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如何让xx正餐标准化标准化案例故事之一(中式正餐标准化)高档餐饮的标准化革命走进位于上海肇嘉浜路的苏浙汇总店,迎面而来的是整副意大利式墙面浮雕,辅以人面温泉、法式装饰花和明黄的灯光,给人一种宁静、典雅的气氛。这只是苏浙汇连锁餐厅的一个缩影。苏浙汇如今拥有十家门店,其设计和装潢风格各不相同,精致的环境都在向人们传递一个信息:这家餐厅定位中高端。和风格迥异的装修不同,苏浙汇的菜式却力求做到标准化。2003 年时,投资近千万元的苏浙汇中央厨房诞生,菜式由中央厨房统一采购加工后,再送到各门店进行再加工。用苏浙汇 CEO李啊的话说,是 实现了彻底的中央集权制管 理 ”。尽管连锁餐饮要寻求扩张必须走工业化
2、的流程,不过,中式高档餐饮的标准化面临着配方、口味、地域、人员培训等多方面的难题。举个简单的例子,苏浙汇出品共200 多道菜,每道菜在中央厨房的制作工序都不同,对温度的要求也不同,光是对冷链物流就提出了极高的要求。李昀坦言,她做的只是整理和探索中式特色餐饮的标准化问题,目前还很难说是成功还是失败,尽管挑战非常大,不过一旦成功“就是革命性的”。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刘裕俊和李昀是苏浙汇的共同创始人,刘裕俊任董事长,李昀任总裁。1977 年,大厨刘裕俊赴卢森堡创立了著名的中餐厅 翠园酒家。1996年回国后,他在上海投资了高档商务餐厅“锦亭 ”,这是他和李昀合作的开始。当时,隐没在上海的花园洋房内的锦亭是
3、许多人向往的高档餐厅,锦亭最高峰时共开了9 家门店。不过,“由于经营理念上出了问题”,个别门店的负责人在市场向好的情况下私自提高了价格,违反了连锁经营最基本的要素。于是,在金融危机到来之时,缺乏过硬管理的锦亭一下被击垮了。在经营思路出现了分歧后,刘裕俊和李昀决定离开锦亭,做一家“真正的连锁经营的高档上海菜餐厅”。到了1999 年 10 月,位于肇嘉浜路的第一家苏浙汇开张了。那时,国内的消费水平普遍不高,定位人均消费150 元的苏浙汇并不被同行看好。但餐厅内火爆的情况让李昀自己都觉得诧异,“可能当时市场上还没高档的餐厅,缺少竞争的缘故,而相当一部分人群还是有这个需求的”。李昀推的第一个招牌菜就是
4、樟茶鸭。严格地说,樟茶鸭属于四川菜,可它的工序非常复杂,要经过烟、熏、蒸、炸四个步骤,而且“鸭子在国外向来属于比较高档的大菜”。于是,李昀花了大力气推广这道樟茶鸭,不断让客人尝试,68 元一只的鸭子,第一个月卖了五十几只,第二个月就卖了800 多只。第二道菜是鲥鱼,因为考虑到“上海的大户人家都有吃鲥鱼的传统,而且一桌菜里一条鱼总是需要的”。苏浙汇对鲥鱼的传统做法进行了改良,用秘方解决了鲥鱼的腥味。“我们反复研究了很多次,所使用的原材料和配方都是独到的。 ”她介绍说。这样的创新分为三种,一种是对原有的菜式进行新的装盆,一种是吸收外邦的菜式,将西餐的原材料加入到中餐里去,还有一种就是纯粹的“拿来主
5、义 ”,将外邦的菜进行加工改良。比如那道“越式牛柳粒”,就是根据越南菜创造出来的,据说“很受顾客的欢迎”。 “如今,我们每两个月推出一些新菜,每年换一次新的大菜单,菜单翻新率是25%, ”李昀告诉记者,“只有不断提供新的招牌菜,才能固定住客人。”苏浙汇扩张到3 家门店时,李昀就渐渐感到管理的棘手。常常有客人反映,一家店的菜式质量不如另一家店,供应商也不时投诉,“为什么这家店可以收货,那家店却不肯收?”此起彼伏的意见让总厨整天“像个消防队员一样救火”。李昀笑称自己是“穷则变,变则通”,当时的混乱现状使她不得不考虑建立中央厨房,将每道菜的制作程序化,实行统一采购、统一制作和统一调味。比如说,原来一
6、道汤有十五道工序,如今前七道工序在中央厨房完成,后八道工序则在门店加工。中央集权:标准化之辩想法确实不错,可当初执行起来却遇到了不小的阻力。首当其冲的就是配方问题。每道菜流水线操作,意味着大厨得把秘方公之于众,这对传统厨师来说勉为其难,因为这几乎就是他们的核心竞争力。李昀记得自己当时这样问总厨朱俊,“你是要做一家店 54 人的总厨,还是540 人的总厨?”在她眼里,配方的价值是随着公司的发展而提升的,将来必定是品牌带动配方,配方则“需要一个载体将它发扬光大”。另一个阻力来自于中央采购和物流配送问题。不少门店会反映,原本送来的原材料很新鲜,经过中央厨房统一配送后就不新鲜了,这就必须改进工艺和配送
