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道路网及停车场规划文本_第1页
新乡道路网及停车场规划文本_第2页
新乡道路网及停车场规划文本_第3页
新乡道路网及停车场规划文本_第4页
新乡道路网及停车场规划文本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新乡市停车场、 道路网专项规划文本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目的为实施城市总体规划, 进一步深化和完善城市道路系统和停车场规划, 指导 城市道路和社会公共停车场建设, 为城市建设和城市规划管理提供依据, 特编制 本规划。第二条 规划范围与年限规划范围:与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中心城区范围一致, 总面积 140平方公里。 规划年限 :本次规划以 2010 年为基年。近期 2015 年,远期 2020 年。第三条 指导思想贯彻以人为本, 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坚持适度超前率先发展, 坚持城乡统筹和谐发展, 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 以促进结构优化为主线, 以建 设绿色交通为理念, 以科技进步和机制

2、创新为保障, 全力构建一体化的现代综合 交通体系,全面服务于城市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第四条 规划思路基于新乡市既有规划基础,继承与创新结合,体现规划延续滚动;加强与城 市总体规划互动协调,凸现交通引导发展;近期与远期兼顾,重视远期、强化近 期。第五条 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 2008;2、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编制导则 ,2010;3、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 ( GB50220-1995);4、城市公共交通站、场、厂设计规范 ( CJJ15-1987);5、中原城市群空间发展规划( 2005-2020)(征求意见稿),2005;6、新乡市城市总体规划 2010-2020;7、新

3、乡市综合交通规划纲要说明书 2010-2020;8、新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 (2010年 11 月 2 日,讨论稿), 2010;9、新乡市 “十二五 ”城市近期建设规划 2006-2010;10、新乡市统计年鉴( 2006-2010 年);11、新乡市干线公路十二五发展规划;12、新乡市公交枢纽站、场站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2008;第二章 道路网系统规划第六条 规划目标结合市域快速路系统的建设, 构建与新乡市中心城区规划布局形态和功能结 构相协调的快速干道骨架通道, 快速集散跨区域长距离的机动车交通出行; 加强 组团与组团之间联系的主干道网络建设, 缩短组团中

4、心时空出行距离, 为组团之 间客流联系提供交通体系保障条件。 同时完善次干道、 支路系统, 严格控制支路 网密度,形成以快速路、 主干道为骨架,等级系统匹配和结构合理的道路网体系。第七条 规划原则(1)道路规划与用地规划相结合、其它子系统相协调;(2)近期规划和远期规划相结合, 预留主城与凤泉区快速骨架网布设通道;(3)完善骨架道路系统,客流通道与车流通道相分离;(4)明确各道路功能定位,道路相交处理严格按照道路等级处理;(5)重视跨河流、铁路及高速公路通道建设,保障通道容量与交通需求相 匹配;(6)根据各片区发展特点,采用差别化的道路网络发展策略;(7) 加强道路用地控制,为远期方案的实施预

5、留可能第八条 道路网密度规划新乡市路网等级级配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 1:2:3:8,结 合规划总体路网密度, 规划快速路、 主干路、 次干路路网密度将分别达到 0.35 2 2 2 2 0.45km/km2、0.81.2km/km2、1.21.4km/km2 及 3.04.0km/km2。同时,根据 现状建成区的道路网建设状况、 城市用地布局规划及道路需求特点, 对主城区内 部支路网发展采取区域差别化的发展策略, 进而将整个中心城区划分为 4 个特征 区,分别提出各个特征区的规划支路网密度。新乡市主要功能组团道路网密度序号特征区总道路网密度( km/km 2 )支路网密度( km/km

6、 2 )1老城区12.507.802高铁片区11.044.403居住区8.333.544工业区6.561.32第九条 道路等级划分规划将新乡市区道路系统分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四个等级。1、快速路不直接服务于城市用地, 主要服务于机动车中长距离的出行, 满足车辆连续 快速通行的要求, 主要承担新乡市区对外进出交通的快速集散。 本次规划中将快 速路分为两级: I 级服务于城市通过性交通; II 级服务于主城与凤泉区南北方向、 主城东西向内部交通流联系。2、主干路主干路担负联系城市用地组团之间、 各区域之间、 大型交通集散点之间和对 外交通节点的职能。城市主干路是城市路网的骨架,以“连通”

