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佳节倍思亲》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1页
《每逢佳节倍思亲》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2页
《每逢佳节倍思亲》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3页
《每逢佳节倍思亲》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4页
《每逢佳节倍思亲》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每逢佳节倍思亲教学设计及反思【公开课】教学目标: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借助课文内容,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身居外地在重阳佳节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难点:1. 尊重学生个性感悟,并通过学生的个性体验,使学生对诗、文的理解更加多元化,从而达到读文悟情的目的。2. 在读文中逐步理解感悟诗句的意思。从题目入手引出诗句,由诗句产生疑问,激发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通过让学生将自己的理解和文本的解释进行对 照,进一步加深对文本语言的理解和积累,让学生在诗、文 结合中深入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复习旧知,导入新知。1.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

2、23 课。谁来读课题 ?( 指名读 )范读课题,齐读。2. 知道这句话的意思吗 ?(“佳节”、“倍”分别是什么意思 ?)不会,怎么办 ?( 勤查字典是个好习惯。 )除了查字典,我们还可以通过读课文来帮助理解词句的意思。我们来试一试,好吗 ?( 设计意图:三年级教学目标中就有“引导学生养成勤查字典的习惯”和“引导学生学会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 意思”的要求,这里的设计着重在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的方 法,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 )3. 快速浏览课文,找到“每逢佳节倍思亲”这句话或其中词语的意思,画下来,读一读4. 交流。(1) “每逢佳节倍思亲”就是说佳节”就是美好的节日,课文中指的是重阳节,重阳节是哪一

3、天 ?( 农历九月初九 )重阳节有什么习俗 ?( 插茱萸,登高 )(2) “茱萸”是什么 ?( 一种带香味的植物,传说可以祛病驱邪, 所以人们在农历九月初九这一天, 头插或臂戴茱萸, 饮菊花酒,爬山登高,以求步步高升、长寿,这也是合家团 圆的节日。(3) 一年一度的重阳佳节又到了,王维看着家家户户欢度节日的情景, 就思念家乡的亲人, 就是思亲, “倍”呢 ?( 更这就叫 - “每逢佳节倍思亲”。再读课题。( 设计意图:在“文包诗”类型的课文中,往往课题就是诗句中最精华的部分,引导学生反复读文,理解诗题,正 是理解诗中的重点诗句。 )、诗文对照,理解诗意,体会诗情。1. 我们已经知道这是唐代大诗

4、人王维所写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一句诗,我们一起来看这首诗。( 课件出示全诗 )自己读一读。2. 指名读。提示:诗有诗的节奏。( 注上节奏 ) 再读。( 设计意图:古诗特别讲究音韵之美,读古诗更加讲究读出诗句的节奏和抑扬顿挫,这里的设计是为了训练学生读 古诗的基本功。 )3. 我们通过读课文,已经理解了诗的第 2句,你能通过读课文理解其它三句吗 ?( 生诗文对照读 )第 3 页4. 让我们来交流你们的发现。(1)“独在异乡为异客”就是 王维在异乡,“异乡”指哪儿 板画: 华山( 西) 长安 家乡 ( 东 )解释:王维的家乡在华山东面的蒲州, 长安在华山以西,王维只身一人远离家乡到长安求学,客居

5、他乡,这就是“独 在异乡为异客”。同学们, 王维离开家乡时多大 ?15 岁,只比你们大几岁,还是个少年,独自一人在外已经“两年了”,一年多少 天?(365 天),2个 365 天,远离家乡、父母、兄弟,他是多 么孤独、寂寞。谁再来读读第一段,齐读。大家体会到了他孤独,思乡之情,再读第一行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正因为“独在异乡为异客”,所以“每逢佳节倍思、 ”亲”。( 再读课题 )( 设计意图:学生容易把诗中的“山东”当成今天的山东”,使用板画的方式,一目了然,更有助于学生理解 诗人远离家乡、远离亲人而造成的思乡之情。 )(2)平时王维思念亲人吗 ?( 思念) 第 4 页到了重阳节这一天,他就