7、。此外,由于送货时间仓促,中央配送要求门店立即收货,由此引发了拿错原料、弄错数量等一系列问题,“看看是小事,但确实有许多插曲”。厨师的管理也成问题。最初成立中央厨房的时候,“许多厨师都不好管”。不难理解,从一个厨师转变为流水线上的工人,对那些“自由散漫 ”惯了的厨师来说难以接受,所以“只能慢慢来,让大家逐步适应”。不过让李昀欣慰的是,这种做法最终“将供应商的送货和门店的厨师长完全割裂开来 ”,现在的厨师长只需关心收下的货质量如何就行,而这一点在传统餐饮业很难做到。她始终强调:“标准化的源头就是原材料,如果收货都不能统一,又何来的标准化?”对于这种模式,凯雷集团董事总经理何欣认为其相当有创意。曾
8、投资迪欧咖啡连锁的他表示,建立中央厨房能够很好地解决阻碍中式餐饮扩张的“大厨问题 ”。因为 “大厨的稀缺是中式餐饮扩张中的瓶颈,前几道工序在中央厨房做,就削弱了每家门店大厨的作用,这样一来就促进了餐厅的规模化发展”。曾投资小肥羊的普凯基金主管合伙人姚继平也表示,中央厨房是一个高效化操作的标志,其“不仅能够统一品质,而且可以大大降低员工和原料的成本 ”。他指出,在菜的制作流程上做到一致后,关键就在于管理上的标准化,每家餐厅的服务、给客人的观感、人员的培训是否在相同的水准,“如果是,就没问题;如果不是,那么每家店的品质和受欢迎程度就有差异,扩张的能力也就存疑了 ”。此外,还存在一个问题是:中餐进行
9、流水线生产后,对口味的影响怎么解决?对此,李昀的目标是“尽量不影响 ”。在 5 年标准化的探索中,李昀经常研究和调整做菜的步骤,“在苏浙汇试菜是非常正常的事”。她举例,最开始时,樟茶鸭是在中央厨房蒸好后送到门店,后来发现口感不好,于是把蒸的步骤放到了门店厨房。红烧肉原本是要求制成半成品后配送,为了口感,现在则是“切好后立即送走”。对此姚继平认为,做菜的流程规范后,对味道的影响就不明显了,关键就要看苏浙汇如何训练员工,进而让员工能很好地执行每个步骤,以降低上述的影响。和肯德基、真功夫这类快餐类企业的中央厨房不同,苏浙汇中央厨房中的原料多而杂,从高级原材料到普通原材料,几乎囊括了各个品种。此外,其
10、制作工艺也比快餐复杂得多。尽管如此,何欣和姚继平都认为这种模式很容易被复制,因为“任何一个中餐要走工业化,这一步是必不可少的。”值得一提的是,中央厨房在提高效率的同时也存在着不小的风险,“如果有一天中央厨房出了卫生问题,处理不当的话,那么所有的门店都要被波及”。一位业内人士指出。“产能 ”过剩扩张在即据了解,如今的中央厨房已逐步有条不紊地收购各种原料,也负责出品各种原料,冷菜基本制作完毕后再送到各门店,点心也是在中央厨房做完后再送出,各家门店只需将其上笼蒸制。“我们切的黄瓜条大小完全一致,在各家门店可以看见形状相同的冷盘。”精细的标准化无疑是为日后的扩张打基础。眼下,苏浙汇在全国拥有10 家门
11、店, 7 家在上海,2 家在北京,1 家在澳门。今年,李昀打算在上海和苏州再开 6 家店。“开店是有节奏有目的性的开,不会盲目扩张。”李昀坦言,标准化并没有解决扩张面临的所有问题,因为人员培训、中央厨房、地域限制始终是阻碍。不过她相信,从十家店变为十几家店的困难相比从一家店开到两家要小很多,而且 “一旦能够扩张,无论是收入还是利润,都有很大的(增长)潜力”。在全国扩张的过程中,定位本帮口味的苏浙汇还面临着众口难调的问题。事实上,李昀刚开始也试着迎合北方人的口味,将北京的两家分店口味做重,半年内改了三次菜单,最后还是改成上海菜。因为她发现,改了口味后北京人还是觉得甜,上海人又觉得不正宗了,于是决
12、定彻底不变。“人家到店里来就是为了尝正宗的上海菜的,必须体现出自己的个性和特色。”当前,苏浙汇的中央厨房可以同时为14 家门店供应菜肴,位于青浦的新中央厨房正在建设中,李昀介绍说,第一期投资可以同时配送122 家餐厅。“新中央厨房的生产能力是剩余的,我们在今年也会考虑推出二线品牌,希望在中式快餐这个市场中分一杯羹。”她告诉记者如何把中式快餐标准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产品标准化、服务标准化、操作标准化、管理标准化、宣传标准化。1 . 产品与产品加工标准化。即使得中式快餐产品系列化、通用化、组合化、简化和统一化。产品标准化即需要对快餐产品的分类、组合系列化;原料、工具、设计特征的通用化;制作