7、功能为主,较少 考虑“到达”功能。3、次干路次干路起到分流集散交通的功能, 一方面要对主干路交通进行集散分流, 另 一方面汇集支路交通。 次干路两侧可设置公共建筑物, 应严格控制限制路边停车;两侧分隔带的不对穿断口间距不宜小于 150 米,对穿口间距宜不小于 200米,次 干路机动车道两侧应设置公交站点和出租车停靠站;红线宽为2645 米,设计车速为 3040km/h。4、支路支路是地区性服务的道路, 是直接深入城市用地内部, 是联系次干路和居民 区、工业区、商业区、公用设施用地和对外交通设施用地的纽带,划分城市街坊 的基本因素,对不同性质的地块提供良好的交通可达性。支路断面布置应满足公交线路

8、行驶的要求,根据城市用地所在区位的特点, 确定不同的支路网密度指标;红线宽为 1622 米,计算行车速度为 20km/h。第十条 城市组团之间的联系通道本次规划核心区与三大片区之间共设置了 19条通道,总设置车道数 144 条, 折算成标准车道为 99 车道数。增加了核心区与铁西片区之间的联系道路通道以及增加现有联系道路的车 道数来缓解高峰时段核心区与铁西片区通道的交通压力;增加核心区与凤泉区、 新东片区之间现有联系道路的车道数来缓解高峰时段通道交通压力。中心城区跨障碍通道布局示意图第十一条 城市快速路规划中心城区规划 “一井一环一纵” 的快速路系统,规划长度约 104.7 公里,网 络密度达

9、 0.55公里 /平方公里。一环:北环、西环、南环、新直街组成的闭合环路; 一井:金穗大道、宏力大道;和平大道、新中大道; 一纵: 东环(国道 107)。快速路规划方案指标路网结构规模(km)密度(km/km 2)间距要求承担机动车比重(%)平均饱和度一井一环一纵104.70.5537420.77第十二条 城市主干道规划主干道是城市中主要的常速交通道路, 主要为相邻组团之间和与市中心区的 中距离运输服务, 是联系城市各组团及与城市对外交通枢纽联系的主要通道。 主 干道以交通功能为主,在城市道路网中起骨架作用。新乡市中心城区有主城区与凤泉区组成, 规划主城区形成了“十横十二纵” 的主干路形式,规

10、划凤泉区形成了“五横三纵”的主干路形式 。(1)强化组团间中短距离联系:提升解放路、区府路、站前路为主干道;(2)实现主干路网络贯通性:延伸向阳路、太行大道、西华大道、解放路、 河海路、外环路、团结大道、牧野大道;(3)提高主干道集散道路密度:降级建设路、胜利路、新二街为次干道。(4)中心城区规划主干路总长度约 238.2 公里,主城区主干道路网络密度 达 1.25 公里 /平方公里。第十三条 城市次干道规划1、次干道是城市各组团内部的主要干道,联系主干道,与主干道组成城市 干道网,在交通上主要起集散交通的作用,同时又兼有生活性服务功能。2、次干道总体上呈现分片区方格网络布局形态,各片区路网布

11、局根据其用 地性质的不同需差别化规划。中心城区规划次干路总长度约 319.9 公里,主城区 次干道路网络密度达 1.68 公里/平方公里。3、优化铁西路网 打通断头路,加强城市路网连通性:中同大街、高村路西延至西外环,新建 香泉路(西华大道 -西外环段 )。提升道路等级,增加道路容量:提升高村路和香泉路为城市次干道。第十四条 城市支路规划1、老城区支路规划控制老城区受现状用地, 卫河分隔的影响, 存在较多的断头了, 规划建议在打通 断头路,增加南北向、东西贯通的支路,分担主次干道的交通压力。具体措施: 增加支路网密度, 形成局部微型环道路; 支路网加密以改造现有 街巷为主,新增支路为辅;对老城

12、现有 29 条街巷进行拓宽改造;结合老城地块 改造,新建 7 条支路。老城片区内 5 米以上道路均计入支路,规划支路总长约234 公里,密度约为 12.5km/km2。2、其它片区支路规划控制其它功能片区根据用地性质的不同, 其支路网的密度、 宽度要求也不同。 高 铁片区建议路网密度在 11km/km2;居住片区建议路网密度在 8km/km2;工业用 地为主的城市南片新区, 铁西片区支路网的规划将以交通性支路为主, 建议路网 密度在 6 km/km2。第十五条 整体道路网络评估规划快速路网指标与规范对比评估道路等级中心城区密度 (km/ km 2)规范标准低限高限快速路0.550.30.4主干

