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2020高考物理双星与天体追及相遇问题(原卷版)_第1页
(完整版)2020高考物理双星与天体追及相遇问题(原卷版)_第2页
(完整版)2020高考物理双星与天体追及相遇问题(原卷版)_第3页
(完整版)2020高考物理双星与天体追及相遇问题(原卷版)_第4页
(完整版)2020高考物理双星与天体追及相遇问题(原卷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0年高考物理备考微专题精准突破专题2.9双星与天体追及相遇问题、双星问题(1)定义:绕公共圆心转动的两个星体组成的系统,我们称之为双星系统,如图所示.(2)特点:各自所需的向心力由彼此间的万有引力相互提供,即Gm磐=mio2ri, GmL2m2=m2co2r2.两颗星的周期及角速度都相同,即Tl= T2, w1= w2.两颗星的半径与它们之间的距离关系为:ri+2= L. ,一 一一、,一.,一一, ,一 mi 2两颗星到圆心的距离 1、r2与星体质量成反比,即 石=7二、卫星中的 追及相遇”问题某星体的两颗卫星之间的距离有最近和最远之分,但它们都处在同一条直线上.由于它们的轨道不是重合

2、的,因此在最近和最远的相遇问题上不能通过位移或弧长相等来处理,而是通过卫星运动的圆心角来衡量,若它们的初始位置与中心天体在同一直线上,内轨道所转过的圆心角与外轨道所转过的圆心角之差为兀的整数倍时就是出现最近或最远的时刻.【高考领航】【2018高考全国卷I】2017年,人类第一次直接探测到来自双中子星合并的引力波.根据科学家们复原的过程,在两颗中子星合并前约100 s时,它们相距约 400 km,绕二者连线上的某点每秒转动12圈.将两颗中子星都看作是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由这些数据、万有引力常量并利用牛顿力学知识,可以估算出这一时刻两颗中子星()A.质量之积B.质量之和C.速率之和D.各自的自转角

3、速度【技巧方法】1 .双星问题求解思维引导确定各星的座I道半径.8星.的周期 及角速度相 同,机为丁 和游确定各星间距离所而向心力 公式万有引力确定各星间 的万有引力 大小I 尸 *J力的确定对某一 星提供的向 心力大小提心星向方僻 由向于需列求、的等所力井供力体心程2 .对于天体追及问题的处理思路(1)根据GM2m = mg2,可判断出谁的角速度大;(2)根据天体相距最近或最远时,满足的角度差关系进行求解.【最新考向解码】【例1】(2019山东恒台一中高三上学期诊断考试)2017年8月28日,中科院南极天文中心的巡天望远镜观测到一个由双中子星构成的孤立双星系统产生的引力波。该双星系统以引力波

4、的形式向外辐射能量,使得圆周运动的周期T极其缓慢地减小,双星的质量 m1与m2均不变,在两颗中子星合并前约100 s时,它们相则下列关距约400 km,绕二者连线上的某点每秒转动12圈,将两颗中子星都看做是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于该双星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A.两颗中子星的自转角速度相同,在合并前约 100 s时3= 24 % rad/sB.合并过程中,双星间的万有引力逐渐增大C.双星的线速度逐渐增大,在合并前约100 s时两颗星速率之和为 9.6兀x6m/sD.合并过程中,双星系统的引力势能逐渐增大【例2】(2019河南洛阳尖子生一联)设金星和地球绕太阳中心的运动是公转方向相同且轨道共面的匀速

5、圆 周运动,金星在地球轨道的内侧 (称为地内行星),在某特殊时刻,地球、金星和太阳会出现在一条直线上,天文学称这种现象为金星凌日”,这时候从地球上观测,金星像镶嵌在太阳脸上的小黑痣缓慢走过太阳表面,假设地球公转轨道半径为 R,金星凌日”每隔to年出现一次,则金星的公转轨道半径为t0A.1 + t0RB. Rt0 、3)31 + t。C.1;") 2 toD.【微专题精练】1.双星系统由两颗恒星组成,两恒星在相互引力的作用下,分别围绕其连线上的某一点做周期相同的匀速圆 周运动.研究发现,双星系统演化过程中,两星的总质量、距离和周期均可能发生变化.若某双星系统中 两星做圆周运动的周期为

6、T,经过一段时间演化后,两星总质量变为原来的 k倍,两星之间的距离变为原来的n倍,则此时圆周运动的周期为 ()AWTB.C.D.2.双星系统由两颗绕着它们中心连线上的某点旋转的恒星组成.假设两颗恒星质量相等,理论计算它们绕连线中点做圆周运动,理论周期与实际观测周期有出入,且T理论 T观测#(n>1),科学家推测,在以两星球中心连线为直径的球体空间中均匀分布着暗物质,设两星球中心连线长度为L,两星球质量均为 m,据此推测,暗物质的质量为A. (n 1)mB. (2n1)mC.ny1 m43.(2019广州执信中学期中)太空中存在一些离其他恒星较远的、由质量相等的三颗星组成的三星系统,通常可