13、加工简化;产品制作、质量评定标准的统一化。餐饮食品加工标准化,涉及到整个餐饮食品供应链。这个过程包括原材料生产加工、调味料生产加工、半成品加工和最后的成品加工等多个环节。前面的一些加工环节,如原材料加工、半成品加工、调味料加工,可以由专业的供应公司来完成,实现一定程度的社会化和工业化,提高餐饮食品加工的产业化程度。2 .服务的标准化。中式快餐企业一般要制定统一的服务标准、服务内容、服务守则、服务要求、服务流程,并进行强化培训,每个员工都应该按统一的服务要领,为顾客提供优质的服务,使不同的消费者同样水准的服务。3 .操作的标准化。中式快餐企业应在采购原材料、设备。4.管理的标准化。中式快餐企业在
14、经营管理必须统一化、标准化。在产品的价格上统一标准;在市场定位上标准化;在对员工管理、人才的评定的标准化;在员工培训上的标准化;在监督机制标准化。中式快餐必须有一个严格科学和运转有序的管理系统。科学化管理强调的是门店的每个人员、每个岗位合理设定,每个人员作业流程的定时、定量的简单化管理。实际上,管理系统的核心就是管理标准化。管理的标准化是连锁经营的前提条件和基本保证。离开规范标准,不可能促成中式快餐规模优势和规模效益,只有坚持标准化原则,才能不断“输出 ”和重复利用连锁企业的管理技术和无形资产,充分发挥出连锁企业在经营、管理、竞争等方面的整体优势。5 .宣传标准化。企业应从定位标准化做起。定位
15、市场、定位产品、定位服务群体,因时、因地、因人而制宜。在企业宣传上,应该确保本企业品牌标准化。企业需确定品牌、产品有统一的文化内涵和风格,以便于企业的形象宣传。6 .新产品及新理念创新的标准化。企业实施差异化经营策略关键在于推出不同于竞争对手的特色产品,为顾客增加更多的附加值,而新产品的开发和新理念的应用正是快餐企业展现个性,突出风格的亮点。新产品及新理念要有一定的标准化,即这些产品及理念需要进行市场定位,以满足多变的顾客需求,促进企业的发展。企业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使正餐标准化?1 外包新品研发模式,定下研发方向,把产品概念交给供应商,供应商制作成品。通常再把原料、调料设计好,供应商最后出售调料给企业。这有助于发挥市场营销部掌握的消费者需求数据。2顾客的体验,口感、氛围、包装,吃完后如果客人一口气订下许多正餐,当礼物送客户、送员工,这次体验消费形成大量二次消费。”王特别对环球企业家解释。把控口味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了解好吃的味道。3 .企业老板员工多逛台湾,美国、欧洲、日本等地区找小吃,直到现在还是坚持到处吃。4 .个人的能力有局限,所以需要要找团队。”不能所有事情都自己做。在不同规模时找不同级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奢华婚礼场地租赁及配套服务合同
- 2025年度回迁安置房配套设施建设合同二零二五年度规范
- 2025年度农产品销售合同签署公司变更函模板
- 2025年度合同养鸡包回收服务规范与投诉处理流程优化协议
- 二零二四年行政协议在社会保障领域的合作合同3篇
- 二零二四年份物流服务合同
- 2025年度建筑节能保温管材销售与施工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仓储物流场地租赁及仓储管理服务合同4篇
- 2025年度旅游服务合同标准化与纠纷处理规范
- 2025年度股权激励与员工团队建设合同
- 《带一本书去读研:研究生关键学术技能快速入门》笔记
- 知识图谱智慧树知到答案2024年浙江大学
- 2024年度-美团新骑手入门培训
- 高一数学寒假讲义(新人教A专用)【复习】第05讲 三角函数(学生卷)
- 农村高中思想政治课时政教育研究的中期报告
- 医院定岗定编方案文档
- 4-熔化焊与热切割作业基础知识(一)
- 2023年200MW储能电站储能系统设计方案
- 个人安全与社会责任的基本知识概述
- 简易劳务合同电子版
- 明代文学绪论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