13、路1.250.81.2次干路1.681.21.4合计3.482.33.0规划路网交通运行评估指标方案快速路承担机动车交通量比重 (%)42.1快速路平均饱和度0.78主干道平均饱和度0.63次干道平均饱和度0.40干道平均车速 (km/h)26.1根据对道路网整体运行状况的测试结果可以看出, 规划道路网整体运行状况 良好,城市主要干的服务水平处于 C-D 范围之内。第十六条 中心城区通道交通运行情况总体评估根据未来的交通需求,核心区与三大片区之间共设置了 19 条通道,总设置车道数 100条,折算成标准车道为 69 条车道数。核心区跨障碍通道总体评估核心区 -铁西片区共计道路 10 条,机动车

14、道 46条通行能力约 4.92 万 pcu/h 。核心区 -凤泉区共计道路 3条,机动车道 16条通行能力约 2.28 万 pcu/h 。核心区 -新东片区共计道路 6条,机动车道 38条通行能力约 4.68 万 pcu/h 。中心城区跨障碍通道布局示意图第十七条 道路横断面设置要求1、路幅选择 城市道路横断面有单幅路、双幅路、三幅路、四幅路等形式,根据道路等级 及功能的不同,其路幅也相应有一定的要求。道路横断面形式列表断面形式道路等级单幅路双幅路三幅路四幅路快速路主干道次干道支路2、机动车道宽度机动车道宽度包括机动车车身宽度和两侧横向安全距离, 低,因此机动车的 宽度也应有所调整。快速路的路

15、缘带宽度应为 0.5m,其它类别道路的路缘带宽 度宜为 0.25m。道路机动车道标准道路等级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路段单车道宽度( m)3.5 3.753.3 3.53.3 3.53.3 3.5路缘带宽度( m)0.50.250.250.253、分隔带设置 分隔带按其位置不同及功能分为中央分隔带及两侧分隔带,根据规范要求, 以及考虑到行人过街的安全、 道路景观及交叉口渠化设置的要求, 规划新乡市道 路中央分隔带宽度为 28 米;两侧分隔带宽度至少为 1.5 米。第十八条 道路红线与道路横断面设计快速路规划道路断面序 号道路名 称道路 等级起止红线断面形式1北环路快速 路西环路新直 街10016

16、(绿) 4(人) 8(辅) 5(绿)16(机) 2(绿) 1658 4 162南环路快速 路西环路和平 大道10017.5(绿)4(人)8(辅) 9(绿) 23(机) 98 417.5和平大道新 直街10019(绿) 4(人) 5.5 (非) 10(绿) 23(机) 105.5 4 193东环路快速 路北环路南环 路557.0 (绿) 18.75 (机) 3.5 (隔) 18.75 7.04新中大 道快速 路济东高速公路南环路10016(绿) 3(人) 6 (非) 6(绿)15(机) 8(绿) 1566 3 165西环路快速 路北环路南环 路10016(绿) 4(人) 8(辅) 5(绿)16(

17、机) 2(绿) 1658 4 166金穗大 道快速 路西环路牧野 大道808.5 (绿) 4.5 (人) 6.5 (非) 3(绿) 15(机) 5(绿) 15 3 6.5 4.5 8.5牧野大道东 环路12830(绿) 3(人) 6 (非) 6(绿)15(机) 8(绿) 1566 3 307新直街快速 路北环路南环 路10016(绿) 4 85(绿) 16 2(绿) 16 5(绿) 84 16(绿)8和平大 道快速 路北环路南环 路608(人) 5.5( 非) 2(绿) 292 5.5 89宏力大 道快速 路西华大道牧 野大道607.0( 人) 5.5( 非) 3(花) 2935.5 7.0牧

18、野大道东 环路8012.5 (绿) -3(人) -5( 非)-2 (花) -15 (机) -5(花) -15 (机) -2-5-3-12.510新长北 线快速 路京港澳高速新正街705(人) 7(非) 7.5 (绿) 31(机) 7.5 75主干路规划道路断面序 号道路名 称道路 等级起止红线断面形式1西华大 道交通 性主 干路北环路宏力 大道607.75( 人)3( 非)3(绿) 15(机) 2.5 (绿) 1533 7.75宏力大道 - 化工 路605( 绿)-4( 人)-5( 非)-15( 机)-2( 花)-15 ( 机)-5 ( 非)-4( 人 )-5( 绿)2宏力大 道交通 性主 干

