90° 137空气弹簧橡胶堆、上盖不得有长度超过( )的裂纹。 (A)10 mm (B)20 mm (C)30 mm (D)40 mm 138运用客车集便装置中污物箱的真空度为( )。 (A)一55一39 kPa (B)一45一29 kPa (C)一35一19 kPa (D)一25一9 kPa 139运用客车集便装置中真空便器中冲水装置须作用良好,冲水时间约( )。(A
37、)l2 s (B)23 s (C)34 s (D)45 s 140运用客车轴温报警器同车同侧轴温显示温差不超过( )。 (A)2 (B)3 (C)4 (D)5 141在客车制动机单车试验时,单车试验器的试验风压应调整到( )。 (A)400kPa (B)500kPa (C)600kPa (D)700kPa 142运行、检修及交接记录填写错误或漏项不超过3处的,在运用客车质量鉴定中属于管理部分( )问题。 (A)A类 (B)B类 (C)C类 (D)D类 143运用客车整修时,各关键电气部件的接线端子须通电带负载( )以上,检测端子温升情况。 (A)10 min (B)20 min (C)30 m
38、in (D)40min 144列车运行途中,凡发生断路器自动分闸、熔断器熔断时,应首先确认该( )无短路后,方可复位或更换。 (A)主回路 (B)干线 (C)支路 (D)其他负载 145客车计划性甩挂应提前安排,需补编的车辆应提前( )进行技术整备。 (A)1天 (B)2天 (C)3天 (D)5天 146运用客车的闸片厚度不小于( ),超限时成对更换。 (A)2 mm (B)3 mm (C)4 mm (D)5 mm 147运用客车密接式车钩缓冲装置,缓冲器的内半筒相对外壳后端面的伸出量不得超过( )。 (A)2 mm (B)3 mm (C)4 mm (D)5 mm 148列车在出发前,按规定对
39、列车制动机进行机能试验,在制动保压状态下列车制动主管的压力1 min内漏泄不得超过( ),确认列尾装置作用良好。 (A)10kPa (B)20kPa (C)30kPa (D)40kPa 149使用车辆紧急制动阀时,在长大下坡道上,须先看压力表,如压力表指针已由定压下降( )时,不得再行使用紧急制动阀,遇折角塞门关闭时除外。 (A)50kPa (B)100kPa (C)150kPa (D)200kPa 150。客车运用时,电蒸饭箱自动排气阀开启压力不大于( )。 (A)003kPa (B)004kPa (C)005kPa (D)006kPa 151属于运用客车质量鉴定管理部分A类问题的是( )。
40、 (A)安全号志不清洁 (B)安全号志破损 (C)安全号志无法固定 (D)安全号志失效 152压力表、制动软管效验过期,在运用客车质量鉴定中属于( )故障。 (A)A类 (B)B类 (C)C类 (D)D类 153盘形制动单元失效,在运用客车质量鉴定中属于( )故障。 (A)A类 (B)B类 (C)C类 (D)D类 154折棚风挡破损长度超过( ),在运用客车质量鉴定中属于C类故障。 (A)100mm (B)200mm (C)300mm (D)400mm 155无消防锤,在运用客车质量鉴定中属于( )故障。 (A)A类 (B)B类 (C)C类 (D)D类 156属于运用客车质量鉴定A类故障的是(
41、 )。 (A)坐席安装松动合计不超过2件 (B)坐席标号不准确 (C)坐席破损 (D)缺少坐席 157电茶炉配件损坏影响使用的,在运用客车质量鉴定中属于( )故障。 (A)A类 (B)B类 (C)C类 (D)D类 158车辆外墙油漆脱离累计( ),在运用客车质量鉴定中属于c类故障。 (A)100 mm×100 mm (B)200 mm×200 mm (C)300 mm×300 mm (D)400 mm×400 mm 159轴温报警装置未联网的,在运用客车质量鉴定中属于( )故障。 (A)A类 (B)B类 (C)C类 (D)D类 160在客车辅修时,制动盘
42、整体厚度应不小于( )。 (A)94mm (B)96mm (C)97mm (D)98mm 161在客车A1级检修时,应急电源电池电压低于( )时,欠压保护须起作用。 (A)(40±1)V (B)(42±1)V (C)(44±1)V (D)(45±1)V 162在客车辅修质量对规中,缓解阀作用不良扣( )。 (A)1分 (B)2分 (C)3分 (D)4分 (二)判断题 1动车组应有明显的识别标记:路徽、配属局段简称、车型、车号、定员、最高运行速度、制造厂名及日期。电化区段运行的动车组应有“电化区段严禁攀登”的标识。 ( ) 2接触线距钢轨顶面的高度不超过6
43、 500 mm;双层集装箱运输的线路,不小于6 330 mm。 ( ) 3最高运行速度160 kmh及以上的客车应采用密接式车钩,安装客车行车安全监测系统。 ( ) 4列车须按规定编定车次,上行列车编为双数,下行列车编为单数。 ( ) 5特快列车可以附挂回送机车。 ( ) 6电气化铁路开通后,每月要对从业人员进行电气化铁路安全知识的培训和考试。 ( ) 7在电气化铁路区段内,禁止搭乘机车的煤水车及坐在车项或装载的货物上。 ( ) 8电气化区段列检人员作业时在接触网未停电、未接地的情况下,禁止开闭罐车或保温车的注El(盖)以及在这些注口外进行作业。 ( ) 9电气化铁路区段内,车辆作业人员禁止用
44、软管水管冲刷上部;冲洗车辆下部时,软管的方向不能朝上。 ( ) 10电气化铁路区段的各单位及进入电气化铁路区域的所有作业人员,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 ( ) 11新建的电气化铁路在接触网接电的50天前,铁路局将接电日期书面通知局内外单位。 ( ) 12在接触网支柱等危险设施、设备及区域,任何人员不得在上述地点停留休息。 ( ) 13在电气化铁路,任何人员及所携带的物件、使用的工具等,与接触网设备带电部分必须保持20m以上安全距离。 ( ) 14在接触网未停电、未接地的情况下,严禁使用水流冲刷机车、车辆上部。 ( ) 15从业人员在距离接触网带电部分不足2 m的建筑物或构筑物等设施、设备上作业前,接触网必须停电。 ( ) 16发现接触网导线断落碰地时,任何人必须距断落碰地的导线8 m以外,防止跨步电压伤人。 ( ) 17在接触网支柱及接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年中国非保温钢制门行业市场现状分析规划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除雪车行业竞争格局及前景趋势预测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防晒品市场运行态势及投资前景规划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铁水脱硫喷枪市场运行现状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钨铜市场运营状况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重点地区文物保护工程市场十三五规划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酱菜、辣白菜未来运营趋势及发展盈利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艺术陶瓷行业市场现状调研与前景规模预测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纤维素行业需求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 2025贵州省安全员-B证(项目经理)考试题库
- 高一化学必修一试题
- 大学生职业素养训练(第六版)教案 第二单元 学习职业礼仪
- 2022年中华护理学会输液连接装置安全管理专家共识解读
- 内镜下ESD护理配合
- DB34∕T 1644-2012 南方红豆杉用材林栽培技术规程
- 直肠癌课件完整版本
- 2024年山东省青岛市普通高中自主招生物理试卷(含解析)
- 胸部影像检查护理常规
- 【Z精密零部件公司企业文化建设问题及优化建议14000字(论文)】
- 2024-2030年红茶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4Growatt 15000-25000UE古瑞瓦特光伏逆变器用户手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