6、更加思念亲人了,因为他看到了什么 ?( 指名读第二节 )什么是“扶老携幼”兴高采烈”能换个词吗?放到句子中说。看到别人合家团圆,自己却独自一人在异乡求学,怪不得他 (读“每逢佳节倍思亲”)(3)“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怎么理解( 出示课文第三节 )触景伤情,看到人家一家人登高游玩,王维想到了以前在家乡时。再读一读这段话,体会一下一家团聚时的高兴,分离时的惆怅。想到了兄弟们这会儿还是头插茱萸,手挽着手,登高聚会,却“少一人”,兄弟们也在思念自己。真是兄弟情深呀 ! 一齐读最后两行诗。他仅仅想了这些吗 ?还有很多很多,从哪儿看出来他想得真多呀 !- 能用Z来概括吗 ?( 板书:思绪万千)

7、( 设计意图:三年级的学生多数没有远离家人、思念亲人的情感体验,对诗人的情感有一定的距离,不容易体会到第 5 页诗中蕴含的浓浓的思乡愁情,这里让学生结合课文中两种情 景的对比,结合自己在家人不在时的真情实感,拉近与诗人 心灵的距离,更有助于学生对诗句的理解和对诗中情感的体 验。)4. 小结。王维独自一人在他乡求学,重阳节这天,看着家家户户欢度节日的热闹场面,想起了在家乡时和兄弟们欢聚的场 景,思乡之情愈发浓了,思绪万千之时,就将这浓浓的思乡 之情融入了诗句。读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5. 练习背诵。1. “每逢佳节倍思亲”,有这样感叹的有岂止王维一人呢?我国历代都有不少诗人借诗句来抒发思乡之情,以前

8、我 们学过李白的静夜思 ,( 背静夜思 ) ,还背过王安石 的泊船瓜洲 ,( 背泊船瓜州 )。( 课件即时出示两首诗 ) 2. 课后大家可以再搜集这样的诗来读读背背,我们下节课再来交流,好吗 ?( 设计意图:举一反三,学一带多,这是我们教学的最终目的,所以引导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去搜集、吟诵更多 的古诗,扩大教学的效果。 )四、情感升华,再次吟诵。最后,让我们再一次深情地吟诵这首九月九日忆山东 兄弟,体会那深深的乡情,浓浓的亲情。( 播放音乐 )五、质疑释疑。这节课我们就学到这里, 大家还有什么疑问吗 ?( 如学生有疑问,则引导互相讨论解决 )( 设计意图:学生的学由“疑问”开始,也应该由“疑

9、 问”结束,只有多“问”,才能想办法“答”,所以这一环 节的设计是为了让学生从小养成多学多问的好习惯,从小培个个善于提问的“小思想家”。 )板书设计:23 每逢佳节倍思亲第 7 页( 更加 )遥知 登、插 (思绪万千)华山( 西 ) 长安家乡(东)教学反思:每逢佳节倍思亲是苏教版国标本第五册中的一篇课文,采用的是“文包诗”的形式,把难以理解的古诗转化为个通俗易懂的小故事,让学生在读懂故事的同时学会古 诗,形式新颖、充满趣味性,有助于学生轻松地学习古诗。教学本课时,我努力从文与诗的融合上着眼,学文,以诗为线索,学诗,以文为参照,将诗文有效结合,在感悟古 诗的时候,不仅仅停留在诗句的字面意思,而是

10、还体会了诗 句背后的情味和意蕴,同时通过诵读文本和诗句,理解并体 会诗人王维的思乡情感,使学生展开与文本的对话,将思维 的触角深入文本, 引领学生读出诗句背后的那份情、 那颗心、 那种味。因为这是第二课时的学习,学生已经把课文读得比较通顺流利了,所以我是引导学生从复习旧知入手,从“旧”自 然过渡到“新”,让学生从第一课时的学习轻松进入第二课 时的学习。本课的课题就是诗中的精华诗句,所以一开始就 让学生借助读课文解决对问题的理解,学生在理解了“每逢 佳节倍思亲”的意义后,自然而然就产生了“诗人为什么会 每逢佳节倍思亲”的疑问,激发出探究答案的浓厚兴趣。接着我引导学生诗文对照,通过读懂故事,理解诗句,通过读好诗句,体会诗中蕴含的浓浓思乡情。引导学生抓住15 岁”和“已经两年了”感受王维年幼离家身为异乡客 的那种孤独 ; 通过“如今天各一方,不能相会”和文中那个号,省略号,去感受王维无法和家人团聚的遗憾以及对亲人深深 的思念,将“文意”与“诗境”对应起来,引导学生披文入 境,自读自悟,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入境”“妙悟”,升 华着内心的情感,为学生理解诗意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