19、路西环路西华 大道607.0( 人) 5.5( 非) 3(花) 29(机)3 5.5 7.0东环路 - 新直街8012.5 (绿) -3(人) -5( 非)-2 (花) -15 (机) -5(花) -15 (机) -2-5-3-12.53和平大 道交通 性主 干路双坛路北环 路608(人) 5.5( 非) 2(绿) 292 5.5 8南环路外环 路4新中大 道交通 性主 干路临黑路双泉 路10016(绿) 3(人) 6 (非) 6(绿)15(机) 8(绿) 1566 3 16南环路外环 路5平原路主干 路车站广场牧 野大道458.5( 人)28( 机非混行) 8.5牧野大道新 直街8011(绿

20、) 5.5( 人) 6.5( 非)6(绿) 22(机) 6 6.5 5.5 116人民路主干 路西环路西华 大道8014.5( 绿)3(人)5(非)7( 绿)21(机) 7 5314.5西华大道解 放大道454.5( 人) 5.0( 非) 2(绿) 22(机) 2 5.0 4.57科隆大 道主干 路解放大道牧 野大道456.5 (人) 5(非) 1.5 (绿) 7.5 (机) 4(绿) 7.5 1.5 56.5牧野大道新 直街8014.5 (绿) 5.5 (人) 6.5 (非) 6(绿) 15(机) 6(绿) 6.5 5.5 14.58解放大 道主干 路建设路金穗 大道405(人)5.5(非)

21、2(绿) 15(机) 2 5.5 5金穗大道外 环路453(人)5(非)3.5(绿) 22(机) 3.5 539新飞大 道主干 路北环路化工 路8018(绿)-4 (人) -5 (非) -2 (绿) -22 (机) -2-5-4-18化工路 107 国 道10017.5( 绿) 4(人)6.5(非)6(绿) 32 (机) 66.5 4 17.510向阳路主干 路西外环东环 路457(人)5.5( 非)2.5( 绿) 15(机) 2.5 5.5 711牧野大 道主干 路站前路(凤泉区)外环路454(人)6(非) 5(绿) 15(机) 5 6412黄河大 道主干 路化工路 - 外环路3010(绿/

22、西北) -2.5 (人) -3 (非机) -4.5 (机) -4.5 (机) -3 (非机) -2.5 (人)13海河路主干 路黄河大道东 环路609( 人)-5( 非)-5( 绿)-22 (机) -5-5-914道清路主干 路黄河大道新 延路355( 人)-5( 绿)-15-5-515临黑路主干 路牧野大道 - 东环 路454(人) 5.5( 非) 2(绿) 222 5.5 416新东大 道主干 路京港澳高速 新延路554(人) 4(非) 3(绿) 12.5 8(绿) 12.5 34 417百泉大 道主干 路北环路南环 路455(人)5.5( 非)4.5( 绿) 15(机) 4.5 5.5

23、518德源路主干 路黄河大道 - 新东 大道605.5( 人)-5( 非 )-5( 绿)-11.5 (机) -6( 绿) -11.5-5-5-5.519外环路主干路黄河大道新 东大道10016(绿) 4(人) 8(辅) 5(绿)16(机) 2(绿) 1658 4 1620宝山西 路、宝山 东路(大北环)主干路西华大道 - 新中 大道458( 人)-4.5( 非)-2( 绿)-16 (机) -2-4.5-821东明大 道主干 路临黑路道清 路453(人)5(非) 4(绿) 21(机) 4 5322团结大 道、双坛 路主干 路滨河路耿黄 大道607.5 (绿) 6.5 (人) 4.5 (非)2.5

24、 (绿) 18(机) 2.5 4.5 6.5 7.523耿黄大 道、喧河 路主干 路和平大道新 中大道607.5 (绿) 6.5 (人) 4.5 (非)2.5 (绿) 18(机) 2.5 4.5 6.5 7.524愚公路主干 路滨河路和平 大道458( 人)-4.5( 非)-2( 绿)-16 (机) -2-4.5-825站前路主干路愚公路新中 大道304(人) 9(机非混行) 4(绿) 9 426区府路主干 路和平大道耿 黄大道458( 人)-4.5( 非)-2( 绿)-16 (机) -2-4.5-827镇中路主干 路北边界科隆大道405.5 (人) 4.5 (非) 2.5 (绿) 15(机)

25、 2.5 4.5 5.528新正街主干 路宏力大道 东卓路456(人) 6(非) 3(绿) 15(机) 3 6629滨河路主干路愚公路 - 双泉路458( 人)-4.5( 非)-2( 绿)-16 (机) -2-4.5-830太行大 道主干 路北环路南环 路456( 人)5.5( 非)2(绿)7.5(机) 3(绿) 7.5 25.5631东卓路次干 路新清街 新直街456(人)6(非) 3(绿) 15(机) 3 66次干路规划道路断面序 号道路名 称道路 等级起止红线断面形式1纬一路 (北环 北)次干 路新四街新八 街404.5( 人)5(非)3(绿)15(机) 3 5 4.52前进路次干 路解