7、忽略其他星体对它们的引力作用.已观测到稳定的三星系统存在两种基本的构成形式:一种是三颗星位于同一直线上,两颗星围绕中央星在同一半径为R的圆轨道上运行;另一种形式是三颗星位于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并沿外接于等边三角形的圆形轨道运行.设这三个星体的质量均为M,并设两种系统的运动周期相同,则A.直线三星系统中甲星和丙星的线速度相同B.直线三星系统的运动周期T= 4-GmC.三角形三星系统中星体间的距离L =3 :12-,-5R一 一、,一、,1D.三角形三星系统的线速度大小为4 . (2019聊城模拟)如图所示,甲、乙、丙是位于同一直线上的离其他恒星较远的三颗恒星,甲、丙围绕乙在半彳5为R的圆轨道

8、上运行,若三颗星质量均为M,万有引力常量为 G,则()甲,友一西A.甲星所受合外力为25GM22B.乙星所受合外力为-GMTC.甲星和丙星的线速度相同D.甲星和丙星的角速度相同5 .在赤道平面内有三颗在同一轨道上运行的卫星,三颗卫星在此轨道均匀分布,其轨道距地心的距离为地球半径的3.3倍,三颗卫星自西向东环绕地球转动.某时刻其中一颗人造卫星处于A城市的正上方,已知地球的自转周期为 T,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6.6倍,则A城市正上方出现下一颗人造卫星至少间隔的时间约为()B. 0.24TA. 0.18TC. 0.32TD . 0.48T6 .如图所示,甲、乙两卫星在某行星的球心的同

9、一平面内做圆周运动,某时刻恰好处于行星上 A点的正上方,从该时刻算起,在同一段时间内,甲卫星恰好又有5次经过A点的正上方,乙卫星恰好又有3次经过A点的正上方,不计行星自转的影响,下列关于这两颗卫星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两卫星的周期之比为 2 : 3B.甲、乙两卫星的角速度之比为3 : 5C .甲、乙两卫星的轨道半径之比为遛D.若甲、乙两卫星质量相同,则甲的机械能大于乙的机械能7 .太阳系各行星几乎在同一平面内沿同一方向绕太阳做圆周运动.当地球恰好运行到某地外行星和太阳之间,且三者几乎排成一条直线的现象,天文学称为行星冲日据报道,2014年各行星冲日时间分别是:1月6日木星冲日;4月9日火

10、星冲日;5月11日土星冲日;8月29日海王星冲日;10月8日天王星冲日.已知地球及各地外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半径如下表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轨道半径(AU)1.01.55.29.51930A.各地外行星每年都会出现冲日现象8 .在2015年内一定会出现木星冲日C.天王星相邻两次冲日的时间间隔为土星的一半D.地外行星中,海王星相邻两次冲日的时间间隔最短8.2017年三名美国科学家获本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用以表彰他们在引力波研究方面的贡献.人类首次发现了引力波来源于距地球之外13亿光年的两个黑洞(质量分别为26个和39个太阳质量)互相绕转最后合并的过程.设两个黑洞

11、 A、B绕其连线上的。点做匀速圆周运动,如图所示.黑洞A的轨道半径大于黑洞 B的轨道半径,两个黑洞的总质量为M,两个黑洞间的距离为 L,其运动周期为T,则 ()d 1产y,1i 4 用 1: Ta /A .黑洞A的质量一定大于黑洞 B的质量B .黑洞A的线速度一定大于黑洞 B的线速度C.两个黑洞间的距离 L 一定,M越大,T越大 D.两个黑洞的总质量 M一定,L越大,T越大9.2016年2月11日,美国科学家宣布探测到引力波的存在,引力波的发现将为人类探索宇宙提供新视角,这是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在如图所示的双星系统中,A、B两个恒星靠着相互之间的引力正在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恒星A的质量为太阳质量的 29倍,恒星B的质量为太阳质量的 36倍,两星之间的距离 L=2X105 m, 太阳质量M = 2X1030 kg,万有引力常量6 = 6.67 10" N m2/kg2.若两星在环绕过程中会辐射出引力波,该引力波的频率与两星做圆周运动的频率具有相同的数量级,则根据题目所给信息估算该引力波频率的数量级 是()A.102HzB.104HzC.106HzD .108Hz10.(2019衡水调研卷)军用卫星指的是用于各种军事目的的人造地球卫星,在现代战争中大显身手,作用越 来越重要,一颗军事卫星在距离地面高度为地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