26、放大道学 院街3510(人非共板) 15( 机)10新二街东环 路10(人非共板) 15( 机)103太泉公 路次干 路万仙街新辉 街3510(人非共板) 15( 机)104建设路次干 路百泉大道东 环路404.5( 人)5(非)3(绿)15(机) 3 5 4.55中同路次干 路太行大道胜 利街4546.5 4.5 15 4.5 6.5 46荣校路次干 路和平大道牧 野大道266.5 13 6.57华兰大 道次干 路解放大道东 明大道456.5 4.5 27.5 47.524.5 6.58胜利街次干 路建设路金穗 大道354.5 4.5 1.5 141.54.54.5金穗大道外 环路406.5

27、 4.5 1.5 151.54.56.59劳动街次干 路建设路平原 路35101510平原路外环 路4546.5 4.5 15 4.5 6.5 410新二街次干 路师大北路海 河路454651556 411新五街次干 路北环路华兰 大道304.5( 绿)-3( 人 )-15-3-4.512中原路次干 路解放大道新 飞大道3510(人非共板) 15( 机)1013宝泉路次干 路百泉大道太 行大道4546.5 4.5 15 4.5 6.5 414中原东 路次干 路新一街东明 大道263( 人 ) 3(绿) 14 3 315荣校东 路次干 路新一街东环 路263( 人 ) 3(绿) 14 3 316

28、高村路次干 路百泉大道西 华大道265.5 15 5.517香泉路次干 路百泉大道西 华大道4546.5 4.5 15 4.5 6.5 418健康路次干 路铁路劳动街266.5 13 6.519人民东 路次干 路和平大道牧 野大道353.5 23 3.5牧野大道东 明大道604.5 4 5.5 5 22 5 5.5 44.520友谊路次干 路解放大道新 中大道265.5 15 5.521纺织路次干 路解放大道华 兰大道264.5 17 4.522文岩路次干 路解放大道新 中大道307.5 15 7.523柳青路次干 路解放大道东 环路307.5 15 7.524明阳路次干 路柳青路静泉 路30

29、7.5 15 7.525苏门街次干 路北环路金穗 大道265.5 15 5.526万仙街次干 路北环路金穗 大道307.5 15 7.527黄岗街次干 路北环路卫河307.5 15 7.528幸福街次干 路高村路金穗 大道224.5 13 4.529新辉街次干 路北环路宏力 大道307.5 15 7.530自由街次干 路中同路金穗 大道307.5 15 7.531振中街次干 路人民东路外 环路307.5 15 7.532学院街次干 路北环路荣校 路303.5 23 3.533丰华街次干 路平原路南环 路307.5 15 7.534新一街次干 路宏力大道南 环路30618635新四街次干 路建设

30、路华兰 大道303( 人)-3( 绿)-18-3-336午阳路次干 路解放大道新 一街307.5 15 7.537静泉路次干 路解放大道东 环路307.5 15 7.538新七街次干 路济东高速平 原路5211(绿) 3 243 1139新八街支济东高速向304224路阳路40锦园路次干 路站前路耿 黄大道455.5-14-6-14-5.541佳城路次干 路双坛路锦 官街304-9-4-9-442站前路 碧云街次干 路双坛路新 中大道304-9-4-9-4区府路耿 黄大道304-9-4-9-443游览路次干 路滨河南路 宝山东路352.5-4-9-4-9-4-2.544同古路次干 路龙潭路建

31、材路304-9-4-9-445五陵路次干 路龙潭路游 览路304-9-4-9-446锦官街 道西街次干 路区府路新 中大道304-9-4-9-4宝山西路 耿黄大道304-9-4-9-447经三路次干 路宝山西路 纬十三路304-9-4-9-448经八路次干 路区府路耿 黄大道243-18-349经十一 路次干 路同古路宝 山东路243-18-350纬十三 路次干 路龙潭路道 西街304-9-4-9-451纬十四 路次干 路和平路北段经六路304-9-4-9-452新清街次干 路东强路 科隆大道456631536653新儒街次干 路东强路 科隆大道405.5 4.5 2.5 152.54.55.

32、554东卓路次干 路新清街 新正街456631536655东崇路次干 路小新线 新直街354.5 4.5 1.5 141.54.54.556东文路次干 路京港澳高速 新正街354.5 4.5 1.5 141.54.54.557东敬路次干 路京港澳高速 新正街306.5 17 6.558东图路次干 路小新线 镇中路4566315366镇中路 新正街354.5 4.5 1.5 141.5 4.54.559东强路次干 路新清街 新正街306.5 17 6.560东越路次干 路新清街 新睿街354.5 4.5 1.5 141.5 4.54.561新雅街次干 路北边界 新长北线306.5 17 6.56

33、2新睿街次干 路新长北线科 隆大道306.5 17 6.5第十九条 道路交叉口控制原则1、路权优先原则,保障主要道路交通流通畅;2、慎用立交,降低城市交通设施建设费用;3、干道交叉口渠化设计,以增加道路的通行能力;4、预留发展用地,满足未来交叉口改善要求。第三章 停车场规划第二十条 规划目标以停车管理分区为基础, 通过规划引导和控制需求、 增加停车位、 制定分区 差别化的停车管理政策等管理措施,稳定供需平衡,构建布局合理、结构完善、 管理有序、 良性发展的静态交通系统。 通过建设增加停车供应, 通过管理稳定供 需平衡,制定分区差别化的发展策略,构建布局合理,结构完善,管理有序,良 性发展的静态

34、交通系统。第二十一条 机动车发展预测通过综合考虑经济推动、政策影响及城市化进程中机动车发展的一般规律, 参考其他城市机动车增长的趋势规律。 预测近期新乡机动车尤其是私人小汽车仍 然将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到 2020 年预测中心城区全日居民出行量达到 426 万人次/ 日,中心城区私人小汽车拥有量达到 31.9 万辆,年增长率约为 10%。中心 城区客流分布呈现连接铁西片区、 中心片区、东部新区、 新东片区的东西向轴向 联系特征,同时中心片区、东部新区区内出行联系较多。2020年机动车分布预测片区名称人口规模(万人)汽车(辆)中心片区4082322卫北片区1122639铁西片区1428813东部

35、新区4592613南部新区1734987新东片区1326755凤泉片区1530871合计155319000第二十二条 停车发展策略1、整体发展策略停车发展策略调控作用示意图2、分区供应策略针对停车空间不可运输性的基本特性,根据交通特征的差异划分停车分区, 相应明确不同分区的停车设施供应对策。 根据差别化的停车设施供需关系, 对不 同分区分别采用严格限制供应、 适度限制供应和适度平衡供应, 制定相应的停车 设施供应对策。对于不同分区采用停车设施需求调整系数确定该分区的停车设施供应量。 严格限制供应区 。对于停车矛盾非常突出, 空间资源紧张的老城区或景区等 核心区域, 应严格限制停车设施的供应。

36、通过限制停车设施供给规模, 严格控制 小汽车出行需求,转变出行方式。适度限制供应区 。对于停车矛盾突出, 用地布局较为紧凑的中心区域, 应结 合地铁、 BRT 等大容量公交系统的布局,适度限制停车设施的供应。通过需求 管理措施,减少停车需求,优化交通方式结构,体现公交方式的优越性。适度平衡供应区 。对于外围空间资源较为充足, 道路条件和交通状况较为良 好的区域,适当增加停车供应,满足停车需求。3、分类供应策略在停车分区的基础上, 依据“建筑物配建停车为主、 路外公共停车设施为辅、 路内公共停车设施为补充” 的分类供应原则, 合理确定各个分区的路外公共停车 设施、路内公共停车设施、建筑物配建停车

37、设施等各类型停车设施的比例和规模, 通过停车设施不同类型的供应来达到调控优化分区土地利用、 交通流分布、 交通 方式结构等目的。路内与路外平衡供应策略。 根据城市道路条件、 道路交通状况以及相邻区域 路外停车设施供应状况, 合理设置和控制路内停车供应, 处理好路内与路外停车 供应之间的关系。公共与配建平衡供应策略。 对公共和配建停车设施进行合理调配, 提高富余 停车供应的使用效率,充分利用停车空间资源。4、分时供应策略 针对停车系统时间不可存储的特性, 根据不同出行目的的停车需求时间分布 特征,针对停车设施利用率时间差异性较大的特点, 明确不同时段的停车设施供 应对策,以调控道路交通流的峰谷值

38、,并提高停车设施利用率。车辆停放分时供应策略 。由于停车需求在时段上的差距, 使得停车设施利用 率受到较大影响, 通过调节停车供应时间段的分布, 可以均衡停车设施利用在高 峰与平峰的需求量,有效提高停车设施的使用效率。停车分时收费供应策略 。通过高峰和平峰分时差别化收费策略, 引导停车者 择时停车或缩短停放时间,间接的减少停车需求。停车错时共享供应策略 。由于在同一区域不同土地利用性质之间存在不同的 停车需求高峰时段, 使得利用高峰与平峰间停车互补, 实现错时停车共享成为可 能。4、分价供应策略针对中心区与外围区、 路内与路外、 地面与地下的停车设施以及私人车辆与 公用车辆等差异, 建立起不同

39、地区、 不同类型、 不同车种的停车设施分价供应对 策,通过价格杠杆来调节各类停车设施利用率, 从而保证城市停车设施供需平衡。分区分价收费策略 。根据停车需求管理分区划分, 实行分区差别化收费管理 的策略,可以通过发挥价格杠杆作用, 调节各个分区间的停车需求, 引导交通方 式转变。分类型分价收费策略 。以“路内收费 路外收费,地面收费 地下收费(立 体车库收费)”为原则,运用价格杠杆调节不同类型之间的停车供应状况,均衡 和协调停车供应结构,最大限度的优化停车资源配置。5、建筑物配建停车发展策略(1)鼓励超额增设配建停车位。 采取各种优惠政策, 鼓励建筑物超额增设 配建停车位并向社会开放。 以通过

40、房地产带动停车场建设, 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停 车设施建设资金短缺的问题;(2)合建停车场政策。 在商业区, 每幢建筑都单独配建停车场可能办不到, 因此应当允许这些建筑以缴纳建设费用代替单独配置, 而由政府或开发商对该建 筑群统一进行配建停车设施;(3)严格征收配建车位建设差额费。制定详细的“配建车位建设差额费征 收管理办法”,对配件车位不足、改变停车位使用性质或因特殊原因需要部分或 全部拆除停车场并得到城市规划管理部门批准而又无法补建的, 征收高额的建设 差额外负担费充入停车场建设基金;(4)鼓励建筑物配建停车场向社会开放。即可有效地缓解停车供需矛盾, 又有助于提高配建停车位利用率和配建停车场的

41、经济效益。第二十三条 停车管理分区1、停车分区的基本理念 通过停车分区,实现差别化的停车政策、发展、管理要求,最终实现以静制 动、动静协调的停车发展理念。通过差别化停车政策,合理分配交通资源,公平 分担停车社会成本。2、停车分区目标 宏观上引导小汽车与公共交通在不同区域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与效用, 形成 互动协调发展。微观上调节停车设施供应紧张地区停车资源的合理共享与高效利 用,实现地区停车供需平衡。3、停车分区依据(1)以新乡市综合交通规划确定的为基本分区进行停车分区划分。(2)依据分区区位条件、用地布局、相关交通设施规划条件等作为重点考 虑因素,结合现状停车发展特征进行分区划分。4、停车分区

42、类别停车需求管理分区划分依据一览表大类分区现状停车状况停车设施规划条件道路设施条件道路 服务 水平公交设 施条件公交 服务 水平一类区(老城 区)节假日高峰期停车缺口大, 停车供应以路外为主,路内 为辅现状停车需求高,配建停车 欠账严重,路内与路外停车 供应与需求严重不均衡路网基本饱和, 道路空间可增 容量有限低出租车 及常规 公交系 统高二类区(主城 区)现状路外停车缺口大,路内 与路外供需不均衡路网条件较好高出租车 及常规 公交系 统中三类区(铁 西、新东、凤 泉区)现状停车供需矛盾较小路网条件较好高出租车 及常规 公交系 统低停车管理分区策略一览表大类分区建议停车供应策略建议停车供应结构

43、(配 建/路外/ 路内)公交出行比例一类区 (老城区)1)严格限制停车供应;2)停车供应以路外为主、路内为辅, 新建或改造项目严格执行配建停车标准; 3)严格执行停车高标准收费; 4)实施停车共享策略; 5)实行高峰日(时)高收费措施; 6)实行路内 路外停车收费措施以及 路内停车分时累进收费措施5565%/3035%/510%地面公交 +轨道 交通承担约 50%二类区 (主城区)1)适度限制停车供应;2)停车供应以配建为主、路外为辅, 路内为补充;3)实施停车共享策略; 4)实行高峰时高收费措施; 5)实行路内 路外停车收费措施以及 路内停车分时累进收费措施7585%/1015%/510%地

44、面公交交通承 担约 40%三类区 (铁西、新东、 凤泉区)1)适度平衡停车供应;2)停车供应以配建为主、路外为辅, 路内为补充;3)实行路内 路外停车收费措施7080%/1218%/812%以地面公交为主约 25%第二十四条 停车需求预测预测新乡 2020年社会公共停车泊位需求约为 4.0 万第二十五条 停车供给比例2015 年配建停车: 社会公共停车:路内停车为44% :3% :53% ;2020 年配建停车: 社会公共停车:路内停车为77%:15%:10%。34第二十六条 停车场布局规划共规划供应 4.0 万个停车泊1、路外公共停车设施布局规划本次布局规划主要研究区域为主城区及凤泉区, 位

45、,根据停车规划目标, 在综合考虑停车布局规划原则、 停车布局影响因素的基 础上,提出停车场建议方案。 考虑到新乡市不同功能分区现状停车问题严重程度 不同,以及规划的控制性和可操作性,本次规划将停车场分为 4 类。 近期急需建设的停车场 近期需要建设的停车场 中远期需要建设的大型综合停车场 中远期需要建设的停车场规划公共停车场共 102 个,停车泊位数 4.0 万个。其中刚性停车场 15 个, 泊位数 9755个;半刚性停车场 87 个,泊位数 30245个。(1)急需建设停车场的区域老城商业区和附近行政办公区、 文体区是新乡市停车需求最为集中、 停车矛 盾最为严重的区域, 迫切需要停车场的建设

46、。 规划利用绿地、 体育用地和旧城改 造等条件,建议规划停车场 6 处,供应停车泊位 3330 个。(2)近期需要建设的停车场包括新乡市老城区、 就业集中区、密集居住区等, 这些区域集中了新乡市区 大部分的停车需求。 建议规划 26处停车场, 供应停车泊位 7755个左右。由于该 区域地块开发强度大, 停车场落地有较大难度, 本次规划只进行范围控制, 结合 以后地块改造和旧城开发进行实施。(3)中远期需要建设的大型综合停车场 规划在城市出入口设置大型综合停车场 15 处,总用地面积 23.26 公顷,供 应停车泊位 8755 个。满足外来车辆停车的需求。(4)中远期需要建设的停车场 研究区域包

47、括主城区及凤泉区,结合近期需要建设的停车场的数量和位置, 中远期共规划社会停车场 55 处,停车泊位 20160个。第二十七条 路内公共停车设施布局规划1、近期规划方案老城区近期将以控制路内停车场的规模为主, 并且在路外停车设施逐步建立 起来以后, 逐步取消一些交通量较大的道路上划设的停车泊位; 其他区域可根据 区域道路交通状况和停车需求特点, 针对性的划设少量的路内停车, 作为公共停 车设施的补充。(1)路内停车整治方案 路内停车近期整治的路段大部分集中在以下区域: 火车站地区 (自由街、平 原路)、人民公园区域(人民路、劳动街、健康路、和平大道、金穗大道等) 。a.火车站地区(自由街、平原

48、路) 除保留火车站站前广场的出租车临时停靠点外, 撤销平原路和自由街上其他 的路内停车;抓紧建设自由路西的停车场,要求大型商场、商业街(区)必须配 建停车场并对停车位的面积和数量进行规定,有效缓解这些地段的道路拥堵问 题。b.人民公园区域(人民路、劳动街、健康路、和平大道、金穗大道等) 人民公园及附近的商业、医院、学校、体育中心等吸引了大量的人、车流, 特别是和平大道和金穗大道均为交通主干道, 该处的路内停车现象突出, 已经严 重影响了道路交通的顺畅,近期宜禁止这些路段的路内停车。2、中远期规划方案规划中远期, 随着路外公共停车场的建成, 距离路外停车场 200米以内的路 内停车应予以撤除;

49、市区内尤其是经过中心城区的主干道 (包括平原路、 和平大 道、金穗大道、新飞大道、宏力大道、新中大道)两侧的路内停车点将禁止白天 停车;同时,交通高峰饱和度高于 0.8、影响行车顺畅的部分次干道与支路,如 设置了路内停车点,应予以撤除。第二十八条 停车配建指标1、 配建修订的指导思想(1)充分体现配建在停车设施构成中的主导地位。(2)适应车辆增长态势,体现指标的前瞻性和适度超前性。(3)调节交通需求,体现区域差别,引导出行方式的优化。(4)以配建停车位作为主导力量,充分重视基本车位的建设。(5)体现配建开放的原则,满足来访车辆停车需求。(6)提高配建指标的完整性,增强指标的可操作性。2、建筑物配建停车标准新乡市规划停车泊位配建标准建筑物类型计算单位机动车指标一类区二类 区三类区下 限上 限住宅独立式住宅或 S建200 车位 /100 建筑面积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